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上學期階段練習九年化學第一部分選擇題(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下列中國民俗文化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剪窗花B.雕玉石C.放鞭炮D.包粽子2.實驗結束后,下列儀器放置的方法正確的是桌面A3.下列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是A.乙炔+氧氣點越,二氧化碳+水B.硫+氧氣點越,二氧化硫二氧化攝C,氧化汞加熱,汞+氧氣D.氯酸鉀加然氯化鉀+氧氣4.我國生態環境部發布2024年六五環境日主題一“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與該主題相符的是A.露天焚燒垃圾B.使用共享單車出行C.廢舊電池隨意丟棄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5.白露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意為天氣漸轉涼,清晨地面和葉子上會有許多露珠。水蒸氣凝結成露珠的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A分子的種類B.分子的大小C.分子間的間隔D.分子的化學性質6.2019年是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被確定為“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年”。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和部分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31 Ga32 Ge33 As34 Se鎵鍺砷硒3818818669.72x74.9278.96A.上述四種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都有4個電子層B.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x大于69.72C鎵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形成GaD.硒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67如圖是過濾裝置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B.玻璃棒的作用攪拌C.用此裝置可分離酒精和水九年化學階段練習第1.頁·共6頁D.過濾后的液體仍渾濁,可能原因是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8.生活中常接觸到低鈉食鹽”、“鈣奶餅干”、“缺鐵性貧血”,其中的“鈉、“鈣”、“鐵”應理解為A.單質B.元素C.分子D原子9.夾緊以下裝置的彈簧夾并進行相關操作,下列情形中,裝置漏氣的是上下一液面高移動長頸度不變兩端彈簧爽導管內漏斗彈籃夾液而圍液面低彈簧夾水平于燒杯水柱橡膠管內液面曲您型BcD10歸納和推理是同學們學習化學需要掌握的一種重要方法,但歸納和推理必須科學、嚴謹。下列對有關知識的歸納和推理正確的是A.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并非是所有化學反應都需使用催化劑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單質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D.有氧氣參加的化合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題)11.(8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相關問題。大氣有自凈作用。進入大氣的污染物,經過自然條件下的物理和化學作用,或是向廣闊的空間擴散稀釋,使其濃度下降;或是受重力作用,使較重粒子沉降于地面;或是在雨水洗滌下返回大地;或是被分解破壞等,從而使空氣凈化。這種大氣的自凈作用是自然環境調節的重要機能。應當指出的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一種自凈過程,因為在此過程中,既耗用二氧化碳,又向大氣補充氧氣。當大氣的污柒物的數量超過其自凈能力時,即出現大氣污染。排放到大氣里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質可以分幾類,如粉塵(如煤煙等)、濕霧(如油霧、酸霧等)、有害氣體(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等。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排入大氣中的C02越來越多,導致溫室效應增強。減少CO2排放,實現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碳蓓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四種主要途徑。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四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1所示。碳循環17%二氧化碳氣體碳封存碳替代壓入地下15%47%碳減排21%網*8液態二氧化碳圖1圖2(1)根據文中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一(填字母序號)。A.大氣的自凈過程既涉及物理變化,又涉及化學變化九年化學階段練習第2頁共6頁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九年化學參考答案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D B B C C D B A A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0分)11.(1)ACD;(2)純凈物;一氧化碳分子;1個硫原子和2個氧原子;(3)碳替代;(4)碳封存;分子之間有間隔,加壓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變小,由氣態變成液態;(5)AC。12.(1)硬水;煮沸;(2)使水中懸浮雜質較快沉降,使水逐漸澄清;(3)過濾;(4)吸附色素、異味等;(5)④③②①;(6)水氫氣+氧氣;把帶火星的木條置于玻璃管尖嘴處,打開活塞,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氣體是氧氣;(7)氫原子、氧原子;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8)氫元素、氧元素。13.實驗一:(1)錐形瓶;(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高錳酸鉀錳酸鉀十二氧化錳+氧氣;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就立即收集(或集氣瓶內沒有裝滿水);(3)過氧化氫 水+氧氣;催化;過濾; (4)ABC。實驗二:(1)潤濕氧氣;B;(2)應選的藥品是CaO2,原因是產生氧氣持續時間長,生成氧氣的量多。14.(1)氮氣;0.94%;(2)紅磷的量不足;(3)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氣體體積減小,壓強減小,冷卻至室溫,溫度降低,氣體壓強減小;(4)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5)紅磷熄滅,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氧氣不能完全反應;(6)【實驗結論】B燒杯中產生氣泡,A燒杯中滴有酚酞的蒸餾水變紅;【反思交流】大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化學.pdf 九年化學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