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姓名座號密 封 線)河溪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月考試高二政治科考試答題卷題號 一 二 總分得分一、選擇題(48分)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非選擇題(52分)17.(12分)18.(12分)19.(16分)20.(12分)河溪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月考試高二政治科考試答案1 2 3 4 5 6 7 8C A D B D C B A9 10 11 12 13 14 15 16A A D A D A D D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該縣因地制宜構建以果品、蔬菜為主的農業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4分)②意識具有能動性,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該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發展果蔬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推動了鄉村振興。(4分)③在果蔬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該縣人民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相結合,使得果蔬產業不斷發展壯大。(4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我們要敢于承認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并解決矛盾。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實情,把脈問診,有利于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4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調查研究,堅持因地制宜,充分收及各類數據,有利于為決策提供科學,詳實的參考。(4分)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我們要堅持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調查研究,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問題,剖析問題,有利于舉一反三,采取措施改進。(4分)①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桂建芳帶領團隊,辛勤付出,團結協作,實現了銀鯽品種改良和產量提升。(4分)②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桂建芳立足實踐,發現問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系統研究,成功找到了品種改良方法。(4分)③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要堅持真理。桂建芳不迷信國外學者觀點,在實踐中創新了銀鯽育種理論和技術。(4分)④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要在實踐中發現和發展真理。桂建芳團隊在實踐中實現了銀鯽育種理論和技術的創新。(4分)20.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要求從客觀的社會實際出發。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是綜合考慮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健康水平、人口結構、國民受教育程度、勞動力供給等因素,并借鑒國外退休年齡,審慎作出的決定。(4分)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新的退休年齡政策是遵循我國經濟發展規律、人口和社會發展規律作出的必然選擇。(4分)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充分考慮人民的需求,滿足勞動者對退休機制的多元化訴求,符合廣大群眾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4分)河溪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月考試高二政治科考試一、單選題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要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結合。這體現了真正的哲學( )①是“科學之科學”,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②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終極真理③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具有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④由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決定,把握了所處歷史時代的脈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下列選項中能正確體現這兩種對立的是( )①氣者,理之依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②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山積而高,澤積而長③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開獨造之域——天不變,道亦不變④天地之變,陰陽之化——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腦機接口是一種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創建直接連接的技術,旨在實現腦神經元與設備之間的信息交換。這種技術通過記錄大量腦神經元的群體脈沖活動信息,直接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全新的通信與控制通道。目前,腦機接口技術已經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果。例如,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帶有傳感器的智能仿生手,殘疾人朋友戴上假肢以后,就可以摸到冷熱和軟硬,更會覺得這個是自己的手,同時還能幫助大腦重建神經反饋通路。這表明( )①腦機接口的應用論證了感覺是人特有的反應形式②一切物質的反應特性是人腦意識產生的前提條件③人腦結構復雜、組織嚴密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④腦科學新成果進一步印證了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生態保護補償是指通過財政縱向補償、地區間橫向補償、市場機制補償等機制,對按照規定或者約定開展生態保護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補償的激勵性制度安排。堅持激勵與約束并重,堅持統籌協同推進,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上述做法蘊含的哲理是( )①著眼于事物整體性,用綜合思維方式認識和處理問題②重視部分的作用,努力促使事物部分功能之和最大化③立足于關鍵部分,發揮其對事物整體功能的決定作用④優化事物的內部結構,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年5月以來,隨著太陽日面上大的黑子群相繼出現,太陽持續劇烈爆發耀斑。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預計,5月11日地磁將產生強擾動,可能達到大地磁暴水平。大地磁暴發生時,電離層電子密度會發生擾動,對電波通信質量、導航定位的精度將有所影響。同時在高緯度地區,美麗的極光現象也將會再次出現。后來出現的大地磁暴印證了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預測。這體現出(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正確認識存在③客觀實在性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④聯系具有客觀性,要從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下圖漫畫《那些你沒看到的》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遵循適度原則,防止過猶不及那些你沒看到的…②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③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且有質量的教育體系。理工科畢業生規模全球最大,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同時要清醒認識到,我國原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投入產出效益不高、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漸進性的積累是飛躍性變化的前提②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就是事物的發展③科技實力的發展需要經歷從否定到肯定過程④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既要充滿信心又要不斷攻堅克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湖南省藍山縣是候鳥遷飛的重要通道。之前,此地捕鳥風氣盛行,如今,“捕鳥人”成了“護鳥人”,人鳥和諧成為藍山美麗一景。由“捕”變“護”是怎樣實現的呢 思路一變天地寬。在以往要求嚴厲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行為的基礎上,藍山縣更加關注“引導”,利用村民對山形地理、鳥類習性的了解,聘請他們成為職業護鳥人、候鳥科普宣傳員等,保障捕鳥人轉行就業,取得了良好效果。由“捕”變“護”的成功說明( )A.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斗爭性,亦不能忽略矛盾雙方的同一性B.評價主體影響評價結果,故事物的根本性質取決于評價主體的具體需要C.解決矛盾只存在唯一的形式,即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D.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成熟的,它保留了舊事物的一切特征9.一個小小的鼠標,帶著網民走進信息的海洋,開闊了網民的視野,但也為編造網絡謠言提供了便利。對待互聯網,我們應該( )①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②既要抓住主流,也不能忽視支流③要認識到事物都是利弊兩個方面的統一④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視次要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8月28日,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第9次下潛作業,最大下潛深度4706米,科研團隊共觀察及拍攝到肉食海綿、玻璃海綿等近10種海綿生物,采集到海參、海綿、海百合、海星、珊瑚5種代表性生物樣品。科研團隊取得的成果( )①體現了人類的實踐活動所具有的社會歷史性特點②說明實踐所提供的認識工具能延伸人的認識器官③屬于理性認識范疇,其正確性遠遠高于感性認識④超越了現有的客觀條件,對生產生活有指導意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愛因斯坦在1916年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引力波一直沒有被探測到,直到2015年,人類才首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2023年6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組成的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成功探測到了納赫茲引力波的存在,并獲得了關鍵性證據。這表明( )①實踐是人們獲取正確認識的唯一途徑②在科研中真理不斷被推翻、檢驗和發展③任何理論的真理性都要通過實踐來驗證④認識工具的進步提升了人類的認識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根據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一2014),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防腐劑,可用于腌漬的蔬菜、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等共12類食品中。2024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發布最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一2024),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不再被允許用于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包括月餅)等食品中。這體現了( )①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②認識具有反復性,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是實踐與理論的具體的統一④真理是發展著的,在實踐中總是被不斷地推翻和否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4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上述要求蘊含的哲理是( )①要推動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相互轉化②要立足部分從而實現各個部分功能的最大化③要發揮先進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④要把辯證否定作為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4年06月17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提高3%。此次調整,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此方案適應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實際情況,也是保障老年人合法利益的有益探索。養老金方案上調( )①屬于生產關系的調整,目的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②說明國家的上層建筑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③說明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④表明退休金方案的調整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無論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還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都有不科學性或局限性,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因為①它是被實踐證明了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②它在實踐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③它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具有指導作用④它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從驅車300多公里深入太行山深處看真貧,到不遠千里走進湘西武陵山區少數民族貧困村;從踏著皚皚白雪走進河北張家口貧困村德勝村,到深入四川大涼山腹地昭覺縣彝族群眾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鄉親們溫暖貼心的關懷,真摯深情的惦念,體現著大黨大國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彰顯著百年大黨的根本宗旨和價值追求。總書記用言行告訴我們( )①必須依據正確的價值選擇,作出正確價值判斷②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立場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③時刻從人民群眾需要出發,依靠人民創造歷史④在奉獻祖國與人民行動中,踐行人民至上使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觀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因地制宜構建以果品、蔬菜為主的農業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通過擴規模、提質量、創品牌、增效益,使得果蔬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該縣果品、蔬菜產品行銷全國各地并出口十余個國家,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主導產業。運用辯證唯物論的相關知識,簡析該縣是如何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12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為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方案提出,調查研究要堅持因地制宜,綜合運用座談,訪談,分類調查,現代信息技術等發展,提高科學性和實效性;要深入基層,掌握實情,把脈問診,問計與群眾,問計于實踐;要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問題,剖析原因,舉一反三,采取改進措施。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關知識分析大興調查研究的的深刻意義。(12分)19.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科研人員志存高遠、愛國奉獻、矢志創新。“魚院士”桂建芳作為魚類遺傳育種學家,40年來一直致力于鯽魚研究。他在研究中意外發現銀鯽具有“單性雌核生殖”的特征。按照國外學者的觀點,這種生殖方式繁育的應該全是雌魚,然而在自然界中,又確實存在部分雄性個體。決定雌雄的因素有哪些?為什么銀鯽會有這樣的特征?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他和團隊通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跑遍祖國的大江大湖,累計采集了5000多條鯽魚樣本,運用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的理論和技術,系統研究了銀鯽的遺傳基礎和生殖機制,首次揭示了銀鯽獨特的多重生殖方式,找到了品種改良的方法,為系統精準開展銀鯽的優良品種培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推出的新品種實現了產量的大幅提升,讓老百姓從“吃得上”到進一步“吃得好”,為“菜籃子”穩產保供作出貢獻。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知識,說明桂建芳是如何踐行科學家精神的。(1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延遲的決定》。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綜合考慮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健康水平、人口結構、國民受教育程度、勞動力供給等因素,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的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有關部門通過民情調研、座談研討、群眾來信等方式收集各方意見,充分考慮各類人群的不同情況,滿足勞動者對退休時機的多元化訴求。同時國家還對健全養老保險激勵機制,促進就業,加強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的權益保障。統籌兼顧、多措并舉,使改革舉措更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加符合廣大群眾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結合材料,運用尋覓社會真諦的有關知識,簡要分析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的原因。(1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河溪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月考試高二政治科試卷.docx 答題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