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8.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表格式)----大單元分課時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8.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表格式)----大單元分課時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8.5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大單元分課時教學設計
課 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 第八章第5節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課 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
授課班級 高一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分析 課標要求: 通過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并知道機械能守恒的前提條件。 教材分析: 本節重點是理解用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理解用光滑斜面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本節難點是學會用平均速度法求解瞬時速度; 2. 學會用圖像法處理實驗數據并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驗誤差。
學情分析 知識儲備:學生已經在前面的章節學過機械能和動能的相關知識,知道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具有一點處理實驗、分析和歸納實驗結果的能力,但對物理現象的認識、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上。 思維能力:本節課通過幾個實驗方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知道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當只有重力或者彈力做功時,系統機械能守恒。 科學思維:通過研究自由落體物體的機械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推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集中表達式的表達式。 科學探究:理解實驗的設計思路,自主思考實驗設計思路,加強實驗能力。 科學態度與責任:能夠獨立分析產生實驗誤差的原因,并且盡量減小實驗誤差,通過實驗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
教學準備 課件演示、電火花計時器、重物、紙帶、鐵架臺、電源
活動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價任務
活動一:導入新課 (一)檢測導學案完成情況
機械能守恒定律告訴我們,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系統內,動能與勢能相互轉化時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物體運動過程中動能與重力勢能變化,從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要求思考:如何設計實驗。 學生思考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意義 通過聯系之前已知的知識,思考如何設計實驗
(二)展示學習目標
1. 理解實驗的設計思路,明確實驗中需要直接測量的物理量; 2. 知道實驗中選取測量點的有關要求。根據打出的紙帶測定物體下落的距離。 明確學習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三)實驗情境導入 實驗思路
方案一:自由落體運動 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如果忽略微小阻力作用,機械能是守恒的,即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 方案二: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 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時,雖然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支持力與物體位移方向垂直,對物體不做功,這種情況也滿足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展示圖片 分組交流討論思考: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時,機械能是否守恒?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評價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
活動二:新課教學 (一)物理量的測量及數據分析
根據選定的實驗方案設計相應的表格記錄實驗數據。計算物體在選定位置上動能與勢能的和是否滿足mv+mgh2=mv+mgh1 也可以計算重物在某兩點間的動能變化和勢能變化是否滿足mv-mv=mgh1-mgh2 引導學生思考分析 學生討論思考如何設計實驗 根據學生回答作出評價
(二)研究自由下落物體的機械能
1、實驗步驟
(1)儀器安裝:按圖示裝置豎直架穩打點計時器,并用導線將打點計時器接在電源上。 (2)打紙帶:將長約1m的紙帶用小夾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過打點計時器,用手提著紙帶,使重錘靜止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地方。接通電源,松開紙帶,讓重錘自由下落,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 (3)換幾條紙帶,重復上面的實驗。 學生觀察實驗,并思考實驗注意事項。 明確學生學習任務;
2、數據處理
(1)求瞬時速度 在取下的紙帶中挑選第1、2兩點間距離接近2mm且點跡清晰的紙帶進行測量。記下第1個點的位置O,在紙帶上從離O點適當距離開始選取幾個計數點0、1、2、3、…、n+1并測量出各計數點到O點的距離h0、h1、h2、h3、…、hn+1,再根據公式,計算出1、2、3、…、n點的瞬時速度v1、v2、v3、…、vn。 引導學生如何求瞬時速度 1.自主完成 2.小組交流 評價完成情況,表揚優秀學生,鼓勵未完成的學生,糾正錯誤做法。
3、處理方法
方法一:利用起始點和第n點 從起始點到第n個計數點,重力勢能減少量為mghn,動能增加量為mv 方法二:任取兩點 ①任取兩點A,B,測出hAB,求出ghAB。 ②分別求出A、B兩點的瞬時速度vA、vB,求出mv-mv的值。 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v-v=ghAB,就證明機械能是守恒的。 方法三:圖像法 計算各計數點的v2,以v2為縱軸,以各計數點到第一個點的距離h為橫軸,根據實驗數據繪出 v2h圖線。若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圖像是一條過原點且斜率為g的直線,如圖所示,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誤差分析: 系統誤差, 偶然誤差 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mv=mghn,即v=ghn成立,則機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驗證。 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v-v=ghAB,就證明機械能是守恒的。 自主學習; 自主推導; 交流討論: 各種方法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 評價完成情況,對表現優秀的小組加分鼓勵
(三):用氣墊導軌驗證沿斜面下滑物體的機械能
1、實驗步驟 2、數據處理 (1)速度的測量:用游標卡尺測出滑塊上遮光片的寬度d,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遮光時間,則滑片通過光電門的速度。 (2)驗證關系式 方式1(兩個光電門):分別測出滑塊經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和,用刻度尺測出兩光電門的高度差Δh,驗證在誤差范圍內是否滿足。 方式2(一個光電門):讓滑塊從光電門上方某一位置由靜止釋放,測出該點到光電門的高度差△h和滑塊經過光電門的速度,驗證在誤差范圍內成立。 播放演示實驗 講解實驗步驟及數據處理。 思考、討論 評價學生分析回答情況
活動三:例題講解
1、某同學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時,從打出的 一條紙帶中選取了清晰的點進行研究,根據所學的知 識計算出打2、3兩計數點時紙帶的瞬時速度,并用表示,用刻度尺測量出2、3兩計數點之間的距離,用 表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關系式應為( ) A. B. C. D. 2、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質量為的物塊A、質量為的物塊B組成的系統的機械能守恒,B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A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如圖乙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0是打下的第一個點,每相鄰兩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 (圖中未標出),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的頻率為。 (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1)在紙帶上打下計數點5時物塊的速度=_______. (2)在打下計數點0到計數點5的過程中系統動能的增量 =__________J,系統勢能減少量=___________ J。(當地重力加速度g約為) (3)若某同學作出圖像如圖丙所示,則當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____. 多媒體展示例題 巡視學生思考練習 教師講解 多媒體展示例題 巡視學生思考練習 教師講解 小組討論 思考練習 小組討論 思考練習 評價學生解說過程。 注意巡視有無學生亂用公式現象,若有,及時給予講解糾正。 評價完成情況,對表現優秀的小組加分鼓勵
活動四:課堂小結
學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小結 小組討論,總結本節課得失
活動五:作業設計
P98 練習與應用 1、2題 布置作業 按要求完成練習。 從完成情況和書寫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
主板書設計
§8.5 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實驗思路 物理量的測量 數據分析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荆门市| 长泰县| 北海市| 海兴县| 闵行区| 凤阳县| 鄱阳县| 葫芦岛市| 乌兰浩特市| 齐齐哈尔市| 长子县| 小金县| 东港市| 黑水县| 永济市| 加查县| 民丰县| 临海市| 南召县| 越西县| 华池县| 沧州市| 东丽区| 河东区| 东乡族自治县| 浑源县| 云南省| 揭西县| 内黄县| 丹阳市| 莎车县| 湛江市| 定州市| 赤水市| 夏河县| 贵南县| 巧家县| 佛冈县| 郯城县|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