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家莊市2025屆普通高中學校畢業年級教學質量摸底檢測歷史(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心:道過中1.有學者指出,陶寺遺址具有從燕山北側到長江以南廣大地域的綜合體性質。在陶寺顯貴的大型墓葬中,有來自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的隨葬品,陶寺領導者著意彰顯自己在四方中的核心地位。據此推知,該學者認為陶寺領導者蘭一A.擁有了大一統的政治理念B.著力推動文明的遠距離交流C建立了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艾D.實現了政治權力的高度集中2.《九章算術》由西漢官員增補刪訂,歷經發展,唐宋時期被定為官方教科書。其中載有很多與生產、生活實踐有聯系的應用問題。如“方田”講田畝面積計算,“衰分”討論按比例分配賦稅與徭役,“商功”解決筑城、開渠等土木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種計算問題。這表明《九章算術》A.服務于基層社會教育的發展B.體現了社會治理的現實需求C.是研究政治史的第一手史料D.總結了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3.梁武帝在天監四年(05年)置五經博士各一人,開館招生,“舊國子學生,限以貴賤,帝欲招來后進,五館生皆引寒門俊才,不限人數”。其有能通一經,經策實之后,可量加敘錄。這一舉措的推行A.旨在鞏固儒學正統地位1C.改革了官員的考核機制B.根除了高門士族的特權aD擴大了政權的統治基礎高三歷史第1頁(共6頁)4.表1是某同學研究宋代鄉村居民職業流動時搜集的資料。表1內容出處充州有民家婦姓賀氏,里人謂之賀織女。父母以農為業…婦則傭織以資之李元綱《厚德錄》淳熙十六年五月,平江城內城眉橋下王三秀才家居臨河,因堤岸摧坍,雇工緝整洪邁《夷監支庚》都陽民黃一,受庸(傭)于鹽商,為操舟往淮南,還至大孤山洪邁《夷監支癸》慶歷年,都下馬吉以殺雞為業。每殺一雞,得傭錢十文,日有數百錢劉斧《青瑣高議》由此可知,宋代A.已經存在雇傭關系B.居民職業更換頻繁C.經濟重心南移完成D.自然經濟趨向瓦解5.“執奏”是明代一種較為完備的政治實踐。其含義指官衙在接收皇帝詔旨后,暫不執行,并上奏表示質疑和反對,運行流程如圖1所示。由此可見,執奏執奏(反復進行)正統以前詔旨,以及中旨、手敕或內批執奏(反復進行)內圖六科詔旨詔旨詔旨(極少情況下)將詔旨抄發到執奏(反復進行)部其他官員六部圖1明代“執奏”結構6放章卓碎文說明:”→”(細線箭頭)表示“施加奧論壓力或進行彈劾”。:上部意人寧A.對君權有彈性約束B.提高了行政效率福益C需要內閣負責中轉D.規范了朝議制度6“講道理”是太平天國對士卒民眾宣傳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太平軍進占江南后,所講內容由初始丑化清政府、號召民眾反抗的政治說教為中心,逐漸轉向以勸導民眾納貢交賦為主。太平天國這一變化A.服務于現實統治的需要B.推動軍事上達到鼎盛C.反映了農民革命的要求D.突破了傳統封建秩序 清末,原屬洋務范疇并由總理衙門轄制的機器制造、鐵路、工礦、銀行、郵政乃至人才培養等項目,轉歸于商部,并在奏議中歸類于“變法”一目,成為時務之大計。這一變化反映出A.革命成為社會主流思潮B.清政府努力擺脫內外困境C湘淮系官僚集團的崛起D.列強干涉中國的內政外交高三歷史,第2頁(共6頁)2025屆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摸底檢測歷史試題答案一、選擇題1. A2. B3. D4. A5. A6. A7. B8. D9. B10. C11. A12. D13. B14. C15. D16. D二、非選擇題17. (1)歷史信息:唐朝時期,西州地區存在以布換駝的貿易活動,且交易有契約保障;康國與唐朝有交流往來,康國人在唐朝境內進行交易;唐朝在西州地區有完善的基層管理,涉及契約見證與保人制度;當時的契約分為私契和市契,根據保人是否集齊而定;交易注重公平,若駱駝出現問題有相應處理方式。(2)示例:選擇信息:唐朝時期,西州地區存在以布換駝的貿易活動,且交易有契約保障。政策或措施:唐朝實行開明的商業政策,重視對商業活動的規范管理,在市場交易方面有相應的法律規定和契約制度。影響:有利于保障商業交易的公平、公正與合法性,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地區間的經濟交流與聯系,維護了市場秩序,推動了唐朝商業活動的繁榮,使得商業活動在有序的框架內進行,增強了民眾對商業交易的信心。18. 情節一:梅麗·摩斯坦連續幾年在同一日期收到相同匿名包裹,后收到相約見面信件。歷史現象:19世紀末英國社會存在神秘復雜的人際關系與潛在的利益糾葛。闡述:19世紀末的英國,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貧富差距加大,人們在追求財富與社會地位過程中,人際關系變得復雜微妙。這種神秘事件反映出當時社會中部分人可能因財富等因素卷入復雜關系網,引發各種不可預測的情況,也體現出當時社會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與潛在矛盾。情節二:福爾摩斯借助《泰晤士報》、郵局信件、電報、汽船等線索破案。歷史現象:19世紀末英國科技發展對社會生活產生廣泛影響。闡述:19世紀末,英國處于工業革命后期,科技進步顯著。《泰晤士報》等傳媒廣泛傳播信息,郵局信件、電報加快了信息傳遞速度,汽船方便了人員與物資運輸。這些科技成果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偵探等職業提供了便利,使他們能夠更迅速地獲取線索,提高辦事效率,推動社會向現代化發展,同時也反映出科技在社會各領域滲透的趨勢。19. (1)主要特點:由科舉名士和退居鄉的官員組成;擁有政治與經濟特權;獨占文化資本,具有文化權力;是地方領袖,在地方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致力于維護基層社會穩定與發展。(2)主要變化:職能進一步拓展,涉足近代實業和教育事業,還參與地方政治領域;形成新的權力群體,即新官紳階層。原因:西方列強入侵,民族危機加深;近代化進程的推動;清政府推行地方自治等政策的影響;社會經濟結構變化,近代工商業興起。(3)調整:從激進反紳到一定程度上吸納“開明士紳”。啟示:政策應根據時代發展和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有利于推動社會進步;在革命和建設中,應注重統戰策略,以實現更廣泛的合作與發展。20. (1)原因:河北地域在抗戰時期涉及多個根據地,跨多個省份,研究范圍廣、難度大;近年來河北抗戰研究有新進展,原書依據的檔案資料和認知水平有限,需要更新;從民族抗戰、中國前途命運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大視角,需要重新審視和全面展現河北抗戰歷史;作者在搜集資料過程中獲取了更多新內容,如參加老同志座談會、聆聽親歷者回憶等,使原書內容需要補充完善。(2)歷史事跡:示例一:百團大戰在河北地區的戰斗。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的戰役,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勝利的信心。示例二:狼牙山五壯士在河北易縣的英勇事跡。他們在戰斗中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后,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表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摸底檢測歷史試題.pdf 2025屆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摸底檢測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