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賓王學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學情調研月考試卷1.(2024八下·義烏月考)關于西北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該區域氣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特色民居是窯洞B.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鎮和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內部的綠洲上,呈環狀分布C.西北地區依靠河水、地下水發展了灌溉農業D.西北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小2.(2024八下·義烏月考)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天氣干旱,河流斷流,吸引游人觀光B.氣溫高,有利于牧草生長C.氣溫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越充足D.天氣越早,太陽能越豐富3.(2024八下·義烏月考)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位于45°N~50°N的優質奶源帶,被譽為“乳都核心區”。讀圖,“乳都核心區”地處( )A.甲區域 B.乙區域 C.丙區域 D.丁區域4.(2024八下·義烏月考)藏羚羊被稱為“雪域精靈”,藏羚羊體質充分適應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下列體質特征適應自然環境,匹配不合理的是( )A.羊毛白天溫度高時隔熱,夜間溫度低時擋風寒——氣溫日較差大B.血液中紅細胞含量高運氧能力強——空氣稀薄C.絨毛厚實保暖——高寒D.常隱藏在巖穴或者匿伏在小淺坑,只露出頭部——多大風、寒冷5.(2024八下·義烏月考)游客在青藏高原旅行途中,可能的旅游經歷是( )A.見到當地特有動物樹袋熊B.觀看到當地藏族節慶活動那達慕節C.遇到身著藏袍的當地居民D.購買到當地的特色食材蓮藕和竹筍6.(2024八下·義烏月考)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時,是人口總量從增加到減少的轉折點。如圖示意某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情況。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②~③這種變化時,該國家將會產生的問題是( )A.勞動力過剩 B.國防兵源不足C.教育資源緊缺 D.加劇環境污染7.(2024八下·義烏月考)2021年5月31日,我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實施“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有(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質 ②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③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④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24八下·義烏月考)以前,我國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現在,卻有“地大物薄”之說。由“地大物博”變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不足 B.資源的需求量減少C.資源種類較少,利用率非常低 D.人口總量增長,破壞浪費嚴重9.(2024八下·義烏月考)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正確做法是( )①加大石油、天然氣勘探力度,保障供給 ②限制進口,實現自給自足③開發可再生能源,豐富能源類型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4八下·義烏月考)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式抵消企業、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以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推動綠色的生產、生活,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面臨的挑戰有( )①能源消費以化石燃料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②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技術有待提高③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準備時間較長 ④人口眾多,排放二氧化碳總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4八下·義烏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新疆自然環境獨特,發展花草產業優勢明顯。近年來,各地通過改良土壤、安裝節水設備等措施,使許多“荒山”變成“花海”,并立足花卉資源優勢發展“花經濟”。材料二:近日,新疆“海鮮”火了,南美白對蝦、冷水三文魚、大螃蟹……新疆“海鮮”迎來大豐收,銷往全國市場以及俄羅斯、東南亞各國。新疆的鹽堿地資源豐富,經科學家們不懈努力,已經成功在鹽堿地上進行了海鮮養殖。鹽堿土地常年缺水,土層中的含鹽量極高,而這種含鹽環境恰好適合養殖多種海產品。新疆伊犁的尼勒克縣是冷水魚養殖的優勢地。這里基本沒有酷暑,來自高山山脈的冰川雪融水水質純凈冷涼,富含溶解氧,為三文魚的生長提供了優質的自然條件。在尼勒克縣三文魚基地,一尾新鮮出水的三文魚24小時內便可完成加工、包裝、運輸等全過程,并送達消費者餐桌。材料三:新疆簡圖(1)讀圖,伊犁河谷地勢表現為 ,請說出判斷的依據是 。(2)新疆的花海主要分布在 (山脈)西部,試分析該地區適合發展“花經濟”有利自然條件 。(3)根據材料分析新疆能發展海鮮養殖的原因。12.(2024八下·義烏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青豫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是“西電東送”重點項目,是世界首個以服務光伏發電為主、全清潔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壓工程。材料二:“青豫直流”工程區域圖(如圖)。(1)“青豫直流”工程的起點位于哪一地理分區?線路自西向東依次穿越哪些省級行政單位(寫簡稱)?(2)“青豫直流”工程的實施從側面說明我國資源存在哪一問題?這一工程的建設體現了解決我國這一資源問題什么重大舉措?(3)“青豫直流”工程的輸出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將什么資源轉化為電能,并分析當地該資源豐富的原因。(4)該工程是踐行黨中央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該工程對于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有何影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地區的特色民居是蒙古包,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的特色民居。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鎮和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不在內部。西北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深居內陸,降水稀少,依靠河水,地下水發展了灌溉農業。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的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受降水的影響,從東到西,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新疆氣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地帶,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著較多的綠洲農業區。2.【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無非就是盼望太陽能夠多消融一點冰川,多得到一點河水。 天氣熱會消融冰川,從而獲得水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位于西北地區的塔里木河流域有一怪,天氣越干旱,河流兩岸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氣溫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充足,西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的內流區。3.【答案】B【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讀圖,“乳都核心區”地處乙區域,該區域是草原,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是北緯45°~50°的優質奶源帶,海拔1 100米,年日照近3 000小時,晝夜溫差大,被譽為“乳都核心區”。據統計,中國乳業50%的產量來自內蒙古,其中兩大乳業集團“伊利”和“蒙牛”每天產奶達幾百萬噸。4.【答案】D【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性情膽怯,常隱藏在巖穴中,或者在較為平坦的地方挖掘一個小淺坑,將整個身子匿伏其內,只露出頭部,既可以躲避風沙,又可以發現敵害。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時速可達80千米,壽命最長8年左右。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藏羚羊棲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可結成上萬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由于常年處于低于零度的環境,通體被厚密絨毛。主要分布于中國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見于拉達克地區。5.【答案】C【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有袋鼠、鴯鹋、鴨嘴獸、樹袋熊等,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區看不到,故A錯誤;那達慕節是內蒙古自治區的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區看不到,故B錯誤;青藏高原的人們的服飾是藏袍,藏族服飾的基本特征是長袖、寬腰、長裙、長靴,故C正確;青藏地區氣候高寒,農作物以青稞、小麥為主,藏民的主食是糌粑,故D錯誤。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層薄,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最高的區域。同時由于海拔高、氣溫低,種植業以河谷農業為主。6.【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讀圖可知,題干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②→③這種變化,即人口不斷下降且出現負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會帶來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等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空前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會帶來人口問題,人口的發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7.【答案】D【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21年5月31日,我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實施“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有:③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④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③④,正確。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質,與此無關。②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錯誤,目前是人口增長過慢的問題。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實施三孩生育政策有何積極影響1。有利于緩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2。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3。有利于緩解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4。有利于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8.【答案】D【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大物博”說明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且種類多。但由于人口總量增長較快,再加上對資源的破壞浪費現象嚴重,我國自然資源總量有所減少,且人均不足,由“地大物博”變成了“地大物薄”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幅員遼闊,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資源 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很低。 而且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9.【答案】C【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有: 加大石油、天然氣勘探力度,保障供給 ;發展可再生能源,豐富能源類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增加能源進口途徑,開辟多元穩定的國際能源供應市場;①③④正確,②錯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開源”與“節流”是解決自然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在此過程中,“開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擴大資源開發的范圍和種類,增加自然資源的探明儲量,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等,還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節流”可以開發節能產品,降低生產與生活對資源的消耗,重視廢棄物的回收利用。10.【答案】B【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解析】【分析】我國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面臨的挑戰有:①目前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②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技術有待提高;④人口眾多,排放二氧化碳總量大;故①②④正確。③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準備時間較長不屬于面臨的挑戰,③錯誤。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國明確提出 2030年“碳達峰”與 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碳達峰”就是指在某一個時點,CO2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CO2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11.【答案】(1)東高西低;河流從高向低處流,伊犁河自東向西注入巴爾喀什湖(2)天山;夏季氣溫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來自天山山脈穩定的灌溉水源;(3)自然原因:新疆緯度高,以高山融雪為主,水溫低,符合冷水魚生長;新疆鹽堿地廣布,含鹽量高,適合養殖海產品;河流多發源于高山地區,水質優良;社會人文原因:科技支撐;市場需求不斷增大;冷藏保鮮、交通運輸等技術的進步等。【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讀圖,伊犁河谷地勢表現為東高西低,判斷的依據是河流從高向低處流,伊犁河自東向西注入巴爾喀什湖(2)、新疆的花海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脈)西部,試分析該地區適合發展“花經濟”有利自然條件是夏季氣溫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來自天山山脈穩定的灌溉水源;(3)、根據材料可知,新疆能發展海鮮養殖的原因,主要從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如:自然原因:新疆緯度高,以高山融雪為主,水溫低,符合冷水魚生長;新疆鹽堿地廣布,含鹽量高,適合養殖海產品;河流多發源于高山地區,水質優良;社會人文原因:科技支撐;市場需求不斷增大;冷藏保鮮、交通運輸等技術的進步等。【點評】分析某地的優勢條件一般從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自然環境原因:種植農作物的土壤較肥沃,環境的質量好(如水質好、空氣質量較高等);光照充足,晝夜的溫差大;冬季較寒冷,細菌和害蟲難以越冬;地形封閉,外界的不利因素難以干擾。社會經濟原因:農業技術比較發達,可以對品種進行改良;使用的農藥、化肥較少等。12.【答案】(1)青藏地區; 青、甘(或隴)、陜(或秦)、豫(2)自然資源區域性短缺;實施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工程(3)太陽能; 高原地形,海拔高,空氣稀薄,光照強;深居內陸,晴天多,所以太陽能資源豐富(4)“青豫直流“工程向河南省輸入的是清潔的太陽能資源,該工程能夠促進河南省使用清潔能源,促進能源消費結構轉型;能夠緩解河南省用電緊張的局面;充足的能源供應能夠拉動河南省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等。【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青豫直流”工程的起點位于青藏地區。線路自西向東依次穿越哪些省級行政單位(寫簡稱)青、甘(或隴)、陜(或秦)、豫(2)“青豫直流”工程的實施從側面說明我國資源存在的問題是自然資源區域性短缺。這一工程的建設體現了解決我國這一資源問題是實施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工程(3)“青豫直流”工程的輸出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當地該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高原地形,海拔高,空氣稀薄,光照強;深居內陸,晴天多,所以太陽能資源豐富(4)根據題意,“青豫直流“工程向河南省輸入的是清潔的太陽能資源,該工程能夠促進河南省使用清潔能源,促進能源消費結構轉型;能夠緩解河南省用電緊張的局面;充足的能源供應能夠拉動河南省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等。【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1 / 1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賓王學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學情調研月考試卷1.(2024八下·義烏月考)關于西北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該區域氣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特色民居是窯洞B.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鎮和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內部的綠洲上,呈環狀分布C.西北地區依靠河水、地下水發展了灌溉農業D.西北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小【答案】C【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地區的特色民居是蒙古包,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的特色民居。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鎮和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不在內部。西北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深居內陸,降水稀少,依靠河水,地下水發展了灌溉農業。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的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受降水的影響,從東到西,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新疆氣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地帶,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著較多的綠洲農業區。2.(2024八下·義烏月考)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天氣干旱,河流斷流,吸引游人觀光B.氣溫高,有利于牧草生長C.氣溫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越充足D.天氣越早,太陽能越豐富【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無非就是盼望太陽能夠多消融一點冰川,多得到一點河水。 天氣熱會消融冰川,從而獲得水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位于西北地區的塔里木河流域有一怪,天氣越干旱,河流兩岸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氣溫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充足,西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的內流區。3.(2024八下·義烏月考)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位于45°N~50°N的優質奶源帶,被譽為“乳都核心區”。讀圖,“乳都核心區”地處( )A.甲區域 B.乙區域 C.丙區域 D.丁區域【答案】B【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讀圖,“乳都核心區”地處乙區域,該區域是草原,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是北緯45°~50°的優質奶源帶,海拔1 100米,年日照近3 000小時,晝夜溫差大,被譽為“乳都核心區”。據統計,中國乳業50%的產量來自內蒙古,其中兩大乳業集團“伊利”和“蒙牛”每天產奶達幾百萬噸。4.(2024八下·義烏月考)藏羚羊被稱為“雪域精靈”,藏羚羊體質充分適應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下列體質特征適應自然環境,匹配不合理的是( )A.羊毛白天溫度高時隔熱,夜間溫度低時擋風寒——氣溫日較差大B.血液中紅細胞含量高運氧能力強——空氣稀薄C.絨毛厚實保暖——高寒D.常隱藏在巖穴或者匿伏在小淺坑,只露出頭部——多大風、寒冷【答案】D【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性情膽怯,常隱藏在巖穴中,或者在較為平坦的地方挖掘一個小淺坑,將整個身子匿伏其內,只露出頭部,既可以躲避風沙,又可以發現敵害。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時速可達80千米,壽命最長8年左右。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藏羚羊棲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可結成上萬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由于常年處于低于零度的環境,通體被厚密絨毛。主要分布于中國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見于拉達克地區。5.(2024八下·義烏月考)游客在青藏高原旅行途中,可能的旅游經歷是( )A.見到當地特有動物樹袋熊B.觀看到當地藏族節慶活動那達慕節C.遇到身著藏袍的當地居民D.購買到當地的特色食材蓮藕和竹筍【答案】C【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有袋鼠、鴯鹋、鴨嘴獸、樹袋熊等,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區看不到,故A錯誤;那達慕節是內蒙古自治區的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區看不到,故B錯誤;青藏高原的人們的服飾是藏袍,藏族服飾的基本特征是長袖、寬腰、長裙、長靴,故C正確;青藏地區氣候高寒,農作物以青稞、小麥為主,藏民的主食是糌粑,故D錯誤。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層薄,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最高的區域。同時由于海拔高、氣溫低,種植業以河谷農業為主。6.(2024八下·義烏月考)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時,是人口總量從增加到減少的轉折點。如圖示意某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情況。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②~③這種變化時,該國家將會產生的問題是( )A.勞動力過剩 B.國防兵源不足C.教育資源緊缺 D.加劇環境污染【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讀圖可知,題干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②→③這種變化,即人口不斷下降且出現負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會帶來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等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空前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會帶來人口問題,人口的發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7.(2024八下·義烏月考)2021年5月31日,我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實施“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有(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質 ②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③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④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21年5月31日,我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實施“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有:③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④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③④,正確。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質,與此無關。②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錯誤,目前是人口增長過慢的問題。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實施三孩生育政策有何積極影響1。有利于緩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2。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3。有利于緩解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4。有利于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8.(2024八下·義烏月考)以前,我國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現在,卻有“地大物薄”之說。由“地大物博”變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不足 B.資源的需求量減少C.資源種類較少,利用率非常低 D.人口總量增長,破壞浪費嚴重【答案】D【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大物博”說明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且種類多。但由于人口總量增長較快,再加上對資源的破壞浪費現象嚴重,我國自然資源總量有所減少,且人均不足,由“地大物博”變成了“地大物薄”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幅員遼闊,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資源 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很低。 而且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9.(2024八下·義烏月考)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正確做法是( )①加大石油、天然氣勘探力度,保障供給 ②限制進口,實現自給自足③開發可再生能源,豐富能源類型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有: 加大石油、天然氣勘探力度,保障供給 ;發展可再生能源,豐富能源類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增加能源進口途徑,開辟多元穩定的國際能源供應市場;①③④正確,②錯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開源”與“節流”是解決自然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在此過程中,“開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擴大資源開發的范圍和種類,增加自然資源的探明儲量,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等,還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節流”可以開發節能產品,降低生產與生活對資源的消耗,重視廢棄物的回收利用。10.(2024八下·義烏月考)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式抵消企業、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以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推動綠色的生產、生活,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面臨的挑戰有( )①能源消費以化石燃料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②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技術有待提高③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準備時間較長 ④人口眾多,排放二氧化碳總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解析】【分析】我國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面臨的挑戰有:①目前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②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技術有待提高;④人口眾多,排放二氧化碳總量大;故①②④正確。③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準備時間較長不屬于面臨的挑戰,③錯誤。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國明確提出 2030年“碳達峰”與 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碳達峰”就是指在某一個時點,CO2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CO2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11.(2024八下·義烏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新疆自然環境獨特,發展花草產業優勢明顯。近年來,各地通過改良土壤、安裝節水設備等措施,使許多“荒山”變成“花海”,并立足花卉資源優勢發展“花經濟”。材料二:近日,新疆“海鮮”火了,南美白對蝦、冷水三文魚、大螃蟹……新疆“海鮮”迎來大豐收,銷往全國市場以及俄羅斯、東南亞各國。新疆的鹽堿地資源豐富,經科學家們不懈努力,已經成功在鹽堿地上進行了海鮮養殖。鹽堿土地常年缺水,土層中的含鹽量極高,而這種含鹽環境恰好適合養殖多種海產品。新疆伊犁的尼勒克縣是冷水魚養殖的優勢地。這里基本沒有酷暑,來自高山山脈的冰川雪融水水質純凈冷涼,富含溶解氧,為三文魚的生長提供了優質的自然條件。在尼勒克縣三文魚基地,一尾新鮮出水的三文魚24小時內便可完成加工、包裝、運輸等全過程,并送達消費者餐桌。材料三:新疆簡圖(1)讀圖,伊犁河谷地勢表現為 ,請說出判斷的依據是 。(2)新疆的花海主要分布在 (山脈)西部,試分析該地區適合發展“花經濟”有利自然條件 。(3)根據材料分析新疆能發展海鮮養殖的原因。【答案】(1)東高西低;河流從高向低處流,伊犁河自東向西注入巴爾喀什湖(2)天山;夏季氣溫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來自天山山脈穩定的灌溉水源;(3)自然原因:新疆緯度高,以高山融雪為主,水溫低,符合冷水魚生長;新疆鹽堿地廣布,含鹽量高,適合養殖海產品;河流多發源于高山地區,水質優良;社會人文原因:科技支撐;市場需求不斷增大;冷藏保鮮、交通運輸等技術的進步等。【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讀圖,伊犁河谷地勢表現為東高西低,判斷的依據是河流從高向低處流,伊犁河自東向西注入巴爾喀什湖(2)、新疆的花海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脈)西部,試分析該地區適合發展“花經濟”有利自然條件是夏季氣溫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來自天山山脈穩定的灌溉水源;(3)、根據材料可知,新疆能發展海鮮養殖的原因,主要從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如:自然原因:新疆緯度高,以高山融雪為主,水溫低,符合冷水魚生長;新疆鹽堿地廣布,含鹽量高,適合養殖海產品;河流多發源于高山地區,水質優良;社會人文原因:科技支撐;市場需求不斷增大;冷藏保鮮、交通運輸等技術的進步等。【點評】分析某地的優勢條件一般從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自然環境原因:種植農作物的土壤較肥沃,環境的質量好(如水質好、空氣質量較高等);光照充足,晝夜的溫差大;冬季較寒冷,細菌和害蟲難以越冬;地形封閉,外界的不利因素難以干擾。社會經濟原因:農業技術比較發達,可以對品種進行改良;使用的農藥、化肥較少等。12.(2024八下·義烏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青豫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是“西電東送”重點項目,是世界首個以服務光伏發電為主、全清潔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壓工程。材料二:“青豫直流”工程區域圖(如圖)。(1)“青豫直流”工程的起點位于哪一地理分區?線路自西向東依次穿越哪些省級行政單位(寫簡稱)?(2)“青豫直流”工程的實施從側面說明我國資源存在哪一問題?這一工程的建設體現了解決我國這一資源問題什么重大舉措?(3)“青豫直流”工程的輸出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將什么資源轉化為電能,并分析當地該資源豐富的原因。(4)該工程是踐行黨中央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該工程對于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有何影響?【答案】(1)青藏地區; 青、甘(或隴)、陜(或秦)、豫(2)自然資源區域性短缺;實施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工程(3)太陽能; 高原地形,海拔高,空氣稀薄,光照強;深居內陸,晴天多,所以太陽能資源豐富(4)“青豫直流“工程向河南省輸入的是清潔的太陽能資源,該工程能夠促進河南省使用清潔能源,促進能源消費結構轉型;能夠緩解河南省用電緊張的局面;充足的能源供應能夠拉動河南省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等。【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青豫直流”工程的起點位于青藏地區。線路自西向東依次穿越哪些省級行政單位(寫簡稱)青、甘(或隴)、陜(或秦)、豫(2)“青豫直流”工程的實施從側面說明我國資源存在的問題是自然資源區域性短缺。這一工程的建設體現了解決我國這一資源問題是實施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工程(3)“青豫直流”工程的輸出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當地該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高原地形,海拔高,空氣稀薄,光照強;深居內陸,晴天多,所以太陽能資源豐富(4)根據題意,“青豫直流“工程向河南省輸入的是清潔的太陽能資源,該工程能夠促進河南省使用清潔能源,促進能源消費結構轉型;能夠緩解河南省用電緊張的局面;充足的能源供應能夠拉動河南省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等。【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賓王學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學情調研月考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賓王學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學情調研月考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