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祁陽市文昌中學2024年下學期第一階段核心素養調研九年級化學(試題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核對條碼的信息。2.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草稿紙、本試卷上答題無效。3.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跡工整,卡面清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上交。4.本學科試卷共四大題,考試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中華傳統節目的習俗蘊含了許多化學知識,下列傳統節目的習俗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春節——喜帖對聯 B.清明節——焚香祭祖C.端午節——粽葉包米 D.中秋節——觀花賞月2.規范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障,如圖操作正確的是( )A.檢查氣密性 B.液體的傾倒C.給液體加熱 D.處理實驗廢液3.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是空氣中各成分的自述,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A.液氮:我的溫度較低,可用于冷凍治療 B.稀有氣體:我比較穩定,可用作保護氣C.氦氣:我的密度小,可充入飛艇 D.氧氣:我能支持燃燒,可以作燃料4.將泡騰片放入水中,有無色氣體產生。小紅同學建議,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鑒定一下氣體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這個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假設 B.交流評價 C.設計實驗 D.作出結論5.如圖是檢查裝置氣密性的過程。最終在F處觀察到的現象是( )A.甲 B.乙 C.丙 D.丁6.下列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酒精+氧氣水+二氧化碳 B.氫氣+氧氣水C.碳酸氫銨氨氣+水+二氧化碳 D.乙炔+氧氣水+二氧化碳7.嫦娥五號探測器探測到月球礦物中含有豐富的氦-3,氦-3是控核聚變的重要原料。如圖是氦-3原子的構成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子數和質子數相等 B.含有2個中子C.核電荷數為1 D.相對原子質量為48.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過氧化氫溶液 C.冰水混合物 D.氧氣9.下列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放出熱量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四氧化三鐵D.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10.釹()等稀土元素是一類有重要用途的資源,釹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釹屬于非金屬元素 B.1個釹原子的質量為144.2gC.的核外電子數為60 D.1個釹原子含60個質子11.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分類 B.物質的分類C.空氣的成分 D.可加熱儀器分類12.氧燭是一種常用于潛艇中的化學氧源,主要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離子 D.氧元素13.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離子是帶電的粒子,則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B.分解反應的生成物有多種,故有多種物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分解反應C.同種元素質子數相同,因此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屬于同種元素D.二氧化碳含量過高造成溫室效應,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氣污染物14.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量筒擺放平穩,且學生面對刻度,他首先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傾出一部分液體后,又仰視讀數為,則該同學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為( )A.等于 C.小于 B.大于 D.無法確定15.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區分過氧化氫溶液和蒸餾水 觀察液體顏色B 鑒別廚房中的醋和醬油 分別聞氣味C 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D 區分氮氣和氧氣 用燃著的木條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18分)16.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通常情況下,硫是黃色晶體,難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硫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用途,燃燒硫磺常用于熏蒸消毒和漂白。材料二:西漢青銅雁魚燈及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青銅雁魚燈里面是空的,腹部用于貯水。使用時燃燒產生的煙氣(含二氧化硫)通過雁脖子進入腹部。材料三:東晉《抱樸子》記載,“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砂(硫化汞)燒之成水銀(汞),積變又還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遠矣”。(1)“材料一”中屬于硫的物理性質的是________(寫一條)。(2)“材料二”中青銅雁魚燈腹部貯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中丹砂受熱分解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過程中,發生改變的微觀粒子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下同);反應中出現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17.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結合如圖回答問題:(1)圖Ⅰ中Y表示的是__________。(2)圖Ⅱ為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其中m的值為_________,該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得失電子形成離子的符號是__________。(3)圖Ⅲ中溴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圖Ⅳ中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圖Ⅳ中A表示鉀元素處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三、應用與推斷(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12分)18.粉條在我國已有千年的歷史,全國各地均有生產,它是以豆類、薯類和雜糧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絲狀或條狀的干燥淀粉制品。一種制作粉條的傳統工藝主要流程如下圖所示,結合圖文,分析思考,解決問題。(1)在研磨前將紅薯切塊或切片進行原料預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將芡糊漏入水中,通過特定的模具,使芡糊形成條狀,該過程發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制作粉條的過程中加入少量明礬可增加粉條的韌性,明礬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鋁鉀,請寫出鋁的元素符號________。(4)濕粉條經過晾曬變成干粉條,此過程從微觀角度解釋為___________。19.A~H八種物質,有下圖所示關系:其中A是一種暗紫色固體,B、G都是黑色固體,D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E是一種無色液體,H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在②的反應前后B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試推斷:(1)請你根據上述信息,推斷出下列物質,并寫出物質名稱:F______。(2)寫出③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四、實驗與探究(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空2分,文字表達式3分,共25分)20.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3)用E裝置收集氧氣,待集氣瓶中的水排完,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把集氣瓶移出水槽,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若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則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4)已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實驗室常用固體石灰石和稀鹽酸混合的方法制備二氧化碳。選擇的制取裝置組合為________(填字母)。21.在學習完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的知識后,祁陽文昌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在實驗室進行了兩個實驗探究,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課題一: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創新實驗圖甲是教材上利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在實驗中若藥品紅磷量不足,會造成實驗結果氧氣的含量_____(填“偏小”或“偏大”)。小黃同學設計了圖乙裝置進行改進。已知食品脫氧劑能通過化學反應除去密閉容器中的氧氣,使食品處于無氧狀態,實驗數據如下。所需要的時間/s 0 5 10 30 35 45量筒中液體的體積/mL 50 35 27.5 19.7 19.7 19.7通過實驗測定數據如上表所示,則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課題二:探究催化劑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生成氧氣速率的影響實驗【實驗驗證】淀粉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完成下列探究: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對比淀粉與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實驗均以生成氣體為準,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忽略不計,相關數據見表(1)如圖1,連接裝置,首先檢查裝置的_____________,方框內收集裝置應選用圖2中的______(填序號)。(2)上述實驗中“待測數據”是指____________;若,則可得出的實驗結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編號 3%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 其他物質質量 待測數據Ⅰ 淀粉0.5g aⅡ 二氧化錳0.5g b【拓展探究】若得出淀粉能作為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還需要驗證___________。2024年下學期第一階段核心素養調研九年級化學答案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B C D C C C A B D D11 12 13 14 15A B C B A二、填空題16.(1)硫是黃色晶體,難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任答一點)(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環境(合理即可)(3)分子 原子17.(1)原子(2)16 (3)B 四三、推斷與應用18,(1)增大紅薯塊與水的接觸面積,提高研磨效率(合理即可)(2)物理(3)(4)分子在不斷運動19.(1)水(2)碳+氧氣二氧化碳四、實驗與探究20.(1)酒精燈(2)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3)正 未等氧氣連續均與冒出時開始收集(集氣瓶未裝滿水;合理即可)(4)BC21.偏小 20.2% 氣密性 c 生成氣體需要的時間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比淀粉好 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保持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