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階段質量檢測生物學 2024. 10(本試卷共18道題 滿分30分 生物學與地理考試時間共90分鐘)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 1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我國的淡水魚類資源非常豐富,通常說的“四大家魚”不包括A. 青魚 B. 鯉魚 C. 鳙魚 D. 草魚2.如圖是三種真菌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甲是酵母菌,可以進行出芽生殖B. 乙的直立菌絲頂端著生有孢子C. 丙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D. 甲是單細胞真菌,乙和丙是多細胞真菌3.細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幾個步驟,其中正確的順序是①配制培養基②接種③高溫滅菌④恒溫培養⑤冷卻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②④ C. ①③②⑤④ D. ①③②④⑤4.如圖是關節模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1是關節頭,3是關節窩B. 2是關節囊,能使關節更牢固C. 3內有滑液,能使關節更靈活D. 4是關節軟骨,能減輕骨與骨之間的摩擦5.蒼耳的果實表面有鉤刺,可以鉤掛在動物皮毛上,被動物帶到遠方。動物在此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A. 促進物質循環 B. 維持生態平衡C. 幫助植物傳粉 D. 幫助植物傳播種子6.下列屬于恒溫動物的組合是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7.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里,下列與其寄生生活相適應的特點不包括A. 體表有角質層 B. 生殖器官發達C. 消化管結構簡單 D. 運動器官發達8.如圖是幾種動物的行為,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①中蚯蚓經過多次嘗試和錯誤后,成功走出迷宮,屬于學習行為B. ③中大山雀的行為是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決定的,屬于先天性行為C. ②中小鳥喂魚的行為是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屬于學習行為D. ④中黑猩猩的這種行為不受環境影響,其學習能力比大山雀強9.扁形動物中的多數種類營寄生生活,下列扁形動物中能自由生活的是A. 渦蟲 B. 華枝睪吸蟲 C. 豬肉絳蟲 D. 血吸蟲10.如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 把肉湯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高溫滅菌B. 該實驗說明肉湯的腐敗是由來自空氣中的細菌造成的C. 該實驗向世人證實了細菌是自然發生的D. 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11.如圖是某動物的牙齒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 圖中①是門齒,②是犬齒B. 該動物有發達的犬齒C. 該動物有牙齒的分化D. 該動物是爬行動物12.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機物生成乳酸,乳酸菌生存需要的條件不包括A. 適宜的溫度 B. 一定的水分C. 充足的氧氣 D. 豐富的有機物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 6小題,每空0.5分,共18 分) (說明: 處填名稱)13. (3分) 下圖幾種動物是教材中實驗、探究、觀察和思考等活動用到的實驗材料,請你結合圖示和課堂實踐活動的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 通過觀察蚯蚓,可以發現蚯蚓的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 組成,其屬于環節動物。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應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它的體表保持濕潤,目的是 。(2)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滴在魚口的前方,發現墨汁從魚的口流入,再從 流出,這是魚在水中進行呼吸。鯽魚是用鰓呼吸的,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里面密布 。流出的水與從魚口流入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氧氣會 (填“增多”或“減少”) 。(3)從家鴿體內氣囊分布示意圖可以看出,鳥的呼吸系統主要特點是有氣囊輔助呼吸,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家鴿氣體交換的場所是③ 。14. (4分) 下圖為人體屈肘和伸肘動作示意圖,請據圖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 人體能產生運動,是因為骨骼肌受到 傳來的刺激而收縮時,就會牽動 繞著關節活動。(2) A、B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可以很好地完成屈肘和伸肘的動作。乙表示伸肘動作,此時肌肉[B] (填名稱)處于 狀態(填“收縮”或“舒張”)。(3) 當你手提重物時,感覺比較費力,是因為A、B兩組肌肉均處于 狀態(填“收縮”或“舒張”)。觀察圖甲、乙,你會發現A、B兩組肌肉的兩端均附著在 骨上(填“相同”或“不同”) 。(4) 運動主要是靠 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 等系統的配合。15.(3分) 枯草芽孢桿菌是一種細菌,常作為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成分。下圖甲、乙分別是枯草芽孢桿菌、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 甲雖有[①] 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乙具有[4]細胞核,因此植物屬于 生物(填“原核”或“真核”) 。(2) 與圖乙植物細胞相比,枯草芽孢桿菌細胞沒有[3]葉綠體,不能進行 ,只能利用現成的 生活。(3) 枯草芽孢桿菌進入胃腸道后可以通過 生殖迅速增多。在高溫、干旱等不良環境下,枯草芽孢桿菌可形成 進行自我保護,在環境適宜時,又可恢復為正常的細菌細胞。16.(3分) 請閱讀下面資料,分析并回答有關問題:資料分析:我國有漫長的海岸線,有許多江河入海口,產生了許多濕地,濕地的動物類群豐富,不僅是魚、蝦、貝類的棲息地,更是鳥類的天堂。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越冬候鳥飛臨南方濕地棲息,其中包括黑臉琵鷺、中華鳳頭燕鷗、東方白鸛、卷羽鵜鶘等珍稀瀕危物種。(1) 根據體內有無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資料中所提到的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有 和貝類。(2) 貝類身體柔軟,其貝殼是由 分泌的物質形成的,貝類屬于 動物(填動物類群)(3) 中華鳳頭燕鷗等遷徙的鳥類都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通過“鳥類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的探究實驗發現,鳥的體表覆羽,前肢變成 ,適于空中飛行。胸骨上高聳的突起叫作 ,附著在胸骨上的是發達的 ,可提供強大的動力,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17. (3分) 下列是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動物圖片,請據圖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上圖中屬于節肢動物的是 (填名稱),節肢動物的體表都有堅韌的 ,能防止體內水分散失。(2) 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生活在陸地,也能在水中游泳,用 呼吸, 可輔助呼吸。(3) 家兔后代的成活率比圖中其他動物高,原因是它的生殖發育特點為 。(4) 上圖中屬于脊椎動物是 。18. (2分) 為探究環境因素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取2個大小一樣的廣口瓶,分別貼上甲、乙標簽。在甲瓶中放入濕潤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經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2瓶中同時各放入5條大小及生活狀況相同的蚯蚓,實驗過后,將蚯蚓放歸自然環境中。(1) 實驗甲、乙兩瓶中同時各放入5條大小及生活狀況相同的蚯蚓而不放1條的目的是 。(2) 觀察一段時間后,蚯蚓蠕動能力會明顯減弱的是 瓶(填“甲”或“乙”) ,得出的結論是 。(3) 若甲、乙兩瓶均放入濕潤的肥沃土壤,其它處理與上面相同,然后將甲裝置放在放黑暗處,將乙裝置放在明亮處,則可以進一步探究 對蚯蚓生活的影響。八年級生物學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D C B B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B D B C C C D D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B D A D B26.(1) 鰭 鰓(2) 體壁 剛毛(3) 肺 氣囊(4) 胎生 哺乳(5) 外骨骼 保護27.(1) 收縮 舒張(2) 肌腱 肌腹(3) 關節頭 關節窩 滑液(4) 神經系統28.(1) 羽 翼 喙(2) 中空 減輕體重(3) 短 高而恒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