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點規范練7 牛頓運動定律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的轎車的慣性比靜止在貨運場的集裝箱貨車的慣性大B.牛頓第一定律是根據理論推導出來的C.在粗糙水平面上滾動的小球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小球的慣性逐漸變為零D.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的同時加速度逐漸減小是有可能的2.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上重力加速度的。對于降落在月球表面上的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上時與在地球表面上時相比較( )A.慣性減小為在地球表面時的,重力不變B.慣性和重力都減小為在地球表面時的C.慣性不變,重力減小為在地球表面時的D.慣性和重力都不變3.一碗水置于火車車廂內的水平桌面上。當火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時,水面形狀接近于圖( )4.如圖所示,容器中盛滿水,水中放入P和Q兩個小球,P球為鐵球,Q球為木球,它們用細線分別系于容器的上、下底部,當容器靜止時,細線均伸直處于豎直方向,現使容器以一定加速度向右勻加速運動,則此時P、Q兩球相對容器( )A.P球向右偏移B.兩球均向左偏移C.Q球向右偏移D.兩球均向右偏移5.如圖所示,不考慮繩與滑輪的質量,不計阻力,初始時兩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當位于左側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時,位于右側的乙始終用力抓住繩子,最終至少一人能到達滑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甲的質量較大,則乙先到達滑輪B.若甲的質量較大,則甲、乙同時到達滑輪C.若甲、乙質量相同,則乙先到達滑輪D.若甲、乙質量相同,則甲先到達滑輪6.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量為70.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過定滑輪將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量及軸摩擦,則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10 m/s2)( )A.510 N B.490 NC.890 N D.910 N7.如圖所示,一截面為橢圓形的容器內壁光滑,其質量為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內有一質量為m的小球,當容器受到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向右勻加速運動時,小球處于圖示位置,此時小球對橢圓面的壓力大小為( )A.m B.mC.m D.二、多項選擇題8.如圖所示,有兩個穿著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當其中一個人A從背后輕輕推另一個人B時,兩個人的運動方向相反,這是因為A推B時( )A.A與B之間有相互作用力B.A對B的作用在先,B對A的作用在后C.B對A的作用力大小等于A對B的作用力大小D.A對B的作用力和B對A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9.關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平靜的水面上,靜止著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人,人從靜止開始從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時,船向相反方向運動B.汽車行駛時,通過排氣筒向后排出燃氣,從而獲得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動力C.農田灌溉用的自動噴水器如圖所示,當水從彎管的噴嘴噴射出來時,彎管會自動轉向D.軟體動物烏賊在水中經過體側的孔將水吸入鰓腔,然后用力把水壓出體外,烏賊就會向相反方向游去10.如圖所示,小車內有一質量為m的物塊,一輕彈簧與小車和物塊相連,處于壓縮狀態且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形變量為x,物塊和車之間動摩擦因數為μ。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運動過程中,物塊和小車始終保持相對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μmg小于kx,則車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左B.若μmg小于kx,則車的加速度a最小值為,且車只能向左加速運動C.若μmg大于kx,則車的加速度方向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D.若μmg大于kx,則加速度最大值為,加速度的最小值為考點規范練7 牛頓運動定律1.D 解析: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質量是其唯一量度,A、C錯誤。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在伽利略實驗的基礎上,加上理想化的推理得出的規律,B錯誤。物體可以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D正確。2.C 解析:因同一物體的質量與它所在位置及運動狀態無關,所以玉兔號月球車從地球到月球,其慣性大小不變;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為G月=mg月=m·g地=G地,選C。3.A 解析:當火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時,碗內的水由于慣性,保持原來較大的速度向右運動,則只有圖A所示的情形符合要求,故選項A正確。4.C 解析:假設把P球拿掉,用同樣體積的水球來替代,很顯然,當這個水球隨容器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水球受到的水平合力為F水=ma,且水球相對于容器的原來位置不會改變,我們知道,同樣體積的實心鐵球質量要比水球質量大,即m鐵>m水,故要使P球也以加速度a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單靠F水是不夠的,因而還應借助繩子的拉力,所以P向左偏移,同理可以推得Q向右偏移,故A、B、D錯誤,C正確。5.A 解析:由于滑輪光滑,甲拉繩子的力等于繩子拉乙的力,若甲的質量大,則由甲拉繩子的力等于乙受到的繩子拉力,得甲攀爬時乙的加速度大于甲,所以乙會先到達滑輪,選項A正確,B錯誤。若甲、乙的質量相同,甲用力向上攀爬時,甲拉繩子的力等于繩子拉乙的力,甲、乙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所以甲、乙應同時到達滑輪,選項C、D錯誤。6.B 解析:設繩子對物體的拉力為F1,F1-mg=maF1=m(g+a)=210 N繩子對人的拉力F2=F1=210 N人處于靜止,則地面對人的支持力FN=m0g-F2=490 N由牛頓第三定律知,人對地面的壓力FN'=FN=490 N故B項正確。7.B 解析:先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為a=,再對小球研究,分析受力情況,如圖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對橢圓面的壓力大小為m,故B正確。8.AC 解析:A推B時,A與B之間有相互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大小相等,A、C正確,B、D錯誤。9.ACD 解析:人從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時,要受到船對人的摩擦力,方向與人行走的方向相同,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知,人對小船也有一個摩擦力,其方向與人行走的方向相反,因此船將在這個摩擦力的作用下改變運動狀態,向人行走的相反方向運動,所以選項A正確。汽車行駛時,通過排氣筒向后排出燃氣,雖然燃氣對排氣筒有反作用力,但畢竟很小,并不是汽車動力的來源,因此選項B錯誤。農業灌溉用的自動噴水器,當水從彎管的噴嘴噴射出來時,彎管在水的反作用力的推動下會自動旋轉,大大增加了噴水的面積,選項C正確。烏賊通過身體側面的孔把水吸入鰓腔,然后用力把水經過小孔壓出體外,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烏賊就獲得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從而向排水的相反方向游去,選項D正確。10.AC 解析:彈簧處于壓縮狀態,彈力向左;由牛頓第二定律F=ma知,若μmg小于kx,則車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左,故A正確。若μmg小于kx,則車的加速度最小值為a=,且方向向左,但可以減速向右,故B錯誤。若μmg大于kx,則車的加速度方向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故C正確。若μmg大于kx,則加速度最大值為a'=,加速度的最小值為0,故D錯誤。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