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8課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教學目標】1.※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認識其地位及其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指導意義。2.※知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并能對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進行史料實證;了解我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和世界的意義。3.★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與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這三個層面內容及相互關系的分析理解,結合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進程,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以唯物史觀認識先進理論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教科書分析】本課共分為三個子目,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提出”“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提出包括提出時間和主要內容。綜合國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成就。國際影響力擴大則體現在21世紀以后我國提出了外交工作總體布局和展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本課重點: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的表現。本課難點: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本課建議授課時間為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視頻)提問:你們對這屆奧運會了解哪些?有哪些感受?教師點撥:中國金牌總數第一,氣勢恢宏,感受到了祖國的繁榮和強大,充滿了自豪感。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中國向世界展現了自己的風采,我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繁榮和強大。而這一切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的集中體現。二、新課教學1.綜合國力不斷提升(1)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請學生根據下表數據并結合教科書,概括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成就。中國經濟變化數據項目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GDP(億元) 3678.7 15180.4 85195.5 319244.6進出口總額(百萬美元) 20638.0 102784.0 323949.0 2563255.0外匯儲備(億美元) 1.67 33.72 1449.59 19460.30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預設:從改革開放到2012年,中國國民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2005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我國的許多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更是成為世界第一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大國。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10年間,貨物貿易額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過渡: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國其他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下面是某歷史學習小組的同學分享的幾組圖片(圖略),你能否依圖介紹中國取得的成就,并談談自己的感受。(2)重要學科前沿和戰略必爭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請學生結合圖片和教科書,認識中國在重要學科前沿和戰略必爭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預設;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三峽水利樞紐、青藏鐵路、南水北調等。(3)農村、農業得到全面發展。請學生繼續看圖片并結合教科書,感受中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預設:國家繼續加大對農村和農業的扶持力度。2006年起取消農業稅,這是一項歷史性成就。中國的糧食產量持續增長。【設計意圖】通過搜集圖片,讓學生在拓寬視野的同時,也直觀感受祖國改革開放的成果;解讀圖片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4)民生不斷得到改善。請學生繼續看圖片并結合教科書,感受國家在推進和改善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預設:增加教育經費,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免費,發展高等教育。實施“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增加就業。初步建立了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過渡:綜上所述,隨著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不斷擴大。2.“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請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思考:香港、澳門能夠順利回歸的原因是什么?教師點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增強,這是香港、澳門能順利回歸的根本原因。“一國兩制”的提出,為香港、澳門回歸提供了基本政策。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通車,更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此外,海峽兩岸關系也得到新的發展。請學生結合課本第三子目相關內容歸納、思考: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海峽兩岸關系有何新發展?教師點撥:時間 重大舉措 影響1979年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 鄭重宣示在新歷史條件下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及一系列政策主張1992年 海基會與海協會會晤 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1993年 汪辜會談 標志著兩岸關系發展邁出重要一步2005年 《反分裂國家法》 體現了黨和國家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2015年 習近平和馬英九會面 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一頁請學生閱讀材料,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歷史意義。教師點撥:“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提供了政策保證,它為解決臺灣、香港、澳門問題指明了方向,也為國際社會解決國家間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借鑒。【設計意圖】通過表格歸納“一國兩制”的措施,幫助學生回顧初中所學知識,節省時間。3.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1)提問:進入21世紀,中國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預設:提出了“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外交工作總體布局,中美、中俄關系總體穩定,周邊關系取得突破。2002年,中國同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2003年,中國同歐盟確定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10年,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2)提問:在世界治理機制的改革方面,中國作出了哪些努力?預設: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中國致力于推動世界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并從第二年開始,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領導人建立了定期會晤機制。中國還積極參與安全和反恐等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教師點撥:總的來說,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主要體現在堅持和平發展、促進與世界各國友好合作、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等方面。【設計意圖】以問題引領,讓學生對教科書多而雜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在此過程中感受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達到有的放矢、高效學習的目的。三、課堂小結小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進行探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偉大成就,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在為我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同時,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板書】第28課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1.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2.重要學科前沿和戰略必爭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3.農村、農業得到全面發展4.民生得到不斷改善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三、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基礎訓練】一、選擇題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眾多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以下條目中展示了我國自主研發和制造實力的是( )①“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②“復興號”高鐵動車③“蛟龍號”載人深潛器 ④射電望遠鏡FAST(天眼)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2019年11月11日,某電商“雙11”開場14秒成交額破10億元;1分36秒成交額破100億元。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A.網絡技術的發展 B.量子理論的提出C.生物技術的突破 D.航天技術的進步3.1978年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張;進入21世紀后,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種變化反映了( )A.中國適應國際形勢由兩極到多極化變化的趨勢B.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由注重數量到注重質量C.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指導思想不斷發生變化D.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成熟4.廣大發展中國家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人類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力量。“一帶一路”沿線基本上都是發展中國家,中國積極與這些國家擴大交往,謀求共同發展。由此可知( )A.中國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B.中國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C.中國重視與發展中國家建立友好關系D.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二、非選擇題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材料二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1)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思想有哪些?(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中國共產黨在探索這條“自己的道路”的過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有哪些?以史實證明“走自己的道路”所取得的實踐成果(任意兩個不同領域的實例)。(3)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簡析“一帶一路”對中國和世界產生的影響。答案1.D。2.A。3.D。4.C5.(1)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2)理論成果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成果(略)。(3)讓中國有利于進一步融入世界,擴大開放;加快中國經濟發展與和平崛起的步伐。有利于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有利于國際局勢的穩定,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