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二次階段測試化學試卷本試卷共6頁。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Cl 35.5 Fe 56 Br 80一、單項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化學與社會、生活、環境及科技方面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為防止海鮮變質,應用福爾馬林溶液浸泡B.南通藍印花布使用的棉布原料主要成分屬于多糖C.油脂在人體內水解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D.“福建艦”航母使用的碳纖維是一種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2.用CO2和CH3OH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應為CO2+2CH3OH (CH3O)2CO+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H3OH是非極性分子B.CO2中的鍵角小于H2O中的鍵角C.CH3OH和H2O能形成分子間氫鍵D.該反應過程中有極性鍵、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3.科學家可以借助某些實驗手段或儀器來測定化學物質的組成和空間結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用現代元素分析儀可確定有機物分子式B.紅外光譜儀可以用來測定分子的化學鍵和官能團C.質譜儀可以快速精確地測定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D.用X-射線衍射實驗區別晶體與非晶體4.下列有關有機物的性質與應用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乙二醇易溶于水,可用作汽車防凍液B.乙炔有可燃性,可用于制導電聚乙炔C.乙烯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制環氧乙烷()D.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可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5.下列裝置與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裝置甲制取銀氨溶液 B.用裝置乙分離乙醇與水C.用裝置丙制取乙烯 D.用裝置丁分離碳酸鈉溶液與乙酸乙酯6.下列有關溴水的實驗方案設計正確的是A.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濃溴水后過濾B.鑒別乙醇、直餾汽油、裂化汽油:各取液體少許,加入溴水,振蕩,靜置,觀察現象C.檢驗中的碳碳雙鍵:加入足量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水浴加熱,待反應充分后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則證明有碳碳雙鍵D.探究溴水與乙醛發生有機反應的類型: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檢驗褪色后溶液的酸堿性,若為酸性,則說明發生了氧化反應7.有機化合物中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會導致化學鍵的極性發生改變,從而影響物質的性質。下列事實與此無關的是A.乙醛能與H2加成而乙酸不能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C.苯酚的羥基在水溶液中能夠發生部分電離而乙醇不能D.2-甲基-1-丙醇能發生消去反應而2,2-二甲基-1-丙醇不能8.下列關于物質結構對性質影響的說法不合理的是A.鹵代烴分子中鹵原子電負性大于碳原子,碳鹵鍵極性強,易斷裂,易發生取代反應B.乙醇分子中乙基是推電子基,氧氫鍵的極性比水中的弱,鈉與乙醇反應比與水反應慢C.苯環與羥基之間的相互作用使苯酚的羥基在水溶液中發生部分電離,顯弱酸性D.醛基中氧原子電負性大,碳氧雙鍵中電子偏向氧原子,與HCN加成時H連在碳原子上9.探究HOOCCOOH的性質,進行如下實驗。實驗①: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HOOCCOOH,溶液褪色實驗②: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HOOCCOOH,產生白色沉淀實驗③:向NaHCO3溶液中加入HOOCCOOH,產生氣泡實驗④:向C2H5OH和濃硫酸混合溶液中加入HOOCCOOH并加熱,產生香味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①說明HOOCCOOH有漂白性B.實驗②說明HOOCCOOH有酸性C.實驗③說明常溫下碳酸的酸性弱于HOOCCOOHD.實驗④中產生的香味物質可能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0~11題:南通市被稱為“中國藍印花布之鄉”,藍印花布是以藍草中提取的靛藍為染料。靛藍是一種古老的藍色染料,染色過程中涉及反應:10.下列有關有機物的組成與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A.靛白和靛藍分子中共有5種官能團 B.靛藍的分子式為C16H11O2N2C.靛白分子中所有原子處在同一平面 D.靛白分子中有兩個手性碳原子11.下列有關有機物的性質說法正確的是A.靛白和靛藍分子中苯環上的一氯代物均為4種B.靛藍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1 mol靛藍最多可以與7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D.靛白能發生加成、取代、消去、氧化反應12.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A 將甲烷與Cl2混合光照充分反應,向混合氣體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振蕩,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后褪色 產物一氯甲烷顯酸性B 向電石中滴加飽和食鹽水,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紅色褪去 產生的氣體中含有乙炔C 將某鹵代烴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熱,然后加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該鹵代烴中含有氯原子D 向苯酚濁液中加入足量碳酸鈉溶液,充分振蕩后溶液變澄清 苯酚電離氫離子能力強于碳酸氫根13.某藥物中間體合成路線如圖(部分產物已略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步驟①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B.A的結構簡式C.物質B既能發生水解反應,又能發生銀鏡反應D.E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消去反應的產物無順反異構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14.(14分)完成下列問題。(1) 用系統命名法命名CH2=C(CH3)C(CH3)=CH2: ▲ 。(2) 寫出下列有機物的結構簡式。①某氣態烴(標準狀況下)224 mL與含有3.2 g溴的溴水恰好完全加成,生成物的每個碳原子上都有1個溴原子,該烴的結構簡式為 ▲ 。②某芳香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2,若該分子內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內,則其結構簡式為 ▲ 。③某烷烴碳架結構如圖所示:,若此烷烴為炔烴加氫制得,則此炔烴的結構簡式為 ▲ ,若此烷烴為單烯烴加氫制得,則此烯烴的結構有 ▲ 種(考慮順反異構)。(3)已知: 則由 推測,C的結構為 ▲ 。15.(14分)某實驗室以芳香烴A為原料合成交聯劑H的路線(部分反應條件略去)如圖所示:(1)A分子中σ鍵與π鍵數目之比為 ▲ 。(2)C→D的反應類型為 ▲ 。(3)F的結構簡式為 ▲ 。(4)已知:兩個—OH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的結構不穩定。則滿足下列條件且具有穩定結構的G的同分異構體有 ▲ 種(不含立體異構)。①分子中含六元碳環,不含其他環狀結構;②分子中含有三個取代基且能發生銀鏡反應。(5) 下列是由乙醇合成丙酸的合成路線流程圖,部分步驟的反應條件已略去,試在方框中寫中間產物的結構簡式。16.(17分)化合物K是合成抗病毒藥物普拉那韋的原料,其合成路線如下。已知:①②(1)A具有酸性,C的結構簡式為 ▲ 。(2) F中官能團名稱為 ▲ 。(3)由D→E的過程中有副產物E'生成,E'為E的同分異構體,則E'的結構簡式為▲ 。(4)E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屬于芳香族化合物且符合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 。①能發生水解反應②核磁共振氫譜的峰面積之比為1:2:2:2:9(5)K分子中含有兩個六元環,寫出J→K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6)由CH3CHO、、為原料(無機試劑任選),設計制備有機物的合成路線 ▲ 。17.(16分)苯甲酸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用于制備染料、藥物等。下面是兩種制備苯甲酸的方法。I 苯甲醛自身氧化還原法向反應容器中加入NaOH溶液和苯甲醛,加熱,充分反應后冷卻,用乙醚萃取、分液。向水層中加入足量鹽酸,冷卻、抽濾、純化,得產品。已知:相關物質的物理性質如下表名稱 熔點/℃ 沸點/℃ 水溶性苯甲醛 -26 178 微溶苯甲酸 122 249 微溶苯甲醇 -15 205 微溶(1) 已知與NaOH 溶液反應生成和。1 mol 發生該反應時轉移電子數目為 ▲ 。(2) 不使用試紙或其他試劑,判斷鹽酸已足量的實驗方法是 ▲ 。II 高錳酸鉀氧化法步驟1:向題17圖-1所示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5 mL甲苯(約0.014 mol)、100 mL水和4.8 g(約0.03 mol)高錳酸鉀,開啟攪拌器,加熱回流。步驟2:反應完全后,冷卻,加入適量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充分反應后將混合物趁熱過濾。濾液用冰水冷卻后,用濃鹽酸酸化、過濾、洗滌、干燥,得產品。(3) 寫出步驟1中生成、KOH和MnO2的化學方程式: ▲ 。(4) 判斷步驟2中甲苯反應完全的實驗現象是 ▲ 。加入適量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的原因是 ▲ 。(5) 已知K2MnO4在強堿性溶液中穩定存在,向K2MnO4堿性溶液中加酸會生成MnO2和KMnO4,pH=9.5~10.5時反應趨于完全。補充完整制取KMnO4晶體的實驗方案:將一定量KClO3與稍過量KOH混合熔融,加入一定量MnO2,加熱條件下迅速攪拌制得墨綠色固體混合物(K2MnO4、KOH和KCl),將混合物溶于水, ▲ ,得KMnO4晶體。(實驗中可選用試劑:冰水、6 mol·L-1 HCl、6 mol·L-1 CH3COOH。部分物質溶解度曲線如題17圖-2所示)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二次階段測試化學參考答案與評分建議一、單項選擇題:共 13題,每題 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B 2.C 3.A 4.C 5.A 6.B 7.D 8.D 9.C 10.D 11.A 12.C 13.B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14.(共 14 分)(1)2,3-二甲基-1,3-丁二烯 (2 分)(2)①CH2=CHCH=CH2 (2 分) ② (2 分)③ (2 分) ④ 6 (3 分)(3) (3 分)15.(共 14 分)(1)15:1 (2 分)(2)加成(還原)反應 (2 分)(3) (2 分)(4)9 (2 分)(5) CH3CHO (2 分); (2 分); (2 分)。16.(共 17 分)(1) (2 分)(2)羰基、碳碳雙鍵(2 分)(3) (3 分)(4) 或 (3 分)化學答案 第1頁(共 2 頁){#{QQABZQQQogCoAAAAAQgCUQEQCkAQkhGCASgOhEAAoAAASRFABAA=}#}濃H SO(5) 2 4 → +H2O(3 分) Δ(6) (4 分)17.(共 16 分)(1) 1 mol 或 6.02×1023 (2 分)(2) 靜置,向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濃鹽酸,若無渾濁現象,說明鹽酸已足量(3 分)(3) CH3 COOK+2KMnO4 +KOH +2MnO2+H2O (3 分)(4) 回流液中不再出現油珠 (2 分)除去過量高錳酸鉀,防止在用濃鹽酸酸化時產生氯氣,污染空氣 (2 分)-(5) 邊攪拌邊滴加 6 mol·L 1 CH3COOH,當 pH 在 10.5~9.5 之間時停止滴加,過濾,將濾液蒸發濃縮至表面出現晶膜時,停止加熱,冷卻至 0℃結晶,過濾,用冰水洗滌晶體,低溫干燥 (4 分)備注:非選擇題中合理答案參照給分。化學答案 第2頁(共 2 頁){#{QQABZQQQogCoAAAAAQgCUQEQCkAQkhGCASgOhEAAoAAASRF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二次階段測試化學.docx 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二次階段測試參考答案化學.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