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期中復習考前精選模擬卷數 學時間:120分鐘 總分:12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 已知a、b、c分別是△ABC的三邊,根據下列條件能判定△ABC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8,b=13,c=11 B.a=6,b=10,c=12C.a=40,b=4l,c=9 D.a=24,b=9,c=252.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 B. C. D.3.下列命題為真命題的是( )A.相等的角是對頂角B.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C.和為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D.鄰補角互補4.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為5cm和12cm,則其斜邊的高為( )A.6cm B.8cm C. cm D. cm5. 的計算結果是( )A. B.C. D.6.下列從左邊到右邊的變形,是正確的因式分解的是( )A. B.C. D.7.如圖,AC⊥BD于點P,AP=CP,增加下列一個條件:①BP=DP;②AB=CD;③∠A=∠C.其中能判定△ABP≌△CDP的條件有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8.數軸上表示1, 的對應點分別為A,B,點B關于點A的對稱點為C,則點C所表示的數是( )A. B. C. D.9.如圖,在△ABC中,∠BAC=90°,AB=AC=3,D,E分別在邊AB,AC上,且DE∥BC,將△ABC沿DE翻折,點A的對應點為A',A'D和A'E分別交BC于G,F,若A'F=1,則四邊形DEFG的面積為( )A. B.2 C. D.310.如圖,在△OAB和△OCD中,OA=OB,OC=OD,OA>OC,∠AOB=∠COD=30°,如圖,連接AC,BD交于點M,AC與OD相交于E,BD與OA相交于F,連接OM.則下列結論中:①AC=BD;②∠AMB=30°;③△OEM≌△OFM;④MO平分∠BMC.正確的個數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11.如圖所示,已知在Rt△ABC中,∠C = 90°,AC = 4,BC = 3,以△ABC的一條邊為邊畫等腰三角形,使它的第三個頂點在△ABC的其他邊上,則這樣的點有( )A.7個 B.6個 C.5個 D.4個12.下列二次三項式在實數范圍內不能因式分解的是( )A. B. C. 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3.若a=b+2,則代數式a2-2ab+b2的值為 .14.多項式6ab2x-3a2by+12a2b2的公因式是 .15.若2x=3,2y=5,則22x+y= .16.如圖,在數軸上點A和點B之間表示整數的點共有 個17.如圖,在△ABC中,AB=AC,∠BAC=64°,∠BAC的平分線與AB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O,將∠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疊,點C與點O恰好重合,則∠OEC為 度.18.等腰三角形的其中兩邊長分別為(x+2)(2x﹣5),(x﹣1)2,已知這兩邊不相等,且x>5,則該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 (用含x的式子表示)三、綜合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66分)19.如圖,AB∥CD,CE平分∠ACD交AB于點E.(1)求證:△ACE是等腰三角形.(2)若AC=13,CE=10,求△ACE的面積.20.如圖,△ABC中,AB=AC,AD⊥BC,CE⊥AB,AE=CE.求證:(1)△AEF≌△CEB;(2)AF=2CD.21.如圖,在△ABC中,∠ACB=90°,以B為圓心,BC為半徑畫弧,交線段AB于點D,以A為圓心,AD為半徑畫弧,交線段AC于點E,連接CD.(1)若∠A=25°,求∠ACD的度數.(2)若BC=2.5,CE=2,求AD的長.22.如果一個正數x的兩個平方根分別為a+1和a-5.(1)求a和x的值;(2)求7x+1的立方根.23.如圖,已知△ABC,∠C=90°,AC<BC,D為BC上一點,且到A、B兩點的距離相等.(1)用直尺和圓規,作出點D的位置(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2)連結AD,若∠B=32°,求∠CAD的度數.24.如圖所示,已知△ABC中,∠B=90°,AB=16cm,BC=12cm,P、Q是△ABC邊上的兩個動點,其中點P從點A開始沿A→B方向運動,且速度為每秒1cm,點Q從點B開始沿B→C→A方向運動,且速度為每秒2cm,它們同時出發,設出發的時間為ts.(1)出發3s后,求PB的長;(2)當點Q在邊BC上運動時,出發多久后,△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3)當點Q在邊CA上運動時,求能使△BCQ成為等腰三角形的運動時間.25.通過計算幾何圖形的面積可以解釋代數恒等式的符合題意性,同樣利用幾何圖形的面積也可以解釋不等式的符合題意性,請解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①,寫出一個代數恒等式,得 (2)兩個邊長為 、 、 的直角三角形和一個兩條直角邊均為 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圖②,請根據圖②中圖形面積的關系寫出一個代數恒等式,并寫出推導過程;(3)已知 、 、 、 、 均為正數,且滿足 ,請畫出一個圖形,然后利用該圖形面積關系說明26.仔細閱讀下面例題,解答問題:例題: 已知二次三項式x2 - 4x + m 有一個因式是 ( x + 3) ,求另一個因式以及 m 的值.解:設另一個因式為 ( x + n) ,得x2- 4x + m = ( x + 3) ( x + n)則x2- 4 x + m = x2 + (n + 3) x + 3n∴解得: n = -7, m = -21∴ 另一個因式為 ( x - 7) , m 的值為-21 .問題: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問題:(1)已知二次三項式2x2+3x-k有一個因式是(2x-5),求另一個因式以及k的值.(2)已知二次三項式6x2+4ax+2有一個因式是(2x+a),a是正整數,求另一個因式以及a的值.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期中復習考前精選模擬卷數 學時間:120分鐘 總分:12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 已知a、b、c分別是△ABC的三邊,根據下列條件能判定△ABC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8,b=13,c=11 B.a=6,b=10,c=12C.a=40,b=4l,c=9 D.a=24,b=9,c=25【答案】C【知識點】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 a=8,b=13,c=11,因為,所以不能判定△ABC為直角三角形;B. a=6,b=10,c=12,因為,所以不能判定△ABC為直角三角形;C. a=40,b=4l,c=9,因為,所以可以判定△ABC為直角三角形;D. a=24,b=9,c=25,因為,所以不能判定△ABC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一判定。只要滿足兩條較短邊的平方和等于最長邊的平方,即為直角三角形.2.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識點】同底數冪的乘法;合并同類項法則及應用;冪的乘方運算【解析】【解答】A:,不是同類項,不能直接相加減,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C:,故C正確,符合題意;D:,不是同類項,不能直接相加減,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利用合并同類項法則、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冪的乘方法則進行逐一判斷即可求解.3.下列命題為真命題的是( )A.相等的角是對頂角B.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C.和為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D.鄰補角互補【答案】D【知識點】真命題與假命題【解析】【解答】解:A、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對頂角,故原命題是假命題,不符合題意;B、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故原命題是假命題,不符合題意;C、和為的兩個角不一定是互為鄰補角,故原命題是假命題,不符合題意;D、鄰補角互補,是真命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滿足命題的題設,結論成立的命題是真命題。根據對頂角,平行直線的性質,鄰補角的定義,分別判斷.4.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為5cm和12cm,則其斜邊的高為( )A.6cm B.8cm C. cm D. cm【答案】D【知識點】勾股定理的應用【解析】【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為5cm、12cm,∴斜邊為 ,故斜邊上的高為 = .故答案為:D.【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此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再根據同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可求出斜邊上的高。5. 的計算結果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多項式乘多項式【解析】【解答】根據多項式的乘法計算法則可得:原式= .【分析】根據多項式乘多項式的運算法則計算出結果,即可做出判斷。6.下列從左邊到右邊的變形,是正確的因式分解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因式分解的概念【解析】【解答】A、右邊不是積的形式,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 ,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右邊不是積的形式,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 ,是因式分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分解因式就是把一個多項式化為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因此,要確定從左到右的變形中是否為分解因式,只需根據定義來確定.7.如圖,AC⊥BD于點P,AP=CP,增加下列一個條件:①BP=DP;②AB=CD;③∠A=∠C.其中能判定△ABP≌△CDP的條件有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答案】D【知識點】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析】【解答】∵AC⊥BD于點P,AP=CP,又AB=CD,∴△ABP≌△CDP,∴增加的條件是BP=DP或AB=CD或∠A=∠C或∠B=∠D,故答案為:D.【分析】由于題中已經告訴了一組邊對應相等,一對角對應相等,且相等的角是直角,根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在三角形的六個元素中,除已知的兩元素,剩下的四個元素隨便給一個對應相等都可以判斷出兩個三角形全等。8.數軸上表示1, 的對應點分別為A,B,點B關于點A的對稱點為C,則點C所表示的數是( )A. B. C. D.【答案】C【知識點】無理數在數軸上表示【解析】【解答】解:∵數軸上表示1,的對應點分別為A,B,∴AB=-1,∵點B關于點A的對稱點為C,∴AC=AB.∴點C的坐標為:1-(-1)=2-.故答案為:C【分析】由點B關于點A的對稱點為C可知:AC=AB=-1且點C在點A的左側,根據點在數軸上的平移規律可得點C所表示的數。9.如圖,在△ABC中,∠BAC=90°,AB=AC=3,D,E分別在邊AB,AC上,且DE∥BC,將△ABC沿DE翻折,點A的對應點為A',A'D和A'E分別交BC于G,F,若A'F=1,則四邊形DEFG的面積為( )A. B.2 C. D.3【答案】A【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翻折變換(折疊問題)【解析】【解答】解:∵在△ABC中,∠BAC=90°,AB=AC=3,∴∠B=∠C=45°.∵DE∥BC,∴∠AED=∠C=45°.由折疊可知:∠DEF=∠AED=45°,AE=A'E.∴∠AEF=∠AED+∠DEF=90°.∴∠FEC=90°,∴∠FEC=180°-∠FEC-∠C=45°,∴CE=EF.∵AC=AE+EC=A'F+EF+EC,AC=3,A'F=1,∴1+2EC=3,∴EC=1,即EF=1.∴AE=2,∴DE=2.∴A到DE的距離為DE=.在Rt△A'GF中,∵A'F=1,∠A'FG=∠EFC=45°,∴GF=.在Rt△ABC 中,∠BAC=90°,AB=AC=3,∴A到BC的距離為BC=.∴GF與DE之間的距離為-=.∴四邊形DEFG的面積為×=(+2)×=.故答案為:A.【分析】易知四邊形DEFG是梯形,只需分別求出上、下底及高,然后利用梯形面積公式求解.10.如圖,在△OAB和△OCD中,OA=OB,OC=OD,OA>OC,∠AOB=∠COD=30°,如圖,連接AC,BD交于點M,AC與OD相交于E,BD與OA相交于F,連接OM.則下列結論中:①AC=BD;②∠AMB=30°;③△OEM≌△OFM;④MO平分∠BMC.正確的個數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C【知識點】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析】【解答】解:∵ ∠ AOB=∠COD=30°,∴ ∠AOC=∠BOD,∵ OA=OB,OC=OD,∴ △AOC≌△BOD(SAS),∴ AC=BD,故 ① 正確;∴ ∠OAC=∠OBD,∵ ∠AFM=∠BFO,∴ ∠AMB=∠AOB=30°,故 ② 正確;∵ OA>OC,∴ ∠OCA>∠OAC,∵ ∠OEM=∠OCA+∠COD=∠OCA+30°,∠OFM=∠OBD+∠AOB=∠OAC+30°,∴ ∠OEM>∠OFM,∴ △OEM與△OFM不可能全等,故 ③ 錯誤;∵ △AOC≌△BOD,∴ AC邊上的高=BD邊上的高,∴ MO平分∠BMC,故 ④ 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依據SAS判定 △AOC≌△BOD推出AC=BD,即可判斷 ①;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OAC=∠OBD,再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得到∠AMB=∠AOB,即可判斷② ;根據OA>OC得到∠OCA>∠OAC,再外角的性質可得∠OEM>∠OFM,即可判斷③;再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可得AC邊上的高=BD邊上的高,再根據角平分線的判定即可判斷 ④ .11.如圖所示,已知在Rt△ABC中,∠C = 90°,AC = 4,BC = 3,以△ABC的一條邊為邊畫等腰三角形,使它的第三個頂點在△ABC的其他邊上,則這樣的點有( )A.7個 B.6個 C.5個 D.4個【答案】B【知識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析】【解答】解:如圖,共有6種情況.故答案為:B.【分析】①以B為圓心,以BC為半徑畫弧交AC于D點,△BCD為所求;②以A為圓心,以AC為半徑畫弧交AC于點E,△ACE為所求;③以C為圓心,以BC為半徑畫弧交AC于點F,△BCF為所求;④作A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點H,△AHC為所求;⑤作AB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點G,△AGB為所求;⑥作B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點I,△BGI為所求.12.下列二次三項式在實數范圍內不能因式分解的是( )A. B. C. D.【答案】D【知識點】因式分解﹣綜合運用提公因式與公式法【解析】【解答】A.6x2+x-15=0時,b2-4ac=1+4×6×15=361>0,則此二次三項式在實數范圍內能因式分解,故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3y2+7y+3,b2-4ac=49-4×3×3=13>0,則此二次三項式在實數范圍內能因式分解,故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x2-2x-4,b2-4ac=4-4×(-4)=20>0,則此二次三項式在實數范圍內能因式分解,故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2x2-4xy+5y2此二次三項式在實數范圍內不能因式分解,故此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因式分解的步驟:1.提取公因式;2.套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3.十字相乘。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3.若a=b+2,則代數式a2-2ab+b2的值為 .【答案】4【知識點】因式分解﹣公式法【解析】【解答】解:∵a=b+2,∴a-b=2,∴a2-2ab+b2 =(a-b)2=22=4.故答案為:4.【分析】先把a=b+2變形為a-b=2,再根據平方差公式把代數式分解因式后整體代入求值。14.多項式6ab2x-3a2by+12a2b2的公因式是 .【答案】3ab【知識點】公因式的概念【解析】【解答】解: 6ab2x-3a2by+12a2b2的公因式是3ab。故答案為:3ab .【分析】根據公因式的定義,分別找出系數的最大公約數和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數次冪,乘積就是公因式。15.若2x=3,2y=5,則22x+y= .【答案】15【知識點】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運算【解析】【解答】解:22x+y=22x 2y=(2x)2 2y=32×5=45,故答案為:45【分析】根據同底數冪的乘法可知22x+y=22x 2y,利用冪的乘方可得22x 2y=(2x)2 2y再根據已知條件即可求出答案.16.如圖,在數軸上點A和點B之間表示整數的點共有 個【答案】4【知識點】無理數在數軸上表示【解析】【解答】解: , ,與 之間的整數為:-1、0、1、2,共4個.故答案為:4.【分析】先確定 以及 的范圍,再求出 與 之間的整數即可.17.如圖,在△ABC中,AB=AC,∠BAC=64°,∠BAC的平分線與AB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O,將∠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疊,點C與點O恰好重合,則∠OEC為 度.【答案】128【知識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翻折變換(折疊問題)【解析】【解答】如圖:連接OB、OC,∵∠BAC=56°,AO為∠BAC的平分線,∴∠BAO= ∠BAC= ×56°=28°,又∵AB=AC,∴∠ABC= (180° ∠BAC)= (180° 56°)=62°,∵DO是AB的垂直平分線,∴OA=OB,∴∠ABO=∠BAO=28°,∴∠OBC=∠ABC ∠ABO=62° 28°=34°,∵AO為∠BAC的平分線,AB=AC,∴△AOB≌△AOC(SAS),∴OB=OC,∴點O在BC的垂直平分線上,又∵DO是AB的垂直平分線,∴點O是△ABC的外心,∴∠OCB=∠OBC=34°,∵將∠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疊,點C與點O恰好重合,∴OE=CE,∴∠COE=∠OCB=34°,在△OCE中,∠OEC=180° ∠COE ∠OCB=180° 34° 34°=112°故答案為112.【分析】先利用“SAS”證出,得到,再利用折疊的性質。得到CE=OE,再得到,最后在中,利用三角形內角和求出即可。18.等腰三角形的其中兩邊長分別為(x+2)(2x﹣5),(x﹣1)2,已知這兩邊不相等,且x>5,則該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 (用含x的式子表示)【答案】5x2﹣4x﹣19【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析】【解答】解:分為兩種情況:①當等腰三角形的腰為(x+2)(2x﹣5)時,三角形的三邊是(x+2)(2x﹣5),(x+2)(2x﹣5),(x﹣1)2,此時符合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定理,此時三角形的周長是:(x+2)(2x﹣5)+(x+2)(2x﹣5)+(x﹣1)2=2x2﹣x﹣10+2x2﹣x﹣10+x2﹣2x+1=5x2﹣4x﹣19;②當等腰三角形的腰為(x﹣1)2時,三角形的三邊是(x+2)(2x﹣5),(x﹣1)2,(x﹣1)2時,∵(x﹣1)2+(x﹣1)2=2x2﹣4x+2,(x+2)(2x﹣5)=2x2﹣x﹣10,x>5,∴(x﹣1)2+(x﹣1)2﹣(x+2)(2x﹣5)=(2x2﹣4x+2)﹣(2x2﹣x﹣10)=﹣3x+12<0,∴(x﹣1)2+(x﹣1)2<(x+2)(2x﹣5),∴此時不符合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定理,此時不存在三角形.故答案為:5x2﹣4x﹣19.【分析】分為兩種情況:①當三角形的三邊是(x+2)(2x﹣5),(x+2)(2x﹣5),(x﹣1)2時,②當三角形的三邊是(x+2)(2x﹣5),(x﹣1)2,(x﹣1)2時,看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定理,符合時求出即可.三、綜合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66分)19.如圖,AB∥CD,CE平分∠ACD交AB于點E.(1)求證:△ACE是等腰三角形.(2)若AC=13,CE=10,求△ACE的面積.【答案】(1)證明: ∵ CE平分∠ACD,∴∠ACE = ∠ECD.∵ AB // CD,∴∠AEC = ∠ECD,∴∠ACE = ∠AEC,∴△ACE是等腰三角形(2)解:過A作AG⊥CE,垂足為G.∵AC=AE,∴CG=EG= CE=5(cm).∵AC=13(cm),由勾股定理得,AG=5(cm),∴S△ACE= ×24×5=60(cm2)【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勾股定理【解析】【分析】(1)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出∠ACE = ∠ECD,根據二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得出∠AEC = ∠ECD,故∠ACE = ∠AEC,根據有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可得出結論;(2)過A作AG⊥CE,垂足為G.根據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得出CG=EG=CE=5(cm),由勾股定理算出AG,由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即可算出答案。20.如圖,△ABC中,AB=AC,AD⊥BC,CE⊥AB,AE=CE.求證:(1)△AEF≌△CEB;(2)AF=2CD.【答案】(1)證明:∵AD⊥BC,CE⊥AB,∴∠BCE+∠CFD=90°,∠BCE+∠B=90°,∴∠CFD=∠B,∵∠CFD=∠AFE,∴∠AFE=∠B在△AEF與△CEB中, ,∴△AEF≌△CEB(AAS)(2)證明:∵AB=AC,AD⊥BC,∴BC=2CD,∵△AEF≌△CEB,∴AF=BC,∴AF=2CD【知識點】余角、補角及其性質;垂線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垂直的定義得出∠BCE+∠CFD=90°,∠BCE+∠B=90°,根據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CFD=∠B,然后由AAS判斷出△AEF≌△CEB;(2)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得出BC=2CD,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出AF=BC,從而得出AF=2CD。21.如圖,在△ABC中,∠ACB=90°,以B為圓心,BC為半徑畫弧,交線段AB于點D,以A為圓心,AD為半徑畫弧,交線段AC于點E,連接CD.(1)若∠A=25°,求∠ACD的度數.(2)若BC=2.5,CE=2,求AD的長.【答案】(1)解:∵∠ACD=90°,∠A=25°,∴∠B=65°.∵BD=BC,∴∠BCD=∠BDC= =57.5°.∴∠ACD=90°﹣∠BCD=90°﹣57.5°=32.5°;(2)解:∵∠ACB=90°,BC=2.5,CE=2,∴BD=BC=2.5,AC=AD+2,∴AB=AD+2.5,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即(AD+2.5)2=(AD+2)2+2.52,解得:AD=4【知識點】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勾股定理【解析】【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數,利用作圖可知BD=BC,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BCD的度數;然后根據∠ACD=90°﹣∠BCD,代入計算求出∠ACD的度數.(2)利用已知可得到BD的長,可表示出AC,AB的長;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關于AD的方程,解方程取出AD的長.22.如果一個正數x的兩個平方根分別為a+1和a-5.(1)求a和x的值;(2)求7x+1的立方根.【答案】(1)解:由題意,得 解得 所以因為 的平方根是 ,所以(2)解:因為 所以 的立方根為【知識點】平方根;立方根及開立方【解析】【分析】(1)根據正數的平方根互為相反數列出方程求出a的值,再代入計算求出x的值;(2)先將x代入計算,再利用立方根求解即可。23.如圖,已知△ABC,∠C=90°,AC<BC,D為BC上一點,且到A、B兩點的距離相等.(1)用直尺和圓規,作出點D的位置(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2)連結AD,若∠B=32°,求∠CAD的度數.【答案】(1)解:如圖所示:點D即為所求(2)解:∵△ABC,∠C=90°,∠B=32°,∴∠BAC=58°,∵AD=BD,∴∠B=∠DAB=32°,∴∠CAD=58°﹣32°=26°【知識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尺規作圖-垂直平分線【解析】【分析】(1)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一點,這點就是D點位置;(2)根據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可得∠BAC的度數,再根據等邊對等角可得∠DAB的度數,進而可得答案.24.如圖所示,已知△ABC中,∠B=90°,AB=16cm,BC=12cm,P、Q是△ABC邊上的兩個動點,其中點P從點A開始沿A→B方向運動,且速度為每秒1cm,點Q從點B開始沿B→C→A方向運動,且速度為每秒2cm,它們同時出發,設出發的時間為ts.(1)出發3s后,求PB的長;(2)當點Q在邊BC上運動時,出發多久后,△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3)當點Q在邊CA上運動時,求能使△BCQ成為等腰三角形的運動時間.【答案】(1)解:當t=3時,則AP=3,∵AB=16cm,∴PB=AB﹣AP=16﹣3=13(cm)(2)解:由題意可知AP=t,BQ=2t,∵AB=16,∴BP=AB﹣AP=16﹣t,當△PQB為等腰三角形時,則有BP=BQ,即16﹣t=2t,解得t= ,∴出發 秒后△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3)解:①當CQ=BQ時,如圖1所示,則∠C=∠CBQ,∵∠ABC=90°,∴∠CBQ+∠ABQ=90°.∠A+∠C=90°,∴∠A=∠ABQ,∴BQ=AQ,∴CQ=AQ=10,∴BC+CQ=22,∴t=22÷2=11秒.②當CQ=BC時,如圖2所示,則BC+CQ=24,∴t=24÷2=12秒.③當BC=BQ時,如圖3所示,過B點作BE⊥AC于點E,則 ,∴ ,∴CQ=2CE=14.4,∴BC+CQ=26.4,∴t=26.4÷2=13.2秒.綜上所述:當t為11秒或12秒或13.2秒時,△BCQ為等腰三角形.【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勾股定理【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t=3時,AP=3,根據AP=16,即可得到PB的長度;(2)可以設出發t秒時,三角形PQB為等腰三角形,即BP=BQ,根據BQ=2t,BP=8-t,列式求出t的值即可;(3)根據點Q在CA上的運動情況,進行分類討論:①當CQ=BQ時,②當CQ=BC時,③當BC=BQ時,求出t的值即可。25.通過計算幾何圖形的面積可以解釋代數恒等式的符合題意性,同樣利用幾何圖形的面積也可以解釋不等式的符合題意性,請解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①,寫出一個代數恒等式,得 (2)兩個邊長為 、 、 的直角三角形和一個兩條直角邊均為 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圖②,請根據圖②中圖形面積的關系寫出一個代數恒等式,并寫出推導過程;(3)已知 、 、 、 、 均為正數,且滿足 ,請畫出一個圖形,然后利用該圖形面積關系說明【答案】(1)(a+b+c)2=a2+b2+c2+2ab+2bc+2ac(2)解:a2+b2=c2,證明如下:梯形的面積為: (a+b)(a+b)= ab×2+ c2,化簡即可得:a2+b2=c2;(3)解:構造一個邊長為m的正方形,如圖所示:顯然 ,根據圖形可知,正方形內部3個矩形的面積和小于正方形的面積,.【知識點】列式表示數量關系;完全平方公式的幾何背景【解析】【分析】(1)由矩形面積的兩種表示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解;(2)由梯形面積的兩種表示方法即可求出恒等式;(3)根據幾何圖形來進行推導證明,要注意圖形各個部分面積和=整個圖形的面積。26.仔細閱讀下面例題,解答問題:例題: 已知二次三項式x2 - 4x + m 有一個因式是 ( x + 3) ,求另一個因式以及 m 的值.解:設另一個因式為 ( x + n) ,得x2- 4x + m = ( x + 3) ( x + n)則x2- 4 x + m = x2 + (n + 3) x + 3n∴解得: n = -7, m = -21∴ 另一個因式為 ( x - 7) , m 的值為-21 .問題: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問題:(1)已知二次三項式2x2+3x-k有一個因式是(2x-5),求另一個因式以及k的值.(2)已知二次三項式6x2+4ax+2有一個因式是(2x+a),a是正整數,求另一個因式以及a的值.【答案】(1)解:設另一個因式是(x+b),則(2x-5)(x+b)=2x2+2bx-5x-5b=2x2+(2b-5)x-5b=2x2+3x-k,則 ,解得: .則另一個因式是:x+4,k=20.(2)解:設另一個因式是(3x+m),則(2x+a)(3x+m)=6x2+(2m+3a)x+am=6x2+4ax+2,則 ,解得 或 ,另一個因式是3x-1,a的值是-2(不合題意舍去),故另一個因式是3x+1,a的值是2.【知識點】因式分解的應用【解析】【分析】(1)設另一個因式是(x+b),則(2x-5)(x+b)=2x2+2bx-5x-5b=2x2+(2b-5)x-5b=2x2+3x-k,根據對應項的系數相等即可求得b和k的值.(2)設另一個因式是(3x+m),利用多項式的乘法運算法則展開,然后根據對應項的系數相等列式求出m、a的值,然后代入代數式進行計算即可得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華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期中復習考前模擬精選數學卷(解析版).doc 華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期中復習考前精選模擬數學卷(原卷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