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四 哲學與文化 第二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綜合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相傳,重耳為了躲避禍亂,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甚至"割股啖君”。但重耳成為晉文公后,介子推卻選擇與母親歸隱綿山。為了逼介子推出山相見,晉文公輕信他人意見,下令放火燒山,但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輕信他人意見釀成慘劇的典故,告誡我們①感性認識在通常情況下不可信,也靠不住 ②借鑒他人意見應注意時間、地點和條件變化③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依賴、相互轉化 ④要善于運用判斷和推理進行理性思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地月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為了讓“嫦娥六號”有最佳人軌狀態,火箭團隊用上了“窄窗口多軌道”發射技術--把50分鐘的窗口劃分成了多個相對比較窄的窗口期,在每一個窄窗口之內,設計一條最適應當前發射窗口的軌道,從而極大提升發射的可靠性。這告訴我們①事物的聯系構成運動、變化和發展 ②人在客觀聯系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③實踐能把主觀、客觀聯系起來對照 ④實踐因認識的深入發展而更為有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年1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801所研制的50千瓦級雙環嵌套式霍爾推力器,成功實現點火和穩定運行,試驗驗證了推力器內、外環單環點火和雙環同時點火能力。這是國內首款50千瓦級雙環嵌套式霍爾推力器,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嵌套式霍爾電推進技術突破的國家。材料表明①科學實驗是推動認識發展的有效途徑②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統一中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③事物的發展是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④源自科學實驗的認識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在三百年里一直是一種假說,而當勒維烈從這個太陽系學說所提供的數據中,不僅推算出一定還存在一個尚未知道的行星,還推算出這個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時候,當加勒于一八四六年確實發現了海王星這顆行星的時候,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才被證實,成為公認的真理。這充分說明①實踐在它發展的一定階段上都有其局限性 ②一切理論的正確性最終都要由實踐來檢驗③認識的真理性需經實踐糾正它的不完全性 ④真理需要得到時間、不同認識主體的認同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某篇文章對日出的描述如下:“先是東方露出了魚肚白,接著,出現微藍,淡黃,粉紅,太陽升起了,天上一片紅色,金黃。然而,江西三清山、青島嶗山、北戴河等地的日出都沒有從魚肚白到金黃的過程。”原來,這篇文章描述的是平原地區無云、無風、無霧、無雨雪時日出的色彩變化情況。這說明①真理具有客觀性,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②真理是有條件的,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③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的認識總會受到客體的制約④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種條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觀察漫畫《鉛筆與人生》,從哲學角度看,下列解讀正確的是①“沒有人能一直正確"表明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沒有人能一直正確”是因為價值判斷具有主體差異性③“鉛筆的另一頭是橡皮”啟示我們要正視錯誤并改正錯誤④“長大后不允許用鉛筆”是基于人生挫折因長大而減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年4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時提出中美關系要堅持的三大原則:一是以和為貴,堅守不沖突不對抗的底線,不斷提升對中美關系的正面預期;二是以穩為重,不折騰、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關系總體穩定;三是以信為本,用行動兌現各自承諾,將“舊金山愿景”轉為“實景”。材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①打破固有平衡會導致事物向不利方向轉化 ②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③正確的社會意識會促進實踐邁向正確方向 ④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展的趨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法治安邦,良法善治。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糧食安全保障法,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二),修正慈善法,修訂行政復議法,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法治化。新時代,一系列民生領域立法助力實實在在辦好惠民利民實事,為努力創造讓人民群眾安業、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會環境貢獻法治力量。材料說明①適應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②制定良法要把尊重群眾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③健全法律是解決一系列民生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④完善法律要與時俱進,順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種子是發展現代種業、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2024年3月,湖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審議了《湖北省種子條例(草案二審稿)》。該草案包括總則、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種子生產經營、種子監督管理等內容,針對各方最關注、行業最關心的問題,作出相應的制度設計。制定并實施該草案的預期目標是①結合時代發展要求調整上層建筑,促進種業振興②優化種業發展政策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發展動力③明確種子企業具體分工,提升種子的質量和產量④推動經濟基礎適應上層建筑,促進種業健康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之一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材料表明①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是不斷變化發展的②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狀況就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③綠色生態文明理念能夠對我國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④先于社會存在變化的社會意識必然能促進社會的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4年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由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修訂通過。保密法此次修訂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保密工作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實踐經驗上升為法律制度,對于推動保密工作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該法的修訂表明①國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水平安全②社會進步發展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實現的③上層建筑應隨著經濟基礎的不斷變化而進行相應變革調整④正確價值觀能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推動社會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心懷崇敬,由衷為偉大的人民點贊,他強調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越不過的坎。下列表述與材料主旨相同的是①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②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③中國夢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人民 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惠惡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茶葉,采自天然;茶器,匠心獨具;茶藝,彬彬有禮。飲茶品茶,陶冶性情;以茶會友、品味人生。從山間一片葉,到方家杯中茶,茶葉的生長與旅行,講述著關于文明與生活的故事,沉淀著中華文明獨特的價值理念。有人說“離開了茶文化,茶葉就僅僅只是一片葉子"。從“一片葉子“到“茶文化”表明①世界上一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的意義只是經驗外化于對象的意義②觀念的東西不外乎是移人人腦并經過人腦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③客體的價值及價值大小取決于客體的屬性及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④客體潛在的價值轉化為現實的價值依賴于主體意識的能動創造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漫畫《高興得太早》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①實事求是,打造良好形象工程 ②求真務實,作出正確價值選擇③以民為本,樹立正確政績觀念 ④立足實踐,發揮意識能動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從改革開放之初,提倡先富帶動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設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城市;到經濟體制改革中,強調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通過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措施,確保全體人民向著共同富裕穩步前行;再到新時代的今天,強調共享發展,努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國關于共同富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①說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遵循客觀規律 ②體現了正確的價值判斷是實踐的基礎③表明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 ④體現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這段文字節選自現代詩歌《理想》。材料啟示我們①實現崇高理想關鍵要充分展現個人價值 ②人生理想需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③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④實現人生價值要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伊始,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登記工作正式啟動。全國210萬普查員將深入企業商戶、走訪大街小巷,在近4個月的時間里,實現對116萬個普查小區的數據采集登記。新形勢下,普查對象規模進一步擴大,經營行為更加靈活多變,普查工作難度明顯加大。本次普查更加注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部門行政記錄、大數據手段在普查數據采集和審核中的作用,探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協助查找普查對象,應用手持電子終端、自主填報等方式豐富普查手段,著力提升工作質效。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國民經濟的“全面體檢”和“集中盤點”,對于全面摸清我國經濟發展狀況,準確把握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進程,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結合材料,運用“探索認識的奧秘”的知識,說明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如何發揮實踐的作用的。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4月16日,中國科協發布第十三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結果顯示,2023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個百分點,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呈現提速增長趨勢。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情況得到改善。一是城鄉不平衡情況進一步緩解.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分別達到17.25%和9.16%,農村居民科學素質增速較上年高于城鎮。二是女性科學素質持續快速提升。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分別達到15.66%和12.53%,性別差距比上年縮小0.66個百分點。三是地區不平衡情況得到緩解。東、中、西部地區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差距首次縮小,比例分別達到16.39%、13.12%和11.51%。西部地區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比上年增幅較大。運用所學“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知識,談談你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情況得到改善的認識。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將數字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全過程,可使傳統農業生產力三要素發生改變,形成數字農業勞動者、數字農業勞動資料和數字農業勞動對象三要素,在新的三要素共同作用下進而產生數字農業新質生產力。隨著數字農業新質生產力不斷發展,必將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希望同學們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在此信的鼓勵下,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獸醫專業碩士姚同學做了一個決定:延長一年在浙江衢州低碳農業科技小院的服務期限,要把所學應用于生產實踐,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1)結合材料一,運用“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相關知識,談談如何加快培育農業數字新質生產力。(2)結合材料二,運用“實現人生的價值”相關知識,談談你對姚同學的決定的認識。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種理論,唯有與時俱進,才能永葆生機;一種思想,唯有引領時代,方顯磅礴偉力。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我們穿越時間隧道,回望黨進行理論創新的艱辛而偉大的歷程: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一路走來,我們黨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先后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產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只有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才能永葆馬克思主義的生機活力。運用“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的知識,寫一篇小短文。要求:緊扣主題、論證清晰,不少于200字。參考答案1.C【解析】②④符合題意。感性認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感性認識在通常情況下不可信,也靠不住”的說法片面,①排除。材料不涉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③排除。2.D【解析】②④符合題意。材料不涉及事物的聯系構成運動、變化和發展,①排除,材料不涉及實踐檢驗認識.③排除。3.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自在事物的發展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無關,③排除。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正確的認識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排除。4.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材料不涉及糾正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的不完全性,③排除。真理具有客觀性,與時間、不同認識主體的認同無關,④排除。5.D【解析】②④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真理的條件性,不涉及真理的客觀性,①排除。材料強調的是真理的條件性,不涉及認識的反復性,也沒有強調認識受客體的制約,③排除。6.B【解析】①③符合題意。“沒有人能一直正確”是因為認識受主客觀多重因素的影響,與價值判斷具有主體差異性不構成因果關系,②排除。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生挫折不因長大而減少,④排除。7.C【解析】②③符合題意。打破固有平衡可能會導致事物向不利方向轉化,也可能會推動事物的發展,①排除。材料不涉及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展的趨勢,④排除,8.C【解析】②④符合題意。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①排除。解決一系列民生問題是健全法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③排除。9.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材料指向上層建筑的調整,不涉及明確種子企業具體分工,且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實施宏觀調控,并不會干預企業之間的分工,③排除。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要推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狀況及其發展要求,“推動經濟基礎適應上層建筑”的說法錯誤,④排除。10.A【解析】①③符合題意。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②排除。只有正確的社會意識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④排除。11.D【解析】③④符合題意。國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①排除。修訂保密法屬于調整上層建筑,不涉及生產關系調整.②排除。12.C【解析】②③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強調的是解決民生利益問題,并未強調人民書寫、創造歷史,①排除。”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強調的是對民意的尊重,也沒有強調人民書寫、創造歷史,④排除,13.C【解析】②③符合題意。世界上一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的意義是客觀的,不只是經驗外化于對象的意義。①排除。客體潛在的價值轉化為現實的價值依賴于實踐,而不是主體意識的能動創造性,④排除。14.C【解析】②③符合題意。形象工程是形式主義的表現,①排除。“政績作假”不是沒有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而是錯誤地發揮了意識的能動作用,④排除。15.B【解析】①④符合題意。社會實踐是價值判斷的基礎,②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不涉及階級性,③排除。16.D【解析】②④符合題意。“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沒有強調展現個人價值.①排除。材料強調要樹立崇高理想,沒有強調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③排除。17.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能夠全面摸清我國經濟發展狀況,準確把握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進程。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廣泛應用于經濟普查,助力普查效率提升。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對國民經濟的“全面體檢”和"集中盤點”形成的真理性認識,能夠指導我們為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18.①社會意識是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的。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情況得到改善,根源于我國經濟、社會、科技、教育等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有時會先于或落后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盡管我國整體上經濟水平較高,但部分地區和群體的科學素質仍然低。③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有助于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因此,我國改善公民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情況的過程,也是發揮先進社會意識的反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19.(1)①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因此加快培育農業數字新質生產力,要培養數字農業勞動者,提升農業勞動者數字化技能;用好新型勞動資料(生產工具),提升農業勞動資料的智能化水平;通過數字技術廣化和深化農業勞動對象,提升農業產業鏈價值。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通過打通束縛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塑造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2)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鼓勵,姚同學作出了延長一年服務期限的決定,作出了自己的價值選擇。姚同學決定把所學應用于生產實踐,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勞動實踐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20.示例:①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馬克思主義科學地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②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馬克思主義既解決“服中國水土”的問題,又解決“應時代所需”的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發展、與時代發展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展示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與世界發展實踐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并經過實踐反復檢驗,不斷向前發展,永葆生機活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