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莆田二中、仙游一中、莆田六中高一期中聯考化學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總分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Ag-108 Zn-65第 I卷(選擇題共 48分)一、單選題(每小題 3分)1.學習化學時引入數學集合思想可以幫我們更好的分析物質類別或反應之間的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圖示表達方式的是( )選項 X YA 堿性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B 化合物 電解質C 鹽 酸D 化合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 mol 任何氣體的氣體摩爾體積都約為 22.4 L·mol-1B.物質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微粒的集合體,符號為 nC.分子數不同的氣體,體積有可能相同D.在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物質的量越大,壓強越大3.我國海洋資源豐富。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海底開采的石油屬于純凈物 B.海洋生物的呼吸作用屬于化學變化C.高溫煅燒貝殼可以制生石灰 D.海水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分散系4.下列說明不.正.確.的是( )A.輕微燙傷,可先用潔凈的冷水處理,降低局部溫度,然后涂上燙傷藥膏B.如果不慎將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用 NaOH溶液涂在皮膚上C.遇到火災應該切斷電源,移走可燃物D.易燃物如鈉、鉀等若隨便丟棄易引起火災,可以將未用完的鈉、鉀等放回原試劑瓶5.舞臺上用干冰制造云霧效果。對該過程中干冰(CO2固體)變化,錯誤的是( )A.CO2分子物質的量不變 B.CO2分子間作用力增大1 / 6{#{QQABZbQSQ0UxgwggiAwAkABBRAACAh4CbQQ10SCCEsIQkhoAECSALQgOQVFAALqoARAiASSYBNNIBAABA=A}=#}#}C.CO2分子間距離增大 D.CO2分子數沒有發生變化6.下列與膠體有關的實驗描述正確的是( )A.用一束激光照射膠體和溶液都有光亮的通路B.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方法是飽和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C.用過濾的方法不能分離氫氧化鐵膠體和氯化鐵溶液D.向氫氧化鐵膠體中加入過量鹽酸后出現紅褐色沉淀7.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中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中倒出B.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插入蒸餾燒瓶的溶液中C.過濾操作中,為了加快過濾速度可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輕輕攪拌D.萃取操作時,應選擇有機萃取劑,且萃取劑的密度必須比水大8.設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1molNH3所含有的原子數為 NAB.常溫常壓下,48g氧氣所含的分子數為 1.5NAC.標準狀況下,44.8LH2O所含的分子數為 2NAD.0.1mol/L的 Na2SO4溶液中含有鈉離子數目為 0.2NA9.下列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H2O2 + SO2=H2SO4 B.Cl2 + H2O HCl + HClOC.SO2 + 2NaOH=Na2SO3 + H2O D.C + 4HNO3(濃) CO2 ↑+ 4NO2 ↑+ 2H2O10.有以下物質屬于電解質且能導電的是:( )①鹽酸 ②生石灰 ③銅 ④石墨 ⑤二氧化碳 ⑥熔融氯化鉀A.⑥ B.②⑤ C.④⑥ D.①③⑥11.在標準狀況下,18gCO和 CO2的混合氣體的體積為 11.2L。則此混合氣體中 CO和 CO2的質量之比是( )A.1:1 B.1:7 C.1:11 D.7:1112.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她發現的青蒿素化學式為 C15H22O5,易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機溶劑,提取粗品的主要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操作 I的分離方法是萃取分液 B.操作Ⅱ的分離方法是蒸餾2 / 6{#{QQABZbQSQ0UxgwggiAwAkABBRAACAh4CbQQ10SCCEsIQkhoAECSALQgOQVFAALqoARAiASSYBNNIBAABA=A}=#}#}C.青蒿素的摩爾質量為 282 D.其中碳氧原子的質量比為 15:513.NaCl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將 NaCl固體溶于水形成飽和溶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再加入少量氯化鈉固體,依然存在溶解的過程,離子濃度改變B.因為 NaCl在水中發生電離,故 NaCl溶液是電解質C.熔融的 NaCl也能電離出水和離子而導電D.NaCl溶于水后,無需通電即可發生電離14.取 18.4g鋁鋅合金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應后收集到氫氣 11.2L(標準狀況下),則由鋁和鋅分別產生的氫氣的體積之比為( )A.3∶1 B.4∶3 C.1∶3 D.3∶215.氨氣可用來檢驗氯氣是否泄漏,現象是產生大量白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l2 + 8NH3 =6NH4Cl + N2,下列有關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氯氣和氨氣的密度之比為 3: 8B.常溫常壓下,消耗的氨氣和生成的氮氣的體積之比為 8: 1C.常溫常壓下,恰好反應的氨氣和氯氣的原子數之比為 3: 16D.產生 224 mL N2時,消耗NH3的質量為 1.36 g16.下列有關物質的量濃度和質量分數的計算正確的是( )A.98%的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49%的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的二倍B.20%的氫氧化鈉溶液和 30%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5%C.c1mol/L,ρ1 g/cm3的硫酸溶液與 c2mol/L,ρ2 g/cm3的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ρ3 g/cm3的硫酸溶1000 c +c ρ液的濃度為 2 1 3mol/Lρ1+ρ2D.25℃時 NaCl飽和溶液(密度為 1.17g/cm3)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 5.3mol/L(已知 25℃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 36克)3 / 6{#{QQABZbQSQ0UxgwggiAwAkABBRAACAh4CbQQ10SCCEsIQkhoAECSALQgOQVFAALqoARAiASSYBNNIBAABA=A}=#}#}第 II卷(非選擇題共 52分)二、填空題17(14分).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二氧化硅的化學式為 SiO2,該物質能與 NaOH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NaOH+SiO2=Na2SiO3+H2O,由此可知 SiO2屬于 (填“酸性”或“堿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 SO2也具有類似的性質,請你寫出 SO2與 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已知H3PO2(次磷酸)與足量的 NaOH反應只生成一種鹽NaH2PO2,則H3PO2屬于 酸。請寫出H3PO2溶液與足量 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寫出 NaHSO4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4)500ml2mol/L氨水稀釋到 1000ml,則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該稀釋后溶液取 100ml與200ml 2.5mol/L氨水混合,若忽略體積變化,則混合后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8.(6分)有一包白色固體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CaCO3、KNO3、BaCl2、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以下步驟進行實驗:(1)將固體粉末溶于水得無色溶液和白色沉淀;(2)加入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氣泡產生。根據以上實驗所產生得現象,判斷這種混合物里,一定含有 物質,一定沒有 物質,可能有的物質是 。19.(14分)制造牙膏的常用摩擦劑有①CaCO3、②CaHPO4、③SiO2、④Al(OH)3。某實驗室設計兩種工藝流程制取超細 CaCO3,其原理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上述摩擦劑屬于鹽的是 (填化學式,下同),屬于氧化物的是 。(2)氣體 A的化學式為 ,操作 a的名稱為 。(3)方案一“沉鈣”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 NaOH溶液得到 NaOH固體的操作為 。(4)方案二“酸浸”時若生成 44 g氣體 B,則消耗 2mol/L稀鹽酸 ml。4 / 6{#{QQABZbQSQ0UxgwggiAwAkABBRAACAh4CbQQ10SCCEsIQkhoAECSALQgOQVFAALqoARAiASSYBNNIBAABA=A}=#}#}20.(18分)某同學用純堿固體配置 0.1mol/L Na2CO3溶液 240ml。請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需稱量 g固體氫氧化鈉。(2)配置時,必須要使用的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托盤天平(帶砝碼)、藥匙,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 、 。(3)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驟如圖所示,按實驗過程先后順序排列(不重復) 。(4)判斷下列操作對 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①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 。②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 。③定容時俯視觀察液面 。④轉移過程中有少量液體撒到容量瓶外面(4) 若用 18.4mol/L的濃硫酸配制 100mL濃度為 1mol/L的稀硫酸,則需用量筒量取 mL濃硫酸。5 / 6{#{QQABZbQSQ0UxgwggiAwAkABBRAACAh4CbQQ10SCCEsIQkhoAECSALQgOQVFAALqoARAiASSYBNNIBAABA=A}=#}#}莆田二中、仙游一中、莆田六中 2023-2024高一上期中聯考參考答案1-5DAABB 6-10CABCA 11-15DBDDB 16D17.(1)酸性;SO2 + 2NaOH = Na2SO3 + H2O(2)一元; H3PO2 + NaOH = NaH2PO2+H2O(3) NaHSO4 = Na+ + H+ + SO42-(4)1; 218.一定有:BaCl2、CaCO3、Na2SO4,一定不含有:CuSO4、可能有:KNO319. (1) CaCO3、CaHPO4 ;SiO2(2) CO2 ; 過濾(3) Ca(OH)2+Na2CO3=CaCO3↓+2NaOH ; 蒸發結晶(4) 100020.(1)2.7(2)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3)CBDFAE(4) 偏低; 無影響 ; 偏高; 偏低(4)5.46 / 6{#{QQABZbQSQ0UxgwggiAwAkABBRAACAh4CbQQ10SCCEsIQkhoAECSALQgOQVFAALqoARAiASSYBNNIBA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