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課標要求】通過了解隋唐時期的高度繁榮,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制度變化與創新。【重點難點】重點:科舉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調制的積極作用和兩稅法的特點。難點:漢代至唐代間賦稅制度的變化。【概念聚焦】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創立于曹魏時期。由朝廷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分為九個品級,朝廷以此授予相應官職。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以家世門第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2.科舉制科舉制是開創于隋朝、發展于唐朝的選官制度,被以后歷朝沿用。其以考試為手段,以成績為標準,以儒家經典為內容,打擊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提高了統治集團的文化素養,有利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一定意義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后經歷朝調整,日趨完善,明清八股取士走向僵化,逐漸成為思想文化專制的工具,晚清政府于1905年將其廢除。3.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礎上,中央設中書省(草擬)、門下省(審核)和尚書省(執行),三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在門下省設政事堂,作為三省宰相共同議定軍國大政的場所。相權一分為三,各部門又相互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辦事效率,同時相互監督、牽制,有利于君主專制的加強,這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創新。4.均田制北魏到唐前期實行的一種封建土地國有制。它將部分國有土地(包括戶絕田、罪沒田、無主荒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戶。農民依法占有少量土地,成為自耕農,并向政府繳納賦稅。均田制實施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租調制度和租庸調制也是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實行的賦稅制度。均田制瓦解后,租庸調制也隨之無法推行。5.兩稅法兩稅法將各種名目的賦稅統一并到戶稅和地稅這兩稅中,主要按土地和財產的多少征稅,開始改變以人丁為主的收稅標準,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1、 自主學習請閱讀教材盡量填補以下內容,不能在教材上找到的內容請在上課時認真聽講補充完整。重要時間(核心知識):朝代 主要選官制度 中樞體制 賦稅制度夏商西周 世官制 略 井田制上公田收成作為賦稅春秋戰國 薦舉制、軍功爵制 略 出現田稅、人頭稅、徭役秦朝 向官吏學習律令而為官 三公九卿制 田賦、人頭稅、徭役(勞役和兵役)漢朝 察舉制 漢武帝實行中外朝制度;東漢增強尚書臺作用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三省制雛形出現 租調制,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隋唐 科舉制 三省六部制 唐初,租庸調制;780年后,兩稅法1、九品中正制何時創立?有何特點?有何影響?(1)創立時間:曹魏時期。(2)特點:①中央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級高低授以相應的官職。②選官標準從初創時期的重視家世、道德和才能,演變為西晉時期主要看重家世。(3)影響:將評議權收歸中央,在一定時期內加強了中央集權;但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2、科舉制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有何影響?中國古代選官、用官制度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1)科舉制的發展歷程:隋煬帝設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擴大了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了武舉和殿試;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其后各朝繼續完善,明清科舉制僵化腐朽,1905年廢除。(2)科舉制的影響(核心知識):科舉制影響積極影響 社會整合功能 打破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促進社會公平,加速了社會流動,擴大統治基礎促進重學風氣 促進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推動教育的發展提高官員素質 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鞏固國家統一 選官權力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推動世界文明 影響周邊國家,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產生了較大影響消極影響 禁錮思想 強化了儒學正統地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識、新學科的滲透和發展;壓抑了科學技術的進步(3)中國古代選官、用官制度的發展趨勢:①選官標準:由家世門第逐漸發展到才學; ②選拔方式:由推選逐漸發展到公開考試。③選官形式:人才選拔逐步制度化,日益嚴密,體現相對公平、公開、客觀的原則;④選官基礎:日益擴大,官員的素質不斷提高。 ⑤主要啟示:公開公正、德才兼備、考試錄用。⑥逐漸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錮了思想,壓制了人才。3、唐朝三省六部制是如何運行的?有何影響?中國封建社會中央官制發展趨勢是怎樣的?(1)唐朝三省六部制的運行(核心知識):(2)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響:①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權的獨尊。②通過政事堂的協調,以及三省之間的明確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③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對此后歷朝產生了深遠影響。(3)中國封建社會中央官制發展趨勢: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被削弱直到被廢除;由為皇帝服務向為國家服務轉變。4、唐朝兩大賦稅制度的內容有哪些?各有何影響?為何唐朝賦稅制度會轉變?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演變有何特點?(1)租庸調制:內容:21-59歲成年男子負擔租庸調,其中的租是田租(交納定量的谷物);調是人頭稅(交納定量的絹或布);庸是可以納絹或布代徭役。影響:①積極:規定了農民負擔的上限,以庸代役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有利于促進農業的發展,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②局限性:以均田制下的人丁負擔租庸調,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壞就難以維持。(2)兩稅法:內容:①由中央政府確定總的稅額,分配到各地征收;②按人口居住地重新編訂戶籍,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④一部分稅收(部分戶稅)征收貨幣稅。影響:①簡化了稅收名目,擴大了收稅對象,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②它標志著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漸過渡到以土地財產多少為主,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大變革和進步。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葉中國古代賦稅的基礎。③使得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松。④部分稅收以貨幣征稅,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3)唐朝賦稅制度變化原因:①唐朝土地兼并使得均田制無法維持,租庸調制也就無法維持。②安史之亂后人口流散,難以正常依據戶口收取租庸調;③安史之亂后唐朝政府的財政困難。④安史之亂后地方賦稅征收混亂,百姓負擔重。(4)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演變的特點:①征稅標準:逐漸由以人丁為主向以土地財產為主轉變(以兩稅法為標志),直至取消人頭稅(以清朝雍正時攤丁入畝為標志),反映了封建國家對農民人身控制逐漸松弛。②徭役:由農民必須服徭役,逐漸發展為納絹代役(以租庸調中的“庸”為標志)。③賦稅交納形式:由以實物為主向以貨幣為主轉變(以一條鞭法為標志),反映了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④征稅時間:由不定時發展為基本定時(以兩稅法為標志)。⑤稅種:由繁雜多項逐漸演變為簡化單一(以兩稅明朝一條鞭法為標志)。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選官制度材料一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國每歲薦舉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為官,成為定制。——據閻步克《漢選官制變遷史稿》材料二魏晉時代,中央政府行使職權能力有限,全國選舉難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務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訪同鄉輿論,尤以德才為先,開列各地區人才,造成表冊,送政府作為錄用之根據。——據錢穆《中國傳統政治》材料三宋代宰相祖輩任官情況表曾祖、祖父或父親任官情況 宰相人數北宋(71) 南宋(62)高級官員 20 8中級官員 15 10低級官員 12 8無官職記錄 24 36——據2018年全國高考歷史III卷整理材料四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據《明史》卷七十《選舉二》思考:(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西漢與魏晉時期實行的選官制度,并歸納二者的相同之處。(2)根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科舉制。(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古代選官制度所蘊含的政治智慧。(1)西漢,察舉制。魏晉:九品中正制。相同點:選拔依據都注重品德;選拔途徑都是由地方向中央舉薦。(2)積極:唐宋時期的科舉制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加強社會階層的流動性;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進步性;提升了從政士人的文化素養,為行政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條件;有益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等。消極: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束縛了思想,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人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3)政治智慧:平衡利益;順應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發社會活力,與時俱進。 探究二 三省六部制材料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最高議事機關稱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須用皇帝詔書名義頒布者,事先由政事堂開會議決,送進皇宮畫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蓋印中書門下之章發下。沒有政事堂蓋印,即算不得詔書,在法律上沒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軍國大事,照例先由中書省中書舍人(中書省屬官)各擬意見,再由宰相(中書省)審核裁定,送經皇帝畫敕后,再須送門下省,由給事中(門下省屬官)一番復審;若門下省不同意,還得退回重擬。由此必得中書、門下兩省共同認可,那道敕書才算合法。——錢穆《國史新論》思考:根據材料和所學,分析隋唐時期宰相制度的特點。特點:①相權三分:中書省制定法令,門下省審核法令,尚書省執行法令。這樣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從而提高了行政效率;②職掌分明:三省職權按行政程序劃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書)、審核(門下)至執行(尚書),都經由三省處理;③節制君權:皇帝所頒政令,未經政事堂通過,不能施行;以相權節制君權,可彌補君主才干之不足。 探究三 賦稅制度材料一唐初,征收賦稅實行租庸調制,所謂“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這是以“人丁為本”的賦稅制度。到玄宗末年,戶籍制度廢弛,居民轉移死亡,土地買賣,財產變化,久未調查,也未重新登記造冊。這時,均田制已遭破壞,但征稅時,官府不管實際情況,只憑舊戶籍向鄉里按丁收稅。安史之亂后,戶口削減,按丁收稅已無法實行。——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材料二為了革除稅收的弊病,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并解決對藩鎮的軍事費用,建中元年(780年),楊炎向德宗建議實行“兩稅法”。兩稅法與租庸調不同,它“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資產少者則其稅少,資產多者則其稅多”。這樣就多少改變了貧富負擔賦稅不合理現象。同時,貴族官僚和商人也要按財產納稅,擴大了納稅面,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思考:(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代中期租庸調制無法繼續實行的原因。(2) 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代中期后賦稅制度的主要變化及影響。(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壞;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戶籍管理混亂;安史之亂導致人口銳減。(2)變化:由以人丁征稅轉向以資產征稅。影響:擴大了國家征收賦稅的對象;穩定并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為以后的稅制改革提供了借鑒。三、當堂鞏固1.有學者評論說:“科舉制的推行,克服了社會流動的堵塞,讓民間精英往體制內去流動,給中國帶來一種良性的社會治理。”據此可知,科舉制度的推行( )A.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B.保證了長治久安 C.使貴族政治退出歷史舞臺 D.擴大了統治基礎【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克服了社會流動的堵塞,讓民間精英往體制內去流動”并結合所學可知,科舉制有利于社會階層流動,打破了血緣世襲和士族門閥的壟斷,是更多來自庶族地主和普通百姓的優秀人才有機會進入官僚系統,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故選D項;“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說法絕對,排除A項;科舉制有利于鞏固統治,但“保證了長治久安”表述過于絕對化,排除B項;秦朝郡縣制的推行使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排除C項。2.六部九卿是古代中國中央行政機構。秦漢時,“九卿”所管理的事務中很多屬于皇帝個人和皇室家事,近似皇帝的近臣,而隋唐以降,“六部”取代了秦漢九卿的大部分職權,成為專門管理國家事務的核心部門。這反映出( )A.中央行政制度得到發展 B.君主專制遭到削弱 C.君主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文官政治得到強化【答案】A【解析】據材料“屬于皇帝個人和皇室家事……成為專門管理國家事務的核心部門”并結合基礎知識可知,隨著六部的設立,政府的職能更加明確和專業化,使得行政運作更加高效,每個部門可以專注于自己的職責范圍,減少了職能重疊和混亂,提高了政府的響應速度和處理國家事務的能力,同時制度更加規范化,有了明確的法規和程序,這有助于減少隨意性和腐敗,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更加穩定和持續,故選A項;六部制度的設立有助于更有效的加強對于國家事務的管理,是君主專制加強的表現而非削弱,排除B項; 中央行政機構的調整有利于提高君主行政效率,但材料僅涉及到調整的內容,沒有明確結果,排除C項;中國古代的文官制度起源較早,伴隨著科舉制度的創立和發展進一步成熟與發展,但材料僅涉及到機構的調整,沒有明確官員的具體選拔規范,排除D項。3.《文獻通考·職官考》在解釋政事堂出現的必然性時說,唐初置政事堂,蓋以中書出詔令,門下掌封駁,日有爭論,紛紜不決,故使兩省先于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由此可知,唐初設立政事堂意在( )A.強化中央集權 B.提高中央的決策效率 C.削弱宰相權力 D.限制君權的運用范圍【答案】B【解析】據材料“中書出詔令,門下掌封駁,日有爭論,紛紜不決”可知,唐朝原來的決策流程爭論紛紜,決策效率低下,政事堂設立后,將決策權集中于政事堂,然后再報告給中央,即提高了中央的決策效率,故選B項;設置政事堂是中樞權力機構的調整,與地方和中央的關系無關,強化中央集權的說法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項;據材料“兩省先于政事堂議定”可知,政事堂的設立體現了集體辦公的優勢,優化了決策流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削弱宰相權力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政事堂的設立屬于中樞權力機構的調整,是君權加強的表現,限制君權運用范圍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4.唐代中期,宰相杜佑在其編纂的《通典》中描述某一制度說:“百姓供公上,計丁定庸調及租,其稅戶雖兼出王公以下,比之二三十分(相當于十分之二、三收成的稅率)唯一耳。”該制度的推行( )A.以土地私有為前提 B.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C.以計口授田為基礎 D.有利于人口的流動【答案】C【解析】據材料“計丁定庸調及租”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唐朝時期的租庸調制,該制度是以計口授田為基礎(均田制),故選C項;租庸調制實施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土地,授田于民,而非土地私有,排除A項;租庸調制的實施,相對減輕了差役負擔,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排除B項;租庸調制以均田制為基礎,把農民牢牢控制在土地上,不利于人口的流動,排除D項。5.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楊炎推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征稅。據唐時人說法,此制與租庸調制最顯著的不同是“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據此可知,兩稅法( )A.限制了土地兼并 B.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徙 C.保證了生產時間 D.減輕了農民徭役負擔【答案】B【解析】據材料“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及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的兩稅法主要以田畝和家產多少為征稅標準,不再將人口固定在土地上,從而有利于人口的自由流徙,故選B項;兩稅法主要是按田畝收稅,它的實行并不能真正地限制士地兼并,排除A項;兩稅法實施之前的租庸調制中的“庸”有利于保證生產時間,排除C項;兩稅法主要是改變了征稅標準,在實施過程中不一定能夠減輕農民的徭役負擔,排除D項。6.在唐初的國家財政收入中,戶、地兩稅所占比例差距不大。天寶時,每年地稅所得約1240余萬石,約占國家全年收糧總數的1/2,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已經和租、調大約相等。這一變化反映出( )A.實施賦稅改革的可能性 B.百姓賦稅負擔相對減輕 C.國家管控力被嚴重削弱 D.租佃關系的進一步發展【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相比于唐初,天寶時期地稅比重顯著上升,“約占國家全年收糧總數的1/2”,與租、調相當,土地稅在國家財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揭示了租庸調制已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需要實施賦稅制度的改革,以更好地適應和調節社會經濟關系,故選A項;“相對減輕”不合題意、史實,與材料僅提及地稅比重增加構不成邏輯關聯,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稅收結構的變化,并未體現國家管控力的削弱,排除C項;“租佃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在明清時期,排除D項。1、東漢時期,察舉制依賴鄉里清議,選官權掌握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至曹魏時,中正(品評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將評議權收歸中央。由此可見,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A.與東漢察舉制一脈相承 B.以門第出身為品評標準C.加強了地方門閥的勢力 D.起初意在加強中央集權【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中正(品評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將評議權收歸中央”,可知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使官員的品評權從地方的士族收歸到了中央,反映了當時國家希望加強中央集權的意圖 ,故選D項;“察舉制依賴鄉里清議”說明察舉制下人才的評議權完全由地方掌握,而曹魏時期九品中正制下人才的評議權由中央掌握,排除A項;以門第出身為品評標準是在九品中正制實行后期,由于中正官的任免權掌握到了門閥士族手中才導致了九品中正制品評標準的改變,排除B項;“將評議權收歸中央”說明曹魏時期九品中正制下,人才的任免權依然掌握在中央手中,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排除C項。2、東晉時期瑯琊王氏家族與當時皇室力量勢均力敵,“王與馬,共天下”,生動反映了東晉政治的特色,與此相聯系的制度是( )A.血緣世襲制 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答案】C【解析】九品中正制使得選官權被世家大族所壟斷,故選C項;血緣世襲制以血統關系世代傳承名號、爵位以及財產等,是先秦時期實行的世卿世祿制,排除A項;漢朝實行察舉制,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B項;隋唐以后實行科舉制,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D項。3、唐朝詩人孟郊曾作詩云:“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與詩中描述的情景相關的制度是( )A.察舉制 B.科舉制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據所學唐朝科舉制可知,此詩名稱為《登科后》,是詩人孟郊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后所作的一首七絕,故選B項;察舉制是漢朝的選官制度,時間不符,排除A項;C項是確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的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D項是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時間不符,排除D項。4、 “永徽前,俊、秀二科猶與進士并列;咸亨后,凡由文學一舉于有司者。”“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材料反映的制度的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A.前期重視家世、道德、才能,后期主要看重家世B.唐朝建立后,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C.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了武舉和殿試D.唐玄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答案】C【解析】據材料“俊、秀二科猶與進士并列”“不由進士者”可知,該制度為科舉制,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人數,還首創了武舉(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和殿試(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進行區別、選拔官員),故選C項;九品中正制前期重視家世、道德、才能,后期主要看重家世,而材料是科舉制,排除A項;隋朝建立后,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排除B項;唐太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而不是唐玄宗,排除D項。5、唐朝時期參加科舉考試的人,要經過“考核資敘郡縣鄉里名籍…”、“刑家之子,工賈殊類”以及部曲、雜戶、奴婢等均無權參加科舉考試。但是,科舉選官的范圍較九品中正制要廣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資格參加科舉。據此可知( )A.科舉制不能選拔有用的人才 B.科舉制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C.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積極作用 D.科舉制有益于加強中央集權【答案】B【解析】唐代科舉選官的范圍較九品中正制要廣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資格參加科舉,說明與九品中正制相比,唐代科舉制下有更多的人可以參與考試,入仕為官,這意味著科舉制使得封建政權的統治基礎擴大了,故選B項;題干是講參與科舉考試的人員范圍比九品中正制更廣泛了,并不是說科舉考試能否選拔有用之才,排除A項;題干是將科舉制與九品中正制相比較,說明唐朝通過科舉考試的人員范圍擴大了,而不是強調九品中正制的積極作用,排除C項;題干體現的是科舉制使得人才選拔的范圍擴大了,而不是強調科舉制對中央集權的積極作用,排除D項。6、介紹唐朝時人們會想到“三省六部”“科舉選才”“玄奘西游”“鑒真東渡”,最能概括這些主題的是( )A.國家的統一與強盛 B.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D.制度創新與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三省六部”“科舉選才”體現的是制度創新,而“玄奘西游”“鑒真東渡”體現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故選D項;題干主要體現的是唐朝的制度創新與文化交流,并沒有體現國家的統一與強盛,排除A項;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只能反映在“玄奘西游”“鑒真東渡”,而不能體現在“三省六部”“科舉選才”上,排除B項;題干主要體現的是唐朝的制度創新與文化交流,與開放相關,而與繁榮沒有直接關聯,排除C項。7、隋文帝廢除北周以《周禮》為藍本設立的六官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順應了國家行政權力分化的趨勢。三省中掌“軍國政令,草擬制詔”的是( )A.門下省 B.中外朝C.尚書省 D.中書省【答案】D【解析】據所學,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的詔令,故選D項;據所學,門下省負責審核詔令,排除A項;據所學,行中書省是元代設立的地方機構,排除B項;據所學,尚書省負責執行,排除C項。8、三國曹魏時期,尚書臺從宮內遷至外朝,成為正規性名副其實的最高政府機構。魏晉又設中書省,掌機要、政令,因權大,故南北朝時又設門下省牽制之。迨至隋唐,正式形成最高政府機關三省分權制。三省分權制形成的實質是( )A.加強中央集權 B.提高行政效率C.強化專制皇權 D.不斷擴大相權【答案】C【解析】據材料“中書省……因權大,故南北朝時又設門下省牽制之”可知,三省之間相互牽制,彼此制約,完整的相權被分割,有利于加強皇權,故選C項;中央集權是指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中,全國軍政財大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絕對服從中央,材料不涉及把地方權力收歸中央,排除A項;三省分權,相互牽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政事堂的設立,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B項;三省分權,削弱了相權,而不是擴大了相權,排除D項。9、有人描述唐代三省長官的工作:每天上午三省長官齊集政事堂,根據皇帝的旨意,經過商議,取得一致意見。事畢,于下午各自回本省辦理。由此可見,政事堂的設立(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強了中央集權C.避免了決策失誤 D.實現了權力制衡【答案】A【解析】據“經過商議,取得一致意見。事畢,于下午各自回本省辦理”可知,政事堂的設立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貫徹落實皇帝的意志,提高行政效率,故選A項;材料強調的是中央官制問題,不是中央集權,排除B項;更快更好地貫徹落實皇帝的意志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完全避免決策失誤則太過絕對,排除C項;材料主要涉及政事堂對提高效率的作用,并未提及三省之間的權力制衡問題,排除D項。10、 “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即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對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敘述中屬于“史論”的是( )A.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均為宰相 B.尚書省下設六部分工處理政務C.三省分工明確,行政效率提高 D.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議事之處【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即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可知史實具有客觀性,史論屬于主觀評論,具有主觀性,“三省分工明確,行政效率提高”是三省六部制度的評價,故選C項;“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均為宰相”是三省六部制度的運行過程,具有客觀性,排除A項;“尚書省下設六部分工處理政務”是三省六部制度的具體職責,具有客觀性,排除B項;政事堂是三省六部制度的職能部門,排除D項。11、唐朝初期實行租庸調制,規定:每丁每年需納粟二石;納絹二丈、棉三兩;每丁每年需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則每天折納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由此可知“租庸調”的實施( )A.有利于保證農業生產時間B.加重了農民的賦稅負擔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現象D.加強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答案】A【解析】由“如不服徭役,則每天折納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可知,這有利于保證農民的農業勞動時間不被徭役所耽誤,故選A項;題干中的“庸”并不是增加的賦稅,而是與徭役相當的另一種負擔形式,這有利于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所以并不是加重農民的賦稅負擔,排除B項;租庸調制的實施是在均田制基礎之上的,均田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但是租庸調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項;租庸調制規定的繳納標準都是按照人丁,對農民的人身控制與之前(南北朝時期)相同,所以并不是加強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項。12、隋朝規定:租庸調中的庸,五十歲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將此加以推廣并制度化,并規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數。這一規定的變化( )A.加重了農民的賦稅和徭役負擔B.有利于經濟的恢復和發展C.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收稅標準D.極大提高了商品經濟水平【答案】B【解析】據材料“五十歲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并規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數”可知,唐朝將以庸代役制度化并規定役期的最高天數,保證了農民有較多的時間從事農業生產,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故選B項;以庸代役,農業生產時間較有保證,農民負擔相對減輕,排除A項;兩稅法“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收稅標準,排除C項;庸繳納的是絹或布等實物,不能極大提高商品經濟水平,排除D項。13、宋人錢彥遠上書稱:“臣聞隋唐之制,有賦、租、庸、調四者之入。自楊炎變兩稅法,天下稱便。”“天下稱便”的主要原因是兩稅法( )A.加強了人身控制 B.簡化了稅收名目C.縮小了征稅范圍 D.降低了賦稅稅率【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兩稅法改變了過去稅制混亂的局面,將稅收名目更加簡化,在固定的時間實現兩次征收,更加高效便捷,故選B項;兩稅法以土地、財產作為主要的征稅標準,有利于放松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排除A項;兩稅法以土地、財產作為主要的征稅標準,實際上也將地主和商人納入了征稅范圍,有利于擴大征稅范圍,排除C項;兩稅法主要針對的是征稅標準和征稅時間、征稅方式的改革,不涉及賦稅稅率的問題,排除D項。14、780年,宰相楊炎奏請唐德宗實行賦稅制度改革,收稅“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賦稅制度逐漸由“舍地稅人”朝“舍人稅地”方向發展。這一改革( )A.減輕了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風C.導致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瓦解 D.保證了農民生產時間【答案】A【解析】收稅“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說明,不以人身作為主要的征稅標準,而是以財產或者土地作為主要的征稅標準,這說明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減輕了,故選A項;由于以土地或者財產作為主要的征稅標準,意味著土地兼并得到了發展,所以并沒有抑制土地兼并之風,排除B項;楊炎的兩稅法改革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土地私有制的發展,而不是導致其瓦解,排除C項;題干中由“舍地稅人”朝“舍人稅地”方向發展的賦稅制度改革,沒有與農民的生產時間相關的內容,所以不能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排除D項。15、安史之亂后,均田制度瓦解,農民大量逃亡,政府財政收入銳降。為解決財政困難,唐政府推行了“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的賦稅制度。這一制度( )A.從根本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B.以財產性收入作為征稅依據C.促進了租佃關系的迅速發展D.以政府嚴格控制戶籍為前提【答案】B【解析】由材料“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可知為唐朝的“兩稅法”,以原有的地稅和戶稅為主,以財產收入作為收稅的依據,改變了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故選B項;兩稅法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農民的負擔,“根本”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給農民耕種,收取地租作為收益,稱為租佃土地經營方式,兩稅法不能促進租佃關系的發展,排除C項;兩稅法以原有的地稅和戶稅為主,對戶籍沒有嚴格的控制,排除D項。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唐代的兩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備了現在“民主”的因素。一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權,折射了現代三權分立和內部民主的影子;另一個和當今的公務員制度相似,為國家選拔了人才,實現了社會的有效流動。盡管受時代的制約,唐代的“民主”制度終沒能有效地繼續運行,只能稱其為“閃落的民主”,可歷史見證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進行過的不懈努力。——摘編自楊春莉《封建制度下閃落的民主》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兩大“閃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稱,并以其中與行政中樞有關的制度為例說明它被稱為“民主”的理由。(6分)名稱:三省六部制、科舉制。(2分)理由:中央決策機制上,形成了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核、交由皇帝御批、再交由尚書省執行的流程;三省職權分工明確,又彼此制約;三省長官共議國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權。(4分,答出其中2點即可)17、土地制度與賦稅制度的結合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支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自西晉末年以來,長期的戰亂使社會經濟徹底崩潰,直至北魏統一北方,無主土地和荒地仍大量存在。政府必須實施有效的政策將土地和勞動力重新結合起來,北魏強大的中央集權則為均田提供了有效的保證。另外,北魏早在建國時就曾實施“計口授田”的政策,將土地分授給民戶耕種,這為后來均田制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確立均田制,與此相適應的賦稅制度是租(庸)調制,唐初的租庸調制與之前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庸的制度化,這在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整理自李羨於《論均田制的興衰及其與租庸調制的關系》材料二 隨著土地買賣和土地兼并的加劇,大量可耕的官田和無主荒地,都被轉變為私田。國家掌握的可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逐漸減少,農民受田的數額愈發嚴重不足,逐漸喪失了繼續實施均田制的條件。高宗武周以來,戰爭不斷,日益增多的兵役和賦稅負擔使得“天下戶口,逃亡過半”,致使戶籍失真和管理混亂,均田制失去了貫徹執行的依據,無法有效地推行下去。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的賦稅制度也無法維持,政府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780年,唐德宗李適即位,宰相楊炎及時向德宗提出了一種新的賦稅制度。——整理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中古時代·隋唐時期·上冊》材料三 唐德宗接受了楊炎的建議,便在建中元年公布了這一新稅法,明令“丁租庸調,并入兩稅”,結束了以前賦稅制度繁雜混亂的狀態。自均田制崩潰以后,土地買賣更加公開而頻繁,田莊經濟日益發展起來了,新的稅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擔起一部分賦稅,商人也要在所經商的郡縣納稅。在實行的當年,唐王朝實際控制的納稅戶由一百二十三萬增加到三百多萬戶,全年征收的稅錢由一千二百多萬貫增至三千多萬貫。這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史上的重大變革,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整理自王仲犖《中國斷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1) 根據材料一,概括北魏實行均田制的條件。(2) 根據材料二,概括“新的賦稅制度”出現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制度的具體內容。(3)根據材料三,概括這一新稅法的“積極意義”。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從北魏到唐徳宗年間,賦稅征收的主要標準發生的變化。(1)條件:無主土地和荒地的大量存在;中央集權的強大;“計口授田”的經驗。(2)原因:土地兼并;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減少;戶籍制度的混亂;均田制的破壞;租庸調制無法維持;財政危機嚴重。內容: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3)意義:結束賦稅混亂局面;擴大收稅對象;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變化:從人丁轉為財產。【主干知識】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演變具體演變 時代 西周至戰國 漢朝 魏晉南北朝 隋至明清制度 世官制;薦舉;功勞制 察舉制 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標準 血緣;才能;軍功 才能、品德 門第為主 才學方式 貴族子弟繼承;薦舉;軍功 官吏查訪;推舉 評定授官 考試選官演變規律 選官標準 由血緣、家世門第發展為才學選官方式 由推選發展為公開考試選官原則 逐步制度化,公開、公平、客觀選官基礎 日益擴大,官員素質不斷提高一、選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1、含義: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由中正官將人才評定為九個等級,朝廷按等級高低授予官職。2、選官標準:初創時期,家世和才能并重;到西晉時,地方大族控制了選官權,門第族望成為主要標準。3、影響:(1)積極:初期將評品人物之權收歸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2)消極:后期成為維護門閥士族特權的工具,形成了“上品無寒門”的局面。(二)科舉制1、背景:士族衰落,庶族興起。2、發展歷程(1)隋文帝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隋煬帝建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形成。(2)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土、明經兩科為主。(3)武則天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4)玄宗時,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地位,以后成定制。(5)宋朝殿試親自由皇帝主持,廢明經科,進士科不考詩賦,專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考試實行糊名法。(6)明清八股取士,試卷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體裁只能用“八股”,阻礙社會的發展;明清時代的科舉制已經十分詳備,然而也日益僵化,完全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自由的文化專制工具。(7)清1905年廢科舉。3、評價(1)積極方面①對中國:A.政治上:加強了中央集權:將選官的權力,由地方收歸中央。擴大了統治基礎:打破士族對政權的壟斷,為庶族提供了參政機會,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將讀書、考試、做官連在一起。有利于追求公平公正:以考試成績為選官標準。B.思想上,科舉考試大都以儒學經典作為考查內容,鞏固了儒學的獨尊地位,統一了讀書人的思想。C.文化上,科舉考試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培養了大批文學巨匠,是唐詩、宋詞繁榮的重要原因。②對世界:古代東亞的日本朝鮮均效法中國舉行科舉,近代的歐美文官制度也來自中國的科舉制度。(2)消極方面①明清八股取士(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應考者不能發揮個人見解),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②忽視實用性學問,阻礙了科學技術的新發展。二、中樞政務機構——三省六部制1、沿革: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握有實權,繼而又有中書省、門下省,成為三省制的雛形;隋唐時期定型。2、運行機制:中書省負責決策,草擬和頒布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六部:禮部(主管禮儀)、吏部(主管官吏)、戶部(主管戶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軍事)、刑部(主管刑法)。后為提高效率,增設政事堂,為三省宰相議政場所。3、影響(1)加強了皇權: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宰相數量增多,三省長官都是宰相。(2)節制君權:皇帝所頒政令,未經政事堂通過,不能施行,以相權節制君權,可彌補君主才干的不足。(3)進一步完善了中央政權:三省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集思廣益,減少了決策失誤。(4)局限:集權下的分權,無法從根本上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三、賦稅制度(一)租(庸)調制1、目的:適應均田制,保證國家賦稅的征收。2、內容:農戶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繳納一定量的布帛,叫做“調”;服徭役的期限內,不去服役可以納絹或布代役,叫做“庸”。3、影響(1)積極:改變了原先賦稅的混亂,減輕了農民負擔;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有利于促進農業的發展,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2)消極:以人丁為計征對象的租調制和租庸調制的基礎是均田制。勞動者能占有一小塊土地,從事生產勞動,按人丁計征才有可能。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壞,農民喪失土地,這種以人身為本的租庸調制就不可能維持。(二)兩稅法1、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嚴重,均田制遭破壞,租庸調制難以維持;國家財政緊張。2、內容:(1)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2)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故曰“兩稅法”。3、特征:不再按丁征稅,改為按資產和田畝征稅。4、影響(1)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2)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3)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大地主隱瞞財產,向農民轉嫁負擔,農民負擔更嚴重。【拓展解難】一、認識:隋唐時期的制度創新。1、創新:(1)政治制度上,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官僚機構,提高了行政效率。科舉制抑制了門閥勢力,擴大了官吏來源,提高了官員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2)經濟制度上,租庸調制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賦稅負擔,有利于荒地的開墾,政府的賦稅收入有了保障,鞏固了府兵制;兩稅法使唐朝中期以來混亂的稅制得到統一,在一定時期內,保證了國家財政稅收;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進步。(3)軍事制度上,募兵制取代府兵制。①府兵制,即府兵平時耕種土地,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其最大特點是“兵農合一”。由隋文帝確立,唐太宗對其進行調整和健全,有利于鞏固邊防和加強中央集權。②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國家以雇傭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種軍事制度。唐玄宗建立,減輕了農民的兵役負擔,有利于生產的發展,封建國家得以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軍隊。2、認識:(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隋唐時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術創新為隋唐社會發展注入活力,鑄就了隋唐的繁榮時代。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與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是緊密相連的。(2)制度創新要適應本國國情,順應生產力發展,符合時代潮流。符合國情的創新會推動生產力發展,反之就會阻礙社會發展。實踐證明唐朝設節度使,不利于中央集權,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使唐朝走向衰敗。(3)創新是在歷史繼承中的創新,也是政治制度歷史變革中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隋唐科舉制強化了兩漢察舉制的考試因素;而三省六部制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西漢漢武帝以尚書為主的中朝決策機構的形成時期。(4)每一個封建王朝走到盛世的時候,都會出現各種弊端,進行制度改革和創新能緩解社會矛盾,延續王朝的壽命,但是不能解決根源問題。其根源在于封建專制制度本身。二、理解:科舉制的社會整合功能。打破了歷史上世襲的傳統模式,促進社會階層轉化,加速了社會流動,具有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合理性內核和價值理念。三、了解:均田制。國家將無主荒地分給流民,流民承擔國家的賦稅徭役的制度。北魏最早實行,隋朝和唐朝前期也曾實行。這種政策在一定時期內穩定了農民生活,增加了財政收入。土地分成兩種:露田,身死還田,不準買賣;桑田,又稱永業田或世業田,允許買賣。唐朝的租庸調制和府兵制都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之上。這種政策的實行必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國家掌握大量土地,二是出現大量流民,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國家無田可分,被迫停止,租庸調制和府兵制也無法實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