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七中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七中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七中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
1.(2023七下·寧波期中)維持人體生命活動需要能量,人們從事生產活動也需要能量,這些能量最終主要來自 (  )
A.流水和風 B.太陽輻射能
C.綠色植物的能量 D.深埋在地下的煤和石油
2.(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是一般電子打火機的實物照片.從燃燒條件來考慮,必不可少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023七下·寧波期中)降水損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滲透的水量。如圖所示為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隨時間變化圖。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不同的水循環環節是(  )
A.地表徑流 B.下滲 C.地下徑流 D.蒸發
4.(2023七下·寧波期中)2022北京冬奧會會徽(如圖)由大寫漢字“冬”、“北京”二字拼音、數字2022、及奧運五環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奧運五環的顏色從左到右依次為藍色、黃色、黑色、綠色、紅色。在無任何其他光源的情況下,用紅光照射會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奧運五環全部呈紅色
B.奧運五環有4個呈黑色、1個呈紅色
C.奧運五環有1個呈黑色、4個呈紅色
D.奧運五環呈現的顏色和原來一樣
5.(2023七下·寧波期中)列表歸納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某同學學習科學時畫了一個有關《大氣壓》一節的表格,其中四項內容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大氣壓強 大氣壓強的存在 A.壓扁易拉罐實驗
B.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的應用 C.打氣筒
D.抽水機
A.A B.B C.C D.D
6.(2023七下·寧波期中)假如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不沿直線傳播,則下列現象中可能出現的是(  )
A.地球上沒有晝夜之分 B.做操時更容易排直隊伍
C.陽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7.(2023七下·寧波期中)小高和小新同學想探究一杯熱水在加熱的過程中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他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了實驗,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在實驗中小高同學收集了9組數據,小新同學收集了4組數據。(分別如表)
小高: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90 95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小新:
時間/min 0 2 4 6
溫度/℃ 90 98 101 102
實驗中收集9組數據與收集4組數據相比,其好處是(  )
A.能夠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B.減小實驗誤差
C.使得到的兩個物理量的關系更接近實際情況
D.只有9組數據才可以得出結論
8.(2023七下·寧波期中)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科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實驗能幫助小科改變這種想法的是(  )
A.圖甲,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紙片都不掉落
B.圖乙,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
C.圖丙,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
D.圖丁,抽出密閉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
9.(2023七下·寧波期中)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將水倒入集氣瓶中,檢驗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B.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觀察二氧化碳的顏色
C.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顯酸性
D.將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0.(2023七下·寧波期中)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敘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的實驗。他首先直接觀察鳶(老鷹)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移動的方向與鳶飛的方向一致。后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的影子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結果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閱讀了上述材料后,你認為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
A.“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所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觀察到“鳶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
D.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
11.(2023七下·寧波期中)為了實現“綠色冬奧”的目標,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實現了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圖所示,首先液體二氧化碳通過膨脹閥進入毛細管,在毛細管中迅速變成氣體,此時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灑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氣體二氧化碳在壓縮機的推動下進入冷凝器,在這里變成液體,完成一個循環。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毛細管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液化
B.制冰時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熱形成冰面
C.二氧化碳氣體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
D.制冰時場地周圍有很多霜,是二氧化碳凝華而成的
12.(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是利用注射器進行電解水的創新實驗,其中電極插入注射器筒內。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B.反應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減小
C.實驗成功時,左邊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約是右邊的2倍
D.兩個注射器內的原始液面、電極長度要保持一致
13.(2023七下·寧波期中)圖中的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質量對于a、b、c、d四點的分析,你認同的是(  )
A.a、b兩點質量分數不同 B.b點不可能是飽和溶液
C.c點質量分數最小 D.d點在t℃時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
14.(2023七下·寧波期中)某同學在實驗室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結果所得溶液中溶質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8%,請你幫助分析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氫氧化鈉固體保存不當,已潮解變質
B.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藥品與砝碼位置放反了
C.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時,沒有放在玻璃皿中稱量
D.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水面刻度
15.(2023七下·寧波期中)固體甲、乙、丙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甲、乙、丙從溶液中析出的晶體不含結晶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溫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甲 0.18 0.16 0.14 0.12 0.09
乙 35.7 36.0 36.6 37.3 38.4
丙 13.3 31.6 63.9 110 169
A.固體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時,丙溶液中溶質和溶劑質量比為31.6:100
C.分別將等質量的乙、丙飽和溶液由60℃降溫到20℃,溶液中溶質質量大小:丙>乙
D.分別將等質量的甲、丙飽和溶液由60℃降溫到20℃,溶液中溶劑質量大小:甲>丙
16.(2023七下·寧波期中)設計對比實驗是科學實驗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比實驗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B.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C.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D.探究CO2能否溶于水
17.(2023七下·寧波期中)小樂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將等量的30℃的溫水和80℃的熱水分別倒入3個相同的錐形瓶中并塞緊瓶塞,接著將3張相同的含水濕巾(其中一張對折)貼在3個錐形瓶的外壁上,最后將它們分別放在電子秤上一段時間(外界環境相同);電子秤開始時示數相等,結束時示數如圖所示。若要驗證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可比較實驗結束時(  )
A.①②電子秤的示數 B.①③電子秤的示數
C.②③電子秤的示數 D.①②③電子秤的示數
18.(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是 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點表示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液的質量相等
B.t2℃時,a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
C.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最少的為a
D.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變為不飽和溶液的是a
19.(2023七下·寧波期中)為了更好地理解燃燒紅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可以利用傳感器技術實時測定圖1實驗裝置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變化,三條曲線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X曲線表示的是溫度變化
B.Y曲線表示的是氧氣的濃度變化
C.CD段對應的變化進程是紅磷燃燒
D.DE段對應的變化進程是水倒吸進廣口瓶
20.(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為蒸發氯化鈉溶液的過程,其中①→②→③為恒溫蒸發過程,③→④為升溫蒸發過程,②溶液恰好為飽和狀態,下列溶液質量分數與蒸發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
A. B.
C. D.
21.(2023七下·寧波期中)新冠疫情時期,防疫和學習同行。有一種測溫儀,只要在額頭前照一下就可知一個人的體溫是否正常。它是   (填“紅外線”或“紫外線”)測溫儀,這種光是一種   (填“可見”或“不可見”)光。
22.(2023七下·寧波期中)寧波某校課外實踐小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桿,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竿測影”活動。2021 年3月14日正午時刻圭桿的桿影如圖所示,并測得桿影OA長為55.7cm。
(1)桿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
(2)圖中桿影從O到A指向   方。
(3)預測2021年6月20日正午時刻,該圭桿的桿影長度將比55.7cm   (填“大”或“小”)。
23.(2023七下·寧波期中)用完全一樣的裝置加熱等質量的海波和石蠟兩種固體,它們熔化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分析圖象可知,0~6min海波比石蠟的吸熱能力填   (“強”或“弱”),海波熔化的特點是:熔化時,持續吸熱,溫度   。
24.(2023七下·寧波期中)
(1)如圖1所示的一種創可貼,使用時小囊區內的水和硝酸銨被擠破混合,利用固體溶解時溫度   (填“升高”或“降低”),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2)在蒸餾水中加入NaOH顆粒,不斷攪拌,用溫度傳感器記錄溶解過程的溫度變化如圖2a、c兩點觀察到溶液中有固體存在,b點固體完全消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NaOH固體溶于水伴隨熱量的釋放
B.a、c兩點NaOH的溶解度相等,b點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大
25.(2023七下·寧波期中)
(1)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白屏上的ab范圍內可觀察到不同質色的光,則b處色光應是   色。這種現象稱為光的   。
(2)如圖乙所示,用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蠟燭的燭焰時,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個   (填“正立”或“倒立”)燭焰的像,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向右拉動內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6.(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取三根粗細、長度均相同的光亮細鐵絲,將其中兩根分別盤成螺旋狀,每根鐵絲一端綁上粗銅絲,另一端系一火柴,點燃火柴,待快燃盡時,分別插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預先放入一些水。
(1)仔細觀察比較三圖中的鐵絲形狀和火柴位置,預期觀察到的現象:Ⅰ、Ⅱ、Ⅲ中,燃燒最強烈的是   ,不能燃燒的是   。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劇烈燃燒,   ,放出大量的熱,生成   。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
27.(2023七下·寧波期中)20℃時,將10g固體甲加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如圖①;再加入xg固體甲,現象如圖②;繼續升高溫度至t2℃,現象如圖③。請據圖回答。
(1)圖①、②、③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
(2)圖④中表示固體甲的溶解度曲線的是   ;(選填“A”或“B”)
(3)x的值可能是____克。
A.1 B.5 C.10 D.20
28.(2023七下·寧波期中)夜晚有兩個高樓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他們分別站在路燈下,路燈O是光源,O'點是路燈在地面上的投影,A、B兩人和點O'在同一直線上,如圖所示。他們頭部分別在地面上留下兩個影子,相距d',當兩人沿過O'點的直線,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行進時。我們可以觀察到地面上A'和B'之間的距離將____
A.不斷減小 B.不斷增大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29.(2023七下·寧波期中)小科為了探究小孔成像的特點,在易拉罐的底部中心位置打了一個直徑約1mm的小孔,將罐的頂部有拉環的這一個圓面剪去,用硬紙板制作了一個直徑略小于易拉罐的圓筒,使易拉罐恰好能套在它的外面在圓筒的一端包上如圖乙的半透明的方格紙(格子與LED發光單元等大)并插入易拉罐中,如圖甲所示。
(1)小科應該將半透明的方格紙包在圓筒的   端(選填“A”或“B”),采用了半透明并帶有方格的紙來做光屏的優點是   。
(2)小科將光源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多次改變光屏的位置,記錄下像距和像的高度如表所示,則根據表中的數據能得到的結論是   。
像距s/cm 4.0 6.0 8.0
像的高度h/cm 2.0 3.0 4.0
(3)相比較于燭焰,小科選用“F”形光源的好處是____。
A.LED發光體的亮度更亮,成的像更明顯。
B.選用“F”形光源更便于研究像和光源的正倒關系。
C.選用“H”形光源也能達到同樣的實驗效果。
30.(2023七下·寧波期中)CO2可以像倒水那樣使階梯蠟燭自下而上熄滅(如圖甲),小明將一個小玻璃罩罩在兩支點燃的蠟燭上(如圖乙),卻發現高處燭焰先熄滅。為了探究玻璃罩中燭焰熄滅順序不同的原因,小明進行了如圖丙、丁的實驗。
實驗一:將6個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鐵絲上,點燃蠟燭,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圖丙),分別記下各容器內石灰水變渾濁所需的時間。多次重復實驗獲得數據如表。
容器編號 1 2 3 4 5 6
平均時間/秒 3.2 3.8 5.0 7.1 11.1 19.0
實驗二:將3支溫度計分別掛在小玻璃罩內不同位置(如圖丁),點燃蠟燭,一段時間后發現溫度計②示數明顯增大,溫度計①③示數增大不明顯。
(1)圖甲中CO2可以像倒水那樣倒入大燒杯中,是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   (選填“大”或“小”)。
(2)根據實驗一的結果,推測小玻璃罩內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部位是   (選填“下部”、“中部”或“上部”)。容器內石灰水變渾濁的文字表達式為   。
(3)實驗二探究的問題是蠟燭燃燒對小鐘罩內不同位置   的影響。
(4)結合本次實驗的研究結果,小明對乙實驗中高處蠟燭先熄滅的原因做如下解釋,合理的排序是   (填字母)。
A.二氧化碳在高處聚集,使高處氧氣的濃度下降
B.蠟燭燃燒產生的熱量使熱的二氧化碳上升
C.蠟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D.高處氧氣濃度低于低處氧氣的濃度
E.高處蠟燭先熄滅
31.(2023七下·寧波期中)仔細閱讀下面的探究實驗信息,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目的】探究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的變化情況。
【查閱資料】⑴物質溶解于水的過程包括吸收熱量(Q吸)的擴散過程和放出熱量(Q放)的水合過程。⑵實驗條件下,水的凝固點為0℃、沸點為100℃。
【提出猜想】物質溶解過程中,溶液的溫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成不變。
【實驗探究】某探究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方案,在圖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質b之前均使用溫度計控制熱水溫度,使之保持在99℃。
(1)【實驗結論】圖1所示實驗中,若加入物質a后,發現玻璃片與燒杯底部之間的水結冰,說明溶液的溫度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變”,下同)。
(2)圖2所示實驗中,若加入物質b后,熱水會突然沸騰,說明溶液的溫度   。
【拓展實驗】按照圖3所示進行實驗,若物質c為氫氧化鈉,則U形管內的左邊液面將   (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邊液面。
【反思交流】該小組的同學進一步就物質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變化的原因展開了討論,分析得出:若Q吸   Q放(填“>”或“<”或“=”),則溶液溫度下降;若Q吸與Q放的相對大小與之相反,則溶液溫度上升。
32.(2023七下·寧波期中)某興趣小組用硝酸鉀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   克。
(2)②中硝酸鉀溶液為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計算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33.(2023七下·寧波期中)T℃時,200克某物質的溶液,蒸發30克水或加入12克該物質可達到飽和。求:
(1)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
(2)T℃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4.(2023七下·寧波期中)有一種奇妙的蠟燭,其燭芯由普通構線、金屬粉末X和石蠟組成,用傳感器測出其三層火焰的溫度(如圖),檢測其焰心主要成分為石蠟蒸氣,觀察發現:當蠟燭燃燒時,X并不燃燒;吹滅蠟燭瞬間,未冷卻的X立即燃燒,重新引燃蠟燭。根據以上現象,金屬X的著火點最有可能是____
A.400℃ B.280℃ C.150℃ D.20℃
35.(2023七下·寧波期中)去年夏季,中國出現了日食奇觀,小華借助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對“”形太陽進行觀察,紙盒上扎有圓形小孔,則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狀是____
A. B. C. D.
36.(2023七下·寧波期中)t℃時將一定量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均分成三份,均加熱蒸發溶劑,然后把溫度降低至t℃,已知從二份溶液中蒸發的溶劑的質量分別為10g、20g,析出的晶體(不含結晶水)質量分別為a g、b g ,則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是
   g,若第三份溶液蒸發的是30g水,則析出的晶體質量是   。(均用a 、b表示)
37.(2023七下·寧波期中)實驗室需要把燒杯A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轉移到燒杯B中,將燒杯A內的液體倒入燒杯B后,燒杯A內會殘留約1mL液體,之后用19mL蒸餾水清洗燒杯A的內壁,這部分液體也傾倒至燒杯B,燒杯A內仍殘留約1mL液體……需要   次這樣的清洗,才能保證原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99.9%都被轉移至新燒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能的多種形式
【解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是生態系統中最初的能量來源;
【解答】植物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處有機物,有機物中儲存著化學能,有機物中的能量通過細胞的呼吸作用重新釋放出來,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所以維持人體生命活動需要能量,人們從事生產活動也需要能量,這些能量最終主要來自太陽能;
故答案為:B.
2.【答案】A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 物質燃燒是指物質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能量、熱和光的過程。 在物質燃燒的過程中,有三個基本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才能引發和維持燃燒反應。 這些基本條件是氧氣、可燃物質和點火源。
【解答】燃燒的三個條件:可燃物,助燃劑,以及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從燃燒條件來考慮,必不可少的是①③⑤;
故答案為:A
3.【答案】B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 雨水降落在土壤表面上,在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進入土壤孔隙,被土壤吸收,補充土層缺乏的水分,這種過程叫下滲。下滲的水,首先滿足土壤最大持水量,多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土壤孔隙向下運動,最后達到潛水面,補給地下水,這種現象叫下滲或滲透。
【解答】 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不同的水循環環節下滲;
故答案為:B
4.【答案】B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 物質顏色原理:當物質(分子或離子)吸收了相當可見光能量的電磁波后,就會表現出被人眼所能覺察到的顏色。物質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顏色,這是因為它對不同的波長的可見光具有選擇性吸收的結果。
【解答】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能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所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能夠反射的色光所決定的;物體只能透過或反射和其相同顏色的光,吸收和其不同顏色的光;所以只有紅色的光環可以反射紅光,其他的顏色都被吸收的了,光環是黑色的;因此奧運五環有4個呈黑色、1個呈紅色 ,B正確;
故答案為:B
5.【答案】C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著,這些空氣被稱為大氣層。空氣可以像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1643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了4厘米后就不再下降了。這4厘米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于水銀柱的長度。根據壓強公式科學家們準確地算出了大氣壓在標準狀態下1.01×105Pa。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
【解答】A、將一個空易拉罐里的空氣抽走后,易拉罐里的氣壓變小,在外界大氣壓力的作用下,易拉罐被壓被壓扁了,該實驗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A正確;
B、馬德堡半球實驗是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最著名的實驗,故B正確;
C、利用打氣筒對車胎打氣,人對氣筒做功,使得其內部壓強增大,大于車胎的內的壓強,使得空氣
進入車胎,不是利用大氣壓強,故C錯誤;
D、向上提起活塞時,抽水機內的氣壓小于大氣壓,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抽水機,屬于大氣壓
的應用,故D正確;
故選: C。
故答案為:C
6.【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不會轉彎,遇到物體就不可以再向前轉播了。
【解答】假如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不沿直線傳播,即光在同一均勻物質中發生散射,那么陽光無法照射的地方也會因為散射而變亮,所以地球上沒有晝夜之分,陽光下也沒有人影了,做操時也不容易排直隊伍了,也不可能形成日食和月食了。
故選A。
7.【答案】C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
【解析】【分析】 沸騰是指液體受熱超過其飽和溫度時,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劇烈汽化的現象。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即使同一液體,它的沸點也要隨外界的大氣壓強的改變而改變。 氣壓越高,沸點越大;
【解答】 從表格的數據看,實驗中收集9組數據與收集4組數據相比,分析更多組數據,不僅得到的沸騰前水溫隨加熱時間的延長而升高,還能得出水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使得到的兩個物理量的關系更接近實際情況;
故答案為:C
8.【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氣壓力是地球表面覆蓋有一層厚厚的由空氣組成的大氣層,在大氣層中的物體,都要受到空氣分子撞擊產生的壓力。也可以認為,大氣壓力是大氣層中的物體受大氣層自身重力產生的作用于物體上的壓力。
【解答】 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科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那么最好的檢驗方式是一個有大氣壓,兩一個沒有大氣壓,所以D符合;
故答案為:D
9.【答案】A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判斷。
【解答】A.將水倒入集氣瓶中,沒有任何現象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故A符合題意;
B.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觀察二氧化碳的顏色,發現它是無色透明的,故B不合題意;
C.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石蕊試液變成紅色,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顯酸性,故C不合題意;
D.將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10.【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通常簡稱光的直線傳播。它是幾何光學的重要基礎,利用它可以簡明地解決成像問題。人眼就是根據光的直線傳播來確定物體或像的位置的,這是物理光學里的一部分。小孔成像就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的應用;
【解答】A.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所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A正確;
B. 沈括觀察到“鳶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B錯誤;
C.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 ,C正確;
D. 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 ,D正確;
故答案為:B
11.【答案】C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汽化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電冰箱 就是利用這個 原理 工作的 。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過程中要放熱。 汽化是指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相變過程。物體由固態到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是吸熱的;物體由液態到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凝固是放熱的;
【解答】A.毛細管中液態二氧化碳變成氣態二氧化碳,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汽化,A錯誤;
B.制冰時水在平面上凝固放熱形成冰面,B錯誤;
C.二氧化碳氣體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C正確;
D.冰時場地周圍有很多霜,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小冰晶,D錯誤;
故答案為:C
12.【答案】B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對水的電解實驗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A.水是絕緣體,本身不導電,導電的是其中的正負離子,且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溶質氫氧化鈉的質量保持不變,而反應一段時間后水的質量減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氫氧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左邊的注射器與電源負極相連,生成氫氣;右邊的注射器與電源正極相連,生成氧氣,則左邊氣體是右邊氣體的2倍,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只有兩個注射器內原始液面和電極長度相同,才能正確的反應生成氣體的數量多少,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13.【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的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可判斷c、d兩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而溶液c中水的質量大于溶液d,a、b兩點所表示的溶液均為t℃時該物質的飽和溶液;據此,完成對a、b、c、d四點所表示溶液的分析。
【解答】 A.a、b、d兩點所表示的溶液均為t℃時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利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得知此時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而c、d兩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而溶液c中水的質量大于溶液d,利用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概念,可判斷溶液c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溶液d;因此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為:a=b=d>c,故A錯誤;
B.b點為直線上的點,而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因此b點代表的溶液為飽和溶液,故B錯誤;
C.根據A中分析,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為:a=b=d>c,故C正確;
D.d點代表的溶液在t℃時為飽和溶液,該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物質,但可溶解其他溶質,故D錯誤。
故選C。
14.【答案】D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溶液的配置:(1)計算:計算配制所需固體溶質的質量或液體濃溶液的體積。(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質量或用量筒(應用移液管,但中學階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3)溶解:在燒杯中溶解或稀釋溶質,恢復至室溫(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適當加熱)。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4)轉移:將燒杯內冷卻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轉入一定體積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應靠在容量瓶刻度線以下)。(5)洗滌: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轉入容器中,振蕩,使溶液混合均勻。(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線以下1cm~2cm處時,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7)搖勻: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復上下顛倒,使溶液混合均勻。最后將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貼好標簽。
【解答】A.潮解是指氫氧化鈉吸水的過程,氫氧化鈉固體保存不當,已潮解變質,會使得質量分數小于10% ,A錯誤;
B.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藥品與砝碼位置放反了 ,會使得實際的氫氧化鈉固體藥品減小,使得質量分數小于10% ,B錯誤;
C.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時,沒有放在玻璃皿中稱量 ,不會影響質量分數,C錯誤;
D.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水面刻度 ,導致實際的水量偏小,所以質量分數偏大,D正確;
故答案為:D
15.【答案】D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A.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判斷;
B.根據表格數據計算出20℃時丙的飽和溶液的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之比即可;
CD.根據溶解度大小變化分析解答。
【解答】A.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固體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A錯誤;
B.20℃時,丙的溶解度為31.6g,即20℃時,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質量比為31.6g:100g=31.6:100,但若是不飽和溶液,無法確定溶質和溶劑質量比,故B錯誤;
C.60℃時,乙的溶解度比丙小,60℃時,等質量的乙、丙飽和溶液中,乙中所含溶劑的質量多;降溫到20℃,均有晶體析出,均形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由于乙中所含溶劑的質量多,且20℃時,乙的溶解度大于丙的溶解度,則溶質質量大小丙<乙,故C錯誤;
D.60℃時,甲的溶解度比丙小,等質量的甲、丙飽和溶液中,甲中所含的溶劑質量多;降溫到20℃,溶劑質量均不變,則溶劑質量大小甲>丙,故D正確
故選D。
16.【答案】C
【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燃燒與滅火;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A.根據探究溶解性實驗的過程判斷;
B.燃燒的條件:①有可燃物‘②與氧氣接觸;③溫度達到著火點;
C.金屬腐蝕的條件:①與氧氣接觸;②與水接觸;
D.注意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內氣壓變化,從而對瓶子形狀的影響。
【解答】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題中實驗只能探究氧氣是鐵生銹的必要條件,不能探究水是鐵生銹的必要條件。
17.【答案】C
【知識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蒸發的主要因素是:1、與溫度高低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無論在什么溫度,液體中總有一些速度很大的分子能夠飛出液面而成為汽分子,因此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如果液體的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從液面飛出去的分子數量就會增多,所以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得就越快;2、是與液面面積大小有關。如果液體表面面積增大,處于液體表面附近的分子數目增加。因而在相同的時間里,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積增大,蒸發就加快;3、是與空氣流動有關。當飛入空氣里的汽分子和空氣分子或其他汽分子發生碰撞。
【解答】 若要驗證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可比較實驗結束時②③電子秤的示數 ,因為他們唯一的變量只有一個表面積,其他的因素都相同;
故答案為:C
18.【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溶解度圖像交點的含義解答;
(2)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當溶質質量相同時,溶質質量分數越小,溶液質量越大,則溶劑質量越大;
(4)根據溶解度的大小變化分析溶液是否飽和。
【解答】A.P點時二者的圖像相交,表示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A錯誤;
B.t2℃時,a的溶解度為50g,則它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故B錯誤;
C.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該溫度下溶解度的大小為a>b>c,則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小:a>b>c。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液質量大小:aD.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由于a、b的溶解度減小,因此它們仍然為飽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增大,會變成不飽和溶液,故D錯誤。
故選C。
19.【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據磷燃燒放熱,溫度先升高再降低,壓強先增大,后減少,因消耗氧氣,最終要比原始壓強小,氧氣被消耗,濃度降低分析。
【解答】A、磷燃燒放熱,溫度先升高,隨熱傳遞再恢復至室溫,所以X為溫度的變化曲線,不符合題意;
B、磷燃燒消耗氧氣,氧氣的濃度會減小,所以Y曲線為氧氣濃度的變化,不符合題意;
C、 CD段壓強減小,對應的變化進程是紅磷燃燒后冷卻時 ,符合題意;
D、 DE段壓強又增大,對應的變化進程是水倒吸進廣口瓶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0.【答案】A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溶質質量分數=計算比較即可。
【解答】①和②中,溶質的質量不變,但是溶液質量減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增大;
②和③都是同一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因為溶解度不變,所以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③和④都是飽和溶液,但是④的溫度較高,所以溶解度較大,溶質質量分數較大,因此溶質質量分數變大。因此溶質質量分數先變大、再保持不變,然后再變大。
故選A。
21.【答案】紅外線;不可見
【知識點】紫外線、紅外線
【解析】【分析】根據紅外線的定義和應用解答。
【解答】新冠疫情時期,防疫和學習同行。有一種測溫儀,只要在額頭前照一下就可知一個人的體溫是否正常。它是紅外線測溫儀,這種光是一種不可見光。
22.【答案】(1)直線
(2)北
(3)小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解析】【分析】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大,整個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小。
【解答】(1)影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2)3月14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所以影子OA指向北方;
(3)6月20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這時的影子長度要比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短;
故答案為:(1)直線;(2)北;(3)小。
23.【答案】弱;不變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
【解析】【分析】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 即晶體升高到一定溫度時,才能熔化;非晶體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逐漸由固態變成液態。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直到晶體全部熔化為液體后才繼續升高;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也要吸熱,同時溫度不斷升高。
【解答】 分析圖象可知,0~6min,相同的時間代表了吸收相同的熱量,海波比石蠟升溫快,質量相同的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溫快的比熱容小,比熱容小的物質吸熱能力弱; 海波熔化的特點是:熔化時,持續吸熱,溫度不變;
故答案為:弱;不變
24.【答案】(1)降低
(2)A;B
【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解析】【分析】1、溶解過程中放熱的物質(NaOH、濃硫酸、CaO);2、溶解過程中吸熱的物質(NH4NO3;3、溶解過程中沒有能量變化的物質(NaCl);
【解答】(1)如圖1所示的一種創可貼,使用時小囊區內的水和硝酸銨被擠破混合,利用固體溶解時溫度降低,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2)從圖2 中可以看出水溫一直在不斷地升高,所以可以判斷出固體溶于水伴隨熱量的釋放; a、c兩點觀察到溶液中有固體存在 ,說明都是飽和溶液,溫度相同,所以溶解度相同,ac兩點的質量分數相同,b點的水溫比a點更高,說明NaOH還在溶解,b點溶解的NaOH最多,說明b點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大;
故答案為:(1)降低(2)AB
25.【答案】(1)紫;色散
(2)倒立;變大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折射規律;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 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當光線經過一個小孔時,會在背后的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實像。這個過程基于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光線會在小孔的另一側聚焦成像。小孔越小,成像越清晰,但亮度會較小 ;
【解答】(1) 可見光為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紫光的偏折率最大,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白屏上的ab范圍內可觀察到不同質色的光,則b處色光應是紫光色。這種現象稱為光的色散;
(2)小孔成像的特點是成倒立的實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圖乙所示,用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蠟燭的燭焰時,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個倒立燭焰的像,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向右拉動內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大;
故答案為:(1)紫;色散(2)倒立;變大
26.【答案】(1)Ⅱ;Ⅲ
(2)火星四射;黑色固體
(3)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 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氧化劑(助燃物)、溫度(引火源)。 1、可燃物: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劑起化學反應的物質。 2、氧化劑: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 3、溫度:指供給可燃物與助燃物發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
【解答】(1) Ⅲ中火柴在鐵絲的上方,燃著的火柴沒有對鐵絲充分的預熱。不能達到鐵絲的著火點,鐵絲不燃燒; Ⅱ 中鐵絲與氧氣接觸面積比 Ⅰ 大,所以 Ⅰ、Ⅱ、Ⅲ中,燃燒最強烈的是Ⅱ,不能燃燒的是Ⅲ。
(2)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3)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故答案為:(1)Ⅱ、Ⅲ(2)火星四射、黑色固體(3)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27.【答案】(1)②
(2)A
(3)B;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溶解度,符號S,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物質的溶解度屬于物理性質。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 不飽和溶液 。 在增加溶劑或升高溫度的情況下,飽和溶液可以變成不飽和溶液。
【解答】(1) 圖①、②、③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②,因為下面有未溶解的固體;
(2) 繼續升高溫度至t2℃,現象如圖③。 說明該固體未溶解的部分又溶解了,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圖④中表示固體甲的溶解度曲線的是A
(3)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是25克。說明在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質質量是12.5克,溶液中已經有10克溶質了,所以X最起碼大于2.5克,又因為35℃的溶解度為50克,5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t2℃小于35℃,所以X應該小于15克,因此BC合適;
故答案為:(1) ② (2) A (3) B C
28.【答案】D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 設A小朋友身高為a,設B小朋友身高為b,燈高度為h,若A小朋友向前移動x,則影子向前移動x1,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求得x1,再根據兩個影子A'和B',相距d',則同速度行進x時,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求得A小朋友影子與原影子的距離、B小朋友影子與原影子的距離,然后即可得出A'和B'的距離變化。
【解答】如圖所示:
設A小朋友身高為a,燈高度為h,若A小朋友向前移動x,則影子向前移動x1,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得,
解得由兩個影子A'和B',相距d',以相同的速度行進時,
A小朋友影子與原影子的距離,B小朋友影子與原影子的距離,
因為x1'>x1″,A比B高,即a>b,
此時影子d″=d'-x1'+x1″<d'。
同理,當兩人頭部的影子達到重合后,再繼續遠離路燈時,
因為A比B高,即a>b,
此時A影子會超過B的影子,
兩者的距離變化為:先減小,后增大。
此題也可假設A,B兩人站在一起,則A的影子比B長。兩人一起往前走,由此可知,兩人影子之間的距離會不斷增大。現在A站在B后,兩人影子移動速度仍符合假設的規律,因此A的影子會先追上B的影子,然后再超過它。所以A'和B'的距離會先減小,后增大。
故答案為:D
29.【答案】(1)A;便于比較像的大小
(2)物距和物高一定時,物體經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
(3)A;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 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反映了光線直線傳播的性質。
【解答】(1)探究小孔成像的特點:小科應該將半透明的方格紙包在圓筒的A端(,采用了半透明并帶有方格的紙來做光屏的優點是便于比較像的大小;
(2) 分析表格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距和物高一定時,物體經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
(3)相比較于燭焰,小科選用“F”形光源的好處是LED發光體的亮度更亮,成的像更明顯。 選用“F”形光源更便于研究像和光源的正倒關系。AB正確;選用“H”形光源不能達到同樣的實驗效果。
故答案為:(1)A、便于比較像的大小(2) 物距和物高一定時,物體經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 (3) A B
30.【答案】(1)大
(2)上部;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3)受熱情況
(4)CBADE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一種碳氧化合物,化學式為CO2,化學式量為44.0095,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氣體,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占大氣總體積的0.03%-0.04% 。在物理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熔點為-56.6℃(527kPa),沸點為-78.5℃,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標準條件下),可溶于水。在化學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熱穩定性很高(2000℃時僅有1.8%分解),不能燃燒,通常也不支持燃燒,屬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與水反應生成的是碳酸;
【解答】(1)圖甲中CO2可以像倒水那樣倒入大燒杯中,是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2)根據實驗一的結果,推測小玻璃罩內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部位是上部。容器內石灰水變渾濁的文字表達式為: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3) 實驗二探究的問題是蠟燭燃燒對小鐘罩內不同位置受熱情況的影響。
(4) 結合本次實驗的研究結果,小明對乙實驗中高處蠟燭先熄滅的原因做如下解釋,合理的排序是 CBADE ;
故答案為:(1) 大 (2)上部、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3) 受熱情況 (4) CBADE
31.【答案】(1)降低
(2)升高;低于;>
【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解析】【分析】當放出的熱量大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就會升高,如濃硫酸 、氫氧化鈉等;當放出的熱量小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就會降低,如 硝酸銨等;當放出的熱量等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不變,如 氯化鈉、蔗糖 等。
【解答】(1) 水結成冰的條件是達到凝固點0℃,繼續放熱;圖1所示實驗中,若加入物質a后,發現玻璃片與燒杯底部之間的水結冰,說明溶液的溫度降低;
(2) 圖2所示實驗中,若加入物質b后,熱水會突然沸騰,說明溶液的溫度升高;
按照圖3所示進行實驗,若物質c為氫氧化鈉, 溶解在水中時會放出熱量,通過熱傳遞,使得集氣瓶內氣體受熱膨脹,則U形管內的左邊液面將低于右邊液面。
該小組的同學進一步就物質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變化的原因展開了討論,分析得出:若Q吸>Q放,則溶液溫度下降;若Q吸與Q放的相對大小與之相反,則溶液溫度上升。
故答案為:(1) 降低 (2)升高、低于、>
32.【答案】(1)8.4
(2)不飽和
(3)解:②中水的質量為40g,硝酸鉀的質量為40g;
則溶質質量分數為: KNO3%= 。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圖乙確定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質量,然后再用40g減去溶解度得到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
(2)根據圖乙確定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然后據此計算出蒸發60g水后其中溶解的硝酸鉀的最大質量,最后與40g進行比較即可。
(3)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未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鉀31.6g,那么未溶解的質量未:40g-31.6g=8.4g;
(2)蒸發60g水,那么溶液中水的質量為:100g-60g=40g。
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
設4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鉀質量為x,

解得:x=44g;
因為40g<44g,所以②中的溶液不飽和。
(3)②中水的質量為40g,硝酸鉀的質量為40g;
則溶質質量分數為: KNO3%= 。
33.【答案】(1)解:200克某物質的溶液,蒸發30克水或加入12克該物質可達到飽和,設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S,
可得:,
解得:S=40g,
(2)解:據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所以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3)解:設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g,
可得:,
解得:x=48.6g,
所以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溶解度,符號S,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物質的溶解度屬于物理性質。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等于溶解度除以溶解度加上100克水的質量;或者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等于溶質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
34.【答案】C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 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氧化劑(助燃物)、溫度(引火源)。 1、可燃物: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劑起化學反應的物質。 2、氧化劑: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 3、溫度:指供給可燃物與助燃物發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
【解答】吹滅蠟燭瞬間,未冷卻的X立即燃燒,焰心的溫度約為250℃,說明X的著火點不高于250℃,蠟燭芯在20℃時不能燃燒,說明X的著火點在20℃以上,則金屬X的著火點最有可能是150攝氏度;
故答案為:C
35.【答案】C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 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反映了光線直線傳播的性質。
【解答】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所以去年夏季,中國出現了日食奇觀,小華借助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對“”形太陽進行觀察,紙盒上扎有圓形小孔,則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狀C;
故答案為:C
36.【答案】10(b-a);2b-a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蒸發溶劑時,兩份溶液先要變成飽和溶液,再析出晶體,則二者析出的晶體質量之差應該是飽和溶液中10g水中析出晶體的質量,最后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成正比”計算出該物體的溶解度即可;
(2)30g比20g水多10g,則析出晶體的質量比bg應該多10g水中的晶體,據此計算即可。
【解答】(1)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10g水中最多溶解晶體:b-a;
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成正比得到,該物體的溶解度:。
(2)30g水中析出晶體比20g水中析出晶體多(b-a)g,那么析出晶體為質量為:b+(b-a)=2b-a。
37.【答案】三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根據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進行分析,先算出第1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再算出第2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再算出第3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然后和0.1%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解:假設液體密度為1g/mL,
第1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lgx=0.05g,占5%
第2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lgx=0.0025,占0.25%
第3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lgx=0.000125g,占0.0125%
而1-99.9%=0.1%,所以三次清洗即可。
故答案為:三。
1 / 1浙江省寧波七中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
1.(2023七下·寧波期中)維持人體生命活動需要能量,人們從事生產活動也需要能量,這些能量最終主要來自 (  )
A.流水和風 B.太陽輻射能
C.綠色植物的能量 D.深埋在地下的煤和石油
【答案】B
【知識點】能的多種形式
【解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是生態系統中最初的能量來源;
【解答】植物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處有機物,有機物中儲存著化學能,有機物中的能量通過細胞的呼吸作用重新釋放出來,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所以維持人體生命活動需要能量,人們從事生產活動也需要能量,這些能量最終主要來自太陽能;
故答案為:B.
2.(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是一般電子打火機的實物照片.從燃燒條件來考慮,必不可少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 物質燃燒是指物質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能量、熱和光的過程。 在物質燃燒的過程中,有三個基本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才能引發和維持燃燒反應。 這些基本條件是氧氣、可燃物質和點火源。
【解答】燃燒的三個條件:可燃物,助燃劑,以及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從燃燒條件來考慮,必不可少的是①③⑤;
故答案為:A
3.(2023七下·寧波期中)降水損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滲透的水量。如圖所示為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隨時間變化圖。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不同的水循環環節是(  )
A.地表徑流 B.下滲 C.地下徑流 D.蒸發
【答案】B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 雨水降落在土壤表面上,在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進入土壤孔隙,被土壤吸收,補充土層缺乏的水分,這種過程叫下滲。下滲的水,首先滿足土壤最大持水量,多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土壤孔隙向下運動,最后達到潛水面,補給地下水,這種現象叫下滲或滲透。
【解答】 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不同的水循環環節下滲;
故答案為:B
4.(2023七下·寧波期中)2022北京冬奧會會徽(如圖)由大寫漢字“冬”、“北京”二字拼音、數字2022、及奧運五環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奧運五環的顏色從左到右依次為藍色、黃色、黑色、綠色、紅色。在無任何其他光源的情況下,用紅光照射會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奧運五環全部呈紅色
B.奧運五環有4個呈黑色、1個呈紅色
C.奧運五環有1個呈黑色、4個呈紅色
D.奧運五環呈現的顏色和原來一樣
【答案】B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 物質顏色原理:當物質(分子或離子)吸收了相當可見光能量的電磁波后,就會表現出被人眼所能覺察到的顏色。物質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顏色,這是因為它對不同的波長的可見光具有選擇性吸收的結果。
【解答】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能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所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能夠反射的色光所決定的;物體只能透過或反射和其相同顏色的光,吸收和其不同顏色的光;所以只有紅色的光環可以反射紅光,其他的顏色都被吸收的了,光環是黑色的;因此奧運五環有4個呈黑色、1個呈紅色 ,B正確;
故答案為:B
5.(2023七下·寧波期中)列表歸納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某同學學習科學時畫了一個有關《大氣壓》一節的表格,其中四項內容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大氣壓強 大氣壓強的存在 A.壓扁易拉罐實驗
B.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的應用 C.打氣筒
D.抽水機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著,這些空氣被稱為大氣層。空氣可以像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1643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了4厘米后就不再下降了。這4厘米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于水銀柱的長度。根據壓強公式科學家們準確地算出了大氣壓在標準狀態下1.01×105Pa。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
【解答】A、將一個空易拉罐里的空氣抽走后,易拉罐里的氣壓變小,在外界大氣壓力的作用下,易拉罐被壓被壓扁了,該實驗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A正確;
B、馬德堡半球實驗是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最著名的實驗,故B正確;
C、利用打氣筒對車胎打氣,人對氣筒做功,使得其內部壓強增大,大于車胎的內的壓強,使得空氣
進入車胎,不是利用大氣壓強,故C錯誤;
D、向上提起活塞時,抽水機內的氣壓小于大氣壓,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抽水機,屬于大氣壓
的應用,故D正確;
故選: C。
故答案為:C
6.(2023七下·寧波期中)假如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不沿直線傳播,則下列現象中可能出現的是(  )
A.地球上沒有晝夜之分 B.做操時更容易排直隊伍
C.陽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不會轉彎,遇到物體就不可以再向前轉播了。
【解答】假如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不沿直線傳播,即光在同一均勻物質中發生散射,那么陽光無法照射的地方也會因為散射而變亮,所以地球上沒有晝夜之分,陽光下也沒有人影了,做操時也不容易排直隊伍了,也不可能形成日食和月食了。
故選A。
7.(2023七下·寧波期中)小高和小新同學想探究一杯熱水在加熱的過程中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他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了實驗,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在實驗中小高同學收集了9組數據,小新同學收集了4組數據。(分別如表)
小高: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90 95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小新:
時間/min 0 2 4 6
溫度/℃ 90 98 101 102
實驗中收集9組數據與收集4組數據相比,其好處是(  )
A.能夠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B.減小實驗誤差
C.使得到的兩個物理量的關系更接近實際情況
D.只有9組數據才可以得出結論
【答案】C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
【解析】【分析】 沸騰是指液體受熱超過其飽和溫度時,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劇烈汽化的現象。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即使同一液體,它的沸點也要隨外界的大氣壓強的改變而改變。 氣壓越高,沸點越大;
【解答】 從表格的數據看,實驗中收集9組數據與收集4組數據相比,分析更多組數據,不僅得到的沸騰前水溫隨加熱時間的延長而升高,還能得出水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使得到的兩個物理量的關系更接近實際情況;
故答案為:C
8.(2023七下·寧波期中)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科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實驗能幫助小科改變這種想法的是(  )
A.圖甲,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紙片都不掉落
B.圖乙,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
C.圖丙,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
D.圖丁,抽出密閉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
【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氣壓力是地球表面覆蓋有一層厚厚的由空氣組成的大氣層,在大氣層中的物體,都要受到空氣分子撞擊產生的壓力。也可以認為,大氣壓力是大氣層中的物體受大氣層自身重力產生的作用于物體上的壓力。
【解答】 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科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那么最好的檢驗方式是一個有大氣壓,兩一個沒有大氣壓,所以D符合;
故答案為:D
9.(2023七下·寧波期中)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將水倒入集氣瓶中,檢驗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B.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觀察二氧化碳的顏色
C.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顯酸性
D.將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A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判斷。
【解答】A.將水倒入集氣瓶中,沒有任何現象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故A符合題意;
B.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觀察二氧化碳的顏色,發現它是無色透明的,故B不合題意;
C.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石蕊試液變成紅色,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顯酸性,故C不合題意;
D.將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10.(2023七下·寧波期中)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敘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的實驗。他首先直接觀察鳶(老鷹)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移動的方向與鳶飛的方向一致。后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的影子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結果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閱讀了上述材料后,你認為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
A.“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所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觀察到“鳶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
D.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
【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通常簡稱光的直線傳播。它是幾何光學的重要基礎,利用它可以簡明地解決成像問題。人眼就是根據光的直線傳播來確定物體或像的位置的,這是物理光學里的一部分。小孔成像就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的應用;
【解答】A.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所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A正確;
B. 沈括觀察到“鳶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B錯誤;
C.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 ,C正確;
D. 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 ,D正確;
故答案為:B
11.(2023七下·寧波期中)為了實現“綠色冬奧”的目標,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實現了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圖所示,首先液體二氧化碳通過膨脹閥進入毛細管,在毛細管中迅速變成氣體,此時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灑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氣體二氧化碳在壓縮機的推動下進入冷凝器,在這里變成液體,完成一個循環。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毛細管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液化
B.制冰時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熱形成冰面
C.二氧化碳氣體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
D.制冰時場地周圍有很多霜,是二氧化碳凝華而成的
【答案】C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汽化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電冰箱 就是利用這個 原理 工作的 。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過程中要放熱。 汽化是指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相變過程。物體由固態到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是吸熱的;物體由液態到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凝固是放熱的;
【解答】A.毛細管中液態二氧化碳變成氣態二氧化碳,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汽化,A錯誤;
B.制冰時水在平面上凝固放熱形成冰面,B錯誤;
C.二氧化碳氣體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C正確;
D.冰時場地周圍有很多霜,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小冰晶,D錯誤;
故答案為:C
12.(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是利用注射器進行電解水的創新實驗,其中電極插入注射器筒內。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B.反應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減小
C.實驗成功時,左邊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約是右邊的2倍
D.兩個注射器內的原始液面、電極長度要保持一致
【答案】B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對水的電解實驗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A.水是絕緣體,本身不導電,導電的是其中的正負離子,且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溶質氫氧化鈉的質量保持不變,而反應一段時間后水的質量減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氫氧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左邊的注射器與電源負極相連,生成氫氣;右邊的注射器與電源正極相連,生成氧氣,則左邊氣體是右邊氣體的2倍,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只有兩個注射器內原始液面和電極長度相同,才能正確的反應生成氣體的數量多少,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13.(2023七下·寧波期中)圖中的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質量對于a、b、c、d四點的分析,你認同的是(  )
A.a、b兩點質量分數不同 B.b點不可能是飽和溶液
C.c點質量分數最小 D.d點在t℃時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
【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的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可判斷c、d兩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而溶液c中水的質量大于溶液d,a、b兩點所表示的溶液均為t℃時該物質的飽和溶液;據此,完成對a、b、c、d四點所表示溶液的分析。
【解答】 A.a、b、d兩點所表示的溶液均為t℃時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利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得知此時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而c、d兩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而溶液c中水的質量大于溶液d,利用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概念,可判斷溶液c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溶液d;因此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為:a=b=d>c,故A錯誤;
B.b點為直線上的點,而直線表示t℃時某物質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因此b點代表的溶液為飽和溶液,故B錯誤;
C.根據A中分析,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為:a=b=d>c,故C正確;
D.d點代表的溶液在t℃時為飽和溶液,該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物質,但可溶解其他溶質,故D錯誤。
故選C。
14.(2023七下·寧波期中)某同學在實驗室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結果所得溶液中溶質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8%,請你幫助分析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氫氧化鈉固體保存不當,已潮解變質
B.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藥品與砝碼位置放反了
C.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時,沒有放在玻璃皿中稱量
D.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水面刻度
【答案】D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溶液的配置:(1)計算:計算配制所需固體溶質的質量或液體濃溶液的體積。(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質量或用量筒(應用移液管,但中學階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3)溶解:在燒杯中溶解或稀釋溶質,恢復至室溫(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適當加熱)。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4)轉移:將燒杯內冷卻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轉入一定體積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應靠在容量瓶刻度線以下)。(5)洗滌: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轉入容器中,振蕩,使溶液混合均勻。(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線以下1cm~2cm處時,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7)搖勻: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復上下顛倒,使溶液混合均勻。最后將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貼好標簽。
【解答】A.潮解是指氫氧化鈉吸水的過程,氫氧化鈉固體保存不當,已潮解變質,會使得質量分數小于10% ,A錯誤;
B.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藥品與砝碼位置放反了 ,會使得實際的氫氧化鈉固體藥品減小,使得質量分數小于10% ,B錯誤;
C.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時,沒有放在玻璃皿中稱量 ,不會影響質量分數,C錯誤;
D.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水面刻度 ,導致實際的水量偏小,所以質量分數偏大,D正確;
故答案為:D
15.(2023七下·寧波期中)固體甲、乙、丙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甲、乙、丙從溶液中析出的晶體不含結晶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溫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甲 0.18 0.16 0.14 0.12 0.09
乙 35.7 36.0 36.6 37.3 38.4
丙 13.3 31.6 63.9 110 169
A.固體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時,丙溶液中溶質和溶劑質量比為31.6:100
C.分別將等質量的乙、丙飽和溶液由60℃降溫到20℃,溶液中溶質質量大小:丙>乙
D.分別將等質量的甲、丙飽和溶液由60℃降溫到20℃,溶液中溶劑質量大小:甲>丙
【答案】D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A.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判斷;
B.根據表格數據計算出20℃時丙的飽和溶液的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之比即可;
CD.根據溶解度大小變化分析解答。
【解答】A.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固體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A錯誤;
B.20℃時,丙的溶解度為31.6g,即20℃時,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質量比為31.6g:100g=31.6:100,但若是不飽和溶液,無法確定溶質和溶劑質量比,故B錯誤;
C.60℃時,乙的溶解度比丙小,60℃時,等質量的乙、丙飽和溶液中,乙中所含溶劑的質量多;降溫到20℃,均有晶體析出,均形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由于乙中所含溶劑的質量多,且20℃時,乙的溶解度大于丙的溶解度,則溶質質量大小丙<乙,故C錯誤;
D.60℃時,甲的溶解度比丙小,等質量的甲、丙飽和溶液中,甲中所含的溶劑質量多;降溫到20℃,溶劑質量均不變,則溶劑質量大小甲>丙,故D正確
故選D。
16.(2023七下·寧波期中)設計對比實驗是科學實驗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比實驗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B.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C.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D.探究CO2能否溶于水
【答案】C
【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燃燒與滅火;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A.根據探究溶解性實驗的過程判斷;
B.燃燒的條件:①有可燃物‘②與氧氣接觸;③溫度達到著火點;
C.金屬腐蝕的條件:①與氧氣接觸;②與水接觸;
D.注意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內氣壓變化,從而對瓶子形狀的影響。
【解答】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題中實驗只能探究氧氣是鐵生銹的必要條件,不能探究水是鐵生銹的必要條件。
17.(2023七下·寧波期中)小樂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將等量的30℃的溫水和80℃的熱水分別倒入3個相同的錐形瓶中并塞緊瓶塞,接著將3張相同的含水濕巾(其中一張對折)貼在3個錐形瓶的外壁上,最后將它們分別放在電子秤上一段時間(外界環境相同);電子秤開始時示數相等,結束時示數如圖所示。若要驗證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可比較實驗結束時(  )
A.①②電子秤的示數 B.①③電子秤的示數
C.②③電子秤的示數 D.①②③電子秤的示數
【答案】C
【知識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蒸發的主要因素是:1、與溫度高低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無論在什么溫度,液體中總有一些速度很大的分子能夠飛出液面而成為汽分子,因此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如果液體的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從液面飛出去的分子數量就會增多,所以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得就越快;2、是與液面面積大小有關。如果液體表面面積增大,處于液體表面附近的分子數目增加。因而在相同的時間里,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積增大,蒸發就加快;3、是與空氣流動有關。當飛入空氣里的汽分子和空氣分子或其他汽分子發生碰撞。
【解答】 若要驗證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可比較實驗結束時②③電子秤的示數 ,因為他們唯一的變量只有一個表面積,其他的因素都相同;
故答案為:C
18.(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是 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點表示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液的質量相等
B.t2℃時,a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
C.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最少的為a
D.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變為不飽和溶液的是a
【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溶解度圖像交點的含義解答;
(2)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當溶質質量相同時,溶質質量分數越小,溶液質量越大,則溶劑質量越大;
(4)根據溶解度的大小變化分析溶液是否飽和。
【解答】A.P點時二者的圖像相交,表示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A錯誤;
B.t2℃時,a的溶解度為50g,則它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故B錯誤;
C.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該溫度下溶解度的大小為a>b>c,則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小:a>b>c。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液質量大小:aD.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由于a、b的溶解度減小,因此它們仍然為飽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增大,會變成不飽和溶液,故D錯誤。
故選C。
19.(2023七下·寧波期中)為了更好地理解燃燒紅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可以利用傳感器技術實時測定圖1實驗裝置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變化,三條曲線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X曲線表示的是溫度變化
B.Y曲線表示的是氧氣的濃度變化
C.CD段對應的變化進程是紅磷燃燒
D.DE段對應的變化進程是水倒吸進廣口瓶
【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據磷燃燒放熱,溫度先升高再降低,壓強先增大,后減少,因消耗氧氣,最終要比原始壓強小,氧氣被消耗,濃度降低分析。
【解答】A、磷燃燒放熱,溫度先升高,隨熱傳遞再恢復至室溫,所以X為溫度的變化曲線,不符合題意;
B、磷燃燒消耗氧氣,氧氣的濃度會減小,所以Y曲線為氧氣濃度的變化,不符合題意;
C、 CD段壓強減小,對應的變化進程是紅磷燃燒后冷卻時 ,符合題意;
D、 DE段壓強又增大,對應的變化進程是水倒吸進廣口瓶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0.(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為蒸發氯化鈉溶液的過程,其中①→②→③為恒溫蒸發過程,③→④為升溫蒸發過程,②溶液恰好為飽和狀態,下列溶液質量分數與蒸發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溶質質量分數=計算比較即可。
【解答】①和②中,溶質的質量不變,但是溶液質量減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增大;
②和③都是同一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因為溶解度不變,所以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③和④都是飽和溶液,但是④的溫度較高,所以溶解度較大,溶質質量分數較大,因此溶質質量分數變大。因此溶質質量分數先變大、再保持不變,然后再變大。
故選A。
21.(2023七下·寧波期中)新冠疫情時期,防疫和學習同行。有一種測溫儀,只要在額頭前照一下就可知一個人的體溫是否正常。它是   (填“紅外線”或“紫外線”)測溫儀,這種光是一種   (填“可見”或“不可見”)光。
【答案】紅外線;不可見
【知識點】紫外線、紅外線
【解析】【分析】根據紅外線的定義和應用解答。
【解答】新冠疫情時期,防疫和學習同行。有一種測溫儀,只要在額頭前照一下就可知一個人的體溫是否正常。它是紅外線測溫儀,這種光是一種不可見光。
22.(2023七下·寧波期中)寧波某校課外實踐小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桿,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竿測影”活動。2021 年3月14日正午時刻圭桿的桿影如圖所示,并測得桿影OA長為55.7cm。
(1)桿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
(2)圖中桿影從O到A指向   方。
(3)預測2021年6月20日正午時刻,該圭桿的桿影長度將比55.7cm   (填“大”或“小”)。
【答案】(1)直線
(2)北
(3)小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解析】【分析】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大,整個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小。
【解答】(1)影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2)3月14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所以影子OA指向北方;
(3)6月20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這時的影子長度要比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短;
故答案為:(1)直線;(2)北;(3)小。
23.(2023七下·寧波期中)用完全一樣的裝置加熱等質量的海波和石蠟兩種固體,它們熔化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分析圖象可知,0~6min海波比石蠟的吸熱能力填   (“強”或“弱”),海波熔化的特點是:熔化時,持續吸熱,溫度   。
【答案】弱;不變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
【解析】【分析】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 即晶體升高到一定溫度時,才能熔化;非晶體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逐漸由固態變成液態。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直到晶體全部熔化為液體后才繼續升高;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也要吸熱,同時溫度不斷升高。
【解答】 分析圖象可知,0~6min,相同的時間代表了吸收相同的熱量,海波比石蠟升溫快,質量相同的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溫快的比熱容小,比熱容小的物質吸熱能力弱; 海波熔化的特點是:熔化時,持續吸熱,溫度不變;
故答案為:弱;不變
24.(2023七下·寧波期中)
(1)如圖1所示的一種創可貼,使用時小囊區內的水和硝酸銨被擠破混合,利用固體溶解時溫度   (填“升高”或“降低”),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2)在蒸餾水中加入NaOH顆粒,不斷攪拌,用溫度傳感器記錄溶解過程的溫度變化如圖2a、c兩點觀察到溶液中有固體存在,b點固體完全消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NaOH固體溶于水伴隨熱量的釋放
B.a、c兩點NaOH的溶解度相等,b點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大
【答案】(1)降低
(2)A;B
【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解析】【分析】1、溶解過程中放熱的物質(NaOH、濃硫酸、CaO);2、溶解過程中吸熱的物質(NH4NO3;3、溶解過程中沒有能量變化的物質(NaCl);
【解答】(1)如圖1所示的一種創可貼,使用時小囊區內的水和硝酸銨被擠破混合,利用固體溶解時溫度降低,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2)從圖2 中可以看出水溫一直在不斷地升高,所以可以判斷出固體溶于水伴隨熱量的釋放; a、c兩點觀察到溶液中有固體存在 ,說明都是飽和溶液,溫度相同,所以溶解度相同,ac兩點的質量分數相同,b點的水溫比a點更高,說明NaOH還在溶解,b點溶解的NaOH最多,說明b點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大;
故答案為:(1)降低(2)AB
25.(2023七下·寧波期中)
(1)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白屏上的ab范圍內可觀察到不同質色的光,則b處色光應是   色。這種現象稱為光的   。
(2)如圖乙所示,用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蠟燭的燭焰時,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個   (填“正立”或“倒立”)燭焰的像,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向右拉動內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紫;色散
(2)倒立;變大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折射規律;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 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當光線經過一個小孔時,會在背后的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實像。這個過程基于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光線會在小孔的另一側聚焦成像。小孔越小,成像越清晰,但亮度會較小 ;
【解答】(1) 可見光為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紫光的偏折率最大,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白屏上的ab范圍內可觀察到不同質色的光,則b處色光應是紫光色。這種現象稱為光的色散;
(2)小孔成像的特點是成倒立的實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圖乙所示,用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蠟燭的燭焰時,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個倒立燭焰的像,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向右拉動內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大;
故答案為:(1)紫;色散(2)倒立;變大
26.(2023七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取三根粗細、長度均相同的光亮細鐵絲,將其中兩根分別盤成螺旋狀,每根鐵絲一端綁上粗銅絲,另一端系一火柴,點燃火柴,待快燃盡時,分別插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預先放入一些水。
(1)仔細觀察比較三圖中的鐵絲形狀和火柴位置,預期觀察到的現象:Ⅰ、Ⅱ、Ⅲ中,燃燒最強烈的是   ,不能燃燒的是   。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劇烈燃燒,   ,放出大量的熱,生成   。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
【答案】(1)Ⅱ;Ⅲ
(2)火星四射;黑色固體
(3)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 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氧化劑(助燃物)、溫度(引火源)。 1、可燃物: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劑起化學反應的物質。 2、氧化劑: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 3、溫度:指供給可燃物與助燃物發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
【解答】(1) Ⅲ中火柴在鐵絲的上方,燃著的火柴沒有對鐵絲充分的預熱。不能達到鐵絲的著火點,鐵絲不燃燒; Ⅱ 中鐵絲與氧氣接觸面積比 Ⅰ 大,所以 Ⅰ、Ⅱ、Ⅲ中,燃燒最強烈的是Ⅱ,不能燃燒的是Ⅲ。
(2)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3)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故答案為:(1)Ⅱ、Ⅲ(2)火星四射、黑色固體(3)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27.(2023七下·寧波期中)20℃時,將10g固體甲加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如圖①;再加入xg固體甲,現象如圖②;繼續升高溫度至t2℃,現象如圖③。請據圖回答。
(1)圖①、②、③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
(2)圖④中表示固體甲的溶解度曲線的是   ;(選填“A”或“B”)
(3)x的值可能是____克。
A.1 B.5 C.10 D.20
【答案】(1)②
(2)A
(3)B;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溶解度,符號S,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物質的溶解度屬于物理性質。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 不飽和溶液 。 在增加溶劑或升高溫度的情況下,飽和溶液可以變成不飽和溶液。
【解答】(1) 圖①、②、③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②,因為下面有未溶解的固體;
(2) 繼續升高溫度至t2℃,現象如圖③。 說明該固體未溶解的部分又溶解了,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圖④中表示固體甲的溶解度曲線的是A
(3)2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是25克。說明在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質質量是12.5克,溶液中已經有10克溶質了,所以X最起碼大于2.5克,又因為35℃的溶解度為50克,5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t2℃小于35℃,所以X應該小于15克,因此BC合適;
故答案為:(1) ② (2) A (3) B C
28.(2023七下·寧波期中)夜晚有兩個高樓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他們分別站在路燈下,路燈O是光源,O'點是路燈在地面上的投影,A、B兩人和點O'在同一直線上,如圖所示。他們頭部分別在地面上留下兩個影子,相距d',當兩人沿過O'點的直線,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行進時。我們可以觀察到地面上A'和B'之間的距離將____
A.不斷減小 B.不斷增大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D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 設A小朋友身高為a,設B小朋友身高為b,燈高度為h,若A小朋友向前移動x,則影子向前移動x1,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求得x1,再根據兩個影子A'和B',相距d',則同速度行進x時,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求得A小朋友影子與原影子的距離、B小朋友影子與原影子的距離,然后即可得出A'和B'的距離變化。
【解答】如圖所示:
設A小朋友身高為a,燈高度為h,若A小朋友向前移動x,則影子向前移動x1,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得,
解得由兩個影子A'和B',相距d',以相同的速度行進時,
A小朋友影子與原影子的距離,B小朋友影子與原影子的距離,
因為x1'>x1″,A比B高,即a>b,
此時影子d″=d'-x1'+x1″<d'。
同理,當兩人頭部的影子達到重合后,再繼續遠離路燈時,
因為A比B高,即a>b,
此時A影子會超過B的影子,
兩者的距離變化為:先減小,后增大。
此題也可假設A,B兩人站在一起,則A的影子比B長。兩人一起往前走,由此可知,兩人影子之間的距離會不斷增大。現在A站在B后,兩人影子移動速度仍符合假設的規律,因此A的影子會先追上B的影子,然后再超過它。所以A'和B'的距離會先減小,后增大。
故答案為:D
29.(2023七下·寧波期中)小科為了探究小孔成像的特點,在易拉罐的底部中心位置打了一個直徑約1mm的小孔,將罐的頂部有拉環的這一個圓面剪去,用硬紙板制作了一個直徑略小于易拉罐的圓筒,使易拉罐恰好能套在它的外面在圓筒的一端包上如圖乙的半透明的方格紙(格子與LED發光單元等大)并插入易拉罐中,如圖甲所示。
(1)小科應該將半透明的方格紙包在圓筒的   端(選填“A”或“B”),采用了半透明并帶有方格的紙來做光屏的優點是   。
(2)小科將光源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多次改變光屏的位置,記錄下像距和像的高度如表所示,則根據表中的數據能得到的結論是   。
像距s/cm 4.0 6.0 8.0
像的高度h/cm 2.0 3.0 4.0
(3)相比較于燭焰,小科選用“F”形光源的好處是____。
A.LED發光體的亮度更亮,成的像更明顯。
B.選用“F”形光源更便于研究像和光源的正倒關系。
C.選用“H”形光源也能達到同樣的實驗效果。
【答案】(1)A;便于比較像的大小
(2)物距和物高一定時,物體經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
(3)A;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 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反映了光線直線傳播的性質。
【解答】(1)探究小孔成像的特點:小科應該將半透明的方格紙包在圓筒的A端(,采用了半透明并帶有方格的紙來做光屏的優點是便于比較像的大小;
(2) 分析表格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距和物高一定時,物體經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
(3)相比較于燭焰,小科選用“F”形光源的好處是LED發光體的亮度更亮,成的像更明顯。 選用“F”形光源更便于研究像和光源的正倒關系。AB正確;選用“H”形光源不能達到同樣的實驗效果。
故答案為:(1)A、便于比較像的大小(2) 物距和物高一定時,物體經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 (3) A B
30.(2023七下·寧波期中)CO2可以像倒水那樣使階梯蠟燭自下而上熄滅(如圖甲),小明將一個小玻璃罩罩在兩支點燃的蠟燭上(如圖乙),卻發現高處燭焰先熄滅。為了探究玻璃罩中燭焰熄滅順序不同的原因,小明進行了如圖丙、丁的實驗。
實驗一:將6個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鐵絲上,點燃蠟燭,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圖丙),分別記下各容器內石灰水變渾濁所需的時間。多次重復實驗獲得數據如表。
容器編號 1 2 3 4 5 6
平均時間/秒 3.2 3.8 5.0 7.1 11.1 19.0
實驗二:將3支溫度計分別掛在小玻璃罩內不同位置(如圖丁),點燃蠟燭,一段時間后發現溫度計②示數明顯增大,溫度計①③示數增大不明顯。
(1)圖甲中CO2可以像倒水那樣倒入大燒杯中,是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   (選填“大”或“小”)。
(2)根據實驗一的結果,推測小玻璃罩內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部位是   (選填“下部”、“中部”或“上部”)。容器內石灰水變渾濁的文字表達式為   。
(3)實驗二探究的問題是蠟燭燃燒對小鐘罩內不同位置   的影響。
(4)結合本次實驗的研究結果,小明對乙實驗中高處蠟燭先熄滅的原因做如下解釋,合理的排序是   (填字母)。
A.二氧化碳在高處聚集,使高處氧氣的濃度下降
B.蠟燭燃燒產生的熱量使熱的二氧化碳上升
C.蠟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D.高處氧氣濃度低于低處氧氣的濃度
E.高處蠟燭先熄滅
【答案】(1)大
(2)上部;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3)受熱情況
(4)CBADE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一種碳氧化合物,化學式為CO2,化學式量為44.0095,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氣體,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占大氣總體積的0.03%-0.04% 。在物理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熔點為-56.6℃(527kPa),沸點為-78.5℃,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標準條件下),可溶于水。在化學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熱穩定性很高(2000℃時僅有1.8%分解),不能燃燒,通常也不支持燃燒,屬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與水反應生成的是碳酸;
【解答】(1)圖甲中CO2可以像倒水那樣倒入大燒杯中,是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2)根據實驗一的結果,推測小玻璃罩內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部位是上部。容器內石灰水變渾濁的文字表達式為: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3) 實驗二探究的問題是蠟燭燃燒對小鐘罩內不同位置受熱情況的影響。
(4) 結合本次實驗的研究結果,小明對乙實驗中高處蠟燭先熄滅的原因做如下解釋,合理的排序是 CBADE ;
故答案為:(1) 大 (2)上部、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3) 受熱情況 (4) CBADE
31.(2023七下·寧波期中)仔細閱讀下面的探究實驗信息,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目的】探究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的變化情況。
【查閱資料】⑴物質溶解于水的過程包括吸收熱量(Q吸)的擴散過程和放出熱量(Q放)的水合過程。⑵實驗條件下,水的凝固點為0℃、沸點為100℃。
【提出猜想】物質溶解過程中,溶液的溫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成不變。
【實驗探究】某探究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方案,在圖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質b之前均使用溫度計控制熱水溫度,使之保持在99℃。
(1)【實驗結論】圖1所示實驗中,若加入物質a后,發現玻璃片與燒杯底部之間的水結冰,說明溶液的溫度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變”,下同)。
(2)圖2所示實驗中,若加入物質b后,熱水會突然沸騰,說明溶液的溫度   。
【拓展實驗】按照圖3所示進行實驗,若物質c為氫氧化鈉,則U形管內的左邊液面將   (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邊液面。
【反思交流】該小組的同學進一步就物質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變化的原因展開了討論,分析得出:若Q吸   Q放(填“>”或“<”或“=”),則溶液溫度下降;若Q吸與Q放的相對大小與之相反,則溶液溫度上升。
【答案】(1)降低
(2)升高;低于;>
【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解析】【分析】當放出的熱量大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就會升高,如濃硫酸 、氫氧化鈉等;當放出的熱量小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就會降低,如 硝酸銨等;當放出的熱量等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不變,如 氯化鈉、蔗糖 等。
【解答】(1) 水結成冰的條件是達到凝固點0℃,繼續放熱;圖1所示實驗中,若加入物質a后,發現玻璃片與燒杯底部之間的水結冰,說明溶液的溫度降低;
(2) 圖2所示實驗中,若加入物質b后,熱水會突然沸騰,說明溶液的溫度升高;
按照圖3所示進行實驗,若物質c為氫氧化鈉, 溶解在水中時會放出熱量,通過熱傳遞,使得集氣瓶內氣體受熱膨脹,則U形管內的左邊液面將低于右邊液面。
該小組的同學進一步就物質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變化的原因展開了討論,分析得出:若Q吸>Q放,則溶液溫度下降;若Q吸與Q放的相對大小與之相反,則溶液溫度上升。
故答案為:(1) 降低 (2)升高、低于、>
32.(2023七下·寧波期中)某興趣小組用硝酸鉀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   克。
(2)②中硝酸鉀溶液為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計算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答案】(1)8.4
(2)不飽和
(3)解:②中水的質量為40g,硝酸鉀的質量為40g;
則溶質質量分數為: KNO3%= 。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圖乙確定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質量,然后再用40g減去溶解度得到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
(2)根據圖乙確定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然后據此計算出蒸發60g水后其中溶解的硝酸鉀的最大質量,最后與40g進行比較即可。
(3)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未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鉀31.6g,那么未溶解的質量未:40g-31.6g=8.4g;
(2)蒸發60g水,那么溶液中水的質量為:100g-60g=40g。
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
設4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鉀質量為x,

解得:x=44g;
因為40g<44g,所以②中的溶液不飽和。
(3)②中水的質量為40g,硝酸鉀的質量為40g;
則溶質質量分數為: KNO3%= 。
33.(2023七下·寧波期中)T℃時,200克某物質的溶液,蒸發30克水或加入12克該物質可達到飽和。求:
(1)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
(2)T℃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案】(1)解:200克某物質的溶液,蒸發30克水或加入12克該物質可達到飽和,設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S,
可得:,
解得:S=40g,
(2)解:據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所以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3)解:設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g,
可得:,
解得:x=48.6g,
所以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溶解度,符號S,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物質的溶解度屬于物理性質。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等于溶解度除以溶解度加上100克水的質量;或者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等于溶質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
34.(2023七下·寧波期中)有一種奇妙的蠟燭,其燭芯由普通構線、金屬粉末X和石蠟組成,用傳感器測出其三層火焰的溫度(如圖),檢測其焰心主要成分為石蠟蒸氣,觀察發現:當蠟燭燃燒時,X并不燃燒;吹滅蠟燭瞬間,未冷卻的X立即燃燒,重新引燃蠟燭。根據以上現象,金屬X的著火點最有可能是____
A.400℃ B.280℃ C.150℃ D.20℃
【答案】C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 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氧化劑(助燃物)、溫度(引火源)。 1、可燃物: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劑起化學反應的物質。 2、氧化劑: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 3、溫度:指供給可燃物與助燃物發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
【解答】吹滅蠟燭瞬間,未冷卻的X立即燃燒,焰心的溫度約為250℃,說明X的著火點不高于250℃,蠟燭芯在20℃時不能燃燒,說明X的著火點在20℃以上,則金屬X的著火點最有可能是150攝氏度;
故答案為:C
35.(2023七下·寧波期中)去年夏季,中國出現了日食奇觀,小華借助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對“”形太陽進行觀察,紙盒上扎有圓形小孔,則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狀是____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 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反映了光線直線傳播的性質。
【解答】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所以去年夏季,中國出現了日食奇觀,小華借助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對“”形太陽進行觀察,紙盒上扎有圓形小孔,則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狀C;
故答案為:C
36.(2023七下·寧波期中)t℃時將一定量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均分成三份,均加熱蒸發溶劑,然后把溫度降低至t℃,已知從二份溶液中蒸發的溶劑的質量分別為10g、20g,析出的晶體(不含結晶水)質量分別為a g、b g ,則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是
   g,若第三份溶液蒸發的是30g水,則析出的晶體質量是   。(均用a 、b表示)
【答案】10(b-a);2b-a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蒸發溶劑時,兩份溶液先要變成飽和溶液,再析出晶體,則二者析出的晶體質量之差應該是飽和溶液中10g水中析出晶體的質量,最后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成正比”計算出該物體的溶解度即可;
(2)30g比20g水多10g,則析出晶體的質量比bg應該多10g水中的晶體,據此計算即可。
【解答】(1)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10g水中最多溶解晶體:b-a;
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成正比得到,該物體的溶解度:。
(2)30g水中析出晶體比20g水中析出晶體多(b-a)g,那么析出晶體為質量為:b+(b-a)=2b-a。
37.(2023七下·寧波期中)實驗室需要把燒杯A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轉移到燒杯B中,將燒杯A內的液體倒入燒杯B后,燒杯A內會殘留約1mL液體,之后用19mL蒸餾水清洗燒杯A的內壁,這部分液體也傾倒至燒杯B,燒杯A內仍殘留約1mL液體……需要   次這樣的清洗,才能保證原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99.9%都被轉移至新燒杯。
【答案】三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根據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進行分析,先算出第1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再算出第2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再算出第3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然后和0.1%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解:假設液體密度為1g/mL,
第1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lgx=0.05g,占5%
第2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lgx=0.0025,占0.25%
第3次清洗傾倒后殘留NaOH質量:lgx=0.000125g,占0.0125%
而1-99.9%=0.1%,所以三次清洗即可。
故答案為:三。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长葛市| 新沂市| 安顺市| 荃湾区| 政和县| 田林县| 土默特右旗| 措美县| 博白县| 宜州市| 永德县| 涞源县| 江阴市| 和田市| 松滋市| 定远县| 积石山| 连平县| 鄂温| 金沙县| 鹤岗市| 宜良县| 兰溪市| 滦南县| 昔阳县| 瑞丽市| 勃利县| 拜泉县| 怀宁县| 巨野县| 阳曲县| 泽州县| 永平县| 惠来县| 乐亭县| 瑞昌市| 泾川县| 延寿县| 泰宁县|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