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冊期末復習課件 (共6份打包)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冊期末復習課件 (共6份打包)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8張PPT)
期末復習
(五)透鏡及其應用
重點回顧
提升訓練
建議用時:25分鐘
一、利用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例1】如圖所示,S是發(fā)光點,S'是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實像。
(1)畫出入射光線SA的折射光線的位置。
(2)作圖確定此透鏡右側(cè)的焦點。
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例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依次擺放蠟燭、凸透鏡和
光屏,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
A. 凸透鏡的焦距為20 cm
B. 當蠟燭因燃燒逐漸變短,光屏上的像會逐漸向上移動
C. 若遮擋凸透鏡的一部分,光屏上將得不到完整的像
D. 若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個近視鏡,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左移動
B
解析:由圖可知,此時u=v=20.0 cm,根據(jù)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可知,
2f=20.0 cm,因此該凸透鏡的焦距f=10.0 cm,故A錯誤;當蠟燭因燃燒逐漸變
短,根據(jù)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可知,光屏上的像會逐漸向上移動,故B正
確;若遮擋凸透鏡的一部分,剩余部分仍能會聚光線成完整的像,但由于會聚的光
線比原來減少,所以像比原來變暗,故C錯誤;若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個近
視鏡,近視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會使光線延后會聚成像,為
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右移動,故D錯誤。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例3】在利用光具座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
(1)小明保持燭焰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
燭焰的像,其原因是

(2)小明將燭焰、凸透鏡、光屏如圖甲所示放置時,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光
屏上的像的性質(zhì)為 ,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 (選填
“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
物距小于焦距(或物距等于焦距或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
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等) 
倒立、縮小的實像 
照相機 
(3)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圖甲所示,為了使像
呈現(xiàn)在光屏中央,你解決的方法是 。
將凸透鏡向下調(diào)或?qū)⒐馄料蛏险{(diào) 
(4)對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鏡,一個物距應該對應唯一的像距,但從各小組匯報數(shù)據(jù)
中發(fā)現(xiàn),物距均為12.00 cm時,有三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23.00 cm、24.00 cm、
26.00 cm。若他們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誤差導致的,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
的操作原因是 。
(5)為了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節(jié)課后(9:30左右),將凸透鏡與水平
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小明
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焦點的位置,旁邊的同學卻告訴他,這個亮點不是凸透鏡的焦
點位置,其理由是 。
光屏上未得到清晰的像便開始記錄數(shù)據(jù) 
沒有讓太陽光正對凸透鏡找焦點 
(6)小紅做“觀察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進行了兩次實驗,如圖乙所示,在
實驗1中,她能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的光屏上觀察到倒立、放大的“燭焰”;在
實驗2中,她通過凸透鏡能觀察到正立、放大的“燭焰”,則該同學在實驗1
中使用的凸透鏡的焦距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驗2中
使用的凸透鏡的焦距。
小于 
(7)如圖丙所示,為研究視力矯正問題,小華用凸透鏡和光屏模擬眼睛,小華將遠
視眼鏡放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移動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
取走眼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時要使光屏上的像變清晰,應向
(選填“靠近凸透鏡”“遠離凸透鏡”或“豎直向下”)方向移動光屏,因為遠
視眼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
遠離凸透
鏡 
會聚 
1. 下列關(guān)于放大鏡、幻燈機、照相機的說法錯誤的是( C )
A. 它們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像的
B. 用照相機拍照時,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
C. 幻燈片必須放在2倍焦距以外
D. 用放大鏡看書,書與透鏡的距離應小于1倍焦距
解析:放大鏡、幻燈機、照相機的鏡頭都是凸透鏡,利用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故A
正確;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時像距處于1倍、2倍焦
距之間,故B正確;幻燈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處于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
間,像距大于2倍焦距,故C錯誤;用放大鏡看書,物距小于焦距,即書與透鏡的
距離應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正確。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圖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戰(zhàn)斗機上的光電搜索跟蹤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功能與人眼
相似,能為戰(zhàn)斗機提供感知外界的“視覺”,系統(tǒng)內(nèi)置的光電傳感器,相當于人眼
的視網(wǎng)膜,最外層窗口和傳感器之間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關(guān)于該系
統(tǒng)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該系統(tǒng)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 該系統(tǒng)在光電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C. 周圍景物通過該系統(tǒng)成像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大于鏡頭的2倍
焦距
D. 該系統(tǒng)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該系統(tǒng)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故A正確;系統(tǒng)功能與人眼相似,成
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錯誤;周圍景物通過該系統(tǒng)成像時,景物到鏡頭的距
離大于鏡頭的2倍焦距,故C正確;該系統(tǒng)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某小組測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數(shù)據(jù),并繪制
成如圖所示的圖像,根據(jù)圖像可知( B )
A. 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0 cm
B. 當物距為30 cm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
C. 當物距為8 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
D.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 cm處移動到30 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大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分析圖像中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可知,物距等于2倍焦距,像距等于物距,故u=2f=
20 cm,則f=10 cm,該透鏡的焦距為10 cm,故A錯誤;當物距為30 cm時,物距大于
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故B正確;當物距為8 cm時,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故C錯
誤;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 cm處移動到30 cm處的過程中,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
變小,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光屏上正好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 D )
A. 此時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
B. 如果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且像的性質(zhì)不變
C. 用黑布將凸透鏡遮住一半,燭焰不能在光屏上成完整的像
D. 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向左移動凸透鏡至某位置時,光屏上可以成清晰的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為照相機、攝
像機,故A錯誤;光路具有可逆性,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
換,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凸透鏡成實像時,所有透過
透鏡的光會聚到光屏上成像,當將透鏡的下半部分擋住后,整個物體發(fā)出的光雖有
一部分被擋住,但總會有一部分光通過上半部分凸透鏡而會聚成像,燭焰能在光屏
上成完整的像,故C錯誤;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具有可逆性,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
變,向左移動凸透鏡至某位置時,可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將礦泉水瓶遺棄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為瓶中的水相當于 ,可會聚太
陽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著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會看到通過水滴形成的
的虛像(具體描述像的性質(zhì));如果想讓看到的字再變大點,應讓水
滴 (選填“靠近字”“遠離字”或“面積增大”)。
凸透鏡 

立、放大 
遠離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圖甲所示是一款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通過攝像鏡頭來捕捉人臉信息,該攝像
鏡頭相當于凸透鏡,所成的是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
像;如圖乙所示是某小區(qū)自動售水機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了使投
到地面上的廣告圖像更大些,應將投影燈遠離地面,同時適當 (選填“增
大”或“減小”)廣告片到凸透鏡的距離。
縮小 
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某同學用焦距為15 cm的放大鏡去觀察郵票,郵票與放大鏡的距離應該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cm,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如
果他想看到更大點的像,那么應該將放大鏡適當 (選填“靠近”或“遠
離”)郵票。

于 
遠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如圖是2024年新年吉祥物“龍辰辰”的圖片及其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甲和像乙,
若想使像甲變大,凸透鏡到圖片的距離應 一些;成像甲和像乙時物距的大小
關(guān)系為u甲 u乙。
遠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我們都做過如圖所示的小實驗,圓柱形玻璃瓶里裝滿水,把一支鉛筆水平地放在
靠近玻璃瓶的一側(cè),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鉛筆的形狀 (選填“不變”或
“變化”);把鉛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時,透過玻璃瓶會看到鉛
筆尖逐漸 (選填“變長”或“變短”),同時會看到鉛筆 (選填
“變粗”“變細”或“粗細不變”)。
變化 
變長 
粗細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位置,畫出相對應的折射光線和入
射光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如圖所示是光線經(jīng)過透鏡后的偏折情況,請在如圖的虛線框中填上適當?shù)?br/>透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小馨學習了眼睛和眼鏡的知識之后,想利用水透鏡來模擬眼睛看見物體的過
程。如圖甲是小馨自制的水透鏡及實驗所需器材,對比眼睛的結(jié)構(gòu)如圖乙,回答下
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眼球中的視網(wǎng)膜相當于實驗中的 ,實驗中的水透鏡相當于眼球中
的 。
(2)實驗時,小馨將蠟燭、水透鏡、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為了使像呈現(xiàn)在光
屏中央,應怎樣放置:

(3)小馨現(xiàn)將蠟燭放在左端,對光屏作出適當調(diào)節(jié),使像能清晰地出現(xiàn)在光屏上。
固定住水透鏡和光屏,把蠟燭向水透鏡方向移動,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模糊了,這時需
要對水透鏡 (選填“注水”或“抽水”),使光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模
擬睫狀體的變化,從而達到眼睛的自動調(diào)節(jié)。
光屏 
晶狀體 
把蠟燭、水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調(diào)整燭焰、
水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開 
注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實驗過程中,燃燒的蠟燭在不斷縮短,導致光屏上的像向 (選填“上”或
“下”)移動。
(5)初步調(diào)查,我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達50%,近視率仍處于高位。飛秒激光近
視手術(shù)是當今眼科學界的前沿技術(shù),你認為飛秒激光近視手術(shù)使眼睛發(fā)生了什么變
化從而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


上 
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厚,導致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
方。激光矯正近視,是對人的晶狀體和角膜構(gòu)成的透鏡進行手術(shù),使其變薄,使其
對光的偏折能力變?nèi)酰钩傻南衤湓谝暰W(wǎng)膜上,這樣就可以矯正近視眼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5張PPT)
期末復習
(六)質(zhì)量與密度
重點回顧
提升訓練
建議用時:20分鐘
一、質(zhì)量及其測量
【例1】如圖所示,小明在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正方體橡皮泥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
時其游碼的示數(shù)為 g,被稱橡皮泥的質(zhì)量為 g。同組小華把橡皮泥搓
成球形,然后放在此天平上,天平再次平衡時讀出質(zhì)量,小華這樣做的目的是探
究 。
3.8 
48.8 
物體質(zhì)量大小與其形狀的關(guān)系 
二、密度的理解及計算
【例2】關(guān)于物質(zhì)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同種物質(zhì)組成的物體,其密度與質(zhì)量成正比
B. 一只氣球受熱膨脹后,球內(nèi)氣體的質(zhì)量不變,密度變大
C. 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酒精的體積之比是4∶5,則酒精的密度是1.25 g/cm3
D. 一塊冰熔化成水后,它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D
三、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
【例3】為了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芊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和操作。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橫梁靜止時,指
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 端移動;
右 
(2)把燒杯放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的左盤中,當右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
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橫梁再次水平平衡,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 g;
152 
(3)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如圖丙所示,則量筒中液體的體積
為 cm3;
(4)測得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zhì)量為80 g,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液體的密度
為 kg/m3;
(5)在步驟(3)中將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后,會有一些液體附著在燒杯的側(cè)壁上,這
會使步驟(4)中的液體密度計算結(jié)果與真實密度值相比 (選填“偏大”“相
等”或“偏小”)。
60 
1.2×103 
相等 
1. 關(guān)于質(zhì)量和密度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氧氣瓶中的氧氣用掉一半后,瓶中氧氣的質(zhì)量減半,密度減半
B. 從地球帶到太空艙中的物品能“懸浮”于艙內(nèi),是由于物品質(zhì)量變小了
C. 一桶水比一杯水的質(zhì)量大,密度也大
D. 祝融號火星車運用了比鋁還輕的新型復合材料,滿足了火星車輕量化的要求。
“比鋁還輕”反映了這種材料質(zhì)量小
A
1
2
3
4
5
6
7
8
9
2. 如圖所示,桌面上放有三個規(guī)格相同的杯子,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丙三
種液體,根據(jù)杯子液面的位置可以判斷( B )
A. 甲液體密度最大
B. 乙液體密度最大
C. 丙液體密度最大
D. 液體密度一樣大
B
1
2
3
4
5
6
7
8
9
3. 如圖所示甲和乙是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關(guān)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甲物質(zhì)的密度隨體積增大而減小
B. 當甲和乙兩物質(zhì)的質(zhì)量相同時,甲物質(zhì)的體積較大
C. 體積為5 cm3的甲物質(zhì),質(zhì)量為10 g
D. 甲物質(zhì)的密度與乙物質(zhì)的密度之比為4∶1
B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密度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無關(guān),故A錯誤;
由圖可知,當甲和乙兩物質(zhì)的質(zhì)量相同時,甲的體積較大,故B正確;由圖像可
知,當甲的質(zhì)量m甲=2 g時,甲的體積V甲=4 cm3,則甲的密度ρ甲===
0.5 g/cm3,當乙物質(zhì)的質(zhì)量m乙=4 g時,V乙=2 cm3,則乙的密度ρ乙==
=2 g/cm3,所以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密度之比==,當甲的體積V'甲=
5 cm3時,甲物質(zhì)的質(zhì)量m甲'=ρ甲V甲'=0.5 g/cm3×5 cm3=2.5 g,故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4. 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是64 g、24 g,其體積分別是8 cm3、
4 cm3,若已知其中一個為實心,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
A. 甲物體為空心
B. 該材料的密度為6 g/cm3
C. 空心物體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 cm3
D. 甲、乙兩物體實心部分的密度之比為4∶3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由題知,甲、乙兩物體由同種材料制成,甲物體的密度ρ甲===
8 g/cm3,乙物體的密度ρ乙===6 g/cm3,因為ρ甲>ρ乙,所以甲物體為實
心,乙物體為空心,制作這兩個物體的材料密度是8 g/cm3。故AB錯誤;乙物體實
心部分的體積V乙實===3 cm3,則空心物體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V乙-
V乙實=4 cm3-3 cm3=1 cm3,故C正確;甲、乙兩物體由同種材料制成,則材料的
密度相同,所以,甲、乙兩物體實心部分的密度之比為1∶1。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5. 學習質(zhì)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題,你
認為能夠完成的是( C )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別金戒指的真?zhèn)危虎蹨y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銅球
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shù)目。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①測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測量牛奶質(zhì)量,用量筒測量牛奶的體積,用
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②用天平測量戒指的質(zhì)量,用量筒和水測量戒指的
體積,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鑒別金戒指的真?zhèn)危梢酝瓿伞"廴∫恍《毋~導
線,可以測它的質(zhì)量、體積,算出它的密度,但無法測銅導線的直徑、總質(zhì)量,就
無法得出它的長度,不能完成實驗。④鑒別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用天平測量
銅球的質(zhì)量,用量筒和水測量體積,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銅的密度比較,
可以完成實驗。⑤用天平稱出一堆大頭針的數(shù)目:先用天平測量50個大頭針的質(zhì)
量,求出一個大頭針的質(zhì)量,再用天平測量一堆大頭針的總質(zhì)量,求出一堆大頭針
的數(shù)量,可以完成。
1
2
3
4
5
6
7
8
9
6. 甲、乙兩種液體體積之比是3∶1,質(zhì)量之比是1∶2,它們的密度之比為 ;如
果將甲液體倒去一半,乙液體倒去三分之一,余下的兩種液體,其質(zhì)量之比
為 ,密度之比為 。
解析:由題意知,V甲∶V乙=3∶1,m甲∶m乙=1∶2,根據(jù)ρ=可得,==
×=×=×=;將甲液體倒去一半,乙液體倒去三分之一,
則m甲∶m乙=(1×)∶(2×)=3∶8;密度是物質(zhì)的特性,密度不隨物體質(zhì)量的減少而減
小,則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6。
1∶6 
3∶8 
1∶6 
1
2
3
4
5
6
7
8
9
7. 某同學在測量某液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得到了如圖所示圖像,其中
縱坐標m表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V表示液體的體積,裝液體的空燒杯的質(zhì)量
是 g,該液體的密度是 kg/m3,圖中m的值應為 g。
40 
0.8×103 
88 
1
2
3
4
5
6
7
8
9
8. 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是三個小可愛,分別是“琮琮”“宸宸”和“蓮蓮”,“琮
琮”代表的是世界遺產(chǎn)良褚古城遺址,名字來源于文物玉琮。“琮琮”全身以黃色
調(diào)為主,頭部刻有“饕餮紋”,展示給人們一種不屈不撓、堅強剛毅的精神。如圖
所示為實心金屬材質(zhì)的“琮琮”,小張同學想測出它的密度,請幫助他完成實驗。
1
2
3
4
5
6
7
8
9
(1)實驗前,小張同學先將天平放在 上,然后調(diào)節(jié)橫梁水平平衡。圖2
為小張同學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的操作,其中的錯誤之處是 。
水平桌面 
游碼沒有歸零 
1
2
3
4
5
6
7
8
9
(2)更正錯誤后,小張同學用正確的方法將天平調(diào)節(jié)平衡,然后將“琮琮”放在左
盤中,當在右盤內(nèi)放入最小砝碼后,發(fā)現(xiàn)指針向右偏,取下該砝碼發(fā)現(xiàn)指針向左
偏,則接下來他應該 (選填“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或“移動游碼”),使天
平再次平衡。若此時盤中的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3所示,則“琮琮”的質(zhì)量
為 g。
移動游碼 
81 
1
2
3
4
5
6
7
8
9
(3)在測量“琮琮”體積的過程中,小張同學用細線系著“琮琮”并將其浸沒在裝
有100 mL水的量筒中,放入后量筒中水面所對應的示數(shù)為130 mL,則實心金屬材
質(zhì)“琮琮”的密度為 kg/m3。
2.7×103 
1
2
3
4
5
6
7
8
9
(4)小張同學又拿來一個體積稍大的“琮琮”,但不能放進量筒中,于是他找來了
一個大燒杯和電子秤,也可以把“琮琮”的密度測量出來。請幫助他完成實驗:
①用調(diào)節(jié)好的電子秤測出“琮琮”的質(zhì)量為m1;
②把燒杯裝滿水后放到電子秤上測量出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m2;
③把“琮琮”浸沒在裝滿水的燒杯中,待水不再溢出時,擦干燒杯外壁的水后,放
到電子秤上測量出其總質(zhì)量為m3;
④則“琮琮”的密度表達式為 (用所測物理量表示,已知水的密
度為ρ水)。
ρ水 
1
2
3
4
5
6
7
8
9
9. “一盤嘎噶脆,人間享美味”,香辣脆爽的蘿卜干是頗受老百姓喜愛的一道下飯
菜,北方的秋天,許多家庭都會自己曬蘿卜干食用。小明買了1.5 kg的新鮮青蘿卜
體積為1 250 cm3,準備曬干。若青蘿卜的含水率為80%(含水率指物質(zhì)中水的質(zhì)量
占總質(zhì)量的百分比)。求:
(1)新鮮青蘿卜的密度;
解:(1)新鮮青蘿卜的密度ρ===1.2 g/cm3
1
2
3
4
5
6
7
8
9
(2)將1.5 kg的新鮮青蘿卜曬干后,蘿卜干的質(zhì)量;(蘿卜干中剩余水分忽略不計)
解:(2)青蘿卜含水的質(zhì)量m水=80%m=80%×1.5×1 000 g=
1 200 g
蘿卜干的質(zhì)量m干=m-m水=1.5×1 000 g-1 200 g=300 g
(3)若蘿卜干的密度為0.75 g/cm3,用一個容積為500 cm3的盒子能否裝下這些蘿卜
干。(忽略蘿卜干間的縫隙)
解:(3)蘿卜干的體積V干===400 cm3
因為400 cm3<500 cm3,所以用一個容積為500 cm3的盒子能裝下這些蘿卜干。
1
2
3
4
5
6
7
8
9(共20張PPT)
期末復習
(四)光現(xiàn)象
重點回顧
提升訓練
建議用時:25分鐘
一、光現(xiàn)象辨析
【例1】有些詩詞或成語不但蘊含著深刻的人文哲理還蘊含著一定的物理原理。請
先從下面舉例中,把蘊含著相同物理原理的一類全部挑選出來(任選一種物理原理
即可),并寫出該物理原理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應用。
水中撈月、旭日東升、海市蜃樓、刻舟求劍、一葉障目、鏡花水月、立竿見影、潭
清疑水淺。
(1)蘊含相同物理原理的有 ;
(2)該原理的生活應用舉例: 。
一葉障目、立竿見影 
激光準直 
二、平面鏡成像特點
【例2】如圖所示,檢查視力是要求檢查者與視力表相距5 m,某同學在學校醫(yī)務室
檢查視力時,由于空間有限,用如圖方式檢查,需調(diào)節(jié)視力表的位置,則視力表應
該移動到距離平面鏡 m處,才能符合要求。在調(diào)節(jié)過程中,視力表在鏡中的
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8 
不變 
三、光學作圖
【例3】如圖是用兩塊平面鏡制作的昆蟲觀察箱,能同時觀察到昆蟲的腹部和背
部,用A點表示昆蟲的腹部,請在圖中作出觀察者通過平面鏡OM看到昆蟲腹部的
光路圖。(忽略玻璃板的厚度)
1. 如圖為小雨在湖北恩施苗族自治州某景區(qū)游覽時拍攝的照片。照片中河水清澈見
底,舟行水上如懸浮空中,美如畫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小雨看到的河底是光的折射成的虛像
B. 河底小船黑色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苗族婦女的銀飾在陽光下銀光閃閃,是光發(fā)生了漫反射
D. 苗族婦女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解析:小雨看到的河底是光的折射成的虛像,故A正確;河底小船黑色的影子是光
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苗族婦女的銀飾在陽光下銀光閃閃,是光發(fā)生了鏡
面反射,故C錯誤;苗族婦女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錯誤。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國粹“京劇”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如圖,一名京劇演員正對著平面鏡繪制彩色臉
譜。針對此場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臉譜的像呈現(xiàn)在鏡面上
B. 臉譜的像與臉譜關(guān)于鏡面對稱
C. 平面鏡所成臉譜的像為實像
D. 平面鏡后放一塊擋板,演員就看不到自己的像
解析:由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可知,臉譜的像在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
不會呈現(xiàn)在鏡面上,故A錯誤;根據(jù)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可知,臉譜的像與臉譜
關(guān)于鏡面對稱,故B正確;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且是正立、等
大的虛像,故C錯誤;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
的,不是實際光線照到像點,所以鏡子背面放擋板不會影響成像,故D錯誤。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如圖所示,一輛玩具車放入水中,從側(cè)面看車輪浸入水中的部分變“扁”了,如
圖所示的四幅光路圖中,哪一幅圖能正確說明這一現(xiàn)象( D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如圖所示,平面鏡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長6 cm的鉛筆平放在地面上且與平面鏡
垂直,筆尖離平面鏡10 cm,現(xiàn)鉛筆以2 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鏡向它勻速靠近,則
( D )
A. 鉛筆的像為虛像,且尖端朝右
B. 筆尖的像移動速度大于筆尾的像移動速度
C. 在面鏡的過程中,鉛筆的像變大
D. 將M逆時針轉(zhuǎn)動45°,鉛筆的像豎直且尖端朝下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但由于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所以鉛筆像的尖端
朝左,故A錯誤;若鉛筆以2 c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同時像也以2 cm/s的速度垂
直向平面鏡靠近,則筆尖的像移動速度等于筆尾的像移動速度,故B錯誤;平面鏡
成像,像與物的大小相等,所以在面鏡的過程中,鉛筆的像不變,故C錯
誤;將M逆時針轉(zhuǎn)動45°,則鉛筆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5°,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此時平面鏡將鉛筆與像的夾角平分,所以鉛筆與它在平面鏡中的像互相垂直,即鉛
筆的像豎直且尖端朝下,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下列光現(xiàn)象:①手影游戲;②猴子撈月一場空;③小孔成像;④池水變“淺”;
⑤海市蜃樓;⑥水中倒影。 是由于光的折射產(chǎn)生的, 是由光的反
射產(chǎn)生的。(填序號)
④⑤ 
②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圖1所示是某隊比賽時的情景,現(xiàn)場觀眾能從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龍舟
隊,這是由光發(fā)生 的緣故;圖2額溫槍是利用 熱效應來工作
的;如圖3是冬奧會期間的防疫消毒機器人正在工作,其屏幕上的彩色畫面是由
紅、綠、 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漫反射 
紅外線 
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小明在房間中安裝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給家里供電。當太陽在電池板后方時,利
用一塊平面鏡將太陽光反射到太陽能電池板上。若某時刻太陽光與平面鏡的夾角為
60°(如圖所示),一束陽光經(jīng)鏡面反射后照射到電池板上P點,入射角的大小
為 °;若鏡面豎直上移,則反射角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
變”);若鏡面水平左移,該束光線將照到P點 (選填“上方”或“下
方”)。
30 
不變 
上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在“初識光的折射現(xiàn)象”活動中,江南中學某學生將一束激光斜射至空水槽底
部,如圖所示,在P點形成一個光斑,他向水槽內(nèi)慢慢注水,發(fā)現(xiàn)水槽底部的光斑
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這說明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傳播方
向 (選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偏折,且折射光線將 (選填“偏向”
或“偏離”)法線。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徑,他可以在水面上方噴
一些 。
左 
會 
偏向 
煙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在物理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shù)領(lǐng)跑全球。甲圖為科學家們
進行量子光學實驗的場景,實驗中一束激光要被多次反射。若某次反射中從A處來
的激光被B處的平面鏡反射至C處,請你在乙圖中把光路補充完整并畫出過B點放置
的平面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圖,在平靜的湖邊上方有一盞路燈,潛水員在水下E處看到了路燈的像。圖中
A、B兩點,其中有一個是路燈,另一個是路燈的像。在圖中畫出水下E處的潛水員
看到路燈的光路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小剛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把一個平面鏡
放在水平面上,再把一張紙板豎直放在平面鏡上,紙板由可以繞接縫ON轉(zhuǎn)折的E、
F兩部分組成。實驗步驟如下:
(1)使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點,經(jīng)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在
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的反射光OF的徑跡。
(2)接下來應該改變 ,多做幾次實驗,并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
錄每次光的徑跡。
光束入射的角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接下來取下紙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shù)。要測量反射角,在圖
中應測量∠ 。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寫出由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的一條規(guī)律:

實驗次數(shù)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55° 55°
(4)若將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紙板上看不見反射光線,若想驗證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應進行的操作是

NOF 
光的
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將紙板右半部分繞ON向后
翻轉(zhuǎn)任意角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為完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小明選擇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
(2)選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的目的是便于比較像與物的 關(guān)系。
(3)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的蠟燭B (選填“需
要”或“不需要”)點燃,小明應在 (選填“A”或“B”)蠟燭一側(cè)觀察玻璃板
中的像;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大小 
不需要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當把蠟燭靠近玻璃板時,蠟燭經(jīng)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
大”“不變”或“變小”);
(5)移去蠟燭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
能”)得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
(6)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水平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與蠟燭A的像無法完全重
合,你認為原因可能是 。
不變 
不能 
虛像 
玻璃板與紙面不垂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7張PPT)
期末復習
(二)聲現(xiàn)象
重點回顧
提升訓練
建議用時:20分鐘
一、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例1】在2023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shù)家與中國音樂家
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帶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帶一路”的團結(jié)與繁
榮。優(yōu)美的歌聲是由聲帶 產(chǎn)生的,通過 傳入現(xiàn)場觀眾的耳中。
振動 
空氣 
二、聲音三特性的辨析
【例2】如圖所示,小華在藝術(shù)節(jié)上用吉他彈奏優(yōu)美的樂曲。對于吉他發(fā)出的聲
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樂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B. 用力撥動吉他弦可以提高聲音的音調(diào)
C. 撥動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變吉他的音色
D. 變換手指按壓弦的位置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
A
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樂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故A正確。用力
撥動吉他弦,弦的振幅變大,則可以增大聲音的響度,故B錯誤。撥動不同的吉他
弦可以改變吉他的音調(diào),由于不同的吉他弦的材料、結(jié)構(gòu)均相同,所以不能改變吉
他的音色,故C錯誤。變換手指按壓弦的位置,可以改變琴弦振動部分的長度,改
變琴弦的振動頻率,從而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故D錯誤。
三、聲的利用及噪聲的控制
【例3】下列關(guān)于聲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 臨街住宅安裝雙層玻璃可以減弱噪聲
B. 長期佩戴耳機開大音量聽音樂可能損傷聽力
C. 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利用了聲音反射的原理
D. 聲吶通過次聲波的回聲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解析:臨街住宅安裝雙層玻璃可以在聲音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正確;長
期佩戴耳機開大音量聽音樂,增大聲音的響度,可能損傷聽力,故B正確;馳
名中外的北京天壇里的回音壁有非常美妙的聲音現(xiàn)象,它是我國古代建筑師利
用聲音的反射造成的音響效果,故C正確;聲吶通過超聲波的回聲定位探索海
洋的秘密,故D錯誤。
D
1. 《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學生喜愛的一檔綜藝節(jié)目,“飛花令”環(huán)節(jié)是該節(jié)目的亮
點。下列對“聲”的飛花令詩句描述正確的是( B )
A.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物體不需要振動就能產(chǎn)生風雨聲
B.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聽見泉水聲說明空氣能傳播聲音
C.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聽不見機杼聲是因為聲音的音調(diào)太低
D.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馬車聲的傳播速度等于馬車行駛速度
解析:風雨聲和花落聲都是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時時聞鳥語,處處是
泉聲”,聽見泉水聲說明空氣能傳播聲音,故B正確;“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
息”,聽不見機杼聲是由于機杼聲的響度小,故C錯誤;“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
聲”,馬車聲的傳播速度大于馬車行駛速度,故D錯誤。
B
1
2
3
4
5
6
7
8
9
2. 某監(jiān)測器接收到同一聲源先后發(fā)出的M、N兩束聲波,得到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圖,若
監(jiān)測器和聲源位置不變,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C )
A. M聲波的響度大,音調(diào)低
B. M聲波的響度小,音調(diào)低
C. N聲波的響度大,音調(diào)低
D. N聲波的響度小,音調(diào)高
解析:根據(jù)圖示可知,M的頻率大于N的頻率,聲源發(fā)出聲波N時每秒內(nèi)振動次數(shù)
比M少,則M的音調(diào)高;聲源發(fā)出聲波M時振動幅度比N小,所以N的響度大。
C
1
2
3
4
5
6
7
8
9
3. 古道西風、胡人樂舞。如圖是大同市博物館收藏的一組胡樂陶俑,擊齊鼓、吹排
簫、奏橫笛、吹篳篥(bì lì,一種管樂器)、彈五弦、演雜技,陶俑各具形態(tài),惟妙
惟肖。下列有關(guān)演奏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笛、簫、五弦琴演奏時,都是由空氣柱振動發(fā)聲的
B. 人們能區(qū)分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音調(diào)不同
C. 擊打齊鼓的力越大,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也越大
D. 婉轉(zhuǎn)悠揚的樂曲讓人們心情舒暢,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
解析:笛、簫屬于管樂器,是由空氣柱振動發(fā)聲的,五弦琴屬于弦樂器,是由琴弦
振動發(fā)聲的,故A錯誤;人們能區(qū)分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音色不同,故B錯
誤;擊打齊鼓的力越大,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也越大,故C正確;婉轉(zhuǎn)悠揚的樂曲讓人
們心情舒暢,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D錯誤。
C
1
2
3
4
5
6
7
8
9
4. 為了監(jiān)督司機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
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超聲波經(jīng)汽車反射并返回測速儀,第
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 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
用時0.4 s,若測速儀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05 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 m/s,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汽車第一次碰到信號的位置距測速儀170 m
B. 汽車第二次碰到信號的位置距測速儀136 m
C. 汽車兩次碰到信號的時間間隔為1 s
D. 汽車行駛的速度為34 m/s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 s,所以第一次信號到達汽車的
時間為0.25 s,由v=可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s1=v聲t1=
340 m/s×0.25 s=85 m,故A錯誤;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4 s,所以第二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為0.2 s,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汽車距測
速儀s2=v聲t2=340 m/s×0.2 s=68 m,故B錯誤;汽車在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
行駛了s'=s1-s2=85 m-68 m=17 m;這17 m共用了t'=Δt-t1+t2=1.05 s-0.25 s
+0.2 s=1 s,故C正確;汽車的速度v'===17 m/s,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5. 京劇有“國劇”之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京劇伴奏分文場和
武場兩大類,文場以胡琴為主奏樂器,胡琴聲是由琴弦的 產(chǎn)生的;人們聽
到“將相不和成何樣,二虎相爭必有傷”這句唱詞,就知道是《將相和》選段,這
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
振動 
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6. 2023年5月28日,如圖所示的國產(chǎn)大飛機C919首次執(zhí)飛,此次航班從上海起飛,
在首都機場平穩(wěn)降落。中國大飛機飛出安全、更飛出志氣和希望。為了安靜地休
息,乘客戴上了耳罩,這是在 減弱噪聲。周圍觀看的人們聽到飛機的聲
音是由 傳過來的。
人耳處 
空氣 
1
2
3
4
5
6
7
8
9
7. 如圖1所示的是手機工具箱中的一款工具,可用來呈現(xiàn)聲音的 。如圖2
甲、乙、丙、丁所示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則甲、乙兩種聲音
的 不同,甲、丁兩種聲音的 不同。(均選填“響度”“音調(diào)”或
“音色”)
響度 
音色 
響度 
1
2
3
4
5
6
7
8
9
8. 如圖所示是“探究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
(1)當用橡皮錘敲擊音叉時,既能聽到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又能觀察到
,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的作用是
。這種思維方法叫作 (選填“等效替代法”“控制變量法”“轉(zhuǎn)
換法”或“類比法”)。
(2)實驗中若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聽到和看到的現(xiàn)象是
。由此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 。
乒乓球的振
動 
將不易觀察到的音叉的振動轉(zhuǎn)化為乒乓球的
振動 
轉(zhuǎn)換法 
聲音的響度變大,乒乓
球振動的幅度變大 
聲音的響度隨振動的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9. 微風吹過,金屬管風鈴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小明想探究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與長
度、直徑的關(guān)系。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長度和直徑都不同的三根直
管,將它們用細線懸掛,敲擊后,測出各自發(fā)出聲音的頻率,數(shù)據(jù)如表:
編號 長度/cm 直徑/cm 頻率/Hz
1 20.50 1.50 2 131
2 31.00 2.00 1 284
3 18.50 2.50 656
(1)三根直管中音調(diào)最低的是 號。
3 
1
2
3
4
5
6
7
8
9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直徑的增大都會減
小”的結(jié)論?請說明你的理由。答: (選填“能”或“不能”);理
由:

(3)小明發(fā)現(xiàn)懸掛的金屬管發(fā)出聲音時在做有規(guī)律的擺動,認為金屬管發(fā)出的聲音
是由擺動產(chǎn)生的。請設計一簡單的實驗來檢驗小明的想法,簡要寫出實驗方案和判
斷方法。
實驗方案: ;
判斷方法: 。
不能 
研究一個變量的影響時沒有保持另一個變量不變[或“研究長度(或直徑)的
影響時沒有保持直徑(或長度)不變”或“實驗時沒有控制變量”] 
用手推動懸掛的管子使其擺動 
聽是否發(fā)出聲音 
1
2
3
4
5
6
7
8
9(共21張PPT)
期末復習
(一)機械運動
重點回顧
提升訓練
建議用時:20分鐘
一、長度、時間、速度的估測
【例1】下列數(shù)據(jù)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是( B )
A. 課桌的高度約為75 cm
B. 一層教學樓的高度約5.5 m
C. 成人正常步行1 km用時約15 min
D. 中學生百米賽跑的速度約為12 m/s
B
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例2】小明和媽媽泛舟湖上,以小明為參照物,媽媽是靜止的。要說明運動的相
對性,還需要的依據(jù)是( C )
A. 以舟為參照物,媽媽是靜止的
B. 以媽媽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
C. 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媽媽是運動的
D. 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
C
三、速度及其測量
【例3】從北京到上海直線距離約1.4×103 km,轎車以100 km/h的速度行駛,
需 h才能跑完這段路程;假如有一個小孩以光速3×108 m/s行進,他1 s內(nèi)能
在北京和上海之間最多跑 個來回(結(jié)果保留整數(shù))。
14 
107 
1. 下列說法與日常生活最接近的是( B )
A. 教室的長約900 dm
B. 和平區(qū)南京橋(工農(nóng)橋)長大約是0.55 km
C. 某普通中學生男子百米賽跑紀錄約13 min
D. 高速路上的轎車平均速度可達180 km/h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關(guān)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
A. 為了測量操場的寬度,應選擇量程較大的卷尺
B. 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一端,刻度線應緊貼被測物,不能歪斜
C. 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尺面,估讀到最小分度值的前一位
D. 記錄時,不但要記錄數(shù)值,還必須注明單位
解析:刻度尺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尺面,估讀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錯誤。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
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成功。如圖所示是火箭上升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 )
A. 以地面為參照物,火箭向上運動
B. 以發(fā)射塔為參照物,地面是運動的
C. 以火箭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靜止的
D. 以艙內(nèi)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火箭是向上運動的
解析:發(fā)射塔與地面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以發(fā)射塔為參照物,地面是靜止的,故
B錯誤;發(fā)射塔與火箭之間有位置的變化,以火箭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運動的,故
C錯誤;以艙內(nèi)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火箭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火箭是靜止的,故
D錯誤。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如圖所示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D )
A. 在5~10 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20 m
B. 在0~20 s內(nèi)物體一直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在0~10 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4 m/s
D. 在0~5 s內(nèi)與10~20 s內(nèi)物體的速度之比為2∶1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由圖可知,在5~10 s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通過的路程為0,故A錯誤;由
圖可知,物體在0~5 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5~10 s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10~20 s
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故在0~20 s內(nèi)物體不是一直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由
圖可知,在0~10 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v===2 m/s,故C錯誤;由圖可知,在
0~5 s內(nèi)物體的速度v1===4 m/s,10~20 s內(nèi)物體的速度v2==
=2 m/s,則在0~5 s內(nèi)與10~20 s內(nèi)物體的速度之比v1∶v2=4 m/s∶2 m/s=
2∶1,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小明和同學們用機械秒表和刻度尺測量籃球下落的速度,他們用刻度尺測出三樓
到地面的距離,然后用機械秒表測出籃球在三樓從靜止豎直落地的時間。對于該實
驗有關(guān)的操作和分析,錯誤的是( D )
A. 實驗時要合理分工,準確記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
B. 選擇量程為15 m的卷尺測量籃球下落的高度
C. 籃球下落的高度和時間均應該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D. 本實驗測出的是籃球下落到地面前一瞬間的速度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圖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物體的長度是 cm;之后他又
測另一物體的長度時記錄的數(shù)據(jù)為18.51 dm、18.50 dm、18.53 dm、18.64 dm、
18.52 dm,該物體長度測量值應記為 dm。
31.0 
18.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3年12月17日,第24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試開園,再次推出史上最長超
級冰滑梯。如圖所示超級冰滑梯長度約500 m,游客乘坐雪橇板從冰滑梯上滑
下的時間約為50 s,則游客的平均速度是 m/s,以雪橇板為參照物,該
游客是 的。
解析:游客的速度v===10 m/s;以雪橇板為參照物,該游客相對于雪橇
板的位置不變,該游客是靜止的。
10 
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小明騎自行車從家門口出發(fā),到達市府廣場參加活動。途中有一半路程騎得慢,
另一半路程騎得快,路程s與時間t關(guān)系如圖所示。小明騎得慢的是圖中
的 (選填“OA”或“AB”)段,他從家門口到市府廣場的平均速度
是 m/s;若全程都以快的速度騎行,則從家門口到市府廣場需
要 min。
AB 
2.4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照片分別記錄了甲、乙兩個運動小球
從左向右每隔0.1 s的不同位置,該照片顯示甲球做 運動,且甲、乙兩
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
勻速直線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甲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相同的路程,故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每隔時間0.1 s
拍攝一次照片,則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運動路程相同,所用的時間之比t甲∶t乙=
0.5 s∶0.3 s=5∶3,根據(jù)速度公式v=可知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笑笑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
下滑,圖中電子表顯示了小車到達A、B、C三處時的時間(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
分:秒”),B點是AC的中點。
(1)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 (公式);
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實驗中應適當調(diào)整斜面的坡度使之 (選填“較大”或“較小”),其目的
是便于更準確地測量 ;
(3)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vAC= m/s;
較小 
時間 
0.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
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選填“大”或“小”);
(5)淘氣想把小車放在B點釋放,測量小車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笑笑反對說,后半程
的平均速度并不需要測量,請你簡述笑笑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后半程平均速度的具體
過程: 。
大 
求出BC段路程,根據(jù)秒表求出BC段的時間,根據(jù)v=得后半程平均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春節(jié)期間,小明同家人乘火車去北京,他乘坐的火車長為500 m。途中當
火車以72 km/h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時,小明測出自己通過該隧道的時間
為1 min。求:
(1)該隧道的長度;
解:(1)火車的速度v=72 km/h=20 m/s,
由v=可知,隧道的長度s隧道=vt=20 m/s×1×60 s=1 200 m
(2)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
解:(2)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的總路程s=s隧道+s車=1 200 m+500 m=1 700 m
由v=可知,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t===85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若該火車通過一座長為1.8 km的大橋時,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50 s,則該火
車過橋的平均速度。
解:(3)火車完全在橋上的路程s'=s橋-s車=1.8×1 000 m-500 m=1 300 m
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v'===26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9張PPT)
期末復習
(三)物態(tài)變化
重點回顧
提升訓練
建議用時:20分鐘
一、溫度的估測
【例1】下列關(guān)于溫度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D )
A. 人的正常體溫為38.5 ℃
B. 讓人感覺舒適的洗澡水的溫度為70 ℃
C. 北京夏季的最高氣溫為20 ℃
D. 人感覺比較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為25 ℃
D
二、物態(tài)變化及吸、放熱
【例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詩詞中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
A.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熱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霧是汽化形成的,需要放熱
解析: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屬于凝固現(xiàn)象,故A錯誤;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
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xiàn)象,液化放熱,故B正確;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
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xiàn)象,凝華放熱,故C錯誤;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
小水珠,屬于液化現(xiàn)象,液化放熱,故D錯誤。
B
三、物態(tài)變化實驗
【例3】在學習晶體熔化的知識時,小明和小紅用如圖甲實驗裝置在室溫下探究晶
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1)小明將濃鹽水凍成的冰塊(簡稱鹽冰)打碎后放入小燒杯中,這樣做的目的是
,然后將溫度計插入碎冰中,某時刻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此時碎冰
的溫度為 ℃。
使
鹽冰受熱均勻 
-8 
(2)小明在實驗過程中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并觀察狀態(tài)變化,根據(jù)實驗
數(shù)據(jù)得到如圖乙的圖像,則鹽冰的熔點是 ℃。通過分析圖像還可以知道,
晶體熔化過程中,持續(xù)吸熱,溫度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2 
不變 
(3)小紅用質(zhì)量為m1的鹽冰也探究了該實驗,她繪制的晶體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
如圖丙中的a。小紅又用了質(zhì)量為m2(m2>m1)的鹽冰做實驗,得到的圖線可能是圖
丙中的 (選填“b”“c”或“d”)。
(4)完成探究后,小紅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在正在熔化過程中的鹽冰水混合
物中,試管中冰的質(zhì)量將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試管中冰
水混合物的溫度是 ℃。
c 
增加 
0 
1. 下列與物態(tài)變化相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正在熔化的蠟,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B. 超市利用冰塊保鮮海產(chǎn)品,利用了冰熔化吸熱
C. 北方美麗的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D. 炒菜前滴入熱鍋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見了,水滴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液化
解析:因為蠟屬于非晶體,所以正在熔化的蠟,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故A錯誤;
冰熔化吸收熱量,所以超市用冰塊熔化保鮮海產(chǎn)品,故B正確;北方美麗的霧凇,
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C錯誤;炒菜前滴入熱鍋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見
了,是小水滴吸熱汽化成了水蒸氣,故D錯誤。
B
1
2
3
4
5
6
7
8
2. 西周晉侯鳥尊被譽為山西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是我國青銅藝術(shù)中罕見的珍
品,如圖所示。古代勞動人民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冷卻成
型,青銅器鑄造初步完成。下列情境中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與“銅液冷卻成型”相同的
是( D )
A.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B. 使用干冰在舞臺上制作云海效果
C. 夏日早晨草葉上出現(xiàn)的晶瑩露珠
D. 民間藝人用糖漿制作糖畫
D
1
2
3
4
5
6
7
8
解析: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在這一過程中,液態(tài)的銅液變?yōu)楣虘B(tài)的銅器,發(fā)生
的物態(tài)變化是凝固。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是凝華現(xiàn)象,故A錯
誤;使用干冰在舞臺上制作云海效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
滴,故B錯誤;夏日早晨草葉上出現(xiàn)的晶瑩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
態(tài)的小水滴,故C錯誤;民間藝人用糖漿制作糖畫,是凝固現(xiàn)象,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3. 我國勞動人民常在生產(chǎn)生活中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圖,將紗布蓋在盛
有飯菜的籃子上,使邊緣浸在水中可以延長食物保存時間,關(guān)于該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
是( A )
A. 主要是利用水汽化過程中吸收熱量
B. 水汽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放給食物
C. 這樣可以使食物的溫度保持在零攝氏度以下
D. 為了效果更好,裝置應放在高溫通風的地方
解析:主要利用水汽化(蒸發(fā))過程吸收熱量,故A正確;水蒸發(fā)過程吸收熱
量,食物的熱量傳遞到水中,故B錯誤;水蒸發(fā)吸熱,這樣可以使食物保持較
低的溫度,但達不到0 ℃,故C錯誤;為了效果更好,裝置應放在陰涼通風的
地方,故D錯誤。
A
1
2
3
4
5
6
7
8
4. 如圖是某物質(zhì)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 B )
A. 該物質(zhì)是非晶體
B. 該物質(zhì)的熔點是80 ℃
C. 該物質(zhì)的熔化過程是35 min
D. 該物質(zhì)在10~25 min內(nèi)沒有吸收熱量
B
1
2
3
4
5
6
7
8
5. 發(fā)生火災時,使用如圖所示的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這種滅火器是在常溫下
用 的辦法使二氧化碳氣體液化裝入鋼瓶里的。使用時需要注意手先放
到鋼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開螺帽,否則會因液態(tài)二氧化碳在 (填物態(tài)變
化名稱)時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而對使用者造成傷害。
壓縮體積 
汽化 
吸收 
1
2
3
4
5
6
7
8
6. 如圖1是老師課堂上用干冰做實驗時的情景。把干冰放在敞口盆中,會發(fā)現(xiàn)在盆
周圍出現(xiàn)大量“白霧”,“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
成的。如圖2,把干冰放入試管中,在管口套上氣球,氣球逐漸變大,氣球中的氣
體是干冰 (填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用手摸試管,感覺很涼,說明該物態(tài)變化
發(fā)生時 熱量。
液化 
升華 
吸收 
1
2
3
4
5
6
7
8
7. 如圖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溫為15 ℃的同一房間內(nèi),一杯是普通自
來水,一杯是剛倒的開水,一杯是剛倒的冰水,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杯中裝開水的
是 杯;丙杯外壁出現(xiàn)的水珠是水蒸氣 形成的(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此
過程需要 (選填“吸”或“放”)熱。
甲 
液化 
放 
1
2
3
4
5
6
7
8
8. 三組同學在實驗室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
(1)如圖甲所示,小明所在小組通過酒精燈加熱,使水沸騰,他們記錄的數(shù)據(jù)
如表: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1
2
3
4
5
6
7
8
①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圖甲中的 (選填“A”或“B”)。在固定陶土網(wǎng)時,
應處于酒精燈火焰的 (選填“外焰”“內(nèi)焰”或“焰心”)位置;
②剛倒入熱水時發(fā)現(xiàn)溫度計的管壁出現(xiàn)液體并模糊,很難看清示數(shù),主要原因
是 ;
③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水的沸點是 ℃,水沸騰時溫度 (選填“升
高”“降低”或“不變”);
A 
外焰 
水蒸氣遇到冷的溫度計管壁時會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 
99 
不變 
1
2
3
4
5
6
7
8
(2)在與其他組同學評估交流時:
①在實驗中,小華所在小組把燒杯換成了紙鍋(固定裝置未畫出),如圖乙所示,發(fā)
現(xiàn)水燒開了可紙鍋沒有燒著,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紙的著火點高于火焰溫度
B. 紙的著火點低于水的沸點
C. 水的沸點高于火焰溫度
D. 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
D 
1
2
3
4
5
6
7
8
②小紅所在小組采用如圖丙的實驗裝置。但老師看過之后認為試管B中的水不會沸
騰,原因是


水沸騰要滿足兩個條件,達到沸點和持續(xù)吸熱,由于水沸騰時溫度不
變,則試管中的水雖然可以到達沸點,但無法從燒杯中的水中吸收熱量,因此試管
中的水不會沸騰 
1
2
3
4
5
6
7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嘉鱼县| 合江县| 永福县| 武宣县| 成都市| 雷州市| 景东| 汤阴县| 永泰县| 渝中区| 波密县| 吉木乃县| 元氏县| 兴化市| 汝州市| 苍南县| 鄯善县| 嘉黎县| 灵璧县| 荔浦县| 安义县| 石屏县| 加查县| 永登县| 扶风县| 延川县| 岑溪市| 韶山市| 武宁县| 如东县| 康平县| 和政县| 舞阳县| 区。| 大安市| 九江市| 阳新县| 安福县| 沂水县|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