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呂梁市高三年級階段性測試生物試題(本試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卡上)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填空題和解答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關于組成細胞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②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③農業生產上給植物施N、P、K肥,可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④由于水分子間氫鍵的存在,水的溫度容易改變⑤膽固醇是所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⑥核酸、磷脂、ATP的元素組成相同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2.日常膳食中不同食物的合理搭配可以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零蔗糖”的酸奶中不含糖,遇斐林試劑水浴加熱后不會出現磚紅色B.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若人體缺維生素D,可能會引發肌無力C.核桃和松子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室溫時常呈液態D.牛肉、蛋清的口感不同與其含有的蛋白質空間結構不同有關3.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超級細菌,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有耐藥性,科學家選擇出能侵染該菌的噬菌體進行治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濫用抗生素會引起鮑曼不動桿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變異B.噬菌體侵染鮑曼不動桿菌增殖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均由細菌提供C.噬菌體與鮑曼不動桿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體進行蛋白質合成D.鮑曼不動桿菌和噬菌體的核酸徹底水解后均有6種產物4.分析下列結構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不含結構①的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B.沒有結構②的細胞就不是植物細胞C.結構①②內均具有核糖體、DNA、RNA及相關的酶D.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結構③的細胞就是原核細胞5.下圖表示某生物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的部分組成,該細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形成分泌蛋白,其中甲、乙均為具膜的細胞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是內質網,經過甲、乙加工修飾的蛋白質均為分泌蛋白B.該細胞吞噬病菌和形成分泌蛋白的過程都需要膜蛋白的參與C.圖中溶酶體膜與細菌細胞膜的融合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D.各種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完全一致,在結構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聯系6.枸杞對高鹽脅迫有一定的耐受性,其與高鹽條件下Ca 跨膜運輸進入根細胞增多有關,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 、Na 與Ca 進入細胞的運輸方式相同B.Ca 運輸進入根細胞時,其轉運蛋白的空間構象會發生改變C.鹽脅迫下Na —H 逆向轉運蛋白基因的表達水平可能提高D.生產上可通過增施適量鈣肥來促進鹽化土壤中枸杞的增產7.關于下圖滲透裝置的分析正確的是( )(注:葡萄糖能通過半透膜,蔗糖不能)A.若A是蔗糖溶液,B是清水,達到平衡時左右兩側溶液濃度相等B.若A是葡萄糖溶液,B是清水,達到平衡時左右兩側溶液濃度相等C.若A、B分別是0.1g/L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左側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左右側液面持平D.若A、B分別是0.1mol/L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達到平衡時左右側液面持平8.能荷調節指細胞通過調節ATP、ADP、AMP(腺苷一磷酸)兩者或三者之間的比例來調節代謝活動。高能荷時ATP生成過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過程被激發;低能荷時產生相反效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分子AMP中只有一個磷酸基團,可作為合成RNA的原料B.對細胞的正常生活來說,ATP/ADP的比值是相對穩定的C.人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過程,高能荷更有利于其吸收D.肌肉收縮時,高能荷更有利于其進行9.下圖表示酵母菌細胞呼吸的過程,其中①~④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甲、乙、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和④分別指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B.只有在氧氣存在時甲才進入②中參與反應C.甲、乙、丙分別代表丙酮酸、[H]和酒精D.在②和③中都能產生大量的ATP和水10.用下列裝置探究大麥種子的呼吸方式,裝置中的種子用水浸泡過并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清洗過(不影響種子生命力)。實驗開始時,使圖中U形管內兩側有色液體均在“0”處,用夾子夾緊橡皮管,在25°C條件下靜置2h,所得實驗結果如圖(不考慮種子代謝釋放的熱量和產物為乳酸的呼吸類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裝置A中有色液體的高度變化量表示大麥種子細胞呼吸消耗O 的體積B.據裝置A、B中U形管兩側有色液體的情況可知大麥種子只進行有氧呼吸C.若B中U形管內左側液面降低,則大麥種子只進行無氧呼吸D.據圖中數據可推算出,大麥種子在25°C條件下O 的消耗速率為3mm g h 11.實驗是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對以下光合作用的部分探究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實驗名稱 實驗材料、操作或現象 分析、結果或條件A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過濾收集濾液時放一塊單層尼龍布 過濾不用濾紙和紗布是因其會吸附色素B 恩格爾曼的水綿實驗 制臨時裝片:水綿+需氧細菌,裝片需先置于有空氣的黑暗環境中 恩格爾曼第二個實驗發現需氧細菌聚集在紅光和藍紫光區域C 希爾的離體葉綠體懸浮液實驗 在離體葉綠體懸浮液中加入鐵鹽或其他氧化劑(懸浮液中有H O和CO ) 希爾反應證明了水的光解和糖的合成不是同一個化學反應D 魯賓和卡門的同位素示蹤實驗 對照組是C O 和H O 實驗組是CO 和H O 該實驗需要在適宜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下進行12.黎科植物異子蓬能在綠色組織的單個細胞中完成整個C 光合作用,顛覆了C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兩種細胞共同作用的觀點。光合細胞與大氣接觸的葉表面附近幾乎沒有葉綠體,維管束附近有葉綠體密集區,其光合作用過程如下圖所示。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A.葉綠體固定的(CO 來自蘋果酸的分解和自身呼吸作用產生的B.丙酮酸轉化成PEP過程消耗的ATP來自葉綠體C.葉綠體中NADPH可作為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劑并提供能量D.葉綠體總是緊靠線粒體分布,有利于獲得較高濃度(CO 13.在一定CO 濃度和適宜溫度條件下,測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光合速率如圖1。圖甲~丁表示葉肉細胞中兩種細胞器的氣體代謝過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圖1中A點、B點葉肉細胞的生理狀態分別對應圖丙、圖乙B.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D點前是光照強度,D點后是(CO 濃度等C.若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B點左移,C點右移D.若適當升高溫度引起植物氣孔關閉或酶活性降低,光合速率減弱14.下列是有關真核生物的細胞分裂曲線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圖1 圖2A.圖1中A B 段上升的原因是細胞內發生了DNA的復制B.圖1中C D 段變化的原因與圖2中D E 段的變化原因相同C.從細胞分裂方式看,圖1只能代表有絲分裂,圖2只能代表減數分裂D.圖2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發生在.A B 段15.下圖A、B、C、D表示人體細胞不同的生命歷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A過程中由于紡錘絲的牽引使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B.B過程使a、b、c、d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其遺傳物質存在差異C.C過程細胞體積減小,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收縮,多種酶的活性降低D.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D過程完成的,該過程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質16.2022年4月,北大鄧宏魁研究團隊發表論文,報道了使用化學小分子誘導人成體細胞轉變為多潛能干細胞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該多潛能干細胞作為再生醫學領域的“種子細胞”其安全性在動物模型中已得到證實,未來可用于治療尿毒癥、糖尿病等疾病。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多潛能干細胞被誘導形成新的組織時,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均發生了改變B.人成體細胞轉變為多潛能干細胞的過程,相當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再分化過程C.將多潛能干細胞誘導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的過程中DNA、RNA和蛋白質發生了改變D.該研究說明分化后的細胞在體內可恢復為原狀態,細胞分化是可逆的17.控制果蠅眼色、翅形、體色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其中紅眼(W)對白眼(w)、灰身(B)對黑身(b)、長翅(V)對殘翅(v)均為顯性,若不考慮突變,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長翅基因V在該果蠅的體細胞中最多可能有4個,最少可能有1個B.基因型為Bb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后代出現bb個體是基因重組的結果C.有絲分裂后期,圖中所有基因不會出現在細胞的同一極D.圖示果蠅在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細胞中,有一半不帶有W基因18.人類對遺傳物質本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如圖表示相關實驗。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圖1 圖2A.S基因能與R型細菌DNA整合是由于二者DNA的結構相同B.將S型細菌的S基因用 P標記,將轉化后的S型細菌在普通培養基上培養多代后,得到的子代S型細菌的S基因均能檢測到 PC.圖2沉淀物中主要是細菌,其裂解釋放出的噬菌體中沒有檢測到 SD.圖2實驗中若攪拌不充分,則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會增大19.大腸桿菌擬核區有一個環狀DNA分子,有關該DNA分子說法錯誤的是( )A.該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接著兩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堿基B.若該DNA分子中A占雙鏈的比例為8%,則一條鏈中的A占該單鏈的比例為0到16%C.該DNA分子有a個堿基,其中鳥嘌呤b個,第3次復制時需消耗游離的胸腺嘧啶的數目為7(a/2—b)個D.該DNA分子5'端沒有游離的磷酸基團,3'端也沒有羥基20.螢火蟲(二倍體,XY型)的體色有紅色、黃色、棕色三種,受常染色體上的基因E/e、X染色體上的基因F/f控制。已知含有F基因的個體體色均為紅色,含E但不含F的個體均為黃色,其余情況體色均為棕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黃色螢火蟲的基因型有4種,棕色螢火蟲的基因型有2種B.EeXFXf×EeXfY雜交后代出現棕色個體的比率是1/16C.EeXFXf×EeXFY雜交后代個體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紅色:黃色:棕色=12:3:1D.控制螢火蟲體色的基因遺傳過程中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21.(10分)下圖1是某植物葉肉細胞結構模式圖,圖2是⑥的膜控制物質進出的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據圖1分析,具有雙層膜結構的是_______(填序號), 的功能是_______,細胞失水會發生質壁分離,此處的“質”由_______(填序號)組成。(2)圖2中質子泵的作用是_______,丙酮酸穿過線粒體內膜的方式是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3)線粒體內膜比外膜上蛋白質的種類、數量多,與其執行的功能有關。在線粒體內膜上發生的物質變化是_______。22.(9分)脲酶廣泛存在于各種生物體內,能催化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下圖是對來自某海洋細菌和刀豆種子的脲酶進行實驗的結果。請回答以下問題:(1)酶活性可用一定條件下_______來表示。與無機催化劑相比,脲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_______。(2)據圖分析,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對堿性條件的耐受性高,判斷依據是_______。(3)在該實驗基礎上欲進一步探究海洋細菌脲酶的最適pH,請簡要寫出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23.(14分)如圖表示大棚菠菜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進行的一項生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可用_______方法分離得到葉綠體,用_______法分離類囊體膜上光合色素。(2)由圖①可知,光反應過程中最終的電子受體是_______,類囊體腔內H 的來源有_______。(3)突然停止供應CO ,物質B短時間內含量會_______,原因是_______。(4)②中催化CO 固定的酶(Rubisco)是一個雙功能酶,CO 濃度高時,傾向于催化五碳化合物和CO 反應;O 濃度高時,傾向于催化五碳化合物和O 反應生成CO (稱為光呼吸)。因而當光呼吸較強時,葉肉細胞的光合速率會降低,據此分析原因是_______。增施有機肥可以降低光呼吸,理由是_______。(5)若給菠菜提供含 O的氧氣,在適宜條件下,菠菜光合作用的產物中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出現180的有機物,判斷理由是_______(用箭頭表示180的轉移途徑)。24.(14分)小鼠(2n=40)是遺傳學上常用的動物,圖1為小鼠某細胞分裂示意圖(僅示部分染色體,不考慮染色體變異),圖2表示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的染色體與核DNA的數量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圖1中基因A和基因a出現在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原因是_______。A與a分離發生在_______時期。(2)該小鼠是_______(選填“雌性”或“雄性”),判斷的依據為_______。(3)圖1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對應圖2中的_______時期的細胞,其分裂后產生的配子類型有哪些:_______。(4)若b—e代表該小鼠同一細胞的不同分裂期(以圖1所示分裂方式進行),則其先后順序為(用圖中字母表示)_______。(5)如果將小鼠(2n=40)的性原細胞(以圖1所示分裂方式進行)中染色體DNA分子中的P元素標記為 P,然后在不含 P的培養液中正常培養一段時間,細胞處于圖2中c、e時期含有 P的染色體條數分別為_______和_______。25.(13分)某植物(2n=30)為雌雄異株,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正常植株呈寬葉,部分植株呈窄葉,且窄葉植株僅存在于雄株中(這對相對性狀由A、a基因控制);其花色有紅色、白色兩種,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為了研究該植株葉型和花色的遺傳規律,興趣小組進行了相關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不考慮XY同源區段,請回答下列問題:母本 父本 子代第一組 純合寬葉紅花 純合窄葉白花 寬葉紅花雄株第二組 寬葉白花 寬葉白花 寬葉白花雌株:寬葉白花雄株:窄葉白花雄株=2:1:1第三組 雜合寬葉紅花 窄葉白花 寬葉紅花雄株:寬葉白花雄株:窄葉紅花雄株:窄葉白花雄株=7:1:7:1(1)若要測定該植物的基因組應該對_______條染色體進行測序。(2)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該植物的花色至少由_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判斷理由為_______。(3)第一、三組雜交子代沒有雌性的原因是_______。(4)該植物的性別取決于X染色體的條數,即XO(只含一條X染色體)、XY、XYY發育為雄株,XX、XXY發育為雌株,其余個體均不能存活;XYY、XXY產生配子時同源染色體中的任意兩條配對,另一條隨機分配到一個細胞中。只考慮葉型這對性狀,若在第三組中偶然發現了一株窄葉雌株,且未發生基因突變及染色體結構變異,從母本減數分裂異常的角度分析,該個體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該窄葉雌株和寬葉雄株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