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自治區普通高考適應性檢測月考試卷生物學測試卷(二)(考試時間:100分鐘 滿分:100分)姓名: 班級: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表示細胞中幾種化合物的元素組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①為某種大分子的組成單位,則①最可能是核苷酸B.若②和④分別是動、植物體內特有的儲能物質,則②是淀粉、④是糖原C.若③為能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則③就是DNAD.圖中P元素可參與磷脂分子的組成,這體現了無機鹽組成細胞中復雜化合物的作用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病毒通常是由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構成的單細胞生物B.原核生物因為沒有線粒體所以都不能進行有氧呼吸C.哺乳動物同一個體中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有可能不同D.小麥根細胞吸收離子消耗的ATP主要由葉綠體產生3.植物成熟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可以不同。現將a、b、c三種細胞液濃度不同的某種植物成熟葉肉細胞,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相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中,當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觀察到:①細胞a未發生變化;②細胞b體積增大;③細胞c發生了質壁分離。若在水分交換期間細胞與蔗糖溶液沒有溶質的交換,下列關于這一實驗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A.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B.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C.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大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D.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4.下列關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低溫主要通過改變淀粉酶的氨基酸組成,導致酶變性失活B.稀釋100萬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圍內起作用,酶活性隨pH升高而不斷升高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會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5.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人肌細胞中線粒體數量通常比缺乏鍛煉的人多。下列與線粒體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氧呼吸時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都能產生ATPB.線粒體內膜上的酶可以參與[H]和氧反應形成水的過程C.線粒體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過程需要O2的直接參與D.線粒體中的DNA能夠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6.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內進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質轉化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弱光條件下植物沒有O2的釋放,說明未進行光合作用B.在暗反應階段,CO2不能直接被還原C.在禾谷類作物開花期剪掉部分花穗,葉片的光合速率會暫時下降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機肥能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強度7.圖1和圖2表示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的細胞周期各時期染色體和核DNA的數量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處于圖1的CD段B.圖1中BC段的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變C.圖2中a對應圖1中的EF段,c對應圖1中的AB段D.有絲分裂過程不會出現圖2中d所示的情況8.人體細胞會經歷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歷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化只發生在胚胎發育階段B.細胞產生的自由基可攻擊蛋白質,導致細胞衰老C.DNA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表達可引起細胞癌變D.細胞通過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損的細胞器,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9.下列關于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和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制作裝片的基本流程都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B.兩個實驗都可以觀察到某個細胞的整個連續分裂的過程C.只有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才用到卡諾氏液D.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溫抑制細胞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10.某種二倍體植物的P1和P2植株雜交得F1,F1自交得F2。對個體的DNA進行PCR檢測,產物的電泳結果如圖所示,其中①~⑧為部分F 個體,上部2條帶是一對等位基因的擴增產物,下部2條帶是另一對等位基因的擴增產物,這2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個體均為雜合體,F2中③所占的比例大于⑤B.還有一種F2個體的PCR產物電泳結果有3條帶C.③和⑦雜交子代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②⑧電泳結果相同D.①自交子代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④電冰結果相同的占1/211.下列有關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X染色體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則不會有XbXb的個體B.人類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決定生物的性別C.女孩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則該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遺傳來的D.一名男子把X染色體上的某一突變基因傳給他女兒的概率為50%12.下列有關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聯會不發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著絲粒分裂只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初級卵母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以增加自身數量,又可進行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C.同種生物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相同D.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13.下列關于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兩個實驗都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實驗思路都是將蛋白質和DNA分開,分別觀察其作用C.噬菌體不能直接在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D.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14.下圖為某DNA分子片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該DNA分子中A所占比例為12%,則該DNA分子中G所占比例為38%B.若在①處插入三個堿基對,則該DNA分子轉錄出的mRNA上多一個密碼子C.圖中②代表的堿基對所占比例越高,該DNA分子的熱穩定性越高D.若圖示DNA在含14N的環境中復制2次,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215.PEP為油菜細胞中的一種中間代謝產物,在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下,可轉化為油脂或蛋白質。某科研組研究出產油率更高的油菜品種,基本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圖中過程①③所需酶的種類不同B.基因B和物質C在物質組成上的差別是堿基種類不同C.該過程中體現了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性狀D.圖中過程④是通過誘導b鏈的轉錄提高油菜出油率16.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抗維生素D佝僂病、原發性高血壓屬于多基因遺傳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點的疾病都是遺傳病C.貓叫綜合征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引發的人類遺傳病D.遺傳病再發風險率估算需要確定遺傳病類型17.下圖為果蠅體細胞中一個DNA分子上a、b、c三個基因的分布狀況,圖中Ⅰ、Ⅱ為無遺傳效應的序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Ⅰ、Ⅱ也可能發生堿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換,但不屬于基因突變B.基因a、b、c均可能發生基因突變,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C.一個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基因突變頻率較高,主要是由于分裂間期時間相對較長D.若基因b、c分別控制果蠅的白眼、紅寶石眼,則b、c為等位基因18.下列關于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體發生的基因突變不一定遺傳給子代B.雌雄配子隨機結合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C.易位和倒位都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都發生在同源染色體之間D.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19.不同物種體內會存在相同功能的蛋白質,編碼該類蛋白質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發生變異。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體內編碼某種蛋白質的同源DNA序列比對結果如表,表中數據表示DNA序列比對堿基相同的百分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生物名稱 大猩猩 黑猩猩 人猩猩 96.61% 96.58% 96.70%大猩猩 98.18% 98.31%黑猩猩 98.44%A.表中數據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證據B.猩猩出現的時間早于大猩猩、黑猩猩C.人類、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D.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親緣關系比黑猩猩與猩猩的親緣關系遠20.某植物葉片含有對昆蟲有毒的香豆素,經紫外線照射后香豆素毒性顯著增強。烏鳳蝶可以將香豆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織葉蛾能將葉片卷起,取食內部葉片,不會受到毒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烏鳳蝶進化形成香豆素降解體系,是香豆素對其定向選擇的結果B.烏鳳蝶對香豆素降解能力的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C.為防止取食含有強毒素的部分,織葉蛾采用卷起葉片再攝食的策略D.植物的香豆素防御體系和昆蟲的避免被毒殺策略是協同進化的結果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21.(10分)圖甲是根據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構建的概念圖,圖乙是一種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是 ,對其所在的細胞結構的功能較為全面地闡述是 。(2)b是 ,c、d所在的細胞結構均有很大的膜面積,其增大膜面積的方式分別是 。(3)圖甲中e和f分別是 ,e→g涉及的生理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具有的結構特性是 。(4)圖乙展示的是圖甲中 (填字母)的功能,圖示這項功能是通過相鄰細胞的 實現的。22.(10分)葉片是給植物其他器官提供有機物的“源”,果實是儲存有機物的“庫”。現以某植物為材料研究不同庫源比(以果實數量與葉片數量比值表示)對葉片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分配的影響,實驗結果見下表。項目 甲組 乙組 丙組處理庫源比 1/2 1/4 1/6單位葉面積葉綠素相對含量 78.7 75.5 75.0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9.31 8.99 8.75果實中含13C光合產物/mg 21.96 37.38 66.06單果重/g 11.81 12.21 19.59注:①甲、乙、丙組均保留枝條頂部1個果實并分別保留大小基本一致的2、4、6片成熟葉,用13CO 供應給各組保留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②凈光合速率;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從外界環境吸收的13CO2量。回答下列問題。(1)葉片葉綠素含量測定時,可先提取葉綠體色素,再進行測定。提取葉綠體色素時,選擇乙醇作為提取液的依據是 。(2)研究光合產物從源分配到庫時,給葉片供應13CO2,13CO2先與葉綠體內的 結合而被固定,形成的產物還原為糖需接受光反應合成的 中的化學能。合成的糖分子運輸到果實等庫中。在本實驗中,選用13CO 的原因有 (答出2點即可)。(3)分析實驗甲、乙、丙組結果可知,隨著該植物庫源比降低,葉凈光合速率 (填“升高”或“降低”),果實中含13C光合產物的量 (填“增加”或“減少”)。庫源比升高導致果實單果重變化的原因是 。(4)為進一步研究葉片光合產物的分配原則進行了實驗,庫源處理如圖所示,用13CO2供應給保留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結果見下表。果實位置 果實中含13C光合產物/mg 單果重/g第1果 26.91 12.31第2果 18.00 10.43第3果 2.14 8.19根據上表實驗結果,從庫與源的距離分析,葉片光合產物分配給果實的特點是 。23.(10分)鴨蛋蛋殼的顏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兩種。金定鴨產青色蛋,康貝爾鴨產白色蛋。為研究蛋殼顏色的遺傳規律,研究者利用這兩個鴨群做了五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雜交組合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 第5組康貝爾鴨♀×金定鴨♂ 金定鴨♀×康貝爾鴨♂ 第1組的F1自交 第2組的F1自交 第2組的F1♀×康貝爾鴨♂后代所產蛋 (顏色及數日) 青色(枚) 26178 7628 2940 2730 1754白色(枚) 109 58 1050 918 1648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第1、2、3、4組的實驗結果可判斷鴨蛋殼的 色是顯性性狀。(2)第3、4組的后代均表現出 現象,比例都接近 。(3)第5組實驗結果顯示后代產青色蛋的概率接近 ,該雜交稱為 ,用于檢驗 。(4)第1、2組的少數后代產白色蛋,說明雙親中的 鴨群混有雜合子。(5)運用 方法對上述遺傳現象進行分析,可判斷鴨蛋殼顏色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 定律。24.(10分)某種由單基因控制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S病)患者表現為步態不穩、眼球震顫,多在成年發病。甲乙兩人均出現這些癥狀。遺傳咨詢發現,甲的家系不符合S病遺傳系譜圖的特征,而乙的家系符合。經檢查確診,甲不是S病患者,而乙是。回答下列問題。(1)遺傳咨詢中醫生初步判斷甲可能不是S病患者,而乙可能是該病患者,主要依據是 (填序號)。①血型 ②家族病史 ③B超檢測結果(2)系譜圖分析是遺傳疾病診斷和優生的重要依據。左下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中,一定不屬于S病的是(填序號),判斷理由是 ;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系譜圖是 (填序號)。(3)提取患者乙及其親屬的DNA,對該病相關基因進行檢測,電泳結果如右上圖(1是乙,2、3、4均為乙的親屬)。根據該電泳圖 (填“能”或“不能”)確定2號和4號個體攜帶了致病基因,理由是 。(4)《“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孕前干預是出生缺陷防治體系的重要環節。單基因控制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也有可能產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健康配子,再通過基因診斷和試管嬰兒等技術,生育健康小孩。該類型疾病女性患者有可能產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細胞,請從減數分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5.(10分)據圖回答下列問題(①②③④分別表示相關物質或結構)。(1)圖1和圖2表示生物基因的 過程,可發生在藍細菌細胞中的是 (填“圖1”或“圖2”)。(2)圖中DNA—RNA雜交區域中A與 配對。(3)圖2中③是 ,③上有決定氨基酸的 ;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 個tRNA的結合位點,攜帶多肽的tRNA (填“會”或“不會”)先后占據核糖體的不同的tRNA的結合位點。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 。(4)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這些核糖體形成的肽鏈是相同的,原因是 。26.(10分)請根據生物變異、育種及進化有關知識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一)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植株雜交(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取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再用秋水仙素處理,使其長成植株。(1)這樣培養出來的植株與雜交育種后代不同的是,它們都是 ,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二)將基因型為AA和aa的兩個植株雜交,得到F1,將F1再作進一步處理,據圖分析并回答。(2)丙植株的基因型有 種,基因型和比例是 。(3)丙植株的體細胞中含有 個染色體組,由此可推斷形成丙植株的甲植株和乙植株 (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種,原因是 。(三)某植物種群中,AA基因型個體占30%,aa基因型個體占20%,則:(4)該種群的植物個體自交,后代中A的基因頻率是 。(5)依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這種植物在兩年中是否發生了進化? 。2024-2025學年自治區普通高考適應性檢測月考試卷生物學測試卷(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C B C A B A D D A C A A B D A A D C1.【解析】①的元素組成是C、H、O、N,若為某種大分子的組成單位,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A錯誤;②和④由C、H、O元素組成,可能為脂肪和糖類,脂肪是動、植物共有的儲能物質,糖原和淀粉也有儲能作用,它們分別是動、植物體內特有的儲能物質,B錯誤;③由C、H、O、N、P元素組成,若為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則③為核酸,C錯誤;圖中P元素以磷酸基團的形式參與磷脂的組成,這體現了無機鹽組成細胞中復雜化合物的作用,D正確。故選D。2.【解析】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但是它們均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以及遺傳物質DNA等。原核生物雖沒有葉綠體和線粒體,但是少數生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藍細菌。病毒沒有細胞結構,A錯誤;原核生物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細胞中含有與有氧呼吸相關的酶,B錯誤;哺乳動物同一個體中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有可能不同,如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C正確;小麥根細胞不含葉綠體,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小麥根細胞吸收離子消耗的ATP主要由線粒體產生,D錯誤。故選C。3.【解析】由“①細胞a未發生變化”可推出細胞a在該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等于失水量,即水分交換前,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與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相等;由“②細胞b體積增大”可推出細胞b在該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大于失水量,即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由“③細胞c發生了質壁分離”可推出細胞c在該蔗糖溶液中的失水量大于吸水量,即水分交換前,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由上述分析可知,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A合理;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B合理;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a和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都與各自所處的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相等,由于細胞c發生了質壁分離,有水分進入蔗糖溶液中使外界溶液的濃度減小,故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C不合理、D合理。故選C。4.【解析】低溫不改變淀粉酶的氨基酸組成和空間結構,不會導致酶變性失活,低溫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溫度恢復正常,酶活性恢復,A錯誤;酶具有高效性,稀釋100萬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B正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pH,在一定pH范圍內,酶活性隨pH升高而不斷升高,過酸、過堿都會使酶失活,C錯誤;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淀粉酶(本質為蛋白質)會被蛋白酶水解,淀粉的水解速率會降低甚至停止,D錯誤。故選B。5.【解析】有氧呼吸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在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上進行,這三個階段都能釋放能量產生ATP,A正確;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反應,則線粒體內膜上的酶可以催化前兩個階段產生的【H】與氧結合形成水,B正確;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屬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這一階段不需要O2直接參與,C錯誤;線粒體為半自主性細胞器,其中含有DNA和核糖體,故線粒體中的DNA能夠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D正確。故選C。6.【解析】弱光條件下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O2較少,低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植物表現為沒有O2釋放,并不是未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在暗反應階段,CO2先與C5結合形成C3,C3再被還原成糖類和C5,B正確;在禾谷類作物開花期,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主要用于花穗,剪掉部分花穗后,有機物的輸出減少,會造成光合產物的短期積累,從而抑制光合作用,C正確;合理密植有利于農作物充分利用光照,可提高光合作用強度,增施的有機肥可供土壤中微生物分解,釋放出CO2,有利于提高CO2濃度,進而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強度,D正確。故選A。7.【解析】題圖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核DNA復制,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變,但核DNA含量加倍,B錯誤。故選B。8.【解析】細胞分化貫穿于人體發育的各個時期,A錯誤;細胞衰老的自由基學說認為,細胞產生的自由基可攻擊蛋白質,使蛋白質活性下降,導致細胞衰老,B正確;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DNA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表達可引起細胞癌變,C正確;細胞的自噬作用可將細胞內受損或功能退化的細胞結構等通過溶酶體降解后再利用,有利于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D正確。故選A。9.【解析】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裝片制作的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用鑷子尖把根尖弄碎并用拇指壓片的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分散開,便于觀察;由于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其他區域不具有分裂能力,因此觀察時首先要找到根尖分生區部位。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實驗:(1)原理:低溫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子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2)該實驗的步驟為選材—固定—解離—漂洗—染色—制片;(3)該實驗采用的試劑有卡諾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紅染液(染色),體積分數為15%的鹽酸溶液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解離)。制作裝片的步驟:解離—漂洗—染色—制片,A錯誤;兩個實驗都需要經過解離過程,觀察到的細胞都是死細胞,B錯誤;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用到了卡諾氏液,而有絲分裂實驗沒有使用,C錯誤;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實驗的原理是低溫抑制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從而使染色體數目加倍,D正確。故選D。10.【解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由題可知,這2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假設A/a為上部兩條帶的等位基因,B/b為下部兩條帶的等位基因,由電泳圖可知P1為AAbb,P2為aaBB,F1為AaBb, F2中①AaBB②Aabb都為雜合子,③AABb占F2的比例為1/8,⑤AABB占F2的比例為1/16,A正確;電泳圖中的F2的基因型依次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未出現的基因型為aaBb,其個體PCR產物電泳結果有3條帶,B正確;③AABb和⑦aabb雜交后代為Aabb、AaBb,其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②⑧電泳結果相同,C正確;①AaBB自交子代為AABB(1/4)、AaBB( 1/2)、aaBB( 1/4),其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④aaBB電泳結果相同的占1/4,D錯誤。故選D。11.【解析】伴性遺傳是指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遺傳過程中總是與性別相關聯,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伴性遺傳的類型有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Y染色體上的遺傳;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雄性個體的X染色體來自母方,Y染色體來自父方。X染色體上含有b使雄配子致死,不會有Xb的雄配子,后代不可能有XbXb的個體,A正確;紅綠色盲是伴X隱性遺傳病,色盲基因在X染色體上,與性別決定無關,B錯誤;女孩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則該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遺傳來的,C錯誤;一名男子把X染色體上的某一突變基因傳給他女兒的概率為100%,D錯誤。故選A。12.【解析】有絲分裂過程中不發生同源染色體的聯會,聯會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著絲粒分裂可發生在有絲分裂的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錯誤;卵原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以增加自身數量,又可進行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初級卵母細胞只能進行減數分裂,B錯誤;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均與體細胞相同,所以二者染色體數相同,C正確;減數分裂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會導致基因重組,增加了同一雙親后代的多樣性,而受精作用過程中不發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D錯誤。故選C。13.【解析】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思路都是將蛋白質和DNA分開,分別觀察其作用,兩個實驗都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但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A錯誤、B正確;噬菌體的生活方式為寄生,不能直接在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C正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別標記親代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D正確。故選A。14.【解析】若該DNA分子中A所占比例為12%,則T所占比例也為12%,故該DNA分子中G所占比例為(1-2×12%)/2=38%,A正確;若在①處插入三個堿基對,則該DNA分子轉錄出的mRNA上不一定會多一個密碼子,比如插入的三個堿基對對應的是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則會使轉錄出的mRNA上的密碼子減少,B錯誤;②代表的堿基對T—A含有兩個氫鍵,而C—G堿基對含有三個氫鍵,故DNA分子中C與G的堿基對所占比例越高,其熱穩定性越高,C錯誤;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圖示DNA只有一條單鏈含15N,其在含14N的環境中復制2次后形成4個DNA分子中,只有1個DNA分子中含有15N,即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4,D錯誤。故選A。15.【解析】過程①為轉錄,需要RNA聚合酶,過程③為DNA復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A正確;基因B為DNA,物質C為雙鏈RNA,在物質組成上的差別是五碳糖和堿基種類不同,B錯誤;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從而間接控制PEP的轉化,進而控制油菜的產油率,C正確;過程④通過誘導b鏈轉錄形成的單鏈與基因B的a鏈轉錄形成的mRNA互補配對形成物質C,從而抑制經過程②形成酶b的過程,最終使PEP更多地形成油脂,D正確。故選B。16.【解析】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屬于單基因遺傳病,A錯誤;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屬于人類遺傳病,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但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的疾病也可能是環境因素引起的非遺傳病,B錯誤;貓叫綜合征的病因是人類五號染色體部分片段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異常引發的遺傳病,C錯誤;估算遺傳病發病率之前需要先確定遺傳病的遺傳方式,D正確。故選D。17.【解析】Ⅰ、Ⅱ為非基因片段,也可能發生堿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換,但不屬于基因突變,A正確;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是指基因突變普遍存在于各種生物中,而基因a、b、c均可能發生基因突變,體現了基因突變的隨機性,B錯誤;一個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基因突變頻率較高,主要是由于分裂間期發生DNA復制,C錯誤;若基因b、c分別控制果蠅的白眼、紅寶石眼,則控制白眼與紅寶石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故不是等位基因,D錯誤。故選A。18.【解析】發生在生物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有可能不會遺傳給下一代,A正確;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而不是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中,B錯誤;易位多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倒位發生在同一條染色體上,C錯誤;染色體組數目成倍增加或減少,通常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增加或減少,基因種類不一定改變,D錯誤。故選A。19.【解析】同源DNA序列的比對是在分子水平上進行的研究,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證據,A正確;根據題干可知不同物種體內會存在相同功能的蛋白質,編碼該類蛋白質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發生變異,人在進化中是出現最晚的,而猩猩的堿基和人類相同的百分率是最小的,說明猩猩出現的時間早于大猩猩、黑猩猩,B正確;多重證據表明,當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C正確;黑猩猩和大猩猩堿基相同的百分率是98.18%,黑猩猩與猩猩堿基相同的百分率是96.58%,因此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親緣關系比黑猩猩與猩猩的親緣關系近,D錯誤。故選D。20.【解析】由于基因突變等變異,烏鳳蝶中存在對香豆素降解能力強和降解能力弱的個體,香豆素可將降解能力強的個體選擇并保存下來,故烏鳳蝶進化形成香豆素降解體系,是香豆素對其定向選擇的結果,A正確;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選擇是定向的,B正確;織葉蛾將葉片卷起后取食內部葉片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是織葉蛾主動采用的策略,C錯誤;協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由于任何一個物種都不是單獨進化的,因此植物的香豆素防御體系和昆蟲的避免被毒殺策略是協同進化的結果,D正確。故選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21.(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答案】(1)核膜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2分)(2)細胞器膜 葉綠體由類囊體堆疊形成基粒,線粒體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2分)(3)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一定的流動性(4)g 細胞膜接觸【解析】(1)a是核膜,它所在的細胞結構是細胞核,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2)b是細胞器膜,c是水分解的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d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即線粒體內膜。由此可知,c、d所在的細胞結構依次是葉綠體、線粒體,二者增加膜面積的方式分別是葉綠體由類囊體堆疊形成基粒,線粒體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3)e、f分別是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e→g涉及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結構特性。(4)圖乙是細胞間通過細胞膜直接接觸進行信息交流的示意圖,圖甲中g是細胞膜。22.(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答案】(1)葉綠體色素為脂溶性物質,易溶于乙醇(2)C5 ATP和NADPH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3C可被儀器檢測到(2分)(3)降低 增加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總量減少,可提供給果實的有機物相應減少(2分)(4)就近分配【解析】(1)由于葉綠體色素是脂溶性物質,易溶于乙醇,故提取葉綠體色素時可選擇乙醇作為提取液。(2)給葉片供應13CO2,13CO2先與C5結合形成C3,C3被還原為糖的反應是吸能反應,需要光反應的產物ATP和NADPH提供能量。由于CO2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且13C可被儀器檢測到,故研究光合產物從源分配到庫時,給葉片供應13CO2。(3)由表1可知,隨著該植物庫源比從1/2降低到1/6,葉片的凈光合速率從9.31μmol·m-2·s-1降低到8.75μmol·m-2·s-1,果實中含13C光合產物的量從21.96mg增加到66.06mg。隨著庫源比升高,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總量減少,可提供給果實的有機物相應減少,單果重也相應減小。(4)由圖表可知,距離葉片(源)越近的果實(庫),分配到的光合產物越多,單果越重,故從庫與源的距離分析,葉片光合產物分配給果實時具有就近分配的特點。23.(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答案】(1)青 (2)性狀分離 3:1 (3) 1/2 測交 F1相關的基因組成(4)金定(2分) (5)統計學 分離【解析】(1)(2)第1組和第2組中康貝爾鴨和金定鴨雜交,不論是正交還是反交,后代所產蛋顏色幾乎為青色。第3組和第4組為F1自交,子代出現了不同的性狀,即出現性狀分離現象,且后代性狀分離比第3組為青色:白色=2940:1050,第4組為青色:白色=2730:918,都接近于3:1。所以可以推出青色為顯性性狀,白色為隱性性狀。(3)由上述分析可知康貝爾鴨(白色)是隱性純合子,第5組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這種雜交稱為測交,用于檢驗F1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實驗結果顯示后代產青色蛋的幾率約為1/2。(4)康貝爾鴨肯定是純合子,若親代金定鴨均為純合子,則所產蛋的顏色應該均為青色,不會出現白色,而第1組和第2組所產蛋的顏色有少量為白色,說明金定鴨群中混有少量雜合子。(5)本實驗采用了統計學的方法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可知鴨蛋殼的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孟德爾的分離定律。24.(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答案】(1)②(2)③ 系譜圖③中Ⅰ-1、Ⅰ-2不患該病,Ⅱ-3患該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定病,一定不屬于S病(2分) ①②(3)不能 乙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電泳圖可知,乙(1號個體)為雜合子,但無法推斷哪條條帶攜帶致病基因,哪條條帶攜帶正常基因(2分)(4)該類型疾病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是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2分)【解析】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并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血友病、紅綠色盲)、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抗維生素D佝僂病);多基因遺傳病是指受兩對或兩對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如青少年型糖尿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如貓叫綜合征)和染色體數目異常遺傳病(如21三體綜合征)。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產前診斷:胎兒出生前,醫生用專門的檢測手段確定胎兒是否患某種遺傳病或先天性疾病,產前診斷可以大大降低病兒的出生率。遺傳咨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有效的預防遺傳病的產生和發展。禁止近親婚配:降低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1)S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不能通過血型進行檢測,①錯誤;S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其家族患者多,多代連續得病,可通過遺傳咨詢進行初步診斷,②正確;B超不能用于檢測單基因遺傳病,③錯誤。故選②。(2)①-Ⅱ2、Ⅱ-3患該病,Ⅲ-1不患該病,說明該病為顯性遺傳病,Ⅱ-2的母親Ⅰ-1不患該病,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②Ⅰ-1、Ⅰ-2患該病,Ⅱ-1不患該病,說明該病為顯性遺傳病,Ⅱ-2的女兒Ⅲ-2不患該病,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③Ⅰ-1、Ⅰ-2不患該病,Ⅱ-3患該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一定不屬于S病;④Ⅱ-2的女兒Ⅲ-1不患該病,排除伴X顯性遺傳病,但無法判斷其是否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故下列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中,一定不屬于S病的是③;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系譜圖是①②。(3)乙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電泳圖可知,乙(1號個體)為雜合子,但無法推斷哪條條帶攜帶致病基因,哪條條帶攜帶正常基因,因此該電泳圖不能確定2號和4號個體攜帶了致病基因。(4)該類型疾病女性患者(雜合子)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是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從而產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細胞。25.(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答案】(1)表達 圖1 (2)U (3)mRNA 密碼子 2 會 從左往右(4)這些肽鏈都是以同一個mRNA分子為模板翻譯合成的(2分)【解析】(1)圖1和圖2表示基因的表達過程。圖1轉錄、翻譯可同時進行,圖2轉錄發生于細胞核中,翻譯發生于細胞質中,因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故藍細菌細胞中能發生的是圖1。(2)DNA-RNA雜交區域中,DNA中的A與RNA中的U配對。(3)圖2中③是mRNA,mRNA上有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形成2個tRNA的結合位點,核糖體的移動方向為從左往右。(4)因為這些肽鏈都是以同一個mRNA分子為模板翻譯合成的,所以是相同的26.(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答案】(1)純種 (2) 4 AAA:AAa:Aaa:aaa=1:5:5:1(2分)(3)3 不是 甲植株與乙植株雜交產生的丙植株不可育(2分) (4)55% (5)否【解析】(1)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植株雜交,F1的基因型為AaBb,它產生的花粉有AB、Ab、aB、ab四種,花藥離體培養發育形成單倍體幼苗,其基因型也是這四種。用秋水仙素處理使幼苗的染色體加倍,基因型變成AABB、AAbb、aaBB、aabb四種,其與雜交育種后代不同的是它們都是染色體加倍后獲得的純種,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可以明顯縮短育種年限。(2)將基因型為AA和aa的兩個植株雜交,得到F1的基因型為Aa,由于秋水仙素能夠使染色體數目加倍,故F1幼苗經過秋水仙素處理后獲得乙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甲植株基因型為Aa,產生的配子為A和a,乙植株AAaa產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 :aa=1:4:1,故兩植株雜交得到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 :Aaa :aaa=1:5:5:1,其基因型有4種。(3)甲植株Aa與乙植株AAaa雜交得到的丙植株為三倍體,即其體細胞含有3個染色體組。丙植株為三倍體,不能產生后代(染色體聯會時紊亂),由此可推斷形成丙植株的甲植株和乙植株不是同一物種。(4)該植物自交一代后,AA基因型個體占30%+50%×(1/4)=42.5%,aa基因型個體占20%+50%×(1/4)=32.5%,Aa基因型個體占50%×(1/2)=25%,此時A的基因頻率=AA的基因型頻率+(1/2)×Aa的基因型頻率=55%,a的基因頻率=1-A的基因頻率=45%。(5)原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AA的基因型頻率+(1/2)×Aa的基因型頻率=55%,a的基因頻率=1-A的基因頻率=45%。由于種群基因頻率沒有改變,所以該植物在兩年中沒有發生進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