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課件

資源簡介

(共24張PPT)
部編2018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教學目標
1.知道正面戰場的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及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基本史實;
2.正確分析理解正面戰場的抗戰
【學習重點】
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
【學習難點】
正面戰場中國軍隊失敗的原因。
課堂導入
播放抗戰大片《血戰臺兒莊》。
影片真實而生動地展現了:一九三八年冬季,侵華日軍企圖打通京浦路,攻占戰略重鎮徐州。著名愛國將領李宗仁沉著冷靜地指揮愛國官兵在山東臺兒莊浴血奮戰,殲滅日寇一萬余人,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愛國詩篇。
新知講解
一、血肉筑長城---臺兒莊戰役
日軍為什么進軍臺兒莊?
位置 徐州是鐵路樞紐,向南可以較快到達南京、上海
意圖 日軍企圖與華中日軍南北夾擊徐州;臺兒莊是徐州的門戶。
目的 為了打通南北戰場
新知講解
一、血肉筑長城---臺兒莊戰役
臺兒莊戰役 時間 1938年3月
地點 山東臺兒莊
指揮 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
殲敵 殲滅日軍10000多人
意義 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一、血肉筑長城---臺兒莊戰役
新知講解
從此鬼子不猖狂!
臺兒莊戰役多慘烈?
據親歷者描述:各村房屋幾乎全被摧毀,山野炮、迫擊炮、輕重機槍和炮彈箱、彈藥箱到處都是……斷壁上彈痕累累,街道上手榴彈碎片有三四寸厚,每座墻上都有兩軍對射的彈孔。有的射擊孔中伸出一支步槍筒,戰后打掃戰場的中國士兵用手往外拉槍,竟然呼地一聲射出一料子彈。原來,死去士兵的食指仍然扣著板機,往外拔槍一用勁,所以就擊發了……
參戰前,中國軍隊大多數官兵都留下了遺書,有的還寫了離婚書,囑妻子在他犧牲后改嫁。
一、血肉筑長城---臺兒莊戰役
新知講解
一、血肉筑長城---臺兒莊戰役
新知講解
材料 李宗仁命令集團軍司令孫邊仲,必須堅持到次日拂曉,如違抗軍令,軍法自治。孫連仲回答:”絕對服從命令,整個集團軍打完為止!”孫連仲對死守臺兒莊最后陣地的池峰城師長命令道: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有誰敢退過運河者,殺無赦! ”
從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國愛國官兵的一種什么精神?
體現了中國愛國軍人不畏強敵、浴血奮戰,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等精神。
一、血肉筑長城---臺兒莊戰役
新知講解
“臺兒莊捷報傳出后,舉國若狂。京滬淪陷后,籠罩全國的悲觀空氣至此一掃而空,抗戰前途露出一線曙光。……區區臺兒莊地區經此一戰,幾成民族復興的象征。我軍得此鼓勵,無不精神百倍,都出現一片歡樂之情,為抗戰發動以來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圖為李宗仁在被奪回的臺兒莊火車站留影。
在中國抗戰初期節節敗退、“亡國論”甚囂塵上的時候,臺兒莊大戰取得了抗日正面戰場最大的一次勝利,打破了軍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臺兒莊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
臺兒莊戰役勝利的意義和原因
一、血肉筑長城---臺兒莊戰役
新知講解
二、保衛大武漢
新知講解
武漢位于長江中游,是當時中國第二大城市,人口超過二百萬。其中,武昌是政治中心,漢口是商業的集中地,漢陽是工業重鎮,在粵漢鐵路建成后,武漢是中國內陸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時也是盟軍援助運往內陸的樞紐。日軍侵占南京后,國民政府雖西遷重慶,但政府機關大部和軍事統帥部卻在武漢,武漢實際上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中心和戰時首都
二、保衛大武漢
新知講解
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第97頁,了解戰爭概況,完成問題
二、保衛大武漢
新知講解
萬家嶺大捷
1938年10月7日,國民政府薛岳兵團在江西萬家嶺殲滅敵軍9000余人,取得了萬家嶺大捷
薛岳將軍
二、保衛大武漢
新知講解
武漢會戰的意義
1、武漢會戰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企圖迅速別往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2、標志中國抗日戰爭開始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新知講解
三、第三次長沙會戰
觀看視頻,并閱讀教材98頁第2/3/4節,完成表格
第三次長沙會戰 時間 1941年12月
背景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前兩次長沙會戰,日軍未占領長沙
經過 長沙城下,中國軍隊與日軍鏖戰肉搏,并打退來援敵人。在中國軍隊的搏殺下,殲滅大批日軍,中國軍隊取得會戰的勝利
意義 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積極影響
第三次長沙會戰勝利的意義
新知講解
三、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積極影響。
新知講解
三、第三次長沙會戰
抗戰中最大的一次失敗——豫湘桂戰役
抗日戰爭后期,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1944年,日軍向國民黨正面戰場發動了大規模的豫湘桂戰役。國民黨一潰千里,丟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和貴州的一部分。
新知講解
如何評價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抗戰?
(1)正面戰場的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2)正面戰場的抗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和“速戰速決”的方針,消耗了日本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為戰略相持階段的到來,起了決定性作用。
(3)正面戰場的抗戰,有力地支援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為敵后游擊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4)正面戰場的抗戰,振奮了民族精神,堅定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提高了中國抗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正面戰場后期由于國民政府奉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方針,導致豫湘桂戰役大潰敗,中國喪失了大片國土。
總體來說,正面戰場的抗戰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課堂總結
1. 據日軍《步兵第10團戰斗詳報》記載,臺兒莊中國守軍“決死奮戰之狀歷歷在目”“士兵依靠塹壕頑強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壯烈者亦為之感嘆”。臺兒莊中國守軍的總指揮是 ( )
A.李宗仁 B.彭德懷 C.張學良 D.楊虎城
2. 1988年6月11日,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在香港公映,香港市民爭相觀看。關于這部電影反映的歷史事件,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 國共兩黨緊密合作取得了會戰的勝利 B. 是八路軍在華北戰場發動的一次戰役
C. 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D. 是戰略防御階段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利
3. “武漢會戰震宇環,百萬雄師戰猶酣。長江兩岸同抗擊,中部四省共圍殲。四個半月我威振,二十
五萬日軍完。戰略相持已見曉,基礎奠定堅如磐。”該詩反映了武漢會戰( )
①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②使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③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④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占據了主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 1942年初,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指揮軍隊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取得大捷,打死打傷日軍約六萬人。英國《泰晤士報》稱“1941年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長沙大捷。”這段材料表明“長沙大捷”( )
A. 提高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國際影響 B. 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計劃
C. 扭轉了抗日戰爭的局面 D. 推動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作業布置
A
D
A
A
5.材料:1941年12月24日,日軍調集12余萬兵力、飛機200余架、各類大炮600多門,開始強渡新墻河,拉開了抗日戰爭時期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序幕。
吸取前兩次會戰的經驗教訓,薛岳制定了“天爐”戰術,在誘攻及伏攻地區縱深配備兵力,從四面八方像巨爐熔鐵般圍殲日軍。為保證戰術運用成功,20余萬民眾將新墻鎮經荊州鎮至長樂街的公路、橋梁徹底破壞,將田地放水成為一片沼澤,致使日軍重炮兵、騎兵部隊無法通過。為策應湘北戰場,12月25日贛北作戰開始,到1942年1月6日結束。[]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方戰報稱日軍傷亡56 944人,我方損失為28 116人。重慶各報紙連續以大量篇幅報道戰況,并發表評論祝賀長沙第三次大捷。中國共產黨主辦的《新華日報》在1月11日的社論中寫道:“敵人發動太平洋戰爭后,同時進攻湘北,這在政治上是想表示它既可在海上進攻英美,也可在陸上同時進攻中國,以炫耀其兵力……此次長沙大捷,是有著國際意義的。”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日軍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的目的。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軍隊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取得重大勝利的原因和影響。
 
作業布置
參考答案目的: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滅亡中國。
參考答案原因: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戰術;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其他戰區和軍隊的大力配合。
影響:在美英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失利的形勢下,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積極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新竹市| 酒泉市| 衡阳市| 青岛市| 横山县| 共和县| 大理市| 巴里| 广汉市| 隆子县| 资中县| 南通市| 临高县| 彩票| 泗阳县| 宜章县| 清河县| 天台县| 新田县| 平远县| 广汉市| 桂林市| 南澳县| 平南县| 濮阳市| 中山市| 滁州市| 常德市| 崇仁县| 耿马| 衡山县| 房山区| 井研县| 郧西县| 平利县| 宣武区| 武邑县| 成武县| 汉川市|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