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信息的來源》教學設計教學課題 信息的來源教材解析 本課程內容來自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在線信息獲取” 中的第 1 課《信息的來源》。教材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信息獲取的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在信息時代獲取和處理信息的基本能力,為后續進一步學習信息科技相關知識奠定基礎。 教材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通過列舉閱讀、視聽、網絡、交流、實踐等常見的信息獲取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對信息來源的初步認識。接著,以電影院售票處、文具店、水果店等具體場景為例,詳細分析了不同場景下的信息來源,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獲取方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在課堂信息來源部分,教材引導學生回顧課堂學習過程,強化學生對學習場景中信息獲取方式的認知。此外,教材還通過 “做一做”“議一議”“挑戰” 等環節,讓學生在實踐操作和情景應用中,學會根據不同需求選擇合適的信息獲取方式,并分析各種方式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教材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體現了信息科技學科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正處于信息快速增長的學習階段,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但對于信息來源的認識可能較為零散和表面。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已經有了一些獲取信息的經驗,例如通過看電視、聽廣播、閱讀書籍等方式獲取知識和娛樂信息,也會在與家人、朋友和老師的交流中獲得信息。然而,他們可能尚未系統地思考過信息的來源以及不同獲取方式的特點和優勢,缺乏對信息獲取途徑的深入理解和選擇能力。 在認知水平方面,三年級學生開始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直觀、生動的例子和場景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們在課堂學習中已經逐漸適應了小組合作和討論的學習方式,但在自主探究和總結歸納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引導和培養。同時,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教學過程中需要設計多樣化的活動來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設計思想 一、以學生為中心 整個教學設計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為出發點,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生活場景和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例如,在分析不同場景的信息來源時,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匯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深入理解信息獲取方式的多樣性。 二、理論聯系實際 強調知識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將抽象的信息獲取知識融入到具體的生活場景和實際問題中。從學生身邊熟悉的電影院、文具店、水果店等場景入手,讓學生感受到信息獲取無處不在,體會到信息科技對日常生活的重要影響。同時,通過情景應用環節,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 “低碳生活” 征文、杜鵑花養護方法獲取等情境中,培養學生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信息獲取方式的能力,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三、多樣化教學方法 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講授法用于講解基本概念和知識要點,確保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討論法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演示法通過展示圖片、視頻等資料,直觀呈現信息來源和獲取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內容;實踐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種教學方法相互配合,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富有成效。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能夠列舉常見的信息來源,如閱讀、視聽、網絡、交流、實踐等。 2.學生能識別不同場景(如電影院、文具店、水果店、課堂等)中的具體信息來源,并理解其獲取信息的方式。 3.學生可以闡述探究實驗、網絡查詢、查閱資料、交流溝通、實踐驗證等信息獲取方式的優勢。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場景(如電影院售票處、文具店、水果店等),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信息來源的能力。 2.以小組討論、做一做、議一議等活動形式,提升學生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信息獲取方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體會到信息在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意識。 2.培養學生對信息科技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探索信息獲取方式的熱情。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信息來源及其在不同場景中的體現;掌握不同信息獲取方式的優勢;學會根據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信息獲取方式。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不同信息獲取方式的特點和優勢,并能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在信息爆炸時代篩選有效信息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準備 計算機、課件、任務單、教師電腦、音視頻資源教學過程一、趣味導入 播放一段充滿各種信息元素(如新聞片段、廣告、動畫等)的短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在視頻中看到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是從哪里來的。 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知道哪些信息,以及這些信息是如何被自己知道的,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信息的來源。 二、知識新授 (一)信息來源大揭秘 通過 PPT 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信息獲取方式,如閱讀(故事書、科普書、報紙、雜志)、視聽(廣播、電視節目)、網絡(搜索引擎、知識短視頻)、交流(問老師、與小伙伴聊天、打電話、用微信)、實踐(做實驗)等,并結合生活中的簡單例子進行解釋。 引導學生思考在獲取不同類型信息時可能會用到的方式,例如獲取知識可能更多用到閱讀和網絡查詢,了解時事新聞可能會通過視聽渠道等。 (二)場景中的信息來源分析 以電影院售票處為例,詳細分析信息來源: 售票員告知:電影場次、座位情況等,如 “《流浪地球 3》今天 14:00、16:30、19:00 場,14:00 場中間位沒了”。 電子顯示屏展示:電影名、場次時間、票價等滾動播放。 宣傳海報和展架:有電影主演、類型、影評推薦語、周邊產品或優惠活動信息。 手機應用程序輔助:查看電影詳情、評分、評論,在線選座看座位狀態。 分組討論文具店和水果店中的信息來源,每組選擇一個場景進行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 文具店信息來源: 商品標簽和價格牌:注明文具名稱、功能、材質、品牌及售價,如 “晨光中性筆,0.5mm,2 元 / 支”。 店員介紹:針對不了解或特定用途文具介紹規格、頁數、裝訂方式等細節。 陳列布局傳達信息:按品牌或類型分區陳列,新上市或促銷文具放顯眼位置。 產品說明書和宣傳冊:復雜文具可能有說明書或宣傳冊介紹功能使用方法、技術參數。 水果店信息來源: 水果標簽:標注水果名稱、產地、價格,如 “山東紅富士蘋果,煙臺產,8 元 / 斤”。 店員講解:介紹水果口感、甜度、是否當季等,如 “草莓很甜,剛從本地采摘”。 水果擺放和展示:按種類、新鮮度、價格擺放,當季新鮮水果顯眼,進口國產分開標。 品嘗活動(部分有):通過品嘗了解水果口感味道決定是否購買。 (三)課堂上的信息來源探索 引導學生回顧課堂學習過程,思考在課堂上獲取信息的方式,如教師講授(口頭講解、肢體語言輔助、課堂提問解答)、教材和教輔資料、多媒體資源(教學課件展示、視頻音頻播放)、課堂互動與小組合作(小組討論分享、同學交流展示)等。 三、實踐操作 (一)信息獲取方式大匹配 展示一些具體的場景和信息需求,如 “想要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查找歷史事件的詳細資料”“知道明天的天氣情況” 等,讓學生思考并說出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取信息,將對應的方式和場景進行匹配,完成 PPT 中的 “做一做” 部分。 (二)小組探究與分享 分小組研究探究實驗、網絡查詢、查閱資料、交流溝通、實踐驗證等信息獲取方式,討論每種方式的優勢,每組選擇一種方式進行詳細分析,然后制作簡單的匯報卡片。 小組代表展示匯報卡片,向全班介紹自己小組討論的信息獲取方式及其優勢,其他小組可以進行補充和提問,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強化學生對不同信息獲取方式優勢的理解,完成 PPT 中的 “議一議” 部分。 四、情景應用 (一)低碳生活資料搜集策略 提出情境:學校組織了以 “低碳生活” 為主題的征文活動,讓學生思考如何獲取與主題內容相關的資料。 引導學生討論,除了網絡查詢,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取資料,如查閱環保類書籍、向環保專家或老師請教、觀察身邊的低碳行為進行實踐驗證、與同學交流分享獲取多元觀點等。 學生分享自己的選擇及理由,教師給予反饋和指導,提醒學生根據資料的權威性、全面性、新穎性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提高學生選擇合適信息獲取方式的能力,完成 PPT 中的相關 “挑戰” 部分。 (二)杜鵑花養護方法獲取途徑 創設情境:勞動課上老師要求說一說杜鵑花的養護方法,讓學生討論獲取答案的方式。 鼓勵學生思考如果允許上網可以如何查詢,以及在不能上網的情況下可以向誰請教(如養花經驗豐富的長輩、花店工作人員等),還可以查閱養花書籍或資料。 學生交流后,教師進行總結,強調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信息獲取方式的重要性,完成 PPT 中的相關 “挑戰” 部分。 五、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常見的信息來源、不同場景中的信息獲取方式以及各種信息獲取方式的優勢。 再次強調根據不同需求和情境選擇合適信息獲取方式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積極運用所學知識獲取有用信息。 六、課后拓展 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如動物習性、旅游景點等),嘗試通過至少三種不同的信息獲取方式收集相關資料,并記錄下每種方式獲取信息的過程和收獲,下節課進行分享和交流。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觀察生活中的信息來源,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信息來源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探索和學習的習慣。教學反思本節課學生積極參與,本次教學達成了讓學生認識多種信息來源及獲取方式的目標,學生能結合場景分析。教學活動多樣,小組討論活躍課堂氣氛。但網絡查詢優勢講解時,對其信息繁雜的弊端強調不足。實踐操作環節,個別學生未能充分參與。未來教學需改進,提升學生信息篩選及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后續應更注重個體差異,加強引導,提高學生信息獲取和應用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