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思想政治一輪復習:單元檢測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思想政治一輪復習:單元檢測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含解析)

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一、選擇題
1.“特色種植+旅游”是某市重要產業扶貧項目,該市依托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緊抓農業旅游發展的新業態、新趨勢,打造“特色種植+旅游”產業扶貧示范基地,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支持貧困戶參與農業產業發展,以“造血”扶貧為突破口,使有意愿發展農業生產的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該地的做法(  )
①旨在解決新時代我國突出存在的發展不充分問題
②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③貫徹了協調發展新理念,有利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④表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有利于解決新時代發展動力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我國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教育科技、生態環保、基本民生等重點領域得到有力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持續增加。與此同時,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五年累計減稅5.4萬億元、降費2.8萬億元,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留得青山,也放水養魚、涵養稅源。這些政策發揮作用的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
①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擴大社會總供給→推動經濟高速發展 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民生領域保障力度→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 ③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減輕企業經營負擔→實現企業利潤不斷提高 ④保障生態環保領域支出→助力綠色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一般來說,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孕育期,主要埋首研發技術、優化工藝,把技術變成產品。一旦工藝穩定、產品成熟,則進入快速成長期,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大批的勞動者,需要貸款融資、上市輔導等相應的服務。各級政府應超前謀劃、改革創新,為企業的發展壯大鋪路架橋、保駕護航。由此可見(  )
①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也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②國家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加大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 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政府應鼓勵中小微企業創新創造 ④政府應該積極推進實施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今年以來,我國運輸裝備、能源裝備、農用機械、工程機械等作為制造業脊梁的裝備制造業保持了較好發展勢頭,有力支撐了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下一步,發揮好裝備制造業規模大、覆蓋廣、帶動作用強的優勢,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強鏈補鏈延鏈,實體經濟基礎會更實、底盤會更穩。這表明(  )
①實體經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發展經濟的著力點
②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實體經濟行穩致遠
③要打造深度融合的現代化創新體系,以創新驅動實體經濟發展
④要加大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著力助力企業紓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山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內部協同創新,使得創新能力大幅增強。以淄博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為例,該集群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工業陶瓷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全國首家含氟功能膜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突破了氮化硼纖維、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等一批“卡脖子”技術。由此可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有利于(  )
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發展主動權
②釋放新興產業主體活力與動能
③推動我國轉向發展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
④我國完全占領世界技術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制造業是實體經濟和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哭泣曲線”(下圖)描述了制造業發展產品出口、產業轉移與能源價格、勞動力、土地成本之間的關系。從該曲線的視角看,我國發展制造業應當(  )
①放寬市場準入,降低能耗、工資和土地成本
②完善貿易規則,減少貿易壁壘,增加能源進口
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關鍵領域自主研發與制造業升級
④推動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培育自主品牌和出口競爭新優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假日消費是觀察經濟的一扇窗口。下圖是2022年和2023年中國國內假日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對比。
據此,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①消費潛力逐步釋放,消費結構日趨優化
②消費作為重要引擎,拉動經濟持續增長
③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供需平衡日益達成
④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融合日漸凸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綠氫是指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直接制取氫,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6月,我國庫車綠氫示范項目順利產氫。該項目突破性地解決了新能源波動電力場景下柔性制氫、并向下游煉化企業連續穩定供應的難題,對煉化企業大規模利用綠氫實現碳減排具有重大示范效應。該示范項目(  )
①保障了我國氫能產業高速發展
②有利于促進綠氫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③實現了我國氫能產業優化升級
④有利于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收入部分數據如下:
項目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工資性收入 人均經營性凈收入 人均財產性凈收入 人均轉移性凈收入
數量(元) 19 672 11 300 3 041 1 743 3 588
增速(同比) 5.8% 6.8% 7.0% 4.7% 6.1%
根據上表可知(  )
①我國居民收入途徑呈現多樣化
②2023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形勢恢復向好
③我國居民消費支出增加,消費結構改善
④按勞分配所得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來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近年來,某縣鼓勵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帶頭創辦村級合作社,探索“村級供銷合作社+企業+農戶”等多種發展模式,成立以村級合作社為主體,村民以資金、土地、產品入股為股民的新型農業體系,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入社,共同增收致富。上述舉措(  )
①創新了農村經營模式,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②確立了農民土地使用權,保障了農民合法權益
③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④健全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實現社會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2023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著力破除制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  )
①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②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和公平競爭環境建設
③以對外開放為基點,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④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推動生產要素全面自由流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共同富裕,錨定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要創造條件、完善制度,穩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①要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②要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縮小收入差距
③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
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人民福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從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等幾個方面提出20條針對性舉措。下列關于擴大內需舉措的作用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
①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②支持企業創新→培育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滿足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③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加勞動報酬減輕消費的后顧之憂
④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促進商品流通→激發農村消費潛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3年4月1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2年養老消費調查項目研究報告》顯示,居家養老仍是目前老人能接受的主流養老方式,占比88.93%。從養老方式觀念來看,有53.81%的老人更希望和兒女家人同住養老;機構養老的需求重在“醫養結合”,服務性價比更受關注。超過四成的消費者認為養老機構收費合理性一般,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滿意度為62.03%。為此,國家應(  )
①將傳統美德有機融入現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
②依托科技積極開發智能化養老產品,打造適宜老人居家的便利生活消費圈
③鼓勵地方出臺養老服務標準和價格標準,推動養老服務行業高質量有序發展
④積極回應差異化的養老需求,構建起以市場為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等金融產品。我國的個人養老保險制度(  )
①從制度層面補齊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短板,為實現個人補充養老提供制度保障
②順應了人民群眾對養老保險多樣化的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的需要
③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④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服務業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數字經濟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要推動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服務領域加速落地應用,建設便捷高效、成本合理、功能完備的服務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成;積極引導傳統服務業“上云用數賦智”,推動產業乘“云”而上、借“數”轉型,更好滿足各類消費群體的需求;進一步打造多元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推動政府與行業協會、企業平臺等合作研究制定服務業數字化行業標準,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充分激發服務業企業創新創造潛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闡述推動數字經濟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對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意義。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在促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過程中,天津市堅持規劃引領,統籌協調“農業、生態、城鎮、海洋”四類空間,制定實施《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強化京津冀三地聯動發展,形成“兩帶集聚、雙城優化、智谷升級、組團聯動”的市域產業空間結構;加快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持續筑牢“三區兩帶中屏障、七廊五湖四濕地”的市域生態格局,為廣大市民提供休閑度假新去處,掀起了假日旅游的熱潮;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吸引城市人才到鄉村去,以低碳環保為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以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運用“我國的經濟發展”的有關知識,分析天津市是如何探索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
18.直播助農,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調好燈光,擺好支架,按下開播鍵,對著鏡頭侃侃而談……,直播帶貨通過一方屏幕,就可以將貨品銷往四面八方。直播助農作為鄉村振興和網絡扶貧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興產物,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鄉村振興、促進大眾創業和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平臺。相對于傳統農產品銷售模式,直播帶貨使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能夠極大壓縮時間和經濟成本,提升效率和市場競爭力,讓農產品搭乘直播帶貨的快車,直觀展示農產品特色和優勢,精準產銷對接,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助力偏遠地區的農產品去庫存。另一方面,農村電商經濟的繁榮會反哺鄉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相互促進,文旅等相關產業也能迎來新機遇。
然而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直播電商助力鄉村振興仍然面臨三個層面的困境:產品方面,包括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程度不高、品牌化程度低、缺少商業品牌等;基礎設施方面,包括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管理薄弱、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未跟上發展需求、冷鏈倉儲建設資源配置有待完善等;人才方面,包括電商平臺優質帶貨主播人才不足、鄉村數字化人才引進和留存難、供給端數字技能和市場意識薄弱等,直播助農仍任重道遠。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分析說明應如何讓直播電商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
19.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縣域是城和鄉的結合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夠有效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助力發展成果普惠共享。
某班學生以“探索共同富裕的縣域路徑”為主題進行項目化學習,搜集到以下資料:
資料卡1:浙江某地,將鄉鎮作為特色產業聚集中心,以培育特色產業、垂直產業冠軍為出發點,打造鎮村聯動共富產業鏈,推動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培育新型集體經濟,把村莊的人、財、物、地等“三農資源”統籌整合入市,讓農民的土地“活”起來,變“資產”為“資本”。資料卡2:山東某縣,注重科技創新,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不僅研發出古桑茶、桑黃等多種產品,還形成集種植、加工、文化體驗、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產業鏈;深入實施“電商興農”工程,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資料卡3:福建某地,提升縣域地區的基礎設施水平,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構建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環境和社會保障等7個民生保障體系,推進公共服務擴容提質;積極培育縣域慈善主體,弘揚縣域慈善文化,倡導社會和家庭互惠互助的道德風尚。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說明縣域經濟是如何助力發展成果普惠共享的。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百年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一直是關系社會穩定、家庭幸福的大事。目前我國已建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6.38萬個、各類養老服務床位746.3萬張;全國養老機構以內設醫療機構、簽約服務等不同形式提供醫療服務的比例達到93%;高齡津貼制度已實現全國省級層面全覆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現已覆蓋全部城鎮社區和50%以上的農村社區。今后,民政部門將牽頭健全農村養老服務保障制度,積極為低收入、高齡、獨居、殘疾、失能農村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大力支持各地發展政府扶得起、村里辦得起、農民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的農村互助養老設施,滿足農村老人養老“離家不離村”的需求。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中社會保障的相關知識,談談如何更好地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單元檢測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1.D [打造“特色種植+旅游”產業扶貧示范基地,使有意愿發展農業生產的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且促進了城鄉協調發展,貫徹了協調發展新理念,②③正確。材料強調扶貧,有利于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不是不充分問題,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貫徹創新發展理念,④不符合題意。]
2.D [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一方面可以有力擴大內需,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改善生產條件、擴大社會總供給,但擴大社會總供給不一定能推動經濟高速發展,有可能還會導致產能過剩、資源浪費,我們現在強調的是高質量發展,①表述錯誤。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能夠將財政用到刀刃上,讓人民切實享受到財政帶來的好處,②表述正確。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能減輕企業負擔,但企業的利潤是由企業的自身經營狀況決定的,③表述錯誤。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部分財政投資到生態環保領域,可以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產業優化升級,④表述正確。]
3.B [材料表明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也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政府應鼓勵中小微企業創新創造,①③正確。材料強調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而不是強調市場,②排除。材料沒有涉及產業結構問題,④排除。]
4.B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①錯誤。發揮好裝備制造業規模大、覆蓋廣、帶動作用強的優勢,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強鏈補鏈延鏈,表明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實體經濟行穩致遠,②符合題意。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實體經濟基礎會更實、底盤會更穩,表明要打造深度融合的現代化創新體系,以創新驅動實體經濟,③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加大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④不符合題意。]
5.A [淄博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的發展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發展主動權,釋放新興產業主體活力與動能,①②符合題意。我國一直重視發展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向”一詞表述錯誤,③排除。“完全占領世界技術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的說法過于絕對,④排除。]
6.D [根據“哭泣曲線”,經濟要不斷發展,可以通過降低能耗,但工資和土地成本一般不會降低,①不選。“哭泣曲線”體現的是制造業發展產品出口、產業轉移與能源價格、勞動力、土地成本之間的關系,貿易保護主義和能源問題都是影響制造業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積極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但我國單方面無法減少貿易壁壘,單純增加能源進口,也不能解決能源價格上升問題,②不選。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關鍵領域自主研發與制造業升級,推動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培育自主品牌和出口競爭新優勢,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制造業產品的質量,從而增強我國制造業的競爭力,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③④入選。]
7.A [假日旅游消費的蓬勃發展表明消費潛力逐步釋放,居民消費結構日趨優化,①符合題意。我國國內假日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的增加表明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②符合題意。材料反映了旅游產業的發展,但沒反映其結構轉型升級和供需達成平衡,③不符合題意。旅游產業屬于第三產業,從材料中看不出產業融合,④不符合題意。]
8.C [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對煉化企業大規模利用綠氫實現碳減排具有重大示范效應,有利于促進綠氫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有利于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②④正確。新形勢下,我國各產業當前追求的是高質量發展,而不是高速發展,且僅該示范項目作為具體個案,規模和效果有限,也保障不了整個產業的優化升級和高速發展,①③錯誤。]
9.A [2023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收入有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轉移性凈收入,且增速保持同比增長,這說明我國居民收入途徑呈現多樣化,也折射出2023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形勢恢復向好,①②符合題意。2023年上半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8%,但并不能充分說明我國居民消費支出增加,且未涉及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改善,③不符合題意。圖表信息可以看出我國居民收入途徑呈現多樣化,但從居民收入的類別看不出是按勞分配所得,還是其他分配所得,④不符合題意。]
10.B [探索“村級供銷合作社+企業+農戶”等多種發展模式,體現出創新了農村經營模式,有利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①符合題意。材料中是村民以資金、土地、產品入股,而不是確立農民土地使用權,②錯誤。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帶頭創辦村級合作社,體現了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民就業增收,③符合題意。農民以資金、土地、產品入股,體現了健全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不是實現社會公平,④錯誤。]
11.A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推進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這表明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和公平競爭環境建設,①②說法正確。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以擴大內需為基點,充分激發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③說法錯誤。推進生產要素有序自由流動,④說法錯誤。]
12.B [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不利于縮小收入差距,②排除。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標,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排除③。要把“蛋糕”切好分好,需要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增進人民福祉,①④正確。]
13.D [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并不能增加城鄉居民收入,①錯誤。支持企業創新,有利于培育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滿足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②正確。增加勞動報酬屬于初次分配,不屬于完善分配制度,③錯誤。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有利于促進商品流通,激發農村消費潛力,④正確。]
14.B [由材料中“居家養老仍是目前老人能接受的主流養老方式,超過四成的消費者認為養老機構收費合理性一般”可知,國家應將傳統美德有機融入現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①符合題意。材料的主體是國家,應該是企業來積極開發智能化養老產品,②排除。機構養老的需求重在“醫養結合”,服務性價比更受關注,國家應鼓勵地方出臺養老服務標準和價格標準,推動養老服務行業高質量有序發展,③符合題意。應構建起以政府為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體系,④排除。]
15.A [根據題意,我國的個人養老保險制度從制度層面補齊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短板,為實現個人補充養老提供制度保障,順應了人民群眾對養老保險多樣化的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的需要,①②正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是社會保險,③錯誤。個人養老金是一款金融產品,不屬于再分配,④錯誤。]
16.①推動數字經濟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有利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積極引導傳統服務業“上云用數賦智”,推動產業乘“云”而上借“數”轉型,更好滿足各類消費群體的需求。
②推動數字經濟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有利于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有利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數字經濟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要推動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服務領域加速落地應用,建設便捷高效、成本合理、功能完備的服務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成。
③推動數字經濟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有利于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打造多元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推動政府與行業協會、企業平臺等合作研究制定服務業數字化行業標準,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充分激發服務業企業創新創造潛能,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17.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該市的統籌安排下,完善公共服務和商業設施配套,持續筑牢市域生態格局,為廣大市民提供了鍛煉和休閑度假新去處,又帶動了經濟的發展。②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和協調發展的新發展理念。京津冀三地的聯動發展,打造雙城發展格局,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兩帶集聚、雙城優化、智谷升級、組團聯動”的市域產業空間結構,重在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持續筑牢“三區兩帶中屏障、七廊五湖四濕地”的市域生態格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建設。該市通過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為發展現代農業、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供人才支撐。
18.①數字化技術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農業現代化,創新農產品銷售模式,精準產銷對接,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②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延長產業鏈,發揮產業協同效應,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規范農產品生產標準,培育農產品自主品牌,發展特色農業,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共享發展,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實現共同富裕。④完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健全農產品電商供應鏈,保障直播助農產品供應。⑤培養懂農業、懂直播、愛鄉村的優質直播能手和專業人才,為直播助農提供人才支撐。
19.①構建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盤活農村生產要素。
②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借力電商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③貫徹綠色、共享發展理念,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改善鄉村治理,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促進共同富裕協調發展。
20.①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統籌城鄉養老服務設施。②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既要讓人民用得上,也要政府扶得起、村里辦得起。③要做到權責清晰,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各類養老服務設施。④要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塘沽区| 南溪县| 文安县| 郧西县| 布拖县| 乐东| 平原县| 汪清县| 梁山县| 高淳县| 灵丘县| 昆明市| 含山县| 屏山县| 台东县| 滨州市| 西宁市| 望江县| 洛阳市| 玉门市| 霍山县| 清流县| 潜山县| 铜鼓县| 凌源市| 灌云县| 皮山县| 信阳市| 浑源县| 电白县| 鹤壁市| 乌苏市| 凌云县| 应用必备| 凉城县| 武隆县| 呼玛县| 古丈县| 阳朔县| 方城县| 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