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社會學科期中測試卷一、判斷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F,每小題1分,共8分)1. 如果地球不自轉,地球表面就不會有白晝和黑夜。( )2. 地球的五個熱量帶中,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3. 經線指向南北方向,緯線指向東西方向。( )4. 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我們可以從中推斷出,北京人已經會人工取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 )5.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它推翻了秦朝的統治。 ( )6. 學習,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提升了我們的能力和智慧。( )7. 只要堅持努力,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8. 學習是中學生的重要任務,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會耽誤學習。( )二、選擇題(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選錯均不給分,每小題2分,共40分)9. 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適合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下列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正確的是( )A. 可觀測宇宙>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B. 銀河系>太陽系>可觀測宇宙>地月系C. 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可觀測宇宙D. 可觀測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10. 下列太空探索成果中屬于中國的成就有 ( )①1970年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②1997年“旅行者號”火星車登陸火星③2016年,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建成④2022年“天宮”空間站全面建成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 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已有多名宇航員進入太空,右圖為宇航員在空間站拍攝的地球照片,從此照片中我們可以推測出 ( )A. 地球的形狀B. 地球的大小C. 地軸的傾斜程度D. 地球的公轉12. 讀四地位置圖,圖中符合“北半球、中緯度、東半球”的地點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閱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俯視圖”,回答第13、14小題。13. 對此圖中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弧線AB描述正確的是 ( )A. 自轉方向:逆時針:弧線AB:晨線.B. 自轉方向:逆時針:弧線AB:昏線。C. 自轉方向:順時針; 弧線AB:晨線。D. 自轉方向:順時針:弧線AB:昏線。14. 此時,對于全球各地的描述正確的有 ( )①太陽直射點在23. 5°S。②南極出現極晝現象。③我國正處于夏季。④此日后北半球白晝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5. 右圖圖I是五千年前遼河上游紅山文化出土的玉龍,圖II是同時期長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龍首紋玉鐲,這一現象說明了 ( )A. 早期中華文明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B. 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的特點C. 南北文化格局的逐漸融合D. 不同文明有共同的價值取向16. 在大汶口晚期墓葬中,明顯地分成大墓和小墓群。大墓中,死者往往隨葬大批財物,有的隨葬陶器多達120多件,甚至有鏤花象牙筒、鱷魚鱗板、玉鏟、龜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許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體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別無他物。這表明當時 ( )A. 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B. 階級國家開始建立C. 出現嚴重貧富分化 D. 原始社會已經解體17. 下表整理自史書對傳說中的炎帝后裔的相關記載。據此推知,炎帝后裔部落當時 ( )炎帝后裔 功績烈山氏 以善于燒山種田而聞名烈山氏子“柱” 被尊奉為谷物之神——稷共工氏 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稱共工氏子“后土” 被尊奉為土地之神——社A. 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B. 最先過上定居生活C. 農業生產技術先進 D. 最早人工種植谷物18. 以下是某同學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如圖空框①②③應依次填入的是 ( )A. 夏朝、西周、秦朝 B. 夏朝、東周、秦朝C. 秦朝、西周、夏朝 D. 秦朝、東周、夏朝19. 青銅器的杰出代表——司母戊鼎,因是腹內壁上鑄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 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 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它的出現反映了我國 ( )A. 青銅器種類豐富,數量眾多 B. 青銅鑄造業的發展歷程C. 商周時期青銅制作的高超工藝 D. 鼎在我國古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20. 右圖是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里耶秦簡”,曾是秦朝洞庭郡遷陵縣的衙門檔案,上書有“遷陵洞庭郡”五字。 “里耶秦簡”上書的內容反映了秦朝實行( )A. 皇帝制度 B. 郡縣制C. 三公九卿制度 D. 君主專制制度21. 秦始皇嬴政既是千古一帝,也是位暴君。下列史實可以證明秦始皇是位暴君的有 ( )①賦稅沉重 ②大興土木,修建驪山墓③焚書坑儒 ④連坐等嚴苛的法律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2. 下表所示是漢朝的部分科技和文化成就。漢朝取得這些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根源是( )項目 成就 與西方比較數學 《九章算術》正負數加減運算法則 最早造紙術 西漢: 勞動人民制造麻紙: 東漢: 蔡倫改進造紙術。 最早地震測量 東漢: 張衡發明候風地動儀 早1700多年A. 國家疆域實現統一 B. 儒家思想正統地位的確立C.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D. 民族聯系與中外交流加強23. 踏著串串悠長的鈴聲,一支支駝隊馱著中原絲織品、服飾、銅器、瓷器、茶葉、桃、李、杏去了:穿過大漠茫茫的風沙,一支支駝隊馱著皮毛、琥珀、苜蓿、蠶豆、石榴、黃瓜來了。材料說明絲綢之路是 ( )A. 外交之路 B. 文化之路 C. 科技之路 D. 商貿之路24. 金秋九月,我們帶著幾許新奇、幾許夢想,步入了初中,開啟了我們的中學生活。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別樣的天地,新校園、新老師、新同學、富有挑戰的課程、豐富的社團活動中學生活 ( )①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 ②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③為我們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 ④是沒有煩惱和憂愁的快樂生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5. 老子說: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蘇格拉底說:“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這兩句名言共同說明的道理是 ( )A. 正確認識自己很重要 B. 每個人都能正確認識自己C. 只有自己才能解讀、認識自己 D. 正確認識自己保證了我們做事成功26. 面對他人的態度和評價,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 完全聽從他人的評價 B. 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C. 用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 D. 客觀分析,既不盲從,也不能忽視27.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為此,今年“五四”期間,我市某中學舉行了“中國夢,少年行”主題班會,同學們紛紛發表感想,以下同學發言,你贊同的是 ( )①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②青少年還小,中國夢離我們很遙遠③“少年行”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④青少年要敢于做夢、勇于追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8. 某校七年級 (3) 班同學們就學習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小寧:只要成績好,就是學習好。▲小江:我們參加徒步演練也是學習。▲小海:我贊同小江的說法,上次我不小心崴了腳,同學們悉心照顧我,既讓我感受到了同伴的關懷,也讓我懂得了要在生活中關愛他人。從以上同學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 ( )①學習就是為了取得好成績,找到好工作; ②學習是不斷探究、體驗和感悟的過程③我們能夠在學習中學會關愛他人 ④一切經歷中的學習能夠引發我們的思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三、材料分析題 (共4大神墻題,52分)29. (10分) 2024年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從中國海南島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城成功發射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并準確落入預定海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 圖1導彈發射地A的經緯度位置為 , ,導彈降落地B的經緯度位置為 。由此推斷,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方向大致為 (5分)(2)一艘偵察船從圖1的B點出發,先向南航行200公里,接著向西航行200公里,再向北航行200公里,最后向東航行200公里,最后該船位于點B的 (填方向) 。 (2分)(3) 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發射時,地球大約位于圖2中的 (填序號),此時正處于24節氣中 前后(填節氣),此節氣時北半球的白欲 (大于/等于/小于) 黑夜。(3分)30. (14分) 大一統情懷成為維系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制度鞏固篇】材料一: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 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或許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 ———《中國歷史十五講》(1) 根據材料指出“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 這一制度開創于哪一朝代 為鞏固這一制度,漢武帝采取了哪些政治領域的措施 (4分)【經濟發展篇】材料二:從武帝元狩三年,桑弘羊正式主持財政經濟改革,認為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工商業部門必須由國家牢牢地把握在手中。于是在全國各地鹽鐵產區設立鹽官三十五處、鐵官四十八處…… 杜絕了漢初以來民間私鑄金錢的流弊,結束了漢初以來幣制紊亂的狀況。———《中國通史》(2) 根據材料指出桑弘羊主要采取了哪兩項措施加強中央對全國經濟的掌控 (2分)【邊疆治理篇】材料三:在漢朝政權征服大宛之后,西域諸國與之建立了臣服關系,西漢政權也逐漸開始了對西域的管轄和治理,并形成諸多創新措施……確保了中國西部邊疆的穩定,成為后世效仿傳承的范式。 ———《漢朝政權對西域民族地區的革故鼎新》(3) 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西漢對西域的管理機構及其設立的影響。(2分)【思想統一篇】材料四:華夏民族大一統的國家偉業到了漢武帝時代,完成了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 ———《中國史十五講》材料五: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統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數變,百家無所適從。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天人三策》(4) 漢武帝是如何完成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的 他的這些舉措有何影響 (4分)(5) 根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大一統”的認識。(2分)31. (16分) 創新推動社會進步,以下是同學們搜集到的歷史資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技術創新】名片一: 石錛 名片二: 雙鐮鐵范①_____石器, 長方形, 單面刃, 裝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是新時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主要的農業生產工具。 戰國時期鐵質生產工具。鐵質工具的普及帶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推動了奴隸社會向_____②____社會過渡。(1)將名片一、二補充完整,并再舉一例生產工具的技術創新(3分)【制度創新】名片四 商鞅變法政治 確立縣制, 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建立戶籍制度, 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 禁止私斗。經濟 ④⑤統一度量衡。軍事 ⑥補充材料: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 ———《漢書·食貨志》(2) 將名片三標題補充完整,請用一句話概括該制度的作用。(2分)(3) 根據補充材料,完善名片四中商鞅變法的各項措施。 (3分)【思想創新】名片五: 孟子 名片六: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思想, 認為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用戶正義的戰爭。代表著作《孟子》(4) 請你仿照名片五,選擇“老子、孔子、墨子、韓非等諸子百家”中的一位,為他設計一段解說詞(3分) 。(5)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請你以“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為主題,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達流暢、字數50字以上(5分) 。32. (12分)在期末綜合素質評價活動中,初中生小麗收到了四幅關于自己的“畫像”……(1) 根據四幅畫像,小麗可以從哪些途徑認識自己 (4分)(2) 四幅畫像都反映了學習方面的不足,結合所學知識為小麗學會學習出謀劃策。 (4分)(3)結合四幅畫像,從“做更好的自己”角度,為小麗的健康成長提一些建議。 (4分)答案一、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8分)題目356答案FFTFF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目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DCADCBCAA題目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0DCD99D三、材料分析題(共4大題,52分)29.(10分)(1)A:112°E,20°N:B:147°W,10°S。(經度誤差土.下H內每空1分)東南方向。(1分)(2)正西。(2分)(3)③:秋分:等于(3分).30.(14分)(1)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朝代:秦朝:(2分)措施:推恩令、刺史制度、察舉制等(2點即可)(2分)(2)將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專賣。統一鑄造五銖錢。(2分)(3)機構:西域都護府。(1分)影響: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有利于冊端央對西的官轄,(1分)(4)舉措:接受董仲舒建議,把儒家學說設立為正統思想:在長安興辦太學,教授五經,培養治國人才。(2分)影響: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從此,儒家學說成為國家的正統思想,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2分)(5)大一統指的是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而的統一。(2分)31.(16分)(1)磨制:封建;骨邦、骨針、樓車、水利治鐵等。(3分)(2)分封制:鞏固和管理周王朝的統治。(2分)(3)廢除舊的土地制度(廢除井田制度):獎勵耕織:獎勵軍工。(3分)1)示例:孔子,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張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上主張恢復禮樂文明、反對苛政,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思想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創辦了私學。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圍繞所處時期、學派、思想主張、著作等方面介紹,3點即可,共3分)(5)示例:創新推動社會進步。①骨耜在河姆渡時期作為一種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得到廣泛應用,大大推動了原始農業的發展: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出現和推廣,促進農業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中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說明技術創新(生產工具創新)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②西周初期,蘇封制鞏固了周王朝對地方的統治,維持了社會秩序:戰國時期,商鞅變法不儀適應了封建經濟發展需要,還為桊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說明制度創新(改革)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社會變革。③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柒,儒家學說在漢代成為正統思想和治國思想。說明思想創新為風家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宗上所述,創新促進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能從兩個角度展開倒述,史論結合,每個角度得2分,共4分:有總起或總結、條理清晰、字數達標再得】分)32.(12分)(1)對自我的全面分析(自我評價):他人的評價。(每點2分,共4分)(2)①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自覺主動地學習: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點,每點2分,共4分)(3)①學會欣賞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小麗同學要發現自己樂于助人、有責任心、孝親敬張的優秀品質。②學會接納自已,接納自己的全部:小麗同學既要接納樂于助人的自己,也要接納在學習等方而有所不足的自己。③不博完善自己:小麗同學要改正學習上的不足,向老師、同學尋求幫助。④不斷發掘自己伙潛能、小麗同學要培養自己繪畫上的興趣和潛能。⑤為他人、社會服務:小麗同學要積極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任答2點,每點2分,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 四校(鄞州實驗、東錢湖、曙光、海三外)2024-2025學年上學期聯考七年級社會、法治試題.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