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024—2025學年上學期蒙自市第五中學教育集團期中考試八年級生物試題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C A C B A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C D C D C A C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A B D D C B A B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31.(5分)(1)胎生、哺乳 (2)呼吸(3)鰭 (4)氣囊(5)體內是否有脊柱32.(5分)(1)舒張 (2)支點 1關節軟骨 3關節腔(3)①肌腱33.(4分)(1)學習 遺傳因素 (2)平均轉錯次數(或轉錯次數)(3)會34.(4分)(1)內部遺傳物質 (2)B、D(3)青霉素是抗生素(1分),抗生素只能治療由細菌引起的疾病不能治療由病毒引起的疾病(1分)35.(6分)(1)大腸桿菌 腎蕨(2)種子植物 胎生 (3)珙桐(4)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36.(5分)(1)使用公筷能降低病菌的傳播風險嗎?(2)對照 (3)B (4)少 能 倡議使用公筷(言之有理即可)2024—2025學年上學期蒙自市第五中學教育集團期中考試八年級生物試題卷(全卷兩個大題,共36個小題,共8頁;考試用時75分鐘,滿分90分)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解題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2.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60分)1.在捕捉海蜇時,很容易被海蜇蜇傷,這是因為( )A.海蜇的口能將人咬傷 B.海蜇的傘部有許多刺絲C.海蜇發達的中膠層含有毒素 D.海蜇的觸手上分布著很多刺細胞2.蛔蟲雖然生活在人體的小腸中,卻不會被消化液消化,原因是( )A. 體表有角質層 B. 體表細胞生長的很快C. 小腸內的消化液的消化能力弱 D. 有較強的運動能力3.下列有關節肢動物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 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 B. 都有三對足、兩對翅C. 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D. 是種類最多的動物類群4.華枝睪吸蟲和蛔蟲都具有的適于寄生生活的特點是( )A.身體背腹扁平 B.體表有角質層C.生殖器官發達 D.感覺器官退化5.在以下動物中,屬于線形動物的一組是( )A. 蛔蟲、鉤蟲 B. 螞蟻、蝦 C. 海葵、蝦 D. 烏賊、河蚌6.“長羨蝸牛尤有舍”,蝸牛身體柔軟,表面有殼,詩中提到的“舍”則是它的殼。蝸牛屬于( )A.線形動物 B.環節動物C.軟體動物 D.節肢動物7.下表中對甲和乙兩類動物共同特征的比較,錯誤的是( )選項 甲 乙 共同特征A 腔腸動物 扁形動物 有口無肛門B 線形動物 環節動物 身體分節C 魚 兩棲動物 身體有脊椎D 爬行動物 哺乳動物 用肺呼吸A.A B.B C.C D.D8.下列動物中,都屬于魚的一組是( )①中華鱘 ②鳙魚 ③海馬 ④章魚 ⑤烏賊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9.魚不停地吞水,再從鰓蓋后緣排出。從鰓蓋后緣流出的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 )A.沒有變化 B.減少C.增加 D.先增多后減少10.下列有關青蛙的描述正確的是( )A.青蛙前肢發達,趾間有蹼,故前肢既能跳躍也能劃水B.青蛙的成體和幼體既能生活在陸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C.青蛙的幼體用鰓呼吸,成體只用肺進行呼吸D.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聲波11.美麗的桐山溪畔也時時有白鷺飛過,下列不屬于白鷺適于飛行的特征的是( )A.身體流線型 B.前肢變成翼C.骨骼輕薄、堅固 D.產卵繁殖后代12.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一級保護動物,下列關于其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用皮膚和肺呼吸 B.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C.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 D.卵在陸地上發育成幼鱷13.周末,小明和小張相約到海洋館游玩。有一只鯨魚迎面游來,小明說:“好大的魚。”小張說:“鯨魚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小張說鯨魚是哺乳動物的主要原因是鯨魚( )A.生活在水中 B.心臟有四腔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14.骨性關節炎是由關節軟骨受損或軟化而引起的一類疾病。患者嚴重時會導致關節畸形和運動功能喪失。結合膝關節示意圖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患者受損的部位主要是圖中的⑤B.圖中③⑤標號所示結構都與關節靈活性性有關C.圖中①②③④標號所示結構都屬于關節的一部分D.正常人適量運動可刺激⑤分泌更多滑液,使膝關節更靈活15.“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動物運動方式多種多樣。下圖為某生物學習小組利用硬紙板(代表骨)、適當長度的松緊帶(代表肌肉)和工字釘(代表關節)制作的模型。用來模擬肌肉牽動骨運動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工字釘將①和②相連,模擬運動系統中的一塊骨B.若用該模型模擬屈肘運動,則③④都舒張C.運動系統主要是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D.只要運動系統完好,動物就能正常運動16.下列有關行為和運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從行為獲得的途徑看,飛蛾撲火和鸚鵡學舌分別屬于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B.做引體向上運動需要神經系統的支配,多組骨骼肌群參與和多個系統的協調配合C.運動有利于動物覓食、避敵、奪取棲息地和繁殖,更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D.小鼠走迷宮嘗試錯誤次數越多,說明其學習能力越強17.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有社會行為的動物才有信息交流B.家里養的鸚鵡比寵物狗的學習行為復雜C.馬、牛、羊等動物群體中都有最占優勢者D.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中,往往是年長者為“首領”18.大棚內放養蜜蜂可提高大棚農作物的結果率,其原理是利用動物在自然界中能( )A.幫助植物傳粉 B.促進物質循環C.維持生態平衡 D.幫助植物播種19.下列疾病與病因搭配正確的是( )A.猩紅熱—葡萄球菌 B.丹毒—大腸桿菌C.手癬—真菌 D.小麥葉銹病—鏈球菌20.淡豆豉作為一味中藥,它是以黑豆成熟的種子為主要原料,輔以青蒿、桑葉發酵而成,其制作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青蒿、桑葉和黑豆等為微生物發酵提供營養B.高溫煎煮上述原料可以滅除雜菌C.濕潤藥渣和蓋透氣蓋分別為發酵提供適宜的水分和空氣D.發酵菌種的生長繁殖是在100℃蒸煮前完成的21.自東漢以來,我國民間就有立夏后制醋的習慣,這說明利用醋酸菌釀造醋需要( )A.充足的空氣 B.適宜的溫度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光照22.微生物與人類生產、生活關系密切,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乳酸菌——腌制臘肉 B.大腸桿菌——生產沼氣C.酵母菌——釀米酒 D.醋酸桿菌——制作酸奶23.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設計了如下實驗:取兩個規格相同的燒瓶,同時灌入等量的肉湯,煮沸降溫后進行持續觀察。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煮沸的目的是殺死肉湯中的微生物B.乙腐敗時甲沒有腐敗C.甲乙會同時腐敗D.該實驗的變量是玻璃管的形狀24.“死亡帽”又稱“毒鵝膏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人一旦誤食易引起中毒身亡。下列有關“死亡帽”的說法正確的是( )A.“死亡帽”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死亡帽”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C.“死亡帽”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D.“死亡帽”屬于單細胞真菌25.牛的胃中有一種叫白色瘤胃球菌的細菌,在幫助牛分解青草中纖維素的同時,獲取自身所需的營養。下列關于該細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牛為寄生關系 B.有成形的細胞核C.營養方式為自養 D.以分裂方式繁殖26.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腐爛的樹樁最終會慢慢消失,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下列哪項有關( )A.生產者 B.消費者 C.病毒 D.分解者27.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的或無毒的病毒可以制作成疫苗預防所有疾病 B.病毒可以在含有其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的培養基中繁殖C.利用病毒侵染活細胞的特性,病毒可作為轉基因過程中攜帶某些基因的運輸工具 D.使人患上口蹄病的科薩奇病毒,是由細胞構成的28.現有一種被子植物需要鑒定,你認為應以哪些器官的特點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A.根、莖、葉 B.花、果實、種子 C.莖、葉、花 D.莖、葉、種子29.下列關于“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每一個物種只有一種生物 B.一個物種就是一個生物C.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最遠 D.同種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30.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關愛生物是指關愛珍稀瀕危生物B.關愛生物就意味著關愛我們人類自己C.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政府和生物學家的事D.當發展經濟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發生沖突時,應以發展經濟為主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空1分,共30分)31.(5分)動物多種多樣,目前已知的有150多萬種。如圖是幾種常見動物,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動物A最重要的特征是 ,從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2)動物C的皮膚除具保護作用外還能輔助 。(3)動物D在水中通過尾部與軀干部的擺動以及 的協調作用完成游泳。(4)動物E特有 輔助肺呼吸。(5)如果將動物B與A、C、D、E區分開,則分類的依據為 。32.(5分)下圖為關節及肌肉協作完成一個動作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當人處于甲圖中所示慢跑狀態時,右上肢肌肉的活動狀態是肱二頭肌 。(填“收縮”或“舒張”)(2)關節很靈活,在運動中起著 作用,在乙圖所示關節結構示意圖中,由于[2]、[5]表面覆蓋著一層光滑的[ ] ,[ ] 內有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更加靈活。(3)骨骼肌靠丙圖中的[ ] 連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33.(4分)在探究小鼠走迷宮的實驗中,迷宮中設有幾處T形接頭,小鼠可左轉也可右轉.小鼠在完成走迷宮后會被獎勵一些食物。實驗統計數據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看小鼠走迷宮的行為屬于 行為,該行為是在 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2)隨著訓練天數的增加,小鼠走迷宮時 逐漸減少。(3)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宮后長時間不給予食物獎勵,則小鼠之前已建立的行為 (填“會”或“不會”)隨之消退。34.(4分)學習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知識后,某生物小組通過觀察、實驗及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這些微生物的結構以及它們對人類有益的方面。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是噬菌體,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 組成。它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2)以上生物中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是 (填字母)。(3)圖C所示的生物能產生青霉素來治療疾病,但是無法治療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原因是 。(此空2分)35.(6分)如圖的甲圖是金絲猴、朱鹮、水杉、大腸桿菌、腎蕨和珙桐六種生物分類表圖解,乙圖是鳥類呼吸系統結構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請根據生物的特征寫出甲圖中數字①所代表的生物是 ,②所代表的生物是 。 (2)請完善甲圖中A、B兩處應該填寫的內容:A ;B 。 (3)上述生物中與水杉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 。 (4)金絲猴的數量逐年減少,也是我國現存的一級保護動物之一,保護金絲猴的根本措施 。36.(6分)“公筷公勺”倡議一直是飲食文化的熱點話題之一,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病菌的傳播風險,專家們為此專門開展了實驗探究。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實驗小組在餐館, 一共點了6道菜。餐前均經嚴格的第一次無菌采樣。步驟2:每道菜分成兩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參與人員交替著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兩組菜,最后每個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進行第二次無菌采樣。步驟3:采集的樣本通過冷鏈運到實驗室, 經過48小時的培育。 再分別測試餐前、 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數。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cfu/g是指每克待檢樣品培養的菌落形成單位)。菜名 結果/(cfu/g)餐前 餐后公筷 非公筷涼拌黃瓜 14000 16000 45000鹽水蝦 150 160 220干鍋茶樹菇 1100 4600 79000炒蘆筍 30 30 530咸菜八爪魚 60 20 5000香辣牛蛙 60 150 560請針對以上探究實驗,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該探究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2)每道菜分成兩份的目的是進行 實驗。(3)餐前的涼拌黃瓜的菌落總數遠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原因是 。A.黃瓜容易滋生細菌 B.未經過高溫殺菌(4)分析實驗數據,可以發現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組均比“不使用公筷”組的菌落數明顯 (填“多”或“少”),證明使用公筷 (填“能”或“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傳播風險。據此,你對“使用公筷”的態度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答案.docx 2024-2025學年生物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試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