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語文園地七 分層作業1.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樹干(gān gàn) 樹梢(shāo xiāo) 情不自禁(jīn jìn)嫉妒(jí jì dú dù) 屏氣(bǐng píng) 聒噪(guō guā sào zào)嫦娥(cáng cháng) 倏忽(xiū shū) 悄(qiāo qiǎo)沒聲兒2.選擇恰當的漢字填入句子中。A.瑕 B.遐 C.暇(1)德國家家戶戶養的花,讓我們看到的人如人山陰道上,應接不( )。(2)坐在小艇上游覽威尼斯,那綺麗的景色引人( )想。(3)這里的天空好似透明的藍寶石,沒有一點( )疵。3.下面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月亮順著竹簾格兒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鏡里去了。(擬人)B.似乎我們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們身后的這一棵了。(比喻)C.那月亮不是我們印在天上的印章嗎?(反問)D.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排比)4.為下列句子選擇最恰當的疊詞,將序號填入題中的橫線上。A白茫茫的 B白光光的 C銀銀的 D紅紫紅紫的 E玉玉的(1)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_________彩云。《四季之美》(2)河面很寬,__________的水上沒有一點兒波浪。《鳥的天堂》(3)我們又來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__________,在天空上。《月跡》(4)滿院子的白光,是_______的,______的,燈光也沒有這般亮的。《月跡》5.根據所學內容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句中“聒”的讀音是________。“此聲”指的是_____________。(2)詩人王維是那樣的高潔,而他貌似在那“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____________,王孫自可留。”(3)“__________,江楓漁火對愁眠”是_____的《_________》中的詩句。(4)《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_______寫他和朋友_____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________的河流,______________的大榕樹,_____________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6.關于海報的設計,下面說法不正確一項的是( )A.做海報的目的是宣傳活動,吸引更多的人參與。B.海報插圖要盡量復雜些,不要采用簡筆畫的形式。C.海報中的文字部分包括主題、宣傳語、活動時間、地點、主辦單位等。D.海報宣傳語要能夠制造懸念,能夠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和參與愿望。【參考答案】1.gàn shāo jīn jí dù bǐng guō zào cháng shū qiāo2. C B A3.B4. D A B E C5. 風一更 雪一更 ɡuō 塞外風雪交加的聲音 隨意春芳歇 月落烏啼霜滿天 張繼 楓橋夜泊 巴金 兩 清澈 充滿生機 活潑可愛6.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語文園地七 學習任務單一、交流平臺,歸納動靜之美1.默讀例句,結合提示,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樹葉真綠得可愛。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我們看時,那竹窗簾兒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兒地溜進來,出現在窗前的穿衣鏡上了: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先是一個白道兒,再是半圓,漸漸地爬得高了,穿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①自主默讀課本中關于榕樹及月亮的例句,結合提示批注感受。②批注交流。2.回歸文本,從本單元課文中找到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各一處,朗讀交流。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二、詞句段運用(一)設計元旦海報1.讀題目要求,明確題目要求。元旦快到了,為元旦聯歡會設計一個海報吧。要有打動人的宣傳語,還可以配上好看的圖畫,看看誰制作的海報最吸引人。2.觀察海報范例,發現海報制作信息。3.了解宣傳語的特點,學寫海報宣傳語。擬定宣傳標語:請同學們小組內交流討論,擬定本組元旦聯歡會的宣傳標語,看一看哪一組擬的標語最能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布置任務:宣傳海報不僅要有激發觀眾好奇心的標語,還要有吸引人的圖畫。請同學們課后發揮想象,制作好本組元旦聯歡會的宣傳海報,到時我們將會在教室里張貼展示。(二)把一個畫面寫具體1.讀下面兩組例句,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畫面寫具體的。第一組·夕陽西下,烏鴉歸巢。·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第二組·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樹。·院子的中央處,是那棵粗粗的桂樹,疏疏的枝,疏疏的葉,桂花還沒有開,卻有了累累的骨朵兒了。(1)獨立批注,兩組例句的異同。(2)交流、歸納、總結。2.仿照例句,運用學習到的方法寫一寫。(1)讀原句,明確景物特點:清澈、玩耍、布滿陰云。(2)獨立自由創作。(3)分享交流,同學評價。①眼前是一條清澈的小河。②小狗在公園的草坪上玩耍。③清早,天空中布滿了陰云。三、日積月累1.放聲朗讀張志和《漁歌子》。讀準字音、停頓。邊讀邊畫出詞中描繪的景物。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景物:2.出示注釋:(1)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3)白鷺:一種水鳥。(4)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上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5)鱖魚:一種淡水魚,味道鮮美。(6)箬笠:用竹篾、箬葉編制的斗笠。(7)蓑衣:用草或棕麻編織成的雨衣。(8)不須:不一定要。3.借助注釋或插圖,說說整首詞的意思。4.結合下面資料,說一說:這首詞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張志和,唐代詞人,初名龜齡,字子同,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十六歲時,舉明經。獻策于肅宗,令待詔翰林,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賜名“志和”。后被貶官,不再復仕,放浪江湖間,自稱煙波釣徒,著有《玄真子》。《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張志和曾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真卿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5.背誦《漁歌子》,再讀讀學過的詩,并找一首詩從中發現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語文園地七分層練習.doc 語文園地七學習任務單.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