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課件(11份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課件(11份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共12張PPT)
第3課時  化 肥
知識點1:化學肥料的分類及作用
1.永福羅漢果是廣西特產,磷肥可以提高羅漢果的品質,下列屬于磷肥的是( )
A.NH4NO3 B.K2CO3
C.Ca3(PO4)2 D.KNO3
C
2.(重慶沙坪壩區一模)校園里部分植物枝葉枯黃,莖也比較纖細,建議最好給這些植物施用的一種化肥是( )
A.Ca(H2PO4)2
B.K2SO4
C.CO(NH2)2
D.KNO3
D
3.(保山一模)合理施用化肥是使農業增產的重要手段。下列市售化肥中,屬于復合肥的是( )
A.K2CO3
B.KNO3
C.(NH4)2SO4
D.Ca(H2PO4)2
B
4.(駐馬店驛城區二模)春天冬小麥返青的時候,農民往田里施用尿素。尿素屬于( )
A.復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鉀肥
B
5.[辯論題]在進行“施用化肥的利與弊”辯論中,正方的觀點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論點不能成為正方論據的是( )
A.復合化肥能給農作物提供多種營養元素
B.施用化肥是農作物增產的重要手段
C.施用化肥肥效快,效果明顯
D.施用化肥會造成環境污染
D
知識點2:施用化肥對環境的影響
6.(濟南萊蕪區模擬)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量達69 541多萬噸,比上年增加888多萬噸。糧食生產需要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農藥波爾多液可以用鐵桶盛放
B.銨態氮肥可以與堿性物質混用
C.硝酸鉀屬于氮肥
D.化肥的過度使用會引起土壤酸化、水體的富營養化
D
7.(揚州邗江一模)某農技站貨架上待售的化肥有磷礦粉[Ca3(PO4)2]、NH4NO3、KNO3、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種是( )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復合肥
C
8.小麥生長中出現部分倒伏現象,稱“軟骨病”。可施加下列哪一種化肥
( )
A.硝酸鉀
B.CO(NH2)2
C.氯化銨
D.NH4H2PO4
A
9.(臨沂平邑縣一模)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糧食安全。
(1)“發展糧食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A (填字母序號)。
A.NH4H2PO4 B.K2SO4
C.CO(NH2)2 D.Ca(H2PO4)2
A
(2)土壤酸化不利于農作物生長。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選用的物質為B (填字母序號)。
A.KNO3 B.熟石灰
C.稀硫酸 D.氫氧化鈉
B
(3)如表為四種植物適宜生長的pH范圍,不適宜種植在酸性土壤中的是
冬棗 。
冬棗
植物 楊梅 菠蘿 甘薯 冬棗
pH 4.0~5.0 4.5~5.5 5.0~6.0 8.0~8.5(共19張PPT)
課題 2  常見的酸和堿
第 1 課時  常見的酸及酸的化學性質
1.鐵和酸反應的生成物與氧化鐵和酸反應的生成物不同;鐵與酸發生置換反應時生成的化合物中鐵元素都顯+2價,得到淺綠色的溶液;氧化鐵與酸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中鐵元素都顯+3價,得到黃色的溶液。
2.鐵制品除銹時不能長時間浸在酸中,因為酸不僅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還能與活潑金屬鐵反應,腐蝕鐵制品。
3.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倒入水中,這樣做可以避免因水的密度較小而浮在濃硫酸上面,從而防止因熱量快速釋放導致水沸騰和濃硫酸飛濺,造成危險。當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時,濃硫酸的密度遠大于水,因此它會迅速穿過水層,水的流動可以帶走部分熱量,降低溫度變化,從而減少危險。
4.濃硫酸的吸水性與脫水性的本質區別
吸水性是吸收物質中的水分子,發生物理變化。而脫水性是將組成原物質的氫元素和氧元素以原子個數為2∶1的比例脫去,發生化學變化。                       
知識點1:常見的酸(鹽酸、硫酸)
1.下列關于鹽酸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鹽酸遇到石蕊溶液變紅色
B.鹽酸常用于清除鐵制品表面的銹層
C.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
D.打開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有白霧產生
A
2.硫酸是實驗室和化工生產中常用到的酸,下列有關硫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稀硫酸能用來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B.稀硫酸能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C.打開盛有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口出現白霧
D.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D
知識點2:濃硫酸的稀釋
易錯點:對濃硫酸的稀釋方法理解有誤
3.下列是稀釋濃硫酸的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D
【易錯提醒】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容器內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知識點3:酸的化學性質
4.向分別盛有下列物質的點滴板孔穴中滴加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的是( )
A.Fe2O3
B.Cu
C.石蕊溶液   
D.Zn
B
5.下列有關酸的通性說法正確的是( )
A.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B.酸均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藍
C.酸均能用鐵質容器盛放
D.酸均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有色溶液
A
6.(武威涼州區一模)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打開盛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會形成白煙
B.鐵與稀硫酸反應時有氣泡產生,形成黃色溶液
C.將銅片放入稀硫酸中,銅片逐漸消失,形成藍色溶液
D.用稀鹽酸除鐵銹時,鐵銹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D
7.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與雞蛋殼反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釋食醋,溶液的pH變小
C.醋酸可用來除鐵銹
D.不宜用鋁制容器盛裝食醋
B
8.(周口西華縣期末)利用以下裝置對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實驗Ⅰ中,在點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變紅的是a (選填“a”或“b”);實驗 Ⅱ 的試管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a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知識點4: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
9.不同的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本質原因是( )
A.它們都含有酸根
B.它們溶于水后都能解離出氫離子
C.它們都含有氫元素
D.它們都能與指示劑作用
B
10.(蘇州吳江區模擬)現有濃硫酸和濃鹽酸兩瓶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假設水分不蒸發),則兩溶液的變化正確的是( )
A.質量都變小
B.體積都變小
C.濃鹽酸的質量變小
D.溶液的質量都變大
C
11.(長春農安縣一模)探究稀鹽酸與氧化鋁粉末發生反應的實驗,燒杯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是AlCl3
B.該實驗是將氧化鋁粉末逐漸加入稀鹽酸中
C.a點和b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
成分不相同
D.a點和b點對應溶液中鋁元素的質量相等
D
12.(武威涼州區一模)請結合圖示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能實現轉化①的金屬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應
B.轉化②只能通過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實現
C.通過與C或CO發生置換反應可實現轉化③
D.反應④可用于工業除鐵銹,其現象可觀察到溶液變為淺綠色
A
13.[數字化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將未打磨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容器內氣體壓強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AB段壓強幾乎不變的原因是鐵釘表面有鐵銹,鐵銹與稀硫酸反應不產生氣體。
(2)AB段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BC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
(3)當壓強達到C點時說明反應結束,CD段壓強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鐵和稀硫酸反應放熱,反應結束后容器內溫度逐漸恢復到室溫,壓強減小。
鐵釘表面有鐵銹,鐵銹與稀硫酸反應不產
生氣體
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Fe+H2SO4===FeSO4+H2↑
反應結束
鐵和稀
硫酸反應放熱,反應結束后容器內溫度逐漸恢復到室溫,壓強減小(共19張PPT)
第 2 課時 常見的堿及堿的化學性質
1.氫氧化鈉固體吸水與氫氧化鈉固體吸收二氧化碳的本質區別:氫氧化鈉固體在空氣中吸收水分發生潮解,沒有其他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氫氧化鈉固體吸收CO2是化學變化。
2.固體NaOH只能干燥中性氣體和堿性氣體,如H2、N2、O2、CO、NH3、CH4等;但不能干燥與它反應的氣體,如CO2、SO2、HCl等。濃硫酸只能干燥中性氣體和酸性氣體,如H2、O2、CO、N2、CH4、CO2、SO2等,不能干燥堿性氣體,如NH3等。
3.只有溶于水形成溶液的可溶性堿和微溶性堿,才能使指示劑變色,難溶性堿[如Cu(OH)2等]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4.堿并不能與所有的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如NaOH不與一氧化碳反應,所以可以利用NaOH溶液除去CO中少量的CO2雜質。
5.實驗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CO2,用澄清石灰水[Ca(OH)2溶液]檢驗CO2。                       
知識點1:幾種常見的堿
1. 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堿的是( )
A.氫氧化鈉
B.碳酸鈉
C.氫氧化鉀
D.氨水
B
2.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俗名苛性鈉、火堿或燒堿
B.易溶于水,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
C.氫氧化鈉不慎沾到皮膚上,應涂抹稀硫酸
D.能與油脂反應,可用來去除油污
C
3.下列關于氫氧化鈣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可由生石灰與水反應得到
B.氫氧化鈣是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
C.氫氧化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氫氧化鈣對皮膚、衣服等有腐蝕作用
C
知識點2:堿的化學性質
4.(無錫梁溪區月考)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因發生化學變化而使其溶液質量減小的是( )
A.濃硫酸
B.燒堿溶液
C.濃鹽酸
D.澄清石灰水
D
5.下列鑒別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和飽和氫氧化鈣溶液的方法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①分別通入二氧化碳 ②分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③分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④分別加熱溶液至70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B
知識點3:堿溶液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
6.[教材情境素材改編]按照如圖所示裝置,燈泡發光,瓶內盛放的物質不可能是( )
A.稀硫酸
B.氫氧化鈉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乙醇
D
7.堿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是因為堿溶液中含有( )
A.氫離子
B.金屬離子
C.氫氧根離子
D.水分子
C
易錯點:對堿的性質及應用理解有誤
8.(長春九臺區一模)下列關于NaOH和Ca(OH)2的用途,錯誤的是( )
A.用Ca(OH)2制波爾多液
B.用Ca(OH)2作建筑材料
C.用NaOH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固體干燥某些氣體
C
【易錯提醒】NaOH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且價格不如熟石灰便宜,所以在改良酸性土壤、處理工廠的酸性廢水時,通常用熟石灰而不用氫氧化鈉。
9.[數字化實驗]我國政府承諾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CO2的捕集與資源化利用是目前化學研究的熱點。
(1)“碳中和”與“碳達峰”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2)實驗室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也是“捕捉”CO2的過程。但根據溶液知識,不宜采用澄清石灰水“捕捉”CO2,原因是氫氧化鈣微溶于水,吸收二氧化碳效果差。
二氧化碳
氫氧化鈣微溶于水,吸收二氧化
碳效果差
(3)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并沒有明顯現象,利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先后將溶液全部快速推入,即可判斷兩物質發生了反應。同時用壓強傳感器測得一段時間內壓強變化如圖2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填字母序號)。
A.先推入的是鹽酸
B.C點表示CO2與NaOH反應恰好停止
C.D點壓強比初始瓶內壓強大,此時瓶內二氧化碳氣體的量比初始多
D.若鹽酸足量,最終壓強比初始壓強小,原因可能是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D
10.[項目式探究](長春一模)許多化學反應無明顯現象,CO2與NaOH的反應就是其中之一。同學們通過下列實驗來探究“CO2與NaOH是否反應”。
【提出問題】怎樣證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
【設計實驗】
(1)同學們根據堿的化學性質,推測CO2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2NaOH===Na2CO3+H2O,并從不同的角度分別設計了實驗加以驗證。
CO2+2NaOH===Na2CO3+H2O
【實驗驗證】
Ⅰ.從證明反應物減少或消失的角度探究。
(2)利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先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瓶內形成紅色“噴泉”,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壓強減小,燒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燒杯中的水被吸入燒瓶中。
(3)利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將氫氧化鈉溶液全部推入集氣瓶中,過一會觀察到氣球鼓起,同學們認為二者發生了反應。經過小組討論認為該實驗不嚴謹,理由是氫氧化鈉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也可與水反應。于是同學們將該裝置中NaOH溶液換成等量水,做了對比實驗,證明二者發生了反應。
氫氧化鈉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也可與水反
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壓強減小,燒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燒杯中的水被吸入燒瓶中

等量水
Ⅱ.從新物質生成的角度探究。
(4)利用圖丙的裝置進行實驗,將氫氧化鈉溶液全部推入集氣瓶中,過一會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稀鹽酸倒吸入集氣瓶中,且集氣瓶中有氣泡產生,也證明兩者發生了反應。
稀鹽酸倒吸入集氣瓶中,且集氣瓶中有氣泡產生(共22張PPT)
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課題 1  溶液的酸堿性
1.指示劑的變色過程屬于化學變化,是酸或堿使指示劑變色,不是指示劑使酸或堿變色。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只能說明溶液顯酸性或堿性,不能說明某溶液就是酸或堿的溶液,因為有些鹽溶液也顯酸性或堿性。
2.某溶液滴入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則該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如NaCl溶液。
3.酸堿指示劑只能對溶液的酸堿性作出一個定性判斷,對溶液的酸堿性強弱程度的判斷則需要借助pH試紙或pH計。
4.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因為空氣中有CO2,正常雨水由于溶解有CO2,其pH約為5.6,pH<5.6的雨水為酸雨。
5.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堿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但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NH4)2SO4溶液顯酸性,Na2CO3溶液顯堿性,而二者既不是酸溶液也不是堿溶液。
使用pH試紙測pH時,不能用水潤濕;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
知識點1:酸堿指示劑
1.含“水”的下列物質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是( )
A.濃氨水
B.蒸餾水
C.雨水
D.食鹽水
A
2.(沈陽鐵西區模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無明顯變化的是( )
A.碳酸飲料
B.肥皂水
C.蒸餾水
D.檸檬汁
C
3.向滴有石蕊溶液的蒸餾水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呈( )
A.無色
B.紫色
C.紅色
D.藍色
C
4.(自貢榮縣月考)向某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溶液后顯紅色,向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則( )
A.一定顯紅色
B.一定顯藍色
C.可能仍為紫色,也可能顯紅色
D.一定顯紫色
B
知識點2:溶液酸堿度的表示——pH
5.(德州慶云縣一模)頭發油膩是因為油脂分泌過多,清洗時弱堿性溶液效果更好。你認為洗發效果最好的洗發水的pH應為( )
A.5
B.7
C.8
D.14
C
6.[九下P63圖10-5改編]部分水果及飲料的 pH 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西瓜汁顯堿性 B.向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
C.蘇打水顯酸性 D.胃酸過多的人不宜飲用檸檬水
D
知識點3:溶液pH的測定方法
7.下列檢測某溶液pH的操作正確的是( )
A.將pH試紙投入待測液中,對照標準比色卡讀數
B.用干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沾在pH試紙上,半分鐘內根據試紙呈現顏色,對照標準比色卡讀數
C.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沾在潤濕的pH試紙上,對照標準比色卡讀數
D.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沾在pH試紙上,3分鐘后對照標準比色卡讀數
B
知識點4:溶液酸堿度的意義
8.如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過多的病人空腹時最宜食用的是( )
A.檸檬 B.蘋果
C.牛奶 D.玉米粥
D
物質 檸檬 蘋果 牛奶 玉米粥
pH 2.1~2.8 2.6~3.7 6.3~6.6 7.1~8.0
9.重陽賞菊。菊花適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長,下列土壤的pH最適合菊花生長的是( )
A.6.3
B.8.5
C.8.9
D.9.2
A
易錯點:對pH試紙的使用方法及測定結果理解有誤
10.(泰安泰山區月考)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下列操作或結論正確的是( )
A.用潤濕的pH試紙測定pH
B.將pH試紙放入待測溶液中測量
C.用pH試紙測得潔廁靈的pH=1
D.用pH試紙測得廚房除油劑的pH=13.2
C
【易錯提醒】①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時,試紙不能用水潤濕,否則測定的是稀釋后的溶液的pH。如果待測溶液顯中性,該操作對測定結果無影響;如果待測溶液顯堿性,該操作會導致測得的pH偏小;如果待測溶液顯酸性,該操作會導致測得的pH偏大。②使用pH試紙測pH值時,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這樣操作會污染待測液。③用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比較粗略,讀數應為整數而不能是帶有小數的數值。
11.判斷某溶液呈酸性的方法可行的是( )
A.聞氣味,有無刺激性
B.根據溶質的組成中是否含有氫元素
C.滴加石蕊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D.滴加酚酞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C
12.通常用pH試紙和pH計來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已知pH<5.6的降水稱為酸雨)。
(1)用pH試紙測定時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寫一種即可)。
(2)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為紅色,若用pH試紙測定該溶液的pH,則結果可能是AC (多選)。
A.0  B.2.5  C.3  D.11
玻璃棒
AC
(3)某同學想用pH試紙測定一杯雨水的酸堿度,具體操作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
(4)[九下P65“練習與應用”T5改編]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一硫酸廠附近地區的雨水進行取樣并測定其pH,數據記錄如表所示:
從表中pH數據可以看出,測定方法是用pH計。該地區的雨水是(選填“是”或“不是”)酸雨。
pH計
測定時間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13.[跨學科實踐活動](日照模擬)某校同學進行“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實踐活動,測定校園內空地的土壤酸堿度。甲、乙、丙、丁四個小組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1)取樣。各小組按照要求,采集土壤樣品。
(2)處理土壤樣品。各小組分別用托盤天平稱量18.0 g土壤樣品并放入燒杯中,用量筒量取90 mL蒸餾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cm3),倒入盛有土壤樣品的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使土壤充分溶解,靜置一段時間后過濾,濾液待用。
①量取90 mL水時選擇的儀器是100(選填“10”或“100”) mL量筒和膠頭滴管(填儀器名稱)。
②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溶解速率。
100
膠頭滴管
攪拌,加快溶解速率
(3)測定pH。各小組分別用pH計測定(2)中所得濾液的pH,結果如表所示,根據測定結果,該空地土壤呈酸(選填“酸”或“堿”)性。

組別 甲 乙 丙 丁
pH 5.6 6.2 5.6 5.7(共10張PPT)
跨學科實踐活動 9  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內容結構】
【針對訓練】
[項目式學習](桂平模擬)小桂同學家里承包了一塊土地,準備種植特色農產品甘蔗。由于擔心該地土壤的酸堿性不適合種植甘蔗,特邀請學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對土壤的酸堿性進行項目式探究。
【查閱資料】甘蔗適宜在pH范圍是6.1~7.7的土壤中生長。植物生長需要多種營養元素,包括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等大量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
任務一:探究甘蔗長勢不好的原因
【提出猜想】
猜想一:土壤酸性較強;猜想二:土壤堿性較強。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步驟1:取農田里三份不同位置的土樣,干燥后分別與蒸餾水按一定質量比在三個燒杯中混合,充分攪拌后靜置
步驟2:用玻璃棒分別蘸取三個燒杯中的上層清液滴加到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數
測量結果 試樣1:pH=4;試樣2:pH=5;試樣3:pH=4
實驗結論 猜想一正確

任務二:探究土壤酸堿性出現問題的原因
【調查分析】經調查,該土地之前的承包者為使自己種植的農作物生長茂盛,施用了大量化肥硫酸銨,于是推測土壤的酸堿性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銨。肥料硫酸銨屬于C (填字母序號)。
A.磷肥 B.鉀肥 C.氮肥 D.復合肥
C
【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①:取“任務一”中濾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土壤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步驟②:另取適量土壤樣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產生刺激性氣味 土壤中含有銨根離子
氯化
鋇溶液
硫酸根離子
【實驗結論】土壤中含有硫酸銨,猜想成立,寫出步驟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任務三:探究化肥的作用
【信息檢索】幾種化肥對土壤酸堿性的影響:能使土壤呈酸性的肥料有硫酸銨、過磷酸鈣;使土壤呈堿性的肥料有氨水、碳酸銨、鈣鎂磷肥;能使土壤呈中性的肥料有碳酸氫銨、硫酸鉀。
【交流研討】小組同學經過討論,建議向該甘蔗田施加碳酸銨。向農田中施加碳酸銨的作用是碳酸銨可與酸反應,調整土壤酸堿性。
碳酸銨可與酸反應,調整土壤酸堿性
【【總結提升】[判斷類開放性]任務完成后,經過本次項目式探究,同學們也有了自己的收獲,但對土壤施用化肥的利與弊產生了爭執,請你選擇你支持的一方并闡述自己的理由: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作物產量(或濫用化肥,破壞土壤酸堿平衡,造成植物減產,合理即可)。
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作物產量(或濫用化肥,破壞土壤酸堿平衡,造成植物減產,合理即可)(共21張PPT)
第2課時 復分解反應
1.酸、堿、鹽之間并不是都能發生反應。只有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水或氣體時,復分解反應才能發生。
2.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1)反應物條件:有酸可不溶,無酸須全溶。即若有酸參加反應,另一種反應物可溶于水,也可難溶于水(BaSO4、AgCl除外);若無酸參加反應,兩種反應物須都可溶于水;
(2)生成物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氣體或水。
3.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這類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初中)
①酸類易溶除硅酸;
②堿溶鉀、鈉、鈣、鋇、氨;
③鹽酸鹽(含Cl-):不溶氯化銀,其余全部溶;
④硫酸鹽(含 ):不溶硫酸鋇,硫酸鈣、硫酸銀微溶,其余全部溶;
⑤碳酸鹽(含 ):只溶鉀、鈉、銨,碳酸鎂微溶;
⑥鉀、鈉、銨、硝酸鹽都可溶。                       
知識點1:酸、堿、鹽的溶解性
1.下列物質中能溶于水的有( )
①BaCl2 ②BaCO3 ③Ba(NO3)2 ④Ba(OH)2 ⑤BaSO4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
知識點2:復分解反應及其條件
2.下列關于復分解反應的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 )
A.反應物中有酸
B.生成物都有鹽
C.反應物都溶于水
D.反應有明顯現象
B
3.(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月考)下列各組溶液混合,能發生復分解反應,且既無沉淀又無氣體產生的是( )
A.NaNO3和HCl
B.Na2CO3和HCl
C.NaOH和H2SO4
D.Na2CO3和Ca(OH)2
C
4.下表是部分物質的溶解性表(20 ℃ ),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OH- Cl-
H+ 溶、揮 溶、揮 溶 溶、揮
Na+ 溶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溶 —
(1)判斷下列反應是否能夠發生,說明理由。
①NaOH溶液和Ba(NO3)2溶液:不能發生反應,因為兩種物質交換成后,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
② Na2SO4溶液和BaCO3:不能發生反應,因為兩種鹽反應時反應物都要能溶于水,配成溶液之后,兩種物質之間的成分才能相互交換,而碳酸鋇難溶于水。
③B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能發生反應,兩種反應物相互交換成分后生成的碳酸鋇難溶于水。
不能發生反應,因為兩種物質交換成分后,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
不能發生反應,因為兩種鹽反應時反應物都要能溶于水,配成溶液之后,兩種物質之間的成分才能相互交換,而碳酸鋇難溶于水
能發生反應,兩種反應物相互交換成分后生成的碳酸鋇難溶于水
(2)按要求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①中和反應: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
②有氣體生成的復分解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
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
即可)
③兩種鹽的復分解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合理即可)。
④有BaSO4生成的復分解反應:BaCl2+Na2SO4===BaSO4↓+2NaCl(合理即可)。
CaCl2+Na2CO3===CaCO3↓+2NaCl(合理即可)
BaCl2+Na2SO4===BaSO4↓+2NaCl(合理即
可)
知識點3:復分解反應的應用
5.(南京鼓樓區模擬)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判斷下列各組物質間不能發生反應的是( )
A.Cu(OH)2固體和稀鹽酸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Mg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BaCl2溶液和NaOH溶液
D
6.(上海徐匯區二模)能用于鑒別NaCl溶液、NaNO3溶液的是( )
A.稀硫酸
B.硝酸銀溶液
C.碳酸鈉溶液
D.氫氧化鉀溶液
B
7.為除去精鹽中的可溶性雜質,實驗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其中不正確的是( )
D
選項 除去的雜質離子 選擇的試劑 現象預測
A Ca2+ Na2C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B Mg2+ NaOH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C S BaCl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D K+ 稀鹽酸 產生氣泡
易錯點:對復分解反應的判斷有誤
8.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
A.H2SO4+Ca(OH)2===CaSO4+2H2O
B.CaCO3+2HCl===CaCl2+H2O+CO2↑
C.CO2+Ca(OH)2===CaCO3↓+H2O
D.2NaOH+CuSO4===Cu(OH)2↓+Na2SO4
C
【易錯提醒】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才是復分解反應。堿與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沒有互相交換成分,故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9.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
A.酸與鹽之間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所以氯化鈉溶液與稀硫酸能發生反應
B.生成氣體是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之一,故在溶液中能生成氣體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C.酸、堿、鹽之間的復分解反應一定有鹽生成,但有鹽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酸、堿、鹽之間的反應
D.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所以復分解反應都屬于中和反應
C
10.(東營河口區期末)下列兩種溶液混合后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無明顯現象且溶液最終呈無色透明的是( )
A.H2SO4、BaCl2
B.CuSO4、Ca(NO3)2
C.HNO3、Ca(OH)2
D.KNO3、NaOH
C
11.(杭州錢塘區期中)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BaCl2→NaCl
B.NaNO3→Na2CO3
C.Na2CO3→NaOH
D.HCl→HNO3
B
12.(桂林二模)小嵐欲用如圖所示的五個實驗來驗證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認為,鐵釘與稀硫酸混合的實驗沒有必要做,理由是鐵釘與稀硫酸混合發生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2)上述A (填字母序號)實驗能發生復分解反應,但沒有明顯現象。
(3)寫出上述實驗中有沉淀生成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a(NO3)2+H2SO4===2HNO3+BaSO4↓。
(4)小嵐通過實驗驗證了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其中對生成物的要求是生成物中有水或氣體或沉淀。
鐵釘與稀硫
酸混合發生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Ba(NO3)2+H2SO4===2HNO3+BaSO4↓
生成物中有水或氣體或沉淀
A(共19張PPT)
第3課時  中和反應
1.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
Fe2O3+6HCl===2FeCl3+3H2O,CO2+2NaOH===Na2CO3+H2O,雖然有鹽和水生成,但它們并不是中和反應。
2.中和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和反應是特殊的復分解反應。
3.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放熱可以作為判斷中和反應發生的依據之一。
4.有些中和反應發生時從外觀看無明顯現象,需加入酸堿指示劑,借助酸堿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判斷反應是否發生及確定中和反應的終點。并不是所有中和反應都沒有現象,如①Mg(OH)2+2HCl===MgCl2+2H2O(白色固體溶解);②Ba(OH)2+H2SO4===BaSO4↓+2H2O(生成白色沉淀)。
5.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若有固體溶解或顏色改變或沉淀產生等明顯現象時,則不需要加指示劑指示反應的進行情況;若酸與堿反應無明顯現象,則需加指示劑指示反應的進行程度。因此,在化學反應中如果現象不明顯,可以通過加入一種試劑驗證反應物或生成物是否存在并產生明顯現象來判斷。                       
知識點1:中和反應
1.[化學觀念]下列有關中和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中一定有鹽和水生成
B.中和反應均無明顯現象,均需加入指示劑
C.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的物質一定是酸
D.中和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B
2.(北京東城區一模)下列物質不能與NaOH發生中和反應的是( )
A.鹽酸
B.氯化鈉
C.醋酸
D.硫酸
B
3.(江門一模)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O2+H2O===H2CO3
C.CuCl2+2NaOH===2NaCl+Cu(OH)2↓
D.HCl+KOH===KCl+H2O
D
4.[九下P74圖10-16改編](常熟模擬)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
B.Na+和Cl-在該反應過程中沒有被消耗
C.稀鹽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氫分子
D.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分子
C
知識點2:中和反應的應用
5.(天津河西區一模)下列實際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有關的是( )
A.熟石灰和硫酸銅制波爾多液
B.鹽酸去除鐵銹
C.氧化鈣與水反應作干燥劑
D.硼酸處理皮膚上沾有的堿
D
易錯點:對中和反應的程度判斷有誤
6.(濟南市中區一模)取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的是( )
A.加入鎂粉,沒有氣體生成
B.加入氫氧化銅固體,生成藍色溶液
C.測得該溶液的pH=7
D.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變色
C
【易錯提醒】向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鎂粉,沒有氣體生成,可能氫氧化鈉有剩余;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變色,還可能是鹽酸有剩余。
7.(本溪明山區月考)某同學在進行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實驗時,測得p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實驗是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
B.a點表示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C.圖中b點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Cl和HCl
D.任意一種酸、堿溶液加水稀釋,其pH變化也符合本圖
B
8.[九下P77“練習與應用”T5改編]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小明同學近日患有胃酸過多癥,醫生給他開了一種含氫氧化鋁的藥品,該藥品的作用是中和過多胃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HCl+Al(OH)3===AlCl3+3H2O。
(2)除垢劑(主要成分為一種酸)可有效除去熱水瓶內壁附著的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在生活中可以用食醋代替除垢劑進行水垢的清潔。
中和過多胃酸
3HCl+Al(OH)3===AlCl3+3H2O
食醋
(3)夏天被蚊蟲叮咬后,其分泌的酸性物質進入肌肉會使得皮膚瘙癢、肌肉酸痛,這時可以涂肥皂水以減輕癥狀,據此可知肥皂水呈堿 (選填“酸”“堿”或“中”)性。
(4)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會造成鑄鐵管道腐蝕,因此需要將廢水處理后再排放,請結合所學知識給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加入適量熟石灰中和酸性廢水后排放(合理即可)。

加入適量熟石灰中和酸性廢水后排放(合理即可)
9.[項目式學習](南寧西鄉塘區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以“中和反應”為課題進行項目式學習,請你一起參與。
【任務一】中和反應的應用
(1)《天工開物》中記載“石灰淹苗足”,利用了中和反應的原理。如果土壤呈酸性是因為有硝酸,寫出氫氧化鈣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NO3+Ca(OH)2===Ca(NO3)2+2H2O。下列應用原理與其不同的是C(填字母序號)。
A.服用含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B.用熟石灰處理硫酸廠的酸性廢水
C.用稀鹽酸除去鋼鐵表面的鐵銹
D.用稀氨水處理蚊蟲叮咬處(含蟻酸)
2HNO3+Ca(OH)2===Ca(NO3)2+2H2O
C
【任務二】探究酸和堿之間能否反應
通過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完成以下實驗:向40 mL質量分數為0.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入稀鹽酸,測定溶液的pH隨滴入稀鹽酸體積的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利用溫度傳感器測得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2 所示。
(2)如圖1,向A點對應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紅 色。
(3)如圖2,當33 s≤t≤40 s時,對應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成分為NaCl、HCl(寫化學式)。
(4)由圖1得出酸和堿之間發生了反應的依據是溶液pH逐漸減小至小于7。

NaCl、HCl
溶液pH逐漸減小至小于7
【任務三】反思拓展
(5)有同學提出質疑,溶液溫度升高,還可能是因為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放熱,請你設計實驗證明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實驗方案是將鹽酸換成等體積的水做對比實驗,若稀釋放出的熱比上述少,證明中和反應放熱。
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放

將鹽酸換成等
體積的水做對比實驗,若稀釋放出的熱比上述少,證明中和反應放熱(共22張PPT)
專題(三) 復分解反應的應用
類型1:物質的共存
1.(金華婺城區期中)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的是( )
A.Na2CO3、KNO3、NaCl
B.NaOH、KCl、HNO3
C.Na2SO4、BaCl2、NaNO3
D.KNO3、NaCl、CuSO4
A
2.(鹽城一模)實驗室有一瓶無色透明的廢液。經測定其pH=2,對其中還可能存在的離子組合推測合理的是( )
A.Fe2+、Na+、Cl-、NO
B.Mg2+、K+、Cl-、SO
C.Ca2+、Na+、Cl-、CO
D.Ba2+、Na+、OH-、NO
B
3.下列各組物質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
A.無色溶液:Fe(NO3)2、NaNO3
B.能使石蕊變紅的溶液:HCl、CaCl2
C.pH=10的溶液:FeCl2、MgCl2
D.含有Na2CO3的溶液:Ba(OH)2、H2SO4
B
【方法指導】
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隱含條件
(1)酸性或pH<7或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含有H+;堿性或
pH>7或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或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說明溶液中含有
OH-。
(2)溶液為無色,即溶液中不存在有顏色的離子,如Cu2+(藍色)、Fe2+(淺綠色)、Fe3+(黃色)等。
第二步:分析選項所給物質(或離子)間能否發生反應。初中常見的在溶液中不共存的離子對:
類型2:酸堿鹽的檢驗與鑒別
考向1:不用其他試劑鑒別
4.(柳州二模)下列各組物質的稀溶液,不另外提供試劑就無法一一鑒別的一組是( )
A.Mg(NO3)2、NaOH、CuSO4
B.NaHCO3、AgNO3、HCl
C.Ba(NO3)2、K2CO3、H2SO4
D.H2SO4、NaCl、KOH
D
5.下列物質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試劑就能相互鑒別出來的一組是( )
A.H2SO4    NaOH    CuSO4
B.HCl Ca(OH)2 NaCl
C.Na2CO3 CaCl2 BaCl2
D.KNO3 Na2SO4 FeCl3
A
【方法指導】
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或兩兩之間反應的不同現象把物質鑒別出來。
考向2:加其他試劑鑒別
6.(武威涼州區二模)欲把Ba(NO3)2、AgNO3、Na2CO3三種無色溶液一次性鑒別出來,可選用( )
A.稀鹽酸 B.稀硝酸
C.氯化鋇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A
7.(內江一模)實驗室有Ca(OH)2、H2SO4,Na2SO4三種無色溶液,下列物質中能夠一次性鑒別這三種物質的是( )
A.Na2CO3溶液
B.MgCl2溶液
C.Ba(NO3)2溶液
D.酚酞溶液
A
【方法指導】
(1)根據酸堿性不同,可使用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pH試紙等鑒別;
(2)加入其他試劑,通過化學反應,觀察反應現象(如燃燒、產生氣泡、產生沉淀、變色等),依據現象分析得出結論。
類型3:酸堿鹽的除雜
8.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選用的方法正確的是
( )
A.CaCl2溶液(HCl):加入過量的CaCO3、過濾
B.KNO3溶液(K2SO4):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過濾
C.鹽酸(稀硫酸):加入過量BaCl2溶液、過濾
D.NaOH溶液(Na2CO3): 加入過量Ca(OH)2溶液、過濾
A
9.下列實驗方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D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
B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C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適量的Ca(OH)2溶液,過濾
D 除去KNO3溶液中的AgNO3 加入適量KCl溶液,再過濾
10.(洛陽伊川縣一模)為除去粗鹽固體樣品中含有的可溶性雜質CaCl2、
MgCl2、Na2SO4和不溶性雜質泥沙,某實驗小組先加水溶解過濾,然后對濾液進行以下操作:①加過量的Na2CO3溶液;②過濾;③蒸發;④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⑤加適量的稀鹽酸;⑥加過量的NaOH溶液。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⑥④①②⑤③ B.⑥①④②⑤③
C.④⑥①③②⑤ D.④①⑥⑤②③
A
【方法指導】
(1)除雜原則:①主不減:被提純的物質不能和加入的試劑反應;②雜不增:不能引入新的雜質;③易分離:使被提純的物質和雜質轉化為不同的狀態(氣、液、固),固體和液體用過濾操作分離;④能復原:被提純物質容易恢復為原來的狀態。如固體除雜時加入水或溶液,則除雜后要將其還原為固體。
(2)除雜時的解題思路: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為例:
類型4:實驗探究題
11.(合肥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做了以下探究:
【初步探究】
(1)同學們一致認為在試管①中還需要加入酚酞(或石蕊)溶液才能證明發生了復分解反應。
(2)試管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Na2CO3===2NaCl+H2O+CO2↑。
【繼續探究】興趣小組的同學將試管③反應后的物質過濾,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一步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酚酞(或石蕊)
2HCl+Na2CO3===2NaCl+H2O+CO2↑
【猜想假設】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Na2CO3;
猜想三:Ba(OH)2、NaOH。
NaOH、Na2CO3
【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一:取試管③中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CaCl2(合理即可)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正確
步驟二:靜置一段時間,向上層清液中滴加適量CuSO4溶液 產生藍色沉淀 CaCl2(合理即可)
產生藍色沉淀
【實驗結論】通過以上實驗,得出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要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
【反思拓展】測定Ba(OH)2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Ba(OH)2溶液滴在pH試紙上,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用玻璃棒蘸取Ba(OH)2溶液
滴在pH試紙上,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共18張PPT)
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常見的酸
、堿
、鹽
常見的酸
、堿
、鹽
常見的酸
、堿
、鹽
常見的酸
、堿
、鹽
常見的酸
、堿
、鹽
1.(昭通昭陽區模擬)生活中的一些物質的pH如下:
其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明顯變紅的是( )
A.純牛奶 B.廚房油污漬洗劑
C.橙子汁 D.蘇打水
C
物質 橙子汁 純牛奶 蘇打水 廚房油污清劑
pH 3 6.5 7.5 12
2.(合肥長豐縣一模)如圖所示,將表面生銹的鐵釘放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變成淺黃色,將試管進行加熱后發現溶液顏色立即加深,并產生大量氣泡,根據以上現象判斷,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溶液變成黃色的原因:2Fe+6HCl===2FeCl3+3H2↑
B.加熱后產生的大量氣泡,可能是氫氣
C.升高溫度可以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
D.可以用鹽酸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A
3.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向m g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密度為ρ g/cm3),并用電腦連接溫度傳感器采集數據,得到溫度隨滴加稀鹽酸的體積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c三點對應溶液的pH:c>b>a
B.a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HCl
C.c點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為g
D.實驗所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
D
4.(太原一模)硫酸銨的化學式為(NH4)2SO4,不僅是一種化肥,而且可用于改良堿性土壤。同學們在實驗室中配制了少量硫酸銨溶液給花盆中的花施肥,其配制過程如下。以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硫酸銨作為化肥時屬于復合肥
B.所配溶液為硫酸銨不飽和溶液
C.所配溶液降溫時會有晶體析出
D.硫酸銨改良土壤屬于中和反應
B
5.[分類觀]分類法是初中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
A.氧化物:H2O2 ZnSO4 CO SO2
B.酸:H2CO3 H2SO4 HNO3 CH3COOH
C.堿:Cu(OH)2 NaOH Ca(OH)2 C2H5OH
D.鹽:NaCl Na2CO3 BaSO4 NH3·H2O
B
6.(百色中考)下列各組物質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u(NO3)2  KCl   HCl
B.K2SO4  NaOH  NH4Cl
C.HNO3  NaCl  Ca(OH)2
D.KNO3  Na2SO4  NaCl
D
7.(南寧江南區模擬)下列物質間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
A.HCl→HNO3
B.Fe→FeCl3
C.NaNO3→Na2SO4
D.CaCO3→Ca(OH)2
A
8.(臨沂沂水縣月考)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請回答相關問題。
(1)鹽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酸,它們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酸根離子和H+(填寫符號);它們在工業上常用于金屬除銹,請寫出用鹽酸除去鐵銹的化學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2)小蘇打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醫療上也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藥劑,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H+
Fe2O3+6HCl===2FeCl3+3H2O
NaHCO3+HCl===NaCl+H2O+CO2↑
(3)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用的適量的酸是硫酸。
(4)現有稀硫酸、Na2CO3溶液、KOH溶液和CuSO4 溶液。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能夠與上述某些物質發生復分解反應、并有氣體生成的物質A (填字母序號)。
A.稀鹽酸  B.燒堿溶液 C.硝酸鉀溶液
硫酸
A
9.(西安碑林區二模)實驗室有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為探究其變質情況,小玥同學進行如圖1 實驗。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O2與CaCl2溶液不反應。
(1)請寫出NaOH溶液變質的化學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2)溶液a呈紅色,不能說明NaOH溶液變質,理由是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3)“現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為紅色,說明NaOH溶液部分變質。
(4)NaOH溶液與CO2反應無明顯現象,受到小玥思路的啟發,小遠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可立即證明NaOH溶液能與CO2反應。X溶液中含有的2種溶質是CaCl2、NaOH(填化學式)。
2NaOH+CO2===Na2CO3+H2O
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
鈉溶液都顯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為紅色
CaCl2、NaOH(共17張PPT)
實驗活動8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
【實驗梳理】
1.酸、堿與指示劑的作用
操作 現象 稀鹽酸 稀硫酸 氫氧化鈉溶液 氫氧化鈣溶液
分別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 紅色 紅色 藍色 藍色
分別加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 無色 無色 紅色 紅色
紅色
紅色
藍色
藍色
無色
無色
紅色
紅色
2.溶液酸堿性的檢驗
選擇的溶液 滴加石蕊溶液后的顏色變化 滴加酚酞溶液后的顏色變化 溶液的酸堿性 pH
稀鹽酸 紅色 無色 酸性 2
白 醋 紅色 無色 酸性 3
肥皂水 藍色 紅色 堿性 10
爐具清潔劑 藍色 紅色 堿性 13
3.稀鹽酸與生銹的鐵釘反應
取兩個生銹的鐵釘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加入約2 mL稀鹽酸,可看到試管中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當觀察到鐵釘表面的銹去掉變得光亮時,將其中一支試管中的鐵釘取出,洗凈。繼續觀察另一支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 +H2↑。
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有氣泡產生
Fe+2HCl===FeCl2 +H2↑
4.堿的化學性質
(1)在試管中加入2 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產生藍色沉淀,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CuSO4===Na2SO4+Cu(OH;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藍色沉淀消失,溶液變為藍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OH)2+2HCl===CuCl2+2H2O。
產生藍色沉淀,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
2NaOH+CuSO4===Na2SO4+Cu(OH)2↓
Cu(OH)2+2HCl===CuCl2+2H2O
藍色沉淀消失,溶液變為藍色
(2)向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 mL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鹽酸,邊加邊振蕩試管至溶液顏色剛好變成無色為止。取該無色溶液約1 mL放在蒸發皿中加熱,使液體蒸干,觀察到有白色固體出現。
有白色固體出現
(3)向兩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氫氧化鈣粉末,然后各加入1 mL水,振蕩,再各滴入 1~2 滴酚酞溶液,觀察到有少量固體沒有溶解,溶液變紅色,說明氫氧化鈣微 溶于水,其水溶液顯堿 性,繼續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
1 mL的水,振蕩,觀察到該試管溶液渾濁,紅色不消失;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1 mL稀鹽酸,振蕩,觀察到該試管固體消失,溶液變為無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 2+2HCl===CaCl2+2H2O。
有少量固體沒有溶解,溶液變紅色


溶液渾濁,紅色不消失
固體消失,溶液變為無色
Ca(OH)2+2HCl===CaCl2+2H2O
【針對訓練】
1.(北京朝陽區期末)如圖是小亮利用點滴板探究酸的化學性質。分別向6個孔穴中滴加等體積的稀鹽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處溶液變為紅色
B.觀察②③處實驗現象,可比較鋅、
銅的金屬活動性
C.反應④可用于除去鐵銹,
將生銹的鐵器長期浸泡在酸中效果更好
D.確定⑥處反應后溶液的成分,可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
C
2.(哈爾濱南崗區月考)下列實驗現象敘述正確的是( )
A.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B.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C.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紅磚粉末:溶液中產生大量氧氣
D.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木條燃燒得更旺
D
3.探究酸的性質。
(1)現象:①中觀察到2、4(填序號)孔穴中溶液變紅;③中均觀察到粉末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2)分析:②中均生成H2 (填化學式);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Fe2O3+6HCl===2FeCl3+3H2(任寫一個)。
(3)結論:鹽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其原因是溶液中均含有H+。
2、4
粉末溶
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H2
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中均含有H+
4.[項目式學習](德州齊河縣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對酸堿鹽的知識進行了如下項目式學習,請你參與。
【項目一】酸和堿能否發生反應
(1)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緩慢滴加稀鹽酸(如圖1所示),實驗中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的現象時,能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
(2)某興趣小組同學用pH傳感器探究鹽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如圖2所示)。興趣小組的同學認為該實驗也可以證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請你說明理由。pH傳感器讀出的pH變化由大于7逐漸減小到小于7,說明燒瓶內氫氧化鈉溶液在減少直至沒有,能說明化學反應的發生。
紅色變成無色
pH傳感器讀出的pH變化由大于7逐漸減小到小于7,說明燒瓶內氫氧化鈉溶液在減少直至沒有,能說明化學反應的發生
【項目二】部分酸堿鹽之間反應
向碳酸鈉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鋇溶液(如圖3所示),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同學們對濾液和濾渣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3)經分析,濾液中所含溶質的成分有氫氧化鋇和氫氧化鈉[或NaOH、Ba(OH) 2]。
(4)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收集到二氧化碳的質量為a,稀硫酸與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4所示。請分析沉淀質量增加的原因:每197份質量的碳酸鋇固體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233份質量的硫酸鋇沉淀,因此沉淀的質量增加。
氫氧化鋇和氫氧化鈉[或NaOH、
Ba(OH)2]
每197份質量的碳酸鋇固體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233份質量的硫酸鋇沉淀,因此沉淀的質量增加
(5)由項目一和項目二可歸納物質轉化過程中所涉及的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有堿與指示劑作用、酸與指示劑作用、堿與酸反應、堿與鹽反應、酸與鹽反應。
堿與指示劑作用、酸與指示劑作用、堿與酸反應、堿與鹽反應、酸與鹽反應(共29張PPT)
課題 3  常見的鹽
第1課時   常見的鹽及鹽的化學性質
1.食鹽是鹽,但不是所有的鹽都能食用,如工業用鹽亞硝酸鈉(NaNO2),雖然外觀與食鹽相似且有咸味,但有毒;CuSO4、BaCl2等重金屬鹽也有毒。
2.鹽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屬元素,如硫酸銨中只含有非金屬元素。
3. 或 的檢驗:向被檢測物中加入適量稀鹽酸,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被檢測物中含有
或 。
注意:能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不一定含有 或 ,還可能是活潑金屬等,故必須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以驗證該氣體是CO2而不是H2等其他氣體,才能證明原物質中含有 或 。
4.酸溶液顯酸性,堿溶液顯堿性,但鹽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如
Na2CO3溶液呈堿性, NaHSO4溶液呈酸性。
5.大理石、石灰石不是碳酸鈣的俗名。CaCO3是一種白色難溶于水的固體,它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知識點1:鹽的概念和氯化鈉
1.下列對于鹽的組成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定含有金屬元素 B.一定含有氫元素
C.一定含有酸根離子 D.一定含有原子團
C
2.(梧州一模)下列物質中,屬于鹽的是( )
A.NaOH
B.Na2CO3
C.H2CO3
D.CaO
B
3.(吉安二模)一般向鹽中加入適量碘酸鉀(KIO3)以補充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碘酸鉀屬于( )
A.單質
B.酸
C.鹽
D.堿
C
4.氯化鈉是一種常見的化學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氯化鈉是常見的食品調味劑
B.氯化鈉可以用作融雪劑
C.氯化鈉溶液可加快鐵生銹
D.蒸發海水即可獲得純凈的氯化鈉固體
D
知識點2: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
5.下列物質的俗稱或主要成分與化學式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食鹽:NaCl
B.蘇打:NaHCO3
C.熟石灰:CaCO3
D.小蘇打:Na2CO3
A
6.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常見鹽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純堿作洗滌劑除油污
B.用小蘇打發酵面粉
C.用食鹽配制生理鹽水
D.碳酸鈣可作補鈣劑
C
知識點3:鹽的化學性質
7.向Na2CO3、MgCl2、K2SO4三種溶液中分別滴加某試劑后,出現相同現象,則該試劑是( )
A.稀鹽酸
B.Ba(OH)2溶液
C.BaCl2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B
8.[科學思維](肥城期末)及時歸納是學好化學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圖所示的結構圖歸納鹽的化學性質(“—”表示相連的物質可以發生反應),請歸納有關知識。
(1)X代表酸(填物質類別)類物質。
(2)性質①對應的化學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3)在歸納性質③時,選取了氫氧化鈣和碳酸鈉這兩種物質,它們在溶液中相互反應時產生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為
Ca(OH)2+Na2CO3===CaCO3↓+2NaOH。
(4)若鹽a為碳酸鈉,則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CaCl2===CaCO3↓+2NaCl(合理即可)(任寫一個)。

置換反應
產生白色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2CO3+CaCl2===CaCO3↓+2NaCl(合理即可)
知識點4:物質的簡單分類
9.[科學思維]如圖是小明同學整理的有關物質分類的樹狀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樹狀圖補充完整。
(2)用下列物質的序號按要求填空:A.空氣、B.氧氣、C.水、D.金剛石、E.二氧化碳、F.氧化銅、G.生鐵、H.硫酸、I.氫氧化鈉、J.氯化鈉。
①屬于混合物的是AG 。
②屬于非金屬單質的是B D。
③屬于化合物的是CEF HI。
④屬于鹽的是J 。
AG
BD
CEFHI
J
易錯點:對碳酸鹽的檢驗方法有誤
10.(徐州賈汪區模擬)檢驗某物質中含有碳酸鹽的合理方法是( )
A.放入水中不溶解
B.加入稀鹽酸中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C.加入稀鹽酸中有無色氣體產生
D.加熱放出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B
【易錯提醒】向活潑金屬中滴加稀鹽酸也會產生無色氣體,故還要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物質中含有碳酸鹽。
11.(高州一模)下列試劑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鑒別出來的是( )
A.NaCl溶液
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
D.稀鹽酸
B
12.[九下P85“練習與應用”T4改編]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工業用鹽。它有毒、有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顯堿性,外形與食鹽相似。食鹽是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用途廣泛,其水溶液呈中性。
(1)亞硝酸鈉和食鹽因為組成里都含有鈉離子,被稱為鈉鹽,請另舉一個你熟悉的鈉鹽:NaNO3(合理即可)(用化學式表示)。
(2)為了鑒別亞硝酸鈉與食鹽,小明同學說可用品嘗的方法。你認為他的方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不正確,亞硝酸鈉有毒,不能品嘗。
NaNO3(合理即可)
不正確,亞硝酸鈉有毒,不能品嘗
13.[科學思維]學習了金屬、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后,小剛同學發現很多不同類別的物質發生反應時都有鹽生成,于是整理了如圖的關聯圖。
(1)⑤處可以填寫的內容是非金屬氧化物+堿(寫一種,不能與圖中已有信息重復)。
(2)若利用①獲得NaCl,請寫出符合條件的化學方程式:
HCl+NaOH===NaCl+H2O,該反應實質參加反應的微粒是H+、OH-(填微粒符號)。
(3)若利用④生成的鹽為MgSO4,寫出符合條件的化學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非金屬氧化物+堿
HCl+NaOH===NaCl+H2O
H+、OH-
Mg+H2SO4===MgSO4+H2↑
(4)若⑦中觀察到的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請寫出對應的任一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合理即可)。
(5)小剛認為也可以通過⑥的轉化關系,利用Cu和AgCl反應獲得CuCl2,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若同意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若不同意請說明理由。不同意;氯化銀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CaCl2+Na2CO3===CaCO3↓+2NaCl(合理即可)
不同意;氯化銀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14.[項目式學習](靖西三模)關于鹽的性質研究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某興趣小組以“探究碳酸氫鈉的性質”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認識碳酸氫鈉
(1)下列關于碳酸氫鈉的說法正確的是AC 。
A.碳酸氫鈉是由Na+和 構成的
B.碳酸氫鈉俗稱純堿
C.碳酸氫鈉醫療上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
D.碳酸氫鈉難溶于水
AC
【任務二】探究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
(2)探究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興趣小組取適量碳酸氫鈉粉末于甲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如圖1所示,觀察到甲試管中有氣泡產生,乙試管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碳酸氫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CO2,寫出試管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NaHCO3+HCl===NaCl+H2O+CO2↑
(3)探究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用酒精燈充分加熱玻璃管,如圖2所示。
資料:無水硫酸銅呈白色,遇水后呈藍色。
①發現玻璃管內無水硫酸銅變藍,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說明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且有水 和二氧化碳生成。
②實驗后興趣小組同學猜想玻璃管A處固體產物僅是Na2CO3而不含有
NaOH,請設計實驗證明(寫出具體步驟和現象):取少量A處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水,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鈣溶液或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變色(合理即可)。

取少量A處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水,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鈣溶液或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變色(合理即可)
(4)常溫下,興趣小組同學取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于燒杯中,插入pH傳感器,向燒杯中持續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當溶液的pH變為6.68時開始有無色氣體產生。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如圖3所示。
【查閱資料】
資料一: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 能同時發生如下變化:
變化①: +H2O―→H2CO3+OH-
變化②: ―→ +H+
資料二:溶液的酸堿性與溶液中H+和OH-數目的相對大小有關。常溫下,當單位體積溶液中OH-的數目大于H+的數目時溶液的pH>7,反之pH<7;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的H+數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
①根據上述實驗可知NaHCO3溶液顯堿性,結合材料一、二從微觀角度說明原因:碳酸氫鈉溶于水后,發生變化①的HCO-3比發生變化②的HCO-3多,導致單位體積溶液中的OH-數目比H+多。
②根據本實驗,可知從0~30 s,單位體積溶液中H+數目不斷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
增大
碳酸氫鈉溶于水后,發生變化①的 比發生變化②的
多,導致單位體積溶液中的OH-數目比H+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皋兰县| 马山县| 安溪县| 巴里| 于都县| 凤山市| 汤原县| 陆河县| 陆良县| 保德县| 托克逊县| 茶陵县| 革吉县| 浏阳市| 双江| 文成县| 淮滨县| 正安县| 修文县| 临泽县| 建始县| 内黄县| 于都县| 兖州市| 恩施市| 交口县| 三江| 随州市| 朝阳区| 平舆县| 高雄市| 淮北市| 若尔盖县| 和林格尔县| 静乐县| 晋中市| 四子王旗| 阜阳市| 锡林郭勒盟|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