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光的色彩顏色核心素養探究色光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嘗試用實驗對比法來研究物理問題。教學設想本節教材是光學部分的首節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內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及光具有能量。教材內容編排體現了兩個特點:一是突出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二是強調了研究自然現象的基本方法——觀察和實驗。本節的主要物理知識蘊含于探究活動之中,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研究方法的習得也與探究程密不可分。因此,本節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是指導、幫助學生觀察到清晰的實驗現象,高質量地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動。為此,教師要積極創造實驗條件,課前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親手做一做、看一看、試一試,親身體驗到光的絢麗多彩。課堂上要做好啟發組織、指導、幫助和激勵工作,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保證探究活動順利進行。教學目標物理觀念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的色散現象,認識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知道光的三原色。3.了解色光的混合,知道光具有能量。科學思維1.能解釋生活中與光的色彩有關的現象。2.運用對比法探究色光的混合。科學探究實驗探究光的色散。科學態度與責任1.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2.激發進一步探求顏色之謎的興趣,領略色彩世界的繽紛多彩,感受到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難點及突破重點1.光源的概念;知道白光是一種復合光。2.光具有能量。難點色光的混合。教學突破通過三個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經歷動手做一做,動腦想一想,動筆記一記等學習過程,進而達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教師準備三棱鏡、光屏、平面小鏡子、手電筒兩只、綠色和藍色玻璃紙各一張、白紙若干;旭日東升的視頻(配樂為歌曲《紅太陽》);各類光源圖片、各類光能利用的圖片、彩虹的圖片:相機濾鏡。學生準備1.課前預習和準備:什么是光源 你知道的光源有哪些 你知道彩虹的顏色由哪些組成嗎 你知道我們看到的不透明物體和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什么決定的嗎 生活有哪些事例說明光具有能量 調查生活、生產中的各類光源有哪些,并寫出調查報告。2.三棱鏡、光屏、平面小鏡子、手電筒兩只、綠色和藍色玻璃紙各一張。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視頻播放:旭日東升,伴隨著音樂《紅太陽》。展示:一組光源圖片圖2.1提問:什么是光源 可分為哪幾類 圖中各種光源屬于哪一類 引導學生說出常見的發光體的名稱和它們的顏色,并請調查小組匯報調查的光源種類。學生討論回答。引出本節課題:光的色彩。點評:通過觀察各圖不同光源發出的光,發現它們的色彩不同,引發思考與討論,讓學生產生探究其原因的想法。通過調查“生活生產中的各類光源”,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能力。二、活動3.1:分解太陽光設置情境:教師播放一段有關彩虹的圖片,提醒學生觀察彩虹的顏色與太陽光的顏色,并進行比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出問題:太陽光是白色的,而彩虹為什么是五顏六色的 猜想:太陽光可能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設計實驗: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或課桌上的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證明猜想是否正確,比較各組的實驗方案,并進行修正。進行實驗:學生根據修正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觀察并記錄各種色光的排列次序。歸納結論: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靛、藍、紫七種色光混合組成的。評估交流:學生反思,檢查思路和具體措施,發現錯誤和疏漏,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彩虹的色光組成。講述:上述實驗顯示的現象叫光的色散,最早研究并發現的科學家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他的這一發現使人類在探索光學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點評:通過實驗探究,初步了解了一些光的知識。重點突出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三、觀察色光的混合過渡:為了美觀,我們常在玻璃上帖上帶有色彩和圖案的玻璃紙,或把玻璃做成各種有色玻璃。提問:怎樣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從白光中得到一種色光 學生思考回答。出示:紅色、藍色、綠色玻璃紙。提出新的問題:當白光通過紅色(或藍色,或綠色)玻璃紙時,你會看到什么現象 把你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得出正確結論:紅色玻璃紙只能通過紅光;藍色玻璃紙只能通過藍光;綠色玻璃紙只能通過綠光。歸納結論:透明體只能透過與其顏色相同的色光。介紹:濾光鏡(出示給學生),攝影中,為了改變拍攝影像的色調,常將某種顏色的玻璃擋在鏡頭前,將通過的光加以過濾,只允許某種色光通過而吸收其他色光。過渡提問:將紅、綠、藍任意兩種色光照射到白紙上,相互重疊的區域是什么顏色呢 驗證猜想。進行實驗:①請用不同顏色的玻璃紙蒙在電筒上,并照射到屏幕上,觀察所看到的顏色。②請把紅、綠、藍任意兩種色光混合射到白紙上,相互重疊區域是什么顏色 請用手邊的器材加以探究,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生進行實驗,交流與統一認識。講述:進一步研究表明,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產生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而身卻無法用其他顏色的光混合而成。我們將紅、綠、藍三種色光叫作光的三原色。點評:經歷活動探究,了解色光的混合。知道光的三原色。四、光具有能量展示:光能的利用圖片。閱讀“生活 物理 社會”,結合身邊事例,師生共同討論光的作用。點評: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討論范例中光照射產生的變化,使學生聯想到光具有能量,并有能量轉化的初步意識。五、交流與小結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內容 引導學生歸納回答:什么是光源、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光具有能量等。六、作業布置閱讀教材,進行自主復習。板書設計第三章、光現象——在明媚的陽光下第1節 光的色彩1.光源:自身能發光的物體。分類:天然光源、人造光源。2.太陽光的色散。太陽光是復色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能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單色光)。3.紅色玻璃紙只能透過紅色光,綠色玻璃紙只能透過綠色光,藍色玻璃紙只能透過藍色光,透明物體的顏色和它所能透過的色光的顏色相同。光的顏色 紙的顏色白 黑 紅 綠 藍白紅紅藍4.光的三原色 紅 綠 藍顏料的三原色:紅 黃 監5.色光的混合:對比的方法。6.光有能量,我們把這種能叫作光能。教學探討與反思若遇到陰天或陽光不夠強烈的情況,也可在室內用日光燈、大功率白熾燈或投影器射出的束代替陽光作為實驗光源進行光的色散實驗。當光屏與棱鏡的距離變小時,光譜帶的亮度提高,但光譜的范圍卻變得狹窄了一些,所觀察的各色光聚集在一起,不夠清晰;如果距離調大一些,則光譜帶可展得寬一些,各種色光分開的清晰一點,但整個圖像亮度變暗,一般以相距40 cm左右為宜。透明體透過與其顏色相同色光的實驗中,光源本身的亮度和發出的光束與白光的接近程度之間的關系為:亮度越高,光色越接近于白光,效果越好。實驗中所用玻璃紙顏色要純正,條件允許時,最好采用專業攝影濾色鏡。若無三棱鏡,可自制水棱鏡或冰棱鏡替代。- 1 -- 2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