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 重力勢能----大單元分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 第八章第2節 重力勢能課 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授課班級 班級 授課時間 2024年 月 日教學內容分析 課標要求: 通過教學,認識重力勢能,理解重力勢能與那些因素有關;會計算物體的重力勢能。 教材分析: 在復習初中掌握的重力勢能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功的定義,推導出重力勢能的計算公式,并通過實例分析,理解重力勢能的相對性、正負含義等,并能準確地計算重力勢能值。學情分析 知識儲備:學生已經在初中定性地學習了重力勢能,物體的質量越大、所處的位置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能力基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物理實驗能力,能用一些實驗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處理實驗、分析和歸納實驗結果的能力,但是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認識、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上,語言描述歸納能力不夠精煉。 思維能力:學生在建立物理模型能力及空間思維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本節課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物理魅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樹立能量觀念: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掌握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 科學思維:在探究過程中滲透科學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實驗過程觀察法及實驗結果分析法,體會用“實驗法”和“理論推導”相互驗證問題的方法。 科學探究:對實例進行研究,推導出重力勢能的表達式,然后通過計算歸納得出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 科學態度與責任:從對生活中有關物理現象的觀察,滲透在探究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激發學生探索自然規律的興趣。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活動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價任務活動一:導入新課初中我們已經定性地學習了重力勢能,物體的質量越大、所處的位置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這一節我們來進一步定量地研究重力勢能。你認為重力勢能的表達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引導學生復習就知,拋出問題。 復習已學內容。 問題導入,提起學生興趣。活動二:展示學習目標1.重力勢能的概念; 2. 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3.重力做功跟物體重力勢能改變的關系。 明確目標,有的放矢。活動三:新課教學一、重力做的功 設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從與地面高度為h1的位置A,豎直向下運動到高度為h2的位置B(圖8.2-1甲),這個過程中重力做的功是 WG=mgΔh=mgh1-mgh2 再看另一種情況。質量為m的物體仍然從上向下運動,高度由h1降為h2,但這次不是沿豎直方向,而是沿著一個斜面向下運動到B′,再水平運動到B(圖8.2-1乙)。 物體沿斜面運動的距離是l,在這一過程中重力做的功是 WG=(mgcosθ)l=mgΔh=mgh1-mgh2 從B′沿水平方向運動到B的過程中,重力不做功。 物體沿曲面滑下時重力做的功 假設這個物體沿任一路徑由高度是h1的起點A,運動到高度是h2的終點B,如圖。我們把整個路徑分成許多很短的間隔AA1,A1A2,A2A3,…由于每一段都很小,因而都可以近似地看做一段傾斜的直線。設每段小斜線的高度差分別是 h1, h2, h3,…則物體通過每段小斜線時重力所做的功分別為mg h1,mg h2,mg h3,…物體通過整個路徑時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在每小段上所做的功的代數和,即 WG=mg h1+mg h2+mg h3+…=mg( h1+ h2+ h3+…)=mgh=mgh1-mgh2 分析表明,物體運動時,重力對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有關,而跟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也就是說,只要起點和終點的位置不變,不論物體沿什么路徑運動,重力所做的功都相同。功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起點高度的乘積mgh1與跟終點高度的乘積mgh2兩者之差。 WG=mgh1-mgh2 二、重力勢能 我們把mgh叫作物體的重力勢能,常用Ep表示,即Ep=mgh 重力勢能也是標量,其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在國際單位制中都是焦耳,符號為J。 1J=1kg·m·s2m=1N·m 重力做的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可以寫為WG=Ep1-Ep2其中Ep1表示物體在初位置的重力勢能,Ep2表示物體在末位置的重力勢能。 當物體由高處運動到低處時,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即WG>0,Ep1>Ep2 當物體由低處運動到高處時,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即WG<0,Ep1活動四:課堂小結學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小結 小組討論,總結本節課得失活動五:作業設計P83 練習與應用 2、3題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面批練習。 按要求完成練習。 從完成情況和書寫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主板書設計§8.2重力勢能 一、重力做的功 WG=mgh1-mgh2 二、重力勢能 Ep=mgh 三、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重力勢能與零勢能的選擇有關。 四、彈性勢能 1.彈性勢能跟形變的大小有關系; 2.彈簧的彈性勢能還跟彈簧的勁度系數有關; 3.勢能也叫位能,與相互作用的物體的相對位置有關。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