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學習目標1、知道人口增加和大眾化教育,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積極影響。2、了解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及帶來一系列的后果。3、認識西方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①工農業發展,生活水平提高;②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③政局穩定。工業革命促進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一、人口增長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人口的迅速增長。(23頁第1、2行)1、農業人口減少,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數增加(24頁第3行)2、婦女成為工業勞動者(24頁第1段倒數第2行)工業革命前,由于商業、國際貿易、原生型工業的繁榮,首先促使了以倫敦為首的大都市急劇擴張,這一時期英國增加的人口有近一半涌入了倫敦。城市人口規模上去了,食物需求與其他消費需求更加旺盛,收入水平也隨之提高,高收入的誘惑會像抽水機一樣吸納農村人口。 --【英】羅伯特·艾倫《近代英國工業革命揭秘》恩格斯曾經提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而這只有依靠現代大工業才能辦到”。因為在工業革命前,家庭與經濟是合為一體的,工業革命瓦解了家庭經濟,將以前從未離開過家庭的婦女解脫了出來,從而使她們能夠以自由、獨立的身份進入到勞動力市場。--孫祁祥《經濟社會變遷與女性價值》工業革命使勞動力結構發生什么變化?為適應工業化發展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化教育(24頁第2段第1、2行)①法德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補)②法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教育(24頁第2段第4行)③英國法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24頁第2段第5行)④德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24頁第2段第2、3行)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24頁第2段后面2行)二、大眾教育(19C中期以后)作用:表現:目的:圖為近代法國課堂圖為近代英國鄉村學校1619年,德意志魏瑪邦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子女入學,否則政府得強迫其履行義務。此為義務教育的開端。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大多在19世紀70年代后實行義務教育。“教育服務于國民。”——普魯士政府的政策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概念:城市化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三、城市化工業革命與城市化關系:①工業革命為城市化發展提供物資技術基礎和其他必須的條件,推動了城市化;②城市化又與工業革命密切聯系、并行發展。2060城市人口比重(%)4080100185019501970198019902000 (年)英國中國英國城市化起步早的原因是什么?相比中國有何特點?特點:起步早, 城市化水平高。因為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同時……工人……生活愈加貧困。例如工人每天要勞動15到16個小時……沒有星期天等節假日,工資卻少得可憐,難以維持一日三餐……工人子女的生活同樣悲慘,他們沒有幸福的童年……甚至六七歲就被迫給資本家當童工,任其宰割。 ——紀錄片《馬克思主義誕生》思考:這反映什么問題?①貧富分化加劇(25頁)②工人勞動環境惡劣③工人勞動強度高④任用童工現象嚴重四、社會問題英國紡織廠里的童工⑤隨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強烈。(26頁后3行)社會問題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科技。2.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工業化進程給我們的啟示: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人口方面變化:教育方面的變化:城市化:社會問題:人口增長越來越多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婦女成為工業勞動者推廣大眾化教育城市建設和發展社會矛盾激化環境污染有益的變化有害的變化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