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小青蛙》教學設計課程名稱:小青蛙(聆聽)執教年級:一年級上冊執教教材:人民音樂出版社課時1課時40分鐘教材分析《小青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聆聽作品,作曲家徐儀用生動的音樂語言描繪了青蛙在大自然中活動的場景。樂曲以輕快的節奏和優美的旋律線條,刻畫了青蛙蹦跳、游泳、歌唱等不同狀態,富有畫面感和情境感。作品結構清晰,速度變化明顯,非常適合培養一年級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想象力。樂曲蘊含著對自然生命的熱愛,有助于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操。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小朋友正處于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年齡階段,他們天性活潑,想象力豐富,對擬人化的動物形象特別感興趣。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見過青蛙,聽過青蛙叫聲,這些生活經驗為音樂學習提供了良好基礎。但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音樂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還在發展中,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深入體驗音樂的美。教學目標審美感知學生能感受樂曲歡快明朗的情緒,體會音樂中青蛙活動的不同場景,培養音樂感知能力。藝術表現學生能用準確的聲音模仿青蛙叫聲,運用恰當的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特點,發展表現能力。創意實踐學生能根據音樂特點,創編簡單的動作組合,發揮想象力進行藝術創造。文化理解學生能感受音樂與自然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熱愛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和旋律特點,理解音樂表現的不同場景。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并表現樂曲中的情緒變化,協調聲音與動作的配合。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創設自然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游戲教學法:通過游戲活動體驗音樂特點示范引導法:教師示范引導,學生模仿學習探究體驗法:引導學生探索發現,主動體驗合作學習法:開展小組活動,相互學習交流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電腦、投影儀、音響)精美的青蛙圖片和動畫課件樂曲音頻文件小青蛙頭飾和道具教學掛圖小紅花貼紙(用于表揚)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創設情境教師播放清晨池塘的環境音效,讓教室充滿大自然的氛圍。師:"小朋友們,請閉上眼睛,聽聽這是什么聲音?想象自己來到了哪里?"生:(可能的回答)"聽到了鳥叫聲""像在池塘邊""有蟲子的聲音"等。激發興趣師:(神秘地說)"池塘里住著一位有趣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一身綠衣裳,專吃害蟲忙,池塘是我家,呱呱呱呱唱。這是誰呀?"生:(齊聲回答)"青蛙!"導入新課師:(展示生動的青蛙圖片)"今天我們就要認識一位音樂家筆下的小青蛙,看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音樂故事。"環節二:講授新課(25分鐘)感知整體感知師:"讓我們一起聽一聽這首《小青蛙》,看看音樂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播放完整樂曲)師:"小朋友們,音樂中的小青蛙在做什么呢?"生:(分享聽到的畫面)重點感知師:"我們再仔細聽一聽,小青蛙的動作有什么不同?"(分段播放,引導學生感受三個段落的特點)第一段:蹦蹦跳跳,輕快活潑第二段:悠閑游泳,舒展流暢第三段:快樂歌唱,歡快熱鬧探究節奏探究師:"小青蛙蹦跳時的節奏是這樣的。"(示范拍打節奏)生:跟隨教師拍打節奏師:"現在我們分成三組,每組表現不同的節奏特點。"情境探究師:"讓我們一起來扮演小青蛙。"(分組探討不同段落的表現方式)第一組:表現蹦跳的動作第二組:表現游泳的姿態第三組:表現歌唱的樣子示范教師示范師:"看老師怎樣表現小青蛙的動作。"(示范三個段落的表現要點)蹦跳:輕盈跳躍,手腳配合游泳:手臂劃水,身體擺動歌唱:"呱呱呱"的聲音結合身體律動學生練習分組模仿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表揚鼓勵環節三:鞏固延伸(10分鐘)綜合表演全班分成三組:組:表現蹦跳場景組:表現游泳場景組:表現歌唱場景(配合音樂輪換表演)創意延伸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發揮想象力,創編屬于自己的青蛙動作。"(給予創作時間,鼓勵展示)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今天我們通過《小青蛙》這首音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青蛙用它的蹦跳、游泳和歌唱,為我們帶來了歡樂。"作業:留心傾聽家鄉的青蛙叫聲,記錄下有趣的發現畫一幅今天音樂課想象的畫面和家人分享今天學過的音樂故事設計意圖初步感知環節:通過自然聲響和謎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生活經驗與音樂學習的聯系。探究音樂環節:采用分段聆聽和體驗活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特點,培養音樂感知能力。鞏固延伸環節:通過綜合表演和創意活動,強化學習效果,培養藝術表現能力和創造力。板書設計《小青蛙》作曲:徐儀輕快的蹦跳 → 悠閑的游泳 → 歡快的歌唱↓↓ ↓快速節奏 中速流暢 歡快活潑↓ ↓ ↓跳躍動作 游泳動作 歌唱表現教學反思本節課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和生動的情境創設,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反應熱烈,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在動作協調性方面存在差異,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加強個別指導。創意表現環節可以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發揮的空間,引導他們大膽想象和創造。評價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增加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機會,培養其審美能力和評價能力。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實踐,深感音樂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和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讓音樂真正成為滋養心靈的養分。在今后的教學中,將繼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創設更好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音樂的世界里快樂成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