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讓我們的學校更美好》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 激發學生對學校深厚的熱愛之情,使他們深刻認識到學校是自己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溫暖港灣,增強對學校生活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2. 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建設和維護的強烈責任感,讓“學校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意識深深扎根于學生心中,促使他們自覺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二)能力與知識目標1. 鍛煉學生清晰、生動地表達自己在學校生活中的豐富體驗和寶貴收獲的能力,通過分享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水平。2. 在討論過程中,全面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正確分析不同觀點,并能夠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理由,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3. 教導學生學會細致觀察學校環境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熟練掌握調查和深入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從而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和行動方案,提升實踐能力。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 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分享回憶、小組討論、情景再現等,讓學生全面、深入地體會學校生活在自身知識獲取、技能培養、品德塑造和情感發展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充分分享在學校度過的快樂、難忘時光和所取得的成長,從內心深處增強對學校的熱愛之情。2. 精心指導學生開展對學校環境問題的全面調查,包括垃圾問題的詳細調研(如垃圾的種類、分布、產生源頭等)以及其他可改進之處的探尋(如設施老化、空間利用不合理、文化氛圍營造不足等),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問題發現能力和分析能力。3. 巧妙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明確每個學生在學校建設中的重要責任,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參與氛圍,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二)教學難點1. 深入引導學生理解學校教育的獨特價值和不可替代性,針對“在家利用電腦學習能否替代學校學習”這一具有挑戰性的觀點展開深度討論。通過引入教育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視角,引導學生從知識的系統性學習、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塑造以及集體生活對個人成長的影響等多個維度,深入分析學校生活的不可替代之處,使學生形成全面、深刻的認識。2. 切實幫助學生將對學校的熱愛轉化為具體、有效的實際行動,設計出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能力水平的行動方案來改善學校環境和建設學校,并能在后續的校園生活中持續有效地實施,形成長期的行動自覺,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細致的指導和持續的監督。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踐調查法、小組合作法、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學準備1. 精心制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PPT,其中包括:學生在學校不同場景(課堂、課間、活動課、興趣小組等)上課、活動的高清精彩瞬間圖片和生動短視頻;學校環境問題(垃圾堆積、設施損壞、衛生死角等)的詳細相關圖片和短視頻;用于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幻燈片;調查表格、行動方案模板等教學輔助資料的清晰展示頁面。2. 準備充足數量的紙張、不同顏色的筆,方便學生記錄調查結果、書寫建議和制定行動方案,同時準備一些便簽紙,用于小組討論中的信息整理和交流。3. 準備至少一臺相機(可由教師準備,也可安排有條件的學生攜帶),用于記錄學校存在問題的照片,同時準備一些用于標記問題地點的小標簽或彩繩。4. 制作一些小卡片,上面寫有不同的學校場景(如操場、圖書館、教室、食堂等)和相應的問題提示(如設施損壞、秩序混亂、衛生不佳等),用于小組討論和情境模擬環節。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在教室的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精心剪輯的學校日常活動精彩視頻。視頻開篇是清晨陽光灑在校園的美麗畫面,伴隨著歡快的校歌,鏡頭切換到教室里學生們精神飽滿地早讀,老師在一旁耐心指導;接著展示課堂上學生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小組熱烈討論的場景,還有課間同學們在操場上跳繩、踢毽子、打籃球、做游戲的歡樂畫面,以及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興趣小組活動(如繪畫、音樂、科技制作等)時專注投入的瞬間。播放完畢后,教師帶著微笑,用充滿激情的語氣提問:“同學們,看完這段精彩的視頻,你們的內心是不是像我一樣充滿了溫暖和快樂呢?學校在你們的生活中究竟是一個怎樣獨特的存在呢?大家快來和老師分享一下你們的感受吧!”學生活動:學生們被視頻深深吸引,眼中閃爍著興奮和喜悅,紛紛舉起小手,積極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會說學校是個充滿樂趣的地方,每天都能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有的會提到在學校能學到好多有趣的知識;還有的會表達對學校豐富多彩活動的喜愛,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讓我們的學校更美好。(二)我們的成長天地學校生活分享:教師用親切溫和的語氣引導學生深入回顧在學校的生活,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在學校里度過了無數美好的時光,每一天都充滿了驚喜和歡樂。大家可以詳細說說自己每天在學校都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嗎?比如和同學們一起上課、玩耍時有沒有什么特別難忘的趣事呢?”教師先邀請幾位比較活躍的學生進行分享,然后讓學生們在小組內自由交流,每個小組4 5人,鼓勵他們互相分享自己在學校的點滴經歷,并推選一名代表準備向全班分享小組內最精彩的故事。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在各小組間巡視,與學生親切互動,鼓勵那些不太主動的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故事,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這個充滿溫情的回憶環節中。計算在校時間與思考:教師在黑板上寫下問題:“我們知道在校一天是六個小時,那大家來算一算,在校一周是多少個小時呢?一個月(按四周計算)又是多少個小時呢?”給學生一分鐘時間計算,然后邀請幾位學生回答。計算完成后,教師用啟發式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在學校的時間可真不短呢!那這段漫長又充實的時間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它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珍貴的禮物呢?”讓學生在小組內簡單交流自己的想法,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同學記錄大家的觀點。學校生活重要性討論:教師組織全班討論,微笑著向學生提問:“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對我們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說說為什么學校生活對我們這么重要嗎?”學生們積極舉手發言,教師認真傾聽并給予肯定和鼓勵。有的學生會提到在學校里有專業的老師教導,能學到系統的知識;有的會強調在學校參加各種活動鍛煉了自己的能力;還有的會說在學校結交了很多好朋友,學會了與人相處。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學生提到的要點,并進行總結和補充:“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學校就像一個神奇的大花園,我們在這里不僅能汲取知識的養分,像在肥沃的土壤里茁壯成長的花朵;還能在各種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就像經過風雨洗禮的樹苗更加堅韌;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里結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過美好的童年時光。學校是我們學習知識、結交朋友、培養能力、塑造品格的重要場所,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三)不同意小玲的觀點觀點呈現:教師在黑板上醒目地寫下小玲的觀點:“我是個電腦迷,我在家利用電腦就能學習,不去學校也行。”然后用疑惑的表情看著學生們,問道:“同學們,你們看到這個觀點,第一反應是什么呢?你們同意小玲的觀點嗎?”引導學生們對這個觀點產生思考和討論的興趣。小組討論: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4 5人,組織學生圍繞是否同意小玲的觀點展開熱烈討論,并要求每個小組整理出至少三個理由。教師深入各小組參與討論,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如:“大家可以想想,在學校里老師是怎么教我們知識的?和電腦教學有什么不一樣呢?”“我們在學校參加的運動會、文藝表演這些活動,在電腦上能體驗到嗎?”“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交流,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呢?電腦能代替這種人際交往嗎?”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對于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觀點,教師給予肯定和進一步的引導,讓討論更加深入。全班交流: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言,闡述小組的觀點和理由。有的小組代表可能會說:“我們不同意小玲的觀點,因為在學校有老師面對面指導,老師可以根據我們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知識,而電腦只是按照程序教學,不能像老師那樣因材施教。”有的小組代表會提到:“在學校我們可以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像運動會能鍛煉我們的身體和團隊協作能力,文藝表演能培養我們的藝術素養和表現力,這些在家里用電腦是學不到的,電腦只能提供理論知識。”還有的小組代表會強調:“在學校能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合作,我們可以分享不同的想法,互相學習,培養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電腦雖然可以聯網交流,但和真實的人際交往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在電腦里感受到同學們的喜怒哀樂。”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和補充:“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到位!學校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包括了人際交往、實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塑造等多個方面。電腦作為一種學習工具,雖然有它的便利性,但無法替代學校的獨特教育功能。在學校,我們在集體生活中成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中學習,這些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寶貴的財富。”(四)我為學校出點力學校環境問題調查:教師生動地介紹學校正在開展的“我為綠色校園出點力”活動,通過PPT展示一些校園垃圾問題的圖片,如垃圾桶周圍垃圾散落、操場上的零食包裝袋、樓道里的廢紙等,引起學生對校園環境問題的高度關注。教師充滿激情地說:“就像可可和同學們發現學校總有掃不完的垃圾一樣,我們的校園也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環境問題。現在,我們要像小偵探一樣,分組去調查校園垃圾問題。大家可以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把調查報告補充完整哦。”給每個小組發放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模板,內容包括調查地點(如操場、教學樓、食堂等具體區域)、垃圾種類(可分類記錄,如食品垃圾、紙張垃圾、塑料垃圾等)、垃圾來源(是學生隨手丟棄、垃圾桶設置不合理還是其他原因)、發現的問題(如垃圾清理不及時、某些區域垃圾較多等)等內容。教師詳細指導學生如何開展調查,如:“同學們,你們可以先觀察校園各個角落,看看哪些地方垃圾比較多。也可以問問保潔叔叔阿姨,他們每天打掃衛生,肯定知道哪些地方容易有垃圾問題。同時,大家要注意做好記錄哦。”各小組在校園內按照指定區域進行調查,認真記錄相關信息,教師跟隨各小組巡視,及時解答學生在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如何區分不同類型的垃圾、如何判斷垃圾來源等。尋找其他可改進之處:教師引導學生拓展思路:“除了垃圾問題,我們的校園就像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機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還有一些小零件需要我們去調整和改進。比如某些設施可能有損壞、有些地方的設計可能不夠安全或者合理、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還可以更豐富等。現在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區域,比如操場、圖書館、教室或者校園的某個角落,通過拍攝照片或用文字報告等方式記錄下你們發現的問題。”為每個小組發放一些小標簽或彩繩,用于標記發現問題的地點。學生分組行動,教師在校園內巡視并給予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和不要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例如,在圖書館,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書架是否整齊、閱讀區域的燈光是否合適、桌椅是否有損壞等;在操場上,關注體育設施的安全性、場地的平整度等問題。提出建議:各小組完成調查后,回到教室。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我們已經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發現了學校存在的一些問題,那現在我們要像聰明的小諸葛一樣,想想辦法,我們可以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大家可以和同學、老師、校長一起,為學校建設提出寶貴的建議。”每個小組展開熱烈討論,將建議寫在紙上。教師在各小組間巡視,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想法,對于一些有創意但不太成熟的建議,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完善。例如,對于校園垃圾問題,有的小組可能會提出增加垃圾桶數量、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加強環保宣傳等建議;對于設施損壞問題,建議設立專門的維修反饋渠道等。教師收集各小組的建議,準備下一步的討論。(五)制定行動方案教師引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建議進行簡單分類和整理,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然后充滿期待地對學生說:“同學們提出了好多閃閃發光的好建議,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鑰匙,能打開讓我們學校變得更美好的大門。有些問題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解決。現在我們要根據這些建議,制定一個詳細的行動方案,讓我們的學校變得更美好。這就像是我們為學校量身定制的成長計劃哦!”小組制定方案:學生再次分組,針對一些可以通過學生行動解決的問題,如保持校園清潔、愛護花草樹木、維護教室整潔等,制定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包括明確的行動目標(如在一周內使校園某個區域的垃圾明顯減少)、具體的行動步驟(如每天安排小組同學在課間巡邏檢查、進行環保宣傳等)、負責人(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工)、時間安排(如本周一至周五每天的具體行動時間)等內容。教師巡視各小組,指導學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提醒學生考慮實際操作中的困難和解決方案。例如,對于安排同學巡邏檢查的行動,教師引導學生考慮如何確保每個同學都能按時到崗、如何處理遇到的不配合情況等。分享與完善:每個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自己小組制定的行動方案,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例如,有的小組可能會對其他小組的行動步驟提出更優化的方法,或者對時間安排提出調整建議。教師對各小組的方案進行點評和總結,引導學生進一步完善行動方案,強調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六)課堂小結教師總結:教師和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豐富內容,包括學校生活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性(從知識學習、能力培養、人際交往等多方面回顧)、為什么不同意小玲的觀點(再次強調學校教育的全面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們發現的學校問題(垃圾問題、設施問題、文化氛圍問題等)以及制定的行動方案(重點回顧行動目標、步驟和分工)。教師用充滿感情的語氣強調:“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溫馨家園,我們在這里度過了無數美好的時光,也在這里收獲了知識和友誼。我們都有責任讓它變得更美好,就像我們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學到的和想到的,在今后的生活中真正落實到行動中,用我們的雙手為學校增添光彩。”學生發言:邀請幾位學生分享本節課的收獲和體會,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學校的熱愛和為學校建設出力的責任感。教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積極回應和鼓勵,如“你說得太棒了!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學校的優秀小衛士。”“你的想法很有創意,希望你能把它變成實際行動,為學校帶來改變。”六、作業布置1. 根據課堂討論和制定的行動方案,在本周內完成一項改善學校環境或促進學校建設的小行動,并詳細記錄過程和結果。要求學生用文字、照片或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如參與校園清潔行動,可以記錄自己打掃的區域、清理的垃圾數量、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如果是進行環保宣傳,可以記錄宣傳的對象、宣傳的內容和對方的反應等。2. 回家后和家長分享本節課的內容,特別是自己對學校的新認識和為學校制定的行動方案,邀請家長給予支持和建議。讓學生和家長一起討論如何將在學校學到的愛護環境、積極參與建設的理念延伸到家庭和社區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下節課邀請幾位學生分享和家長討論的結果。七、教學反思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每個學生的參與度,特別是在小組討論和調查環節,對于那些比較內向或不太主動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通過巧妙的引導讓他們積極融入小組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建議和行動方案,無論其質量如何,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評價,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指導,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后續教學中,根據學生作業反饋的情況,進一步深化“為學校建設出力”這一主題,如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業成果,分享行動中的趣事和困難,引導學生持續關注學校發展,并將行動常態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