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導入新課《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詩歌僅有三句,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顯得躊躇滿志。第三句卻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發了作者內心表現出對國家尚不安定的濃郁的惆悵。第11課 西漢建立與“文景之治”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楚漢之爭、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漢從建立、發展的變化及原因。核心素養:1.了解楚漢之爭的過程及性質,知道西漢建立的基本史實。(時空觀念)2.知道西漢采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內容及作用。(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知道文景之治的措施及表現,了解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概況,通過對比秦亡漢興,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史料實證、唯物史觀、家國情懷)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1.楚漢之爭: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曾經并肩作戰的友軍在秦滅的這一刻起發生了變化,兩個人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這個勝利的果實該由誰來享受?秦朝滅亡后,擁有重兵的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諸侯,封劉邦為漢王。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國家統治權展開了歷時四年(公元前206-前202年)的爭戰,史稱“楚漢之爭”。項羽劉邦1.楚漢之爭: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鴻門宴、暗度陳倉、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烏江自刎時間: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結果:劉邦取得勝利典故:交戰雙方:項羽VS劉邦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1.楚漢之爭: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材料1: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史記·項羽本紀》材料2:劉邦到咸陽后,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吾能用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史記·高祖本紀》進駐咸陽,廢除秦法,“約法三章”,得民心。軍紀嚴明、廣納人才,勢力壯大。放縱部下燒殺搶掠,失民心。剛愎自用,眾叛親離,實力削弱。得民心者得天下項羽劉邦知識延伸——劉邦、項羽先后領導了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這兩次戰爭的性質是否相同?為什么?戰爭目的 代表階級 戰爭性質項劉滅秦之戰楚漢之爭推翻秦朝統治農民階級反抗秦暴政的秦末農民戰爭爭奪國家統治權封建統治階級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戰爭2.西漢建立: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公元前202年長安劉邦(漢高祖)“漢并天下”瓦當直徑17.5厘米, 西漢的建筑材料,用于屋頂每行瓦的最末端,出土于陜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西漢初年,制作和使用“漢并天下”瓦當,目的在于為紀念劉邦戰勝項羽,統一天下,建立漢朝。1.實施背景 :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材料3:漢興,接秦之敝(破爛),諸侯并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既定,民亡蓋臧(百姓沒有積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駟(一種毛色的四匹馬),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食貨志》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鞏固新王朝。①西漢建立后社會景象如何?②造成上述景象的原因是什么?③當時的社會景象決定了統治者要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什么?秦朝的殘暴統治和秦末戰亂經濟凋敝,國家貧困,社會動蕩。為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漢高祖吸取__________的教訓,采取_________采取_________政策。休養生息鞏固政權穩定社會局勢秦朝速亡清靜無為1.休養生息政策: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1)含義休養:休息保養。生息:人口繁殖。休養生息政策:是國家在大動蕩或大變革以后,實施的減輕人民負擔,保養民力,增值人口,以達到恢復社會經濟、穩定政治統治的政策。(2)措施①“兵皆罷歸家”士兵返鄉務農;②釋放奴婢為平民;③鼓勵農業生產;④減輕農民賦稅(十五稅一),減免徭役及兵役;⑤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鼓勵農桑輕徭薄賦解甲歸田釋奴為民和親政策影響:漢初的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穩定下來,鞏固了新王朝。1.文帝、景帝:三、文景之治:西漢前期皇帝譜系:漢高祖惠帝呂后文帝景帝漢高祖死后,繼任的統治者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文帝劉恒(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劉邦第四子,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漢高祖封劉恒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前180年,呂后死,劉恒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漢文帝劉恒第五子,西漢第六位皇帝。劉啟在位16年,他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 。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并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1.文帝、景帝:三、文景之治:材料4:夫農,天下之本也。朕親率天下農耕以供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親桑以奉祭服,其具禮儀。——《漢書·文帝紀第四》材料5: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國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 ——《漢書·景帝紀第五》①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②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三十稅一)。材料6:文帝重視農業,十三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成為漢朝定制。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百二十錢減為四一錢。——翦伯贊《中國史綱要》2.措施:三、文景之治:秦代和漢初農業稅負占百姓收入的比重③積極賑濟災民。材料7:夏,四月,大旱,蝗。令諸侯無入貢;弛山澤,減諸服御,損郎吏員;發倉庾以振民;民得賣爵。——《資治通鑒》④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材料8:孝文帝從代來,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 ——《史記·孝文帝本紀》材料9: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 ——《史記·孝文帝本紀》2.措施:三、文景之治:行業 具體表現手工業商業紡織、漆器等有較大發展。(紡織技術水平高超,絲織品種類繁多;漆器造型美觀。)一些商人依靠經營煮鹽、冶鐵等成為富商大賈;漢景帝時開通邊境貿易,各族往來更加頻繁。長安城已初具規模,布局規整;閱讀教材,概括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社會經濟有何變化?西漢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增強,府庫充盈。這一時期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之為“文景之治”。3.效果:三、文景之治:①雙層九子漆奩⑤素紗單衣③T型帛畫④長安城平面示意圖②乘云繡⑥陶倉圖片 展館農業館手工業館商業館【史料實證、家國情懷】將上列圖片放入不同的展館。(只寫圖片序號)⑥①②③⑤④三、文景之治:知識延伸——秦亡漢興的原因比較 秦朝 西漢賦稅 上繳收獲物的三分之二 漢高祖:十五稅一;漢文帝、景帝:三十稅一徭役 修長城、阿旁宮、驪山陵等 漢高祖:相應地減免徭役;漢文帝:進一步減輕徭役刑罰 死刑有十多種,有誅族、連坐 文帝、景帝廢除了一些嚴刑苛法(1)秦亡原因:殘暴的統治;沉重的賦稅;嚴酷的刑法等。(2)漢興原因:漢初統治者吸取了前朝滅亡的教訓,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提倡節儉,出現了繁榮的治世局面。課堂小結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楚漢之爭都城:長安建立者:劉邦時間:公元前205-前202年恢復生產,鞏固政權文景之治表現出現原因1.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關心農桑。2.進一步減輕賦稅徭役,把田賦降到三十稅一3.“以德化民”廢除嚴酷刑法4.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增強休養生息政策:休養生息政策鼓勵農桑輕徭薄賦解甲歸田釋奴為民和親政策課堂檢測1.(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減輕賦稅徭役,重視“以德化民”,提倡勤儉治國。這一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歷史上稱之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A2.(2024·安徽·中考真題)西漢建立之初,社會殘破不堪,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到了文景時期,“吏安其官,民樂其業,畜積歲增,戶口寢息(人口逐漸增加)”。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 )A.休養生息 B.尊崇儒術 C.鹽鐵專賣 D.版圖拓展A課堂檢測3.(2023·山西·中考真題)漢文帝時,大臣賈誼上書建議“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大臣晁錯提出“務民于農桑,薄賦斂”。這反映了他們主張( )A.以農為本 B.戒奢從簡 C.興修水利 D.重農抑商A4.(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漢書·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這表明當時的社會境況是( )A.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B.食物匱乏,人口銳減C.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D.連年災荒,起義不斷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