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單元考點大通關】浙教版科學九上第四章 代謝與平衡(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單元考點大通關】浙教版科學九上第四章 代謝與平衡(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第四章 代謝與平衡
01七大營養素及其作用
一、食物體內氧化和體外燃燒
共同點:都是氧化反應,都能釋放熱量
不同點:體內氧化是一個緩慢的氧化過程,能量是逐步釋放的;
體外燃燒是一個劇烈的氧化過程,迅速地放出熱量。
實驗:測試食物能量的實驗結論:花生仁(脂肪)是較好的能量來源。
熱量價:每克營養物質在體內氧化時的產生的能量。
三大營養物質的熱量價 蛋白質:16.7千焦/克 糖類:16.7千焦/克 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營養素及其作用
水 (1)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2)各種生理活動的基礎
糖類 (1)是人體細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2)人體細胞的—種組成成分
蛋白質 (1)是細胞生長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2)可以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部分能量 (3)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脂肪 生物體貯存能量的物質
無機鹽 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維生素 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機物。 除維生素D外,其他維生素人體均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粗纖維 來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纖維素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對人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進腸道蠕動,利于排便等
常見維生素的名稱、來源和缺乏癥(供參考)
名稱 缺乏癥 主要來源
維生素A 夜盲癥、角膜干燥癥 肝、魚肝油、卵黃、牛乳、胡蘿卜
維生素B1 腳氣病 米糠、麥麩、卵黃、酵母
維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癥 卵黃、酵母、大豆、胚芽、肝
維生素C 壞血病 蔬菜、水果
維生素D 成人骨軟化、兒童佝僂病 魚肝油、卵黃
維生素E 肌肉萎縮等 谷物胚芽、植物油、綠葉
小結: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的種類及數量都不相同,幾乎沒有一種食物同時含有7類營養素。
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營養的搭配。
01 消化系統的組成
一、消化系統的組成
1.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組成。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消 化 管 結 構 功 能 圖 示
口 腔 A.牙齒:切斷、撕裂、磨碎食物。 B.舌:攪拌和吞咽食物,辨別食物味道及輔助發聲的作用。 C.唾液腺:(三對)分別是腮腺、頜下腺、舌下腺。 能咀嚼、磨碎和攪拌食物,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將淀粉轉化成麥芽糖。
咽 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 無消化和 吸收功能
食 道 食物的通道
胃 位置:位于左上腹腔,呈囊狀。 胃的結構:①上口:賁門接食道②中部:胃體;③下口:幽門接十二指腸(位于小腸開頭) 胃壁與小腸相似(內向外分):分粘膜層、粘膜下層、肌肉層、漿膜四層。具有胃腺,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質,暫時儲存食物。
小 腸 十二指腸:小腸開頭一段約為十二個手指并攏在一起的長度(是總膽管、胰管開口) 具有腸腺,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因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都是在小腸被徹底消化的,其營養物質主要也是在小腸被吸收的。)
大 腸 上接小腸,下接肛門。管腔比小腸大,長1.5米;形成糞便。(只有吸收功能,沒有消化功能。)
肛 門 排出糞便
消 化 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淀粉酶),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淀粉
胃 腺 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和鹽酸),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質
肝 臟 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對脂肪起乳化作用),它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
胰 腺 分泌胰液(含有胰淀粉酶、胰麥芽糖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胰腺既屬于外分泌腺,又屬于內分泌腺。 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分解淀粉、蛋白質和脂肪
腸 腺 分泌腸液(含有腸淀粉酶、腸麥芽糖酶、腸脂肪酶和腸肽酶)
2.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
腺體 唾液腺 胰腺 腸腺 肝臟 胃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小腸 小腸 膽囊 胃
消化液 唾液 胰液 腸液 膽汁 胃液
3.消化系統的功能
①將食物分解為能被身體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②將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③將消化食物后產生的殘渣排出體外
概括起來就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物質并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
02 食物消化吸收過程
1.消化及其類型
人體將食物分解成能被身體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過程叫做消化;分為物理消化和化學消化。
物理消化:只改變食物的形狀和大小,但不改變食物的分子結構。如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腸胃的蠕動,膽汁的乳化作用。
化學消化:改變了食物的分子結構。如各種消化酶對食物的催化作用,使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被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
2.牙齒的結構模式圖
人體對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由消化系統來完成。
牙齒可以分為:牙冠、牙頸、牙根三個部分。
牙齒的組成物質:
(1)牙本質(組成牙齒主要物質)
(2)牙釉質 
(3)牙骨質 
(4)牙髓腔(人患齲齒,損傷到牙髓腔,常因病菌侵入而發炎,疼痛難忍)
牙齒的功能:切斷、撕裂、磨碎食物。
牙齒的保健: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吃食時注意防止砂石等硬物損傷牙齒。
3.三大營養物質消化后的最終產物
(1)水、無機鹽、維生素無需經過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
(2)膳食纖維不能被消化
(3)蛋白質、糖類和脂肪須經過消化才能被吸收;其消化后的最終產物分別是氨基酸、葡萄糖和甘油與脂肪酸
4.吸收以及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1)食物的吸收:當食物消化后,營養物質通過消化系統的管壁進入血液的過程叫做吸收;其實營養物質會進入到循環系統,由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脂肪的吸收以淋巴途徑為主。
口腔只有消化功能;咽和食道沒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小腸能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腸沒有消化功能;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的維生素。
(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
5.小腸與消化、吸收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點
①與消化相適應的特點:肝臟、胰腺、腸腺等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均進入小腸,食物主要在小腸內消化;腸液參與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②與吸收相適應的特點:小腸是消化系統中最長的一段(5-6m);小腸內表面有環狀皺壁;環狀皺壁上有小腸絨毛;每根小腸絨毛內部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表面積,加快了營養物質的吸收
6.其余消化系統各個器官的特點
(1)咽能將空氣和食物“分道揚鑣”
(2)食道把吞咽下來的食物向下推進入胃
(3)胃的特點:①胃上皮凹陷入胃壁中形成胃腺,胃腺分泌胃液(胃酸),可以殺菌、消化、保護胃壁。主要消化營養物質中的蛋白質;
胃壁很發達的平滑肌層促使胃的蠕動,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肝臟:具有解毒作用;膽汁通過膽總管進入十二指腸.參與脂肪的消化(只是乳化)
(5)胰臟:分泌胰液,通過胰導管進入十二指腸,參與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6)大腸:暫時貯存糞便,便秘是由于大腸吸收過多的水分而造成的 ;肛門是消化產物的排出口
(7)盲腸:大腸開始部分,位于腹腔右下部。
闌尾:盲腸的盲端連著一條蚯蚓樣突起。
闌尾炎:如果腸內食物殘渣,腸寄生蟲或其它東西進入闌尾,阻塞住了管腔,在病菌等的作用下,引起闌尾炎。
肛門:排糞,食物殘渣被大腸內細菌發酵,腐敗形成糞便。
便泌形成:如果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分被吸收過多,糞便變得干燥,形成便泌。
預防方法:養成定時大便,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多吃疏菜和水果,多喝開水。
肝臟:位于腹腔右上部,人體最大消化腺,能分泌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只促進脂肪消化;肝臟是消化系統中不與食物接觸的器官。(功能:分泌膽汁,貯存營養物質,解毒等作用);膽汁貯存于膽囊,進食時,膽囊收縮,膽汁排進,流入十二指腸
☆溫馨提示
1.消化液中不一定含有消化酶,如膽汁;
2.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等,大腸包括盲腸、結腸、直腸、肛管等;
3.消化道起始于口腔,終止于肛門;
4.唾液腺、肝臟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腸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內的腺體;
5.牙齒損傷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6.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共有的一個器官,食物和空氣的共同通道,無消化和吸收能力;
7.胰腺屬于既內分泌腺又屬于外分泌腺;胰腺的分泌物是胰液和胰島素。
02 酶與酶的催化作用
一、酶的催化作用
1.酶(即生物催化劑)是生物的體細胞合成的一類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它能使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變成可吸收的物質。
2.酶的特點: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多樣性。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果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以過氧化氫酶為例。
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某一種或某一類化學反應。人體細胞中如果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
二、影響酶的催化作用的因素:溫度、pH
1.人體內酶的催化作用適宜的溫度一般為37℃,發高燒的人胃口不好、冷飲食品不能多吃都是溫度會pH對催化作用有影響,在最適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唾液淀粉酶的最適pH值約為7,胃蛋白酶適宜在酸性的環境中將蛋白質分解
2.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實驗原理:
(1)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質是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分解成麥芽糖的過程
(2)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碘液檢驗,因為淀粉遇碘會變藍色。
實驗成功關鍵:
①制備的淀粉糨糊必須完全冷卻后才能使用,否則唾液中的淀粉酶會被高溫破壞而失去活性
②在取唾液前,必須漱凈口。切忌從咽喉處吐取黏液,因為這里的黏液不是睡液
③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在37℃恒溫的水浴中進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響實驗結果。
④加碘液前,要先將試管冷卻后再滴加碘液,溫度過高會使碘液中的碘升華,影響實驗效果
01 血液組成
(一)血液
1.血量:成年人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7%~8%。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他體內的血量約為3.5~4.0升。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環,為人體細胞輸送各種營養物質。
2.血液的組成:向新鮮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劑,靜置一段時間,會出現明顯的分層現象。上面淡黃色的液體是血漿。及中間的是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面暗紅色物質就是紅細胞
3.制作血涂片,需要得到薄而均勻的血膜,圖中正確的推法是__________,因為這樣不會使______。
4.血液的結構功能
(1)血漿的功能:
①運輸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②血細胞的生存環境,血漿中各種成分的相對穩定是維持血細胞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
③對調節體溫也有重要作用
血漿中含有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各種激素、多種脂類、氨基酸、酶、血漿蛋白、尿素尿酸等
(2)血細胞的功能
運輸氧氣、二氧化碳,起預防保護,免疫的作用。還能促進止血、加速凝血
(3)人體三種血細胞主要特征的比較:
項目 血細胞類型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
形狀 兩面凹的圓餅狀 圓球形 不規則
有無細胞核 無 有 無
大小、數量 較大、最多 比紅細胞大、最少 最小、較多
功能 輸送氧氣 吞噬細菌,防御疾病 加速凝血
①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其特點是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結合氧;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其功能:幫助紅細胞運輸氧,也能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
②白細胞:能保護身體免受病患,如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能吞噬侵入人體內的病菌;淋巴細胞還參與機體的抗傳染功能有關;傷口處出現的膿液主要是死亡的白細胞與細菌
③血小板:除了加快血液的凝固,能防止傷口大量出血以及防止細菌入侵。
④人體內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擔負著血細胞的再生任務。
5.血液種類:動脈血:含氧氣多,顏色呈鮮紅色的血;靜脈血:含二氧化碳多,顏色呈暗紅色的血
6.體內有細菌或異物侵入而引起炎癥時,血液中白細胞增加;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含量偏少可能引起貧血。
02 心臟與血管結構
1.人體內三種血管的主要區別:
類 別 動 脈 靜 脈 毛 細 血 管
概 念 將血液從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將血液從全身各部分收回到心臟的血管 連通于最小動脈和最小靜脈之間的血管
管壁的結 構 特 點 多分布在較深的位置;管壁厚,管腔小,有彈性,血流的速度快 多分布在較淺的位置,體表也能看見,如“青筋”,管壁較薄,管腔大,彈性小,血流的速度慢、(四肢靜脈內具有靜脈瓣) 管壁極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腔最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血流速度最慢,這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血流的 速 度 快速 (噴泉式射出) 較慢 (緩慢流出)
血流的 方 向 心臟→全身各處 全身各處→心臟 動脈端→靜脈端
圖 示
3.血壓:【測量血壓的部位:上臂肱動脈處。測量脈博的部位:腕部橈動脈處】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側壓力,叫做血壓。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壓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為收縮壓,8~12千帕為舒張壓。
低 血 壓 指收縮壓持續低于12千帕,舒張壓持續低于6.7千帕。
高 血 壓 指血壓持續高于18.7千帕,舒張壓持續高于12千帕。
4.心臟
血液循環的概念:指血液在心臟和全身血管中進行的循環流動,叫做血液循環。
①心臟的位置: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兩肺之間,形狀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頭差不多。心臟能自主地節律性收縮舒張,是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動力來源。圍繞在心臟上的冠狀動脈為心臟提供營養物質和氧氣。一個人如果冠狀動脈硬化,管腔變窄,就會導致冠心病。
②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心臟的結構 心壁 主要由心肌構成,左心室的壁最厚、心房的壁最薄。(這與心臟輸送血液的遠近有關) 圖 示
四 個 腔 左心房 與肺靜脈相連通,內流動脈血。
左心室 與主動脈相連通,內流動脈血。
右心房 與上、下腔靜脈相連通,內流靜脈血。
右心室 與肺動脈相連通,內流靜脈血
瓣 膜 房室瓣 (在心房與心室之間)只能朝向心室開
動脈瓣 (在心室與動脈之間)只能朝向動脈開
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
血液在心臟中的流動情況
血液在心臟中流動總是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動脈
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心房和動脈間的動脈瓣,只朝向動脈開,會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內
心房和心室間的房室瓣,只朝向心室開,會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內
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
簡記:心臟有四腔四管兩瓣膜,上房下室,室連動,房連靜。
溫馨提示:在心臟四個腔中,腔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③心臟的工作示意圖
1.心臟的功能是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
①左、右心房收縮,分別將血液壓至左心室和右心室,②左、右心室收縮,分別將血液壓至主動脈__和肺動脈 ③全心舒張,血液經靜脈被吸進心房
2.如圖為人體心房和心室的收縮和舒張所需時間示意圖。(空白的格子表示舒張,有斜紋的格子表示收縮,每一格表示0.1秒)
①心動周期:心臟每舒張和收縮一次稱為一個心動周期,心臟每舒張和收縮一次所需的時間是不同的,成年人心房收縮一次約0.1s,舒張一次約0.7s;心室收縮一次約0.3s,舒張一次約0.5s
②心臟舒張時間比收縮時間長的意義: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臟,也有利于心臟持久地工作
03 血液循環過程
1.血液循環的概念
血液在由心臟和全部血管組成的封閉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環過程中會經過心臟兩次,可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
2.如圖所示血液循環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②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2)血液循環不斷地將氧氣、營養物質等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并將各個組織器官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廢物運送到腎臟等排泄器官并排出體外,以保證機體各項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
體循環:為組織細胞提供氧氣、養料,將代謝廢物排出
肺循環:肺部毛細血管和肺泡進行氣體交換,使得血液從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重要提示:
①肺循環中肺動脈流靜脈血,肺靜脈流動脈血;體循環中體動脈流動脈血,體靜脈流靜脈血。
②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將血液輸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較心房壁厚,同時由于體循環路線較肺循環長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較右心室的壁厚。
04 血型
血型和輸血
1.人的血型由遺傳物質決定,一般來說,是終生不變的。
2.最常見的血型系統是ABO血型系統;由紅細胞上的凝集原決定的;
3.輸血原則:應輸同型血,若無同型血,不得已要進行異型輸血時,要交叉配血實驗,主要考慮_供血者紅細胞上的凝集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是否發生凝集反應__
血型間輸血可按圖中箭頭所指方向進行,
4.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400mL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01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一、呼吸運動和呼吸作用
1.呼吸運動: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
2.呼吸作用:指在活細胞肉氧化分解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大多數來源于糖類,也有一部分來源于脂肪,極少數來源于蛋白質。
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根據是否需要氧氣,把細胞的呼吸作用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1.有氧呼吸:在氧氣參與下,有機物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能量的呼吸作用方式。
高等植物和動物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
三大供能物質在體內進行有氧呼吸時釋放的能量及反應表達式等見下表:
2.無氧呼吸
(1)概念: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將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尚未徹底氧化的產物,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
(2)動物(包括人)的無氧呼吸:動物組織細胞在缺氧情況下,糖類會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為乳酸,并釋放出少量能量。當大量的乳酸在肌肉組織里堆積時,就會有肌肉酸痛的感覺。
葡糖糖 酶 乳酸+能量(少量)
(3)高等植物的無氧呼吸:高等植物在缺氧(如水淹)情況下,也能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糖類被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出少量能量。
葡糖糖 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4)微生物的無氧呼吸:有些微生物能長期進行無氧呼吸,比如乳酸菌,人們利用它來生產泡菜、酸奶等食品;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人們利用酵母菌的這一特點,分別用于制作面包和釀酒等。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發酵
葡萄酒的釀制過程:葡萄果汁+白糖+酵母菌,放入發酵罐,先通氣使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大量的能量,從而大量繁殖;然后使發酵罐密閉,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從而獲得葡萄糖。
3.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
呼吸類型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不同點 條件 需要氧氣和相應的酶 不需要氧氣,需要相應的酶
產物 二氧化碳、水 動物及部分植物:乳酸
多數植物:酒精和二氧化碳
釋放能量 大量 少量(有機物反應不徹底)
相同點 實質為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三、 多樣的呼吸器官
1.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大多數都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它們只靠體表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
2.較高等無脊椎動物:已經出現了專門具有呼吸功能的器官。如對蝦用鰓呼吸、蝗蟲用氣管呼吸。
3.水生脊椎動物:魚類在水中的用鰓進行呼吸的。魚的鰓位于咽的兩側,鰓蓋關閉時,水從張開的口流入咽,接著扣關閉,口腔收縮,壓迫水流通過鰓并從立即張開的鰓蓋后緣流出。雖然水中的氧氣含量很低,但由于水流不斷通過布滿血管的鰓,魚類還是能獲得足夠的氧氣的。
4.陸生脊椎動物:體內已經有專門的呼吸器官------肺。不過不同的陸生脊椎動物的肺的結構和復雜程度同。
a.兩棲動物:肺較簡單,如青蛙的肺只是一層薄壁的囊,呼吸功能較差,還需要通過皮膚的輔助呼吸才能獲得足夠的氧氣。
b.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在適應陸地生活的同時,肺的結構里出現了肺泡,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氣體交換的面積。由于鳥類飛行時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因此,鳥的肺結構十分致密,并與特殊的氣囊相通。
5.各種生物呼吸器官的情況總結如下:
動物名稱 呼吸器官
無脊椎動物 (原生動物)草履蟲 表膜(細胞膜)
(環節動物)蚯蚓 濕潤的體壁
(節肢動物)蝗蟲 氣管
脊推動物 (魚綱)魚類 鰓
(兩棲綱)青蛙 肺兼濕潤的皮膚
(爬行綱)蜥蜴 肺
(鳥綱)鳥類 肺,氣囊具有輔助呼吸的作用
(哺乳綱)牛 肺
01 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
1.如圖為泌尿系統組成示意圖。
(1)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
[①]腎臟,它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位于腰后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形像蠶豆
[②]輸尿管:運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
[③]膀胱:暫時貯存尿液(所以排尿是間歇性的)
[④]尿道:將尿液排出體外
(2)排尿的意義是:排出代謝廢物;調節體內水鹽的含量平衡;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保證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
(3)圖③中的尿經④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該生理過程屬于反射類型中的非條件反射。
2.腎的結構
(1)如圖所示,外層是皮質,內層是髓質,中央是一個空腔,叫腎盂,腎盂和輸尿管相連。
(2)腎單位――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分為腎小體和腎小管,
而腎小體又可分為腎小球和腎小囊
3.尿液的形成過程
⑴原尿的形成(腎小球的濾過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
尿酸,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被過濾到腎小囊。
則原尿中含有尿素、無機鹽、水、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血漿蛋白和血細胞在血管中)
⑵尿液的形成(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終尿中有尿素、部分水和無機鹽
4.區分血漿、原尿、尿液的方法
一看蛋白質區分血漿和原尿:有蛋白質的液體為血漿,無蛋白質的液體為原尿。
二看葡萄糖區分原尿和尿液:有葡萄糖的液體是原尿,無葡萄糖的液體是尿液。
比較血液、血漿、原尿、尿液各有什么?
成 份 血細胞 蛋白質 葡萄糖 水 無機鹽 尿 酸 尿 素
血液 √ √ √ √ √ √ √
血漿 × √ √ √ √ √ √
原尿 × × √ √ √ √ √
尿液 × × × √ √ √ √
02 水鹽平衡
水鹽平衡: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重要方面,對于維持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腎臟對于體內的水鹽平衡的調節有重要作用。但它又有一定限度,超過該限度,人體會因為積累
過多鹽分則加速殘廢。
1.水的平衡:當體內水分過剩時,腎臟會產生很多的尿,將多余水分排出;相反,如果體內水分不足
腎臟就只產生少量的尿。腎臟就是這樣來平衡體內的水分的。
體內水分過剩→腎臟→產生很多尿
體內水分不足→腎臟→產生少量尿
2.鹽的平衡:如果我們喝水較多,又不增加鹽分,腎臟會產生鹽含量較低的尿。如果我們攝人的鹽較
多,又不多喝水,腎臟會產生鹽含量較高的尿液,把多余的鹽分排出。
體液中鹽含量高→腎臟→排出含鹽多的尿
體液中鹽含量低→腎臟→排出含鹽少的尿
3.人體調節水鹽平衡的途徑:
(1)排出。①呼吸:通過呼吸,排出體內少量水分。②流汗:排出體內多余水分及無機鹽、尿素等。③排尿、排便:排出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等。
(2)攝入。通過飲水、進食攝入人體必需的水分和無機鹽。另外,細胞的呼吸作用也會生成水分。
4.動物排泄方式:⑴草履蟲:借擴散作用;⑵蚯蚓:腎管排泄;⑶蝗蟲、蜜蜂、蒼蠅等:馬氏排泄;
⑷大部分動物:腎臟排泄。
01 七大營養素的作用
1.(2024九上·上城期末)《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傳標語“均衡營養,點亮健康之路”。下列有關食物與營養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一般占人體細胞干重的50%以下
B.無機鹽被人體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
C.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D.維生素在人體內都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答案】C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等營養物質。
【解答】A、蛋白質是細胞生長及修補組織的主要原料,占人體細胞干重50%以上,錯誤;
B、無機鹽被人體吸收后,不能提供能量,錯誤;
C、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是供能物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正確;
D、維生素種類很多,除維生素D外,其它維生素人體都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錯誤。
故選:C。
02 消化系統組成
1.(2024九上·杭州期末)如圖是一段小腸(a)、環形皺襞(b)及小腸絨毛(c)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觀察豬小腸內表面結構時需要將一段小腸橫向剪開
B.a內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參與食物的消化
C.環形皺襞b只增加小腸消化表面積,與吸收無關
D.c內的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由多層細胞構成
【答案】B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小腸長度長,含有多種消化液,具有皺襞和絨毛,絨毛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解答】A、觀察豬小腸內表面結構時需要將一段小腸縱向剪開,才能觀察到內表面結構。A錯誤。
B、小腸內含有多種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能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參與食物的消化。B正確。
C、環形皺襞增大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積。C錯誤。
D、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對營養物質的吸收。D錯誤。
故選:B。
03 消化吸收產物問題
1.(2024九上·上城期末)山楂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它不僅美味,還含有糖類、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及膳食纖維。結合圖片,分析正確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場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纖維
C.①分泌的膽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類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進山楂中蛋白質的分解
【答案】B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圖中①肝臟、②胃、③胰腺,④小腸。
【解答】A、④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A錯誤。
B、膳食纖維不能吸收,B正確。
C、①肝臟分泌的膽汁能乳化脂肪,C錯誤。
D、③胰腺分泌的胰液含多種消化酶,能促進山楂中蛋白質的分解,D錯誤。
故選:B。
04 酶的特性探究實驗
1.(2024九上·鹿城月考)淀粉酶的種類有多種。某科學興趣小組從浸泡后的綠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為了研究酸堿性對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以淀粉瓊脂為材料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濾紙編號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鹽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鈉溶液
4 稀鹽酸
5 稀碳酸鈉溶液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濾紙小圓片,編號為1-5號。將其分別在五種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圖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瓊脂薄片的培養皿中,蓋上蓋子。
②將培養皿置于37℃的恒溫箱中,半小時后取出,將碘液均勻滴入培養皿中,約1分鐘后用清水緩緩沖去多余的碘液。
③實驗結果發現: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出現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區(即沒有變藍色的區域),其中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4號和5號周圍以及其余部位均顯藍色,如圖乙所示。
(1)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會出現清晰區的原因是   。
(2)為了判斷堿性對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應選擇哪幾個進行對照?   。(填寫濾紙編號)
(3)根據實驗結果小組成員推測:堿性越強,對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越強。請你對這個推測進行評價   。
【答案】(1)1-3號小圓片上,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了
(2)135
(3)推測是不嚴謹的,因為沒有堿性更強的實驗,難以分析出推測結果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是指為了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 解題關鍵是熟記掌握科學探究各個環節的過程以及作用。
【解答】(1)根據題干中的信息可知,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上有淀粉,4號和5號圓片上沒有淀粉酶,又知淀粉遇碘液變藍,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并且在37℃的條件下發揮作用最好;因為1-3號小圓片上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了,所以將碘液均勻滴入培養皿中,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也不會變藍;因為4號和5號圓片上沒有淀粉酶,淀粉沒有被分解,所以4號和5號的圓片周圍滴加碘液后,都變藍。
(2)為了判斷堿性對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實驗變量應該是堿性,除了此條件不同,其他均需相同且適宜,應選擇1號與3號對照。
(3)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稀碳酸鈉溶液是弱堿性溶液,說明了在弱堿性環境下,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較強。但不能得出堿性越強,對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越強的結論。
05 血液成分區分
1.(2024九上·臨海期末)下表是某病人血常規報告單的部分內容,該病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No. 項目 結果 正常范圍參考值 單位
1 白細胞計數 9.8 升
2 紅細胞計數 3.0 升
3 血小板計數 210.0 升
4 血紅蛋白 90 克/升
A.炎癥 B.糖尿病 C.白血病 D.貧血
【答案】D
【知識點】血液
【解析】【分析】貧血是指一定體積的血液內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圍。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為輸氧的載體,故貧血后可發生全身組織缺氧癥狀,如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活動后易氣急等。
【解答】分析題中的化驗單可知,紅細胞的正常范圍:(3.5~5)×1012個/L,而測定值是3.0x1012個/L,數量過少,低于正常范圍。血紅蛋白的正常范圍:110~150g/L,而測定值是90g/L,故該病人可能患有貧血。白細胞、血小板的測定值都在正常范圍內。
故答案為:D。
06 心臟和血管結構
1.(2024九上·東陽期末)如圖能正確表示人體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在進行物質交換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
【解析】【分析】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叫呼吸,包括四個連續的過程,分別是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的通氣)、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解答】由于組織細胞里氧氣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動脈血流經各組織處的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擴散到組織細胞里,同時,組織細胞里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中.經過這樣的氣體交換,流經組織的動脈血就變成了含氧氣較少的靜脈血。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023九上·義烏月考)霧霾中的PM2.5顆粒物能通過呼吸道吸入肺后進入血液,如圖為心臟結構示意圖,PM2.5顆粒在心臟各腔中流經的正確順序是(  )
A.A→B→C→D B.C→D→A→B C.B→D→A→C D.D→A→B→C
【答案】A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
【解析】【分析】(1)血液循環可以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
(2)圖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解答】PM2.5吸入人體,首先進入肺,經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進入肺靜脈,然后依次流經: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網→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即PM2.5顆粒在心臟各腔中流經的正確順序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因此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07 血液循環過程
1.(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圖為血液循環示意圖,關于血液循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血管⑥比血管⑤中血液的氧氣含量高
B.①和②之間.③和④之間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后,營養物質一定減少
D.血液流經肺泡后,二氧化碳一定減少
【答案】C
【知識點】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流向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再返回心臟的過程。體循環的起點在左心室,路徑是血液從左心室通過主動脈流出,進入全身。然后通過動脈分支輸送到全身各部位。在組織細胞周圍,血液釋放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收集二氧化碳和廢物。接著血液通過靜脈回流,逐漸匯集成較大的靜脈,通過上腔靜脈(收集上半身血液)和下腔靜脈(收集下半身血液)返回右心房。
肺循環: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流向肺部,進行氧氣交換,然后返回心臟的過程。肺循環的起點在右心室,路徑是血液從右心室通過肺動脈流向肺部。在肺部,血液釋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氣。富含氧氣的血液通過肺靜脈返回左心房。
【解答】A.血管⑥為肺靜脈,流的是動脈血,含氧量高,血管⑤為肺動脈,流動的是靜脈血,含氧量低,A正確
B.①)和②以及③和④之間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B正確;
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后,營養物質不一定減少,比如流過小腸,營養物質增加,C正確;
D.血液流經肺泡后,二氧化碳從血液進入肺泡一定減少,D正確;
故答案為:C。
08 血型與輸血原則
1.(2023九上·永嘉期中)如圖所示為小科繪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圖。據此推測,AB型血的模型圖是(  )
B. C. D.
【答案】B
【知識點】血型與輸血
【解析】【分析】ABO血型系統是根據紅細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將血型分為O、A、B及AB血型。A型血紅細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B型血紅細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O型血紅細胞上則沒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AB型血紅細胞上含A、B兩種凝集原。血清中則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應,能使紅細胞發生凝集,利用標準的抗A、抗B凝集素或標準的A、B凝集原可進行血型鑒定。
【解答】ABO血型的對比:
血型 紅細胞凝集原 血清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B 無
O型 無 抗A、抗B
AB型血紅細胞上含A、B兩種凝集原,血清中則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
故答案為:B。
09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區別
1.(2023九上·諸暨競賽)冬天,青蛙進入冬眠,其體內酶的活性與耗氧量與冬眠前相比,變化是(  )
A.酶活性減弱,耗氧量減少 B.酶活性減弱,耗氧量增加
C.酶活性增強,耗氧量增加 D.酶活性增強,耗氧量減少
【答案】A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細胞呼吸
【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表達式: 葡萄糖+氧氣+(水)=(酶)=二氧化碳+水+能量;無氧呼吸的表達式:葡萄糖=(酶)=乙醇+二氧化碳;
【解答】 生物進行呼吸作用需要酶的參與,溫度越低,酶的活性也相應的降低,呼吸作用減弱,減少有機物的消耗,所以青蛙進入冬眠狀態時,其酶活性減弱,耗氧量減少;
故答案為:A.
10 尿液形成過程
1.(2024九上·拱墅期末)微穿刺法是利用顯微操縱儀將微細玻璃管插入腎小囊腔中,提取囊內液進行微量化學分析的一種方法,如圖所示。若對健康人進行微穿刺法檢查,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和②中流動脈血 B.腎單位由③和④組成
C.提取的囊內液中含紅細胞 D.流入⑤的液體中不含葡萄糖
【答案】A
【知識點】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1)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過濾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①②小動脈、③腎小球、④腎小管、⑤腎小囊。
【解答】A、和腎小球相連的兩條血管是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都流動脈血,所以①與②內均流鮮紅色的動脈血,A正確。
B、腎單位是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包括:③腎小球、⑤腎小囊、④腎小管,B錯誤。
C、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過濾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況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內液中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C錯誤。
D、⑤腎小囊內的液體是原尿,原尿中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含有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成分,D錯誤。
故選:A。
1.202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合理營養,預防營養缺乏和過量。下列行為符合建議的是(  )
A.只吃魚肉,多鹽多油 B.只喝飲料,不吃果蔬
C.多吃少動,不控體重 D.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答案】D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
【解析】【分析】為了合理營養應該科學安排一日三餐,合理搭配各種食物:食物盡量多樣化,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魚、禽、蛋和瘦肉;飲食要清淡少鹽。
【解答】A.應常吃魚、禽、蛋和瘦肉,飲食要清淡少鹽,A錯誤。
B.應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少喝飲料,B錯誤。
C.多吃少動,不控制體重,會造成肥胖,就會影響生長發育,C錯誤。
D.應食物盡量多樣化,粗細搭配,D 正確。
故答案為:D。
2.對體重超標的人來說,多食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既可以消除饑餓感,又有利于體重的控制。下列食物中含膳食纖維較少的是(  )
A.卷心菜 B.青菜 C.豆腐 D.菠菜
【答案】C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
【解析】【分析】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等。
【解答】膳食纖維本身沒有營養價值,但對維護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水果等,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和排空,可以預防腸癌的發生,并且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可見卷心菜、青菜和菠菜含膳食纖維較多。豆腐屬于豆制品,含有的營養物質主要是蛋白質,含膳食纖維較少。所以C正確。
故答案為:C。
3.以下實驗及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觀察人血涂片——視野中數量最多的細胞是白細胞
B.測定1g某種食物中的能量——應多次重復測定取平均值
C.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毛細血管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D.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37℃水浴加熱使酶活性保持最強
【答案】A
【知識點】觀察細胞;食物與營養;酶及其催化作用;心臟和血管
【解析】【分析】血液分為兩部分: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我們一般用燃燒的方法來測定測量食物中的能量。
【解答】A.觀察人血涂片時,通過顯微鏡看見最多的細胞是紅細胞,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看到最少的細胞是白細胞,白細胞呈圓球狀,有細胞核,A錯誤。
B.“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實驗中,為了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應設置重復組,即進行多次實驗,并取其平均值,B正確。
C.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時,毛細血管的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C正確。
D.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溫度過高會使酶喪失活性,溫度過低會抑制酶的活性,而在37℃時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能力最強,D正確。
故答案為:A。
4.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航天材料:飛船外殼用到的鈦合金具有熔點高、密度小的特點
B.服裝材料: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膠作為一種通用橡膠,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生命保障:已知航天食品中包含牛肉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為航天員提供維生素
D.能源系統:太陽能電池板所需要的鋁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
【答案】B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材料的利用與發展
【解析】【分析】 A.根據飛船在飛行過程中要克服大氣阻力做功,產生大量熱量,為避免飛船變形,應選用熔點高的材料,同時為了減輕船體質量,根據分析解答;
B.根據材料的分類判斷;
C.根據食物中富含的營養素來分析;
D.根據金屬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解答】 A.根據飛船在飛行過程中要克服大氣阻力做功,產生大量熱量,為避免飛船變形,應選用熔點高的材料,同時為了減輕船體質量,根據m=ρV可知,體積相同時,密度越小,質量越小,所以飛船大量使用密度較小的合金材料,能減輕船體質量,綜合可知飛船外殼用到的鈦合金具有熔點高、密度小的特點,故A正確不合題意;
B.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牛肉富含蛋白質,蔬菜富含維生素C,因此蔬菜主要為航天員提供維生素,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太陽能電池板需要使用鋁合金箔片,鋁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5.圖甲為人體組織細胞的生命活動與部分系統的關系圖,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動過程或物質,圖乙是進入和離開D系統中的某個器官的血液內四種物質相對含量的柱形圖,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①表示消化的過程,該過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腸內進行
B.②表示氧氣,通過呼吸作用完成了B系統內的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C.通過C系統內的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血液由靜脈血變為了動脈血
D.根據圖乙可以推測“D系統中的某個器官”應為泌尿系統中的腎臟
【答案】D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A系統為消化系統,B系統為呼吸系統,C系統為循環系統;D系統為泌尿系統。①表示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②表示氧氣、③表示二氧化碳、④表示排泄、⑤表示激素。
【解答】A、圖甲中,①表示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A錯誤;
B、②表示氧氣,B系統內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完成的。B錯誤;
C、圖中當C系統內的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完成氣體交換之后,血液中氧氣含量減少,血液由含氧量多的動脈血變為含氧量少的靜脈血。C錯誤;
D、圖乙中血液經過D系統中某器官后,尿素含量明顯降低,可推測出該器官應為腎臟。D正確。
故選:D。
6.如圖所示為血液流經某器官M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若M是腎臟,則血液中尿素含量c<a
B.若M是小腸,則血液中營養物質含量c<a
C.若M是肺,則血液中氧氣含量c>a
D.若M是大腦,則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c>a
【答案】B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解答】A、人體產生的尿素隨著尿液排出了體外,因此,若M是腎臟,則血液中尿素含量c<a,正確;
B、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若M是小腸,則血液中營養物質含量c>a,錯誤;
C、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能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若M是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因此,血液中氧氣含量c>a,正確;
D、若M是大腦,血液流經大腦時,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進入腦,腦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進入血液,因此,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c>a,正確。
故選:B。
7.腸道顯微膠囊是一種用于診斷胃腸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設備(如圖1),它可以在短時間捕捉到消化道內的三維圖象。結合圖2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顯微膠囊可依次經過口腔→咽→食道→胃→小腸
B.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④,④處可進行蛋白質的初步消化
D.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答案】B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 消化道依次為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消化道是食物經過的通道。
【解答】A. 顯微膠囊可依次經過口腔→咽→食道→胃→小腸 ,A正確;
B. ② 是肝臟,肝臟分泌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 顯微膠囊不可能進入結構②,B錯誤;
C. 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④即胃,胃分泌胃蛋白酶可進行蛋白質的初步消化,C正確;
D. 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⑥即小腸,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D正確;
故答案為:B。
8.如圖表示血液、血漿、血細胞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血液
【解析】【分析】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
【解答】A、圖A表示血細胞包括血漿,故A項錯誤。
B、圖B表示血液、血漿和血細胞三者之間并列關系,故B項錯誤。
C、圖C表示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故C項正確。
D、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圖A表示血液包括血細胞,血漿包括血細胞,故D項錯誤。
故答案為:C。
9.美國醫學科研小組采用遺傳工程的方法,用一種特殊的“內切酶”,可以全部或部分切割紅細胞表面的凝集原,從而實現血型的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型血可以轉化為AB型血 B.B型血可以轉化為A型血
C.O型血可以轉化為AB型血 D.AB型血可以轉化為B型血
【答案】D
【知識點】血型與輸血
【解析】【分析】人類的紅細胞的細胞膜上含有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按照紅細胞所含凝集原的不同,把人類血液分為四型:凡紅細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兩種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兩種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
【解答】人類的紅細胞的細胞膜上含有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按照紅細胞所含凝集原的不同,把人類血液分為四型:凡紅細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兩種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兩種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美國醫學科研小組用一種特殊的“內切酶”,切割紅細胞表面的凝集原,實現血型的轉化,切除A凝集原,可以使A型血變為O型血或AB型血變為B型血;切除B凝集原,可以使B型血變為O型血或AB型血變為A型血。所以D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0.血液經過肺循環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肺循環過程中氧氣含量變化的曲線圖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血液循環的途徑:
【解答】 肺循環的路線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經過肺部毛細血管網后,血液由含氧氣較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為含氧氣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可見經過肺循環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會增加,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1.人體內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可用流程圖來表示。下列流程圖正確的是(  )
A.尿液形成的途徑: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
B.脂肪被消化的過程:脂肪→脂肪微粒→脂肪酸
C.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次序:口腔→咽→食道→胃→大腸→小腸→肛門
D.肺循環的血液規律:右心室→肺靜脈→毛細血管→肺動脈→右心房
【答案】A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人體的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循環的路線為: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經過體循環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肺循環的路線為: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經過肺循環血液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解答】A.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腎臟的功能是形成尿液。尿液流經的途徑: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A正確。
B.脂肪被消化的過程:脂肪→脂肪微粒→脂肪酸和甘油,B錯誤。
C.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次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C錯誤。
D.肺循環的血液循環規律:右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D錯誤。
故答案為:A。
12.如圖為人體內某結構的血流情況模式圖。①②③代表血管,箭頭代表血流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②流經胰腺,則飯后③中胰液增加、氧氣減少
B.若②流經小腸,則飯后③中流含營養物質豐富的靜脈血
C.若②流經腎臟,則③中尿素含量低、氧氣含量高
D.若②為腎小球,則③中葡萄糖濃度增大,氧氣濃度下降
【答案】B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血液經過肺部毛細血管以后,含氧量會上升,含二氧化碳量會下降,血液從靜脈血變成動脈血;血液經過身體其他器官的毛細血管含氧量都會下降,含二氧化碳量會上升,血液從靜脈血變成動脈血;含氧量高的血為動脈血,含氧量低的血為靜脈血。
【解答】A.若②流經胰腺,則飯后③中胰液增加、氧氣減少 ,是錯誤的;因為胰腺分泌的胰液是直接進入小腸的,不會進入血液;
B.正確,通過小腸的毛細血管后,營養物質會上升。
C.經過腎臟,③中尿素含量低、氧氣含量低 ,所以C錯誤;
D.若②為腎小管,則③中葡萄糖濃度增大,氧氣濃度下降,所以D錯誤;
故答案為:B.
(12題圖) (13題圖)
13.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a)、水(b)和無機鹽(c)含量如圖,該人大量飲水后排出的尿液中的成分最接近于(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可以濾過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
【解答】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存在a葡萄糖的;大量飲水,所以水的含量會超過原來的b,按比例計算,無機鹽的含量會降低,小于原來的c;
故答案為:B.
14.模型可揭示現象和解釋本質,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一些復雜的事物。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中,脂肪被催化分解的過程模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C、D表示催化的最終產物,則他們代表的是   。
(2)該過程主要發生在   。(填消化道名稱)
A在反應前后,具有保持化學性質不變的特性。
【答案】(1)甘油、脂肪酸
(2)小腸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較溫和的特性。
(2)在小腸中,首先在肝臟分泌的膽汁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然后在小腸中的腸液和胰液所含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1)圖中A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所以A表示的是酶,B表示的是底物,C和D表示的是產物,即 甘油、脂肪酸 該模型可以解釋酶的專一性。
(2)在人體消化系統中,脂肪的消化發生在小腸中,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15. 2023年5月20日是第34個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為“科學食養,助力兒童健康成長”。如圖甲為人體消化系統結構示意圖,圖乙是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請據圖回答:
(1)腸腺和   分泌的消化液對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2)某學生因偏食出現牙齦出血等癥狀,根據所學的科學知識,建議該學生多攝入圖中的第   層食物(填代號)。
(3)小明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其患有貧血,建議她多吃含   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答案】(1)胰腺或胰臟
(2)二
(3)鐵元素(鐵/Fe)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 圖甲中:①是唾液腺,②口腔,③是咽,④是食道,⑤是胃,⑥是胰腺,⑦是大腸,⑧是小腸,⑨是肝臟,10是闌尾。
圖乙是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第一級是含糖類豐富的谷類食物,第二級是含維生素和無機鹽豐富的蔬菜、水果類,第三級和第四級的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第五級是脂肪多的食物。
(1)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
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將少量淀粉消化成麥芽糖
咽 食物與氣體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動,將食物推進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質
小腸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有小腸絨毛和皺襞
大腸 通過蠕動,把食物殘渣推向肛門
肛門 糞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臟 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將脂肪乳化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鹽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質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腸腺 分泌腸液,含有腸淀粉酶、腸麥芽糖酶、腸脂肪酶和腸肽酶
(2)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入分別占30%、40%、30%。
【解答】 (1)⑥胰腺能分泌胰液、腸腺能分泌腸液,腸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
(2)體內缺乏維生素C會得壞血病,會出現牙齦出血的癥狀。某學生因偏食出現牙齦出血等癥狀,應是體內缺乏維生素C,所以,他應多食圖二中第二層的蔬菜和水果。
(3) 小明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其患有貧血,建議她多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可以補血。
16.腎結石是由于尿酸濃度過高而結晶形成的。我國科研團隊發明一種新型結晶抑制劑,可抑制尿酸結晶甚至溶解結石,為腎結石患者帶來福音。
(1)腎單位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圖中①的主要功能是   。
(2)在①、②、③中,尿酸濃度最高的部位是   處(填序號)。
(3)給腎結石患者靜脈注射結晶抑制劑后,該藥物首先到達心臟的腔室是   。
【答案】(1)濾過作用
(2)③
(3)右心房
【知識點】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 圖中,①腎小球、②腎小囊、③腎小管。
尿的形成: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
①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以外的血漿成分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 到腎小囊中,在腎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解答】(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兩個連續的生理過程: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腎單位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圖中①腎小球的主要功能是過濾。
(2)當血液流經①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過濾到②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③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尿酸、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酸濃度最高的部位是③腎小管。
(3)血液的循環圖:
由血液循環示意圖可知,給腎結石患者注射結晶抑制劑后,藥物經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最先達到心臟的右心房。
17.某研究小組準備探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設計實驗方案如下:關閉活栓后根據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碳酸氫鈉飽和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氣體)
(1)若觀察到甲組右管液面上升,可判斷微生物有氧呼吸時   (填“氧氣的消耗量”或“二氧化碳的產生量”)。
(2)若觀察到甲、乙兩組實驗中右管液面都不變,該微生物可能是   (填“酵母菌”或“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
【答案】(1)氧氣的消耗量
(2)乳酸菌
【知識點】細胞呼吸
【解析】【分析】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不消耗氧氣,甲組實驗右管液面不變, 乙組實驗右管液面下降。
【解答】(1)有氧呼吸消耗裝置中的氧氣,氧氣的減少使左右液面產生高度差,所以若觀察到甲組右管液面上升,可判斷微生物有氧呼吸時氧氣的消耗量;
(2)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無氣體產生,也沒有消耗氧氣,所以甲、乙兩組實驗中右管液面都不變。
18.凝乳酶是一種促使乳汁發生凝結的酶。利用如圖實驗裝置,先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別加入2個試管,然后將兩個試管放入同一水浴環境中持續15分鐘,再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倒入同一試管中混合,保溫并記錄凝乳所需要的時間。通過多次實驗,記錄在不同溫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時間,結果如表所示:
實驗組別 A B C D D F
水浴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時間(分鐘)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該實驗探究基于的假設是   。
(2)實驗中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水浴15分鐘后再混合,而不采用先將酶和乳汁混合再水浴15分鐘的目的是:   。
(3)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實驗中重要的實驗思想。在本實驗中必須控制相同的變量是____。
A.各組實驗中凝乳酶溶液體積相同、乳汁體積相同
B.同組實驗中凝乳酶和乳汁的體積相同
C.各組實驗中乳汁的種類要相同
【答案】(1)凝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與溫度有關
(2)防止凝乳酶與乳汁混合后在水浴過程中發生催化反應
(3)A;C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在最適宜溫度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適宜溫度,酶活性降低,高溫會使酶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而失去活性。
【解答】(1)由表格可知,實驗變量是溫度,所以該實驗探究基于的假設 凝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與溫度有關;
(2)先水浴達到預定溫度,防止凝乳酶與乳汁混合后,在溫度達到預定溫度過程中,已經發生催化作用。
(3)應該控制凝乳酶溶液體積相同, 乳汁體積相同 , 乳汁的種類要相同 ,但不是控制凝乳酶和乳汁的體積相同 ,AC正確,B錯誤;
故答案為:AC。
19.小樂在學習了酶的催化作用相關知識后,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其過程為:
步驟一:取6支試管并編號,按如表所示加入相應試劑,并在相應溫度下水浴保溫5min;
步驟二:1號管內試劑倒入2號管中,混合搖勻,反應溫度0℃;3號管內試劑倒入4號管中,混合搖勻,反應溫度37℃;5號管內試劑倒入6號管中,混合搖勻,反應溫度100℃;反應5min后,分別取出反應液2滴置于點滴板中,再滴加碘液2滴,混勻,觀察并記錄顏色;
步驟三:然后將2、6號管置于37℃水浴保溫10min,分別滴加碘液2滴,觀察并記錄顏色。
編號 1號管 2號管 3號管 4號管 5號管 6號管
試劑 1%淀粉溶液(mL) 1 - 1 - 1 -
淀粉酶溶液(mL) - 0.5 - 0.5 - 0.5
溫度(℃) 0 0 37 37 100 100
(1)小樂進行該實驗的目的是   。
(2)正常情況下,步驟二中,將觀察到從   (在“2號管”“4號管”和“6號管”中選填)取出的反應液,滴加碘液混勻后,呈藍色。
(3)步驟三中,實驗結果為6號管中液體呈藍色,2號管中液體不顯藍色。6號管中液體呈藍色的原因是   ;2號管中液體不顯藍色的原因是   。
【答案】(1)探究溫度對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
(2)2號管、6號管
(3)6號管中,淀粉酶經100 ℃處理后完全失活,恢復至37 ℃后無法催化分解淀粉,故溶液呈藍色;2號管中,0 ℃處理后的淀粉酶經37℃水浴10 min后恢復活性,催化分解淀粉,故溶液不顯藍色
【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驗證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應先設置溫度,再加入酶。由于每種酶的活性都有最適溫度,在最適溫度下,其活性最高,偏離最適溫度時,溫度越低或者溫度越高,其活性越小,而且溫度過高會導致酶失活變性。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1)本實驗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該實驗應先設置溫度,再將反應物和酶液混合,否則反應物和酶液還沒有達到預設的溫度已經發生了反應,導致實驗結果不準確。
α淀粉酶活性越高,淀粉剩余量越少,顏色變化就越淺。根據表格可知,試管4中加入碘液不變色,說明淀粉已經完全α淀粉酶分解,因此可以推斷最適溫度為60℃左右。
(2)若滴加碘液混勻后,試管呈藍色,說明試管中的淀粉沒有被分解。2號管溫度為0℃,0℃下淀粉酶活性受到抑制,淀粉沒有被分解,滴加碘液變藍。6號管溫度為100℃,100℃下淀粉酶已經失活,淀粉沒有被分解,滴加碘液變藍。
(3)6號試管溫度為100℃,酶已經失活變性,因此淀粉不能被分解,滴加碘液變藍。2號管中,0 ℃處理后的淀粉酶經37℃水浴10 min后恢復活性,催化分解淀粉,故溶液不顯藍色
20.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可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科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驗證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產物,操作如下:
①將裝置A置于35℃恒溫水浴鍋中。
②打開止水夾K均勻地通入氮氣,待裝置中的空氣排凈后,關閉止水夾K,再將帶有1g酵母菌顆粒的鉑絲伸入裝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
(1)將裝置A置于35℃恒溫水浴鍋中目的是   。
(2)實驗前為什么要先通入氮氣 答:   。
(3)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的文字表達式:   。
【答案】(1)使酵母菌的活性強
(2)趕走氧氣,防止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
(3)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知識點】細胞呼吸
【解析】【分析】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反應需要酶,酶具有高效性,但發揮高效性需要適當的溫度或者PH等條件。
【解答】(1) 將裝置A置于35℃恒溫水浴鍋,這樣酵母菌的活性強,酵母菌體內各種酶活性高,酵母菌更容易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 氮氣 可以排出轉置中的空氣,空氣中含有氧氣,防止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
(3) 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可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文字表達式為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
21.生活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經驗,用酵母發過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別松軟香甜。學習了發酵技術以后,不妨嘗試自己動手做一下發糕。發糕松軟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愛吃,做起來其實并不難。
Ⅰ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鮮酵母、糖少許、溫開水、面盆、大碗、蒸鍋。
Ⅱ制作方法:①洗凈雙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內用少量溫水將酵母化開;③在面盆內將面粉和適量糖拌勻,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邊揉邊加水,直至揉成干濕適當的面團;④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4~5小時;⑤將發好的面團放在蒸鍋內隔水蒸30分鐘;⑥將蒸熟的發糕取出,待冷卻后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將酵母化開時用溫開水而不用熱開水的原因是   。
(2)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是因為   。
(3)蒸熟的發糕松軟多孔,是因為發酵過程中產生的   氣體遇熱膨脹造成的。
(4)某同學將和好的面團放到一個密閉的保溫裝置中進行發酵,結果蒸出的發糕有些酒味,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溫過高會使其活性降低或失活
(2)溫暖的環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二氧化碳
(4)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酒精
【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細胞呼吸
【解析】【分析】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并非系統演化分類的單元。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單細胞微生物,能將糖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個自然界,是一種典型的異養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夠存活,是一種天然發酵劑。
【解答】(1)將酵母化開時用溫開水而不用熱開水的原因是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溫過高會使其活性降低或失活;
(2)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是因為溫暖的環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蒸熟的發糕松軟多孔,是因為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遇熱膨脹造成的。
(4)某同學將和好的面團放到一個密閉的保溫裝置中進行發酵,結果蒸出的發糕有些酒味,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酒精;
故答案為:(1) 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溫過高會使其活性降低或失活 (2) 溫暖的環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 二氧化碳 (4) 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酒精
22.人體的胃壁細胞能分泌胃酸,可以幫助消化食物,但胃酸分泌過多,會導致胃部不適,可通過服用藥物來治療。
(1)如圖所示為血液、胃壁細胞和胃腔間的微粒交換示意圖,其中胃壁細胞內有大量的碳酸苷酶,能催化二氧化碳與水反應。解釋胃酸的形成過程。   。
(2)抗酸藥能與胃酸反應,從而治療胃酸過多。常見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和碳酸鈣等。
①寫出氫氧化鋁與胃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胃潰瘍患者若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胃潰瘍患者不宜服用上述抗酸藥中的   。
【答案】(1)胃壁細胞中的碳酸苷酶催化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在胃壁細胞內產生大量的HCO3-和H+,Cl-從血液進入胃壁細胞,胃壁細胞中的H+和Cl-擴散進入胃腔,形成胃酸。
(2)Al(OH)3+3HCl=AlCl3+3H2O;碳酸氫鈉;碳酸鈣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分析;
(2)根據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分析;
(3)據碳酸鹽與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胃中氣壓增大,可能引起胃穿孔,加大病情進行分析。
(4)胃酸過多者應該選擇氫氧化鋁片來中和胃酸。
【解答】 (1)由圖看出,胃壁細胞中的碳酸苷酶能夠在細胞內合成大量的HCO3-和H+,HCO3-
從細胞內擴散進入血液,大量Cl-從血液進入胃壁細胞,胃壁細胞中大量的H+和Cl-擴散進入胃腔,形成HCl(胃酸);故答案為:胃壁細胞中的碳酸苷酶能夠在細胞內合成大量的HCO3-和H+,HCO3- 從細胞內擴散進入血液,大量Cl-從血液進入胃壁細胞,胃壁細胞中大量的H+和Cl-擴散進入胃腔,形成HCl(胃酸);
(2)①氯化氫溶于水形成鹽酸,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所以胃酸的溶質為氯化氫;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Al(OH)3+3HCl═AlCl3+3H2O;
②胃潰瘍患者是不允許服用含碳酸氫鈉、碳酸鈣的抗酸藥,因為碳酸鹽與胃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可能加重胃潰瘍病;
23.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器官系統之間相互協調,密切配合。
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圖中A、B、C分別表示人體的相關系統,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過程①主要由B系統的   (填器官名稱)承擔,為適應此功能,該器官具有外形細長、內表面有許多皺襞等結構特點;
(2)經過A系統后,血液會變成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   血;
(3)圖中的C系統主要器官是   ,是形成尿液的場所。
【答案】(1)小腸
(2)動脈
(3)腎臟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從圖可以看出:A呼吸系統、B消化系統、C泌尿系統;①表示吸收過程、②表示組織細胞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解答】(1)根據題圖,食物進入B系統并形成糞便,所以B系統代表消化系統,食物被消化成能夠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做①吸收。該過程主要通過小腸完成。小腸的結構與吸收營養的功能相適應:小腸約長約5~6m,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吸收營養物質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小腸內壁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中。
(2)外界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肺,肺泡內的氧氣進入血液,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血液由含氧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因此經過A呼吸系統后,血液會變成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
(3)圖中C為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腎臟,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
24.在學習了“血液循環”相關內容后,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人體血液循環模型”,模擬人體的血液循環,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人體血液循環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結構完整,能模擬人體血液循環路徑,材料能體現血液循環的功能。 結構完整,能模擬人體血液循環路徑,材料不能體現血液循環的功能。 結構不完整,不能模擬人體血液循環路徑。
某同學利用塑料管、水、單向閥、塑料瓶(2大2小,上下連通)、肺泡模型、組織細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模型。
(1)圖中a模擬的血管名稱為   。
(2)心臟跳動需要消耗能量,這屬于新陳代謝的   作用。(選填“同化”或“異化”)
(3)根據評價量表,該模型被評為合格,為使該模型更好的體現指標一,請結合圖選擇合適的材料對該模型進行改進    (寫一點)
【答案】(1)肺靜脈
(2)異化
(3)提供水泵讓血液循環流動(或在肺泡模型處增加CO2析出和O2進入裝置)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
【解析】【分析】 圖中:a模擬肺靜脈、b模擬肺動脈、①模擬左心房、②模擬右心房、③模擬左心室、④模擬右心室。
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與組織細胞進行了氣體交換,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循環的路線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進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氣增多,二氧化碳減少。
【解答】 (1)從圖中可以看出:a模擬的是肺靜脈。
(2)構成身體的一部分物質不斷地分解,同時釋放出能量,并把分解所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這種變化叫做異化作用。心臟跳動需要消耗能量,心肌細胞中的線粒體要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這屬于新陳代謝的異化作用。
(3)對該模型無動力血液流動不起來,因此,進行改進:提供水泵讓血液循環流動或在肺泡模型處增加CO2析出和O2進入裝置。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第四章 代謝與平衡
01七大營養素及其作用
一、食物體內氧化和體外燃燒
共同點:都是氧化反應,都能釋放熱量
不同點:體內氧化是一個緩慢的氧化過程,能量是逐步釋放的;
體外燃燒是一個劇烈的氧化過程,迅速地放出熱量。
實驗:測試食物能量的實驗結論: 。
熱量價: 。
三大營養物質的熱量價 蛋白質:16.7千焦/克 糖類:16.7千焦/克 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營養素及其作用
水 (1)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2)各種生理活動的基礎
糖類 (1)是人體細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2)人體細胞的—種組成成分
蛋白質 (1)是細胞生長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2)可以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部分能量 (3)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脂肪 生物體貯存能量的物質
無機鹽 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維生素 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機物。 除維生素D外,其他維生素人體均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粗纖維 來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纖維素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對人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進腸道蠕動,利于排便等
常見維生素的名稱、來源和缺乏癥(供參考)
名稱 缺乏癥 主要來源
維生素A 肝、魚肝油、卵黃、牛乳、胡蘿卜
維生素B1 米糠、麥麩、卵黃、酵母
維生素B2 卵黃、酵母、大豆、胚芽、肝
維生素C 蔬菜、水果
維生素D 魚肝油、卵黃
維生素E 谷物胚芽、植物油、綠葉
小結: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的種類及數量都不相同,幾乎沒有一種食物同時含有7類營養素。
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營養的搭配。
01 消化系統的組成
一、消化系統的組成
1.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組成。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消 化 管 結 構 功 能 圖 示
口 腔 A.牙齒:切斷、撕裂、磨碎食物。 B.舌:攪拌和吞咽食物,辨別食物味道及輔助發聲的作用。 C.唾液腺:(三對)分別是腮腺、頜下腺、舌下腺。 能咀嚼、磨碎和攪拌食物,初步消化食物中的 ,將淀粉轉化成麥芽糖。
咽 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 無消化和 吸收功能
食 道 食物的通道
胃 位置:位于左上腹腔,呈囊狀。 胃的結構:①上口:賁門接食道②中部:胃體;③下口:幽門接十二指腸(位于小腸開頭) 胃壁與小腸相似(內向外分):分粘膜層、粘膜下層、肌肉層、漿膜四層。具有胃腺,初步消化食物中的 ,暫時儲存食物。
小 腸 十二指腸:小腸開頭一段約為十二個手指并攏在一起的長度(是總膽管、胰管開口) 具有腸腺,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因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都是在小腸被徹底消化的,其營養物質主要也是在小腸被吸收的。)
大 腸 上接小腸,下接肛門。管腔比小腸大,長1.5米;形成糞便。(只有吸收功能,沒有消化功能。)
肛 門 排出糞便
消 化 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淀粉酶),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淀粉
胃 腺 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和鹽酸),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質
肝 臟 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對脂肪起乳化作用),它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
胰 腺 分泌胰液(含有胰淀粉酶、胰麥芽糖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胰腺既屬于外分泌腺,又屬于內分泌腺。 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分解淀粉、蛋白質和脂肪
腸 腺 分泌腸液(含有腸淀粉酶、腸麥芽糖酶、腸脂肪酶和腸肽酶)
2.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
腺體 唾液腺 胰腺 腸腺 肝臟 胃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小腸 小腸 膽囊 胃
消化液 唾液 胰液 腸液 膽汁 胃液
3.消化系統的功能
①將食物分解為能被身體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②將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③將消化食物后產生的殘渣排出體外
概括起來就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物質并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
02 食物消化吸收過程
1.消化及其類型
人體將食物分解成能被身體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過程叫做消化;分為物理消化和化學消化。
物理消化:只改變食物的形狀和大小,但不改變食物的分子結構。如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腸胃的蠕動,膽汁的乳化作用。
化學消化:改變了食物的分子結構。如各種消化酶對食物的催化作用,使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被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
2.牙齒的結構模式圖
人體對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由消化系統來完成。
牙齒可以分為:牙冠、牙頸、牙根三個部分。
牙齒的組成物質:
(1)牙本質(組成牙齒主要物質)
(2)牙釉質 
(3)牙骨質 
(4)牙髓腔(人患齲齒,損傷到牙髓腔,常因病菌侵入而發炎,疼痛難忍)
牙齒的功能:切斷、撕裂、磨碎食物。
牙齒的保健: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吃食時注意防止砂石等硬物損傷牙齒。
3.三大營養物質消化后的最終產物
(1)水、無機鹽、維生素無需經過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
(2)膳食纖維不能被消化
(3)蛋白質、糖類和脂肪須經過消化才能被吸收;其消化后的最終產物分別是氨基酸、葡萄糖和甘油與脂肪酸
4.吸收以及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1)食物的吸收:當食物消化后,營養物質通過消化系統的管壁進入血液的過程叫做吸收;其實營養物質會進入到循環系統,由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脂肪的吸收以淋巴途徑為主。
口腔只有消化功能;咽和食道沒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小腸能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腸沒有消化功能;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的維生素。
(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
5.小腸與消化、吸收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點
①與消化相適應的特點:肝臟、胰腺、腸腺等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均進入小腸,食物主要在小腸內消化;腸液參與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②與吸收相適應的特點:小腸是消化系統中最長的一段(5-6m);小腸內表面有環狀皺壁;環狀皺壁上有小腸絨毛;每根小腸絨毛內部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表面積,加快了營養物質的吸收
6.其余消化系統各個器官的特點
(1)咽能將空氣和食物“分道揚鑣”
(2)食道把吞咽下來的食物向下推進入胃
(3)胃的特點:①胃上皮凹陷入胃壁中形成胃腺,胃腺分泌胃液(胃酸),可以 。主要消化營養物質中的蛋白質;
胃壁很發達的平滑肌層促使胃的蠕動,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肝臟:具有 作用;膽汁通過膽總管進入十二指腸.參與脂肪的消化(只是乳化)
(5)胰臟:分泌胰液,通過胰導管進入十二指腸,參與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6)大腸:暫時貯存糞便,便秘是由于大腸吸收過多的水分而造成的 ;肛門是消化產物的排出口
(7)盲腸:大腸開始部分,位于腹腔右下部。
闌尾:盲腸的盲端連著一條蚯蚓樣突起。
闌尾炎:如果腸內食物殘渣,腸寄生蟲或其它東西進入闌尾,阻塞住了管腔,在病菌等的作用下,引起闌尾炎。
肛門:排糞,食物殘渣被大腸內細菌發酵,腐敗形成糞便。
便泌形成:如果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分被吸收過多,糞便變得干燥,形成便泌。
預防方法:養成定時大便,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多吃疏菜和水果,多喝開水。
肝臟:位于腹腔右上部,人體最大消化腺,能分泌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只促進脂肪消化;肝臟是消化系統中不與食物接觸的器官。(功能:分泌膽汁,貯存營養物質,解毒等作用);膽汁貯存于膽囊,進食時,膽囊收縮,膽汁排進,流入十二指腸
☆溫馨提示
1.消化液中不一定含有消化酶,如膽汁;
2.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等,大腸包括盲腸、結腸、直腸、肛管等;
3.消化道起始于口腔,終止于肛門;
4.唾液腺、肝臟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腸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內的腺體;
5.牙齒損傷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6.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共有的一個器官,食物和空氣的共同通道,無消化和吸收能力;
7.胰腺屬于既內分泌腺又屬于外分泌腺;胰腺的分泌物是胰液和胰島素。
02 酶與酶的催化作用
一、酶的催化作用
1.酶(即生物催化劑)是生物的體細胞合成的一類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它能使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變成可吸收的物質。
2.酶的特點: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多樣性。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果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以過氧化氫酶為例。
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某一種或某一類化學反應。人體細胞中如果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
二、影響酶的催化作用的因素:溫度、pH
1.人體內酶的催化作用適宜的溫度一般為 ,發高燒的人胃口不好、冷飲食品不能多吃都是溫度會pH對催化作用有影響,在最適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唾液淀粉酶的最適pH值約為7,胃蛋白酶適宜在酸性的環境中將蛋白質分解
2.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實驗原理:
(1)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質是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分解成麥芽糖的過程
(2)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碘液檢驗,因為淀粉遇碘會變藍色。
實驗成功關鍵:
①制備的淀粉糨糊必須完全冷卻后才能使用,否則唾液中的淀粉酶會被高溫破壞而失去活性
②在取唾液前,必須漱凈口。切忌從咽喉處吐取黏液,因為這里的黏液不是睡液
③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在37℃恒溫的水浴中進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響實驗結果。
④加碘液前,要先將試管冷卻后再滴加碘液,溫度過高會使碘液中的碘升華,影響實驗效果
01 血液組成
(一)血液
1.血量:成年人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 。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他體內的血量約為 。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環,為人體細胞輸送各種營養物質。
2.血液的組成:向新鮮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劑,靜置一段時間,會出現 。上面淡黃色的液體是血漿。及中間的是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面暗紅色物質就是紅細胞
3.制作血涂片,需要得到薄而均勻的血膜,圖中正確的推法是__________,因為這樣不會使______。
4.血液的結構功能
(1)血漿的功能:
①運輸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②血細胞的生存環境,血漿中各種成分的相對穩定是維持血細胞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
③對調節體溫也有重要作用
血漿中含有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各種激素、多種脂類、氨基酸、酶、血漿蛋白、尿素尿酸等
(2)血細胞的功能
運輸氧氣、二氧化碳,起預防保護,免疫的作用。還能促進止血、加速凝血
(3)人體三種血細胞主要特征的比較:
項目 血細胞類型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
形狀 圓球形 不規則
有無細胞核 無 有 無
大小、數量 較大、最多 比紅細胞大、最少 最小、較多
功能 吞噬細菌,防御疾病
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 的蛋白質,叫 ,其特點是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結合氧;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其功能:幫助紅細胞運輸氧,也能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細胞:能保護身體免受病患,如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能吞噬侵入人體內的病菌;淋巴細胞還參與機體的 有關;傷口處出現的膿液主要是
血小板:除了加快血液的凝固,能防止傷口大量出血以及防止細菌入侵。
④人體內具有造血功能的 擔負著血細胞的再生任務。
5.血液種類:動脈血:含 ,顏色 的血;靜脈血:含 多,顏色 的血
6.體內有細菌或異物侵入而引起炎癥時,血液中白細胞增加;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含量偏少可能引起貧血。
02 心臟與血管結構
1.人體內三種血管的主要區別:
類 別 動 脈 靜 脈 毛 細 血 管
概 念 將血液從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將血液從全身各部分收回到心臟的血管 連通于最小動脈和最小靜脈之間的血管
管壁的結 構 特 點 多分布在較深的位置;管壁 ,管腔小,有彈性,血流的速度 多分布在較淺的位置,體表也能看見,如“青筋”,管壁 ,管腔大,彈性小,血流的速度 、(四肢靜脈內具有靜脈瓣) 管壁極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腔最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血流速度最慢,這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血流的 速 度 快速 (噴泉式射出) 較慢 (緩慢流出)
血流的 方 向 心臟→全身各處 全身各處→心臟 動脈端→靜脈端
圖 示
3.血壓:【測量血壓的部位:上臂肱動脈處。測量脈博的部位:腕部橈動脈處】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側壓力,叫做血壓。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壓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為收縮壓,8~12千帕為舒張壓。
低 血 壓 指收縮壓持續低于12千帕,舒張壓持續低于6.7千帕。
高 血 壓 指血壓持續高于18.7千帕,舒張壓持續高于12千帕。
4.心臟
血液循環的概念:指血液在心臟和全身血管中進行的循環流動,叫做血液循環。
①心臟的位置: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兩肺之間,形狀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頭差不多。心臟能自主地節律性收縮舒張,是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動力來源。圍繞在心臟上的冠狀動脈為心臟提供營養物質和氧氣。一個人如果冠狀動脈硬化,管腔變窄,就會導致冠心病。
②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心臟的結構 心壁 主要由 , 、心房的壁最薄。(這與心臟輸送血液的遠近有關) 圖 示
四 個 腔 左心房 與肺靜脈相連通,內流動脈血。
左心室 與主動脈相連通,內流動脈血。
右心房 與上、下腔靜脈相連通,內流靜脈血。
右心室 與肺動脈相連通,內流靜脈血
瓣 膜 房室瓣 (在心房與心室之間)只能朝向心室開
動脈瓣 (在心室與動脈之間)只能朝向動脈開
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是血液循環的“ ”
血液在心臟中的流動情況
血液在心臟中流動總是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動脈
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心房和動脈間的動脈瓣,只朝向 開,會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內
心房和心室間的房室瓣,只朝向 開,會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內
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血液只能從 流向 ,從 流向 ,而不能 。
簡記:心臟有四腔四管兩瓣膜,上房下室,室連動,房連靜。
溫馨提示:在心臟四個腔中,腔壁最厚的是 。
③心臟的工作示意圖
1.心臟的功能是為
①左、右心房 ,分別將血液壓至 和 ,②左、右心室 ,分別將血液壓至 和 ③全心 ,血液經靜脈被吸進
2.如圖為人體心房和心室的收縮和舒張所需時間示意圖。(空白的格子表示舒張,有斜紋的格子表示收縮,每一格表示0.1秒)
①心動周期:心臟每舒張和收縮一次稱為一個心動周期,心臟每舒張和收縮一次所需的時間是不同的,成年人心房收縮一次約0.1s,舒張一次約0.7s;心室收縮一次約0.3s,舒張一次約0.5s
②心臟舒張時間比收縮時間長的意義: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臟,也有利于心臟持久地工作
03 血液循環過程
1.血液循環的概念
血液在由心臟和全部血管組成的封閉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環過程中會經過心臟兩次,可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
2.如圖所示血液循環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體循環: → →全身毛細血管→ →右心房。
②肺循環: → →肺部毛細血管→ →左心房。
(2)血液循環不斷地將氧氣、營養物質等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并將各個組織器官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 運送到腎臟等排泄器官并排出體外,以保證機體各項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
體循環:為組織細胞提供氧氣、養料,將代謝廢物排出
肺循環:肺部毛細血管和肺泡進行氣體交換,使得血液從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重要提示:
①肺循環中肺動脈流靜脈血,肺靜脈流動脈血;體循環中體動脈流動脈血,體靜脈流靜脈血。
②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將血液輸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較心房壁厚,同時由于體循環路線較肺循環長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較右心室的壁厚。
04 血型
血型和輸血
1.人的血型由遺傳物質決定,一般來說,是終生不變的。
2.最常見的血型系統是ABO血型系統;由紅細胞上的凝集原決定的;
3.輸血原則:應輸 ,若無同型血,不得已要進行 時,要 ,主要考慮 。
血型間輸血可按圖中箭頭所指方向進行,
4.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 mL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01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一、呼吸運動和呼吸作用
1.呼吸運動: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
2.呼吸作用:指在活細胞肉氧化分解 、 和 等有機物,并釋放出 的過程。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大多數來源于 ,也有一部分來源于 ,極少數來源于 。
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根據是否需要氧氣,把細胞的呼吸作用分為 呼吸和 呼吸。
1.有氧呼吸:在氧氣參與下,有機物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能量的呼吸作用方式。
高等植物和動物呼吸的主要方式是 呼吸
三大供能物質在體內進行有氧呼吸時釋放的能量及反應表達式等見下表:
2.無氧呼吸
(1)概念: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將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尚未 的產物,釋放出 的過程。
(2)動物(包括人)的無氧呼吸:動物組織細胞在缺氧情況下,糖類會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為乳酸,并釋放出少量能量。當大量的乳酸在肌肉組織里堆積時,就會有肌肉酸痛的感覺。
葡糖糖 酶 乳酸+能量(少量)
(3)高等植物的無氧呼吸:高等植物在缺氧(如水淹)情況下,也能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糖類被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出少量能量。
葡糖糖 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4)微生物的無氧呼吸:有些微生物能長期進行無氧呼吸,比如 ,人們利用它來生產 等食品;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人們利用酵母菌的這一特點,分別用于制作 等。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
葡萄酒的釀制過程:葡萄果汁+白糖+酵母菌,放入發酵罐,先通氣使酵母菌進行 ,產生大量的能量,從而大量繁殖;然后使發酵罐密閉,酵母菌進行 ,從而獲得葡萄糖。
3.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
呼吸類型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不同點 條件 需要氧氣和相應的酶 不需要氧氣,需要相應的酶
產物 二氧化碳、水 動物及部分植物:乳酸
多數植物:酒精和二氧化碳
釋放能量 大量 少量(有機物反應不徹底)
相同點 實質為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三、 多樣的呼吸器官
1.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大多數都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它們只靠體表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
2.較高等無脊椎動物:已經出現了專門具有呼吸功能的器官。如對蝦用鰓呼吸、蝗蟲用氣管呼吸。
3.水生脊椎動物:魚類在水中的用鰓進行呼吸的。魚的鰓位于咽的兩側,鰓蓋關閉時,水從張開的口流入咽,接著扣關閉,口腔收縮,壓迫水流通過鰓并從立即張開的鰓蓋后緣流出。雖然水中的氧氣含量很低,但由于水流不斷通過布滿血管的鰓,魚類還是能獲得足夠的氧氣的。
4.陸生脊椎動物:體內已經有專門的呼吸器官------肺。不過不同的陸生脊椎動物的肺的結構和復雜程度同。
a.兩棲動物:肺較簡單,如青蛙的肺只是一層薄壁的囊,呼吸功能較差,還需要通過皮膚的輔助呼吸才能獲得足夠的氧氣。
b.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在適應陸地生活的同時,肺的結構里出現了肺泡,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氣體交換的面積。由于鳥類飛行時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因此,鳥的肺結構十分致密,并與特殊的氣囊相通。
5.各種生物呼吸器官的情況總結如下:
動物名稱 呼吸器官
無脊椎動物 (原生動物)草履蟲 表膜(細胞膜)
(環節動物)蚯蚓 濕潤的體壁
(節肢動物)蝗蟲 氣管
脊推動物 (魚綱)魚類 鰓
(兩棲綱)青蛙 肺兼濕潤的皮膚
(爬行綱)蜥蜴 肺
(鳥綱)鳥類 肺,氣囊具有輔助呼吸的作用
(哺乳綱)牛 肺
01 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
1.如圖為泌尿系統組成示意圖。
(1)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
[①] ,它由100多萬個 組成,主要功能是形成 。位于腰后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形像蠶豆
[②]輸尿管:運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
[③]膀胱:暫時貯存尿液(所以排尿是間歇性的)
[④]尿道:將尿液排出體外
(2)排尿的意義是:排出代謝廢物;調節體內 的含量平衡;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保證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
(3)圖③中的尿經④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該生理過程屬于反射類型中的 。
2.腎的結構
(1)如圖所示,外層是皮質,內層是髓質,中央是一個空腔,叫腎盂,腎盂和輸尿管相連。
(2)腎單位――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分為腎小體和腎小管,
而腎小體又可分為腎小球和腎小囊
3.尿液的形成過程
⑴原尿的形成(腎小球的濾過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
尿酸,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被過濾到腎小囊。
則原尿中含有尿素、無機鹽、水、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血漿蛋白和血細胞在血管中)
⑵尿液的形成(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終尿中有尿素、部分水和無機鹽
4.區分血漿、原尿、尿液的方法
一看蛋白質區分血漿和原尿:有蛋白質的液體為血漿,無蛋白質的液體為原尿。
二看葡萄糖區分原尿和尿液:有葡萄糖的液體是原尿,無葡萄糖的液體是尿液。
比較血液、血漿、原尿、尿液各有什么?
成 份 血細胞 蛋白質 葡萄糖 水 無機鹽 尿 酸 尿 素
血液 √ √ √ √ √ √ √
血漿 × √ √ √ √ √ √
原尿 × × √ √ √ √ √
尿液 × × × √ √ √ √
02 水鹽平衡
水鹽平衡: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重要方面,對于維持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腎臟對于體內的水鹽平衡的調節有重要作用。但它又有一定限度,超過該限度,人體會因為積累
過多鹽分則加速殘廢。
1.水的平衡:當體內水分過剩時,腎臟會產生很多的尿,將多余水分排出;相反,如果體內水分不足
腎臟就只產生少量的尿。腎臟就是這樣來平衡體內的水分的。
體內水分過剩→腎臟→產生很多尿
體內水分不足→腎臟→產生少量尿
2.鹽的平衡:如果我們喝水較多,又不增加鹽分,腎臟會產生鹽含量較低的尿。如果我們攝人的鹽較
多,又不多喝水,腎臟會產生鹽含量較高的尿液,把多余的鹽分排出。
體液中鹽含量高→腎臟→排出含鹽多的尿
體液中鹽含量低→腎臟→排出含鹽少的尿
3.人體調節水鹽平衡的途徑:
(1)排出。①呼吸:通過呼吸,排出體內少量水分。②流汗:排出體內多余水分及無機鹽、尿素等。③排尿、排便:排出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等。
(2)攝入。通過飲水、進食攝入人體必需的水分和無機鹽。另外,細胞的呼吸作用也會生成水分。
4.動物排泄方式:⑴草履蟲:借擴散作用;⑵蚯蚓:腎管排泄;⑶蝗蟲、蜜蜂、蒼蠅等:馬氏排泄;
⑷大部分動物:腎臟排泄。
01 七大營養素的作用
1.(2024九上·上城期末)《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傳標語“均衡營養,點亮健康之路”。下列有關食物與營養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一般占人體細胞干重的50%以下
B.無機鹽被人體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
C.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D.維生素在人體內都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02 消化系統組成
1.(2024九上·杭州期末)如圖是一段小腸(a)、環形皺襞(b)及小腸絨毛(c)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觀察豬小腸內表面結構時需要將一段小腸橫向剪開
B.a內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參與食物的消化
C.環形皺襞b只增加小腸消化表面積,與吸收無關
D.c內的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由多層細胞構成
03 消化吸收產物問題
1.(2024九上·上城期末)山楂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它不僅美味,還含有糖類、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及膳食纖維。結合圖片,分析正確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場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纖維
C.①分泌的膽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類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進山楂中蛋白質的分解
04 酶的特性探究實驗
1.(2024九上·鹿城月考)淀粉酶的種類有多種。某科學興趣小組從浸泡后的綠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為了研究酸堿性對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以淀粉瓊脂為材料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濾紙編號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鹽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鈉溶液
4 稀鹽酸
5 稀碳酸鈉溶液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濾紙小圓片,編號為1-5號。將其分別在五種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圖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瓊脂薄片的培養皿中,蓋上蓋子。
②將培養皿置于37℃的恒溫箱中,半小時后取出,將碘液均勻滴入培養皿中,約1分鐘后用清水緩緩沖去多余的碘液。
③實驗結果發現: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出現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區(即沒有變藍色的區域),其中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4號和5號周圍以及其余部位均顯藍色,如圖乙所示。
(1)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會出現清晰區的原因是   。
(2)為了判斷堿性對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應選擇哪幾個進行對照?   。(填寫濾紙編號)
(3)根據實驗結果小組成員推測:堿性越強,對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越強。請你對這個推測進行評價   。
05 血液成分區分
1.(2024九上·臨海期末)下表是某病人血常規報告單的部分內容,該病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No. 項目 結果 正常范圍參考值 單位
1 白細胞計數 9.8 升
2 紅細胞計數 3.0 升
3 血小板計數 210.0 升
4 血紅蛋白 90 克/升
A.炎癥 B.糖尿病 C.白血病 D.貧血
06 心臟和血管結構
1.(2024九上·東陽期末)如圖能正確表示人體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在進行物質交換的是(  )
A. B. C. D.
2.(2023九上·義烏月考)霧霾中的PM2.5顆粒物能通過呼吸道吸入肺后進入血液,如圖為心臟結構示意圖,PM2.5顆粒在心臟各腔中流經的正確順序是(  )
A.A→B→C→D B.C→D→A→B C.B→D→A→C D.D→A→B→C
07 血液循環過程
1.(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圖為血液循環示意圖,關于血液循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血管⑥比血管⑤中血液的氧氣含量高
B.①和②之間.③和④之間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后,營養物質一定減少
D.血液流經肺泡后,二氧化碳一定減少
08 血型與輸血原則
1.(2023九上·永嘉期中)如圖所示為小科繪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圖。據此推測,AB型血的模型圖是(  )
B. C. D.
09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區別
1.(2023九上·諸暨競賽)冬天,青蛙進入冬眠,其體內酶的活性與耗氧量與冬眠前相比,變化是(  )
A.酶活性減弱,耗氧量減少 B.酶活性減弱,耗氧量增加
C.酶活性增強,耗氧量增加 D.酶活性增強,耗氧量減少
10 尿液形成過程
1.(2024九上·拱墅期末)微穿刺法是利用顯微操縱儀將微細玻璃管插入腎小囊腔中,提取囊內液進行微量化學分析的一種方法,如圖所示。若對健康人進行微穿刺法檢查,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和②中流動脈血 B.腎單位由③和④組成
C.提取的囊內液中含紅細胞 D.流入⑤的液體中不含葡萄糖
1.202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合理營養,預防營養缺乏和過量。下列行為符合建議的是(  )
A.只吃魚肉,多鹽多油 B.只喝飲料,不吃果蔬
C.多吃少動,不控體重 D.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2.對體重超標的人來說,多食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既可以消除饑餓感,又有利于體重的控制。下列食物中含膳食纖維較少的是(  )
A.卷心菜 B.青菜 C.豆腐 D.菠菜
3.以下實驗及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觀察人血涂片——視野中數量最多的細胞是白細胞
B.測定1g某種食物中的能量——應多次重復測定取平均值
C.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毛細血管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D.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37℃水浴加熱使酶活性保持最強
4.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航天材料:飛船外殼用到的鈦合金具有熔點高、密度小的特點
B.服裝材料: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膠作為一種通用橡膠,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生命保障:已知航天食品中包含牛肉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為航天員提供維生素
D.能源系統:太陽能電池板所需要的鋁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
5.圖甲為人體組織細胞的生命活動與部分系統的關系圖,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動過程或物質,圖乙是進入和離開D系統中的某個器官的血液內四種物質相對含量的柱形圖,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①表示消化的過程,該過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腸內進行
B.②表示氧氣,通過呼吸作用完成了B系統內的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C.通過C系統內的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血液由靜脈血變為了動脈血
D.根據圖乙可以推測“D系統中的某個器官”應為泌尿系統中的腎臟
6.如圖所示為血液流經某器官M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若M是腎臟,則血液中尿素含量c<a
B.若M是小腸,則血液中營養物質含量c<a
C.若M是肺,則血液中氧氣含量c>a
D.若M是大腦,則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c>a
7.腸道顯微膠囊是一種用于診斷胃腸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設備(如圖1),它可以在短時間捕捉到消化道內的三維圖象。結合圖2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顯微膠囊可依次經過口腔→咽→食道→胃→小腸
B.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④,④處可進行蛋白質的初步消化
D.顯微膠囊可進入結構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8.如圖表示血液、血漿、血細胞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9.美國醫學科研小組采用遺傳工程的方法,用一種特殊的“內切酶”,可以全部或部分切割紅細胞表面的凝集原,從而實現血型的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型血可以轉化為AB型血 B.B型血可以轉化為A型血
C.O型血可以轉化為AB型血 D.AB型血可以轉化為B型血
10.血液經過肺循環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肺循環過程中氧氣含量變化的曲線圖是(  )
A. B. C. D.
11.人體內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可用流程圖來表示。下列流程圖正確的是(  )
A.尿液形成的途徑: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
B.脂肪被消化的過程:脂肪→脂肪微粒→脂肪酸
C.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次序:口腔→咽→食道→胃→大腸→小腸→肛門
D.肺循環的血液規律:右心室→肺靜脈→毛細血管→肺動脈→右心房
12.如圖為人體內某結構的血流情況模式圖。①②③代表血管,箭頭代表血流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②流經胰腺,則飯后③中胰液增加、氧氣減少
B.若②流經小腸,則飯后③中流含營養物質豐富的靜脈血
C.若②流經腎臟,則③中尿素含量低、氧氣含量高
D.若②為腎小球,則③中葡萄糖濃度增大,氧氣濃度下降
(12題圖) (13題圖)
13.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a)、水(b)和無機鹽(c)含量如圖,該人大量飲水后排出的尿液中的成分最接近于(  )
A. B. C. D.
14.模型可揭示現象和解釋本質,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一些復雜的事物。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中,脂肪被催化分解的過程模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C、D表示催化的最終產物,則他們代表的是   。
(2)該過程主要發生在   。(填消化道名稱)
A在反應前后,具有保持化學性質不變的特性。
15. 2023年5月20日是第34個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為“科學食養,助力兒童健康成長”。如圖甲為人體消化系統結構示意圖,圖乙是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請據圖回答:
(1)腸腺和   分泌的消化液對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2)某學生因偏食出現牙齦出血等癥狀,根據所學的科學知識,建議該學生多攝入圖中的第   層食物(填代號)。
(3)小明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其患有貧血,建議她多吃含   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16.腎結石是由于尿酸濃度過高而結晶形成的。我國科研團隊發明一種新型結晶抑制劑,可抑制尿酸結晶甚至溶解結石,為腎結石患者帶來福音。
(1)腎單位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圖中①的主要功能是   。
(2)在①、②、③中,尿酸濃度最高的部位是   處(填序號)。
(3)給腎結石患者靜脈注射結晶抑制劑后,該藥物首先到達心臟的腔室是   。
17.某研究小組準備探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設計實驗方案如下:關閉活栓后根據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碳酸氫鈉飽和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氣體)
(1)若觀察到甲組右管液面上升,可判斷微生物有氧呼吸時   (填“氧氣的消耗量”或“二氧化碳的產生量”)。
(2)若觀察到甲、乙兩組實驗中右管液面都不變,該微生物可能是   (填“酵母菌”或“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
18.凝乳酶是一種促使乳汁發生凝結的酶。利用如圖實驗裝置,先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別加入2個試管,然后將兩個試管放入同一水浴環境中持續15分鐘,再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倒入同一試管中混合,保溫并記錄凝乳所需要的時間。通過多次實驗,記錄在不同溫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時間,結果如表所示:
實驗組別 A B C D D F
水浴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時間(分鐘)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該實驗探究基于的假設是   。
(2)實驗中將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水浴15分鐘后再混合,而不采用先將酶和乳汁混合再水浴15分鐘的目的是:   。
(3)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實驗中重要的實驗思想。在本實驗中必須控制相同的變量是____。
A.各組實驗中凝乳酶溶液體積相同、乳汁體積相同
B.同組實驗中凝乳酶和乳汁的體積相同
C.各組實驗中乳汁的種類要相同
19.小樂在學習了酶的催化作用相關知識后,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其過程為:
步驟一:取6支試管并編號,按如表所示加入相應試劑,并在相應溫度下水浴保溫5min;
步驟二:1號管內試劑倒入2號管中,混合搖勻,反應溫度0℃;3號管內試劑倒入4號管中,混合搖勻,反應溫度37℃;5號管內試劑倒入6號管中,混合搖勻,反應溫度100℃;反應5min后,分別取出反應液2滴置于點滴板中,再滴加碘液2滴,混勻,觀察并記錄顏色;
步驟三:然后將2、6號管置于37℃水浴保溫10min,分別滴加碘液2滴,觀察并記錄顏色。
編號 1號管 2號管 3號管 4號管 5號管 6號管
試劑 1%淀粉溶液(mL) 1 - 1 - 1 -
淀粉酶溶液(mL) - 0.5 - 0.5 - 0.5
溫度(℃) 0 0 37 37 100 100
(1)小樂進行該實驗的目的是   。
(2)正常情況下,步驟二中,將觀察到從   (在“2號管”“4號管”和“6號管”中選填)取出的反應液,滴加碘液混勻后,呈藍色。
(3)步驟三中,實驗結果為6號管中液體呈藍色,2號管中液體不顯藍色。6號管中液體呈藍色的原因是   ;2號管中液體不顯藍色的原因是   。
20.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可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科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驗證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產物,操作如下:
①將裝置A置于35℃恒溫水浴鍋中。
②打開止水夾K均勻地通入氮氣,待裝置中的空氣排凈后,關閉止水夾K,再將帶有1g酵母菌顆粒的鉑絲伸入裝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
(1)將裝置A置于35℃恒溫水浴鍋中目的是   。
(2)實驗前為什么要先通入氮氣 答:   。
(3)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的文字表達式:   。
21.生活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經驗,用酵母發過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別松軟香甜。學習了發酵技術以后,不妨嘗試自己動手做一下發糕。發糕松軟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愛吃,做起來其實并不難。
Ⅰ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鮮酵母、糖少許、溫開水、面盆、大碗、蒸鍋。
Ⅱ制作方法:①洗凈雙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內用少量溫水將酵母化開;③在面盆內將面粉和適量糖拌勻,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邊揉邊加水,直至揉成干濕適當的面團;④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4~5小時;⑤將發好的面團放在蒸鍋內隔水蒸30分鐘;⑥將蒸熟的發糕取出,待冷卻后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將酵母化開時用溫開水而不用熱開水的原因是   。
(2)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是因為   。
(3)蒸熟的發糕松軟多孔,是因為發酵過程中產生的   氣體遇熱膨脹造成的。
(4)某同學將和好的面團放到一個密閉的保溫裝置中進行發酵,結果蒸出的發糕有些酒味,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
22.人體的胃壁細胞能分泌胃酸,可以幫助消化食物,但胃酸分泌過多,會導致胃部不適,可通過服用藥物來治療。
(1)如圖所示為血液、胃壁細胞和胃腔間的微粒交換示意圖,其中胃壁細胞內有大量的碳酸苷酶,能催化二氧化碳與水反應。解釋胃酸的形成過程。   。
(2)抗酸藥能與胃酸反應,從而治療胃酸過多。常見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和碳酸鈣等。
①寫出氫氧化鋁與胃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胃潰瘍患者若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胃潰瘍患者不宜服用上述抗酸藥中的   。
23.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器官系統之間相互協調,密切配合。
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圖中A、B、C分別表示人體的相關系統,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過程①主要由B系統的   (填器官名稱)承擔,為適應此功能,該器官具有外形細長、內表面有許多皺襞等結構特點;
(2)經過A系統后,血液會變成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   血;
(3)圖中的C系統主要器官是   ,是形成尿液的場所。
24.在學習了“血液循環”相關內容后,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人體血液循環模型”,模擬人體的血液循環,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人體血液循環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結構完整,能模擬人體血液循環路徑,材料能體現血液循環的功能。 結構完整,能模擬人體血液循環路徑,材料不能體現血液循環的功能。 結構不完整,不能模擬人體血液循環路徑。
某同學利用塑料管、水、單向閥、塑料瓶(2大2小,上下連通)、肺泡模型、組織細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模型。
(1)圖中a模擬的血管名稱為   。
(2)心臟跳動需要消耗能量,這屬于新陳代謝的   作用。(選填“同化”或“異化”)
(3)根據評價量表,該模型被評為合格,為使該模型更好的體現指標一,請結合圖選擇合適的材料對該模型進行改進    (寫一點)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翁牛特旗| 平昌县| 黄大仙区| 屯昌县| 巩留县| 南皮县| 黑河市| 德惠市| 临武县| 徐汇区| 诸暨市| 杭锦后旗| 吴桥县| 泽库县| 中山市| 枣庄市| 大方县| 康平县| 荔浦县| 会宁县| 库伦旗| 象山县| 永顺县| 兴业县| 克什克腾旗| 镇巴县| 澄江县| 临夏县| 曲靖市| 定结县| 黑水县| 铜鼓县| 芮城县| 延川县| 崇义县| 黎川县| 理塘县| 当雄县| 高雄县|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