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 電荷----大單元分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 第九章靜電場及其應用第1節 電荷課 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教學內容分析 課標要求: 3.1.1通過實驗,了解靜電現象。能用原子結構模型和電荷守恒的知識分析靜電現象。 教材分析:本節課由電荷、靜電感應、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四部分組成,是本章的預備性知識,是電磁學的基本概念,教材側重從物質微觀結構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結合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具體情境,理解電荷守恒定律是本節的重點,通過元電荷的學習,讓學生產生“量子化”的初步概念,明確電量不能連續變化。學情分析 知識儲備:學生在初中學習過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電荷量的概念、摩擦起電等。 能力基礎: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應在初中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充分利用形象直觀的靜電演示實驗,盡量讓學生參與到利用舊知識,獲取新知識的思考中來。 思維能力:針對學生情況,應側重從物質微觀結構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結合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分析,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產生電荷的原理。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通過研究問題,使學生能掌握分析宏觀問題時善于從微觀結構認識本質的方法。 科學思維:通過從物質微觀結構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原因的理論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探究:通過探究體驗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兩種帶電方式,理解物體帶電的本質。 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對電荷守恒定律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品質和堅持原則,善于合作的良好習慣。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導學案活動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價任務環節一:導入新課 活動一:展示學習目標(1)分析摩擦起電和帶電體間的相互作用實驗現象,知道自然界存在兩種電荷。知道電荷量的概念及其國際單位。 (2)會用原子結構模型解釋摩擦起電的原因,觀察并分析靜電感應現象,進一步提高應用物理模型解釋現象的能力。 ( 3)通過觀察摩擦起電、靜電感應等現象,激發對自然界的好奇心。 (4)通過不同起電方式的分析得出電荷守恒定律,理解電荷守恒定律,體會守恒觀念對認識物理規律的重要性。 (5)知道元電荷概念,體會電荷量是不連續的。 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課后根據目標,學生自我評價得失情況。活動二:問題導入摩擦可以使物體帶電。摩擦過的琥珀能夠吸引羽毛。為什么有的物體容易帶電,而有的物體很難帶電呢? 1、PPT展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2、板書:§9.1電荷 思考問題并嘗試回答問題。 1、評價學生回答情況。 2、評價學生是否有對新課題的求知欲望。環節二:新課教學 活動一:電荷1.兩種電荷 2.電荷量 3.原子的組成 4.摩擦起電的原因 5.自由電子 6.離子 1、讓學生閱讀課本完成相關概念的學案填空。 2、PPT展示原子的組成、摩擦起電的原因圖片和視頻資料。 1、閱讀課本并回答問題。 2、觀察PPT展示的圖片和視屏資料。 1、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和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評價。 2、對學生觀看圖片和視頻的情況進行評價。活動二:靜電感應1.靜電感應: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于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便會趨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種電荷,這種現象叫作靜電感應。 2.感應起電: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 1、演示實驗:觀察靜電感應現象 2、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作出解釋。 3、對學生的解釋作出必要的引導和更正。 1、觀察實驗現象。 2、嘗試對實驗現象作出解釋。 1、評價學生觀察和表述實驗現象的能力。 2、評價學生對實驗現象作出解釋。活動三:電荷守恒定律電荷守恒定律 表述一:電荷既不會創生,也不會消滅,它只能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移的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 表述二: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保持不變。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回答電荷守恒定律的內容。 2、提問:在摩擦起電和靜電感應現象中是如何體現電荷守恒定律的? 1、閱讀課本并回答問題。 對學生閱讀課本的情況和回答問題的情況做出評價。活動四:元電荷元電荷 1.定義:最小的電荷量,用e表示。 2.帶電體的電荷量特征: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e的整數倍,是不能連續變化的物理量。 3.元電荷e的數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的,e=1.602 176 634×10-19C,計算中可取e=1.60×10-19 C。 4.電子的比荷 電子的電荷量與電子的質量之比。e/me=1.76×10-11 C/kg 1、讓學生閱讀課本完成相關概念的學案填空。 1、閱讀課本并回答問題。 1、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和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評價。環節三:例題講解A、B是兩個不帶電的相同的金屬球,它們靠近帶正電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況中,判斷A、B兩球的帶電情況: (1)A、B接觸后分開,再移去C, 則A________,B______;(正電,負電;) (2)A、B接觸,先移去C后,再把AB分開, 則A_______,B_______。(不帶電,不帶電) 1、多媒體展示例題。 2、讓學生自己先思考并用草稿紙寫出解題過程,巡視學生練習情況,抽兩位同學展示自己的答案。 3、教師評價同學的回答和講解例題。 1、在草稿紙上完成展示的練習。 2、認真聽老師講解練習。 (若學生完成情況較好,鼓勵學生像全班同學講解) 1、評價學生的練習情況。 2、評價學生聽老師講解練習的情況。環節四:課堂小結學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小結,根據學生表述,查漏補缺,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補充。 小組討論,發言總結本節課得失 1、評價學生的討論情況和發言情況。/2、評價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環節五:作業設計教材 練習與應用 第2、3題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批改練習。 按要求完成練習。 從完成情況和書寫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環節六:主板書設計§9.1電荷 一、電荷 1.兩種電荷 :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 2.電荷量:用Q表示,有時也可用q來表示。 3.原子的組成:每個原子中質子的正電荷數量與電子的負電荷數量一樣多。 二、靜電感應: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使導體帶電的現象。 三、電荷守恒定律 表述一: 表述二: 四、元電荷:e = 1.602176634×10-19C初略計算e = 1.6×10-19C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