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科學10月獨立作業試卷(1章)1.(2024九上·余杭月考)以下四個模型中,能表示鹽酸的是( )A. B. C. D.2.(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在家里廚房學習烹任,以下現象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純牛奶變酸 B.煤氣燃燒C.鐵鍋生銹 D.自榨果汁3.(2024九上·余杭月考)身邊一些物質的pH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肥皂水可以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B.廁所清潔劑與爐具清潔劑混用,清潔效果更好C.西瓜的酸性強于蘋果汁D.將pH試紙浸入純鮮牛奶中測其酸堿度4.(2024九上·余杭月考)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將液體X滴入燒瓶中,發現氣球變瘜了則液體X和固體Y分別可能是( )A.鹽酸,石灰石 B.雙氧水,二氧化錳C.水,氫氧化鈉固體 D.水,硝酸銨5.(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在家自制了一杯夏季冷飲,為了確認其是否酸性,下列試劑不能完成任務的是( )①紅色石蕊試紙 ②藍色石蕊試紙 ③酚酞試液 ④紫色石蕊試液A.②③ B.①③ C.② D.①②④6.(2024九上·余杭月考)下列藥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對應不正確的是( )A B C D用品 鹽酸 熟石灰 硝酸鈉 純堿有效成分 HCl NaOH用途 可除鐵銹 可改良酸性土壤 可做肥料 可制玻璃A.A B.B C.C D.D7.(2024九上·余杭月考)實驗探究是化學學習的重要環節,硝酸溶液使石蕊變紅,某同學想探究"是氫離子還是硝酸根離子的作用使石蕊變紅",他設計的下列實驗中,不能證明是使得石蕊變紅的是( )A.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紅色是否消失B.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滴加鹽酸,觀察紅色是否消失C.向硝酸鈉溶液中滴加石蕊,觀察溶液是否變紅D.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加入適量的碳酸鉀溶液,觀察紅色是否消失8.(2024九上·余杭月考)硫化氫()是一種具有劇毒的氣體,其水溶液叫氫硫酸();相同條件下的酸性小于。現在室溫下,向飽和溶液中通入過量的氣體,反應方程式為:,則溶液的pH隨通入體積的變化曲線正確的是( )A. B.C. D.9.(2024九上·余杭月考)等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則( )A.所用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B.混合溶液中鈉離子與氯離子個數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總數不變D.混合前后陽離子總數不變10.(2024九上·余杭月考)表面布滿鐵銹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ab段壓強變化不明顯,說明還沒有開始化學反應B.bc段的化學反應:C.cd段的化學反應:D.點溶液溫度比a點溶液溫度高11.(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學完"化學肥料"內容后提出下列觀點,你認為不妥當的是( )A.長期使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土壤結構會遭到破壞B.常見的復合肥料有硝酸鈣、磷酸二氫銨等C.硫酸可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等,也可用于金屬除銹D.若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有的葉脈呈淡棕色,應施氮肥12.(2024九上·余杭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能使無色酚酞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B.能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檢驗的方法是向被檢測的溶液中加入適量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證明有D.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13.(2024九上·余杭月考)一些國家正在試用碳酸水澆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A.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B.促進植物的呼吸作用C.促進植物的蒸騰作用 D.在植物上方形成溫室14.(2024九上·余杭月考)盛有石灰水的試劑瓶時間久了,內壁常附有一層白膜,要洗去這層白膜可選用的最佳試劑是( )A.熱水 B.稀硫酸C.稀鹽酸 D.濃氫氧化鈉溶液15.(2024九上·余杭月考)下列基本科學觀念所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量觀: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溫度升高,說明是吸熱反應B.守恒觀: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數目、原子種類均保持不變C.微粒觀:一個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個硫原子、兩個氧原子構成的D.分類觀:硫酸和硫酸氫鈉都屬于酸16.(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工廠利用廢硫酸和足量廢鐵屑反應來制取硫酸亞鐵,流程如下:(1)反應前需對廢鐵屑進行粉碎處理的目的是 。(2)流程a的操作名稱是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7.(2024九上·余杭月考)實驗室有兩瓶沒有標簽的試劑瓶,已知一瓶是濃鹽酸,一瓶是濃硫酸,如果是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則打開瓶塞后會看到 ,放置一段時間后,濃鹽酸的質量分數會 。某同學想要知道這瓶鹽酸的pH值,其測定的方法是 。18.(2024九上·余杭月考)思維模型是依據事物發展內在規律建立的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能引導有序思維、增進深度理解,促進問題解決。某同學建構了"物質除雜"的思維模型(如圖)。(1)粗鹽提純時,首先要除去粗鹽中的不溶性物質,即先將粗鹽溶解后再過濾。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 。(填"分離轉移"或"反應轉化")。(2)過濾后的濾液中還含有少量的雜質,根據"性質差異",可以加過量 除去,然后再過濾得到新濾液。(3)上述模型中"不增不減"是除雜原則,"不增"是指不增加新雜質,"不減"是指不減少目標物質質量。某同學認為只要將步驟2的新濾液蒸發結晶,就可以得到提純后的精鹽,你認為該同學的想法是否正確,請說出理由 。19.(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了某反應流程(圖1)與NaOH的四條化學性質(即NaOH與四類物質能夠發生的化學反應,圖2)。請回答:(1)請寫出圖1中b處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圖2反應③可以選用的鹽是 ,它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類型是 (填字母)。A.化合反應B.復分解反應C.分解反應D.氧化反應20.(2024九上·余杭月考)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制成火藥。火藥爆炸時發生的反應為,X的化學式為 ,在該化學反應中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元素是 。21.(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測得生活中一些液體的pH如下表:液體 一般雨水 糖水 廚房清潔劑 廁所清潔劑pH x 7 11.8 2(1)上述液體中,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的是 。(2)表格中的值 7(填“>”“<”或“=”)。(3)用pH試紙測定廁所清潔劑的pH時,先將pH試紙用水潤濕,結果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22.(2024九上·余杭月考)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N、P、K元素,某學習小組開展了配制“無土營養液”的項目化學習。(1)某小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如下,請根據量表給下面兩組打分,得分較高的是 組。甲:,乙:序號 評價標準 分值1 營養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種可加1分(同種只加1分) 3分2 組內物質均能共存,不發生化學反應,發生一個扣1分 2分(2)現有一種無色營養液,可能由碳酸鉀、硝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氯化鉀,其操作是 ,若出現的現象是 ,則說明一定含有氯化鉀。23.(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進行研究【實驗探究】方案Ⅰ:某同學先向試管中加入8g氫氧化鈉溶液,再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然后慢慢滴入質量分數相等的稀鹽酸,邊滴邊振蕩,直至溶液恰好變為無色。實驗結論: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方案Ⅱ: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取2mL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振蕩后加入金屬鎂 若(待填) 鹽酸過量若沒有明顯現象 恰好完全反應【實驗反思】(1)方案Ⅰ中,滴入鹽酸的質量為 。(2)方案Ⅱ中,若 ,則結論是稀鹽酸過量。(3)有同學提出方案Ⅱ不能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反應,其原因是 。(4)對方案Ⅱ進行改進,可以用 替代金屬鎂,觀察到某些特定現象后就能得出結論。24.(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看到媽媽用紫甘藍做菜時的紫色湯汁,便想到了一個微項目——自制酸堿指示劑。【查閱資料】紫甘藍呈紫色是因為其含有花青素,它是一種有機色素。【制作方案】取紫甘藍葉約100克,切碎后,加入200毫升的酒精,得到紫色溶液。【效果檢驗】取四個相同的玻璃杯,分別加入等量的純凈水、白醋、食鹽溶液、肥皂水,分別滴入5滴紫色溶液,現象如下表:待測液體 純凈水 白醋 肥皂水 食鹽溶液顏色變化 紫色 紅色 藍色 (待填)【思考與交流】(1)制作時紫甘藍指示劑時,加入酒精的目的是 。(2)將該紫色溶液滴入食鹽溶液時,將會出現 色。(3)現有蒸餾水、氫氧化鈉和稀硫酸三種試液,可以利用自制的紫甘藍汁液鑒別出其中的稀硫酸。請寫出簡要的操作步驟、預期現象和相應結論。答: 。(4)利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測量校園一矩形農場土壤的酸堿性,該同學選取了個位置取樣測量(圖中O表示農場俯視圖取樣點),則取樣方式最合理的是 。25.(2024九上·余杭月考)純堿產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某廠生產的純堿包裝袋上標有"含量,字樣。為判斷該產品中的含量是否達到要求,現稱取5.0g樣品進行檢驗,可供選取的裝置如圖,試劑均足量。(提示:碳酸鈉受熱不分解。)(1)你選擇的實驗裝置從左到右組裝排列為 (填編號)。(2)丙裝置內的濃氫氧化鈉的作用是 。(3)若乙裝置中換成濃鹽酸,會使測量結果發生怎樣變化以及原因是什么?答: 。(4)假設每步都反應完全,利用此裝置測得的含量仍然將偏小,其原因是 。26.(2024九上·余杭月考)甲酸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有較強的腐蝕性。某同學想知道甲酸溶液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1)A、B、C三個實驗設計能檢測出甲酸具有酸性的是 。(2)根據題干信息,寫出甲酸除酸性外的另外一條化學性質是 。(3)甲酸是有機物,濃硫酸能將有機物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氫原子、氧原子個數比"脫出"生成水,這就是濃硫酸的 性。實驗室里將甲酸和濃硫酸混合加熱進行反應,該反應中甲酸脫水后會生成 氣體。27.(2024九上·余杭月考)在學習鹽酸的化學性質時,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進行如圖實驗,發現一組有氣泡產生,另一組無明顯現象。同學們對兩個實驗產生不同現象進行如下探究。【查閱資料】①鹽酸和溶液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即:反應1:(先)反應2:(后)②碳酸氫鈉與碳酸鈉溶液均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③碳酸氫鈉與氯化鈣溶液不反應。(1)【實驗分析】請推測甲、乙兩組實驗中產生氣泡的是 組。(2)【開展實驗】實驗編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① 取少許待測溶液于一支試管,加入過量溶液 (待填)② 取步驟①上層清液于另一試管,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實驗①的溶液還可以用以下哪種試劑代替?答:____。A.NaCl B. C. D.(3)步驟①中的實驗現象是 。(4)某同學實驗后得出無明顯現象的試管中發生了"反應1"的結論,在此實驗中能支持此結論的證據是 。28.(2024九上·余杭月考)杭州亞運會上使用的甲醇()被稱為"零碳",是全球首次零碳甲醇的實踐應用。這是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氫氧化鈉溶液"捕捉"、提純后和電解水產生的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醇和水。生產甲醇的步驟如下:(1)生成的可以被壓縮后儲存利用,這是因為 。(2)整個過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3)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和氫氣混合,一定條件下可以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則生產8噸甲醇可消耗 噸二氧化碳。29.(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為探究某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先后進行了四次實驗(除鐵外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實驗數據如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30所加稀硫酸的質量 100 120 80 X生成氫氣的質量 0.1 0.1 0.1 Y(1)上表第四次實驗中合金里的鐵恰好與稀硫酸完全反應,則 , 。(2)列式計算該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0.(2024九上·余杭月考)硫酸鹽的結晶水合物通常稱為"礬",我國多部古籍都有記載。(1)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綠礬可用黃鐵礦為原料制得。綠礬的化學式為,綠礬受熱失去結晶水的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唐代《千金翼方》記載,明礬可入藥用。明礬的化學式為,其中m= 。(3)東漢《神農本草經》記載,膽礬能"化鐵為銅"。膽礬的化學式為,某同學為測定膽礬中結晶水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中稱量得到如下數據:加熱前坩堝的質量 加熱后坩堝的總質量(坩堝) (坩堝+晶體)膽礬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請用字母表示)。膽礬加熱完全后,不能將坩堝放在空氣中直接冷卻而是需要放到干燥器中冷卻的原因是 。31.(2024九上·余杭月考)NaOH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劑。(1)將某NaOH溶液逐滴滴入到一定量的稀鹽酸中,pH隨滴入NaOH溶液的體積而變化的圖線如圖1,其中合理的是圖 (填"甲"或"乙")。(2)向長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時,意外發現有氣泡產生,請解釋其原因 。(3)圖2是一個500mL的三頸燒瓶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A頸、C頸分別連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氫氧化鈉濃溶液的注射器,B頸插有兩端開口的玻璃導管(伸入瓶內的一端連有小氣球),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如下的實驗操作:(已知1體積水恰好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先通過A頸往瓶內緩慢注入20mL水,觀察小氣球形狀的變化;過一段時間后再通過B頸往瓶內緩慢注入20mL氫氧化鈉濃溶液,再次觀察小氣球形狀的變化。請描述整個過程中小氣球形狀的變化情況,并對此作出合理的解釋。答: 。32.(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科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氯化氫氣體的性質。先在干燥的圓底燒瓶里收集滿氯化氫氣體,用帶有玻璃管和膠頭滴管(預先吸入蒸餾水)的塞子塞緊瓶口;然后倒置圓底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蒸餾水(預先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試液)的燒杯里;最后擠壓膠頭滴管使滴管中的蒸餾水進入圓底燒瓶,并打開止水夾。可以觀察到大燒杯中的紫色液體沿著玻璃管噴入圓底燒瓶,形成美麗的紅色噴泉,并且紅色液體逐漸充滿了整個圓底燒瓶。(1)根據上述現象推測,氯化氫氣體具有的物理性質: 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鹽酸,鹽酸溶液中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微粒是 。(2)物質的性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和生石灰都可以用作干燥劑,上述三種干燥劑中,能用來干燥氯化氫氣體的是 。(3)已知影響氣體壓強的因素:在密閉容器中,氣體壓強()的大小受氣體質量()、氣體體積()、氣體溫度()的影響,使氣體壓強增大的關系如圖所示,反之則使氣壓減小。本實驗擠壓膠頭滴管使滴管中的蒸餾水進入圓底燒瓶,導致瓶內氣體壓強減小的因素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酸、堿的概念;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鹽酸是由離子構成的物質,由1個氫離子和1個氯離子構成。【解答】鹽酸是由離子構成的物質,由1個氫離子和1個氯離子構成。并且氯離子比氫離子大,因此D模型可以表示鹽酸。故答案為:D。2.【答案】D【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純牛奶變酸,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B、煤氣燃燒,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鐵鍋生銹,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D、自榨果汁,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A、根據中和原理分析;B、廁所清潔劑顯酸性,能和碳酸鹽反應;C、根據pH越小酸性越強分析;D、根據pH試紙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A、蚊蟲的汁液顯酸性,牙膏顯堿性,因此蚊蟲叮咬后,可涂牙膏減輕疼痛,故正確;B、廁所清潔劑顯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鈣反應,故錯誤;C、西瓜的pH大于蘋果汁的pH,因此西瓜酸性弱于蘋果汁,故錯誤;D、pH試紙不能直接進入待測液中,以防污染試劑,故錯誤;故答案為:A。4.【答案】D【知識點】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將一定量的液體X滴入燒瓶中,若要使原本膨脹的小氣球變癟,原因是液體X與固體Y溶于水吸熱或反應吸熱,使瓶內壓強減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能使瓶內壓強增大,小氣球膨脹,故選項錯誤。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能使瓶內壓強增大,小氣球膨脹,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能使瓶內壓強增大,小氣球膨脹,故選項錯誤。D、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能使瓶內氣壓減小,使原本膨脹的小氣球變癟,故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5.【答案】B【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解析】【分析】根據堿性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以及石蕊試紙的變色情況來分析解答。在酸性或堿性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藍。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藍色石蕊試紙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不變色。紅色石蕊試紙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解答】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故答案為:B。6.【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解答】A、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可用于除鐵銹,對應關系正確;B、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對應關系正確;C、硝酸鈉可用作肥料,對應關系正確;D、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而不是氫氧化鈉,對應關系錯誤。故答案為:D。7.【答案】B【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酸是指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由于所有的酸都能電離出氫離子,故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質,稱為酸的通性。【解答】A、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紅色是否消失,能證明H+是使得石蕊變紅。B、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滴加鹽酸,觀察紅色是否消失,鹽酸里面有H+,不能證明H+是使得石蕊變紅。C、向硝酸鈉溶液中滴加石蕊,觀察溶液是否變紅,能證明H+ 是使得石蕊變紅。D、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加入適量的碳酸鉀溶液,觀察紅色是否消失,能證明H+ 是使得石蕊變紅。故答案為:B。8.【答案】D【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題意,隨著反應2H2S+H2SO3═3S↓+3H2O的發生會導致亞硫酸不斷減少,溶液的酸性變弱,pH會不斷變大,至恰好反應時pH等于7;繼續通入硫化氫氣體,溶液顯酸性,且酸性不斷增強,pH會不斷減小。【解答】 酸性溶液pH小于7,且酸性越強pH越小。隨著反應2H2S+H2SO3═3S↓+3H2O的發生,溶液的酸性變弱,pH會不斷變大,圖象會是一條上升的曲線;至恰好反應時pH等于7,繼續通入硫化氫氣體會再次顯酸性,但由于氫硫酸的酸性弱于亞硫酸,故溶液最后的pH會比開始時大。故答案為:D。9.【答案】B【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據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及反應中二者的質量關系分析。【解答】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質量比為40:36.5, 等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則A、 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大于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錯誤;B、 混合溶液中溶質為氯化鈉,鈉離子與氯離子個數相等,正確;C、 混合后有水分子生成,總數變大,錯誤;D、 混合前陽離子有氫離子,混合物氫離子變成水分子,陽離子總數減少,錯誤;故答案為:B。10.【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表面布滿鐵銹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氧化鐵先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氧化鐵反應完,鐵再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氧化鐵先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ab段的化學反應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選項說法錯誤。B、bc段的化學反應是Fe+H2SO4═FeSO4+H2↑,故選項說法正確。C、ab段的化學反應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選項說法錯誤。D、d點時溫度恢復至常溫,且d點溫度等于a點,故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B。11.【答案】B【知識點】鹽與化肥【解析】【分析】根據復合肥的定義進行分析;【解答】A、長期使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土壤結構會遭到破壞,正確。B、硝酸鈣是氮肥不是復合肥,錯誤。C、硫酸可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等,也可用于金屬除銹,正確。D、若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有的葉脈呈淡棕色,應施氮肥,正確。故答案為:B。12.【答案】D【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酸堿鹽的性質分析。【解答】A、無色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也可能是鹽溶液,比如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故選項說法錯誤。B、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可能含有銀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檢驗氯離子的方法是向被檢測的溶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證明有氯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D、 由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每98份質量的硫酸和80份質量的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氫氧化鈉有剩余,溶液pH>7,故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13.【答案】A【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已知碳酸為酸,可與堿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碳酸不穩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與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故可促進光合作用。【解答】二氧化碳氣體溶于水生成碳酸水,碳酸水顯酸性,能改良堿性土壤,同時,碳酸易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補充大棚內的二氧化碳,能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答案為:A。14.【答案】C【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鈣即瓶壁附有的白膜,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而除去。【解答】內壁常附有一層白膜為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鈣,碳酸鈣可與鹽酸反應而被除去,然后再用水清洗可完成徹底清洗。故答案為:C。15.【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A、根據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二氧化硫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堿是指在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溫度升高,說明是放熱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數目均保持不變,分子數目可能改變,故選項說法錯誤。C、二氧化硫氣體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構成的,1個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個硫原子、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D、熟石灰都屬于無機物中的堿類,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屬于氧化物,故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C。16.【答案】(1)增大鐵屑與硫酸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2)過濾(3)Fe+H2SO4=FeSO4+H2↑【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稀硫酸和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鐵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解答】(1)反應前需對廢鐵屑進行粉碎處理的目的是增大鐵屑與硫酸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2)流程a的操作名稱是過濾。(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17.【答案】瓶口上方有白霧;變小;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液,滴在pH試紙上,將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看與哪種顏色最接近,從而確定待測試液的pH【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濃鹽酸的揮發性和濃硫酸的吸水性來分析;(2)根據pH值測定的方法分析。【解答】如果是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則打開瓶塞后會看到瓶口上方有白霧,放置一段時間后,濃鹽酸的質量分數會變小。某同學想要知道這瓶鹽酸的pH值,其測定的方法是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液,滴在pH試紙上,將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看與哪種顏色最接近,從而確定待測試液的pH。18.【答案】(1)分離轉移(2)碳酸鈉溶液(3)步驟2中加入了過量的碳酸鈉,會引入新雜質碳酸鈉【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解析】【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至少要滿足“不增不減”的原則,“不增”是指不增加新雜質,“不減”是指不減少目標物質的質量。【解答】(1)鐵粉能被磁鐵吸引,銅粉不能,銅粉中混有少量的鐵粉,用磁鐵吸引除去,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分離轉移。(2)過濾后的濾液中還含有少量的雜質CaCl2,根據"性質差異",可以加過量碳酸鈉溶液除去,然后再過濾得到新濾液。(3)該同學的想法不正確,步驟2中加入了過量的碳酸鈉,會引入新雜質碳酸鈉。19.【答案】(1)2NO2+4CON2+4CO2(2)氯化鎂;B【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據鹽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條件:反應物是否可溶,生成物是否有氣體、沉淀或水生成進行分析;【解答】(1)圖1中b處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NO2+4CON2+4CO2 。(2)反應③是氫氧化鈉與鹽反應,氫氧化鈉不會與硝酸鈉、硝酸鉀反應,因為交換成分后,沒有氣體、沉淀或水生成,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它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類型是復分解反應。20.【答案】CO2;K和O【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計算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從而判斷反應前后化合價是否發生改變。【解答】 在反應2KNO3+S+3CK2S+N2↑+3CO2↑中, X的化學式為 CO2N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為0,S元素的化合價由0降低為-2價,C元素的化合價由0升高到+4價,鉀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價沒變;21.【答案】(1)廚房清潔劑(2)<(3)偏大【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依據溶液的酸堿度與酸堿性關系分析:pH>7,溶液呈堿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的物質顯堿性;(2)根據雨水的pH約為5為酸雨來回答;(3)pH試紙用水潤濕,會把原溶液稀釋,從而改變溶液的pH:酸性溶液pH會變大,堿性溶液pH會變小,中性溶液不變。【解答】(1)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的溶液應是堿性溶液,pH>7,應是廚房清潔劑;(2)雨水的pH約為5是酸雨,是大氣中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酸性物質,使雨水的pH約為5;(3)廁所清潔劑的pH=2,顯酸性,用pH試紙測定廁所清潔劑的pH時,先將pH試紙用水潤濕,會把蘸取的溶液稀釋,酸性減弱,導致pH會偏大。22.【答案】(1)乙(2)取樣,滴加硝酸銀溶液,然后滴加過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不消失【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鹽與化肥【解析】【分析】(1)根據甲、乙兩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以及評分標準來分析;(2)根據反應現象分析。【解答】(1) 甲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為:NH4Cl、K2CO3、CaCl2,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且K2CO3和CaCl2能反應,加2分扣1分得1分;乙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為:KNO3、NH4NO3、KCl,含有鉀、氮兩種元素,且組內物質均能共存,加2分扣0分得2分;則得分較高的是乙組。(2)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氯化鉀,其操作取樣,滴加硝酸銀溶液,然后滴加過量的稀硝酸,若出現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且不消失,則說明一定含有氯化鉀。23.【答案】(1)7.3(2)產生氣泡(3)若沒有明顯現象也可能是氫氧化鈉過量(4)紫色石蕊試液【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中和滴定的操作進行分析和解答;(2)根據給出的方案進行分析;【解答】(1)溶液恰好變為無色,則剛好完全反應。NaOH+HCl═NaCl+H2O40 36.58g xx=7.3g(2)方案Ⅱ中,若產生氣泡,則結論是稀鹽酸過量。(3)有同學提出方案Ⅱ不能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反應,其原因是若沒有明顯現象也可能是氫氧化鈉過量。(4)對方案Ⅱ進行改進,可以用紫色石蕊試液替代金屬鎂,觀察到某些特定現象后就能得出結論。24.【答案】(1)溶解紫甘藍的色素,制成紫甘藍汁液(2)紫(3)分別取樣于三個試管中,各滴入少量紫甘藍汁液,溶液變紅的為稀硫酸(4)A【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解析】【分析】在驗證酸堿中和反應時,要選擇適當的指示劑,指示恰好完全反應的點.同時在進行實驗操作時一定要規范自己的操作。【解答】(1)制作時紫甘藍指示劑時,加入酒精的目的是溶解紫甘藍的色素,制成紫甘藍汁液。(2)將該紫色溶液滴入食鹽溶液時,將會出現紫色。(3)現有蒸餾水、氫氧化鈉和稀硫酸三種試液,分別取樣于三個試管中,各滴入少量紫甘藍汁液,溶液變紅的為稀硫酸。(4)利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測量校園—矩形農場土壤的酸堿性時,選取的5個位置要分布在農場的5個均勻的位置進行取樣,測定結果才比較準確,由圖示可知,A符合要求。25.【答案】(1)乙丁丙(2)吸收CO2(3)偏大,因為濃鹽酸揮發出來的HCl氣體也會被NaOH吸收(4)未將乙丁裝置中的CO2趕入丙中【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分析每個裝置的作用,甲乙是反應發生裝置,碳酸鈉不易分解;丙中氫氧化鈉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丁中濃硫酸是干燥二氧化碳的。要測定碳酸鈉的純度,通過測丙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質量差即是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求出碳酸鈉質量,從而求出其純度。【解答】(1)要測定碳酸鈉樣品的純度,需將碳酸鈉轉化成二氧化碳氣體,而碳酸鈉受熱不分解,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選乙裝置,固液反應產生的氣體中混有水蒸氣,要先通過干燥劑洗去,故應先通過丁裝置除去水蒸氣,然后通過丙裝置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丙裝置內的濃氫氧化鈉的作用是 吸收CO2。(3)若乙裝置中換成濃鹽酸,會使測量結果 偏大,因為濃鹽酸揮發出來的HCl氣體也會被NaOH吸收。(4)假設每步都反應完全,利用此裝置測得的含量仍然將偏小,其原因是 未將乙丁裝置中的CO2趕入丙中 。26.【答案】(1)C(2)有較強的腐蝕性(3)脫水;CO【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酸的化學性質分析解答;【解答】(1)甲酸中滴加蒸餾水,或者滴加氯化鈉溶液后,沒有任何現象發生,而滴加石蕊試液后,溶液變成紅色,說明甲酸呈酸性,故選:C;(2)根據題干信息,寫出甲酸除酸性外的另外一條化學性質是有較強的腐蝕性。(3)甲酸是有機物,濃硫酸能將有機物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氫原子、氧原子個數比"脫出"生成水,這就是濃硫酸的脫水性。實驗室里將甲酸和濃硫酸混合加熱進行反應,該反應中甲酸脫水后會生成CO氣體。27.【答案】(1)甲(2)D(3)產生白色沉淀(4)步驟1中加入過量CaCl2后除去了碳酸鈉,步驟2中再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知識點】酸、堿的概念;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鹽酸和Na2CO3溶液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即碳酸鈉與鹽酸先生成碳酸氫鈉后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鈉與氯化鈣或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鈣或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溶液,而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溶液顯中性,可以用酚酞試液檢驗反應后溶液的是否顯堿性來確定碳酸氫鈉是否存在,據以上分析解答。【解答】 (1)鹽酸和Na2CO3溶液反應是分步進行:反應1:Na2CO3+HCl=NaCl+NaHCO3(先);反應2:NaHCO3+HCl=NaCl+H2O+CO2↑(后);將碳酸鈉滴入過量的鹽酸中,碳酸鈉轉化為碳酸氫鈉,然后碳酸氫鈉再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故甲、乙兩組實驗中產生氣泡的是甲組;(2)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得到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而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鋇也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白色碳酸鈣、碳酸鋇產生,但同時也生產成了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影響了后續實驗中碳酸氫鈉的檢驗,而氯化鈉呈中性,不影響后續實驗中碳酸氫鈉的檢驗,因此實驗①的 CaCl2 溶液還可以用氯化鋇溶液替代;故選:D;(3)取少許待測溶液于一支試管,加入過量CaCl2溶液,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得到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溶液,因此步驟①中的實驗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4)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過量的氯化鈣,可以完全除去碳酸鈉,加入無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紅色,碳酸氫鈉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說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氫鈉,依據現象得出無明顯現象的試管中發生了“反應1”。28.【答案】(1)分子間有間隙(2)氧化鈣、氫氧化鈉(3)11【知識點】酸、堿、鹽的鑒別;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開用過濾進行分析;根據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又是捕捉室中的反應物,所以可以循環利用;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觀察圖示,氧化鈣還可循環利用,氧化鈣和氫氧化鈉都可以循環利用;(2)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解答】 (1) 生成的可以被壓縮后儲存利用,這是因為 分子間有間隙;(2)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又是捕捉室中的反應物,所以可以循環利用;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觀察圖示,氧化鈣還可循環利用,氧化鈣和氫氧化鈉都可以循環利用;(3)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的作用下能轉化為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設生產1噸甲醇可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CO2+3H2CH3OH+H2O44 32x 8tx=11t答:生產1噸甲醇可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1t。29.【答案】(1)240;0.6(2)解:Fe+H2SO4=FeSO4+H2↑56 2X 0.1g= x=2.8gFe%==28%【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一、二次實驗相比說明10g合金與足量硫酸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一、三次實驗相比說明80g稀硫酸與足量合金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即10g合金與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2g氫氣.由此可以得到X、Y的值.由第四次實驗數據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解答】一、二次實驗相比說明10g合金與足量硫酸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一、三次實驗相比說明80g稀硫酸與足量合金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即10g合金與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2g氫氣.10g:30g=80g:X,解得X=240g;10g:30g=0.2g:Y,解得Y=0.6g。30.【答案】(1)化學(2)2(3);無水硫酸銅在冷卻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重新變成膽礬晶體【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鹽與化肥【解析】【分析】(1)根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定義進行分析;(2)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3)根據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生成的水的質量為:m3-m2,晶體的質量為m2-m1,故膽礬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解答】 (1)膽礬受熱失去結晶水生成硫酸銅和水,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2)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2 12H2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9+27+(32+4×16)×2+12×(1×2+16)=474;(3)根據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生成的水的質量為:m3-m2,晶體的質量為m2-m1,故膽礬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膽礬加熱完全后,不能將坩堝放在空氣中直接冷卻而是需要放到干燥器中冷卻的原因是無水硫酸銅在冷卻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重新變成膽礬晶體。31.【答案】(1)乙(2)氫氧化鈉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后生成了碳酸鈉(3)1體積水恰好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開始氣球沒有明顯變化;過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瓶內氣壓變小,氣球變大【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鹽酸的pH值小于7,滴加氫氧化鈉,pH值逐漸增大,所以圖象開始的起點從小于7開始進行分析;(2)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進行分析;(3)根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以及碳酸鹽遇酸化氣結合壓強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鹽酸的pH值小于7,滴加氫氧化鈉,pH值逐漸增大,所以圖象開始的起點從小于7開始,所以其中合理的圖象是乙;(2)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向在空氣中長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時,意外發現有氣泡產生;(3)1體積水恰好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開始氣球沒有明顯變化;過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瓶內氣壓變小,氣球變大。32.【答案】(1)極易溶于水;H+(2)濃硫酸(3)氣體質量(m氣)【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氯化氫極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呈酸性;(2)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都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呈堿性,不能用來干燥酸性氣體。【解答】(1)氯化氫極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呈酸性,溶于水后燒瓶內壓強減小,外界大氣壓將燒杯中滴有少量的紫色石蕊試劑的水壓入燒瓶,形成美麗的紅色噴泉;酸能使紫色石蕊試劑變紅,故鹽酸中使紫色石蕊試劑變色的粒子是H+;(2)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都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都呈堿性,不能用來干燥酸性氣體;能用來干燥氯化氫氣體的是濃硫酸。(3)本實驗擠壓膠頭滴管使滴管中的蒸餾水進入圓底燒瓶,導致瓶內氣體壓強減小的因素是 氣體質量(m氣) 。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科學10月獨立作業試卷(1章)1.(2024九上·余杭月考)以下四個模型中,能表示鹽酸的是( )A. B. C. D.【答案】D【知識點】酸、堿的概念;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鹽酸是由離子構成的物質,由1個氫離子和1個氯離子構成。【解答】鹽酸是由離子構成的物質,由1個氫離子和1個氯離子構成。并且氯離子比氫離子大,因此D模型可以表示鹽酸。故答案為:D。2.(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在家里廚房學習烹任,以下現象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純牛奶變酸 B.煤氣燃燒C.鐵鍋生銹 D.自榨果汁【答案】D【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純牛奶變酸,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B、煤氣燃燒,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鐵鍋生銹,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D、自榨果汁,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2024九上·余杭月考)身邊一些物質的pH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肥皂水可以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B.廁所清潔劑與爐具清潔劑混用,清潔效果更好C.西瓜的酸性強于蘋果汁D.將pH試紙浸入純鮮牛奶中測其酸堿度【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A、根據中和原理分析;B、廁所清潔劑顯酸性,能和碳酸鹽反應;C、根據pH越小酸性越強分析;D、根據pH試紙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A、蚊蟲的汁液顯酸性,牙膏顯堿性,因此蚊蟲叮咬后,可涂牙膏減輕疼痛,故正確;B、廁所清潔劑顯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鈣反應,故錯誤;C、西瓜的pH大于蘋果汁的pH,因此西瓜酸性弱于蘋果汁,故錯誤;D、pH試紙不能直接進入待測液中,以防污染試劑,故錯誤;故答案為:A。4.(2024九上·余杭月考)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將液體X滴入燒瓶中,發現氣球變瘜了則液體X和固體Y分別可能是( )A.鹽酸,石灰石 B.雙氧水,二氧化錳C.水,氫氧化鈉固體 D.水,硝酸銨【答案】D【知識點】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將一定量的液體X滴入燒瓶中,若要使原本膨脹的小氣球變癟,原因是液體X與固體Y溶于水吸熱或反應吸熱,使瓶內壓強減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能使瓶內壓強增大,小氣球膨脹,故選項錯誤。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能使瓶內壓強增大,小氣球膨脹,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能使瓶內壓強增大,小氣球膨脹,故選項錯誤。D、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能使瓶內氣壓減小,使原本膨脹的小氣球變癟,故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5.(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在家自制了一杯夏季冷飲,為了確認其是否酸性,下列試劑不能完成任務的是( )①紅色石蕊試紙 ②藍色石蕊試紙 ③酚酞試液 ④紫色石蕊試液A.②③ B.①③ C.② D.①②④【答案】B【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解析】【分析】根據堿性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以及石蕊試紙的變色情況來分析解答。在酸性或堿性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藍。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藍色石蕊試紙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不變色。紅色石蕊試紙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解答】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故答案為:B。6.(2024九上·余杭月考)下列藥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對應不正確的是( )A B C D用品 鹽酸 熟石灰 硝酸鈉 純堿有效成分 HCl NaOH用途 可除鐵銹 可改良酸性土壤 可做肥料 可制玻璃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解答】A、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可用于除鐵銹,對應關系正確;B、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對應關系正確;C、硝酸鈉可用作肥料,對應關系正確;D、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而不是氫氧化鈉,對應關系錯誤。故答案為:D。7.(2024九上·余杭月考)實驗探究是化學學習的重要環節,硝酸溶液使石蕊變紅,某同學想探究"是氫離子還是硝酸根離子的作用使石蕊變紅",他設計的下列實驗中,不能證明是使得石蕊變紅的是( )A.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紅色是否消失B.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滴加鹽酸,觀察紅色是否消失C.向硝酸鈉溶液中滴加石蕊,觀察溶液是否變紅D.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加入適量的碳酸鉀溶液,觀察紅色是否消失【答案】B【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酸是指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由于所有的酸都能電離出氫離子,故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質,稱為酸的通性。【解答】A、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紅色是否消失,能證明H+是使得石蕊變紅。B、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滴加鹽酸,觀察紅色是否消失,鹽酸里面有H+,不能證明H+是使得石蕊變紅。C、向硝酸鈉溶液中滴加石蕊,觀察溶液是否變紅,能證明H+ 是使得石蕊變紅。D、向硝酸中滴加石蕊后,再加入適量的碳酸鉀溶液,觀察紅色是否消失,能證明H+ 是使得石蕊變紅。故答案為:B。8.(2024九上·余杭月考)硫化氫()是一種具有劇毒的氣體,其水溶液叫氫硫酸();相同條件下的酸性小于。現在室溫下,向飽和溶液中通入過量的氣體,反應方程式為:,則溶液的pH隨通入體積的變化曲線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題意,隨著反應2H2S+H2SO3═3S↓+3H2O的發生會導致亞硫酸不斷減少,溶液的酸性變弱,pH會不斷變大,至恰好反應時pH等于7;繼續通入硫化氫氣體,溶液顯酸性,且酸性不斷增強,pH會不斷減小。【解答】 酸性溶液pH小于7,且酸性越強pH越小。隨著反應2H2S+H2SO3═3S↓+3H2O的發生,溶液的酸性變弱,pH會不斷變大,圖象會是一條上升的曲線;至恰好反應時pH等于7,繼續通入硫化氫氣體會再次顯酸性,但由于氫硫酸的酸性弱于亞硫酸,故溶液最后的pH會比開始時大。故答案為:D。9.(2024九上·余杭月考)等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則( )A.所用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B.混合溶液中鈉離子與氯離子個數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總數不變D.混合前后陽離子總數不變【答案】B【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據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及反應中二者的質量關系分析。【解答】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質量比為40:36.5, 等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則A、 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大于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錯誤;B、 混合溶液中溶質為氯化鈉,鈉離子與氯離子個數相等,正確;C、 混合后有水分子生成,總數變大,錯誤;D、 混合前陽離子有氫離子,混合物氫離子變成水分子,陽離子總數減少,錯誤;故答案為:B。10.(2024九上·余杭月考)表面布滿鐵銹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ab段壓強變化不明顯,說明還沒有開始化學反應B.bc段的化學反應:C.cd段的化學反應:D.點溶液溫度比a點溶液溫度高【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表面布滿鐵銹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氧化鐵先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氧化鐵反應完,鐵再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氧化鐵先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ab段的化學反應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選項說法錯誤。B、bc段的化學反應是Fe+H2SO4═FeSO4+H2↑,故選項說法正確。C、ab段的化學反應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選項說法錯誤。D、d點時溫度恢復至常溫,且d點溫度等于a點,故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B。11.(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學完"化學肥料"內容后提出下列觀點,你認為不妥當的是( )A.長期使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土壤結構會遭到破壞B.常見的復合肥料有硝酸鈣、磷酸二氫銨等C.硫酸可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等,也可用于金屬除銹D.若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有的葉脈呈淡棕色,應施氮肥【答案】B【知識點】鹽與化肥【解析】【分析】根據復合肥的定義進行分析;【解答】A、長期使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土壤結構會遭到破壞,正確。B、硝酸鈣是氮肥不是復合肥,錯誤。C、硫酸可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等,也可用于金屬除銹,正確。D、若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有的葉脈呈淡棕色,應施氮肥,正確。故答案為:B。12.(2024九上·余杭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能使無色酚酞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B.能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檢驗的方法是向被檢測的溶液中加入適量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證明有D.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答案】D【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酸堿鹽的性質分析。【解答】A、無色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也可能是鹽溶液,比如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故選項說法錯誤。B、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可能含有銀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檢驗氯離子的方法是向被檢測的溶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證明有氯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D、 由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每98份質量的硫酸和80份質量的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氫氧化鈉有剩余,溶液pH>7,故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13.(2024九上·余杭月考)一些國家正在試用碳酸水澆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A.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B.促進植物的呼吸作用C.促進植物的蒸騰作用 D.在植物上方形成溫室【答案】A【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已知碳酸為酸,可與堿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碳酸不穩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與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故可促進光合作用。【解答】二氧化碳氣體溶于水生成碳酸水,碳酸水顯酸性,能改良堿性土壤,同時,碳酸易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補充大棚內的二氧化碳,能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答案為:A。14.(2024九上·余杭月考)盛有石灰水的試劑瓶時間久了,內壁常附有一層白膜,要洗去這層白膜可選用的最佳試劑是( )A.熱水 B.稀硫酸C.稀鹽酸 D.濃氫氧化鈉溶液【答案】C【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鈣即瓶壁附有的白膜,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而除去。【解答】內壁常附有一層白膜為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鈣,碳酸鈣可與鹽酸反應而被除去,然后再用水清洗可完成徹底清洗。故答案為:C。15.(2024九上·余杭月考)下列基本科學觀念所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量觀: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溫度升高,說明是吸熱反應B.守恒觀: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數目、原子種類均保持不變C.微粒觀:一個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個硫原子、兩個氧原子構成的D.分類觀:硫酸和硫酸氫鈉都屬于酸【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A、根據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二氧化硫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堿是指在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溫度升高,說明是放熱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數目均保持不變,分子數目可能改變,故選項說法錯誤。C、二氧化硫氣體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構成的,1個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個硫原子、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D、熟石灰都屬于無機物中的堿類,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屬于氧化物,故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C。16.(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工廠利用廢硫酸和足量廢鐵屑反應來制取硫酸亞鐵,流程如下:(1)反應前需對廢鐵屑進行粉碎處理的目的是 。(2)流程a的操作名稱是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增大鐵屑與硫酸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2)過濾(3)Fe+H2SO4=FeSO4+H2↑【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稀硫酸和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鐵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解答】(1)反應前需對廢鐵屑進行粉碎處理的目的是增大鐵屑與硫酸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2)流程a的操作名稱是過濾。(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17.(2024九上·余杭月考)實驗室有兩瓶沒有標簽的試劑瓶,已知一瓶是濃鹽酸,一瓶是濃硫酸,如果是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則打開瓶塞后會看到 ,放置一段時間后,濃鹽酸的質量分數會 。某同學想要知道這瓶鹽酸的pH值,其測定的方法是 。【答案】瓶口上方有白霧;變小;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液,滴在pH試紙上,將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看與哪種顏色最接近,從而確定待測試液的pH【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濃鹽酸的揮發性和濃硫酸的吸水性來分析;(2)根據pH值測定的方法分析。【解答】如果是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則打開瓶塞后會看到瓶口上方有白霧,放置一段時間后,濃鹽酸的質量分數會變小。某同學想要知道這瓶鹽酸的pH值,其測定的方法是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液,滴在pH試紙上,將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看與哪種顏色最接近,從而確定待測試液的pH。18.(2024九上·余杭月考)思維模型是依據事物發展內在規律建立的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能引導有序思維、增進深度理解,促進問題解決。某同學建構了"物質除雜"的思維模型(如圖)。(1)粗鹽提純時,首先要除去粗鹽中的不溶性物質,即先將粗鹽溶解后再過濾。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 。(填"分離轉移"或"反應轉化")。(2)過濾后的濾液中還含有少量的雜質,根據"性質差異",可以加過量 除去,然后再過濾得到新濾液。(3)上述模型中"不增不減"是除雜原則,"不增"是指不增加新雜質,"不減"是指不減少目標物質質量。某同學認為只要將步驟2的新濾液蒸發結晶,就可以得到提純后的精鹽,你認為該同學的想法是否正確,請說出理由 。【答案】(1)分離轉移(2)碳酸鈉溶液(3)步驟2中加入了過量的碳酸鈉,會引入新雜質碳酸鈉【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解析】【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至少要滿足“不增不減”的原則,“不增”是指不增加新雜質,“不減”是指不減少目標物質的質量。【解答】(1)鐵粉能被磁鐵吸引,銅粉不能,銅粉中混有少量的鐵粉,用磁鐵吸引除去,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分離轉移。(2)過濾后的濾液中還含有少量的雜質CaCl2,根據"性質差異",可以加過量碳酸鈉溶液除去,然后再過濾得到新濾液。(3)該同學的想法不正確,步驟2中加入了過量的碳酸鈉,會引入新雜質碳酸鈉。19.(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了某反應流程(圖1)與NaOH的四條化學性質(即NaOH與四類物質能夠發生的化學反應,圖2)。請回答:(1)請寫出圖1中b處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圖2反應③可以選用的鹽是 ,它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類型是 (填字母)。A.化合反應B.復分解反應C.分解反應D.氧化反應【答案】(1)2NO2+4CON2+4CO2(2)氯化鎂;B【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據鹽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條件:反應物是否可溶,生成物是否有氣體、沉淀或水生成進行分析;【解答】(1)圖1中b處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NO2+4CON2+4CO2 。(2)反應③是氫氧化鈉與鹽反應,氫氧化鈉不會與硝酸鈉、硝酸鉀反應,因為交換成分后,沒有氣體、沉淀或水生成,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它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類型是復分解反應。20.(2024九上·余杭月考)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制成火藥。火藥爆炸時發生的反應為,X的化學式為 ,在該化學反應中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元素是 。【答案】CO2;K和O【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計算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從而判斷反應前后化合價是否發生改變。【解答】 在反應2KNO3+S+3CK2S+N2↑+3CO2↑中, X的化學式為 CO2N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為0,S元素的化合價由0降低為-2價,C元素的化合價由0升高到+4價,鉀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價沒變;21.(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測得生活中一些液體的pH如下表:液體 一般雨水 糖水 廚房清潔劑 廁所清潔劑pH x 7 11.8 2(1)上述液體中,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的是 。(2)表格中的值 7(填“>”“<”或“=”)。(3)用pH試紙測定廁所清潔劑的pH時,先將pH試紙用水潤濕,結果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答案】(1)廚房清潔劑(2)<(3)偏大【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依據溶液的酸堿度與酸堿性關系分析:pH>7,溶液呈堿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的物質顯堿性;(2)根據雨水的pH約為5為酸雨來回答;(3)pH試紙用水潤濕,會把原溶液稀釋,從而改變溶液的pH:酸性溶液pH會變大,堿性溶液pH會變小,中性溶液不變。【解答】(1)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的溶液應是堿性溶液,pH>7,應是廚房清潔劑;(2)雨水的pH約為5是酸雨,是大氣中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酸性物質,使雨水的pH約為5;(3)廁所清潔劑的pH=2,顯酸性,用pH試紙測定廁所清潔劑的pH時,先將pH試紙用水潤濕,會把蘸取的溶液稀釋,酸性減弱,導致pH會偏大。22.(2024九上·余杭月考)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N、P、K元素,某學習小組開展了配制“無土營養液”的項目化學習。(1)某小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如下,請根據量表給下面兩組打分,得分較高的是 組。甲:,乙:序號 評價標準 分值1 營養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種可加1分(同種只加1分) 3分2 組內物質均能共存,不發生化學反應,發生一個扣1分 2分(2)現有一種無色營養液,可能由碳酸鉀、硝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氯化鉀,其操作是 ,若出現的現象是 ,則說明一定含有氯化鉀。【答案】(1)乙(2)取樣,滴加硝酸銀溶液,然后滴加過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不消失【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鹽與化肥【解析】【分析】(1)根據甲、乙兩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以及評分標準來分析;(2)根據反應現象分析。【解答】(1) 甲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為:NH4Cl、K2CO3、CaCl2,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且K2CO3和CaCl2能反應,加2分扣1分得1分;乙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為:KNO3、NH4NO3、KCl,含有鉀、氮兩種元素,且組內物質均能共存,加2分扣0分得2分;則得分較高的是乙組。(2)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氯化鉀,其操作取樣,滴加硝酸銀溶液,然后滴加過量的稀硝酸,若出現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且不消失,則說明一定含有氯化鉀。23.(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進行研究【實驗探究】方案Ⅰ:某同學先向試管中加入8g氫氧化鈉溶液,再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然后慢慢滴入質量分數相等的稀鹽酸,邊滴邊振蕩,直至溶液恰好變為無色。實驗結論: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方案Ⅱ: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取2mL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振蕩后加入金屬鎂 若(待填) 鹽酸過量若沒有明顯現象 恰好完全反應【實驗反思】(1)方案Ⅰ中,滴入鹽酸的質量為 。(2)方案Ⅱ中,若 ,則結論是稀鹽酸過量。(3)有同學提出方案Ⅱ不能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反應,其原因是 。(4)對方案Ⅱ進行改進,可以用 替代金屬鎂,觀察到某些特定現象后就能得出結論。【答案】(1)7.3(2)產生氣泡(3)若沒有明顯現象也可能是氫氧化鈉過量(4)紫色石蕊試液【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中和滴定的操作進行分析和解答;(2)根據給出的方案進行分析;【解答】(1)溶液恰好變為無色,則剛好完全反應。NaOH+HCl═NaCl+H2O40 36.58g xx=7.3g(2)方案Ⅱ中,若產生氣泡,則結論是稀鹽酸過量。(3)有同學提出方案Ⅱ不能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反應,其原因是若沒有明顯現象也可能是氫氧化鈉過量。(4)對方案Ⅱ進行改進,可以用紫色石蕊試液替代金屬鎂,觀察到某些特定現象后就能得出結論。24.(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看到媽媽用紫甘藍做菜時的紫色湯汁,便想到了一個微項目——自制酸堿指示劑。【查閱資料】紫甘藍呈紫色是因為其含有花青素,它是一種有機色素。【制作方案】取紫甘藍葉約100克,切碎后,加入200毫升的酒精,得到紫色溶液。【效果檢驗】取四個相同的玻璃杯,分別加入等量的純凈水、白醋、食鹽溶液、肥皂水,分別滴入5滴紫色溶液,現象如下表:待測液體 純凈水 白醋 肥皂水 食鹽溶液顏色變化 紫色 紅色 藍色 (待填)【思考與交流】(1)制作時紫甘藍指示劑時,加入酒精的目的是 。(2)將該紫色溶液滴入食鹽溶液時,將會出現 色。(3)現有蒸餾水、氫氧化鈉和稀硫酸三種試液,可以利用自制的紫甘藍汁液鑒別出其中的稀硫酸。請寫出簡要的操作步驟、預期現象和相應結論。答: 。(4)利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測量校園一矩形農場土壤的酸堿性,該同學選取了個位置取樣測量(圖中O表示農場俯視圖取樣點),則取樣方式最合理的是 。【答案】(1)溶解紫甘藍的色素,制成紫甘藍汁液(2)紫(3)分別取樣于三個試管中,各滴入少量紫甘藍汁液,溶液變紅的為稀硫酸(4)A【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解析】【分析】在驗證酸堿中和反應時,要選擇適當的指示劑,指示恰好完全反應的點.同時在進行實驗操作時一定要規范自己的操作。【解答】(1)制作時紫甘藍指示劑時,加入酒精的目的是溶解紫甘藍的色素,制成紫甘藍汁液。(2)將該紫色溶液滴入食鹽溶液時,將會出現紫色。(3)現有蒸餾水、氫氧化鈉和稀硫酸三種試液,分別取樣于三個試管中,各滴入少量紫甘藍汁液,溶液變紅的為稀硫酸。(4)利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測量校園—矩形農場土壤的酸堿性時,選取的5個位置要分布在農場的5個均勻的位置進行取樣,測定結果才比較準確,由圖示可知,A符合要求。25.(2024九上·余杭月考)純堿產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某廠生產的純堿包裝袋上標有"含量,字樣。為判斷該產品中的含量是否達到要求,現稱取5.0g樣品進行檢驗,可供選取的裝置如圖,試劑均足量。(提示:碳酸鈉受熱不分解。)(1)你選擇的實驗裝置從左到右組裝排列為 (填編號)。(2)丙裝置內的濃氫氧化鈉的作用是 。(3)若乙裝置中換成濃鹽酸,會使測量結果發生怎樣變化以及原因是什么?答: 。(4)假設每步都反應完全,利用此裝置測得的含量仍然將偏小,其原因是 。【答案】(1)乙丁丙(2)吸收CO2(3)偏大,因為濃鹽酸揮發出來的HCl氣體也會被NaOH吸收(4)未將乙丁裝置中的CO2趕入丙中【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分析每個裝置的作用,甲乙是反應發生裝置,碳酸鈉不易分解;丙中氫氧化鈉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丁中濃硫酸是干燥二氧化碳的。要測定碳酸鈉的純度,通過測丙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質量差即是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求出碳酸鈉質量,從而求出其純度。【解答】(1)要測定碳酸鈉樣品的純度,需將碳酸鈉轉化成二氧化碳氣體,而碳酸鈉受熱不分解,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選乙裝置,固液反應產生的氣體中混有水蒸氣,要先通過干燥劑洗去,故應先通過丁裝置除去水蒸氣,然后通過丙裝置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丙裝置內的濃氫氧化鈉的作用是 吸收CO2。(3)若乙裝置中換成濃鹽酸,會使測量結果 偏大,因為濃鹽酸揮發出來的HCl氣體也會被NaOH吸收。(4)假設每步都反應完全,利用此裝置測得的含量仍然將偏小,其原因是 未將乙丁裝置中的CO2趕入丙中 。26.(2024九上·余杭月考)甲酸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有較強的腐蝕性。某同學想知道甲酸溶液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1)A、B、C三個實驗設計能檢測出甲酸具有酸性的是 。(2)根據題干信息,寫出甲酸除酸性外的另外一條化學性質是 。(3)甲酸是有機物,濃硫酸能將有機物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氫原子、氧原子個數比"脫出"生成水,這就是濃硫酸的 性。實驗室里將甲酸和濃硫酸混合加熱進行反應,該反應中甲酸脫水后會生成 氣體。【答案】(1)C(2)有較強的腐蝕性(3)脫水;CO【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酸的化學性質分析解答;【解答】(1)甲酸中滴加蒸餾水,或者滴加氯化鈉溶液后,沒有任何現象發生,而滴加石蕊試液后,溶液變成紅色,說明甲酸呈酸性,故選:C;(2)根據題干信息,寫出甲酸除酸性外的另外一條化學性質是有較強的腐蝕性。(3)甲酸是有機物,濃硫酸能將有機物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氫原子、氧原子個數比"脫出"生成水,這就是濃硫酸的脫水性。實驗室里將甲酸和濃硫酸混合加熱進行反應,該反應中甲酸脫水后會生成CO氣體。27.(2024九上·余杭月考)在學習鹽酸的化學性質時,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進行如圖實驗,發現一組有氣泡產生,另一組無明顯現象。同學們對兩個實驗產生不同現象進行如下探究。【查閱資料】①鹽酸和溶液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即:反應1:(先)反應2:(后)②碳酸氫鈉與碳酸鈉溶液均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③碳酸氫鈉與氯化鈣溶液不反應。(1)【實驗分析】請推測甲、乙兩組實驗中產生氣泡的是 組。(2)【開展實驗】實驗編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① 取少許待測溶液于一支試管,加入過量溶液 (待填)② 取步驟①上層清液于另一試管,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實驗①的溶液還可以用以下哪種試劑代替?答:____。A.NaCl B. C. D.(3)步驟①中的實驗現象是 。(4)某同學實驗后得出無明顯現象的試管中發生了"反應1"的結論,在此實驗中能支持此結論的證據是 。【答案】(1)甲(2)D(3)產生白色沉淀(4)步驟1中加入過量CaCl2后除去了碳酸鈉,步驟2中再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知識點】酸、堿的概念;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鹽酸和Na2CO3溶液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即碳酸鈉與鹽酸先生成碳酸氫鈉后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鈉與氯化鈣或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鈣或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溶液,而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溶液顯中性,可以用酚酞試液檢驗反應后溶液的是否顯堿性來確定碳酸氫鈉是否存在,據以上分析解答。【解答】 (1)鹽酸和Na2CO3溶液反應是分步進行:反應1:Na2CO3+HCl=NaCl+NaHCO3(先);反應2:NaHCO3+HCl=NaCl+H2O+CO2↑(后);將碳酸鈉滴入過量的鹽酸中,碳酸鈉轉化為碳酸氫鈉,然后碳酸氫鈉再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故甲、乙兩組實驗中產生氣泡的是甲組;(2)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得到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而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鋇也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白色碳酸鈣、碳酸鋇產生,但同時也生產成了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影響了后續實驗中碳酸氫鈉的檢驗,而氯化鈉呈中性,不影響后續實驗中碳酸氫鈉的檢驗,因此實驗①的 CaCl2 溶液還可以用氯化鋇溶液替代;故選:D;(3)取少許待測溶液于一支試管,加入過量CaCl2溶液,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得到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溶液,因此步驟①中的實驗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4)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過量的氯化鈣,可以完全除去碳酸鈉,加入無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紅色,碳酸氫鈉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說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氫鈉,依據現象得出無明顯現象的試管中發生了“反應1”。28.(2024九上·余杭月考)杭州亞運會上使用的甲醇()被稱為"零碳",是全球首次零碳甲醇的實踐應用。這是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氫氧化鈉溶液"捕捉"、提純后和電解水產生的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醇和水。生產甲醇的步驟如下:(1)生成的可以被壓縮后儲存利用,這是因為 。(2)整個過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3)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和氫氣混合,一定條件下可以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則生產8噸甲醇可消耗 噸二氧化碳。【答案】(1)分子間有間隙(2)氧化鈣、氫氧化鈉(3)11【知識點】酸、堿、鹽的鑒別;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開用過濾進行分析;根據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又是捕捉室中的反應物,所以可以循環利用;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觀察圖示,氧化鈣還可循環利用,氧化鈣和氫氧化鈉都可以循環利用;(2)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解答】 (1) 生成的可以被壓縮后儲存利用,這是因為 分子間有間隙;(2)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又是捕捉室中的反應物,所以可以循環利用;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觀察圖示,氧化鈣還可循環利用,氧化鈣和氫氧化鈉都可以循環利用;(3)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的作用下能轉化為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設生產1噸甲醇可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CO2+3H2CH3OH+H2O44 32x 8tx=11t答:生產1噸甲醇可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1t。29.(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為探究某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先后進行了四次實驗(除鐵外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實驗數據如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30所加稀硫酸的質量 100 120 80 X生成氫氣的質量 0.1 0.1 0.1 Y(1)上表第四次實驗中合金里的鐵恰好與稀硫酸完全反應,則 , 。(2)列式計算該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答案】(1)240;0.6(2)解:Fe+H2SO4=FeSO4+H2↑56 2X 0.1g= x=2.8gFe%==28%【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一、二次實驗相比說明10g合金與足量硫酸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一、三次實驗相比說明80g稀硫酸與足量合金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即10g合金與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2g氫氣.由此可以得到X、Y的值.由第四次實驗數據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解答】一、二次實驗相比說明10g合金與足量硫酸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一、三次實驗相比說明80g稀硫酸與足量合金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即10g合金與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2g氫氣.10g:30g=80g:X,解得X=240g;10g:30g=0.2g:Y,解得Y=0.6g。30.(2024九上·余杭月考)硫酸鹽的結晶水合物通常稱為"礬",我國多部古籍都有記載。(1)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綠礬可用黃鐵礦為原料制得。綠礬的化學式為,綠礬受熱失去結晶水的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唐代《千金翼方》記載,明礬可入藥用。明礬的化學式為,其中m= 。(3)東漢《神農本草經》記載,膽礬能"化鐵為銅"。膽礬的化學式為,某同學為測定膽礬中結晶水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中稱量得到如下數據:加熱前坩堝的質量 加熱后坩堝的總質量(坩堝) (坩堝+晶體)膽礬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請用字母表示)。膽礬加熱完全后,不能將坩堝放在空氣中直接冷卻而是需要放到干燥器中冷卻的原因是 。【答案】(1)化學(2)2(3);無水硫酸銅在冷卻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重新變成膽礬晶體【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鹽與化肥【解析】【分析】(1)根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定義進行分析;(2)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3)根據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生成的水的質量為:m3-m2,晶體的質量為m2-m1,故膽礬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解答】 (1)膽礬受熱失去結晶水生成硫酸銅和水,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2)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2 12H2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9+27+(32+4×16)×2+12×(1×2+16)=474;(3)根據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生成的水的質量為:m3-m2,晶體的質量為m2-m1,故膽礬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膽礬加熱完全后,不能將坩堝放在空氣中直接冷卻而是需要放到干燥器中冷卻的原因是無水硫酸銅在冷卻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重新變成膽礬晶體。31.(2024九上·余杭月考)NaOH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劑。(1)將某NaOH溶液逐滴滴入到一定量的稀鹽酸中,pH隨滴入NaOH溶液的體積而變化的圖線如圖1,其中合理的是圖 (填"甲"或"乙")。(2)向長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時,意外發現有氣泡產生,請解釋其原因 。(3)圖2是一個500mL的三頸燒瓶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A頸、C頸分別連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氫氧化鈉濃溶液的注射器,B頸插有兩端開口的玻璃導管(伸入瓶內的一端連有小氣球),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如下的實驗操作:(已知1體積水恰好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先通過A頸往瓶內緩慢注入20mL水,觀察小氣球形狀的變化;過一段時間后再通過B頸往瓶內緩慢注入20mL氫氧化鈉濃溶液,再次觀察小氣球形狀的變化。請描述整個過程中小氣球形狀的變化情況,并對此作出合理的解釋。答: 。【答案】(1)乙(2)氫氧化鈉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后生成了碳酸鈉(3)1體積水恰好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開始氣球沒有明顯變化;過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瓶內氣壓變小,氣球變大【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鹽酸的pH值小于7,滴加氫氧化鈉,pH值逐漸增大,所以圖象開始的起點從小于7開始進行分析;(2)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進行分析;(3)根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以及碳酸鹽遇酸化氣結合壓強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鹽酸的pH值小于7,滴加氫氧化鈉,pH值逐漸增大,所以圖象開始的起點從小于7開始,所以其中合理的圖象是乙;(2)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向在空氣中長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時,意外發現有氣泡產生;(3)1體積水恰好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開始氣球沒有明顯變化;過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瓶內氣壓變小,氣球變大。32.(2024九上·余杭月考)某科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氯化氫氣體的性質。先在干燥的圓底燒瓶里收集滿氯化氫氣體,用帶有玻璃管和膠頭滴管(預先吸入蒸餾水)的塞子塞緊瓶口;然后倒置圓底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蒸餾水(預先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試液)的燒杯里;最后擠壓膠頭滴管使滴管中的蒸餾水進入圓底燒瓶,并打開止水夾。可以觀察到大燒杯中的紫色液體沿著玻璃管噴入圓底燒瓶,形成美麗的紅色噴泉,并且紅色液體逐漸充滿了整個圓底燒瓶。(1)根據上述現象推測,氯化氫氣體具有的物理性質: 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鹽酸,鹽酸溶液中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微粒是 。(2)物質的性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和生石灰都可以用作干燥劑,上述三種干燥劑中,能用來干燥氯化氫氣體的是 。(3)已知影響氣體壓強的因素:在密閉容器中,氣體壓強()的大小受氣體質量()、氣體體積()、氣體溫度()的影響,使氣體壓強增大的關系如圖所示,反之則使氣壓減小。本實驗擠壓膠頭滴管使滴管中的蒸餾水進入圓底燒瓶,導致瓶內氣體壓強減小的因素是 。【答案】(1)極易溶于水;H+(2)濃硫酸(3)氣體質量(m氣)【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氯化氫極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呈酸性;(2)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都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呈堿性,不能用來干燥酸性氣體。【解答】(1)氯化氫極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呈酸性,溶于水后燒瓶內壓強減小,外界大氣壓將燒杯中滴有少量的紫色石蕊試劑的水壓入燒瓶,形成美麗的紅色噴泉;酸能使紫色石蕊試劑變紅,故鹽酸中使紫色石蕊試劑變色的粒子是H+;(2)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都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都呈堿性,不能用來干燥酸性氣體;能用來干燥氯化氫氣體的是濃硫酸。(3)本實驗擠壓膠頭滴管使滴管中的蒸餾水進入圓底燒瓶,導致瓶內氣體壓強減小的因素是 氣體質量(m氣)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科學10月獨立作業試卷(1章)(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科學10月獨立作業試卷(1章)(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