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周 ——八年級上冊生物北師大版每周小測1.普通白色家兔的毛色不會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但喜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可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A.性狀的表現完全由基因決定B.性狀的表現僅受環境的影響C.環境的改變一定會使性狀表現發生變化D.性狀表現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2.綠色的韭菜隔絕光線在黑暗中生長就會變成黃白色的韭黃,對此解釋正確的是( )A.韭黃的性狀只與基因有關B.韭黃的性狀只與環境有關C.韭黃的性狀可以控制基因D.韭黃的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3.韭菜和韭黃都可以食用,味道相差不多。韭菜隔絕光線,完全在黑暗中生長,因無陽光供給,不能合成葉綠素,就會變成黃色,稱之為“韭黃”。根據此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B.生物的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C.韭菜和韭黃不是同一種生物D.植物葉片的顏色由環境決定4.喜馬拉雅白色家兔在30℃以上的條件下,全身長出白毛,在25℃條件下,四肢、尾巴、耳朵等體溫較低的部位長出黑毛。這個事例說明( )A.生物的性狀是由環境條件決定的 B.生物的基因是環境條件決定的C.生物的性狀僅由基因決定 D.生物的性狀由基因和環境共同決定5.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小明發現了小型水生被子植物——水毛茛,其身體半浮半沉,浮在水面上的葉子是寬闊的五邊形,而沉在水中的葉子則變成了細細的絲狀葉,如圖所示。對此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五邊形葉和絲狀葉所含的遺傳物質不同B.生物的性狀是由環境控制的C.控制五邊形葉的基因發生了改變D.生物的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6.如圖所示,同一株水毛茛,漂浮在水面的葉呈扁平狀,淹沒在水中的葉呈絲狀,下述對該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該生物的性狀不是基因作用的結果B.該生物的性狀僅是環境作用的結果C.該生物性狀僅是基因作用的結果D.該生物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7.韭黃炒雞蛋是很多同學喜歡的一道家常菜,其中韭黃是用正常韭菜的根部通過培土、遮光覆蓋等措施,在不見光的環境下種植出來的。具體的培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正常韭菜變為韭黃的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B.韭黃基因可以遺傳給下一代韭菜C.韭菜的基因受環境影響發生了改變D.韭菜在無光條件下長成韭黃屬于不可遺傳變異8.下列現象中,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A.用眼不當導致的近視 B.小花生品種因水肥充足長出的大花生C.經過訓練能學說人類語言的鸚鵡 D.雙眼皮的父母生出的單眼皮孩子9.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稱,2024財年第一次、總計第5次的核污染水排海于5月7日中午結束,17天來共向大海排放了約7800噸核污染水。在被排放核污染水的大海里( )A.水生動物的遺傳物質可能發生改變B.水生動物的性狀一定會發生改變C.水生動物一定不受核污染影響D.水生動物的生活習性一定會改變10.某地的甜菜品種引種到雅魯藏布江河谷后,由于氣溫低、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養分的積累,甜菜單根增重20%~30%。多次引種回某地,甜菜單根重總是恢復原狀。從上述引種過程可以推測出( )A.甜菜只具有遺傳性,不具有變異性B.僅由環境引起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C.所有的變異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D.甜菜單根重發生變化不屬于變異11.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病都是由基因的改變引起的B.先天性疾病都是遺傳病C.色盲、唐氏綜合征、白血病都是常見的遺傳病D.禁止近親婚配可減少隱性基因遺傳病的發病率12.如題圖為某家族的一種遺傳圖譜,Ⅰ、Ⅱ、Ⅲ分別表示三代人,相應基因用D、d表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1的基因型一定是DDB.圖譜中基因型一定是Dd的有3、4、5、6C.從遺傳圖譜可知,這是一種隱性遺傳病D.3產生的精子染色體組成為22條+X或22條+Y13.遺傳病對人類健康和人口素質有著嚴重的影響。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遺傳病B.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一定會患遺傳病C.色盲、貧血、高血壓等都是常見的遺傳病D.禁止近親婚配可減少隱性基因遺傳病的發病率14.下列關于遺傳病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由遺傳物質引起②“先天愚型”患者是體細胞多了一條染色體③大多數遺傳病有一定的家族性④遺傳病都是隱性基因控制⑤血友病是一種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15.2021年5月22日,全國勞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讓世人哀嘆,其勞模精神和高產雜交水稻永為人類福祉。水稻有高莖與矮莖之分,該性狀由一對基因(A/a)控制,選取高莖水稻和矮莖水稻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請回答:組別 親代組合 子代性狀甲 高莖×矮莖 全是高莖乙 高莖×矮莖 既有高莖,又有矮莖丙 高莖×高莖 既有高莖,又有矮莖(1)水稻的高莖和矮莖在遺傳學中稱為____。(2)根據甲、丙組實驗均可推斷,____是顯性性狀。(3)根據乙組實驗推斷,其親代最可能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和____。(4)丙組實驗子代既有高莖,又有矮莖,其中高莖的比例是____。(5)缺肥時基因型為AA的水稻也較矮,由此說明: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生物的表現型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個體,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所表現出來的性狀特征的總和。普通白色家兔的毛色不會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喜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可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表明了生物的性狀受基因的控制,同時還受環境的影響,是基因組成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故選:D。2.答案:D解析:A.改變韭菜的環境,將其避光處理,可以得到韭黃。說明韭黃的性狀除了與基因有關,還與環境有關,A錯誤。B.韭黃的性狀不僅只與環境有關,其顏色和韭菜不同但形態相似,說明了其性狀也與基因有關,B錯誤。C.生物體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而不是把性狀傳遞給了子代,生物體的各種性狀是受基因控制的,韭黃的基因可以控制性狀而不是性狀控制基因,C錯誤。D.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基因決定性狀的表達,同時,性狀還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韭黃的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D正確。故選D。3.答案:B解析:生物的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設置屬性提交數據回到頂部4.答案:D解析:生物的表現型受環境的影響,基因型相同,在不同的環境中,表現型不同。因為正常的喜馬拉雅兔體內沒有能夠表達黑毛的基因,是變異導致長黑毛,即變異影響了基因的傳遞。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因此正常的喜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但在兔背上剝去一塊白毛并放置一塊冰后,長出黑毛,說明生物的性狀表現還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即環境對遺傳因子的表達有影響,但并不導致遺傳因子組成的改變。因此以上事例說明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和環境條件共同決定的,故選D。5.答案:D解析:A.五邊形葉和絲狀葉屬于同一植物體,所含的遺傳物質相同,故A錯誤。B.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故B錯誤。C.控制五邊形葉的基因沒有發生改變,故C錯誤。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但也受環境的影響,所以生物的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故D正確。故選D。6.答案:D解析:有的生物的變異的原因不是單純一個,可能是遺傳物質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一個遺傳膚色就比較黑的人,如果再常年在戶外工作,膚色會更黑,他的特別黑的膚色就是遺傳物質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同一株水毛茛(如圖),裸露在空氣中的葉和浸泡在水中的葉,遺傳物質沒有改變,但表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前者呈扁平狀而后者深裂呈絲狀,這一現象說明生物性狀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故選D。7.答案:D解析:A.正常韭菜變為韭黃的過程中,是因為環境因素(遮光罩)發生了變化導致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A錯誤。BC.韭黃是環境因素導致的,基因沒有發生變化,故不存在韭黃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韭菜的問題,BC錯誤。D.由于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引起的變異能遺傳給下一代,稱為可遺傳的變異;由于環境條件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這種變異不能遺傳給下一代,稱為不可遺傳的變異。韭菜在無光條件下長成韭黃,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屬于不可遺傳變異,D正確。故選D。8.答案:D解析:ABC.用眼不當導致的近視、小花生品種因水肥充足長出的大花生、經過訓練能學說人類語言的鸚鵡,都是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可遺傳的變異,ABC錯誤。B.雙眼皮的父母生出的單眼皮孩子,是遺傳物質的改變的引起的變異,可以遺傳給后代,是可遺傳的變異,D正確。故選D。9.答案:A解析:A.在核輻射的環境下,水生動物的遺傳物質可能發生改變,故A正確。B.水生動物的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不一定會發生改變,故B錯誤。C.水生動物生活在海洋中,會受核污染影響,故C錯誤。D.水生動物的生活習性有可能會改變,故D錯誤。故選A。10.答案:B解析:A.自然界中的生物在傳宗接代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遺傳和變異現象,A錯誤。B.按照變異的原因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變異;多次引種回某地,甜菜單根重總是恢復原狀,可見僅由環境引起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B正確。C.按照變異對生物體是否有利可分為: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并不是所有的變異都是有利變異,C錯誤。D.變異是指親子代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性,甜菜單根重發生變化屬于變異,D錯誤。故選B。11.答案:D解析:A.受精卵或母體受到環境或遺傳的影響,引起的下一代遺傳物質改變(包括基因和染色體兩部分)都可能形成遺傳病,錯誤。B.先天性疾病是生來就有的疾病。當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的疾病不是遺傳病,錯誤。C.白血病,亦稱作血癌,是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不是遺傳病,錯誤。D.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遺傳病的機率大,如近親結婚時所生的子女中,單基因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比非近親結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產的機率比一般群體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許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顯著。因此,禁止近親結婚可以減少后代得遺傳病的可能性,正確。故選D。12.答案:A解析:A.4、5號的基因型均為Dd,其中一個d基因來自于2號,另一個D基因來自于1號,而1號表現為不患病,因此1號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A錯誤。B.依據“無中生有,有為隱性,親代基因型為雜合”遺傳原理可知,3、4、5、6、基因型均為Dd,1號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8、10、11表現均為不患病,其親代基因型均為Dd,則不患病的8、10、11號基因型可能是DD或者Dd,B正確。C.依據“無中生有,有為隱性,親代基因型為雜合”遺傳原理可知,此遺傳病為隱形遺傳病,C正確。D.3是男性,男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因此精子染色體組成為22條+X或22條+Y,D正確。故選A。13.答案:D解析:A.遺傳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遺傳因素決定的疾病,常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發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遺傳病,A錯誤。B.人類的疾病也有顯性基因控制的,如抗維生素D佝僂病就是顯性遺傳病,也有由隱性基因控制的,如血友病,白化病等。對于隱性遺傳病,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如果同時還有正常基因,則不會患病,B錯誤。C.色盲是由于染色體遺傳所致的不能分辨自然光譜中的各種顏色或某種顏色的遺傳病;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都叫貧血。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一種成分,人體缺鐵也會導致貧血;高血壓不是遺傳病,C錯誤。D.血緣關系越近,遺傳基因越相近,近親攜帶相同隱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更大。近親結婚時,夫婦雙方攜帶的隱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時傳遞給子女,大大提高了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因此,禁止近親結婚可降低遺傳病的患病率,D正確。故選D。14.答案:A解析:①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引起的疾病。如染色體和基因發生改變,都會引起遺傳病,正確;②“先天愚型”患者是體細胞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這屬于染色體異常傳染病,正確;③遺傳病具有由親代向后代傳遞的特點,使得遺傳病的發病表現出一定的家族性,正確;④有的遺傳病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如人類的多指,錯誤;⑤血友病是一種隱形基因控制的遺傳病,正確。因此BCD錯誤,A正確。故選A。15.答案:(1)相對性狀(2)高莖(3)Aa;aa(4)75%(3/4或0.75)(5)性狀表現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解析:(1)水稻的高莖和矮莖同種生物是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因此在遺傳學中稱為相對性狀。(2)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親代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或者親代表現為相對性狀,而子代只表現其一,則子代表現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子代未表現出的性狀為隱性性狀。因此,根據甲、丙組的實驗均可推斷,高莖是顯性性狀。(3)乙組中親代高莖遺傳給子代矮莖(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親代高莖的基因組成是Aa,而親代矮莖的基因組成一定是aa。(4)丙組親代遺傳給子代矮莖(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親代高莖的基因組成均是Aa。遺傳圖解如圖:由遺傳圖解可知,丙組高莖和高莖雜交,其后代為高莖的比例是75%。(5)正常條件下,基因組成為AA的水稻表現為高莖,而缺肥時基因組成為AA的水稻比較矮,由此說明性狀表現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