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場景歌》講義一、教材分析《場景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它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海邊、鄉村、公園、校園四個不同場景中的典型事物。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數量詞,積累語言素材,同時感受大自然和生活場景的美好,激發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愛之情。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 識字與寫字學生能夠準確認讀“帆、艘、軍、艦、稻、園、孔、翠、隊、銅、號”等 10 個生字,掌握它們的讀音、字形和基本字義。正確書寫“處、園、橋、群、旗、銅”6 個生字,注意字的筆畫順序、間架結構,書寫規范、美觀。2. 語言積累與運用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兒歌的韻律美。理解并掌握文中數量詞的用法,能夠在生活場景中準確運用數量詞描述事物。(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 通過多種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形聲字規律、編字謎、聯系生活實際等),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2. 借助課文插圖、多媒體課件等資源,引導學生觀察不同場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 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分享識字經驗,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合作探究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 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2. 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 識字與寫字重點指導“艘、艦、翠、旗”等易錯字的讀音和書寫,如“艘”的讀音是“sōu”,“艦”是前鼻音,“翠”字下面的“卒”字容易寫錯,“旗”字筆畫較多,要注意結構緊湊。強調書寫姿勢和書寫規范,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2. 語言理解與積累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通過朗讀,體會不同場景的特點。理解文中數量詞的含義和用法,結合生活實際,積累和運用數量詞,如“一艘(輪船)、一方(池塘)、一叢(灌木)”等。(二)教學難點1. 數量詞的理解與運用數量詞在漢語中具有特定的搭配規則,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理解不同事物與相應數量詞的準確搭配有一定難度。例如,理解為什么是“一方魚塘”而不是“一個魚塘”,需要引導學生從量詞所表達的形象和意義方面去體會。2. 場景意境的體會幫助學生通過文字和插圖想象出各個場景的畫面,感受場景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感,從而激發學生對不同場景的喜愛之情。例如,體會校園場景中“一隊‘紅領巾’,一片歡笑”所傳達出的活潑歡快的氛圍。四、教學方法1. 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文中的場景圖片、動畫視頻,以及生字的演變過程等,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2. 情境教學法: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如模擬海邊、鄉村、公園、校園等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感受不同場景的氛圍。3. 游戲教學法:通過識字游戲(如摘蘋果、開火車讀生字、找朋友等)、朗讀比賽、背誦挑戰等游戲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4. 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中共同探究識字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3 5 分鐘)1. 談話導入教師微笑著與學生交流:“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些特別好玩的地方,我們會看到大海、鄉村、公園和校園,那里有好多有趣的東西在等著我們呢!”2. 揭示課題在黑板上寫下“場景歌”三個字,引導學生一起讀課題,然后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場景嗎?”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可以簡單舉例說明,如生日派對、運動會現場等都是場景,為學習課文內容做好鋪墊。(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 12 分鐘)1. 教師范讀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生字的讀音、句子的停頓和語調的變化。同時,教師可以用手勢或表情輔助表現出不同場景的氛圍,讓學生初步感受兒歌的韻律美和意境。2. 學生自讀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努力把課文讀通順。在朗讀過程中,圈出生字詞,培養自主識字的意識。3. 同桌互讀同桌之間互相朗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鼓勵學生大膽地讀給同桌聽,并認真傾聽同桌的朗讀,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三)學習生字(15 20 分鐘)1. 認讀生字利用多媒體課件或生字卡片出示本課的 10 個生字,讓學生自由認讀。然后,指名認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注意糾正讀音錯誤。對于容易讀錯的字,如“艘、艦、翠”等,教師要重點強調和示范。開展開火車讀生字的游戲,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認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強化對生字讀音的記憶。2. 識字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并請小組代表發言分享。例如:加一加:“艘”是“舟 + 叟”,“艦”是“舟 + 見”,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構成規律,幫助記憶字形。形聲字識字:“銅”字,金字旁表示與金屬有關,右邊的“同”表讀音。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如“橋、梧、桐”等。編字謎:教師可以給出一些字謎,如“一人一口一條心(謎底:恰)”,讓學生猜字謎,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鼓勵學生自己編字謎來記憶生字,如“十張口,一顆心(謎底:思)”。聯系生活實際: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識字,如“軍旗、隊旗”幫助認識“旗”字,“公園、校園”幫助認識“園”字。3. 生字鞏固練習玩“摘蘋果”游戲。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一棵蘋果樹,每個蘋果上有一個生字,學生認讀正確后,蘋果就會掉落,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和獎勵,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進行“找朋友”游戲。將生字卡片和對應的詞語卡片(如“軍艦”的卡片和“軍”“艦”兩個生字卡片)打亂順序分給學生,讓學生找到自己的“朋友”,組成詞語。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培養學生的詞語組合能力。(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15 20 分鐘)1. 再讀課文,思考問題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場景?每個場景里有什么?引導學生邊讀邊在文中圈出相關的事物和數量詞。2. 學習各個場景海邊場景(第 1 小節)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海邊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說出看到了什么。然后,教師結合圖片講解課文內容:“在海邊,我們可以看到一艘威武的軍艦在航行,還有一艘漂亮的帆船在海上飄蕩呢。”指導學生朗讀第一句,注意“一艘”的讀音,“一”字在“艘”前面讀“yí”,強調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讓學生模仿軍艦和帆船的行駛姿態,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感受海邊的壯觀景象。拓展提問:“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在海上行駛的交通工具呢?我們可以用‘一艘’怎么說?”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如“一艘游輪、一艘快艇”等,拓展學生的詞匯量。鄉村場景(第 2 小節)出示鄉村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畫面:“在鄉村,有一方清澈的魚塘,里面的魚兒在歡快地游著;一塊金黃的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還有一行垂柳,它們就像綠色的絲線垂落在岸邊。”理解“一方、一塊、一行”這些數量詞的含義。教師可以通過動作演示、舉例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如用手比劃一方的大小,解釋“一方”一般用于方形的事物;展示稻田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一塊稻田”的概念;讓學生觀察垂柳的排列,理解“一行垂柳”是指垂柳整齊地排列成一列。指導學生朗讀這一小節,讀出鄉村的寧靜與美麗。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身處鄉村的畫面,然后再朗讀,體會鄉村的田園風光。公園場景(第 3 小節)展示公園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公園中的事物:“公園里有一座古老的石橋,橋下有潺潺的流水;一叢翠綠的翠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還有一群飛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講解“一座、一叢、一群”的用法。通過對比不同的事物,讓學生明白“一座”用于較大、獨立的建筑物,如“一座山、一座塔”;“一叢”用于聚集生長在一起的植物,如“一叢花、一叢草”;“一群”用于數量較多、聚集在一起的人或動物,如“一群孩子、一群鴨子”。讓學生帶著對公園美景的喜愛之情朗讀這一小節,體會公園的生機勃勃。可以組織學生小組比賽朗讀,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有感情。校園場景(第 4 小節)展示校園的圖片,讓學生回憶自己在校園里的快樂時光:“在校園里,我們能看到一面鮮艷的隊旗在空中飄揚,一把閃亮的銅號發出清脆的聲音,一隊‘紅領巾’(這里指少先隊員)在操場上快樂地玩耍,到處是一片歡笑。”解釋“紅領巾”指代少先隊員,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校園里參加活動的有趣場景,如課間游戲、運動會等,感受“一片歡笑”所傳達的歡樂氛圍。指導學生用歡快的語氣朗讀這一小節,表現出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可以邀請幾位學生上臺朗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五)朗讀背誦,拓展延伸(10 12 分鐘)1. 朗讀指導與練習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注意每個場景的不同語氣和節奏。例如,海邊場景要讀得雄壯有力,鄉村場景要讀得輕柔舒緩,公園場景要讀得歡快活潑,校園場景要讀得熱情洋溢。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比賽,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參加比賽,其他學生當評委。評委們從讀音準確、節奏把握、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評價,評選出“朗讀小明星”,給予表揚和獎勵。2. 背誦課文引導學生回顧每個場景中的事物和數量詞,嘗試背誦課文。可以采用填空背誦、小組接龍背誦、個人背誦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順利背誦課文。對于能夠快速準確背誦課文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3. 拓展延伸展示一些其他的場景圖片(如超市、街道、動物園等),讓學生仿照課文,用數量詞說一說這些場景中的事物,如“超市里,一排貨架,一堆商品,一輛購物車”,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讓學生分享自己在課前搜集的含有數量詞的兒歌或句子,大家一起讀一讀,感受數量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用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六)指導書寫(10 12 分鐘)1. 觀察生字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依次出示“處、園、橋、群、旗、銅”6 個生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順序和間架結構。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如:“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處’字的捺畫應該從哪里起筆呢?‘園’字的里面部分寫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呢?”2. 教師示范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書寫每個生字,邊寫邊強調書寫要點。例如:處:半包圍結構,筆順是“撇、橫撇/橫鉤、捺、豎、點”。寫捺畫時要注意舒展,超出“卜”字,整個字要寫得平穩。園:全包圍結構,先寫里面的“元”,筆順是“橫、橫、撇、豎彎鉤”,第二橫要寫長一些,最后寫封口的橫。書寫時要注意大小適中,框內部分分布均勻。橋: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邊“木”字旁的捺畫變成點,右邊“喬”字的筆順是“撇、橫、撇、捺、撇、豎”,撇和捺要寫得舒展,像鳥兒張開的翅膀,使整個字看起來美觀大方。群:左右結構,左右等寬。左邊“君”字的筆順是“橫折、橫、橫、撇、豎、橫折、橫”,第二筆橫要寫長一些;右邊“羊”字的豎要寫直。書寫時要注意兩個部分的筆畫緊湊,不松散。旗:左右結構,筆畫較多。左邊“方”字旁的筆順是“點、橫、橫折鉤、撇”,右邊“其”字的筆順是“橫、豎、豎、橫、橫、橫、撇、點”,兩橫稍短,下面兩點要寫穩,整個字要注意結構緊湊,各部分比例協調。銅:左右結構,金字旁最后一筆是提,右邊“同”字的筆順是“豎、橫折鉤、橫、豎、橫折、橫”,要寫得方正,里面的“口”字稍小。書寫時要注意左右兩部分的高低關系,保持字的平衡。3. 學生練習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書寫生字,每個生字寫 3 5 遍。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做到“三個一”(眼睛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同時,對學生的書寫進行個別指導,及時糾正書寫姿勢和筆畫錯誤。4. 書寫展示與評價挑選部分學生的書寫作品進行展示,讓其他學生觀察并評價。評價內容可以包括字的筆畫是否正確、結構是否合理、書寫是否整潔美觀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進行總結和補充,再次強調書寫要點,鼓勵學生不斷提高書寫水平。六、課堂總結(3 5 分鐘)1.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包括認識的生字、學習的數量詞、課文中的四個場景以及它們的特點,強化學生的記憶。2. 表揚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表現,如識字方法多樣、朗讀有感情、書寫認真等,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保持。同時,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部分學生對某些生字的讀音或書寫還不夠熟練,數量詞的運用還不夠準確等,提出改進的建議和希望。七、作業布置1. 背誦課文《場景歌》,并背誦給家長聽,讓家長簽字。2. 把課文中描寫的場景畫下來,并用自己的話給家長說一說每個場景里有什么。3. 用所學的數量詞寫幾句話,描述自己熟悉的場景,如家里的客廳、臥室等。八、教學資源1. 多媒體課件,包括課文的朗讀音頻、各個場景的圖片和動畫視頻、生字的演變動畫等。2.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3. 學生課前搜集的含有數量詞的兒歌和句子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