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考試組束前2024-2025學年上學期曲靖市麒麟區卓立學校10月月考 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 試卷范圍:八年級上冊第 1-5課(全卷共三個大題,28個小題,共8頁;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答題前請在答題卡指定位置填寫學校、班級、姓名等信息。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答在試題卷或草稿紙上的答案無效。2. 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1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并將其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位置。每小題2分, 共48分)1.初中生小銘的周末生活過得非常充實有意義(見下表),如果給他周六這一天的生活定個主題,你認為恰當的是 ( )☆早晨6時30分, 小銘和爺爺到公園晨練 ☆上午8時20分, 小銘和媽媽到家門口的菜市場買菜 ☆下午3時15分, 小銘和同學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教老人用智能手機 ☆晚上8時10分, 小銘和爸爸一起看電視節目并交流看法A. 感受社會生活,在社會中成長 B. 關心國家發展,建設美好祖國C. 增強憂患意識,考慮個人前途 D. 發揚實干精神,綻放青春風采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青少年要報效祖國、奉獻社會就需要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下同學感受社會生活的途徑有 ( )①把自己關在家里,不與外界接觸②走進農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③步入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④來到工廠,看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我們是父母的子女、老師的學生、同學的同學; 在小區里,我們是業主,也是其他業主的鄰居; 在祖國大家庭中,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 這體現 ( )A. 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立的 B. 以血統聯系為基礎形成社會關系C. 人的成長是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D. 人的衣食住行都與社會發生聯系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8頁)4. 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不同的類型。下列體現業緣關系的是 ( )A. 媽媽和姨媽是姐妹 B. 爺爺和爸爸是父子C. 文叔和小梅是老鄉 D. 我和小明是同學5. 右圖是小南同學繪制的“我的社會關系網絡圖”,從中能得出的結論有 ( )①每個人都是社會關系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未成年人在社會關系網中處于核心位置③不同的社會關系中人們具有不同的身份④個人離不開社會,但社會可以離開個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啟示我們要 ( )A. 遵守社會規則 B. 關心社會發展C. 培養創新精神 D. 樹立奮斗意識7. 2024年暑假期間,許多同學在家長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賞美景。同學們通過旅游( )A. 能從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B. 可以盡早走上工作崗位C. 會干擾對書本知識的學習D. 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誘惑8. 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習之余,投身校外實踐, 了解社會生活,感受社會生活,有益于我們的健康成長。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小云和爸爸周末去參觀博物館B. 小麗和家人在假期一起參加社區義工活動C. 小陽逃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D. 小華向環保部門提出垃圾分類問題的建議9. 當下,從快遞公司到網購平臺,從銀行金融到旅游出行,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采用人工智能客服,利用智能語音等技術服務用戶,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服務的標準化和便捷化,節約了人力成本。這說明 ( )A. 我們的生活已完全離不開網絡了B. 人工智能促進了我國民主政治進步C. 人工智能能夠解決社會中的一切問題D. 人工智能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推動了社會進步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2頁 (共8頁)10. 香甜的紅棗、清香的茶葉……近年來,從種植和加工到農業品牌的設計和推廣,各地土特產借助電商平臺走出大山,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土特產,正在出圈“潮起來”,讓鄉村“土”味香飄四海,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這表明網絡 ( )A. 豐富民主方式,拓寬民主渠道B. 促進人際交往,打破時空限制C. 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D. 匯聚民意民智,建設美麗云南11. 自2014年3月起,中國政府網開設“我向總理說句話”常設欄目,2022“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近百萬條。中國政府網匯總精選了1100多條有代表性的建言,報送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為國家決策提供參考。這表明 ( )A. 網絡推動了民主政治進步 B. 網絡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C. 我國擴大了民主權利內容 D. 我國加強了法治宣傳教育12. 改良版“新中式” “馬面裙”火爆網絡,許多主播通過網絡等媒介把東方美學帶到全世界,引發關注。這體現了 ( )A. 網絡是傳播文化的唯一途徑B. 網絡拓寬了人際交往的朋友圈C. 網絡大大拓寬了人們民主生活的渠道D. 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13. 李某在網上捏造事實,無端誹謗多人,情節嚴重,造成惡劣社會影響;他還在網上編造、散布對國家機關產生不良影響的虛假信息,嚴重擾亂公共秩序。李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經公開審理,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決,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面對網絡謠言,我們應該 ( )①不信謠、不傳謠,及時舉報②提高辨別網絡信息真偽的能力③徹底遠離網絡,對謠言置之不理④文明上網,不盲從、不跟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 在網絡時代,人人能參與信息發布,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信息。出現下列信息,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騙的有 ( )①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②陌生網站要求登記銀行卡信息的③通知“中獎”、領取“補貼”卻要你先交錢的④班主任通知登記學生個人家庭信息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3頁 (共8頁)15.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兩會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決懲治網絡暴力“按鍵傷人”,嚴厲打擊“網絡水軍”造謠引流、輿情敲詐等違法犯罪,用法治力量維護網絡清朗。該行動 ( )A. 為廣大網民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B. 讓中國的法律隨著社會發展得到完善C. 杜絕了自媒體傳謠造謠和違規的行為D. 消除自媒體侵犯網友合法權益的現象16. 2024年4月,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年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揭曉結果,550件謳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網絡精品脫穎而出,舉辦這樣的活動旨在()A. 提高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B. 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C. 利用網絡平臺建言獻策D.培育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17.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社會秩序包括( )①社會管理秩序 ②校紀班規③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 ④社會生產秩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8. 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出示了以下四張圖片,要求同學們合作探究其共同主旨。老師設置這個環節旨在讓同學們通過探究明確 ( )A. 要平等對待他人 B. 人人都能自覺遵守秩序C. 社會生活有秩序 D. 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19. 圖示法是學習道德與法治學科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能把不同概念之間的關系直觀地呈現出來。下列圖示中關系表達不正確的是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4頁(共8頁)20. 社會生活中有許多規定,比如在發生重大災難時,人們往往遵循“婦弱優先,壯者靠后”的規則有序撤離; 勞動者找工作時,會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企業在商業競爭中,要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得以不亞當手段獲取他人的商業秘密 這些規定說明了 ( )A. 我國的法律不夠完備B. 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規則C. 人們的規則意識不強,都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D. 要維護良好的秩序,就必須限制人們的自由21. “公共場所不得大聲喧嘩” “不亂扔垃圾” “不隨地吐痰”等規則提醒人們規范行為。這表明 ( )A. 遵守社會規則只能依靠他律自律.B. 社會秩序明確社會規則的內容C. 自由劃定了規則的邊界D. 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22. 中華典故《梨雖無主,我心有主》啟示我們,遵守社會規則,需要 ( )A. 他律 B. 自尊 C. 自律 D. 他尊23. 2024年春節過后,一女子發文稱自己和丈夫開車返程,被堵在湖南省內高速上,看到部分車輛占用應急車道行駛,她與丈夫將50余輛違規車輛拍下,上傳到湖南高速警察便民服務平臺,獲獎金1500元。女子與丈夫的行為啟示我們 ( )A. 要堅定維護規則B. 遵守社會規則毫無意義C. 要積極改進規則D. 只有獎金才能讓人遵守規則24. 進入新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保密工作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為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2024年2月2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這折射出 ( )①社會規則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②社會規則只會約束人們的行為③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適時調整和完善④制定和修改規則是國家的事,與我們無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5頁(共8頁)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二、簡答題(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位置。3個小題,共30分)25. (6分)根據小寧暑假見聞,說教材觀點。見聞 教材知識暑假期間,小寧和媽媽來到虎跳峽,領略了祖國山河的雄偉、奇特、險峻和陡峭; 來到美麗的玉龍雪山,看到了很多外地游客興致勃勃地游覽;來到云南省博物館, 看到了有關建國70周年的圖片展……小寧看到所住地區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較突出,于是利用網絡向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提出了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建議。小寧在云南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緬懷革命先烈的時候,發現游人如織, 但秩序井然, 游客們都主動排隊,有秩序地參觀。26. (12分)金秋時節,不少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研學旅行的“大課堂”。2024年10月,全國各地的大小博物館里,中小學生研學團的身影漸漸多起來。同學們在博物館中與展藏親密接觸,聆聽專業的講解,參與有趣的活動,在一場知識盛宴中感受歷史文化和自然世界的博大精深。請你談談同學們參加博物館研學旅行的意義。 (6分)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與手機游戲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喚友奔跑嬉鬧的場景已逐漸消失,他們不愿主動參與社會生活,融入社會,有的甚至產生社交恐懼。(2)為幫助部分青少年克服“社交恐懼”,養成親社會行為,請你提幾條建議。 (6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6頁(共8頁)27. (12分)材料一 近年來,網上外賣訂餐平臺發展得如火如荼,然而為了搶時間,不少外賣送餐員簡直是在“用生命送餐”,逆行、闖紅燈、超速行駛,與此同時導致的交通事故也驟增。材料二 有專家認為,網上外賣平臺設立的“超時罰款” “差評罰款”等規則的不合理性,進一步加劇了外賣送餐員的交通違法行為,建議平臺修改規則。 “一旦沒有按時送到就要罰錢,因此如何送達是我的自由,而且我實在也是沒有辦法啊! ”很多外賣送餐員對自己的交通違法行為也是顯得很無奈……外賣送餐員的交通違法行為真的是“自由且無奈”之舉嗎 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認識。 (6分)材料二對我們對待社會規則有何啟示 (6分)分析說明題(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位置,共22分)28. (22分)暑假里,中學生小明每天從早到晚手機不離手。觀察下面漫畫《機不離手》。(1) 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行為 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理由。(6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7頁 (共8頁)(2) 請你為小明使用手機提出建議。(6分)小江同學收集到如下兩則信息,分享給了學習互助小組的同學。信息一: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結交朋友、查閱資料、學習新知、購買物品、休閑娛樂,從而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網絡時代,有的人有意無意地歪曲事實,誤導大眾; 有的人實施網絡詐騙,侵害他人利益,讓人防不勝防。信息二:(3) 信息一中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 (4分)(4)信息二中“探店亂象”給我們參與網絡生活帶來哪些警示 (6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8頁(共8頁)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2分,共 4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A D B B A C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B A A D C C D B題號 21 22 23 24答案 D C A B二、簡答題(3個小題,共 30分)25.(6分)(1)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2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2 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3)社會正常運行需要規則;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社會生活有秩序。(2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6.(12分)(1)①博物館研學旅行能夠使同學們豐富知識,開拓視野,獲得精神滋養,提高實踐能力,提升精神素養與文化內涵,養成親社會行為,促進同學們的社會化。②有利于激發同學們創造的潛力,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③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6分,答 2個要點可得滿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6分,答出 3個要點可得滿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7.(12分)(1)不是。(1 分)①自由與規則不可分,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②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④外賣送餐員行使送餐的自由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 1頁·(共 2 頁){#{QQABJQSUggAgAAAAAQhCQQ0yCkGQkhECAQgOAFAEoAAAiRNABAA=}#}和權利時,應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5分,答出 2個要點可得滿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②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6分,答出 2個要點可得滿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三、分析說明題(共 22分)28.(22分)(1)小明同學每天從早到晚手機不離手的行為是不正確的。(1分)①他沒有認識到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②雖然小明使用手機可以閱讀新聞、了解時事,聯系親友、增進感情,查閱資料、學習新知,休閑娛樂、放松身心,但是他這樣長時間使用會使他沉迷于手機,導致視力下降,有害身心健康,影響學習和生活。③走路時使用手機還易發生交通事故,危害人身安全。(5分,答出 2個要點可得滿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①小明應該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②做好學習、運動、家務勞動、社會實踐等活動的規劃。③科學安排使用手機的時間,做到勞逸結合,爭取實現全面發展。④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有關的信息。⑤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6分,答出 3個要點可得滿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3)①網絡是把雙刃劍。②網絡有利也有弊。③網絡有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4 分,答出 1個要點可得滿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4)①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抵制虛假、不良信息。②我們要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③積極利用網絡傳播網絡正能量。④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6分,答出 3個要點可得滿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 2頁·(共 2 頁){#{QQABJQSUggAgAAAAAQhCQQ0yCkGQkhECAQgOAFAEoAAAiR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曲靖市麒麟區卓立學校10月月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docx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曲靖市麒麟區卓立學校10月月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