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氾水高級中學高三(上)期初考試物理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1小題,共44分。
1.下列情況中的運動物體加點字,可以看成質點的是( )
A. 研究跳水冠軍全紅嬋在跳水比賽中的動作時
B. 研究飛行中直升飛機上的螺旋槳的轉動情況
C.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確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時
D. 研究在軌運行的高鐵進出隧道時的運動情況
2.伽利略為了研究自由落體的規律,將落體實驗轉化為著名的“斜面實驗”,對于這個研究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斜面實驗是一個理想實驗
B. 不直接做落體實驗是因為當時計時工具不夠精確
C. 通過對斜面實驗的觀察與計算,直接得到落體運動的規律
D. 斜面實驗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測量小球運動的時間
3.如圖所示,玻璃瓶里面裝滿水,用膠塞封閉,中間插有透明塑料管,用手擠壓玻璃瓶側壁,通過管中液面位置變化顯示玻璃瓶的形變。這個實驗應用的科學方法是( )
A. 放大法 B. 理想實驗法 C. 控制變量法 D. 等效替代法
4.在離水面高處的跳臺上,運動員以大小為的初速度豎直向上起跳,重力加速度大小為,為估算運動員從起跳到落水的時間,可用下列哪個方程( )
A. B. C. D.
5.如圖所示的直線和曲線分別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和的位移時間圖線。由圖可知( )
A. 在到這段時間內,車的速度大于車的速度
B. 在到這段時間內,車的位移等于車的位移
C. 在到這段時間內,車的平均速度大于車的平均速度
D. 在到這段時間內,車的平均速度等于車的平均速度
6.如圖甲是一種常見的持球動作,用手臂擠壓籃球,將籃球壓在身側。為了方便問題研究,將該場景模型化為如圖乙,若增加手臂對籃球的壓力,籃球依舊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籃球受到的合力將增大
B. 人對籃球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上
C. 人對籃球的彈力方向豎直向上
D. 籃球對手臂的擠壓是由于手臂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7.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得到的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的原長比長
B. 的勁度系數比的小
C. 測得的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D. 圖像出現彎曲是因為彈簧的彈力超過了其彈性限度
8.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第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第二次是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次拉伸橡皮條只要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 標記拉力方向時,要鉛筆緊靠細繩沿繩移動鉛筆畫出
C. 第二次拉橡皮條時要使細繩沿第一次實驗所作平行四邊形對角線方向上
D. 彈簧測力計使用前要先調到零點,拉橡皮條時彈簧的伸長方向和所測拉力方向要一致
9.如圖所示,半圓柱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光滑小圓柱體靜止于上且豎直擋板恰好與、相切,若擋板水平向右緩慢移動一小段距離且仍靜止時,則( )
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變大 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變大
C. 受到的的彈力變小 D. 受到的擋板的彈力不變
10.某同學站在壓力傳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動作時傳感器記錄的壓力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縱坐標為壓力,橫坐標為時間,由圖線可知,該同學的體重約為,除此以外,還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A. 時人在下蹲的最低點 B. 時人已處于起立靜止狀態
C. 該同學做了次下蹲起立的動作 D. 起立過程中人先超重后失重
11.在光滑水平面上,、兩球從時刻開始沿水平面相向運動,兩球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當兩球間距小于或等于時,受到大小相等、相互排斥的水平恒力作用;當兩球間距大于時,則相互作用力為零。兩球在相互作用區間運動時始終未接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球質量小于球質量
B. 時間內,兩球速度一直減小且時刻兩球間距最小
C. 時間內,球受到的排斥力方向與運動方向一直相反
D. 時刻之后,兩球間距大于并一直增大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6分。
12.某組同學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
實驗中采用的電火花計時器的打點周期決定于________
A.紙帶的運動速度 交流電的頻率
C.交流電壓的高低 放電針到墨粉紙盤的距離
已知小車含小車配重質量為,通過補償該實驗摩擦力之后如圖,為更符合本實驗要求,在槽碼處選擇拉小車的鉤碼質量較合適的是________
A.
實驗中得到一條紙帶兩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采用的是頻率為的交流電,已知,請根據紙帶求出打“”計數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結果保密兩位有效數字
該組同學又設計了一個拓展方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其中為帶滑輪的小車的質量,為砂和砂桶的質量,為滑輪的質量,力傳感器可測出輕繩中的拉力大小。利用此方案實驗時,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質量,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實驗中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保證砂和砂桶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利用中拓展方案實驗,某同學以力傳感器的示數為橫坐標,加速度為縱坐標,畫出的圖像是一條直線,求得圖線的斜率為,則小車的質量為________。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13.一輛汽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勻速運動,由于前方有情況而緊急剎車,從開始剎車到車停止用時,被制動的輪胎在地面上發生滑動時留下的擦痕為,取。求:
剎車時汽車的加速度;
剎車前汽車的速度大小。
14.質量為的彈性球從空中某高度由靜止開始下落,經與地面發生碰撞,該過程的圖像如圖所示,球與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彈的速度大小為碰撞前的,該球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恒定,取。求:
該球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
彈性球與地面碰撞后反彈的高度。
15.如圖所示,質量為的物體甲通過輕質細彈簧和輕繩懸掛在結點。輕繩水平且端與放置在水平面上物體乙相連,輕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物體甲、乙均處于靜止狀態,且輕彈簧的伸長量為。取求:
輕彈簧的勁度系數;
若物體乙的質量,則物體乙剛好開始滑動,求物體乙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剪斷輕繩的瞬間,物體甲的加速度。
16.如圖所示,分揀工件的車間里,與水平面成的傳送帶正以的速度勻速運行,、兩端相距。現每隔一段時間把質量的工件視為質點輕放在傳送帶上,工件在傳送帶的帶動下向上運動,已知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相鄰工件之間的最小距離,取。求:
一個工件從到所用的時間;
一個工件在上傳過程中留下的痕跡長度;
相鄰工件之間的最大距離以及傳送帶上最多有多少個工件。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13.由題知,根據逆向思維,可以該運動看成反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加速度為,則有
代入數據解得
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設剎車前汽車的速度大小為,根據逆向思維,則有
14.由 圖像斜率可得彈性球下落過程中的加速度為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依題意可知第一次碰撞后反彈的速度大小為
在彈性球上升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彈性球上升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
彈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彈的高度為
15.以甲為對象,根據受力平衡可得
解得彈簧彈力大小為
根據胡克定律可得
解得輕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若物體乙的質量 ,則物體乙剛好開始滑動,設繩中拉力為,以乙為對象,有
解得物體乙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剪斷輕繩的瞬間,物體甲受到彈簧彈力保持不變,則彈簧彈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為
方向水平向右;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甲的加速度大小為
方向水平向右。
16.設工件在傳送帶上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為,則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代入數據可得加速度為
工件勻加速時間為
工件勻加速的位移為
工件勻速運動的時間為
工件從到所用的時間
只有加速階段留下痕跡,此過程傳送帶位移為
所以劃痕長度為
設相鄰工件放到傳送帶上的時間間隔為 ,剛放上下一個工件時,該工件離前一個工件的距離最小,且最小距離為
解得
當工件勻速運動時兩相鄰工件相距最遠,則有
傳送帶上正在加速工件個數
個
勻速運動的工件個數
個
傳送帶上最多工件個數取整數
個
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