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章 常見的酸、堿、鹽全章導學案課件(7份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章 常見的酸、堿、鹽全章導學案課件(7份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8.3 酸和堿反應
8.3 酸和堿反應
目標素養 導航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1.認識酸、堿的組成,知 道酸、堿具有一些相似化 學性質的原因。 2.認識酸堿間的中和反 應,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 中的應用。 3.初步認識復分解反應, 知道復分解反應是四種基 本反應類型之一。 1.知道酸、堿的組成、結構決定酸、堿的性
質;認識酸堿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知道復
分解反應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反應類型。
2.知道可以從物質的組成和變化、能量的變
化、反應類型等多個視角來認識一個化學
反應。
3.通過實驗探究酸、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
原因和酸堿之間能夠發生反應。
4.體會中和反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8.3 酸和堿反應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酸、堿各自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
(1)酸溶于水都能解離出一種相同陽離子—— ________。
(2)堿溶于水都能解離出一種相同陰離子——____________。
氫離子
氫氧根離子
2.中和反應。
(1)定義: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_的反應。
(2)實質:酸中的________和堿中的____________結合生成________。
酸與堿
鹽和水
氫離子
氫氧根離子
水分子
(3)應用:①改良酸性或堿性土壤。例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和土壤、某些水源中過多的酸。②廢水處理。酸性廢水可用________
___處理,堿性廢水可用__________處理。③醫藥應用。蚊蟲(分泌
______)叮咬,可涂抹弱堿性的________、稀氨水或清涼油,以減輕痛
癢。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過多的人,可口服含__________的堿性胃
藥,以中和胃中過多的胃酸。
氫氧化鈣(或熟石灰)
堿性物質
酸性物質
蟻酸
肥皂水
氫氧化鋁
3.復分解反應:參加反應的兩種________互相______成分生成另外
_____________的反應。
化合物
交換
兩種化合物
問題導思
請思考并與同學交流:如何判斷酸堿反應所得溶液的溶質成分。
提示: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堿過量,
溶質為鹽和堿;若溶液仍無色,則可能是酸堿恰好完全反應,也可能是
酸過量。下列情況說明酸過量: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②
加入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溶解;③加入比較活潑的金屬,有氣泡冒
出;④加入碳酸鹽,有氣泡冒出。
8.3 酸和堿反應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1 酸堿中和反應
例1 下列實驗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是( ) 。
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稀鹽酸
C.取稀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體
D.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稀鹽酸,并不斷測定混合溶液的
【分析與解】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
若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紅色,說明溶液由酸性變堿性,由此可證明氫氧
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
加入足量稀鹽酸,若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無色,說明溶液由堿性變中性
或酸性,由此可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取稀氫氧化鈉溶
液和稀鹽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體,
由此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因為氫氧化鈉是白色
固體,即使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沒有發生化學反應,蒸干兩者的混合溶液
也能得到白色固體;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稀鹽酸,并不斷
測定混合溶液的,若混合溶液的 逐漸減小且由大于7變成小于7,
即溶液由堿性變為酸性,也能說明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
【答案】C
思維點撥 很多酸堿中和反應都沒有明顯實驗現象,此時可以加入酸堿
指示劑,通過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來說明酸堿混合后的溶液由酸性
變成中性或堿性,或由堿性變成中性或酸性,從而證明酸堿發生了化
學反應。也可通過檢測混合溶液的變化、檢測混合溶液中或
的存在與否等方法,來證明酸堿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
知識點2 中和反應的應用
例2 為緩解蚊蟲叮咬的痛癢,可在叮咬處涂抹下列物質中的( ) 。
B
A.食鹽水 B.肥皂水 C.白醋 D.稀鹽酸
【分析與解】 蚊蟲叮咬人時會分泌蟻酸(甲酸),蟻酸的性質與鹽酸
相似,具有較強的腐蝕性而使人感覺痛癢,可涂抹弱堿性物質,如肥皂
水、稀氨水、清涼油等來中和蟻酸,減輕痛癢。
思維點撥 蚊蟲、螞蟻等叮咬人會分泌蟻酸(甲酸),蟻酸具有酸性和
腐蝕性,可涂抹弱堿性物質來減輕痛癢。蜂蟲蜇人會向人體注入堿性
物質,癥狀輕微時可涂抹食醋、檸檬汁等弱酸性物質來減輕疼痛。
針對訓練
1.分別向盛有下列物質的點滴板孔穴中滴加足量稀硫酸,無明顯現象的
是( ) 。
C
A. B. C.稀溶液 D. 溶液
2.芋頭皮上含有一種叫皂角素的堿性物質,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下
列生活中的物質可用來止癢的是( ) 。
B
A.洗潔精 B.食醋
C.肥皂 D.牙膏
3.鹽酸和硫酸是初中化學學習中常見的兩種酸。請回答下列問題:
(1)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
(2)兩種酸中具有揮發性的是______。
鹽酸
鹽酸
(3)除去硫酸鈉溶液中的氫氧化鈉,可適量加入的酸是________,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
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____。
稀硫酸
復分解反應
4.為了探究氫氧化鈉與鹽酸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化學小組的同學向滴
有幾滴酚酞溶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他們通過
溶液顏色的變化,得出了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結論。溶液
顏色的變化為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反應過程中溶液的 ______(填“變大”“變小”或 “不
變”)。
由紅色變為無色
變小
8.3 酸和堿反應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下列物質能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的是( ) 。
D
A. B. C. D.
2.下列各組物質的反應,需要加入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是否發生的
是( ) 。
C
A.和溶液 B. 和稀硫酸
C.溶液和稀鹽酸 D.澄清石灰水和
3.取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事實能說明兩者
恰好完全反應的是( ) 。
C
A.加氫氧化銅固體生成藍色溶液 B.加入鎂粉,沒有氣體生成
C.測得反應后溶液的 D.滴入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
4.下列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利用了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 。
D
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劑
B.用熟石灰和硫酸銅制波爾多液
C.用濃硫酸干燥某些氣體
D.服用含 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5.稀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8-5所示。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圖8-5
A.鹽酸中存在的微觀粒子有水分子和氯化氫分子
B.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和 結合生成水分子
C.和 在該反應過程中沒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
6.借助 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應,圖8-6是反
應裝置和反應過程中溶液的 變化曲線。
圖8-6
當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時傳感器顯示 。若用______________作
指示劑,當溶液顏色由______變為無色時,也可表明酸堿基本反應完全。
無色酚酞溶液
紅色
圖8-7
7.某同學用圖8-7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將無色酚酞溶液滴入試管 中,溶液顏色變為______;再將濃鹽酸滴入試管 中,一段時間后,試管中的溶液褪色,說明 與鹽酸發生了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____。
紅色
復分解反應
(2)該實驗說明濃鹽酸的性質有酸性和________。
揮發性
能力提升
8.為了證明中和反應是否發生,小文做了下列四
個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
A
A.實驗甲中,溶液仍為無色
B.實驗乙中,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C.實驗丙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D.實驗丁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圖8-8
9.向含有酚酞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慢慢滴加稀
硫酸,該過程中溶液 的變化如圖8-8所示。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B
A. 點對應溶液一定呈紅色
B. 點對應溶液能與純堿發生反應
C. 過程中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
D. 過程中生成的硫酸鈉不斷增加
10.常溫下,向一定量稀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測得水
的質量、氯化鈉的質量隨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的變化情況如圖8-9
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C
圖8-9
A.曲線乙表示的物質為氯化鈉
B.加入 溶液時恰好完全反應
C.加入 溶液時,所得溶液的陰離子

D.溶液由遞增到 ,所得溶液的酸
性逐漸減弱
圖8-10
11.圖8-10是初中化學學習中常見的四種物質之間的反
應關系圖(圖中“—”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
”表示兩端的物質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轉化)。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A.一定是 B. 可能是鈉鹽
C.與不可能都是鹽 D.與反應能生成
素能拓展
12.學習常見的酸和堿后,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在
老師的引導下開展實驗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有關活動。
【實驗探究】將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混合,觀察不到明顯現象,
為證明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發生了反應,三個同學進行了實驗。
圖8-11
(1)測定溶液的 變化。
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測得的 變化如圖8-11
所示,則該同學的操作是__(填序號)。
.將氫氧化鉀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將稀硫酸滴入氫氧化鉀溶液中
圖8-12
(2)測定混合過程中溶液的溫度變化。
乙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測得反應混合溶液的
溫度變化如圖8-12所示,說明稀硫酸與氫氧化
鉀溶液發生的反應是______(填“放熱”或“吸
熱”)反應。圖8-12中 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熱
稀硫酸與氫氧化鉀溶液恰好反應完全
(3)借助于酸堿指示劑。
丙同學通過圖8-13所示實驗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也證明氫
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8-13(共26張PPT)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8.2 常見的酸和堿
第1課時 常見的酸
第1課時 常見的酸
目標素養 導航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1.以鹽酸、硫酸為例,通過 實驗探究認識酸的主要性質 和用途。 2.知道可以通過物質類別認 識具體物質的性質,了解通 過物質的共性和差異性認識 一類物質的性質。 1.知道鹽酸、硫酸、硝酸等都屬于酸,認
識濃酸性質的獨特性和稀酸在化學性質上
的相似性;知道酸的性質決定酸的用途。
2.能依據物質的組成識別酸類化合物,能
通過常見酸化學性質的對比,歸納出酸的
化學共性。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3.知道常見酸在生產生活中 的廣泛應用,酸的性質決定 酸的用途。 3.能通過常見酸的性質實驗、歸納對比,
認識酸在性質上的差異性和相似性,以及
用途。
4.能基于常見酸的性質和用途,初步認識
常見酸的實際應用,體會科學利用酸的性
質對促進社會生產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具有重要作用。
續表
第1課時 常見的酸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鹽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與用途
鹽酸(氫氯酸) 硫酸
溶質的化學式 _____ _______
顏色、狀態 ______液體 無色油狀液體
濃酸的特性 易揮發而冒______ 不易揮發;強腐蝕性、脫水
性、吸水性
氣味 有____________ 無氣味
主要用途 電鍍、除銹、食品加 工、化工生產 車用電池、制造化肥、農藥生
產、石油精煉
無色
白霧
刺激性氣味
2.皮膚不慎沾上濃硫酸的處理:立即用__________,再用________沖洗,
然后涂上 的__________溶液。
3.濃硫酸的稀釋:一定要把________沿容器壁緩慢注入____中,并不斷
______,切不可將____倒進________中。
干布拭去
大量水
碳酸氫鈉
濃硫酸

攪拌

濃硫酸
4.稀酸的化學性質
(1)與指示劑作用:稀酸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______,不能使無色
酚酞溶液變色。
(2)與金屬反應:稀酸金屬 ____ ______。
(3)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稀酸金屬氧化物 ____ ____。
(4)與鹽反應:稀酸鹽 ______ ______。
紅色

氫氣


新鹽
新酸
問題導思
請分析說明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沿容器壁緩慢注入水中,而不能將
水注入濃硫酸中的原因。
提示:水的密度比濃硫酸小,把水緩慢注入濃硫酸中時,濃硫酸溶于水
產生的大量的熱會使水迅速沸騰而液滴四濺,很可能造成燒傷。
第1課時 常見的酸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 常見酸的性質與用途
例 “酸”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B
A.稀鹽酸不能用于除鐵銹 B.濃硫酸具有腐蝕性
C.濃鹽酸沒有揮發性 D.稀硫酸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
【分析與解】 稀鹽酸能與氧化鐵等金屬氧化物反應,使氧化鐵溶解,
因而可以用稀鹽酸除去鐵銹;濃硫酸、濃鹽酸都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
或做實驗時要特別小心,避免滴到皮膚、衣服和其他物品上;濃鹽酸容
易揮發,因而打開盛濃鹽酸的試劑瓶蓋會聞到刺鼻的氣味;稀硫酸、稀
鹽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但都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思維點撥 酸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酸的性質決定酸的用途。如
利用濃硫酸的吸水性干燥氣體,利用稀鹽酸、稀硫酸能與金屬氧化物
反應的性質除去金屬表面的銹斑等。
針對訓練
1.下列物質屬于酸的是( ) 。
B
A. B. C. D.
2.打開存放下列物質的試劑瓶瓶蓋,可觀察到瓶口有白霧的是( ) 。
B
A.氯化鈉 B.濃鹽酸 C.碳酸鈉 D.濃硫酸
3.下列關于濃硫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
C
A.易吸水 B.有腐蝕性 C.易揮發 D.密度比水大
4.將表面生銹的鐵釘放入稀硫酸中,開始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較長時間后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該實驗可知,當用稀硫酸或稀鹽酸除去金屬制品表面的銹斑時,
_______(填“能”或“不能”)將金屬制品長時間浸泡在過量稀酸中。
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淺綠色
不能
第1課時 常見的酸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實驗室的試劑要求分類存放。若某實驗室1號柜存放單質,2號柜存放
酸,3號柜存放堿,4號柜存放鹽,則硝酸應存放的實驗柜是( ) 。
B
A.1號柜 B.2號柜 C.3號柜 D.4號柜
2.濃鹽酸敞口時能聞到刺激性氣味,說明濃鹽酸具有( ) 。
A
A.揮發性 B.腐蝕性 C.吸水性 D.酸性
3.在實驗室常用濃硫酸做干燥劑,這是因為濃硫酸具有 ( ) 。
B
A.酸性 B.吸水性 C.氧化性 D.脫水性
4.下列物質不能與稀鹽酸反應的是( ) 。
A
A.銀 B.氧化銅 C.碳酸鈉 D.鋅
5.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關硫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
C
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與純堿反應
C.濃硫酸稀釋后溫度降低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
6.一瓶濃鹽酸敞口放置了一段時間,下列曲線能正確反映其變化的是
( ) 。
A
A. B. C. D.
7.硫酸是工業生產中使用非常廣泛的一種試劑,在實驗室用溶質質量分數
為的濃硫酸密度為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 的硫酸。
(1)經計算可知,所需水的質量為____,所需溶質質量分數為 的
濃硫酸的體積為____ 。
(2)量取上述體積的濃硫酸應選用的儀器為_______(填序號)。
A.量筒 B. 燒杯
C. 量筒 D.膠頭滴管
A、D
(3)稀釋濃硫酸時,將________沿燒杯壁緩慢注入盛有____的燒杯里,
并用________不斷攪拌。
(4)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______拭去,再用_____
___沖洗,然后涂上 的__________溶液。
濃硫酸

玻璃棒
干布
大量水
碳酸氫鈉
能力提升
8.白蟻能分泌出蟻酸。蟻酸的化學性質與鹽酸相似,能腐蝕很多物質。
下列物質不容易被蟻酸腐蝕的是( ) 。
B
A.鍍鋅水管 B.銅制塑像 C.大理石欄桿 D.鋁合金門窗
9.下列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
D
A.打開盛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口會形成白霧
B.鐵與稀硫酸反應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黃色
C.將銅片放入稀鹽酸中,銅片逐漸消失,溶液變為藍色
D.用稀鹽酸除鐵銹時,鐵銹逐漸溶解,溶液變為黃色
10.用硫酸進行下列實驗,存在錯誤的做法是( ) 。
B
A.干燥:用濃硫酸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
B.稀釋:將溶質質量分數為的濃硫酸稀釋成 的稀硫酸,應
添加 的水
C.制備:用稀硫酸與鋅粒反應制取氫氣
D.除銹:用適量的稀硫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
11.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鐵的燒杯中不斷滴入稀硫酸,燒杯中有關量的變化
曲線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 。
C
A. B.
C. D.
素能拓展
12.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化工廢水的處理已成為化工生產的必要環節。
某校九年級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對當地一家化工廠的廢水成分展開
了項目式學習。
【參觀調查】同學們實地參觀了該化工廠,在同技術人員的交談中得知,
車間廢水中含有酸性物質。
【猜想假設】該廢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鹽酸。
【教師指導】、 均為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廢水成分。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廢水置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紫 色石蕊溶液 ____________ 廢水中含有
硫酸和鹽酸
②另取少量廢水置于試管中,滴加過量 溶液,靜置 產生白色沉淀 ③取步驟②的上層澄清溶液置于試管 中,滴加幾滴____________ 產生白 色沉淀 溶液變紅色
溶液
【反思評價】
(1)工廠廢水中不含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鹽酸與碳酸鈉不能共存(共27張PPT)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8.2 常見的酸和堿
第2課時 常見的堿
第2課時 常見的堿
目標素養 導航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1.以氫氧化鈉、氫氧化 鉀為例,通過實驗探究 認識堿的主要性質和用 途。 1.知道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都屬于堿;知道
堿在性質上既具有相似性,也具有獨特性;知
道堿的性質決定堿的用途。
2.能依據物質的組成識別堿類化合物,能通過
常見堿化學性質的對比,歸納出堿的化學共
性。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2.知道可以通過物質類 別認識具體物質的性 質,了解通過物質的共 性和差異性認識一類物 質的性質。 3.知道常見堿在生產生 活中的廣泛應用。 3.通過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的性質實驗、歸納
對比,認識常見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4.能基于常見堿的性質和用途,初步認識常見
堿的實際應用,體會科學利用堿的性質對促進
社會生產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
用。
續表
第2課時 常見的堿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常見的堿。
(1)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與用途。
常見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俗名 苛性鈉、______、______ ________、消石灰
色、態 白色固體 白色粉末狀固體
溶解性 ____溶于水,溶解時______熱量 ____溶于水
吸濕性 暴露在空氣中易吸收______而潮解 幾乎不吸水
燒堿
火堿
熟石灰

放出

水分
常見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腐蝕性 腐蝕性強 腐蝕性較強
用途 制肥皂、________,用于造紙、紡 織工業,煉制石油等 作建筑材料,制漂白
粉,處理污水,配制
農藥波爾多液,改良
______土壤
洗滌劑
酸性
續表
(2)氫氧化鈣的制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
示)。
(3)氫氧化鈉沾到皮膚上的處理:先用____或______等擦干,然后立
即用________沖洗,最后再涂上______溶液。

紙巾
大量水
硼酸
2.堿的化學性質。
(1)與指示劑反應: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______,使無色酚酞溶液變
______。
藍色
紅色
(2)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堿非金屬氧化物 ____ ____。
如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3)與鹽反應:堿鹽 ______ ______。
如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新堿
新鹽
問題導思
請分析說明在實驗室,檢驗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氫氧化鈉溶液,
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常用氫氧化鈉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
提示: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有明顯現象出現,而
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無明顯現象出現,因此檢驗二氧化碳常用
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易溶于水,溶液中含有較多的
氫氧化鈉,而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溶液中含有較少的氫氧化鈣,因此除去
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的效果更好。
第2課時 常見的堿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 常見堿的性質與用途
例 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易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而變質
B.蚊蟲叮咬后可涂抹 溶液減輕痛癢
C.能去除油污,可做爐具清潔劑
D. 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
【分析與解】 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它會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
和水,致使氫氧化鈉變質;氫氧化鈉有強腐蝕性,蚊蟲叮咬后不能涂抹
氫氧化鈉溶液來減輕痛癢,以避免灼傷皮膚;氫氧化鈉可與油脂反應,
可用作爐具清潔劑;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
【答案】B
思維點撥 氫氧化鈉露置于空氣中不但容易因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潮
解,而且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故應密封保存。氫氧化
鈉有強腐蝕性,會對皮膚、衣物等造成損害,使用時要特別小心。氫
氧化鈉是一種堿,具有堿的化學共性。
針對訓練
1.自熱食品的發熱包中含有。 屬于( ) 。
D
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
2.下列物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的是( ) 。
B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稀硫酸 D.稀鹽酸
3.俗稱燒堿的物質是( ) 。
A
A.氫氧化鈉 B.氫氧化鈣 C.碳酸鈣 D.氯化鈉
4.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 溶液后能產生沉淀,則該溶液可能是
( ) 。
A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 溶液
5.下列和 的用途錯誤的是( ) 。
C
A.用制波爾多液 B.用 改良酸性土壤
C.用溶液檢驗 D.用 固體干燥某些氣體
第2課時 常見的堿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下列物質屬于堿的是( ) 。
D
A. B. C. D.
2.下列標志應標識在 固體試劑瓶上的是( ) 。
D
A. B. C. D.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質是( ) 。
A
A.熟石灰 B.硫酸 C.燒堿 D.食鹽
4.“石灰”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鈣。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
A.“石灰”與石灰石的成分相同 B.“石灰”含有鈣、氧元素
C.“石灰”與水反應會放熱 D.“石灰”可用作干燥劑
5.波爾多液是農業上常用的一種殺菌劑,由硫酸銅、生石灰和水配制而
成。下列關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
A.可用鐵制容器配制波爾多液
B.配制波爾多液時有熱量放出
C.配制波爾多液時有藍色沉淀產生
D.波爾多液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銅和硫酸銅
6.小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對氫氧化鈉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如下梳理和整
合,請你和他一起解決相關問題。
(1)氫氧化鈉在生活中可用來________。
(2)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吸水后的熱量變化為__________。
(3)使用氫氧化鈉時必須十分小心,原因是____________。
(4)檢驗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度,最簡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鐵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油污
放出熱量
有強腐蝕性
使用試紙
能力提升
7.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整理實驗室時發現了失去標簽的兩瓶無色溶液,
已知一瓶是稀鹽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氫氧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鈣溶液,
為鑒別兩種溶液,同學們首先將兩種溶液編號為1、2,然后設計了以下
四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
C
A. B. C. D.
8.下表列出了和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時的 。“除鐵”過程中加
入溶液的目的是通過調節溶液的使完全沉淀而 不沉淀,
則應控制溶液的 范圍是( ) 。
開始沉淀時的 完全沉淀時的
2.7 3.2
7.2 8.7
B
A. B.
C. D.
9.燃煤電廠常用 溶液處理煙氣,實現“碳捕集”,主要轉化流程如圖
8-1所示。
圖8-1
(1)溶液 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
(2)寫出煙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鈉
(3)寫出干冰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制冷劑(或人工降雨)
(4)上述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溶液 和_____。
10.小明做圖8-2所示的趣味實驗,他將 形管開口端放入燒杯內,觀察到
溶液進入 形管并流入另一端。
圖8-2
(1)燒杯內的溶液呈____色。
(2)形管開口端放入燒杯后, 形管內氣體壓強______(填“增大”“減
小”或“不變”),導致溶液在 形管內上升并流入另一端。

減小
素能拓展
11.為了探究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是否發生化學反應,興趣小組的同學設
計了圖8-3所示的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實驗,并利用數字化傳
感器測得反應前后錐形瓶內的壓強變化。
圖8-3
向一個錐形瓶中注入 氫氧化鈉溶液,再向另一個錐形瓶中注入
的水,使其充分反應,得到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8-4所
示。
圖8-4
(1)設計A、B兩個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
(2)圖8-4中,曲線___(填“Ⅰ”或“Ⅱ”)表示二氧化碳和氫
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3)本實驗從探究反應物減少的角度證明了二氧化碳和氫
氧化鈉的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27張PPT)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8.1 溶液的酸堿性
8.1 溶液的酸堿性
目標素養 導航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1.了解檢驗溶液 酸堿性的基本方 法,知道溶液的 與其酸堿性強 弱的關系。 2.知道酸堿性對 人體健康和農作 物生長的影響。 1.知道溶液的酸堿性可以用酸堿指示劑、 試紙來
檢驗,了解溶液的 與其酸堿性強弱的關系,以及
對生命活動的影響。
2.能通過酸堿指示劑、 試紙的變色情況推斷溶液
顯酸性、中性或堿性及其酸堿性強弱程度。
3.會用酸堿指示劑、 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4.認識酸堿性與人體健康和農作物生長的關系,能
提出促進人體健康和改良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方案。
8.1 溶液的酸堿性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初識酸和堿。
(1)食醋中含的醋酸,酸奶中含的乳酸,汽車蓄電池中含的硫酸,它
們都屬于____。
(2)建筑用的熟石灰(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電器用的堿性干電池
中含的氫氧化鉀,它們都屬于____。


2.酸堿指示劑。
(1)發現者:英國科學家________。
(2)定義:能跟__________或__________起作用而顯示不同顏色的物質。
(3)變色規律:
玻意耳
酸性溶液
堿性溶液
指示劑 物質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堿性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變紅色 不變色 ________
無色酚酞溶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變藍色
不變色
不變色
變紅色
3.溶液酸堿性強弱的程度。
(1)表示方法:常用溶液的____表示,其范圍一般為_______。
(2)常溫時,溶液的酸堿性與的關系:___7,溶液呈酸性,
數值______,酸性______。___7,溶液呈中性。 ___7,溶液
呈堿性, 數值______,堿性越強。
越小
越強
越大
(3)溶液 的測定: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操作方法:用干
燥、潔凈的______吸取(或用干燥、潔凈的________蘸取)需檢測的溶
液,滴一小滴在________上,然后與____________比對顏色,讀出并記
錄 數值。
試紙
滴管
玻璃棒
試紙
標準比色卡
4. 與生命活動。
(1)人體的生理活動要在一定的 范圍內才能正常進行,因此人的體
液都有一定的范圍。如血液的為___________,胃液的 為
____________。
(2)農作物要正常生長也要求環境在一定的 范圍內,如茶適宜生長
的土壤為________,甘蔗適宜生長的土壤 為______。
問題導思
請思考以下兩個問題,并與同學交流:
(1)食醋顯酸性,石灰水顯堿性,向一定量食醋、石灰水中加入一定
量的水,溶液的酸堿性和 數值如何變化?
提示:食醋的酸性減弱,變大;石灰水的堿性變弱, 變小。
(2)測定溶液 時要注意的兩個“千萬不能”是什么?
提示:兩個“千萬不能”是千萬不能將 試紙直接放入待測液中,千萬不
能用蒸餾水潤濕 試紙。
8.1 溶液的酸堿性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1 酸堿性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作用
例1 在 的白醋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成( ) 。
B
A.紫色 B.紅色 C.無色 D.藍色
【分析與解】 的白醋顯酸性,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
思維點撥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或試紙)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
酞溶液變色;堿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或試紙)變藍色,使無色酚
酞溶液變紅色。
知識點2 溶液酸堿性強弱與 的關系
例2 一些物質的 范圍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
D
A.廚房油污清洗劑 B.84消毒液
C.雞蛋清 D.檸檬汁
【分析與解】 酸性溶液的,中性溶液的 ,堿性溶液的
。廚房油污清洗劑為、84消毒液為 、雞
蛋清為的均大于7,三種溶液均顯堿性;檸檬汁的 為
,小于7,溶液顯酸性。
思維點撥 溶液酸堿性與其的關系如下:酸性溶液的,且
數值越小,酸性越強;中性溶液的;堿性溶液的,且
數值越大,堿性越強。
針對訓練
1.在“溶液酸堿性檢驗”活動中,測得校園土壤樣品呈酸性。下列記錄的
數值與實際最吻合的是( ) 。
A
A.5 B.7 C.9 D.11
2.實驗測得一些物質的 如下,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 。
C
A.肥皂水 B.唾液
C.食醋 D.洗滌劑
3.溴百里酚藍溶液在不同環境中的顯色情況如下表。
溶液 中性溶液 堿性溶液 酸性溶液
顏色 綠色 藍色 黃色
下列溶液能使綠色溴百里酚藍溶液變為黃色的是( ) 。
B
A.氯化鈉溶液 B.醋酸溶液 C.氫氧化鉀溶液 D.碳酸鈉溶液
8.1 溶液的酸堿性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下列物質屬于堿的是( ) 。
D
A.醋酸 B.二氧化硫 C.氯化鉀 D.氫氧化鈣
2.用手觸摸生活中的堿性溶液時常有滑膩感。由此推斷下列溶液顯堿性
的是( ) 。
B
A.食鹽水 B.肥皂水 C.蔗糖水 D.食醋
3.化學課堂上老師給同學們變“魔術”:往浸過酚酞溶液的白色紙花上噴
某種無色溶液,白色紙花瞬間變成了紅色紙花。老師噴的溶液可能是
( ) 。
C
A.水 B.稀鹽酸 C.氨水 D.氯化鈉溶液
4.室溫時,下列液體的 的是( ) 。
A
A.白醋 B.蒸餾水 C.食鹽水 D.肥皂水
5.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實踐活
動中,測得土壤樣品呈酸性,其測定結果可能是( ) 。
A
A. B. C. D.
6.人體內的一些體液的正常 范圍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 。
體液 血漿 唾液 膽汁 胃液
D
A.血漿 B.唾液 C.膽汁 D.胃液
7.下表為四種植物適宜生長的 范圍,不適宜種植在酸性土壤中的植物
是( ) 。
A B C D
植物 楊梅 菠蘿 甘薯 冬棗
D
能力提升
8.菊花適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長,下列 的土壤最適合菊花生長的是
( ) 。
A
A.6.3 B.8.5 C.8.9 D.9.2
9.小麗用紫甘藍葉片自制酸堿指示劑,并用于檢驗白醋的酸堿性,部分
操作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 。
C
A.研磨葉片
B.浸取色素
C.過濾汁液
D.滴加色素提取液
10.用 試紙測定蘇打水的酸堿度時,如果先將試紙用蒸餾水潤濕,然
后再進行測定,那么測出的數值與蘇打水的實際 比較,測得的結
果( ) 。
A
A.偏小 B.偏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
11.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取一定量剛降到地面的雨水樣品,每隔幾分鐘測一
次其 ,數據如下表。
測定時間 17∶05 17∶10 17∶15 17∶20 17∶25 17∶30 17∶35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該地區所降雨水為酸雨
B.測定期間,雨水的酸性逐漸減弱
C.表中數據由 試紙測得
D.該地區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
素能拓展
12.為完成“自制酸堿指示劑”實踐性作業,學習小組的同學開展了以下探
究活動。
(1)查閱資料:某品種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在不同酸堿性溶液中的變色情
況如下表。
色素提取液 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堿中
紫色 變紅色 紫色 變黃色
(2)動手操作:取該品種菊花的新鮮花瓣放入研缽中搗爛,移入容器中,
加入乙醇,攪拌后浸泡約 ,再加入與乙醇等體積的蒸餾水混合并
過濾,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為自制酸堿指示劑。
①“攪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若在實驗室進行過濾操作,下列玻璃儀器無須用到的是___(填序號)。
使花瓣與乙醇充分接觸,從而使色素更快、更充分地溶于乙醇中
D
A.燒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長頸漏斗
③為驗證自制酸堿指示劑在酸、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效果,可選擇生
活中常見的兩種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醋
洗潔精(合理即可)
(3)實踐應用:將上述自制的酸堿指示劑滴入收集到的雨水中,指示劑
變紅色,由此可推知該雨水顯______(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酸性(共37張PPT)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8.4 常見的鹽
第2課時 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第2課時 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目標素養 導航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1.認識鹽的化學性 質。 2.知道復分解反應 發生的條件,能判 斷某些物質間能否 發生復分解反應并 書寫化學方程式。 3.認識物質之間的 反應是實現物質轉 化的途徑。 1.認識鹽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學性質,鹽的結構和組
成決定鹽的化學共性;認識復分解反應是一種基本
化學反應類型,該類反應的發生要滿足一定的條
件;認識物質之間的反應是實現物質轉化的途徑。
2.通過回顧歸納概括出鹽的化學共性。
3.通過回顧和實驗探究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
發生的條件和物質轉化的途徑。
4.認識鹽在生活、生產、科技發展等方面的廣泛應
用,體會科學地利用鹽對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們
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2課時 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發生
的條件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鹽的化學性質。
(1)鹽金屬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如
___________。
(2)鹽酸 ______ ______(________反應),如
_________________。
(3)鹽堿 ______ ______(________反應),如
_________________。
(4)鹽鹽 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如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新鹽
活動性較弱的金屬
置換
新鹽
新酸
復分解
新鹽
新堿
復分解
兩種新鹽
復分解
2.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生成物中有______(難溶物)、______或水等,復分解反應可發生。
沉淀
氣體
3.物質的轉化。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可以實現物質的轉化,物質性質是實現
物質轉化的關鍵。
問題導思
請思考以下問題并與同學交流:不同物質或離子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共
存的條件。
提示:不發生反應的兩種化合物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不能相互結合生
成沉淀(難溶物)、氣體或水的離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第2課時 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發生
的條件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1 鹽的化學性質
例1 圖8-16是“鹽的化學性質”思維導圖,下表是部分物質的溶解性表
(室溫)。
圖8-16
陰離子
陽離子 溶、揮 溶、揮
溶 溶 溶
不 溶 —
微溶 溶 不
利用圖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反應①中的金屬為鋁,應選用的鹽
是______(填化學式)。
【分析與解】 由題意可知,反應①為金屬與
鹽發生的置換反應。如果反應①中的金屬是鋁,
那么鹽中的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應位于鋁后,且鹽要可溶于水,據
此和題中提供的幾種物質的溶解性表可推知,應選用的鹽是氯化銅。
圖8-16
(2)若反應②③發生復分解反應,則發生反
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反應物相互交換離子生成不溶性鹽或堿
【分析與解】 反應②③分別是鹽與堿、鹽與
鹽發生的復分解反應,這兩類反應必須有不溶
性鹽或堿生成,反應才能發生,所以這兩類反應的實質是反應物相互交
換離子生成不溶性鹽或堿。
(3)寫出一個符合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8-16
【分析與解】 反應④是鹽與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等。
思維點撥 鹽與酸、鹽與堿、鹽與鹽之間發生的反應都是復分解反應,
這三類反應必須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反應才能發生。另外,在鹽
與堿、鹽與鹽間的反應中,反應物必須都是可溶性物質,反應才可能
發生。
知識點2 復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例2 現有一杯含有三種溶質的無色溶液,下列對該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猜
測合理的是( ) 。
D
A.、、 B.、、
C.、、 D.、、
【分析與解】 A組中的與 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水而不能
共存;B組中的在溶液中為藍色;C組中的與、 都
會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沉淀而不能共存;D組中的 、
、 三種物質相互交換離子都不能生成沉淀、氣體或水,因
相互間都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而能共存。
思維點撥 上例為酸、堿、鹽在同一溶液里能否共存的問題。酸、堿、
鹽在同一溶液里能否共存,其實質是酸、堿、鹽間會不會發生復分解
反應,會發生反應則不能共存,否則能共存;同理,離子在同一溶液
里能否共存,其實質是離子間能否發生反應,離子間能相互結合生成
沉淀、氣體或水則不能共存,否則能共存。
針對訓練
1.下列實驗中能發生化學反應,且能觀察到明顯現象的是( ) 。
C
A.向氯化鉀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B.向硫酸鈉溶液中滴入氯化鋅溶液
C.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D.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入硝酸鉀溶液
2.已知某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質有、、、,其中
可能是( ) 。
C
A. B. C. D.
3.小華將鹽的四個化學性質歸納成圖8-17所示的結構圖。
圖8-17
(1)在歸納性質②時,選取了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兩種物質,它們在溶
液中相互反應時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藍色沉淀產生
(2)在性質③中, 代表____類物質。

(3)在歸納性質④時,從“某些鹽”中選取了硝酸銀,寫出一種能與硝
酸銀反應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圖8-17
4.同學們為進一步認識酸、堿、鹽的化學性質,進行了如圖8-18所示的
實驗。
圖8-18
(1)試管甲中發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試管乙中兩種溶液不能發生反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
圖8-18
(3)試管丙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產生
第2課時 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鑒別下列各組物質所選試劑不正確的是( ) 。
C
A.氯化鈉和氫氧化鈉——硫酸銅溶液
B.黃銅和黃金——硝酸銀溶液
C.純堿和燒堿——酚酞溶液
D.氯化銨和氯化鉀——熟石灰
2.將下列各組物質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能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 。
B
A.硝酸鉀和氯化鐵 B.氫氧化鉀和鹽酸
C.硫酸銅和氫氧化鈉 D.硫酸鈉和氯化鋇
3.某同學將一定量的與 溶液混合,要想檢驗反應后
是否過量,應選用的試劑是( ) 。
C
A.無色酚酞溶液 B.溶液 C.溶液 D. 溶液
4.圖8-19為初中化學中關于酸、堿、鹽化學性質的知識框架圖,、 是
除酸、堿、鹽外的不同類別的物質。回答下列問題:
圖8-19
(1) 的物質類別是____________。
金屬氧化物
(2)若“鹽1”為 ,則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任寫一個)。
(3)反應④能夠發生應該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在反應①②③④中,屬于中和反應的是____。
鹽1、鹽2均可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

5.A、B、C、D四種溶液分別是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和
氯化鋇溶液中的一種,小明為鑒別以上溶液,進行以下實驗。
Ⅰ.觀察顏色,發現只有A呈藍色,其余為無色。
Ⅱ.將A分別與B、C混合,觀察到的現象為: 藍色沉淀,
無明顯變化。
回答下列問題:
(1)A為_______(填化學式)。
(2)鐵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為________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能力提升
6.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的是( ) 。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硫酸銨和氯化銨 取樣,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
B 除去氯化鈉中少量的碳酸 鈉 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過濾,濾液蒸發
結晶
C 檢驗氫氧化鈉固體是否部 分變質 取樣,加入足量氫氧化鋇溶液,過濾,
向濾液中加酚酞溶液
D 分離氯化鈣和碳酸鈣的混 合固體 加足量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D
7.下列各組物質在 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的是( ) 。
B
A.、、、
B.、、、
C.、、、
D.、、、
圖8-20
8.向硫酸銅和鹽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 的
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滴入氫氧化鈉溶
液的質量的關系如圖8-20所示,其中 點坐標為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B
A. 段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是鹽酸
B. 點對應溶液的溶質是氫氧化銅
C.點對應溶液的
D.混合溶液中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9.某氯化鈉樣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鈉、氯化鎂、氯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雜
質。學習小組的同學欲探究氯化鈉樣品中雜質的成分,設計了圖8-21所
示實驗。
圖8-21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加入適量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驗樣品中是否有氯化鎂
(2)步驟③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時,能夠觀察到的明顯現象是__________,
產生此現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氣體產生
圖8-21
(3)此氯化鈉樣品中所含雜質是________。
素能拓展
10.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進行以下實驗。
(1)在A、B、C、D四支試管中盛有等量的稀硫酸,向試管中分別滴
加四種化合物的溶液(如圖8-22所示)。
圖8-22
查閱資料:碳酸鉀溶液呈堿性。
①四支試管中不能發生化學反應的是___(填試管編號)。
B
圖8-22
②若實驗前向試管A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
現象,則可證明稀硫酸能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寫出該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色溶液變紅色
③試管D中觀察到______________的現象,證明稀硫酸和硝酸鋇溶液發
生了反應。
產生白色沉淀
圖8-22
(2)實驗后,將A、C兩支試管中的所有物質倒入同一個燒杯中,觀察
到有氣泡產生,最終形成無色溶液,為了得出此時燒杯內廢液的溶質成
分,同學們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
①提出問題:燒杯中廢液的溶質(酚酞除外)有哪些?
②進行猜想:猜想1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為硫酸鈉、硫
酸鉀和硫酸。
硫酸鈉、硫酸鉀和碳酸鉀
③設計實驗: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猜想2成立。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廢液置于試管中,加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猜想2成立
少量碳酸鉀
有氣體產生
④拓展應用:將燒杯中的廢液直接倒入鑄鐵下水道,會導致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腐蝕鑄鐵下水道(共27張PPT)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8.4 常見的鹽
第1課時 幾種常見鹽的用途、鹽的組成與分類
第1課時 幾種常見鹽的用途、鹽的組成與分類
目標素養 導航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1.了解氯化鈉、碳酸 鈣、碳酸鈉、碳酸 氫鈉等常見鹽的俗 名、主要性質及在 日常生活中的應 用。 2.知道鹽的組成與分 類。 1.知道鹽是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構
成的一類化合物;認識鹽的性質決定鹽的用途。
2.通過分析鹽的結構與組成的特點,知道可以從
不同視角對物質進行分類。
3.認識鹽在生產、生活、科技發展等方面的廣泛
應用,體會科學地利用鹽對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
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1課時 幾種常見鹽的用途、鹽的組成與分類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鹽:由__________或 和__________構成的________。
2.幾種常見鹽的俗稱、性狀和主要用途。
金屬離子
酸根離子
化合物
鹽的名稱 (化學式) 俗稱 性狀 主要用途
氯化鈉 食鹽的主要 成分 ____色晶體,____溶 于水,有____味;溶 液呈____性 食品加工______;配
制醫用__________;
制______、氯氣等化
工原料




調味
生理鹽水
鹽酸
鹽的名稱 (化學式) 俗稱 性狀 主要用途
碳酸鈣 貝殼、石灰 石、大理石 的主要成分 純凈物為白色固體; ____溶于水,____與 酸反應 作______、裝飾材
料,制熟石灰、
_______原料;作
______、煉鋼原料


建筑
水泥
煉鐵
續表
鹽的名稱 (化學式) 俗稱 性狀 主要用途
碳酸鈉 純堿、蘇打 白色______、風化成 粉末;____溶于水, 水溶液呈____性 制______、瓷磚、紙
張原料;制洗滌劑;
用于印染工業
碳酸氫鈉 小蘇打 ______粉末;____溶 于水,水溶液呈 _______性;______ 分解 作面點發酵劑;作滅
火劑原料
晶體


玻璃
白色

弱堿
較易
續表
3.鹽的分類。
根據構成鹽的________不同,鹽可分為鉀鹽、鈉鹽、鎂鹽、鐵鹽等;
根據構成鹽的________不同,鹽可分為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鹽酸
鹽等。由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鹽稱為______鹽,如_________。
陽離子
陰離子
銨鹽
問題導思
請思考以下問題,并與同學交流:
(1)碳酸鈉、碳酸鉀等統稱為碳酸鹽,如何檢驗它們都含有碳酸根離子。
提示: 各取少量樣品,加入稀鹽酸,都有無色無氣味氣體產生,將產
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碳酸鹽中都含有
碳酸根離子。
(2)碳酸氫鈉可用作面點發酵劑的原理。
提示: 面點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酸性物質,碳酸氫鈉可與酸性物質反應并
放出二氧化碳氣體,不但能消除面點的酸味,而且還能使面點酥松多孔。
第1課時 幾種常見鹽的用途、鹽的組成與分類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1 對鹽的認識
例1 分類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應用。下列物質屬于鹽的
是( ) 。
B
A.生石灰 B.高錳酸鉀 C.硫酸 D.燒堿
【分析與解】 生石灰由鈣、氧兩種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高錳酸鉀
由鉀離子和高錳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硫酸由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
成,屬于酸;燒堿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屬于堿。
思維點撥 鹽是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根據構成鹽的陽離子不同,鹽可分為鈉鹽、鉀鹽、鎂鹽、鐵鹽等;根
據構成鹽的陰離子不同,鹽可分為鹽酸鹽、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
等。
知識點2 常見鹽的性質和用途
例2 下列有關常見鹽的性質和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氯化鈉有咸味,可用來配制醫用生理鹽水
B.碳酸鈣難溶于水,在實驗室用來制取二氧化碳
C.碳酸鈉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D.碳酸氫鈉在醫療上是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
【分析與解】 氯化鈉有咸味,食品加工用來調味,醫院用來配制醫用
生理鹽水;碳酸鈣難溶于水,在實驗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
與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鈉易溶于水,溶液呈堿性;胃酸為
鹽酸,胃酸過多的人是胃液里含有過多的鹽酸,鹽酸能與碳酸氫鈉反應
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從而使胃液里的鹽酸含量恢復到正常水平,
因此,碳酸氫鈉在醫療上可用作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
【答案】C
思維點撥 鹽的性質決定鹽的用途。例如,氯化鈉有咸味,可給食品調
味,以增強食欲;碳酸鈣能與胃液里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因此可
用作補鈣劑;等等。
針對訓練
1.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學成歸國,發明了制堿新法——“侯氏制堿法”。由
該法所制純堿屬于( ) 。
D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
2.下列物質常用來給食物調味的是( ) 。
B
A.碳酸鈣 B.氯化鈉 C.碳酸鈉 D.氯化鐵
3.下列物質俗稱小蘇打的是( ) 。
D
A. B. C. D.
4.下表列出了日常生活中幾種常見用品及其有效成分。
常見用品 發酵粉 爐具清潔劑 洗滌劑
有效成分 碳酸氫鈉 氫氧化鈉 碳酸鈉
(1)碳酸氫鈉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2)氫氧化鈉屬于堿,堿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的相同陰離子為______
(填離子符號);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可得到的一種鹽是________。
(3)洗滌劑遇到鹽酸會產生氣體,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該現象: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課時 幾種常見鹽的用途、鹽的組成與分類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崇尚科學,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是( ) 。
D
A.張青蓮 B.屠呦呦 C.袁隆平 D.侯德榜
2.下列物質的名稱、化學式、俗稱不一致的是( ) 。
B
A.碳酸氫鈉、、小蘇打 B.氧化鈣、 、消石灰
C.碳酸鈉、、蘇打 D.氫氧化鈉、 、火堿
3.有關氯化鈉的敘述錯誤的是( ) 。
D
A.生活中可用于腌制食品
B.是食鹽的主要成分
C.醫療上可用于配制生理鹽水
D.工業上可用于制取氫氧化鈉、氯氣和硫酸等
4.下列關于碳酸鈉的性質和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 。
C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滌油污
C.受熱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5.做饅頭的面團發酵過度會變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團中加入
( ) 。
A.氫氧化鈉 B.氧化鈣 C.碳酸氫鈉 D.氯化鈉
C
能力提升
6.某同學在廚房中找到一種白色粉末,帶到學校實驗室進行實驗,實驗
過程與現象如圖8-14所示。
圖8-14
對此粉末的成分判斷正確的是( ) 。
D
A.一定是碳酸鈉 B.一定是碳酸氫鈉
C.一定是氯化鈉 D.可能是碳酸鈉或碳酸氫鈉
7.侯德榜先生發明了聯合制堿法(侯氏制堿法),其主要制備流程如圖
8-15所示。
圖8-15
(1)上述流程中的氨 可用氫氣和氮氣合成。工業上獲得氮氣的方
法是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
分離液態空氣
過濾
(3)寫出反應Ⅰ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圖8-15
(4)寫出工業上用純堿制燒堿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能拓展
8.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預習了純堿的相關知識后,對純堿的制備和部
分化學性質展開了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了解純堿的制備——“侯氏制堿法”。
(1)“侯氏制堿法”的主要過程是利用飽和食鹽水先后吸收兩種氣體,
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銨,再加熱碳酸氫鈉即可制得純堿。
①“侯氏制堿法”中的“侯氏”指的是我國著名化工科學家________。
侯德榜
②飽和氯化鈉溶液需要吸收的兩種氣體是_______(填序號)。
A.B.C.D.
B、D
③純堿屬于____(填“酸”“堿”或“鹽”)。

(2)任務二:探究純堿與酸、堿、鹽反應。
向盛有一定量純堿溶液的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稀鹽酸、澄清石灰水、
氯化鋇溶液,實驗現象如下表。
試管編號 1 2 3
加入試劑 稀鹽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鋇溶液
實驗現象 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產生白色沉淀
①在表格中填寫試管1中出現的現象。
【答案】產生無色、無氣味氣體
②試管3中發生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據此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29張PPT)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8.5 化學肥料
8.5 化學肥料
目標素養 導航
課標要求 學業內容
1.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及其在 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2.了解檢驗銨態氮肥的基本 方法。 3.認識合理施用化肥對保護 環境的重要意義,形成合理 施用化肥的意識。 1.知道常用化肥的種類及其對農作物生長
的作用;了解銨態氮肥的檢驗方法;知道
合理施用化肥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銨態氮肥的性質及其
檢驗方法。
3.認識合理施用化肥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
義,形成合理施用化肥的意識。
8.5 化學肥料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常用化肥的種類。
(1)氮肥:含____化合物。如碳酸氫銨(碳銨, )、硝酸銨
(硝銨,_________)、尿素[__________]等。
(2)磷肥:含____的化肥。如重過磷酸鈣[____________]、過磷酸
鈣[和 的混合物]等。
(3)鉀肥:含____的化肥。如氯化鉀(____)、硫酸鉀 等。
(4)復合肥料:含氮、磷、鉀中______或______元素的化肥。如磷酸
氫二銨[_____________]、硝酸鉀(______)、磷酸鉀(_______)等。



兩種
三種
2.化肥的主要功效:氮肥______,磷肥______,鉀肥______。
壯葉
壯果
壯莖
3.銨態氮肥的檢驗。
(1)方法一:取化肥樣品與________粉末混合研磨,若產生_________
味的氣體,則說明該化肥為銨態氮肥。
熟石灰
刺激性氨
(2)方法二:將化肥樣品裝入試管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加熱,
將______的紅色石蕊試紙接近試管口,若試紙變____色,則可證明該化
肥為銨態氮肥。
氫氧化鈉
濕潤

(3)檢驗原理: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后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新鹽,并放
出氨。生成的氨具有________氣味,能使________________試紙變藍色。
刺激性
濕潤的紅色石蕊
4.不合理施用化肥可能造成的后果。
不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污染環境,引起______污染、______污染
和______污染。
大氣
水體
土壤
問題導思
請思考以下問題并與同學交流:根據銨態氮肥的性質推測保存和施用銨
態氮肥要注意的問題。
提示:應將其保存于陰涼干爽處,不與堿性物質混合堆放、施用。
8.5 化學肥料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1 化肥的種類與作用
例1 小強發現自家農田中的水稻葉子發黃且莖稈細弱,小強建議他父親
施用含鉀的復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 ) 。
B
A. B. C. D.
【分析與解】 水稻葉子發黃且莖稈細弱,說明稻田缺氮、鉀,應施用
含氮、鉀的化肥,如 。
思維點撥 為了保證農作物正常生長,人們需要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施用氮肥、磷肥、鉀肥或復合肥。各類化肥對農作物的作用可概括為
“氮肥壯葉、磷肥壯果、鉀肥壯莖”。
知識點2 常用化肥的性質與鑒別
例2 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和尿素都是白色固體,也是重要的化肥。
下列物質能將尿素從這四種化肥中鑒別出來的是( ) 。
A
A.氫氧化鈣 B.稀鹽酸 C.氯化鈉 D.水
【分析與解】 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都是銨態氮肥,與氫氧化鈣粉
末混合研磨可聞到刺激性氨味;尿素不是銨態氮肥,與氫氧化鈣粉末混
合研磨聞不到刺激性氨味。
思維點撥 銨態氮肥都含有銨根離子 ,它與堿性物質混合會發生
反應并釋放出具有刺激性氨味的氣體,據此可鑒別出銨態氮肥。銨態
氮肥的這個性質提示人們不能將銨態氮肥與堿性物質混用,否則會導
致肥效降低。
知識點3 化肥的合理施用
例3 關于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C
A.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具有重要作用
B.銨態氮肥與草木灰混用會降低肥效
C.為提高糧食產量,應大量施用化肥
D.化肥的過度施用會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分析與解】 合理施用化肥有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但過度施用化肥
不但不能提高農作物產量,而且會造成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
等環境問題。草木灰呈堿性,銨態氮肥與草木灰混用會發生反應釋放出
氨而使肥效降低,銨態氮肥不能與草木灰等堿性物質混用。
思維點撥 合理施用化肥既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和保護環境,也有利
于節約資源。
針對訓練
1.化肥能提高農作物產量。下列物質能用作氮肥的是( ) 。
C
A. B. C. D.
2.農業生產中常用的碳銨屬于( ) 。
B
A.鉀肥 B.氮肥 C.磷肥 D.復合肥
3.小明發現爸爸買回來的化肥有、、 ,其中還缺少的
化肥品種是( ) 。
D
A.氮肥 B.復合肥 C.鉀肥 D.磷肥
4.化肥對農作物的生長有重要影響。下列肥料能防止農作物倒伏的是
( ) 。
A
A. B. C. D.
5.下列化肥從外觀上即可與其他化肥相區別的是( ) 。
C
A.氯化銨 B.硫酸鉀 C.磷礦粉 D.硝酸鉀
6.大豆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農作物可吸收的營養物質,從而
使大豆生長茂盛,葉色濃綠。玉米植株沒有根瘤菌,施用下列化肥可達
到同樣效果的是( ) 。
A
A. B. C. D.
8.5 化學肥料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古代種植農作物使用農家肥,現代常使用化肥。下列肥料屬于化肥的
是( ) 。
D
A.人畜糞便 B.植物漚制物 C.草木灰 D.尿素
2.化學肥料中通常含有、、 等營養元素。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
( ) 。
A
A. B. C. D.
3.為了增強農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應該施用的化肥是( ) 。
A
A. B. C. D.
4.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是農業生產中最常用的化肥。下列各組化
肥不能用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的是( ) 。
C
A.與 B.與
C.與 D.與
5.化肥對農業增產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C
A.銨態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用
B.磷酸二氫銨能為農作物提供氮、磷兩種營養元素
C.為增加農作物產量,可大量施用化肥
D.碳酸氫銨須密封保存于陰涼處
6.袁隆平先生在雜交水稻的培育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決了我國人民
的溫飽問題。水稻豐產離不開化肥,某品牌的化肥中含有氯化銨、硫酸
鉀等物質。
(1)該化肥屬于________(填“氮肥”“鉀肥”或“復合肥”)。
(2)該化肥不能與熟石灰混用,以免降低肥效。其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復合肥
能力提升
7.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作用重大,效果明顯。下列有關化肥及其施用、
鑒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A.植物的葉片發黃,應施用磷肥來改善其生長狀況
B.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鑒別硝酸銨和氯化鉀兩種化肥
C.不能為了增強肥效,將銨態氮肥和堿性肥料混合施用
D.不合理施用化肥會造成土壤、空氣和水體等污染
圖8-23
8.合理施用化肥對農作物的高產豐收具有重要
作用。圖8-23是化肥硝酸銨包裝袋上的部分說
明,下列有關硝酸銨的說法正確的是( ) 。
C
A.硝酸銨由4種元素組成
B.硝酸銨含有9個原子
C.硝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D.硝酸銨屬于復合肥
9.工業上用和合成尿素 的轉化過程如圖8-24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圖8-24
A
A.反應①是化合反應
B.反應②中原子個數減少
C.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D.施用尿素是為了增強農作物抗旱能力
10.要實現“裝滿‘米袋子 ,充實‘菜籃子’”的目標,化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
用。工業上以煤、空氣和水為原料生產碳酸氫銨的一種流程如圖8-25所示。
圖8-25
(1) 屬于____(填“氮”“磷”“鉀”或“復合”)肥。

(2)“造氣”是利用煤、空氣和水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獲取、和 ,
加大“造氣”反應速率的具體措施有____________(寫一點)。
將煤粉碎等
(3)“合成”是指和 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循環”是指____________(填物質名稱)的循環利用。
氮氣、氫氣
素能拓展
圖8-26
11.小明參加學校組織的勞動實踐活動。
(1)小明在麥田勞動時看到麥子葉色濃綠,長勢
喜人,農場工人告訴他麥子長勢好是因為及時施用
了一種復合肥。農場倉庫存放的化肥有 、
、 ,其中屬于復合肥的是______;三
種化肥包裝袋上均寫著防雨防潮,其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種化肥均溶于水
圖8-26
(2)小明想在家里嘗試無土栽培,便從農場帶回了一
些上述三種化肥,但配制時因標記不清而無法區分
和 ,于是他到化學實驗室進行實驗:取少
量其中一種化肥置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
滴氯化鋇溶液,立即出現白色沉淀,據此可確定
所取的化肥是 。請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8-26
(3)配制無土栽培營養液時,小明依據圖8-26所示
溶解度曲線,想先配制兩種化肥的飽和溶液,以備
之后使用。配制時,假設室溫為 ,若小明用等
體積的水配制成恰好飽和的兩種化肥溶液,則兩種
溶液中與 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琼中| 永德县| 武夷山市| 健康| 合山市| 安龙县| 崇信县| 东莞市| 红安县| 顺平县| 腾冲县| 永顺县| 五原县| 信丰县| 资源县| 静宁县| 基隆市| 偏关县| 长海县| 通化市| 浙江省| 大城县| 太保市| 高雄市| 新晃| 陆川县| 获嘉县| 彰武县| 丰台区| 德格县| 昆山市| 离岛区| 大港区| 远安县| 民勤县| 泊头市| 镶黄旗| 交口县| 丰镇市|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