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的折射》教學設計
【課 題】光的折射
【教學時間】45分鐘
【教學對象】高中二年級學生
【教 材】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
【教學分析】
本節課選自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內容。本節課是在初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礎上的延伸,同時為下書課“全反射”打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光的折射定律是幾何光學的三大基本規律之一,是研究幾何光學的重要法寶。高中階段只研究在兩種介質中并且其中一種介質是空氣的兩界面間的折射情況及所遵循的規律。
【學情分析】
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知識緒備都更加豐富。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手段、方式、方法等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對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學生對自然界中神奇的光現象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和探索動機,并且學生在初中已經接觸到了光的折射現象。因此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有著良好的心理基礎和知識基礎。
【教學目標】
物理觀念 知道光在兩種介質界面會發生反射和折射; 掌握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掌握介質的折射率的概念,了解介質的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科學思維 通過觀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和動態變化情況,引導學生對入射角和折射角的關系進行分析和推理,培養從定性到定量的科學推理思維。
科學探究 通過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培養學生探究意識;觀察和分析實驗的過程中,學會測量折射率的方法,掌握探究物理規律常用的科學方法。
科學態度與責任 在物理學習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增強對自然現象的熱愛,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
光的折射定律。
【教學難點】
光的折射定律的實驗探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實驗引入, 創設情境。 例舉部分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現象 。 判斷導致所觀察現象形成的原因。 創設情景,設下疑問引入課題,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意識到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引入課題:光的折射。
知識回顧, 引入新知。 引導學生回顧光的反射和折射基本的概念。 跟隨老師引導,回顧光的反射和折射。 激活學生認知結構中的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平臺。
引導學生回顧光的反射定律。
提出問題: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它們三者有什么位置關系? 思考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三者位置關系。
合作學習, 探究新知。 演示實驗:折射角隨入射角變化而變化。 定性地研究光的折射規律 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出問題: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間有什么定量關系?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實驗。 分析實驗時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分段選取入射角?小組合作進行實驗。 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并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
引導學生分析論證,得出實驗結論:①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比值。②入射角跟折射角的三角函數(sin、cos、tan)的比值。 分析試驗數據,積極做出猜測并動手進行計算。 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結歸納, 討論引申。 回顧探索光的折射規律的歷史,總結光的折射定律。 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實驗僅僅是發現物理規律的第一步,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概括,找出隱藏在其中的規律,是物理研究的另一項重要內容。
引入新知:絕對折射率,簡稱折射率。介質的折射率 n 與光在其中傳播速度有關,n=c/v。
知識應用, 鞏固升華。 課堂練習。 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所學,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感悟收獲,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討論:我們今天一起探究了哪些問題?你獲得了什么知識?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重點。 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教材:
1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