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一次集訓歷史試題(時間:75分鐘 滿分8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世界大河流域的環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面貌各具特色。下列選項中,孕育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區域是( )A.黃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兩河流域2.假如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到古代印度訪問,根據對等外交原則,與之會談的人屬于( )A.剎帝利 B.吠舍 C.婆羅門 D.首陀羅3.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亞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國文明都位于北緯20度至40度的大河流域。究其原因,在于相關區域適合( )A.農業耕作 B.游牧生活 C.海外貿易 D.發展手工業4.史料種類眾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歷史發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記錄。其它史料如文字記載、口述回憶等或由立場的不同,或受環境的影響,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歷史的本真。以下選項作為研究古希臘歷史第一手史料最恰當的是( )A.雅典衛城遺址 B.《伯羅奔尼撒戰爭史》C.古希臘相關電影 D.希波戰爭故事講述5.如表為羅馬共和國時期平民與貴族斗爭的部分事跡。這表明,當時羅馬( )時間 事件前494年 平民爭得了選舉自己代言人——保民官的權利前471年 平民擁有了自己的會議和市政官前450年 由5個平民和5個貴族共同編訂了《十二銅表法》前366年 賽克斯圖當選為第一個平民出身的執政官A.元老院掌握決策權 B.平民地位逐步提升C.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D.貴族逐漸喪失權力6.格里芬是神話中歐亞非草原上黃金寶藏的守衛者,其形象主要呈現為:鷹頭、鳥翼、獅身。如圖是格里芬在歐亞非地區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種形象。這反映出( )A.歐亞非地區文化多元一體 B.歐亞非文化在傳播中融合創新C.歐亞非文明具有持久生命力 D.歐亞非統一使用黃金為貨幣7.有學者指出,中世紀時的西歐,封臣行臣服禮和宣誓效忠后,封君封臣關系就不僅僅表現為一種忠誠與否的關系,而是有了深刻的經濟內涵。該學者重在表明( )A.封君無權管轄自己封臣的封臣 B.封臣對封君要履行相應的義務C.土地封賜是封君封臣制的紐帶 D.封君封臣制有著嚴格的等級性8.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認識或評判。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古巴比倫制定《漢謨拉比法典》 B.雅利安人建立了社會等級制度C.莊園法庭維護了領主的權益 D.日本自646年起進行大化改新9.中世紀城市設有市長、總管、市政會、城市法庭等機構實施獨立管理行為,其權限和責任表現在行政、司法、經濟、社會等諸多方面。這體現了中世紀城市( )A.實行自治治理方式 B.產生早期資產階級C.受到封建領主控制 D.市民階層不斷分化10.法律是人類文明重要成果,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埃及留給人類的寶貴的文化遺產B.《十二銅表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C.《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D.《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執政時期的法令匯編11.據統計,拜占庭帝國有君主107位,發生過65次奪取王權的叛亂,僅有34人壽終正寢,8人死于戰場或意外事故。由此可見,拜占庭帝國( )A.崇尚武力擴張 B.政治內耗嚴重 C.存在時間短暫 D.階級矛盾尖銳12.在城市建設上,奈良城仿效唐都長安,分設東西兩市,進行商貿活動;在經濟方面,以唐朝的貨幣“開元通寶”為形制,鑄造了日本國錢幣“和同開珎”等。由此可知( )A.日本實行以法治國 B.日本革新“以唐為師”C.日本建中央集權制 D.日本全面學習中國13.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主要標志是( )A.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使勞動生產力顯著提高B.貨幣地租的出現使自然經濟解體C.手工工場主和雇傭工人之間形成雇傭關系D.商業資本的發展,促使國內外市場擴大14.14世紀中葉以后,威廉在英國某莊園購置了大量田產,因此成為該地的地主,逐漸在當地鄉村政務處理中有更大的影響力。由此判斷威廉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種身份( ).A.手工工廠主 B.富裕農民 C.領主 D.教皇15.他在一部作品中抨擊了教會的貪婪腐化,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和理想。這里的“他”及他的“作品”對應正確的是( )A.彼特拉克——《蒙娜麗莎》 B.莎士比亞——《大衛》C.但丁——《神曲》 D.達·芬奇——《哈姆雷特》16.14世紀的人們寫詩善于借景抒情,達到情景交融的境地。其中一首小詩寫到:“我像往常一樣在悲思中寫作,鳥兒的輕訴和樹葉的微語,在我耳邊繚繞,一條小河,傍依著兩岸鮮花,在和風細浪中暢懷歡笑……”。這首詩表達的思想訴求是( )A.抨擊專制,向往民主 B.君權神授,王權至上C.熱愛生活,人性自由 D.平等自由,崇尚理性17.對歷史地圖的研究可以培養時空觀念,對下圖解讀正確的是( )A.迪亞士向東航行,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能夠到達印度的航路。B.達·伽馬向東航行,最先發現了好望角C.麥哲倫船隊向東航行,依次穿越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返回歐洲D.哥倫布向西航行,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18.16世紀之前亞、非、美洲等地都有自己完整的社會經濟體系和經濟結構,而16世紀之后,許多地區日漸變成單一作物生產區,如甘蔗種植園、橡膠種植園等。這種變化出現的原因是( )A.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擴張 B.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擴展到全球C.工業革命推動世界市場形成 D.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完全形成19.某公眾號發布的文章選用了如下配圖。該篇文章的標題是( )A.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B.偉大的文藝復興C.人文主義的理性之光 D.世界被發現的時代20.《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對于殖民的定義:資本主義強國對力量弱小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壓迫、統治、奴役和剝削的過程。主要表現為商品傾銷、原料掠奪、海外移民、奴隸販賣和海盜式掠奪。以下關于早期殖民活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葡萄牙憑借“無敵艦隊”建立起了一個殖民大帝國B.英國的殖民侵略開始于15世紀,它使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C.西班牙通過“三角貿易”成為殖民掠奪中最大的贏家D.早期的殖民侵略與掠奪客觀上有助于資本的原始積累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大題,第21題8分,第22題8分,第23題12分,第24題12分,共40分)2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某同學在學習了世界古代史后,對前四個主題單元進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學習筆記筆記一文明:古代亞非文明 制度特征:專制集權 內容: 1.金宇塔 2.《漢謨拉比法典》 3. 4.佛教的產生 筆記二文明: 制度特征: 內容:1. 2. 3. 4. 提供的學習內容 查理曼帝國、幕府統治、公民大會、西歐莊園、亞歷山大東征、基督教的傳播、阿拉伯帝國、《十二銅表法》、大化改新、羅馬帝國、伊斯蘭教的創立、《羅馬民法大全》(1)請補全筆記一內容。(2分)(2)請從表格提供的學習內容中選取四個,參照筆記一完成筆記二。(6分)22.(8分)根據所示大事年表,解答下列問題。時間 事件13-14世紀 租地農場、手工工場出現14世紀中葉 文藝復興運動在意大利興起15-16世紀 新航路開辟1588年 英國海軍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6-19世紀 三角貿易18世紀 英國奪取大片殖民地,自詡“日不落帝國”——據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歷史》編制(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寫出“發現美洲”的代表人物。(2分)(2)選擇大事年表中的相互關聯的事件(至少2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分)23.(12分)在六七世紀的亞洲大陸上,日本和阿拉伯半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們翻開了歷史的新一頁。根據探究,回答下列問題。【探究一兩國對比】材料一:六七世紀時,日本處在奴隸社會時期,階級矛盾十分尖銳。世襲貴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隸及部民、權勢很大。地方貴族反抗中央貴族,政局十分混亂。材料二: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四分五裂,部落間矛盾叢生,商路不暢,造成商業衰落,生產停滯和外族入侵……【探究二日本改革】材料三:名稱 ①(從646年開始)經濟 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身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政治 中央 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②;設二官八省制地方 設國、郡、里三級材料四:阿拉伯人直接接受了拜占庭的土地制度,借用了拜占庭的部分官制和管理模式,吸收了拜占庭的生產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接收和保護了拜占庭的城市建筑,保存了拜占庭大批的圖書資料和藝術珍品等等。阿拉伯人自己在許多方面加以改造,變成阿拉伯(伊斯蘭化)的東西。——王三義《阿拉伯文明與拜占庭文明的碰撞與融合》(1)依據材料一、二,概括7世紀時日本和阿拉伯半島分別面臨怎樣的危機。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為了應對危機阿拉伯解決的途徑是什么?(4分)(2)根據材料三中的表格并結合所學知識,填寫出表格中①②處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次改革對日本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3)依據材料四,歸納阿拉伯文明在哪些方面受益于拜占庭文明。(兩點即可)(2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7世紀時的“日本和阿拉伯翻開了它們歷史的新一頁”的理解。(2分)24.歷史的發展、社會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文明的滋養和引領,文明因交流互鑒而精彩。【沖突中的文明碰撞】材料一: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合,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二:為了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大量奴隸被殖民者販賣到美洲。殖民者奴役奴隸進行勞動,大批工人因為過度勞累和硅肺病而死亡。西歐殖民者為獲取巨額利潤還進行強盜式掠奪行徑,大大促進了資本原始積累。通過殖民擴張,世界上原來相互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世界各大文明相互滲透,相互吸收,共同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摘編自葛會偉《多元史觀解讀“早期殖民擴張與掠奪”》【黑暗中的文明曙光】材料三:圖一 圖二【新時代的文明邏輯】材料四:全球文明倡議主張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歷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一主張強調各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文明傳承和創新,從縱向發展層面闡述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全球文明倡議主張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合作渠道,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這一主張重視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和全球文明對話,從橫向互動層面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提供了建構路徑。——摘自學習強國評習近平《全球文明倡議》(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該事件對古代文明發展有何影響?(3分)(1).依據材料二,概括早期殖民擴張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早期殖民擴張對世界文化產生的影響。(3分)(3)圖一圖二是哪一時期的代表人物?請分別列舉一例他們想“沖破黑暗”的代表作品并說說其作品里表達的共同思想。(4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文明史觀(2分)一、選擇題1. D2. A3. A4. A5. B6. B7. C8. C9. A10. C11. B12. B13. C14. B15. C16. C17. D18. A19. D20. D二、綜合題21.(1)3. 種姓制度(印度)(2)筆記二文明:古代歐洲文明制度特征:民主法治與封建并存內容:1. 公民大會(古希臘)2. 《十二銅表法》(古羅馬)3. 西歐莊園(中世紀西歐)4. 查理曼帝國(中世紀西歐)22.(1)哥倫布(2)示例觀點:新航路開辟促進了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闡述:13 - 14世紀租地農場、手工工場出現,標志著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產生。15 - 16世紀新航路開辟,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為了獲取更多財富,16 - 19世紀歐洲國家進行三角貿易,進一步積累了資本,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23.(1)日本面臨的危機:階級矛盾尖銳,政局混亂。阿拉伯半島面臨的危機:四分五裂,部落矛盾叢生,商路不暢,生產停滯,外族入侵。阿拉伯解決途徑:創立伊斯蘭教,建立阿拉伯帝國。(2)①大化改新;②中央集權制度。影響:使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3)土地制度、官制和管理模式、生產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建筑、圖書資料和藝術珍品等方面。(4)日本通過大化改新,阿拉伯通過自身發展和對其他文明的吸收借鑒,都實現了社會的重大變革,翻開了歷史的新一頁。24.(1)亞歷山大東征。影響:使希臘文明與其他文明接觸、交流、融合,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2)特點:販賣奴隸,強盜式掠奪。影響:世界各大文明相互滲透,相互吸收,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3)文藝復興時期。圖一:但丁《神曲》;圖二:達芬奇《蒙娜麗莎》。共同思想:人文主義。(4)文明因交流互鑒而發展,不同文明之間的碰撞和融合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要重視文明的傳承和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三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歷史試題.docx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三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