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材分析本課上承秦漢時期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下啟隋唐時期的繁榮與開放,是處于兩個偉大統一時代的過渡單元。這一階段具有政權分立和民族大交融的特征。從具體內容來看,本課聚焦北方,講述了“一場戰爭:淝水之戰”“一次改革 孝文帝改革”“一段更替:政權更替”“一段交融:民族交融”。有戰爭,有人物,有更替,有情感,是學生學習歷史上的重要改革,感悟中華民族大交融,培養家國情懷的重要課程。通過學習,學生能認識到今天中華各民族的和諧共存來之不易,從而感受民族凝聚力,珍惜民族交融情。核心素養體會民族交融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培養家國情懷素養。教學目標(1)敘述淝水之戰的相關故事,初步感知民族交融的背景和在戰爭中的重要性。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措施。(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通過木史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知道銳意改革、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會進步的靈魂。(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3)通過分析相關史料,知道這一時期政權分立的狀態,認識民族交融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及突破重點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難點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民族交融的影響。教學突破本課的重點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為了讓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學時可通過自學和小組交流的形式完成,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歷史敘事能力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落實核心素養。本課難點是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民族交融的影響,在突破原因這一難點時,采用觀察地圖、分析史料、創設情境等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聯系前后知識,深刻解為什么一定要改革。在突破影響這一難點時,采用問題引領、啟發教學、合作探究、歸納總結等方法,層層深入。教學設想本課嘗試從鮮卑族的角度出發,提供一種不同視角看歷史的案例。以鮮卑族拓跋部在歷史發展中的改革與進步為明線,講述鮮卑族在亂世中遭遇滅國危機,到淝水之戰前秦失敗出現復國契機,再到通過改革尋找民族生存和發展的轉機,最后以鮮卑族為例以小見大,感受北方民族交融呈現出的勃勃生機。從危機到契機到轉機再到生機,鮮卑族通過抓住一次次機遇,尋求到了緩和民族矛盾,鞏固民族政權,促進民族發展的途徑,因此,本課暗線為民族矛盾不斷消弭,民族交融逐步發展。在以鮮卑族的視角把握課堂內容后,放大視角,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上看,正是有了各民族在歷史中的不斷創造和進步,才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共同體。通過明線暗線的不斷遞進,到轉換視角的情感升華,突出課魂:族群擴大,文化多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展示甘肅嘉峪關畫像圖片。師:拿著肉串的是少數民族還是漢人 生:少數民族。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寬袍大袖的衣著特征,告訴學生這是漢人胡食圖。繼續展示河南龍門石窟帝王禮佛浮雕《北魏帝王出御圖》。師:這是少數民族還是漢人呢 生:漢人,因為剛才老師說寬袍大袖是漢人特征。教師:錯,這是鮮卑族在穿漢人服飾的圖片。那么,鮮卑族為何會穿上漢人的服飾呢 讓我們一起學習本課。教師板書課題。【設計意圖】猜圖互動,制造反差,激發學生疑問和興趣,并以第二幅鮮卑貴族為引,點出本課主角——鮮卑族。二、教授新課1.淝水之戰(1)亂世遇危機。五胡內遷時,鮮卑族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然而生逢亂世的他們,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鮮卑族拓跋部在亂世中從興起到初步建立代國政權,卻最終被前秦所滅,那么政權滅亡意味著鮮卑族拓跋部是否就此退出歷史舞臺呢 沒有!淝水之戰前秦的失敗讓鮮卑拓跋部發現了復國的契機。(2)淝水現契機。教師展示地圖,讓學生了解北方“十六國”政權的基本概況。師:在眾多北方政權中,前秦因何而興 生:前秦任用漢人王猛進行改革,學習漢族先進的文化,逐漸強大起來,一度統一北方。教師幫助學生認識到改革和學習漢族文化的重要性。學生閱讀教材,填寫淝水之戰的時間、地點、交戰雙方、兵力對比、結果。學生根據教材講述淝水之戰的故事。師;此戰東晉以少勝多。為什么一句“秦軍被打敗了”就能造成前秦軍隊如此潰散呢 生:淝水之戰時,前秦才統一北方沒幾年,軍隊雖然多,但軍隊中有很大一部分士兵屬于少數民族,他們對前秦統治不認同,沒有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消極配合。教師小結:沒錯!前秦勢大但內部不穩,兵力雖眾但主力不多,兵力雖眾但軍心不穩,前期輕敵,后期草木皆兵。由此可見,靠軍事征伐達到的表面上的統一,掩蓋的卻是各民族對前秦政權的不認同。過渡:淝水之戰后,前秦逐漸衰落,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亂。然而,前秦的失敗給了鮮卑拓跋部一個復國的契機。386年,拓跋璀重建代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439年,拓跋燾統一了北方黃河流域,實力強盛,與南方劉宋王朝對峙。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師:復國后的北魏面臨哪些問題 學生總結問題一;外部政權林立,威脅北魏穩定。展示史料,學生總結問題二:內部制度落后,民族矛盾。師:結合前秦的興衰經驗,北魏會如何解決問題呢 生:改革。【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和老師講述設問相結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前秦時期的不認同為孝文帝改革后的認同做好對比和鋪墊。通過史料分析,培養學生閱讀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讓學生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突破難點。2.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尋轉機教師展示史料。(魏孝文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史傳百家,無不該涉。——《魏書·高祖紀下)師:“五經”“百家”是哪里的文化 從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是什么樣的人 以下為學生回答預設。生1:漢族文化。生2:愛讀書,知識淵博,深受漢族文化影響。……師:為什么孝文帝對漢文化如此感興趣呢 教師講述,馮太后出身漢族,撫養孝文帝長大,是孝文帝改革前期的主要力量。正因為馮太后是漢人,非常明白鮮卑族和漢族的差距,所以在她執政期間,解決了官員沒有俸祿等一系列問題,孝文帝非常尊重她。可見,北魏的改革并不是從孝文帝開始,改革具有延續性、遞進性。馮太后死后,孝文帝決定為她守孝3年。然而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反對。師:你們認為守孝遇阻的本質是什么 生:文化習俗的差異。師:沒錯!雖然這一時期鮮卑族接受了漢族的大部分政治和經濟措施,但民族隔閡依舊存在,他們并沒有從思想上接受漢文化。因此,守孝遇阻,表面上反對的是守孝,本質上是反對漢文化。師:反對的聲音主要來自什么人呢 生:鮮卑貴族。師:當首都平城的周圍都是反對的聲音,如果你是孝文帝,你會怎么辦 學生思考。明確:遷都。從反對的聲音里跳出來。教師展示北魏地圖。師;請結合地圖,選擇一個你認為最適合的遷都地點。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洛陽,因為這里能更好地吸收漢族文化。教師展示孝文帝在反對聲中遷都洛陽的智慧師:遷都洛陽后,孝文帝便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措施。請大家閱讀教材,說說具體措施及意義。以下為學生回答預設。生1:說漢語。生2:穿漢服。生3:改漢姓。生4:聯漢姻。生5:促進了民族交融。學生閱讀和分享,教師加以概括,幫助學生記憶。【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史料,培養史料實證素養;創設情境進行情感浸潤,自主學習并培養表達和概括的能力。3.北朝政權更替師:北魏后期,原用來抵御北方柔然的軍鎮兵變,北魏分裂。請你根據教材,畫出北朝政權更替示意圖。過渡:這一時期,政權雖然分立,但民族交融不斷發展。【設計意圖】通過繪制政權更替示意圖,培養時空觀念。4.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交融滿生機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教師在學生匯報后板書。(1)背景: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人民與當地漢人錯居雜處,開始過著定居的生活。(2)措施:①經濟上:他們向漢族農民學習農業技藝,逐漸將原來從事畜牧業生產的習慣轉變為從事農業生產;漢族也向北方各族學習畜牧業經驗,還接受他們的食物、服裝、用具等;十六國北朝政權的統治者,大多采取與漢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襲中原地區原有的統治方式。②文化上:漢語成為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西北民族樂器、歌舞等受到漢族喜歡。③心理上:民族認同感加強,民族隔閡趨于消解,民族關系趨于緩和。(3)意義:為民族交融注入活力,豐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為隋唐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基礎。深度探究:回顧本課,鮮卑族一路走來,飽含辛酸,然而孝文帝改革幾十年后北魏迅速分裂為東魏和西魏,鮮卑民族也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人說,北魏分裂的根源就在孝文帝改革。那我們又該如何評價這場改革呢 學生討論并展開辯論。教師配合數字故事進行總結: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場改革成不成功,不在于政權滅不滅亡,而在于民族是否進步社會是否進步。雖然鮮卑族最后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從平城到洛陽,從游牧到農耕,從被動交融到主動漢化,鮮卑民族改革的背后是胡漢關系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和調和,是鮮卑民族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上一次又一次的豐富與進步。正是有了以北魏鮮卑族為代表的民族交融,才奠定了隋唐時期文化的自信與包容。師;從鮮卑族、到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滿族,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將其文化源源不斷地注入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共同熔鑄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他們的不斷創造和進步,才有了今天中華民族族群的壯大,中華文化多元一體。【設計意圖】設置思辨問題展開合作探究,使本課內容層層遞進,深度教學:情感升華,點出課魂,結束本課。三、總結本課師;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北朝政治和孝文帝改革,還有北方民族大交融,在歷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請選擇其中你感興趣的分,繪制一幅民族交融的繪畫作品。板書設計第19課、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淝水之戰中國古代又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的實力。北朝政權更替3.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教學探討與反思本課亮點在于以鮮卑族角度切入,利用危機契機、轉機、生機的歷史發展為線索,注重歷史的時序性,知識銜接自然,整合自然。課堂上采取師生問答、圖片、數字故事、表格、學生活動探究等種多媒體手段和教學方式,使教法、學法貫穿始終,較好地突破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但本課堂內容較多,教師需對時間進行把控。補充資料有關淝水之戰的成語1.投鞭斷流據《前秦錄》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后,調集百萬大軍,決心乘勢一舉消滅東晉,統一全國。苻堅召集群臣商議,但大臣們多不贊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屬勸阻說:“從星象來看,今年不適合南進。何況晉據有長江的險固,其君王又深獲人民擁戴。我們不如暫時固守國力,生產整軍,等晉內部松動,再伺機攻伐。”苻堅不以為然地說:“星象之事,不盡可信。至于長江,春秋時的吳王夫差和三國時的吳主孫皓,他們都據有長江天險,最后仍滅。現在朕有近百萬大軍,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還怕什么天險 ”苻堅不顧大臣們反對,執意出兵伐晉,親自率領90萬大軍,逼臨淝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領8萬精兵抗敵。苻堅輕敵,想憑借優勢快攻,卻遭到晉軍頑強抵抗,并在淝被打敗,前秦從此一蹶不振。后來“投鞭斷流”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以吾之眾旅,投乾于江,足斷其流”中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旅眾多,兵力強大。2.草木皆兵“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一個成語,八字連用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驚恐之時,稍微有些風吹草動,便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敗者的恐懼心理。要注意成語中的“唳”字,不同于眼的“淚”,此字可解作“鳥兒鳴叫之聲”。“鶴唳”本指仙鶴鳴叫,但也可泛指鳥兒鳴啼。“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即把風聲鳥叫聲也當成敵人追趕的異常聲響,一草一木也看成敵人的軍隊,足見戰敗逃亡時驚嚇恐懼到了什么程度!此語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東晉時,前秦一直想吞并 王朝,前秦苻堅親自率領90萬大軍,去攻打晉國。晉國派大將謝石、謝玄領8萬精兵迎戰。苻堅根本沒把力量懸殊的晉軍看在眼里。可是,誰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便被打敗,苻堅慌了手腳。苻堅登城遠眺,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高昂,連晉軍駐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綽綽像是滿山遍野的士兵。接著,在淝水決戰,秦軍被徹底擊潰,損失慘重。苻堅倉皇而逃,聽到風聲、鳥聲也以為是敵人追兵又到了。后人根據這段史實,造出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3.風聲鶴唳383年,前秦苻堅率領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后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扎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后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 ”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后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眾將領的意見:“我軍只要稍稍后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于是,秦軍決定后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后潰逃。謝玄見敵軍潰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鳥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于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逃亡。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4.踉踉蹌蹌淝水之戰,晉軍收復壽陽,謝石和謝玄派飛馬往建康報捷。謝安當時正跟客人下棋。他看完了謝石送來的捷報,不露聲色,隨手把捷報放在旁邊,照樣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問謝安:“戰況怎樣 ”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客人聽了高興想下棋.想趕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別人,就告辭了。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興奮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踉踉蹌蹌地跨過門檻,把腳上木屐的齒也碰斷了。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齒”的來歷。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戰爭,發生在383年8--12月。這場戰爭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并給后人留下許多有意義的歷史典故和歷史遺跡。中國歷史上民族交融的特點古今中外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變化、發展,都與民族交融緊密相關。關于民族交融,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從歷史的角度而言,民族交融是指歷史上兩個以上的民族,因雜居相處、互相通婚等原因,社會和文化互相滲透、相互影響,差異性縮小,共同性增多,最終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個民族。民族交融是民族共同體發展過程中的進步現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民族交融是多民族國家的普遍現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哪個民族,其血緣和文化的來源都是多元的。漢族有少數民族的血緣和基因,少數民族也有漢族的血緣和基因,各少數民族間血緣和基因也相互滲透。中華民族是各民族血緣和基因的融合體。民族交融主要是文化上的交融。先秦時期的夷夏之分,主要是文化的區別,而不是血緣或種族的劃分。華夏的區別不在于血統,而在于文化。先秦時期的“夷夏辨”所要辨的,并非夷狄與諸夏在種族意義上和血統意義上的差別,而是二者在文明程度上的差別。所謂“以夏變夷”,是以較高水平的華夏文化改變較低水平的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采納華夏文化變為華夏之人的現較為普遍,如我國匈奴族從后漢至南北朝的漢化,鮮卑族在南北朝時期的漢化,契丹、女真在遼、金、元時的漢化等。- 1 -- 8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