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1、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內容、地位2、公有制經濟的形式、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3、國有經濟的作用及表現4、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地位、作用溫故知新視頻導入二十屆三中全會成為十年來第一個重點探討經濟改革的全會,并將開啟新一輪的全面深化改革,從而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第二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第一目: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第二目: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第一課——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理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不能動搖。科學精神:理解我國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因及意義,明確堅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公共參與:支持國家的“兩個毫不動搖”政策,為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教學重難點:分析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原因,明確發展壯大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措施,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措施。1、什么是“兩個毫不動搖”2、如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如何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3、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原因、措施結合書本,自主預習以下內容情境探究北京時間2024年8月5日,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今年,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僅次于美國的139家。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公司的營業收入總和約為41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比去年略微增長了約0.1%;此次上榜門檻(最低銷售收入)從309億美元增長至321億美元。沃爾瑪連續11年蟬聯榜首,國家電網、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位列前十。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則繼續位列利潤榜前十位。思考:這些上榜的中國公司,都是什么性質的單位?他們為什么發展勢頭如此猛烈?(1)總體布局: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措施:一聚焦三集中推動國有經濟進一步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重要行業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①聚焦:②集中: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1、如何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相關鏈接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我國要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相關服務業。(2)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方向)①標準: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標準。②中心:以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為中心。③治理:全面推進依法治企。④領導: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⑤目標: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注意:黨和國家不可以直接參與企業經營與管理,要減少對企業的干預,政企分開,打造風清氣正的政企關系,但可以加強監管。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1、如何發展壯大國有經濟(3)從實現形式看①發展壯大國有經濟,要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②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③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規范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1、如何發展壯大國有經濟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公 + 非公混合所有制通常采用股份制形式,但并不是所有股份制都是混合所有制,只有由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所組成的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沒有公有制經濟參與的股份制,不是混合所有制。股東會/股東大會(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優點:權責明確、互相制衡、提高效率、管理科學董事會(股東大會常設機構)決策機構總經理(負責公司日常經營)執行機構辦公室財務部信息部審計室后勤部其他部門監事會監督機構1、形式:股份制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形式。(最大區別:能否發行股票)2、公司的組織機構:一般由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三個部分組成。相關鏈接:股份制企業的兩種組織形式山橋村為“生態銀行”試點村,運用“六要”群眾工作法,建立“村黨總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把經過整合、盤活流轉碎片化的2600畝土地轉化成連片優質高效的土地,村集體通過土地入股合作社,年均可獲得分紅4.4萬元。村民土地租金收益累計增收117萬元。運用扶持壯大集體經濟試點村資金,籌資150萬元建設谷滿山橋紅糖觀光加工廠,建成后預計村集體年均增收近15萬元。情境探究思考:山橋村是如何通過壯大集體經濟實現發展致富的?(1)制度改革: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三權分置”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歸經營主體2、如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2)經營方式: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1個鞏固完善,4個發展)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指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制度。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供應、銷售、加工、信息服務等。完善與否,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有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有利于適度規模經營)2、如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融資遇到阻礙,制約再投資能力產品質量,技術標準,品牌認可度不高民營的“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市場準入限制多,遭到不公平待遇情境探究思考:國家應如何幫助民營企業走出困境?(1)地位: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作用:非公有制經濟成為穩定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3)背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是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和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不會改變我國社會性質),在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發展起來的,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4)制度:我國實行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制度。因此,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1、原因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1)國家角度①要培育更多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營造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②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③要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貫徹落實包括市場準入、企業融資等在內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形成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2、做法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2)企業管理角度要支持和幫助非公有制企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效率和市場競爭力。知識拓展:企業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①企業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②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斷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③企業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2、做法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3)人才培養角度①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②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堅持愛國敬業,堅持守法經營、誠信經營,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堅持回報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樹立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2、做法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必須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必須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原因措施國家、政府企業自身企業家課堂小結1、當前我國非公有制企業資本、人才大量匯集,發展迅速,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也日益增強。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可以更好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引導出資人樹立大局意識,堅定發展信心,引導企業守法合規、誠信經營。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 )①體現了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②助推非公有制企業成為市場經濟主體 ③是歷史的選擇、中國人民的選擇 ④是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的政治保障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答案A 解析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體現了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的政治保障,①④入選;非公有制企業本來就是市場經濟主體,而不是由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助推才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②錯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排除③。課堂練習2、要改善民企發展環境,打破市場準入的“彈簧門”“玻璃門”“旋轉門”,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這體現( )①我國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 ②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④我國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答案D 解析題意體現了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地使用生產要素,依法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①③符合題意;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經濟是指公有制經濟,②說法錯誤;在國民經濟中,公有制經濟是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④說法錯誤。課堂練習感謝聆聽,下節課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