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鄂爾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聯考試卷
高三生物學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1章。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關于①~⑤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一個大腸桿菌;②一個池塘中所有的魚;③一片樹林中所有的動植物;④臥龍自然保護區;⑤一個蛋白質分子
A.因為⑤最小,所以它是生命系統中最基本的單位
B.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①及其細胞中的核糖體
C.②和③分別是一個種群和一個生物群落
D.④中既含有生物部分也含有非生物部分
2.下列對兩種實例所做的分析,正確的是
實例1:玉米種子在儲存前需要先晾干,萌發時用水浸泡能更快長成幼苗;
實例2:溫帶地區的闊葉樹如楊樹進入冬季葉片落盡,且體內水分含量會發生改變。
A.玉米種子在晾干的過程中自由水和結合水都會失去
B.玉米種子萌發時用水浸泡可以使細胞中結合水/自由水比值變大
C.楊樹進入冬季葉片落盡可以減少水分散失,此時植株體內自由水/結合水比值降低
D.夏季植物細胞中的水分都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冬季都以結合水的形式存在
3.某生物興趣小組從菠菜的葉肉細胞中提取到一種化合物,經鑒定該化合物的元素組成是C、H、O。下列對該化合物的判斷,錯誤的是
A.該化合物可能是多糖,但不可能是糖原
B.該化合物可能是脂肪,其中含有的脂肪酸主要是飽和脂肪酸
C.該化合物可能是細胞膜的成分之一,但含量較少
D.該化合物可能來自細胞壁或葉綠體
4.下列關于生物膜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都存在生物膜系統
B.各種生物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由磷脂和蛋白質構成
C.生物膜系統中不同的生物膜都是通過囊泡發生聯系的
D.線粒體內膜中蛋白質/脂質的比值高于外膜
5.細胞器甲:存在于綠色植物細胞中,且含有色素;細胞器乙:無生物膜和核酸。下列關于細胞器甲和乙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器甲是葉綠體或液泡,兩種細胞器同時存在于各種植物細胞中
B.如果某植物細胞中存在細胞器乙,則該植物細胞不可能是玉米細胞
C.細胞器乙如果不能形成,則動物細胞不能進行正常的有絲分裂
D.如果細胞器甲與能量轉換有關,則該細胞器中一般可以提取到4種色素
6.某同學在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進行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過程時繪制了如下示意圖,A、B表示相關結構或液體,C為相鄰兩個細胞之間的通道。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結構A為原生質體,其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
B.若結構A紫色逐漸加深,則該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減弱
C.結構C可以表示胞間連絲,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D.隨著溶液B濃度的增大,結構A的濃度也會增加
7.下列關于酶和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A.需要酶的代謝過程不一定需要ATP B.ATP只能在生物膜上產生且需要酶參與
C.酶和ATP的組成元素也可能相同 D.各種活細胞中都有酶和ATP分布
8.如圖是探究水稻種子細胞呼吸的裝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一段時間后紅色小液滴不移動,說明水稻種子已經死亡
B.該裝置不能測定種子無氧呼吸的速率
C.實驗一段時間后,廣口瓶內的溫度會升高
D.將裝置中的KOH溶液換成清水,則實驗開始一段時間紅色小液滴可能不移動
9.細胞的生命活動離不開酶和ATP的參與。圖1為生物體的新陳代謝與ATP關系的示意圖。ATP合成酶的結構和功能如圖2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圖1 圖2
A.圖1中①和④過程說明ATP與ADP間的轉化是可逆反應
B.發燒時體溫上升過程中的熱量主要來自圖1中的③和④
C.ATP合成酶催化ATP合成的能量來自膜兩側H+的濃度差形成的勢能
D.ATP合成酶可廣泛分布于線粒體外膜和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10.下列關于呼吸作用在生產上的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深耕松土、及時排水可促進根系對氧氣的吸收
B.馬鈴薯塊莖儲藏庫中氧氣濃度的升高會增加乳酸的產生
C.釀制葡萄酒時密閉環境中酵母菌的發酵可抑制雜菌繁殖
D.保持低溫、低氧及適宜濕度的環境有利于果蔬保存
11.科研人員對3種不同生境下車前草的凈光合速率進行了檢測,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根據車前草的凈光合速率峰值河岸>草地>林下,可判斷車前草是喜陽植物
B.8:00~15:00林下的車前草凈光合速率相對較低,主要是受光照強度的影響
C.13:00時草地和河岸的車前草具有輕微的“午休”現象,主要是受環境中CO2濃度影響
D.15:00后,3種生境的車前草凈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趨勢,主要是受環境中溫度的影響
12.下列關于細胞生長和增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生長和增殖過程均受到細胞內遺傳物質的控制
B.隨細胞生長,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效率逐漸降低
C.真核細胞通過有絲分裂直接將親代染色體平均分配給子代
D.無絲分裂過程中不出現染色質和染色體之間的形態轉換
13.最新研究表明牛磺酸的抗衰老機制為通過保護端粒酶,抑制線粒體功能障礙,減少DNA損傷來對抗細胞衰老。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老年人行動遲緩可能與線粒體功能障礙導致的供能不足有關
B.DNA損傷后某些蛋白質合成障礙可能是細胞衰老的直接原因
C.端粒由蛋白質和RNA構成,會隨著細胞分裂次數增多而變短
D.多細胞生物的個體衰老是組成生物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結果
14.下列關于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豌豆屬于閉花傳粉植物,自然狀態下一般都是純種
B.該實驗采用了“假說—演繹法”,先進行雜交實驗再進行測交實驗
C.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證明了遺傳因子位于染色體上
D.孟德爾采用了統計學的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15.在一個經長期隨機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型與基因型的關系是:黃色—Aa1、Aa2;灰色—a1a1、a1a2;黑色—a2a2(注:基因型為AA的胚胎致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控制鼠毛色的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A>a1>a2
B.多只異性黃色鼠相互交配,后代一定會有性狀分離的現象
C.鑒定一灰色雄鼠是否為純合子,可將該鼠與多只黑色雌鼠交配
D.兩只基因型為Aa1的異性黃色鼠相互交配多次,后代中黃色∶灰色≈3∶1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
16.下圖是細胞內三類生物大分子的組成及功能圖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將D高溫加熱后,不能再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B.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構成E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
C.細胞中的F有兩種,但病毒中的F只有一種
D.生物大分子D、E和F在葉綠體中均有分布
17.為了提高蘋果的品質和產量,果農經常在蘋果園中施用大量鉀肥,但這種處理會加劇鉀肥對蘋果造成的鹽脅迫。研究發現,褪黑素(MT)處理可以促進K+外排以及液泡對K+的區隔化(儲存),進一步保持細胞質中的K+穩態,從而增強蘋果植株對KCl的耐受性。如圖為褪黑素緩解蘋果KCl脅迫的分子機制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K+進出該細胞的運輸方式均為主動運輸
B.MT可降低K+過量積累對胞內代謝的影響
C.抑制細胞呼吸強度將會影響K+外排的速率
D.K+以主動運輸進入液泡可提高細胞的吸水能力
18.下圖1是酵母菌細胞呼吸過程示意圖,圖2表示某些環境因素對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圖1 圖2
A.物質a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由藍變黃再變綠
B.人的骨骼肌細胞也可以在圖1中的條件X和Y下進行細胞呼吸
C.圖2中影響有氧呼吸的環境因素有O2濃度和溫度
D.據圖2可知,酵母菌有氧呼吸酶的最適溫度是30℃
19.如圖為由受精卵發育成多細胞動物體時,細胞的生命歷程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受精卵、細胞甲、丙、丁均含有全套基因A、B、C、D
B.受精卵和細胞甲不屬于分化的細胞,因此不具有全能性
C.細胞丙、丁形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D.推測基因B指導合成的蛋白質是細胞丙、丁所必需的
20.野生型番茄成熟時果肉為紅色,現有兩種單基因純合突變體,甲(基因A突變為a)果肉黃色,乙(基因B突變為b)果肉橙色。用甲、乙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不能判斷這兩對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基因型為aabb的番茄果肉為黃色
C.親本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
D.F2果肉為紅色的番茄中純合子約占1/9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21.(11分)如圖為人體小腸上皮細胞對葡萄糖及不同離子等物質的吸收和運輸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為__________。
(2)Na+/K+—ATPase(一種蛋白質)的存在可以維持細胞內部高__________(離子)濃度,同時說明細胞上的某些蛋白質具有__________功能。
(3)口服藥物進入小腸后常見的轉運方式主要包括細胞間途徑A和跨膜轉運途徑。跨膜轉運途徑分為被動轉運方式B、攝入型轉運體介導的跨膜轉運方式C及外排型藥物轉運體介導的跨膜轉運方式D,圖中OATP和P–gp是兩種膜轉運蛋白。
①當腸腔側藥物濃度低于組織液且以C方式進行跨膜運輸時,OATP的構象會發生__________(填“可逆”或“不可逆”)的改變。
②從運輸方式D角度分析,緩解藥物吸收障礙而導致藥效降低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
③某種藥物屬于蛋白質類藥物,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通過圖中A、B、C、D中的方式完成吸收過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某興趣小組欲利用粗榨草莓汁探究pH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進而對出汁率和澄清度的影響。
實驗步驟:
①草莓汁與果膠酶溶液的制備。
②酶促反應。取4支試管,分別加入pH為1、3、5、7的草莓汁各4mL,再加入2%的果膠酶溶液各1mL。另取4支試管,分別加入pH為1、3、5、7的草莓汁各4mL,再加入蒸餾水各1mL作為對照。將所有試管放入45℃水浴鍋反應5min,期間注意震蕩使酶與底物充分混勻。然后轉移至沸水浴中2min,靜置,取出試管觀察實驗現象。
③測定出汁率和澄清度。
實驗結果如下圖1和圖2所示,請根據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圖1 pH對果膠酶活性影響(出汁率) 圖2 pH對果膠酶活性影響(澄清度)
(1)果膠酶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其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管最后轉移到沸水浴中2mi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酶促反應階段的步驟操作有誤,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中每個pH條件下均設有對照組(即加入蒸餾水1mL),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5)該實驗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所加入果膠酶的最適pH是5,理由是__________。
23.(11分)大氣CO2濃度增加不僅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也顯著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為探究溫度和CO2濃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某科研小組利用大豆做了3組對比實驗,各組實驗處理方法及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圖1 圖2
(1)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發生在圖1中__________(填序號)部位。葉綠體中ATP的遷移方向是_________(用序號和箭頭表示)。葉綠體呈現綠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光照強度突然減弱,短時間內含量增加的物質是__________(填“C3”或“C5”)。
(3)與實驗a相比,實驗b中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兩點)。該實驗證明在29℃條件下,CO2濃度上升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大豆的抗旱能力。
(4)為了應對“溫室效應”對大豆造成的減產威脅,請從細胞代謝的角度提出一條可行性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大致思路即可,具體技術手段不做要求)。
24.(11分)分裂間期分為G1期、S期和G2期。Cyclin B是一種細胞周期蛋白,Cyclin B在G1晚期開始合成,在S期表達升高,在G2晚期和M期(分裂期)表達達到峰值。Cyclin B在有絲分裂細胞周期不同時期的合成和降解及調節功能的發揮如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圖1 圖2
(1)Cyclin B在G1期開始合成,G1期合成的蛋白還有__________(舉一例)等。在S期除了合成Cyclin B,還要合成Cyclin A等蛋白質和完成__________的復制;Cyclin A可與蛋白激酶亞基結合介導細胞通過S期,若細胞內Cyclin A表達受到抑制,則細胞將停留在__________期。
(2)MPF中蛋白激酶亞基需要__________的作用才能具有活性,據圖分析,MPF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這一功能的實現需要ATP提供________________。
(3)活化的APC誘導MPF中的Cyclin B發生__________,MPF被識別并轉運到蛋白酶體而降解。隨著MPF和Cyclin B的降解,細胞中發生染色體變成染色質絲及__________的變化,使其轉向末期。
(4)圖2為人體皮膚生發層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部分時期折線圖,圖中BC段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段MPF的含量變化是__________。
25.(11分)某植物的白花和藍花是一對相對性狀,植株能合成藍色素時開藍花,不能合成藍色素時開白花,藍色素的形成機理如圖(已知基因M、N、D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研究人員利用純合白花植株甲、乙、丙分別與基因型相同的藍花植株進行雜交,結果如下。
A組 親本:植株甲×藍花→F1:全為白花→F2:白花∶藍花=3∶1
B組 親本:植株乙×藍花→F1:全為白花→F2:白花∶藍花=13∶3
C組 親本:植株丙×藍花→F1:全為藍花→F2:白花∶藍花=7∶9
回答下列問題:
(1)該植物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種。A組中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B組F2白花植株中與F1白花植株基因型相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C組F2藍花植株中純合子占__________。
(3)欲確定A組F2中一株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將該開白花植株與C組親本植株丙雜交,觀察并統計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子代全部表現為白花,則該植物基因型為__________;若__________,則__________。
鄂爾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
聯考試卷·高三生物學
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
1.D 生命系統中最基本的單位是細胞,A錯誤;用光學顯微鏡觀察不到核糖體,B錯誤;池塘中的魚有多種,所以②不是一個種群,一片樹林中除了動植物還有其他生物,所以③不是一個生物群落,C錯誤;④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D正確。
2.C 玉米種子在晾干的過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A錯誤;玉米種子在萌發時吸收的水分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所以細胞中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會降低,B錯誤;由于溫帶地區冬季根吸收的水分減少,所以葉片落盡以保住體內的水分,體內自由水/結合水比值降低,以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C正確;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細胞中的水分都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形式,D錯誤。
3.B 糖類含有C、H、O三種元素,所以該化合物可能是多糖,但糖原是動物細胞特有的多糖,葉肉細胞中不含有糖原,A正確;脂肪的元素組成也是C、H、O,所以該化合物可能是脂肪,但植物細胞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B錯誤;細胞膜上含有少量的糖類,所以該化合物可能是細胞膜的成分之一,但細胞膜中的糖類含量很少,C正確;該化合物可能是纖維素或淀粉,纖維素是細胞壁的成分之一,淀粉在葉綠體中合成,D正確。
4.D 原核細胞無生物膜系統,A錯誤;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分子構成,B錯誤;一些生物膜是直接相連的,例如內質網和核膜,C錯誤;由于線粒體內膜功能復雜,所以其蛋白質含量高于線粒體外膜,即線粒體內膜中蛋白質/脂質的比值高于外膜,D正確。
5.A 由于細胞器甲存在于植物細胞中,且含有色素,所以該細胞器是葉綠體或液泡,但并非所有的植物細胞中都同時具有這兩種細胞器,A錯誤;細胞器乙是中心體,玉米細胞是高等植物細胞,不含有中心體,B正確;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作用是形成紡錘體,所以如果動物細胞中細胞器乙不能形成,則動物細胞不能進行正常的有絲分裂,C正確;如果細胞器甲與能量轉換有關,則該細胞器是葉綠體,綠色植物葉綠體中一般含有4種色素,D正確。
6.B 結構A為原生質體,其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A正確;結構A紫色逐漸加深時細胞因失水導致細胞液濃度增大,細胞吸水能力增強,B錯誤;結構C是細胞間的通道,可以表示胞間連絲,實現物質和信息交流,C正確;由于細胞壁具有全透性,溶液B為外界溶液,隨著溶液B濃度的增大,結構A的濃度也會增加,D正確。
7.B 有的代謝過程既需要酶也需要ATP,例如C3的還原,有的代謝過程需要酶但不需要ATP,例如蛋白質的水解過程,A正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中也可以產生ATP,B錯誤;有的酶是RNA,RNA和ATP的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N、P,C正確;各種活細胞中都含有呼吸酶,ATP可以通過呼吸作用產生,D正確。
8.A 紅色小液滴不移動,種子可能只進行無氧呼吸,A錯誤;紅色小液滴移動是因為氧氣量的改變,而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所以用該裝置不能測定無氧呼吸速率,B正確;由于種子通過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變成了熱能,所以實驗一段時間后廣口瓶中的溫度會升高,C正確;如果將裝置中的KOH溶液換成清水,則紅色小液滴移動與否取決于種子吸收的氧氣和釋放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是否相等,實驗開始一段時間進行有氧呼吸,水稻種子以糖類為底物進行有氧呼吸,其過程中氧氣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產生量,所以實驗開始一段時間紅色小液滴可能不移動,D正確。
9.C ATP與ADP間的轉化不是可逆反應,因為反應條件和所需要的酶都不一樣,A錯誤;有機物氧化分解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體溫上升主要與這部分能量有關,ATP水解所釋放的能量主要用于肌肉運動等生命活動,B錯誤;如圖2所示,ATP合成酶可利用膜兩側H+的濃度差提供能量,促進ADP合成ATP,C正確;ATP合成酶主要分布在線粒體的內膜和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D錯誤。
10.B 深耕松土、及時排水可使土壤中氧氣增多,有利于根系的有氧呼吸,A正確;馬鈴薯塊莖儲藏庫中氧氣濃度的升高會提高馬鈴薯的有氧呼吸,抑制其無氧呼吸會使乳酸產生量下降,B錯誤;釀制葡萄酒時密閉環境中酵母菌無氧呼吸可產生酒精,酒精積累后可抑制雜菌的生長,C正確;低溫、低氧及適宜濕度的環境有利于果蔬保存,D正確。
11.B 本題圖中車前草在不同生境下的凈光合速率數值的高低不能說明它是否為喜陽植物,應該將其凈光合速率與典型的喜陽植物(比如玉米)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看是否接近再做判斷,A錯誤;8:00~15:00林下的車前草凈光合速率相對較低,主要受林下光照強度較弱的影響,B正確;13:00時草地和河岸的車前草具有輕微的“午休”現象,主要受溫度較高氣孔關閉的影響,C錯誤;15:00時后,3種生境的車前草凈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趨勢,主要是受環境中光照強度下降的影響,D錯誤。
12.C 細胞生長和增殖均受到細胞內基因的調控,A正確;隨細胞生長,細胞體積會變大,相對表面積減小,因此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效率逐漸降低,B正確;真核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將親代染色體先復制后,再平均分配給子代,C錯誤;無絲分裂過程中不出現染色質和染色體之間的形態轉換,也不出現紡錘體,D正確。
13.C 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細胞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線粒體功能障礙可能會導致供能不足,老年人行動遲緩,A正確;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其合成障礙是細胞衰老的直接原因,B正確;端粒由蛋白質和DNA構成,會隨著細胞分裂次數增多而變短,C錯誤;多細胞生物的個體衰老是組成生物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結果,D正確。
14.C 豌豆屬于閉花傳粉植物,所以自然狀態下豌豆一般都是純種,A正確;孟德爾采用了“假說—演繹法”,先進行雜交實驗發現問題,最后進行測交實驗驗證假說是否正確,B正確;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但并沒有證明遺傳因子位于染色體上,C錯誤;孟德爾采用了統計學的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了統計和分析,D正確。
15.D 根據各種毛色的基因型可判斷,控制鼠毛色的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A>a1>a2,A正確;由于黃色鼠一定是雜合子,所以多只異性黃色鼠相互雜交,后代一定會有性狀分離的現象,B正確;由于黑色鼠的基因型只有一種,所以鑒定一灰色雄鼠是否為純合子,可將該鼠與多只黑色雌鼠交配,如果后代全部是灰色鼠則為純合子,如果既有灰色鼠也有黑色鼠則為雜合子,C正確;由于基因型為AA的胚胎致死,所以兩只基因型為Aa1的異性黃色鼠相互交配多次,后代中黃色∶灰色≈2∶1,D錯誤。
16.A 細胞中的大分子物質有多糖、蛋白質和核酸,根據D的功能可知D是蛋白質,F是核酸,則E是多糖。蛋白質在高溫下變性僅僅是破壞了其空間結構,仍然含有肽鍵,所以還可以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A錯誤;淀粉、糖原和纖維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所以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構成上述多糖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B正確;細胞中的核酸有兩種,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種,C正確;葉綠體中含有蛋白質、少量核酸及光合作用的進人淀粉確。
17.BCD 由題意可知,K+進入細胞是由高濃度到低濃度,屬于協助擴散,K+運出細胞是由低濃度到高濃度,需要消耗ATP,屬于主動運輸,A錯誤;褪黑素(MT)處理可以促進K+外排以及液泡對K+的區隔化,通過外排或將K+區隔化在液泡中可降低K+過量積累對胞內代謝的影響,B正確;K+運出細胞是由低濃度到高濃度,需要消耗ATP,屬于主動運輸,抑制細胞呼吸強度,ATP將減少,會影響K+外排的速率,C正確:K+進入液泡進行儲存,為從低濃度向高濃度運輸,需要消耗ATP,屬于主動運輸,K+進入液泡有利于提高液泡內滲透壓,增強細胞吸水能力,D正確。
18.AD 物質a是CO2,CO2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檢測,試劑顏色變化是由藍變綠再變黃,A錯誤;圖1中的條件X是無氧,條件Y是有氧,人的骨骼肌細胞既可以進行有氧呼吸也可以進行無氧呼吸,B正確;圖2中的橫坐標表示的是O2濃度,4條曲線之間存在的差異是溫度引起的,所以圖2中影響有氧呼吸的環境因素包括O2濃度和溫度,C正確;由于圖2中4條曲線之間的溫差較大,所以30℃不一定就是酵母菌有氧呼吸酶的最適溫度,D錯誤。
19.ACD 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和分化過程中,基因的種類不發生改變,A正確;受精卵和細胞甲(早期胚胎細胞)均具有全能性,B錯誤;細胞丙、丁形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丙特異性表達了基因A,細胞丁特異性表達了基因C,從而導致蛋白質具有差異,因此細胞丙、丁形態不同,C正確;由于細胞丙、丁均表達了基因B,所以其指導合成的蛋白質是細胞丙、丁所必需的,D正確。
20.AB F2中紅色∶黃色∶橙色=185∶62∶83≈9∶3∶4,是“9∶3∶3∶1”的變形,據此判斷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根據甲(基因A突變為a)果肉黃色,乙(基因B突變為b)果肉橙色及F2實驗結果可知,黃色的基因型為aaB_,橙色的基因型為A_bb和aabb,紅色的基因型為A_B_,B錯誤;F1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親本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C正確;F1的基因型是AaBb,自交產生的子代中紅色的基因型為A_B_,其中純合子AABB占1/9,D正確。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主動運輸
(2)K+ 轉運(運輸)和催化(2分)
(3)①可逆
②抑制P–gp的功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給分,2分)
③不可以 蛋白質類的藥物不可口服,且蛋白質屬于大分子物質,運輸方式為胞吞、胞吐(3分)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蛋白質 降低果膠分解反應的活化能
(2)使各試管中(酶促)反應終止(或使果膠酶失活)(2分)
(3)先將草莓汁和果膠酶溶液分別放在45℃的水浴鍋里保溫一段時間后再混合(2分)
(4)排除實驗操作或環境條件變化對出汁率和澄清度的影響(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給分,2分)
(5)不能在pH=5的左右兩側范圍內可能還存在某一pH使出汁率和澄清度都高于pH為5時(或沒有在pH=5附近再設置更小pH梯度的實驗,所以不能確定pH為5就是果膠酶的最適p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給分,2分)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② ③→②葉綠體中的光合色素對太陽光中的綠光吸收比例較少(幾乎不吸收太陽光中的綠光),較多綠光被反射使葉綠體呈現綠色(2分)
(2)C3
(3)溫度升高,葉片氣孔關閉導致CO2吸收(供應)不足,光合速率下降;溫度上升導致光合作用的酶活性下降;溫度升高導致呼吸作用的酶活性上升,呼吸作用強度增大(寫出兩點,合理即可,2分) 提高
(4)增強大豆根細胞的吸水能力;提高大豆光合作用酶的最適溫度;合理使用氮磷鉀肥料促進大豆進行光合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給分,3分)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解旋酶、DNA聚合酶等(任答一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DNA S
(2)Cyclin B 使APC發生磷酸化而激活 磷酸基團和能量
(3)聚泛素化 紡錘絲逐漸消失,核膜、核仁重建(2分)
(4)著絲粒分裂 逐漸增加
25.(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23 MMNNDD(字母順序可變)
(2)4/13(2分) 1/9(2分)
(3)MMNNDD 子代白花∶藍花=1∶1(2分) 該植株基因型為MMNNDd(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张家口市| 浦东新区| 永川市| 乌鲁木齐县| 张北县| 石棉县| 正蓝旗| 吴桥县| 鄂尔多斯市| 辽阳县| 南昌市| 淳化县| 昌乐县| 日喀则市| 新泰市| 互助| 东兴市| 航空| 新巴尔虎右旗| 台南县| 承德县| 海兴县| 印江| 嘉黎县| 荥经县| 新泰市| 当涂县| 泗洪县| 积石山| 通海县| 海盐县| 舟曲县| 靖安县| 青河县| 蚌埠市| 黄浦区| 定襄县| 通河县| 武汉市|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