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初中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第20課正面戰場的抗戰正面戰場指是指日軍入侵,我方與之正面交鋒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國民黨的軍隊,主要是陣地戰和防御戰。學習目標1.知道正面戰場的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及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基本史實;正確分析理解正面戰場的抗戰2.通過提供材料讓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和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3.通過學習正面戰場中,中國軍人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跡,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愛國情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1931.9.18 東三省淪陷日軍占領平津和上海、南京后,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是什么?一.臺兒莊戰役1937.8.13上海淪陷1937.7 北平、天津淪陷一.臺兒莊戰役一.臺兒莊戰役一.臺兒莊戰役一.臺兒莊戰役“臺兒莊捷報傳出后,舉國若狂。京滬淪陷后,籠罩全國的悲觀空氣一掃而空,抗戰前途露出一線曙光。……我軍得此鼓勵,無不精神百倍,各處斷壁殘垣之上,都現出一片歡樂之情,為抗戰發動以來的第一快事情。” ——《李宗仁回憶錄》下冊①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②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一.臺兒莊戰役意義問題思考:臺兒莊戰役為什么會勝利?一.臺兒莊戰役1.中國軍隊的浴血奮戰。2.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指揮得當。3.中國軍隊的協同作戰。4.正確地把握了戰機。5.大敵當前,全國抗戰形式的鼓舞二、武漢會戰武漢北平廣州平漢線粵漢線二、武漢會戰武漢被稱為“九州通衢”,位于平漢、粵漢鐵路長江水道交會處,位置十分險1937年11月,國民政府將部分重要軍政機構遷到武漢,武漢成為當時中國政治、軍事中心,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日本侵略軍企圖進攻武漢,摧毀國民黨領導抗日戰爭政治、軍事中樞,“迅速解決中國事變”。二、武漢會戰二、武漢會戰二、武漢會戰概況時間:戰役:指揮:結果:特點:1938年6月—10月蔣介石萬家嶺大捷兵力最多、戰線最長、犧牲最重二、武漢會戰①中國軍隊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漢;②日軍乘廣州兵力空虛之機,占領廣州。意義材料一 日軍在向武漢進攻的過程中,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日軍先后死傷近4萬人。武漢會戰期間,中國空軍在蘇聯援華志愿航空大隊的配合下,先后炸沉日軍艦船23艘,擊落日軍飛機62架,炸毀日軍飛機16架。中國海軍在九江到漢口的長江水道上,同日軍艦船激戰,遲滯了日軍沿長江的進攻。武漢會戰歷時4個半月,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中國軍隊英勇抗擊,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軍妄想速戰速決、迫使中國屈服的戰略計劃,掩護了民眾、物資、重要軍政機構、工廠、學校等向內地的轉移。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武漢會戰1938.10七七事變1937.7.71944年解放區戰場局部反攻日本投降1945.8影響: ①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二、武漢會戰②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背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先后發動兩次長沙會戰,企圖占領長沙,均未得逞。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至10月)此次戰役,中國軍隊采用“逐次抗擊以消耗日軍力量;爭取外翼以力圖后續包圍;后退決戰以堅守長沙;趁敵潰退以包圍殲滅”的戰術成功守住城市并擊退且一定程度殺傷日軍,因而被中方宣傳為:“湘北大捷”。三、第三次長沙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7日至10月9日)日軍集結了十余萬兵力第二次對長沙發起攻勢,此次戰役日軍成功破譯了國軍行動部署的電報,一度成功占領長沙并對國軍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然而在中國軍隊采用“圍魏救趙”的戰術向日軍占領的湖北宜昌發起反攻,迫使日軍須回師救援,因而長沙在被日軍攻占后不久即被國軍收復,最后戰局依舊維持之前態勢。三、第三次長沙會戰三、第三次長沙會戰①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② 日軍企圖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丟失了河南、湖南、廣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分。1944年時間:結果:背景:四、豫湘桂戰役英國正面戰場的抗戰臺兒莊戰役保衛大武漢第三長沙會戰豫湘貴戰役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殲滅大批敵軍,在國內外產生積極影響丟失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分課堂小結英國1.從1935年到1937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派遣張治中在長江下游三角洲地帶主持修筑了吳江到福山、無錫到江陰、乍浦到嘉興三道堅固的國防工事。其主要目的是( )A.全力阻止紅軍的北上 B.積極防御日軍的緊逼C.謀劃百團大戰的推進 D.擴大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戰果B當堂檢測英國結果2.這次會戰使日軍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無力進行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日軍殲滅中國軍隊主力、迫使中國投降的戰略企圖破產,抗日戰爭從此進入相持階段。“這次會戰”是( )A.淞滬會戰 B.臺兒莊戰役C.武漢會戰 D.百團大戰C當堂檢測英國結果3.李宗仁將軍曾說:“我們在內戰中攪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敗雖不足恥勝亦不足武。現在真是天如人愿,讓我們這些人這輩子有個抗日救國的機會。”李宗仁將軍踐行“救國機會”的最突出表現是( )A.盧溝橋事變 B.九一八事變 C.百團大戰 D.臺兒莊戰役D當堂檢測英國結果4.“臺兒莊勝利之后,有些人主張徐州戰役應是‘準決戰’,說過去的持久戰方針應該改變。說什么‘這一戰就是敵人的最后掙扎’‘我們勝了,日閥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場,只有靜候末日審判’。”可見( )A.臺兒莊戰役并沒有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B.臺兒莊戰役是正面戰場獲得的重大勝利C.人們對抗日戰爭艱苦性持久性認識不足D.臺兒莊戰役提升了人們抗戰勝利的信心C當堂檢測英國結果5.了解歷史時序是歷史學習的基本目標。下列歷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②葉挺獨立團奪取汀泗橋③臺兒莊戰役的勝利 ④紅一方面軍到達吳起鎮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C當堂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