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復習試卷(一)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 下圖是原始居民的居住場所復原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干欄式房屋A.河姆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B.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種植粟C.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智慧D.二者都出現在長江下游地區2.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秦王懷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焚文書而酷刑法。”下列歷史事件與文中敘述有關的是( )A.焚書坑儒 B.統一貨幣、車軌C.商鞅變法 D.修筑“萬里長城”3.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衛青擊匈奴奠定了絲綢之路的基礎B.鄭和七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C.陸上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到達非洲D.絲綢之路促進了物種的交流與傳播4. 下表是中國古代南北方人口總數及所占比例對照表。該表反映了( )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數比例 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數比例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A.南北方人口都持續不斷增長 B.西漢時南方經濟水平超過北方C.北方的人口增長率比南方高 D.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不斷加強5. 我國某朝代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超越漢朝和唐朝。該朝代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縣制 C.行省制 D.三公九卿制6. 下面是《國史十六講》一書的部分目錄,小華先觀其目錄,再展開學習。在該書第十二講,他可能閱讀到的內容是( )A.鄭成功收復臺灣 B.馬可·波羅來華C.朱元璋強化皇權 D.戚繼光抗擊倭寇7.(2023·南海模擬)“李時珍……深入社會,進行實地調查……他不辭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藥物標本……經過27年持續不斷的努力,編寫出了《本草綱目》。”材料體現了《本草綱目》( )A.匯聚民間醫學精華 B.全面總結前人經驗C.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D.蘊含豐富實踐經驗8. “這場持續了約35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的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方面……卻完全被忽略了。”這段材料反映了洋務運動的局限性是( )A.企業管理封建落后B.“自強”“求富”口號不切實際C.沒有涉及政治改革D.僅創辦了軍事工業及民用工業9. 據統計,梁啟超所辦的《時務報》銷量最高時竟然達到17000份,出現了“舉國趨之,如飲狂泉”的局面。《時務報》的暢銷( )A.為推翻清王朝奠定思想基礎 B.表明統治者支持變法C.使“實業救國”思想成主流 D.宣傳了維新變法思想10.(2023八上·開平期中)孫中山在一次演講中說到,近代歐美各國工商業發達,卻出現“富者敵國,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象,因此中國必須“未雨綢繆,趕緊設法,免得再蹈覆轍”。這表明孫中山( )A.提倡發展社會主義 B.關注民生問題C.明確反對帝國主義 D.主張民主共和11. 圖中數字標明的地點,都是抗日戰爭期間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下列選項中,數字與對應事件表述正確的是( )A.①——中國軍隊對日軍發動的一場大規模進攻B.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C.③——毛澤東指揮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激戰D.④——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2. 1947年8月,劉伯承、鄧小平發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躍進大別山。經過20多天的艱苦跋涉和激烈戰斗,劉鄧大軍突破數十萬人的圍追堵截,勝利到達大別山。這次勝利進軍( )A.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B.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C.使廣大華北地區基本解放D.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3. 江西輕工機械制造廠是九江最有淵源的工廠之一。它誕生于1953年,1954年由八家私營機器修理店參股聯營,1955年由聯營改為公私合營。輕機廠的發展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第一個五年計劃 D.“大躍進”運動14. 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開發開放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這表明(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B.浦東建立經濟特區C.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形成D.改革開放持續推進15.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國的青銅文化、希臘的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制成就,無不充滿著智慧與神奇。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多元性 B.包容性 C.統一性 D.持久性16. 某小組在合作學習時,討論的內容涉及封君封臣制度、查理曼帝國、莊園法庭、城市自治、《查士丁尼法典》等。據此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是( )A.古代亞洲文明 B.封建時代的亞洲C.古代歐洲文明 D.封建時代的歐洲17. 1863年,林肯發表《葛底斯堡》演說:“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應該在這里把自己奉獻于勇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這里的“事業”指的是( )A.消除美國的種族歧視 B.結束內戰,維護國家統一C.建立統一的聯邦政府 D.推翻西班牙在北美的統治18. 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觀察下列年代尺,③處應填( )A.德軍突襲波蘭 B.日軍偷襲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D.日本簽署投降書19. 斯大林于1945年參加雅爾塔會議時說“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國分裂。”下面最早印證斯大林觀點的是( )A.北約和華約的成立 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C.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D.歐洲對峙局面形成20. 下圖是兩個國際組織的標識。這兩個國際組織的誕生共同印證的時代潮流是( )A.多極化趨勢 B.經濟全球化 C.獨立自主 D.和平與發展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 小明同學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社會生活的變遷”,圖4是他搜集的圖片,請你按要求幫忙進行整理。(1)請將圖片反映的生活場景分成兩類,并按時間順序填寫變遷歷史。類型一:順序:(只填序號)類型二:順序:(只填序號)(2)請模仿上面的分類再設計一組社會生活變遷的歷史場景。主題:歷史場景:①②→③→22. 性形象能展現時代面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組別 1 2 3 4簡介 意大利油畫《蒙娜麗莎》 日本紡織廠女工 美國無家可歸的婦女 蘇聯女 拖拉機手時間 1503-1506年 19世紀末 1929年 20世紀30年代形象(1)按順序寫出與上述組別中婦女形象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其中一個歷史事件進行歷史解釋。23. 歷史大河奔騰不息,科技光芒熠熠生輝。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郵票《殷代銅器》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變了人類和世界,現代化帶動了整體世界的形成和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工業化的起點,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世界逐步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的相互聯系和依賴日益緊密。——摘編自《從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材料三 愛迪生是美國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和企業家。為了解決漫漫黑夜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困擾,他通過數千次的嘗試,終于在1879年找到了一種新材料,成就了一項新的發明。隨后他與大資本家合作辦廠,將該項發明投入生產。——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1)材料一中的銅器屬于哪個朝代 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時期銅器的特點。(2)材料二中“工業化的起點”開始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一項新的發明”指的是什么 你認為要成為一位發明家應具備哪些優良品質 24. 唯物史觀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民本傳統】材料一 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西周時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戰國時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國家要順應民意,孔子、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張。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政治實踐,如西漢初期和唐朝前期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對推動中國歷史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人民力量】材料二材料三 1979年,袁庚成為蛇口工業區的創始人,他率領第一批創業者在這里邁出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當年袁庚提出了振聾發聵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沖破姓“資”姓“社”禁區,最早引進新的價值觀念、人才觀念,成功地建立全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摘編自南天《袁庚,蛇口創業開啟新時代》【人民至上】材料四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摘編自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根據材料一概括民本思想的主要內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述孔子、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主張。(2)請結合史實,對材料二的漫畫進行簡要解讀。(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袁庚創立深圳蛇口工業區的時代背景及其主要舉措。(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感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原始的農耕生活【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之所以不同,主要是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河姆渡地處長江流域,南方多雨潮濕,河姆渡人住的房屋是干欄式的,有利于通風防潮;半坡地處黃河流域,屬于北方黃土高原,冬季氣候寒冷干燥,多風沙,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保溫,堅固利于防風,因此二者所居住的房屋,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C項正確;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欄式建筑,排除A項;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是河姆渡人,種植水稻,排除B項;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長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黃河流域,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原始農耕居民的認識。2.【答案】A【知識點】“焚書坑儒”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異同【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秦王懷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焚文書而酷刑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秦朝實行焚書坑儒,嚴刑酷法,施行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A項正確;統一貨幣、車軌,是鞏固統一的經濟措施,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與題干反映信息不相符,排除C項;秦修筑“萬里長城”,為抵御北方匈奴進犯,題干沒有反映該信息,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焚書坑儒的認識。3.【答案】D【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根據材料“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促進了物種的交流與傳播,推動文化的交流,D項正確;張騫出使西域奠定了絲綢之路的基礎,而不是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排除A項;早在西漢時期就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宋元時期繼續發展,元朝海上絲綢之路達到鼎盛時期,而非鄭和七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排除B項;陸上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到達歐洲,不是達到非洲,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的認識。4.【答案】D【知識點】宋代的經濟發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圖表信息可知,西漢至唐到北宋南方人口占全國戶口數比例大幅上升,結合所學可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長期戰亂,而江南地區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他們給南方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從唐朝中晚期至宋朝時期,南方的戰亂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使南方農業發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到宋代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因此據該表可知反映的是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不斷加強,D項正確;北方人口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南北方人口都持續不斷增長”說法錯誤,排除A項;題干涉及的是南北方人口所占全國人口的比例,無法判斷出西漢時南方經濟水平超過北方,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是北方人口的增長率在不斷下降,南方在不斷升高,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表格解讀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經濟重心南移的認識。5.【答案】C【知識點】行省制度及其影響【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對元朝疆域的描述。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忽必烈開創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并直接管轄大都及周圍地區;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由中央委派官員掌管省內軍政大權,行省以下設有路,府,州,縣,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鞏固了元朝的統治,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行省制度為以后歷代所沿用,奠定了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C項正確;分封制是西周時期實行的制度,排除A項;郡縣制是秦漢時期實行的地方制度,排除B項;三公九卿制是秦漢時期的中央官制,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行省制的認識。6.【答案】C【知識點】朱元璋強化皇權【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第十二講明帝國的專制統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朱元璋在位時期,為加強統治,廢除了丞相制度,強化了皇權,C項正確;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此時明朝已經滅亡,與題干涉及的“明帝國”時間不符,排除A項;元朝時期馬可·波羅來華,與題干涉及的“明帝國”時間不符,排除B項;戚繼光抗倭屬于對外反侵略戰爭,與題干涉及的“明帝國的專制統治”無關,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朱元璋強化皇權的認識。7.【答案】D【知識點】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解析】【分析】依據“李時珍……深入社會,進行實地調查……他不辭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藥物標本……經過27年持續不斷的努力,編寫出了《本草綱目》。”可知,編寫《本草綱目》體現了李時珍蘊含豐富實踐經驗。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寫成的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故D符合題意;匯聚民間醫學精華和全面總結前人經驗,從題干信息中體現不出,故AB不符合題意;《本草綱目》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自問世以后,廣為流傳,被譯為多國文字,但材料中體現不出,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本草綱目》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李時珍是明朝杰出的醫藥學家,他用畢生精力,寫成了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該著作被西方國家稱為“東方醫學巨典”。8.【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這場持續了約35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的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方面……卻完全被忽略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的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只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文化,但并沒有涉及到政治體制的改革,這是其局限性,C項正確;“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方面……卻完全被忽略了”指的是洋務運動忽視政治體制改革,而不是企業管理的封建落后,排除A項;“自強”“求富”口號不切實際說法錯誤,這是對洋務運動的評價,不是局限性,排除B項;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還創辦了新式學堂,例如京師同文館,“僅創辦了軍事工業及民用工業”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認識。9.【答案】D【知識點】戊戌變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梁啟超所辦《時務報》銷量最高時竟然達到17000份,出現了‘舉國趨之,如飲狂泉’的局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暢銷的原因是宣傳維新變法,主張變法圖強,D項正確;梁啟超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統治,“為推翻清王朝奠定思想基礎”說法錯誤,排除A項;題干涉及的是《時務報》暢銷的現象,無法得出統治者支持變法,排除B項;當時“維新變法”是主流思想,而不是“實業救國”,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維新變法的認識。10.【答案】B【知識點】同盟會與三民主義【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題目中提到孫中山關注的是“富者敵國,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象,表明孫中山關注民生問題。選項B正確。A項提倡發展社會主義在題干材料無法體現,孫中山關注的是工商業發達導致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并沒有提到發展社會主義,不符合題意;C項明確反對帝國主義在題干材料無法體現,不符合題意;D項主張民主共和在題干材料無法體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及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三民主義的相關史實。11.【答案】D【知識點】平型關大捷【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④是平型關,1937年國共合作,取得了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是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大捷;D項正確;①是沈陽,1931年日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排除A項;②是宛平城,1937年日軍發動了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而不是抗日戰爭的起點,排除B項;③是臺兒莊,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該戰役屬于正面戰場,不是毛澤東領導的,是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的,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平型關大捷的認識。12.【答案】B【知識點】挺進大別山【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鄧大軍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向國民黨統治區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們直插入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別山地區,開辟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B項正確;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領部隊到達井岡山,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排除A項;平津戰役使廣大華北地區基本解放,排除C項;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劉鄧大軍的認識。13.【答案】B【知識點】三大改造【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江西輕工機械制造廠是九江最有淵源的工廠之一。它誕生于1953年,1954年由八家私營機器修理店參股聯營,1955年由聯營改為公私合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開始的三大改造,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B項正確;土地改革在1952年基本完成,是針對農村土地所有制進行的改革,排除A項;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與題干公私合營無關,排除C項;“大躍進”運動在1958年開始,造成國民經濟困難,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三大改造的認識。14.【答案】D【知識點】對外開放區的擴大【解析】【分析】據材料可知,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開發開放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這表明了我國的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D項正確;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開發開放浦東”,而不是“浦東建立經濟特區”,排除B項;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是“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15.【答案】A【知識點】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國的青銅文化、希臘的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制成就,無不充滿著智慧與神奇”等信息可知,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都充滿著智慧與神奇,體現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A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包容性主要是指相互之間的融合包容,兼收并蓄,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古代文明的統一性主要強調其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持久性是從時間長度角度分析的,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古代文明多元性的認識。16.【答案】D【知識點】封君與封臣;查理曼帝國;莊園法庭的特點及作用;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分析】從“討論的內容涉及封君封臣制度、查理曼帝國、莊園法庭、城市自治、《查士丁尼法典》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他們研究的主題是封建時代的歐洲。11世紀,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君封臣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大約到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13世紀,歐洲的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發展成為自治城市。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時期編撰了《查士丁尼法典》,大學興起于12世紀的西歐,由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莊園法庭、城市自治、大學興起、《查士丁尼法典》,都出現于封建時代的歐洲,D項正確;古代亞洲文明主要體現在古埃及、巴比倫和古代印度文明,排除A項;封建時代的亞洲主要體現在阿拉伯帝國和古代日本,排除B項;古代歐洲主要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封建時代歐洲的認識。17.【答案】B【知識點】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1863年”、“林肯”等關鍵詞可知,材料所述的是美國內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北戰爭的歷史任務是結束內戰,維護國家統一,B項正確;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存在種族歧視,林肯主要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不是消除種族歧視,排除A項;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建立統一的聯邦政府是美國獨立戰爭的任務,排除C項;推翻西班牙在北美的統治與史實不符,獨立戰爭時期英國推翻英國在北美的統治,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美國內戰的認識。18.【答案】C【知識點】《聯合國宣言》與二戰的轉折【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7月開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終以德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場乃至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此后,蘇軍連續進攻,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對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因此③處應填斯大林格勒保衛戰。C項正確;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排除A項;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達到最大規模,排除B項;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認識。19.【答案】C【知識點】美國的冷戰政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國分裂”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最早印證斯大林的觀點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蘇兩國國家戰略的對立、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和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使雙方的對抗、沖突不斷加劇。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C項正確;1949年北約建立,1955年華約建立,是美蘇冷戰在軍事上的表現,但不是最早印證斯大林觀點的,排除A項;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但不是最早印證斯大林觀點的,排除B項;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又稱“聯邦德國”或“西德”。10月,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又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從此,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時間上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杜魯門主義的認識。20.【答案】D【知識點】聯合國與“安理會”;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一為聯合國的標志,中間是從北極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圍是象征和平的橄欖枝圖案,圖二為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該標志由6道向上彎曲的弧線構成,意味著世貿組織在持久和有序地擴大世界貿易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表明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D項正確;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有利于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但與世貿組織不符,世貿組織是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組織,排除A項;聯合國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具有世界性、綜合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與經濟全球化無關,排除B項;兩個國際組織體現的是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流,與獨立自主無關,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和平與發展的認識。21.【答案】(1)類型一:文化生活;順序:①③⑤類型二:交通發展;順序:④②⑥(2)主題:服飾的變遷順序:半坡人紡織的衣服→民國中山裝→注重品位、顯示個性的21世紀服裝【知識點】秦滅六國;宋元時期繁華的都市生活;第一個五年計劃;交通、通訊的發展【解析】【分析】(1)類型和順序:根據材料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圖片主要體現了人們文化生活的變化和交通工具的變化,文化生活方面從北宋人民的市井生活“瓦舍勾欄表演”到清代的茶園聽劇再到現在的電影,因而順序為:①③⑤。另一方面,交通方面從秦始皇時期的馬車到一五計劃時期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再到現在的高鐵動車,由此可知,交通發展順序為:④②⑥。(2)主題和變遷:根據題意可知,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入手,展現社會生活的變遷圖景。如:示例一 主題:服飾的變遷 順序:半坡人紡織的衣服→民國中山裝→注重品位、顯示個性的21世紀服裝;示例二:主題:食物的變遷 順序:半坡人粟→民國時期沿海城市吃西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吃飯粗細搭配、講究營養。故答案為:(1)類型一:文化生活;順序:①③⑤類型二:交通發展;順序:④⑥(2)主題:服飾的變遷順序:半坡人紡織的衣服→民國中山裝→注重品位、顯示個性的21世紀服裝【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社會生活變遷的認識。22.【答案】(1)1組是文藝復興運動;2組是明治維新;3組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4組是蘇聯的工業化建設。(2)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提出“人文主義”,從而關注神到關注人本身,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知識點】文藝復興;日本明治維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解析】【分析】(1)根據1組涉及的“意大利油畫《蒙娜麗莎》”和“1503—1506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組現象的出現與文藝復興運動有關。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提出“人文主義”,從而關注神到關注人本身;根據2組“日本紡織廠女工”和“19世紀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組現象的出現與日本的明治維新有關,明治維新時期實行殖產興業,促進了日本近代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促使婦女進入工廠;根據3組“美國無家可歸的婦女”和“1929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3組現象的出現與1929年在美國的爆發的經濟大危機有關,經濟大危機使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根據4組“蘇聯女拖拉機手”和“20世紀30年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4現象的出現與社會主義工業化有關。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過程中,蘇聯人民建設熱情高漲,婦女也積極參與其中。因此1組是文藝復興運動;2組是明治維新;3組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4組是蘇聯的工業化建設。(2)示例一:根據1組涉及的“意大利油畫《蒙娜麗莎》”和“1503—1506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組現象的出現與文藝復興運動有關。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所以,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提出“人文主義”,從而關注神到關注人本身,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示例二:根據2組“日本紡織廠女工”和“19世紀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組現象的出現與日本的明治維新有關。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所以,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示例三:根據3組“美國無家可歸的婦女”和“1929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3組現象的出現與1929年經濟大危機有關。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所以,經濟大危機使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激化了社會矛盾,美國通過實行羅斯福新政,緩解了經濟危機對美國造成的傷害;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快侵略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和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示例四:根據4組“蘇聯女拖拉機手”和“20世紀30年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4現象的出現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有關。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所以,蘇聯經過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強大的工業國,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任選一個即可)故答案為:(1)1組是文藝復興運動;2組是明治維新;3組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4組是蘇聯的工業化建設。(2)示例一: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提出“人文主義”,從而關注神到關注人本身,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示例二:明治維新。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示例三:1929年經濟大危機。經濟大危機使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激化了社會矛盾,美國通過實行羅斯福新政,緩解了經濟危機對美國造成的傷害;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快侵略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和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示例四: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蘇聯經過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強大的工業國,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任選一個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世界近代以來重要歷史事件的掌握。23.【答案】(1)朝代:商代特點:種類多、用途廣、造型豐富、工藝高超。(2)開始的時間:1765年開始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3)“一項新發明”:白熾燈泡優良品質:探索創新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堅韌不拔的毅力【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青銅藝術【解析】【分析】(1)朝代:根據圖示青銅器和所學知識可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銅器商代。商代是青銅器發展的黃金時期。特點:從材料一體現青銅器圖片可以看出青銅器種類多,有鼎、尊等;用途廣,用于飲酒、祭司等;造型豐富,青銅器有各種各樣的獨特造型;工藝高超,如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等體現了當時青銅鑄造工藝高超。(2)開始的時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工業化的起點,因而工業化的起點開始的時間是1765年。開始標志: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3)“一項新發明”:據材料“愛迪生是美國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和企業家。為了解決漫漫黑夜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困擾,他通過數千次的嘗試,終于在1879年找到了一種新材料,成就了一項新的發明。隨后他與大資本家合作辦廠,將該項發明投入生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一項新的發明”指的是白熾燈泡;優良品質:結合材料,要成為一名發明家需要不斷的探索,進行不斷的科學實驗,不怕失敗,應具備探索創新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堅韌不拔的毅力等優良品質。故答案為:(1)朝代:商代特點:種類多、用途廣、造型豐富、工藝高超。(2)開始的時間:1765年開始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3)“一項新發明”:白熾燈泡優良品質:探索創新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堅韌不拔的毅力【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青銅器的認識。(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的認識。(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認識。24.【答案】(1)主要內涵:以民為本、重視民眾、尊重民意、輕刑薄賦、聽政于民、實行仁政等。思想主張:孔子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應該實行德政;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取得天下,并反對一切不義戰爭。(2)解讀:1937年9月,蔡若虹創作了漫畫《全民抗戰的巨浪》,畫面中高舉刺刀、拳頭和手榴彈的中國軍民形成“洶涌咆哮的巨浪”,一野牛狀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吞沒,背景是閃電劃過的夜空。該漫畫旨在宣揚中華民族已經覺醒。(3)時代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改革開放的開展等。主要舉措:最早提出新的價值觀念和人才觀念;建立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4)感悟:中國古代重視民生問題;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中國人具有敢為人先的品質等。【知識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老子的主張;孔子的貢獻及評價;百家思想與“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主要內涵:根據材料一“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西周時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戰國時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國家要順應民意,孔子、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張”并結合所學孔子和孟子的相關主張,分可得出內涵主要是以民為本、重視民眾、尊重民意、輕刑薄賦、聽政于民、實行仁政等。思想主張:根據所學孔子的思想主張可得出,孔子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應該實行德政;根據所學孟子的思想主張進行分析可得出,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取得天下,并反對一切不義戰爭。(2)解讀:根據材料二“蔡若虹《全民抗戰巨浪》(1937年9月)”并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1937年9月,蔡若虹創作了漫畫《全民抗戰的巨浪》,畫面中高舉刺刀、拳頭和手榴彈的中國軍民形成“洶涌咆哮的巨浪”,一野牛狀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吞沒,背景是閃電劃過的夜空。該漫畫旨在宣揚中華民族已經覺醒。(3)時代背景:根據材料三“1979年,袁庚成為蛇口工業區的創始人,他率領第一批創業者在這里邁出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并結合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等角度進行分析,例如背景主要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改革開放的開展等。主要舉措:根據材料三“最早引進新的價值觀念、人才觀念,成功地建立全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分析可得出最早提出新的價值觀念和人才觀念;建立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4)感悟:根據上述材料涉及的民本思想、《全民抗戰巨浪》中的民眾力量和袁庚創立深圳蛇口工業區進行分析可得出,給我的感悟是中國古代重視民生問題;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中國人具有敢為人先的品質等。故答案為:(1)主要內涵:以民為本、重視民眾、尊重民意、輕刑薄賦、聽政于民、實行仁政等。思想主張:孔子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應該實行德政;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取得天下,并反對一切不義戰爭。(2)解讀:1937年9月,蔡若虹創作了漫畫《全民抗戰的巨浪》,畫面中高舉刺刀、拳頭和手榴彈的中國軍民形成“洶涌咆哮的巨浪”,一野牛狀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吞沒,背景是閃電劃過的夜空。該漫畫旨在宣揚中華民族已經覺醒。(3)時代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改革開放的開展等。主要舉措:最早提出新的價值觀念和人才觀念;建立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4)感悟:中國古代重視民生問題;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中國人具有敢為人先的品質等。【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認識。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1 / 1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復習試卷(一)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 下圖是原始居民的居住場所復原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干欄式房屋A.河姆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B.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種植粟C.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智慧D.二者都出現在長江下游地區【答案】C【知識點】原始的農耕生活【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之所以不同,主要是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河姆渡地處長江流域,南方多雨潮濕,河姆渡人住的房屋是干欄式的,有利于通風防潮;半坡地處黃河流域,屬于北方黃土高原,冬季氣候寒冷干燥,多風沙,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保溫,堅固利于防風,因此二者所居住的房屋,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C項正確;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欄式建筑,排除A項;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是河姆渡人,種植水稻,排除B項;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長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黃河流域,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原始農耕居民的認識。2.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秦王懷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焚文書而酷刑法。”下列歷史事件與文中敘述有關的是( )A.焚書坑儒 B.統一貨幣、車軌C.商鞅變法 D.修筑“萬里長城”【答案】A【知識點】“焚書坑儒”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異同【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秦王懷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焚文書而酷刑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秦朝實行焚書坑儒,嚴刑酷法,施行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A項正確;統一貨幣、車軌,是鞏固統一的經濟措施,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與題干反映信息不相符,排除C項;秦修筑“萬里長城”,為抵御北方匈奴進犯,題干沒有反映該信息,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焚書坑儒的認識。3.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衛青擊匈奴奠定了絲綢之路的基礎B.鄭和七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C.陸上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到達非洲D.絲綢之路促進了物種的交流與傳播【答案】D【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根據材料“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促進了物種的交流與傳播,推動文化的交流,D項正確;張騫出使西域奠定了絲綢之路的基礎,而不是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排除A項;早在西漢時期就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宋元時期繼續發展,元朝海上絲綢之路達到鼎盛時期,而非鄭和七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排除B項;陸上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到達歐洲,不是達到非洲,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的認識。4. 下表是中國古代南北方人口總數及所占比例對照表。該表反映了( )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數比例 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數比例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A.南北方人口都持續不斷增長 B.西漢時南方經濟水平超過北方C.北方的人口增長率比南方高 D.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不斷加強【答案】D【知識點】宋代的經濟發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圖表信息可知,西漢至唐到北宋南方人口占全國戶口數比例大幅上升,結合所學可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長期戰亂,而江南地區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他們給南方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從唐朝中晚期至宋朝時期,南方的戰亂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使南方農業發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到宋代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因此據該表可知反映的是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不斷加強,D項正確;北方人口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南北方人口都持續不斷增長”說法錯誤,排除A項;題干涉及的是南北方人口所占全國人口的比例,無法判斷出西漢時南方經濟水平超過北方,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是北方人口的增長率在不斷下降,南方在不斷升高,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表格解讀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經濟重心南移的認識。5. 我國某朝代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超越漢朝和唐朝。該朝代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縣制 C.行省制 D.三公九卿制【答案】C【知識點】行省制度及其影響【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對元朝疆域的描述。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忽必烈開創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并直接管轄大都及周圍地區;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由中央委派官員掌管省內軍政大權,行省以下設有路,府,州,縣,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鞏固了元朝的統治,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行省制度為以后歷代所沿用,奠定了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C項正確;分封制是西周時期實行的制度,排除A項;郡縣制是秦漢時期實行的地方制度,排除B項;三公九卿制是秦漢時期的中央官制,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行省制的認識。6. 下面是《國史十六講》一書的部分目錄,小華先觀其目錄,再展開學習。在該書第十二講,他可能閱讀到的內容是( )A.鄭成功收復臺灣 B.馬可·波羅來華C.朱元璋強化皇權 D.戚繼光抗擊倭寇【答案】C【知識點】朱元璋強化皇權【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第十二講明帝國的專制統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朱元璋在位時期,為加強統治,廢除了丞相制度,強化了皇權,C項正確;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此時明朝已經滅亡,與題干涉及的“明帝國”時間不符,排除A項;元朝時期馬可·波羅來華,與題干涉及的“明帝國”時間不符,排除B項;戚繼光抗倭屬于對外反侵略戰爭,與題干涉及的“明帝國的專制統治”無關,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朱元璋強化皇權的認識。7.(2023·南海模擬)“李時珍……深入社會,進行實地調查……他不辭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藥物標本……經過27年持續不斷的努力,編寫出了《本草綱目》。”材料體現了《本草綱目》( )A.匯聚民間醫學精華 B.全面總結前人經驗C.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D.蘊含豐富實踐經驗【答案】D【知識點】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解析】【分析】依據“李時珍……深入社會,進行實地調查……他不辭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藥物標本……經過27年持續不斷的努力,編寫出了《本草綱目》。”可知,編寫《本草綱目》體現了李時珍蘊含豐富實踐經驗。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寫成的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故D符合題意;匯聚民間醫學精華和全面總結前人經驗,從題干信息中體現不出,故AB不符合題意;《本草綱目》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自問世以后,廣為流傳,被譯為多國文字,但材料中體現不出,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本草綱目》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李時珍是明朝杰出的醫藥學家,他用畢生精力,寫成了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該著作被西方國家稱為“東方醫學巨典”。8. “這場持續了約35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的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方面……卻完全被忽略了。”這段材料反映了洋務運動的局限性是( )A.企業管理封建落后B.“自強”“求富”口號不切實際C.沒有涉及政治改革D.僅創辦了軍事工業及民用工業【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這場持續了約35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的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方面……卻完全被忽略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的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只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文化,但并沒有涉及到政治體制的改革,這是其局限性,C項正確;“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方面……卻完全被忽略了”指的是洋務運動忽視政治體制改革,而不是企業管理的封建落后,排除A項;“自強”“求富”口號不切實際說法錯誤,這是對洋務運動的評價,不是局限性,排除B項;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還創辦了新式學堂,例如京師同文館,“僅創辦了軍事工業及民用工業”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認識。9. 據統計,梁啟超所辦的《時務報》銷量最高時竟然達到17000份,出現了“舉國趨之,如飲狂泉”的局面。《時務報》的暢銷( )A.為推翻清王朝奠定思想基礎 B.表明統治者支持變法C.使“實業救國”思想成主流 D.宣傳了維新變法思想【答案】D【知識點】戊戌變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梁啟超所辦《時務報》銷量最高時竟然達到17000份,出現了‘舉國趨之,如飲狂泉’的局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暢銷的原因是宣傳維新變法,主張變法圖強,D項正確;梁啟超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統治,“為推翻清王朝奠定思想基礎”說法錯誤,排除A項;題干涉及的是《時務報》暢銷的現象,無法得出統治者支持變法,排除B項;當時“維新變法”是主流思想,而不是“實業救國”,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維新變法的認識。10.(2023八上·開平期中)孫中山在一次演講中說到,近代歐美各國工商業發達,卻出現“富者敵國,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象,因此中國必須“未雨綢繆,趕緊設法,免得再蹈覆轍”。這表明孫中山( )A.提倡發展社會主義 B.關注民生問題C.明確反對帝國主義 D.主張民主共和【答案】B【知識點】同盟會與三民主義【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題目中提到孫中山關注的是“富者敵國,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象,表明孫中山關注民生問題。選項B正確。A項提倡發展社會主義在題干材料無法體現,孫中山關注的是工商業發達導致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并沒有提到發展社會主義,不符合題意;C項明確反對帝國主義在題干材料無法體現,不符合題意;D項主張民主共和在題干材料無法體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及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三民主義的相關史實。11. 圖中數字標明的地點,都是抗日戰爭期間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下列選項中,數字與對應事件表述正確的是( )A.①——中國軍隊對日軍發動的一場大規模進攻B.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C.③——毛澤東指揮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激戰D.④——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答案】D【知識點】平型關大捷【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④是平型關,1937年國共合作,取得了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是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大捷;D項正確;①是沈陽,1931年日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排除A項;②是宛平城,1937年日軍發動了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而不是抗日戰爭的起點,排除B項;③是臺兒莊,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該戰役屬于正面戰場,不是毛澤東領導的,是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的,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平型關大捷的認識。12. 1947年8月,劉伯承、鄧小平發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躍進大別山。經過20多天的艱苦跋涉和激烈戰斗,劉鄧大軍突破數十萬人的圍追堵截,勝利到達大別山。這次勝利進軍( )A.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B.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C.使廣大華北地區基本解放D.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答案】B【知識點】挺進大別山【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鄧大軍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向國民黨統治區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們直插入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別山地區,開辟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B項正確;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領部隊到達井岡山,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排除A項;平津戰役使廣大華北地區基本解放,排除C項;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劉鄧大軍的認識。13. 江西輕工機械制造廠是九江最有淵源的工廠之一。它誕生于1953年,1954年由八家私營機器修理店參股聯營,1955年由聯營改為公私合營。輕機廠的發展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第一個五年計劃 D.“大躍進”運動【答案】B【知識點】三大改造【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江西輕工機械制造廠是九江最有淵源的工廠之一。它誕生于1953年,1954年由八家私營機器修理店參股聯營,1955年由聯營改為公私合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開始的三大改造,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B項正確;土地改革在1952年基本完成,是針對農村土地所有制進行的改革,排除A項;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與題干公私合營無關,排除C項;“大躍進”運動在1958年開始,造成國民經濟困難,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三大改造的認識。14. 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開發開放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這表明(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B.浦東建立經濟特區C.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形成D.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答案】D【知識點】對外開放區的擴大【解析】【分析】據材料可知,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開發開放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這表明了我國的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D項正確;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開發開放浦東”,而不是“浦東建立經濟特區”,排除B項;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是“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15.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國的青銅文化、希臘的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制成就,無不充滿著智慧與神奇。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多元性 B.包容性 C.統一性 D.持久性【答案】A【知識點】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國的青銅文化、希臘的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制成就,無不充滿著智慧與神奇”等信息可知,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都充滿著智慧與神奇,體現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A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包容性主要是指相互之間的融合包容,兼收并蓄,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古代文明的統一性主要強調其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持久性是從時間長度角度分析的,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古代文明多元性的認識。16. 某小組在合作學習時,討論的內容涉及封君封臣制度、查理曼帝國、莊園法庭、城市自治、《查士丁尼法典》等。據此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是( )A.古代亞洲文明 B.封建時代的亞洲C.古代歐洲文明 D.封建時代的歐洲【答案】D【知識點】封君與封臣;查理曼帝國;莊園法庭的特點及作用;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分析】從“討論的內容涉及封君封臣制度、查理曼帝國、莊園法庭、城市自治、《查士丁尼法典》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他們研究的主題是封建時代的歐洲。11世紀,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君封臣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大約到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13世紀,歐洲的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發展成為自治城市。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時期編撰了《查士丁尼法典》,大學興起于12世紀的西歐,由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莊園法庭、城市自治、大學興起、《查士丁尼法典》,都出現于封建時代的歐洲,D項正確;古代亞洲文明主要體現在古埃及、巴比倫和古代印度文明,排除A項;封建時代的亞洲主要體現在阿拉伯帝國和古代日本,排除B項;古代歐洲主要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封建時代歐洲的認識。17. 1863年,林肯發表《葛底斯堡》演說:“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應該在這里把自己奉獻于勇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這里的“事業”指的是( )A.消除美國的種族歧視 B.結束內戰,維護國家統一C.建立統一的聯邦政府 D.推翻西班牙在北美的統治【答案】B【知識點】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1863年”、“林肯”等關鍵詞可知,材料所述的是美國內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北戰爭的歷史任務是結束內戰,維護國家統一,B項正確;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存在種族歧視,林肯主要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不是消除種族歧視,排除A項;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建立統一的聯邦政府是美國獨立戰爭的任務,排除C項;推翻西班牙在北美的統治與史實不符,獨立戰爭時期英國推翻英國在北美的統治,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美國內戰的認識。18. 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觀察下列年代尺,③處應填( )A.德軍突襲波蘭 B.日軍偷襲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D.日本簽署投降書【答案】C【知識點】《聯合國宣言》與二戰的轉折【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7月開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終以德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場乃至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此后,蘇軍連續進攻,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對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因此③處應填斯大林格勒保衛戰。C項正確;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排除A項;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達到最大規模,排除B項;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認識。19. 斯大林于1945年參加雅爾塔會議時說“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國分裂。”下面最早印證斯大林觀點的是( )A.北約和華約的成立 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C.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D.歐洲對峙局面形成【答案】C【知識點】美國的冷戰政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國分裂”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最早印證斯大林的觀點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蘇兩國國家戰略的對立、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和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使雙方的對抗、沖突不斷加劇。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C項正確;1949年北約建立,1955年華約建立,是美蘇冷戰在軍事上的表現,但不是最早印證斯大林觀點的,排除A項;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但不是最早印證斯大林觀點的,排除B項;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又稱“聯邦德國”或“西德”。10月,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又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從此,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時間上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杜魯門主義的認識。20. 下圖是兩個國際組織的標識。這兩個國際組織的誕生共同印證的時代潮流是( )A.多極化趨勢 B.經濟全球化 C.獨立自主 D.和平與發展【答案】D【知識點】聯合國與“安理會”;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一為聯合國的標志,中間是從北極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圍是象征和平的橄欖枝圖案,圖二為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該標志由6道向上彎曲的弧線構成,意味著世貿組織在持久和有序地擴大世界貿易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表明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D項正確;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有利于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但與世貿組織不符,世貿組織是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組織,排除A項;聯合國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具有世界性、綜合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與經濟全球化無關,排除B項;兩個國際組織體現的是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流,與獨立自主無關,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和平與發展的認識。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 小明同學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社會生活的變遷”,圖4是他搜集的圖片,請你按要求幫忙進行整理。(1)請將圖片反映的生活場景分成兩類,并按時間順序填寫變遷歷史。類型一:順序:(只填序號)類型二:順序:(只填序號)(2)請模仿上面的分類再設計一組社會生活變遷的歷史場景。主題:歷史場景:①②→③→【答案】(1)類型一:文化生活;順序:①③⑤類型二:交通發展;順序:④②⑥(2)主題:服飾的變遷順序:半坡人紡織的衣服→民國中山裝→注重品位、顯示個性的21世紀服裝【知識點】秦滅六國;宋元時期繁華的都市生活;第一個五年計劃;交通、通訊的發展【解析】【分析】(1)類型和順序:根據材料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圖片主要體現了人們文化生活的變化和交通工具的變化,文化生活方面從北宋人民的市井生活“瓦舍勾欄表演”到清代的茶園聽劇再到現在的電影,因而順序為:①③⑤。另一方面,交通方面從秦始皇時期的馬車到一五計劃時期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再到現在的高鐵動車,由此可知,交通發展順序為:④②⑥。(2)主題和變遷:根據題意可知,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入手,展現社會生活的變遷圖景。如:示例一 主題:服飾的變遷 順序:半坡人紡織的衣服→民國中山裝→注重品位、顯示個性的21世紀服裝;示例二:主題:食物的變遷 順序:半坡人粟→民國時期沿海城市吃西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吃飯粗細搭配、講究營養。故答案為:(1)類型一:文化生活;順序:①③⑤類型二:交通發展;順序:④⑥(2)主題:服飾的變遷順序:半坡人紡織的衣服→民國中山裝→注重品位、顯示個性的21世紀服裝【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社會生活變遷的認識。22. 性形象能展現時代面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組別 1 2 3 4簡介 意大利油畫《蒙娜麗莎》 日本紡織廠女工 美國無家可歸的婦女 蘇聯女 拖拉機手時間 1503-1506年 19世紀末 1929年 20世紀30年代形象(1)按順序寫出與上述組別中婦女形象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其中一個歷史事件進行歷史解釋。【答案】(1)1組是文藝復興運動;2組是明治維新;3組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4組是蘇聯的工業化建設。(2)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提出“人文主義”,從而關注神到關注人本身,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知識點】文藝復興;日本明治維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解析】【分析】(1)根據1組涉及的“意大利油畫《蒙娜麗莎》”和“1503—1506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組現象的出現與文藝復興運動有關。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提出“人文主義”,從而關注神到關注人本身;根據2組“日本紡織廠女工”和“19世紀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組現象的出現與日本的明治維新有關,明治維新時期實行殖產興業,促進了日本近代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促使婦女進入工廠;根據3組“美國無家可歸的婦女”和“1929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3組現象的出現與1929年在美國的爆發的經濟大危機有關,經濟大危機使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根據4組“蘇聯女拖拉機手”和“20世紀30年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4現象的出現與社會主義工業化有關。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過程中,蘇聯人民建設熱情高漲,婦女也積極參與其中。因此1組是文藝復興運動;2組是明治維新;3組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4組是蘇聯的工業化建設。(2)示例一:根據1組涉及的“意大利油畫《蒙娜麗莎》”和“1503—1506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組現象的出現與文藝復興運動有關。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所以,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提出“人文主義”,從而關注神到關注人本身,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示例二:根據2組“日本紡織廠女工”和“19世紀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組現象的出現與日本的明治維新有關。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所以,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示例三:根據3組“美國無家可歸的婦女”和“1929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3組現象的出現與1929年經濟大危機有關。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所以,經濟大危機使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激化了社會矛盾,美國通過實行羅斯福新政,緩解了經濟危機對美國造成的傷害;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快侵略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和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示例四:根據4組“蘇聯女拖拉機手”和“20世紀30年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4現象的出現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有關。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所以,蘇聯經過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強大的工業國,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任選一個即可)故答案為:(1)1組是文藝復興運動;2組是明治維新;3組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4組是蘇聯的工業化建設。(2)示例一: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提出“人文主義”,從而關注神到關注人本身,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示例二:明治維新。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示例三:1929年經濟大危機。經濟大危機使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激化了社會矛盾,美國通過實行羅斯福新政,緩解了經濟危機對美國造成的傷害;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快侵略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和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示例四: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蘇聯經過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強大的工業國,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任選一個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世界近代以來重要歷史事件的掌握。23. 歷史大河奔騰不息,科技光芒熠熠生輝。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郵票《殷代銅器》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變了人類和世界,現代化帶動了整體世界的形成和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工業化的起點,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世界逐步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的相互聯系和依賴日益緊密。——摘編自《從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材料三 愛迪生是美國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和企業家。為了解決漫漫黑夜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困擾,他通過數千次的嘗試,終于在1879年找到了一種新材料,成就了一項新的發明。隨后他與大資本家合作辦廠,將該項發明投入生產。——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1)材料一中的銅器屬于哪個朝代 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時期銅器的特點。(2)材料二中“工業化的起點”開始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一項新的發明”指的是什么 你認為要成為一位發明家應具備哪些優良品質 【答案】(1)朝代:商代特點:種類多、用途廣、造型豐富、工藝高超。(2)開始的時間:1765年開始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3)“一項新發明”:白熾燈泡優良品質:探索創新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堅韌不拔的毅力【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青銅藝術【解析】【分析】(1)朝代:根據圖示青銅器和所學知識可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銅器商代。商代是青銅器發展的黃金時期。特點:從材料一體現青銅器圖片可以看出青銅器種類多,有鼎、尊等;用途廣,用于飲酒、祭司等;造型豐富,青銅器有各種各樣的獨特造型;工藝高超,如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等體現了當時青銅鑄造工藝高超。(2)開始的時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工業化的起點,因而工業化的起點開始的時間是1765年。開始標志: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3)“一項新發明”:據材料“愛迪生是美國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和企業家。為了解決漫漫黑夜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困擾,他通過數千次的嘗試,終于在1879年找到了一種新材料,成就了一項新的發明。隨后他與大資本家合作辦廠,將該項發明投入生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一項新的發明”指的是白熾燈泡;優良品質:結合材料,要成為一名發明家需要不斷的探索,進行不斷的科學實驗,不怕失敗,應具備探索創新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堅韌不拔的毅力等優良品質。故答案為:(1)朝代:商代特點:種類多、用途廣、造型豐富、工藝高超。(2)開始的時間:1765年開始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3)“一項新發明”:白熾燈泡優良品質:探索創新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堅韌不拔的毅力【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青銅器的認識。(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的認識。(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認識。24. 唯物史觀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民本傳統】材料一 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西周時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戰國時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國家要順應民意,孔子、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張。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政治實踐,如西漢初期和唐朝前期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對推動中國歷史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人民力量】材料二材料三 1979年,袁庚成為蛇口工業區的創始人,他率領第一批創業者在這里邁出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當年袁庚提出了振聾發聵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沖破姓“資”姓“社”禁區,最早引進新的價值觀念、人才觀念,成功地建立全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摘編自南天《袁庚,蛇口創業開啟新時代》【人民至上】材料四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摘編自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根據材料一概括民本思想的主要內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述孔子、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主張。(2)請結合史實,對材料二的漫畫進行簡要解讀。(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袁庚創立深圳蛇口工業區的時代背景及其主要舉措。(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感悟。【答案】(1)主要內涵:以民為本、重視民眾、尊重民意、輕刑薄賦、聽政于民、實行仁政等。思想主張:孔子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應該實行德政;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取得天下,并反對一切不義戰爭。(2)解讀:1937年9月,蔡若虹創作了漫畫《全民抗戰的巨浪》,畫面中高舉刺刀、拳頭和手榴彈的中國軍民形成“洶涌咆哮的巨浪”,一野牛狀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吞沒,背景是閃電劃過的夜空。該漫畫旨在宣揚中華民族已經覺醒。(3)時代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改革開放的開展等。主要舉措:最早提出新的價值觀念和人才觀念;建立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4)感悟:中國古代重視民生問題;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中國人具有敢為人先的品質等。【知識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老子的主張;孔子的貢獻及評價;百家思想與“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主要內涵:根據材料一“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西周時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戰國時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國家要順應民意,孔子、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張”并結合所學孔子和孟子的相關主張,分可得出內涵主要是以民為本、重視民眾、尊重民意、輕刑薄賦、聽政于民、實行仁政等。思想主張:根據所學孔子的思想主張可得出,孔子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應該實行德政;根據所學孟子的思想主張進行分析可得出,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取得天下,并反對一切不義戰爭。(2)解讀:根據材料二“蔡若虹《全民抗戰巨浪》(1937年9月)”并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1937年9月,蔡若虹創作了漫畫《全民抗戰的巨浪》,畫面中高舉刺刀、拳頭和手榴彈的中國軍民形成“洶涌咆哮的巨浪”,一野牛狀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吞沒,背景是閃電劃過的夜空。該漫畫旨在宣揚中華民族已經覺醒。(3)時代背景:根據材料三“1979年,袁庚成為蛇口工業區的創始人,他率領第一批創業者在這里邁出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并結合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等角度進行分析,例如背景主要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改革開放的開展等。主要舉措:根據材料三“最早引進新的價值觀念、人才觀念,成功地建立全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分析可得出最早提出新的價值觀念和人才觀念;建立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4)感悟:根據上述材料涉及的民本思想、《全民抗戰巨浪》中的民眾力量和袁庚創立深圳蛇口工業區進行分析可得出,給我的感悟是中國古代重視民生問題;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中國人具有敢為人先的品質等。故答案為:(1)主要內涵:以民為本、重視民眾、尊重民意、輕刑薄賦、聽政于民、實行仁政等。思想主張:孔子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應該實行德政;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取得天下,并反對一切不義戰爭。(2)解讀:1937年9月,蔡若虹創作了漫畫《全民抗戰的巨浪》,畫面中高舉刺刀、拳頭和手榴彈的中國軍民形成“洶涌咆哮的巨浪”,一野牛狀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吞沒,背景是閃電劃過的夜空。該漫畫旨在宣揚中華民族已經覺醒。(3)時代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改革開放的開展等。主要舉措:最早提出新的價值觀念和人才觀念;建立新的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等。(4)感悟:中國古代重視民生問題;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中國人具有敢為人先的品質等。【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認識。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復習試卷(一)歷史試題(學生版).docx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復習試卷(一)歷史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