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仿真模擬考試(一)生物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1.B【解析】根據題意可知,這種病原微生物為單細胞,表明不是病毒;具有細胞壁,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表明不是真菌,因此這種生物最有可能是細菌,選項中只有痢疾桿菌是細菌,故選 B。2.C【解析】溶酶體內的水解酶在核糖體內合成,A錯誤;痢疾內變形蟲分泌蛋白水解酶的過程,是形成囊泡通過胞吐的方式完成的,B錯誤;痢疾內變形蟲“吃掉”腸壁組織細胞的過程,是通過胞吞的方式完成的,胞吞是將大分子物質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引起這部分細胞膜內陷形成小囊,包圍著大分子,然后小囊從細胞膜上分離下來,形成囊泡,進入細胞內,故變形蟲的細胞膜面積會減少,C正確;痢疾內變形蟲“吃掉”腸壁組織細胞的過程主要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D錯誤。3.B【解析】細胞內的生物膜將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來,保證了細胞的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A正確;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組成,能維持細胞的形態、錨定并支撐許多細胞器,與細胞運動以及物質運輸有關,囊泡的運輸依賴于細胞骨架,因此破壞細胞骨架會影響囊泡的形成和轉移,B錯誤;細胞內各種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基本相似,均由脂質、蛋白質和少量糖類組成,C正確;囊泡可以來自內質網、高爾基體,也可以來自胞吞時細胞膜的內陷,D正確。4.C【解析】細胞失水,細胞液濃度變大,其吸水能力會增強,A正確;干旱環境下,內部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層細胞快,則外層細胞的細胞液中單糖多,且外層細胞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單糖,故外層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比內部細胞的高,外層細胞的滲透壓比內部細胞的大,B正確;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內、外細胞液滲透壓是相等的,當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外層細胞的細胞壁伸縮性差,故外層細胞先發生質壁分離,C錯誤;干旱環境下,內部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層細胞快,有利于外層細胞光合作用產物向內部細胞轉移,可促進外層細胞的光合作用,D正確。5.D【解析】根據題意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氨基酸的種類,實驗結果為是否有多肽鏈出現,A正確;為了防止細胞提取液中的 DNA重新合成新的 mRNA以及原有 mRNA干擾最終結果,因此需要將細胞提取液中的 DNA和 mRNA除去,B正確;只有加入苯丙氨酸的試管中出現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鏈,因此,該實驗說明在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序列的指導下合成了苯丙氨酸組成的肽鏈,C正確;在不知道密碼子包括堿基數目的情況下,該實驗不能證明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 UUU,D錯誤。仿真模擬考試(一) 生物學答案 第 1 頁(共 7 頁){#{QQABCYiUggigQAAAAAgCUQXwCgKQkhAAAQgGxAAAIAAAiRFABAA=}#}6.D【解析】由題推知,進行第二次分裂時,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一共帶有 4個紅色熒光點(AABB),4個綠色熒光點(aabb),由于兩基因之間存在一個交叉,發生了一次交換,會導致基因重組的發生,著絲粒分裂后,一條染色體上帶兩個紅色熒光點,一條染色體上帶兩個綠色熒光點,兩條染色體上帶一個紅色熒光點和一個綠色熒光點,無論如何隨機分配,子代中都不可能出現四個紅色熒光點或四個綠色熒光點。D錯誤。7.B【解析】根據圖中雜交組合可知,親本基因型為 HhZAW和 hhZaZa,則子代基因型為 HhZAZa(黑羽雄鳥)、hhZAZa(黑羽雄鳥)、HhZaW(黃羽雌鳥)和 hhZaW(白羽雌鳥),黑羽∶黃羽∶白羽=2∶1∶1,故 A、C、D正確,B錯誤。8.D【解析】根據Ⅰ-1和Ⅰ-2不患甲病,Ⅱ-2患甲病,可確定甲病為隱性遺傳病,再根據題干“Ⅰ-4不攜帶甲病致病基因”,推斷控制甲病的 A、a基因位于 X染色體上;根據Ⅱ-1和Ⅱ-2不患乙病,而他們的女兒Ⅲ-3患乙病,確定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B/b位于常染色體上,因此兩對基因遺傳時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只考慮乙病,Ⅱ-1和Ⅱ-2基因型均為 Bb,Ⅲ-2基因型為 1/3BB、2/3Bb,Ⅲ-2攜帶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為 2/3,B正確;Ⅱ-3不患甲病,生了一個患甲病的兒子,其基因型為 XAXa,Ⅲ-4不患甲病,但其父親患甲病,則其基因型也是 XAXa,C正確;Ⅲ-5含兩條 X染色體且患有甲病,則其基因型可表示為 XaXaY,則Ⅲ-5兩條攜帶甲病致病基因的 X染色體可能兩條均來自Ⅱ-3,即Ⅱ-3形成配子時,減數分裂Ⅱ發生了異常;也可能一條來自Ⅱ-3、一條來自Ⅱ-4,即Ⅱ-4形成配子時,減數分裂Ⅰ發生了異常,D錯誤。9.B【解析】根據題意,如果將自尾巴回流的靜脈結扎,再刺激該交感神經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豎立,但心臟活動不加速,說明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的化學物質可由靜脈回流至心臟,A正確;交感神經屬于傳出神經,刺激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是刺激反射弧的傳出神經,B錯誤;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是傳出神經,但二者對同一器官的支配作用往往相反,故刺激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豎立,同時心臟活動加速,說明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副交感神經活動減弱,C、D正確。10.C【解析】胸腺是 T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脾臟含有大量淋巴細胞,是進行免疫應答的重要場所,A正確;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免疫活性物質包括溶菌酶、抗體和細胞因子等,B正確;漿細胞可由 B細胞增殖、分化而來,也可由記憶 B細胞增殖、分化而來,C錯誤;在體液免疫過程中,輔助性 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 B細胞結合,這是激活 B細胞的第二個信號,輔助性 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仿真模擬考試(一) 生物學答案 第 2 頁(共 7 頁){#{QQABCYiUggigQAAAAAgCUQXwCgKQkhAAAQgGxAAAIAAAiRFABAA=}#}子能夠促進 B細胞的分裂、分化過程;在細胞免疫過程中,輔助性 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能夠促進細胞毒性 T細胞增殖、分化為新的細胞毒性 T細胞和記憶 T細胞,D正確。11.B【解析】醛固酮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激素,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鈉的重吸收,A錯誤;由圖分析,醛固酮處理組要比對照組 UACR高,但加入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時,這種作用被明顯減弱,證明醛固酮發揮作用提高了腎臟損傷程度,且是通過醛固酮受體實現的,B正確;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是胰島 B細胞被破壞的一種自身免疫病,C錯誤;糖尿病患者原尿中含有大量糖,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錯誤。12.D【解析】由題意可知,在種子成熟過程中,ABA促進種子休眠,GA抑制種子休眠,二者起拮抗作用,A錯誤;流水浸種有利于種子萌發的原因是降低了種子中脫落酸的含量,B錯誤;光敏色素分布于植物體的各個部位,C錯誤;人為控制環境條件能夠調控基因的表達過程,改變激素的相對含量,D正確。13.C【解析】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地域的所有生物的集合。圖中所表示出的生物并不是蚜蟲所在區域的全部生物,A錯誤;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的,圖中的實線單箭頭可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B錯誤;布氏菌與蚜蟲共生,螞蟻與蚜蟲原始合作,均對蚜蟲有益,有利于蚜蟲種群數量的增長,C正確;螞蟻與蚜蟲的關系為原始合作,不是捕食關系,D錯誤。14.C【解析】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因此能量不能由第二營養級流向第一營養級,A錯誤;浮游動物處于第二營養級,流入其內的能量只是浮游植物能量的一小部分(10%~20%),B錯誤;第一營養級植物的殘枝敗葉中的有機物流入分解者,消費者的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流入分解者,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來自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消費者通過捕食生產者獲取能量,故流入分解者的有機物中的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第一營養級固定的能量,C正確;該生態系統是穩定的生態系統,第一營養級固定的能量大于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D錯誤。15.B【解析】在 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可以使用離心機,也可以不用,A錯誤;設置對照的目的是排除二苯胺加熱后可能變藍的干擾,B正確;研磨液在 4℃冰箱中進行沉淀,是為了去除雜質,保留上清液,低溫時 DNA酶的活性較低,可以防止 DNA降解,C錯誤;鑒定過程中用沸水浴加熱,DNA雙螺旋結構會發生改變,D錯誤。16.B【解析】步驟①是灼燒滅菌,可以殺死接種環表面的所有微生物,避免雜菌污染,A正確;步驟②的主要目的是冷卻接種環,這樣可以防止接種時燙死菌種,B錯誤;步驟③是平板劃線仿真模擬考試(一) 生物學答案 第 3 頁(共 7 頁){#{QQABCYiUggigQAAAAAgCUQXwCgKQkhAAAQgGxAAAIAAAiRFABAA=}#}法,該方法只能用來分離微生物,不能用來計數,C正確;接種后的培養皿需要放到恒溫培養箱中倒置培養,這樣可以避免冷凝水滴落到培養基表面造成污染,D正確。17.(10分,除標注外,每空 1分)(1)ATP、NADPH(答全得分) 葉綠素 突變體小麥葉綠素分解速率慢;突變體小麥合成葉綠素多(2分)(2)葉綠體基質 葉片的光合產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運輸到籽粒處,而蔗糖轉化酶催化蔗糖分解為單糖,突變體蔗糖轉化酶活性大于野生型,因此突變體內可向外運輸到籽粒的蔗糖少于野生型(2分)(3)高 突變體氣孔導度更大,而胞間 CO2濃度更小,而呼吸作用不受影響,說明相同光照強度下,突變體光合作用消耗 CO2速率更大,因此突變體吸收利用光能的效率更高。在其他限制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突變體可以利用更多的光能,因此光飽和點更高(2分)【解析】(1)光反應產生的 ATP和 NADPH可用于暗反應 C3的還原。葉片變黃的原因是葉綠素減少,葉子顯現出類胡蘿卜素的顏色,突變體與野生型相比葉片變黃更慢,原因應該是葉綠素分解更慢或者合成更多。(2)暗反應發生的場所為葉綠體基質,葉片的光合產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運輸到籽粒處,而蔗糖轉化酶催化蔗糖分解為單糖,突變體蔗糖轉化酶活性大于野生型,因此突變體內可向外運輸到籽粒的蔗糖少于野生型。(3)據表可知,突變體氣孔導度更大而胞間 CO2濃度更小,而呼吸作用不受影響,說明相同光照強度下,突變體光合作用消耗 CO2速率更大,因此突變體吸收利用光能的效率更高,在其他限制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突變體可以利用更多的光能,因此光飽和點更高。18.(12分,除標注外,每空 2分)(1)花色和籽粒顏色 甲組子代中紫花的籽粒全是黃粒,紅花的籽粒全是綠粒,且顏色性狀和莖稈高度可以自由組合(2)顯性(1分) 9/16(3)②(1分) b、d位于一條染色體,B、D位于其同源染色體,A、a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4)aaBBDD仿真模擬考試(一) 生物學答案 第 4 頁(共 7 頁){#{QQABCYiUggigQAAAAAgCUQXwCgKQkhAAAQgGxAAAIAAAiRFABAA=}#}【解析】(1)觀察表格,甲組的雜交子代中,紫花的籽粒全是黃粒,紅花的籽粒全是綠粒,且花色和籽粒顏色和莖稈高度可以自由組合,結合題干信息“花色、莖高和籽粒顏色三對相對性狀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可知,花色和籽粒顏色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2)根據乙組雜交結果可知,黃粒是顯性性狀,用 D表示。設莖高的相關基因為 E/e,若高莖為隱性性狀,則甲組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 EeDd×eedd,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1中莖高相關的基因型及比例為 Ee∶ee=1∶1,F1隨機交配,子代中高莖 ee植株占比為 9/16。(3)根據乙組親本和子代的表型可知,親本中關于葉形的基因型組合為 aaBB和 AAbb,關于籽粒顏色的基因型組合為 DD和 dd,親本的基因型組合可能為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F1的基因型為 AaBbDd。現以乙組 F1自交獲得的 F2中所有鋸齒葉綠粒植株的葉片為材料進行電泳,結果只有圖中三種情況,即 AaBbDd自交,子代基因型只有 3種。其中③和④分別代表基因 a和 d,A可能是①或②,若①為 A,由Ⅱ可知②一定是 b,Ⅲ不能為鋸齒葉綠粒,與題意不符,而②為 A,則①為 b,符合題意。三種個體均不含有 B基因,故Ⅰ、Ⅱ和Ⅲ三種基因型為:Aabbdd、AAbbdd及 aabbdd,由此可以推出 b、d位于一條染色體,B、D位于其同源染色體,A、a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4)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組親本的基因型是 aaBBDD×AAbbdd,其中鋸齒葉黃粒親本的基因型為 aaBBDD。19.(10分,除標注外,每空 2分)(1)順濃度梯度運輸、不消耗能量(2)Na+ - K+泵(1分)(3)會(1分) 血漿中,成熟紅細胞膜上 Na+ - K+泵向外轉運 3個 Na+的同時反向轉運 2個 K+,并保持與外界等滲,使用烏本苷后,抑制 Na+-K+泵活性,細胞內滲透壓會變大,導致紅細胞吸水膨脹(4)A區 配體門控通道受某些特定化學物質的調控,突觸前膜可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 A區【解析】(1)Na+經 Na+ - K+泵跨膜轉運為主動運輸,經通道蛋白跨膜轉運方式為協助擴散,協助擴散是順濃度梯度的運輸,且不需要消耗能量。(2)由圖可知,Na+在細胞內濃度低,在細胞外濃度高,因此 Na+逆濃度梯度轉運出細胞,方式為主動運輸,所需的轉運蛋白是 Na+ - K+泵。仿真模擬考試(一) 生物學答案 第 5 頁(共 7 頁){#{QQABCYiUggigQAAAAAgCUQXwCgKQkhAAAQgGxAAAIAAAiRFABAA=}#}(3)在血漿中,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膜上的 Na+-K+泵可向外轉運 3個 Na+的同時反向轉運 2個 K+,并維持與外界溶液等滲,使用烏本苷后,Na+-K+泵被抑制,細胞內滲透壓會變大,導致細胞吸水膨脹。(4)突觸前膜可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 Na+內流,使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配體門控通道受某些特定化學物質的調控,如神經遞質,A區是神經遞質作用區,因此 ACh 配體門控 Na+通道主要存在于圖中骨骼肌細胞膜的 A區。20.(10分,除標注外,每空 1分)(1)次生演替(2)種間競爭 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3)衰退型(1分)和增長型(1分) 短葉松改良了土壤品質,為硬木林(櫟等)生存提供了環境(2分)(4)增加 取樣器取樣 物種在群落中的相對數量【解析】(1)棄耕農田所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2)由題意知,如果首先落到農田中的種子是須芒草,農田出現的優勢物種可能就是須芒草,而不必在飛蓬草和紫菀出現以后,據此推測演替初期各種植物間的種間關系主要是種間競爭,研究植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區域內的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3)20~80年間,短葉松的數量在下降,而闊葉樹的數量在增長,因此短葉松的年齡結構可能為衰退型,闊葉樹的年齡結構可能為增長型。硬木林(櫟等闊葉樹)無法直接在棄耕農田的土壤環境中定居,說明此時環境不適宜硬木林的生存,但后來發展為優勢物種,可能是因為前一個群落給后一個群落提供了生存條件,結合上圖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短葉松改良了土壤品質,為硬木林生存提供了環境。(4)隨著演替的進行,群落中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營養結構由簡單趨于復雜。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常用取樣器取樣法采集、調查。僅僅統計物種數,不足以全面了解群落結構,因此在統計群落物種數目的同時,還需要統計物種在群落中的相對數量。21.(10分,除標注外,每空 1分)(1)4 2n(2分)(2)能(1分),BamHⅠ、BclⅠ切割后的黏性末端相同(1分)仿真模擬考試(一) 生物學答案 第 6 頁(共 7 頁){#{QQABCYiUggigQAAAAAgCUQXwCgKQkhAAAQgGxAAAIAAAiRFABAA=}#}(3)目的基因的自身環化(或質粒的自身環化;或目的基因反向接入質粒;或目的基因與質粒的任意連接)(2分) DNA連接酶(4)抗原-抗體雜交技術(5)顯微注射【解析】(1)據圖可知,圖中①的 DNA上有 2個 BamHⅠ酶識別序列和 1個 HindⅢ酶識別序列,用 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會得到 4種 DNA片段。PCR技術為體外 DNA復制,由于每合成 1個 DNA需要 1個引物,擴增第 n次時,得到 2n個 DNA,即需要 2n個引物。(2)據圖可知,BamHⅠ、BclⅠ雖然識別序列不同,但切割后的黏性末端相同,因此假設圖中質粒上 BamHⅠ識別的堿基序列變為了另一種限制酶 BclⅠ識別的堿基序列,用 BclⅠ和HindⅢ切割質粒,則圖中①的 DNA右側仍能選擇 BamHⅠ進行切割,并能獲得所需的重組質粒。(3)若只用一種酶切,產生的黏性末端完全一致,在構建重組質粒的過程中,目的基因和質粒都容易發生自身環化(或目的基因反向接入質粒;或目的基因與質粒的任意連接),所以用HindⅢ、BamHⅠ兩種酶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比只用 BamHⅠ一種酶好。②為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需要用 DNA連接酶。(4)干擾素是一種糖蛋白,可以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檢測蛋白質產物。(5)將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動物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仿真模擬考試(一) 生物學答案 第 7 頁(共 7 頁){#{QQABCYiUggigQAAAAAgCUQXwCgKQkhAAAQgGxAAAIAAAiRFABAA=}#}2025屆高三仿真模擬考試(一)C,取水分充足環境下仙人掌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實驗,內部細胞先發生質壁分離生物學試題D.內部細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利于外層細胞在干旱環境中進行光合作用5.向含有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和除去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的四支試管中,分注意事項:別加入酪氨酸、絲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一段時間后發現,加人苯丙氨酸的試管中出現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了多聚苯丙氫酸的肽鏈。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氨基酸的種類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B.細胞提取液中除去DNA和mRNA的目的是排除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考試時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C,該實驗說明了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序列編碼苯丙氨酸組成的肽鏈D.該實驗很好的證明了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U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6.某二倍體生物進行減數分裂時,減數分裂I時期細胞不分裂,減數分裂Ⅱ時期每個四分體形要求。成的4條染色體中任意2條進人1個子細胞,不經受精作用即可發育為二倍體子代。現有一1.某海關在進口食品中檢疫出一種病原微生物,這種病原微生物為單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內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A和B位于一條染色體上,在其進行DNA復制時,用紅色熒光物質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你認為這種生物最有可能屬于標記顯性基因,用綠色熒光物質標記隱性基因,若四分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只發生一次交A.流感病毒B痢疾桿菌C.酵母菌D.青霉菌2.痢疾內變形蟲寄生在人體腸道內,能分泌蛋白水解酶,溶解腸壁組織,通過胞吞的方式“吃掉”換,且交叉點位于兩基因位置之間,不考慮其他變異,則該個體通過上述方式產生的子代中,腸壁組織細胞,并引發阿米巴痢疾。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有關熒光點數目的描述錯誤的是A.溶酶體合成的水解酶會消化細胞中衰老、損傷的細胞器A.該二倍體子代可能含有三個紅色熒光點和一個綠色熒光點B蛋白水解酶通過細胞膜上的載體分泌出細胞B.該二倍體子代可能含有兩個紅色熒光點和兩個綠色熒光點C,痢疾內變形蟲“吃掉”腸壁組織細胞后,變形蟲細胞膜面積會發生改變C.該二倍體子代可能含有一個紅色熒光點和三個綠色熒光點D.痢疾內變形蟲“吃掉”腸壁組織細胞的過程主要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D.該二倍體子代可能含有四個紅色熒光點或四個綠色熒光點3.內膜系統構成了細胞器之間的天然屏障,細胞內的膜性結構之間的物質運輸主要通過囊泡來7某種鳥類的羽毛顏色有黑色(存在黑色素)、黃色(僅有黃色素,沒有黑色素)和白色(無色素)3完成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種。該性狀由2對基因控制,分別是Z染色體上的1對等位基因A/a(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A,細胞內膜系統保證了細胞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合成)和常染色體上的1對等位基因H/(H基因控制黃色素的合成)。對圖中雜交子代的描B破壞細胞骨架不會影響囊泡的形成和轉移述,錯誤的是C.細胞內各種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都很相似黑羽雌鳥白羽雄鳥HhZAWhhZZD,囊泡可以來自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4.仙人掌莖的外層細胞含有葉綠體,且細胞壁伸縮性差:內部細胞不含葉綠體,且細胞壁伸縮性黑羽雄鳥黃羽雌鳥白羽雌鳥強。水分充足時,內外部細胞滲透壓保持相等;干旱環境中,內部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A.黑羽、黃羽和白羽的比例是2:1:1比外層細胞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黑羽雄鳥的基因型一定是HhZAZA.細胞失水過程中,細胞吸水能力會增強C.黃羽雌鳥的基因型是HhZWB.干旱環境下,外層細胞的細胞液滲透壓比內部細胞的大D.白羽雕鳥的基因型是hhZW仿真模擬考試(一)生物學試題第1頁(共8頁)仿真模擬考試(一)生物學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5仿真一生物(陜西 A).pdf 仿真一A生物學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