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辨析并修改病句——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基礎知識手冊通過標志識病句1.看“和”識病句項目 常見病因 病例診治搭配不恰當 在一個句子中,有時存在一項對多項或多項對一項的情況,即某個成分要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發生結構關系,而實際上它只能與一部分相互搭配,與另一部分則不能相互搭配,這時就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毛病。 2005-2018年間,我國造林8643.36萬公頃,人工林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蓋率和森林病蟲害等依然十分嚴重,令人擔憂。 解析:“土地沙漠化”“森林病蟲害”與“依然十分嚴重”可以搭配,但“植被覆蓋率”與“十分嚴重”不搭配。只考慮了一方面,顧此失彼。句意不明確 由于“和”具有介詞和連詞兩種詞性,當我們對這兩種詞性模糊不清時,句子就會產生歧義,使句意不明確。 三妹拉著葛姐的手說,她老家在偏遠的山區,因為和家里賭氣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著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來。 解析:有兩處錯誤,首先,第一個“她”指代不明,是指“三妹”還是“葛姐”?其次,“哭泣”“遭遇”動賓搭配不當。“哭泣”的后面不能接賓語,這里用“哭訴”更好。邏輯不清晰 在一些病句中,有些被當作并列短語使用的語言單位,各項間并不存在并列關系,它們或是互相包含、交叉的,或是根本不是同一類屬的。 在宣泰戰斗中,我軍殲滅國民黨軍兩個團,生俘團長一名,繳獲了大批槍支彈藥和武器物資。 解析:“槍支彈藥和武器”并列不當,“槍支”就是武器。將“武器物資”改為“及其他軍用物資”。照應不周到 當一個句子的前后部分,出現相互呼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有對應關系的語言單位時,前后要相互照應。如聯合成分的語序不當,搞錯了對應關系,就會使句子出現搭配不當的毛病。 對調整工資、發放獎金、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等問題,文章從理論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法。 解析:“從理論和政策上”與“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之間缺乏有機的對應關系。應是“從理論上作了深刻的說明,從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句式 不統一 句子中出現并列短語,要求并列的兩項或多項的詞性及結構關系必須一致,如果詞性和結構關系不一致則不能并列。 網師園邊至今還在的清朝織造署的舊址和蘇州絲綢博物館里雙面蘇繡的精美絕倫,就是姑蘇之物質和精神雙重價值的佐證。 解析:“雙面蘇繡的精美絕倫”改成“精美絕倫的雙面蘇繡”,使之與“清朝織造署的舊址”結構相一致,才能并列作主語,與“佐證”相搭配。順序 不合理 并列短語之間包含著一定的邏輯關系,如果不考慮短語之間的邏輯關系而只是簡單羅列就會造成語序不恰當。 要真正了解社會,就要善于分析、研究和觀察社會,浮光掠影是不行的。 解析:正確語序應是“觀察、分析和研究社會”。主客 體顛倒 “主客顛倒”是指一個句子中所陳述的主體和客體相互顛倒,在遣詞造句時,主賓關系往往通過介詞“和、與”等來反映,介詞常引出對象。按常理,介詞前是主體,介詞后表示客體。即只能是人對物,或主觀對客觀,若顛倒過來就是悖理的。 去年的學習成績和今年比較起來大不相同。 解析:“今年的學習成績”應為主體,“去年”為客體。故應改為“今年的學習成績和去年比較起來大不相同”。2.病句辨析十關鍵項目 內容抓修飾語 注意多層定語和多層狀語的順序,看語序是否恰當。抓并列結構 句子中一旦出現表并列的詞,如“和”“與”“及”“同”“跟”等,就要注意判斷其前后詞語是否搭配,詞語之間是否能構成并列關系,排列的順序是否符合邏輯,等等。抓句首介詞 若句首出現介詞,可以考慮其是否濫用介詞,使主語缺失。例如“經過……”“在……中”“從……中”“由于……”“關于……”“對于……”等,后面的分句有可能缺主語。抓兩面詞 句子中出現“能否”“能不能”“是否”“好壞”“有沒有”“好不好”等詞時,要注意看后面有無照應的兩面詞,不能犯“兩面對一面”的錯誤。抓否定詞 句子中出現了“不”“沒有”“否”“不能”等否定詞或“阻止”“防止”“否認”“避免”“難免”“切忌”等表否定、拒絕等意思的詞語,往往容易造成多重否定的錯誤。抓代詞 看代詞是否指代不明。代詞有兩種:一是指示代詞,如“此”“這”“這些”等;是人稱代詞,如“自己”“他(她)”等。無論對于哪種代詞,都應考慮其是否存在指代不明的毛病。抓數量詞 句中若有數量詞,就要注意:表示下降不能用倍數,如“降低”“減少”“縮小”等不能接倍數;概數與確數不能同時使用;概數前面不能加“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過”一類詞;數量詞不能修飾集合概念。抓關聯詞 句中有成套使用的關聯詞時,首先,要檢查關聯詞之間是否搭配得當;其次要注意它們的位置。如果搭配和位置都沒有問題,就要檢查邏輯關系是否合理。抓包含詞 某些詞語的含義中已經包含某一種意思,語句中卻再次出現表示該意思的詞語,造成意義重復,如“十分酷愛”“十分懸殊”“非常奇缺”“過分溢美”“當前的當務之急”“突然猝死”等。抓文言詞 在有些語句中,出現了如“諸”“之所以”“于”“即”“所致”“得以”“以期”等詞語,往往會造成重復贅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