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2025屆高中化學一輪復習特訓(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2025屆高中化學一輪復習特訓(含解析)

資源簡介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2025屆高中化學一輪復習特訓
一、單選題
1.向10mL氨水中加入蒸餾水,將其稀釋到1L后,下列變化中不正確的是( )
A.的電離程度增大 B.增大
C.的數目增多 D.增大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5℃時,的溶液的
B.25℃時,的溶液濃度大于的溶液濃度的10倍
C.25℃時,和以物質的量之比1: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此時溶液中
D.25℃時,一定濃度的醋酸加水稀釋,
的比值和的比值均增大
3.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利用水催化促進硫酸鹽形成的化學新機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已知:。
A.通過“水分子橋”,處于納米液滴中的或可以將電子快速轉移到周圍的氣相分子
B.觀察圖示可知“水分子橋”主要靠氫鍵形成
C.與間發生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D.利用水催化促進硫酸鹽形成的化學新機制中,硫和氮都有三種化合價價態
4.常溫下,往溶液中通入至飽和,有微量FeS生成,溶液中(溶液體積和濃度的變化忽略不計)[已知:的電離常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液中,
B.反應的
C.溶液中,
D.溶液中,pH約為5
5.下列溶液顯酸性的是( )
A.氯化銨 B.碳酸鉀 C.氯化鉀 D.氨水
6.表示溶液有關微粒濃度的關系正確的( )
A.
B.
C.
D.
7.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
A.
B.
C.
D.
8.常溫時,CuS的溶度積,Ni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推斷正確的是( )
A.常溫時,CuS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和均比在水中的小
B.常溫時,NiS的溶度積
C.向含等濃度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NiS沉淀
D.向Y點溶液中加入溶液,可使Y點移到Z點
9.25℃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減小,減小
B.將水加熱,增大,pH變小
C.向水中加入少量HCl氣體平衡逆向移動,減小,減小
D.向水中分別加入0.1mol/L鹽酸與0.1mol/LNaOH溶液,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不相同
10.下列事實中能證明MOH是弱堿的有( )
①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
②常溫下,溶液中
③相同溫度下,溶液的導電能力比溶液的弱
④等體積的溶液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25℃時,的HX溶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升溫至30℃時,溶液
B.25℃時,K(HX)≈
C.向溶液中加入適量NaX固體,酸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達到新的平衡時減小
D.加水稀釋后,溶液中、均減小
12.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從A點到達C點,可采用升高溫度
B.圖中五點間的關系:
C.D點對應的醋酸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
D.若處在B點時,將的硫酸與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中性
13.二元弱酸的電離過程是吸熱過程,某溫度下,其電離常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升高溫度后,、均增大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HX固體,減小
C.該溫度下的溶液中
D.向溶液中加水稀釋過程中,減小
14.溶液的酸堿性強弱常常通過溶液的pH大小來比較。已知:
①。
②電解質的電離度。
③25℃時HF的。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5℃時,氫氟酸中HF的電離度約為8%
B.25℃時,分別測定某氫氟酸、鹽酸的pH,二者pH相等,可以證明HF為強電解質
C.25℃時,向等體積等濃度的氫氟酸和鹽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鋅粉充分反應,氫氟酸中產生的氫氣體積更多
D.25℃時,向的氫氟酸中加入等體積的鹽酸,HF的電離度減小
15.常溫下,亞硫酸的,的。工業上,亞硫酸常用作漂白織物的去氯劑。若溶液混合引起的體積變化可忽略,室溫時,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溶液:
B.向溶液中滴加氨水過程中,不可能存在:
C.溶液和溶液等體積混合:
D.溶液和溶液等體積混合:
16.下列事實中能說明HClO一定為弱電解質的是( )
A.NaClO能與反應
B.用HClO溶液做導電實驗時燈泡很暗
C.常溫下NaClO溶液的pH>7
D.10mL1mol/LHClO溶液恰好與1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應
二、多選題
17.天青石主要成分是,還含有少量及Si、Mg、Fe的氧化物等雜質,現以天青石為原料制備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加入緩沖溶液可使轉化為
B.鋇、硅元素分別在“酸浸”和“調pH”工序除去
C.若去掉“氧化”工序,“調pH”時消耗氨水量增大
D.將92g投入到1L溶液中,反應后時,的轉化率為32%(忽略溶液體積變化)
18.用0.1NaOH標準溶液滴定20mL等濃度的三元酸,得到pH與、[或或]的關系分別如圖1、圖2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當加入20mLNaOH溶液時,
B.當時,水電離出的
C.當加入40mLNaOH溶液時,
D.當pH=11時,溶液中
19.室溫時,一元弱酸HX的酸性強于HY的酸性,分別向溶液和HY溶液中加入固體(不考慮溶液體積與溫度的變化),溶液中(M表示X或Y)與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Ⅰ與曲線Ⅱ對應的酸分別是HY與HX
B.C點溶液中大于D點溶液中
C.
D.B點溶液中:
20.已知的電離常數。常溫下,難溶物BaR在不同濃度鹽酸(足量)中恰好不再溶解時,測得混合液中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約為
B.M點:
C.N點:約為
D.直線上任一點均滿足:
21.下列根據實驗方案設計及現象得出結論錯誤的是( )
選項 實驗設計及現象 結論
A 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KI溶液,振蕩。溶液分層,下層紫紅色變淺粉紅色,上層呈棕黃色 碘在濃KI溶液中溶解能力大于在中溶解能力
B 有機物A加入NaOH乙醇溶液中,充分加熱;冷卻后,取混合液加足量硝酸酸化,滴加硝酸銀溶液,未產生白色沉淀 有機物A不可能是氯代烴
C 向溶液中,先加NaOH溶液調節,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KSCN溶液,沉淀不溶解 在時,結合的能力比強
D 常溫下,用pH計分別測定濃度均為的KCl溶液和溶液的pH,測得pH均為7.0 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A.A B.B C.C D.D
三、填空題
22.自然界是各類物質相互依存、各種變化相互制約的復雜平衡體系,而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查閱資料獲得時部分弱酸的數據:。
①常溫下,氫氟酸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中,下列表達式的數據變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編號)。
A.
B.
C.
②時,將濃度相等的與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性,結合有關數據和文字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
③已知溶液呈弱堿性,試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
④同濃度的溶液和溶液相比,后者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前者溶液中(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已知溶液為中性,又知溶液加到溶液中有無色無味氣體放出,現有時的4種溶液:
A.
B.
C.
D.
①試推斷溶液的________________7(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②將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以上4種溶液按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填編號)。
23.常用作食品添加劑;亞磷酸是二元弱酸,在工業上是制造塑料穩定劑的原料。回答下列問題:
(1)可作凈水劑,其原理是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說明)。
(2)濃度均為的四種電解質溶液的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1所示:
(1)其中符合溶液的隨溫度變化的曲線是______(填標號),導致溶液的隨溫度變化的原因是______。
(2)時,溶液中______
(用含a或b的代數式表示)。
(3)常溫下,將溶液滴加到亞磷酸溶液中,混合溶液的與離子濃度變化的關系如圖2所示。①則曲線______(填“Ⅰ”或“Ⅱ”)表示與的對應關系。
(2)______,常溫下,溶液______7(填“>”、“<”或“=”)。
24.完成下列問題。
(1)常溫下,硫酸溶液中,___________,水電離的___________。將該溶液加水稀釋到,稀釋后的溶液中___________。
(2)℃時,純水中,則純水中___________,此時溫度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若溫度不變,滴入鹽酸后,則溶液中___________,由水電離的___________。
(3)℃時,測得的溶液的為11,則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___________。該溫度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4)常溫下,設=5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為;pH=5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為,則___________。
(5)常溫下,=13的溶液與=3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則a∶b=___________。
(6)已知℃時,,在該溫度時將=9的溶液與=2的溶液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3,則a∶b=___________。
四、實驗題
25.滴定是一種定量解題思路的手段,也是一種化學實驗的操作。
Ⅰ.欲測定某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可用HCl標準液進行中和滴定。
①向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中加入的標準HCl溶液至“0”
刻度線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液體;
③調節液面至“0”刻度,并記錄讀數;
④量取25.00 mL待測液注入已潤洗的錐形瓶中,并加入2滴酚酞試液;
⑤用標準HCl溶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讀數;
⑥重復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步驟有錯誤的是_______(填編號),該步驟錯誤操作會導致測定結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2)步驟⑤滴定時,眼睛應注視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達到滴定終點的顏色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實驗數據記錄表:
滴定次數 NaOH溶液體積/mL HCl溶液體積讀數/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2.00 18.20
2 25.00 0.00 16.18
3 25.00 0.00 16.22
則該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
Ⅱ.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學習小組預測定某草酸樣品中的含量。通過查閱資料得知,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溶液進行滴定,且其他成分均不與酸性溶液反應。
(4)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滴定原理:______________。
(5)若滴定開始和結束時,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圖所示,則所用溶液的體積為________mL。
(6)設計的下列滴定方式,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稀釋促進弱電解質電離、則的電離程度增大,A正確;
B.稀釋促進電離、則數目及均減小,B不正確;
C.稀釋促進電離、的數目增多,C正確;
D.稀釋促進電離、數目減小、的數目增多,則增大,D正確;
答案選B。
2.答案:B
解析:A.時,的溶液中,則,,故A正確;
B.時,的溶液濃度小于的溶液濃度的10倍,故B錯誤;
C.時,和以物質的量之比1: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此時溶液中,根據電荷守恒可知,則 ,故C錯誤;
D.時,一定濃度的醋酸加水稀釋,的比值增大,的比值減小,故D錯誤。
3.答案:D
解析:通過“水分子橋”,處于納米液滴中的或可以將電子快速轉移到周圍的氣相分子,A正確;觀察圖示可知"水分子橋"主要靠氫鍵形成,B正確;與間發生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正確。利用水催化促進硫酸鹽形成的化學新機制中,氮元素只有兩種化合價價態,D錯誤。
4.答案:D
解析:溶液中,的水解常數,則,故溶液中,A正確;根據反應①、②、③,由①-②-③可得反應,則,B正確;往溶液中通入至飽和,有微量FeS生成,,C正確;根據反應的,則,pH約為2.3,D錯誤。
5.答案:A
解析:A.氯化銨是強酸鹽酸和弱堿氨水反應所得鹽,屬于強酸弱堿鹽,鹽的溶液顯酸性,故A項正確;
B.碳酸鉀是碳酸和氫氧化鉀反應制得的鹽,屬于弱酸強堿鹽,顯堿性,故B項錯誤;
C.氯化鉀是強酸鹽酸和強堿KOH反應所得鹽,屬于強酸強堿鹽,鹽的溶液顯中性,故C項錯誤;
D.氨水是弱堿溶液,顯堿性,故D項錯誤;
故本題選A。
6.答案:B
解析:A.由電荷守恒得:,A錯誤;
B.由物料守恒得:,B正確;
C.的水解程度大于其電離程度,溶液呈堿性,則,C錯誤;
D.由質子守恒得:,D錯誤;
故選B。
7.答案:D
解析:醋酸與水作用生成和,屬于醋酸的電離方程式,不屬于水解反應方程式,A項錯誤;
,屬于二氧化硫和水反應,并電離出氫離子的過程,不屬于水解反應方程式,B項錯誤;
是與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屬于水解反應方程式,C項錯誤;
是水解生成弱電解質和的水解反應方程式,D項正確;
故選D
8.答案:B
解析:A.是沉淀溶解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常溫時,CuS在溶液中的和在水中的相同,由于同離子效應,CuS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A錯誤;
B.常溫時,取圖中P點對應離子濃度計算,NiS的溶度積,B正確;
C.根據B項計算和題給數據可知,CuS的溶度積小于NiS的溶度積,則向含等濃度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溶度積小的先沉淀,即先生成CuS沉淀,C錯誤;
D.向Y點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中濃度增大,Ni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朝產生沉淀方向移動,即的物質的量濃度下降,而Y點與Z點的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故不可能使Y點移到Z點,D錯誤;
故選B。
9.答案:B
解析: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氨水是弱堿,會抑制水的電離,使平衡逆向移動,增大,減小,故A錯誤;B.水的電離是吸熱的,將水加熱,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增大pH變小,故B正確;C.向水中加入少量HCl氣體,會抑制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增大,減小,故C錯誤;D.加酸加堿均能抑制水的電離,向水中分別加入0.1鹽酸與0.1NaOH溶液,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相同,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故D錯誤;故選:B。
10.答案:B解析:①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說明是堿,不能說明部分電離,則不能證明是弱堿;②常溫下,溶液中,說明部分電離,能證明是弱堿;③相同溫度下,溶液的導電能力比溶液的弱,是強堿,則部分電離,能證明是弱堿;④等體積的溶液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說明是一元堿,不能說明部分電離,則不能證明是弱堿。綜上所述可知,②③符合題意,答案選B。
11.答案:B
解析:A.升高溫度,促進弱電解質電離,溶液,A錯誤;
B.25℃時,的HX溶液中與幾乎相等,故==,故,B正確;
C.,向溶液中加入適量NaX固體,增大,酸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達到新的平衡時增大,C錯誤;
D.加水稀釋后,溶液中、均減小,但是溫度不變,水的離子積常數不變,故溶液中增大,D錯誤;
答案選B。
12.答案:C
解析:A.水的離子積只受溫度的影響,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增大,根據圖象可知,從A點到達C點水的離子積增大,溫度升高,故A說法正確;
B.水的離子積只受溫度的影響,根據圖象可知,溫度大小順序是B>C>A=E=D,則水的離子積大小順序是B>C>A=E=D,故B說法正確;
C.D點對應水的離子積為,水電離產生的等于水電離產生的,該點的醋酸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為mol/L,故C說法錯誤;
D.B點對應水的離子積為,pH=2的硫酸溶液中,pH=10的KOH溶液中,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恰好完全中和,溶液顯中性,即pH=6,故D說法正確;
答案為C。
13.答案:D
解析:,加水稀釋過程中,減小,故增大,故D錯誤;
故選D。
14.答案:A
解析:A.氫氟酸中,則,HF的電離度,A正確;
B.某氫氟酸、鹽酸的起始濃度未知,不能根據某氫氟酸、鹽酸的pH相等來判斷HF是否為強電解質,應該分別測定相同濃度氫氟酸和鹽酸的pH值,若不相等,則證明HF為弱酸,B錯誤;
C.氫氟酸和鹽酸均為一元酸,等體積等濃度的氫氟酸和鹽酸的物質的量相等,分別與足量的鋅粉充分反應時生成氫氣的體積相等,C錯誤;
D.25°C時的鹽酸的pH為3,與pH=3的氫氟酸等體積混合時溶液的pH仍為3,即氫氟酸的電離度不變,D錯誤;
故選A。
15.答案:C
解析:的的,可知的水解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溶液顯堿性,,故A錯誤;水解程度大于溶液顯酸性,滴加氨水,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當溶液顯中性時,此時,故B錯誤;溶液和溶液等體積混合,發生反應,此時混合溶液為和混合溶液,根據元素質量守恒:,,電荷守恒:,將元素質量守恒的式子代入電荷守恒,消去和,可得,故C正確;溶液和溶液等體積混合,發生反應,此時溶液是溶液,根據元素質量守恒可得,故D錯誤。
16.答案:C
解析:NaClO具有氧化性,亞硫酸具有還原性,二者能反應不能說明HClO是弱電解質,A錯誤;溶液濃度未知,用HClO溶液做導電實驗時燈泡很暗,不能說明HClO部分電離,B錯誤;常溫下NaClO溶液的pH>7,說明 NaClO是強堿弱酸鹽,HClO是弱電解質,C正確;的HClO溶液恰好與的NaOH溶液完全反應,說明HClO是一元酸,不能說明HClO是弱電解質,D錯誤。
17.答案:BD
解析:A.根據解題思路,加入緩沖溶液可使轉化為,便于除去,A正確;
B.鋇、硅元素均在“酸浸”工序除去,B錯誤;
C.若去掉“氧化”工序,則要沉淀,需要將pH調到強堿性,會導致“調pH”時消耗氨水量增大,C正確;
D.將92g,即0.5mol的投入到1L溶液中,由反應,反應后時,溶液中,則此時溶液中,的轉化率為,D錯誤;
故選BD。
18.答案:BC
解析:A.加入20mLNaOH,此時溶液中溶質為,根據電荷守恒有,根據物料守恒有,兩式相減可得,A正確;
B.根據圖示可知,pH=10時,,則,當時,,但是這些氫離子來源于H2A-和水的電離,不全是水電離出來的,B錯誤;
C.加入40mLNaOH溶液,此時溶液中溶質為,溶液呈堿性,說明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則有,C錯誤;
D.根據圖示可知,pH=14時,,,則反應,則當pH=11時,,D正確;
故答案選BC。
19.答案:BC
解析:A.縱坐標為0時,即,直線I對應的,直線Ⅱ對應的,由于HX的酸性強于HY,故直線I對應HX,直線Ⅱ對應HY,A錯誤;
B.在C、D兩點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溶液都顯中性,即,則,由于酸性HX>HY,向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達到中性時NaOH固體的量HX>HY,因此兩點溶液中Na+的濃度:C點>D點,B正確;
C.,C正確;
D.在B點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溶液中,故,B點,,所以,D錯誤;
答案選BC。
20.答案:AD
解析:A.由結合的可知故,得到,,由題干圖示信息,當pH=1時,即,故約為,A錯誤;
D.直線上任一點均滿足電荷守恒:,D錯誤;
故選AD。
21.答案:BD
解析:A.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KI溶液,振蕩。溶液分層,下層紫紅色變淺粉紅色,上層呈棕黃色,說明碘在濃KI溶液中溶解能力大于在中溶解能力,A正確;
B.有機物A加入NaOH乙醇溶液中,充分加熱,冷卻后,取混合液加足量硝酸酸化,滴加硝酸銀溶液,未產生AgCl白色沉淀,說明有機物A可能是氯代烴,故B錯誤;
C.向溶液中,先加NaOH溶液調節,有Fe(OH)3紅褐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KSCN溶液,沉淀不溶解,說明在時,結合的能力比強,C正確;
D.溶液中醋酸根和銨根均發生水解,水的電離被促進;KCl溶液中水的電離既沒有被抑制也沒有被促進,故D錯誤;
故選BD。
22.答案:(1)①AB;②酸;的電離平衡常數的水解平衡常數,電離大于水解;③;④小于
(2)①大于;②CDAB
解析:
23.答案:(1)
(2)①IV;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升高溫度使其水解程度增大,減小;②
(3)①II;②;>
解析:
24.答案:(1)0.1;;
(2);高于;;
(3);高于
(4)
(5)
(6)
解析:(1)常溫下,硫酸溶液中,;水電離的;將該溶液加水稀釋到,溶液中,,,;
(2)純水中,則純水中,此時,溫度高于25℃;若溫度不變,滴入鹽酸后,則溶液中,鹽酸溶液中氫氧根離子均由水電離,由水電離的;
(3)℃時,測得的溶液的為11,溶液中,則,說明溫度高于25℃;
(4)設=5的溶液中酸電離出的,由水電離出的為;=5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則;
(5)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說明氫離子與氫氧根的物質的量相等,即,則=1∶100;
(6)已知℃時,,在該溫度時將=9的溶液與=2的溶液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3,說明酸過量,則則a∶b=;
25.答案:(1)④;偏大
(2)錐形瓶紅色褪成無色且半分鐘不恢復紅色
(3)
(4)
(5)26.10
(6)b
解析:(1)第④步量取25.00 mL待測液注入已潤洗的錐形瓶中,該步驟有錯誤,錐形瓶不用潤洗,潤洗后待測液溶質NaOH增加,消耗標準液HCl體積增大,根據,導致測定結果偏大。
(2)步驟⑤滴定時,眼睛應注視錐形瓶中溶液,觀察顏色變化,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顏色從紅色褪成無色且半分鐘不恢復紅色。
(3)三次滴定消耗標準液的平均體積是,根據,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4)該滴定是氧化還原滴定,離子方程式為。
(5)從圖中得知,滴定開始時讀數是“”,滴定結束時讀數是“26.10”,則所用溶液的體積為
(6)從圖中所示試劑,應是利用溶液滴定某還原性物質的氧化還原滴定,溶液具有強氧化性,因易使橡膠老化而不能裝在堿式滴定管中,應裝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時為便于觀察顏色變化,滴定終點顏色由淺變深易于觀察,應將溶液滴到待測液中,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绩溪县| 襄垣县| 茂名市| 沅江市| 高密市| 卢氏县| 阜南县| 徐水县| 育儿| 日照市| 临颍县| 平安县| 休宁县| 元氏县| 乾安县| 蒙阴县| 伊宁市| 华亭县| 隆林| 长岭县| 五台县| 乌拉特前旗| 察雅县| 岳普湖县| 嘉祥县| 泰和县| 绥中县| 邵武市| 沧源| 常宁市| 凉城县| 施甸县| 乌兰浩特市| 天祝| 依安县| 勃利县| 方山县| 霍林郭勒市| 竹山县|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