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新課導入第11課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學習目標】了解中國古代的民族政策和邊疆管理制度;認識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古代處理對外關系的體制。時空坐標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對外交往不斷擴大,清朝對外關系開始慢慢轉型。秦漢時期的民族關系秦朝漢朝第 部分壹一·秦朝:統一多民族國家歷史的開始少數民族分布 管理措施 中央地方意義 東北的夫余、烏桓(huán),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qiāng)、氐(dī),南方的夷、越。設“典客”“典屬國”管理民族事務歷史概念:1.典客:秦置,為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邊陲部族事務,負責接待和秦朝有友好往來關系的邊疆民族首領。2.典屬國:主要負責已經歸附秦朝的邊疆民族的事務,漢朝并入大鴻臚①北方:派蒙恬北擊匈奴,修長城②南撫夷、越,設置南海、桂林、象郡。加強了對邊疆的開發與管理;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加強了對南方地區的開發二·漢朝的民族關系中央 地方 北方 和親軍事 征服西部 行政管轄東北設大鴻臚管理民族事務(秦朝典客演變而來)漢初,對北方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三次出擊匈奴,取得大勝;①東漢初,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內遷,逐漸漢化;②89年,竇憲出擊北匈奴,取勝后刻銘燕然山;③北匈奴數敗之后,西遷遠方。在西北設河西四郡前60年,設西域都護府在東北設護烏桓校尉A. 政治掌管少數民族地區的沿邊屯軍將領亦稱校尉,如烏桓校尉、西戊校尉、南蠻校尉等。B. 經濟邊疆政策:屯戍政策方式:①與當地民族共同開發邊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②在西域設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結合材料思考:漢朝邊疆政策的意義?西漢的屯田,是鞏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邊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時屯田區又為徙民、設縣做好了基礎準備。……西方的屯田卒,不僅從事農業生產,而且在有戰事時參加戰爭。他們在西域且耕且戰,對確立漢朝在西域的統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劉永強《兩漢西域經濟研究》①抵御匈奴的入侵;②降低了軍費開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人民負擔;③傳播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有利于邊疆開發;④推動了民族交流和交融,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大遷徙、大交融①北方:東漢以來,西部、北部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不斷向內地遷徙;西晉時,內遷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鮮卑等;5世紀,北魏政權統一北方,推行漢法,進一步推動民族交融。②南方:三國時期,加強了南遷中原人民與東南、西南人民的交融。概況:魏晉南北朝時期促進民族融合的途徑有哪些?及帶來影響?民族遷徙、聯合斗爭、友好往來、民族征戰、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①促進民族大交融;②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③為國家統一和隋唐繁榮奠定基礎。隋唐兩宋時期的民族關系隋朝唐朝宋朝第 部分貳◎含光門,使節進入長安必經之地,鴻臚寺與鴻臚客館位于門東側◎唐朝禮賓圖1971年發掘的陜西乾縣乾陵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壁畫。圖中三為唐朝官員正在接待東羅馬、高麗使節與代表少數民族使者機構設置◎唐朝《禮賓圖》壁畫鴻臚寺官員東羅馬使節高麗使節東北少數民族使節隋唐時期,負責民族事務的機構是尚書省的禮部及鴻臚寺。禮部的禮部司負責朝聘及冊封各民族首領的禮儀,主客司負責各族朝見事宜。鴻臚寺負責賓客接待禮儀。一·隋朝民族關系背景 措施 邊疆 武力機構嶺南 冊封流求 聯系突厥、吐谷渾、黨項等周邊民族先后歸附加強了對嶺南地區各族治理,如冊封百越首領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在邊疆主要推行郡縣制,但往往以邊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縣令加強了與流求的接觸,曾三次派人抵達流求。隋朝結束了統一國家長期分裂的局面因俗而治二·唐朝民族關系“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br/>----《資治通鑒》指出材料中唐太宗實行的是怎樣的民族政策?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中央:設禮部(禮部司和主客司)和鴻臚寺管理民族事務機構設置民族政權加強聯系和親會盟冊封機構突厥、回紇、吐蕃、南詔、渤海等。西北邊疆各族開明政策被尊“天可汗”西南與吐蕃和親、會盟;南方南詔13個王中有10人經唐朝加封,南詔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學習。如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用民族首領任職,由大都護府直接管轄,上統與中央政府。A. 概況因俗而治歷史概念: 都護府與都督府(1)都護府:是在邊疆地區設置的特別行政機構,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由唐朝派官員及士兵駐守。(2)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區設置的地方行政機構,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需向朝廷繳稅。◎羈縻府州制度對歸附的邊族地區,唐朝創造性地實施寬松懷柔的“羈縻”政策。中央政府遵循“全其部落,順其土俗”的原則,在內附各族部落中設置一種不同于內地的特殊行政區劃,分為羈縻都護府、都督府、州、縣四級。羈縻州的長官多由原先的部落首領擔任,可以世襲,朝廷則頒發印信予以確認。部落首領保持其原有的稱號與權力,統領原先的部眾,自理內部事務,依照本族習俗生活,中央政府不加干預。——《大學中國史》【概念解析】羈縻府州制度(1)含義:“羈” 用軍事和政治壓力加以控制,“縻”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2)特點:①不改變部落原有社會組織和風俗(因俗而治);②部落列置州縣,分級管理;③長官由原部落首領擔任可以世襲(以夷制夷);④中央間接管理,加以節制。(3)作用:加強對邊疆的管理,有利于邊疆的穩定;促進民族融合;有利于邊疆的開發和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思考: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民族政策具有怎樣的特點?有何影響?方式:武力征服(對突厥);歸服唐朝(西北各族);和親和會盟(吐蕃族);冊封(南詔);設置機構(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經濟文化交流特點:政策包容開明;方式多樣;以羈縻制度為主;民族關系以和為主影響: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促進了邊疆地區開發和民族交融;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鞏固和發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三·宋代民族關系思考:觀察地圖并結合教材,分析宋朝民族關系特點及影響?綱要上:遼朝的職官設置分為南、北面官。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金朝基本沿襲唐宋制度,同時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統,叫作“猛安謀克”。特點:①并立:先后與遼、西夏、金長期并立,共同構成中華民族的歷史。②吸收:各民族政權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經驗和文化。③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權割據、爭戰狀態下,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也 從未中斷過。影響:①少數民族政權隔斷了陸路聯系,促使宋代發展海上絲綢之路②南方經濟發展并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完成;③各族割據戰爭,交流交往中進一步加強了民族交融。元明清時期的民族關系元朝明朝清朝第 部分叁一·元朝時期的民族關系背景:民族政策:措施:元朝結束了長期并存和對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國統一一方面“行漢法”,另一方面對不同民族實行明顯的差別對待政策①西藏: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帝師,領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務;②東北、云南等地:設行省,征發賦役;③臺灣: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省;④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二·明朝時期的民族關系機構設置禮部、鴻臚寺、提督四夷館(負責培養各種民族文字翻譯人才)管理民族事務。邊疆管理A.防御與交流并存防御:在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一帶,修筑長城,防范蒙古騎兵入境襲擾,并沿長城布置一系列軍鎮,號“九邊”。交流:在遼東、宣府、大同等地開放馬市,與蒙古、女真各族開展貿易。知識拓展: 馬市貿易(1)目的:保障政府收益;換取軍隊所需戰馬;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增強對少數民族的吸引力。(2)作用:中原地區和西北少數民族互補互利,促進了農耕經濟與游牧經濟的互動;加強了中央集權。B.實行羈縻政策東北西北西南西藏設都司、衛、所,對女真族進行管理;設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衛。西南:設土司;衛所和土司官員由各族酋長世襲任職,統領部屬,按時向朝廷進貢土物,接受朝廷征調軍兵敕封西藏僧俗領袖為“王”“法王”,建立羈縻性質的都司等機構,對西藏地區進行管轄,并通過貢賜、茶馬貿易進行經濟交流。東北:設都衛、所(奴兒干都司)設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衛敕封僧俗領袖建立都司(烏斯藏都司)貢賜、茶馬貿易設土司維護邊疆地區的穩定,促進民族交融,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開放馬市軍事:長城可以延緩敵人進攻的速度,但不能完全把對方抵御于長城之外。經濟:長城內外的交流是必須進行的,雙方有必要互通有無,“九邊”地區開放馬市,與北方游牧民族進行互市貿易。不過生意上的往來要受長城關隘是否打開的影響。思考點:明朝軍事防御的長城,為什么未能完全隔斷長城內外的交流 長城內外的交流并沒有完全被隔斷,各民族同的經濟文化交流仍然在發展,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區域 方式 主要內容西北西南滿蒙聯姻加強對漠南蒙古的控制軍事斗爭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叛亂,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鞏固了西北邊疆冊封和設辦事大臣分別冊封五世達賴與五世班禪為“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區設西寧辦事大臣、駐藏辦事大臣,管理藏區事務沿襲土司制度,后來逐漸進行“改土歸流”,廢除世襲土官,選派有任期的流官進行管理。土司制度、改土歸流三·清朝時期的民族關系機構設置設立理藩院管理邊疆民族事務。管理方式①清朝基本確立了今日我國的版圖;②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開發及與內地的民族交融,維護了國家統一。【名詞闡釋】改土歸流背景:經過:影響:它始于元朝,在明朝完善,最終在清朝時期被廢止,中原王朝在西南少民族聚居區實行土司制度。土司又叫土官,指由當地民族首領世襲擔任的宣蔚使、知府、知州等職務。須經過中央批準,并承擔繳納賦稅、出兵助戰等義務,但還是具有一定的割據性,不利于地方穩定。自雍正時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襲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隨之進行清查戶口、丈量土地、核實賦稅等工作。改土歸流,強化了清政府對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知識拓展:概括中國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和趨勢及特點和影響?朝代 措施 趨勢秦漢 設置機構官職、戰爭、修長城、和親、屯戍等三國兩晉 南北朝 少數民族內遷、通婚雜居等 隋唐至 兩宋 設置機構官職、戰爭、冊封、和親、交流學習等 元明清 時期 設置機構官職、戰爭、冊封、修長城筑九邊、開展貿易、聯姻、改土歸流等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斷鞏固發展方式:①民族遷徙②民族戰爭③友好交往④和親聯姻⑤會盟與和議⑥進行冊封⑦設置機構⑧政治改革特點: ①突出直接管理;②注重軍事防衛和行政體制改革;③因地制宜因俗而治;④多樣性;⑤繼承創新;⑥遵循“大一統”思想。意義:①穩定邊疆社會秩序,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②加強了內地與邊疆的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③促進了民族交融,逐漸形成中華民族。探究:中國古代歷史上大規模的民族交融出現過哪幾次高潮?第一次: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華夏族在戰爭中與其他少數民族接觸頻繁,促進民族交融,形成華夏認同觀念。第二次: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北魏統一黃河流域,推行漢法,推進民族交融;蜀國堅持搞好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吳國漢族和山越族共同生產,開發江南;民族大交融趨勢出現。第三次:遼、宋、夏、金、元時期。少數民族接受漢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進程的同時,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特別是元的統一,使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并且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先秦至漢代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第 部分肆先秦漢代一·先秦至漢代以中原為核心的華夏文明與域外文明有廣泛的交往交流。①陸路通道:經河西走廊向中亞、西亞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護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達波斯灣一帶。②海路通道:從合浦郡徐聞縣出發,最遠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漢倭奴國王金印③對日本:東漢時期,倭國派使臣來朝,光武帝賜金印一枚。二·隋唐背景:陸地交通:海上交通:政治統一,對外關系空前發展,經濟、文化交流活躍。①與西域商路暢通。隋煬帝命裴矩駐張掖,掌管通商事務。②唐朝與大食國的接觸,使包括造紙術在內的中國技術傳到了阿拉伯地區。①隋朝常駿從南??こ龊降竭_赤土國,國王也遣其子隨常駿來到中國。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學生、學問僧隨船而來,將唐朝文化帶到日本。①交通發達,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興盛。②統治者鼓勵和支持與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③國力強盛,經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對各國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①交往范圍廣泛;②交往領域全面,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③交往渠道眾多,主要以貿易和佛教為紐帶;④在交往過程中,中華文化圈形成,唐朝成為周邊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隋唐時期對外友好往來盛況空前的原因隋唐時期對外交往的特點宋朝因北方陸路交通阻隔,海路轉趨發達,不僅恢復了唐朝由廣州出發經越南到阿拉伯的舊路,又開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寧波)到日本和朝鮮半島的航路。泉州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港。①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阻礙了陸上絲綢之路。②造船術進步,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③商品經濟繁榮,統治者支持海外貿易。④人口大量南遷,經濟重心南移。⑤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需要。(注意: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主要外貿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等。)二·宋朝問題思考:宋朝海外貿易(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的原因?元朝交通路線圖泉州是元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經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國旅行家譽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司,嚴密控制對外貿易。聯合國考查證明這里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2)13世紀馬可·波羅來華,《馬可·波羅行紀》(1)通往歐洲的海陸道路通暢;四·元朝(1)特點:明清政府在對外關系上致力于維護朝貢體制和朝貢貿易體系,但民間貿易和走私貿易也屢禁不絕。五·明清(2)表現:①中俄關系: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這是清朝政府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平等的條約)②中英關系:18世紀,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試圖打開中國市場,清政府拒絕了英國使團的要求,關上了對英交往的大門。問題思考:朝貢體系的特點,并分析其最終走向瓦解的原因?原因:①鴉片戰爭前后受西方商業資本沖擊;②體系內在的缺陷,如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③清朝國力的衰落;④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不斷發展朝貢體系:是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9世紀末,在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以儒家價值為基礎而建構的國際關系體系。朝,就是指臣下覲見君主;貢,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獻納禮物。外國使節來華被視為“朝貢”,即承認中國為宗主、自己為藩屬,外國使節覲見皇帝時需行臣屬之禮。中國君主會“冊封”那些國家統治者各種名號,“回賜”各種禮物。反映到經濟上就是“朝貢貿易”,具有厚往薄來,倍償其價的特點。特點:①以中國為中心,鮮明等級色彩;②以儒家價值為基礎;③結構穩定,持續時間長;④政治經濟雙重內涵(政治目的大于經濟目的);⑤崇尚睦鄰友好。思考:概括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特點 (形式、趨勢、路線、內容)1.形式:交往形式以和平為主,偶由戰爭漢朝絲綢之路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唐朝以經濟文化交流為主;宋代海外貿易發達。2.趨勢:由開放走向封閉明清以前以開放為主,明清時期,逐步走向閉關鎖國。3.路線:由陸路為主轉向海路為主漢朝陸上絲綢之路為主;唐朝海陸并進;宋元時期海路為主4.內容: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漢朝絲織品傳到西方,同時佛教傳入中國;唐朝時中國和日本、新羅、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經濟文化交流;宋代對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貿易為主,同時中國科技外傳;明清從國外引進大量農作物。總結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堂小結秦漢時期的民族關系秦:典客、典屬國漢:大鴻臚軍事打擊、和親、設置機構、屯戍政策隋唐至兩宋時期的民族關系禮部、鴻臚寺和親、會盟、冊封、戰爭、設置機構元明清時期的民族關系元:行漢法,民族差別政策;宣政院明:禮部、鴻臚寺、提督四夷館;設都司、衛、所,土司制度;冊封清:理藩院;滿蒙聯姻、軍事斗爭、冊封、辦事大臣、改土歸流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陸路為主---陸海并舉---海路為主開放走向閉關和平對外交往當堂檢測1.(2024·福建福州八縣高二期末聯考)漢武帝即位不久,閩越攻打東甌,東甌向漢朝求援。太尉田蚡認為,閩地自秦時棄弗屬,“不足煩中國往救”。中大夫嚴助則認為,“告急不救”會影響漢天子的威信,“又何以子萬國乎”。最終,漢武帝命嚴助發兵浮海救東甌。材料反映了西漢統治者 ( )A.認同秦朝的對閩政策 B.關注中原與閩地聯系C.希望對閩地進行治理 D.已具有天朝上國意識D2.(2024·廣西貴港平南縣高二期中)東突厥亡后,唐太宗采納溫彥博的建議,在東起幽州、西至靈州沿長城一線的廣大地區,設置了順、祐、長、化四個都督府,順其土俗,任用原來的突厥酋長為刺史,以管理當地的突厥部落。由此可見,唐初在民族政策上 ( )A.遵循民族平等的原則 B.實行因俗而治的策略C.采取胡漢一體化方針 D.忽視中央政府的權威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